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边塞诗派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0: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边塞诗派

一 代表诗人及代表作

1、高适

(1)生平:字达夫,渤海人。高适绝大多数优秀的诗歌就是写在北上蓟门、浪游梁宋这一时期。后被封为渤海县侯,圆了封侯的梦想,是盛唐诗人中最为显达的一个。

(2)代表作:《燕歌行》《塞下曲》

(3)特色:高适诗歌的特色。慷慨悲歌,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批判与反思。擅写七言歌行,诗歌质朴,以气骨见长。

2、岑参:

(1)生平:江陵人(湖北)。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杜甫等五人曾一起登上大雁塔,各有诗作纪游,成为诗坛佳话。岑参再度出塞,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供职约三年。岑参边塞诗的佳作多数写于这一时期。文集即《岑嘉州集》。

(2)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3)特色: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和高适比较,岑参的边塞诗思想性不强,而是以艺术上的奇伟壮丽著称,奇是岑参诗歌艺术的最大特色。内容奇特,想象奇特,造语亦奇特。所描写的多为西域特有之景象,为内地人所未闻见。值得注意的是,岑参描写的景色实际上是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

岑参的边塞诗善于夸张,富于想象,高适的诗有着很强的理性,岑参边塞诗有丰富的感性。高适是边塞诗派中的杜甫,岑参则是边塞诗派中的李白。

和高适类似,岑参以七古、七绝见长,正如同王孟最擅长写作的是五律和五绝。

3、王昌龄:

(1)生平:京兆人。有“七绝圣手”之美誉。因曾任江宁尉,故被称作王江宁。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和当时著名的诗人几乎都有交游,孟浩然、李白、岑参、常建等都存有赠他的诗篇。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2)代表作:《从军行七首》《长歌行》《出塞二首》

(3)特色:王昌龄的边塞诗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其着眼点往往不在于具体的战事,而是把边塞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各个视角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深刻的内涵,饱满的热情,突破了六朝以来边塞诗主要就乐府旧题加以敷衍的固有程式,使之更富于生气。

4、赏析

(1)高适《燕歌行》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描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特色:第

一、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战争进行了全景、立体式描写。

二、大量运用了对比和转换时空的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加深了诗歌艺术的复杂性,使慷慨的感情转为深沉。

三、将汉魏诗歌的悲凉慷慨与初唐七言歌行的婉转流利融为一体,同时,以律句入歌行,在歌行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2)王昌龄《从军行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是乐府旧体,王昌龄一共写了七首,这是其中之一。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练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的处理了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局写景,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技法极高;其二,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得非常巧妙,通过描写家中妻子的思念将万里之外征夫的思念绾和在一起,天衣无缝,绝妙异常;其三,描写愁情中有气骨存在,仍是非常明显的盛唐气象的反映。 (3)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闺怨诗。实际上,闺怨这种题材应该看作是边塞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边塞诗的一种女性补充,是女性的边塞诗,因为它所揭示的是征戍、战争对于女性的影响。这首诗是闺怨诗中最有影响的一首。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少妇心理变化的真实描写,以绝句写心理,而又写得如此真实,如此的微妙,又如此的富于变化,在古诗中是很罕见的。

从上述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七绝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转折,并将转折之后的主体写得惊心动魄,写成千古名句。类似的作品还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和《芙蓉楼送辛渐》,仅从在极小的篇幅中极富变化这一点讲,王昌龄就无愧“七绝圣手”的称号。

5、唐代边塞诗派兴盛的原因:

(一)疆域广阔,前往边塞的机会增加。

(二)唐代的尚武风尚。

(三)唐玄宗的开边政策。

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BCA学案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