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详的成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3 15:01: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趣味成语详案

校本课程(趣味成语)教学设计

实习教师:吴惠玲

指导教师:杨老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游戏闯关复习巩固学过的成语,以及在此基础上学习认识新的成语。 2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一五一

十、三言两语、鸦雀无声”等新旧成语意义的理解掌握

教学难点

“三顾茅庐

手舞足蹈

刻舟求剑”等成语的归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 寓言故事导入(根据学生所学的寓言两则导入成语的学习)

二、复习旧成语、学习新成语

1看图猜成语(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成语,学习新成语) ①全班回答(一五一

十、七上八下、三言两语、)等较简单的成语

②请同学回答(积少成多、鸦雀无声、羊入虎口、背井离乡)等较难的成语

2动物巧进成语笼(将带有动物的成语补充完整,共五组)

①首先向学生介绍说这些带有空格的成语都是要填上相关的动物。 ②比一比, 班级共有五组,每一组回答一组成语。

3成语之最(根据ppt提示回答出提示所描述的成语) 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同学前后两桌分成一小组)进行讨论。 ②讨论结束,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4火眼金睛来归类

①请同学,先把成语看一遍,在自己的头脑归类。 ②全班一起来归类。

三、板书设计 趣味成语

四、作业

找一找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

校本课程(趣味成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游戏闯关复习巩固学过的成语,以及在此基础上学习认识新的成语。 2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五一

十、三言两语、鸦雀无声”等新旧成语意义的理解掌握

教学难点

“三顾茅庐

手舞足蹈

刻舟求剑”等成语的归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 寓言故事导入(根据学生所学的寓言两则导入成语的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在本学期第二单元学过寓言两则,是哪两则,还记得吗? 生: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师:没错,同学们都记得很清楚。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掩耳盗铃、滥竽充数都是叫什么? 生:成语

师:嗯,对啦。老师今天想带同学们到成语世界里,学习更多的成语。老师,设置了几个关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生:有

生:那我们现在就进入今天的成语闯关。

二、复习旧成语、学习新成语

1看图猜成语(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成语,学习新成语)

①全班回答(一五一

十、七上八下、三言两语、)等较简单的成语

②请同学回答(积少成多、鸦雀无声、羊入虎口、背井离乡)等较难的成语

师:(播放ppt),这个成语比较简单,我们全班一起回答,这个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成语 生:一五一十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看第二张图片,这张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成语? 生:七上八下

师:好,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成语的意思。同学们再看看这张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成语? 生:三言两语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同学,接下来会越来越难。看这张图片,同学们这张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成语。有谁知道的,举手回答。 生:积少成多

师:对啦,我们来看看积少成多是什么意思。好,下一张,知道的同学告诉老师。 生:鸦雀无声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接下来,注意了,更难的来了,请仔细看这张图片。 生:羊入虎口。

师:好,接下来老师觉得最难的一题来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有哪个同学知道的,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提示一下图片上那个人是背对着井,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是家乡。现在同学们想出来了没有。 生:背井离乡

师:嗯,非常好。我们第一关看图猜成语,闯关成功。

2动物巧进成语笼(将带有动物的成语补充完整共五组)

①首先向学生介绍说这些带有空格的成语都是要填上相关的动物。 ②比一比, 班级共有五组,每一组回答一组成语。

师:接下来第二关,听老师讲,ppt上有五组成语,我们班刚好有五组对不对。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首先是第一组。 生:万象更新 为虎作伥 虎背熊腰

师:第一组,回答得不错。第二组有没有信心回答得更快更准。 生:有。千军万马 对牛弹琴 声名狼藉

师:好,也不错。接下来,第三组。 生:鹤立鸡群 鸡毛蒜皮 亡羊补牢

师:第四组的同学二准备好了没。

生:好了,画龙点睛 蜻蜓点水 井底之蛙

师:好,最后一组了。

生: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惊弓之鸟

3成语之最(根据ppt提示回答出提示所描述的成语) 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同学前后两桌分成一小组)进行讨论。 ②讨论结束,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师:第三关,比较难需要我们大家来合作。现在,前后两桌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等会老师请小组的代表回答。

师:好,我们讨论到这里。老师现在请同学来回答第一个之“最”,最遥远的地方。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生:天涯海角

师:大家同意吗(预设两种情况)接下来,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生:不毛之地

师:接下来,第三个。 生:天壤之别

师:下一个,请着一小组的代表来回答 生;晴天霹雳 ·····

4火眼金睛来归类

①请同学,先把成语看一遍,在自己的头脑归类。 ②全班一起来归类。 师:好,我们已经顺利通过第三关了。接下来最后一关,我们大家一起来。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是那几个?

生:三顾茅庐 草木皆兵 围魏救赵

师:这几个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同学们可能还没有学过,不是很清楚,那同学们今天回家可以问问家人或查一查词典。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是哪几个? 生:刻舟求剑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师:非常好 描写语言的是哪几个成语? 生:窃窃私语 妙语连珠

师: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是哪几个? 生:手舞足蹈 眼疾手快 抓耳挠腮

师: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呢?

生:拾金不昧 大公无私 鞠躬尽瘁

师:最后剩下的成语就是描写人物的品质的,是哪些呢,我们一起读出来。 生: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师: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好,同学们,成语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以后,大家要注意多积累成语。今天老师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作业是回去找一找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下节课,老师要检查。

推荐第2篇:考前巩固成语限时练(含详析)

正确使用成语(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游客亲身掌舵、结网捕鱼,可品尝船上现捕的太湖三白等湖鲜,体验真正的太湖渔家风情,充分领略到太湖山长水阔、渔帆点点的美景。 ....B.农村留守儿童到大城市参加夏令营,从穷山恶水来到现代化都市,好奇、兴奋,但活动结....束后能保证“幸福花开”吗?

C.这一支破空之箭,威力强大,穿云裂石,可将数米远的敌人射杀于无形之中,敌人一旦中....箭流血不止。

D.改款后的新汉兰达更舒适、更灵活、更人性化,其“大肚能容”在同级车型中无出其右,....食物统统塞到后备箱都绰绰有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运行了3年之久的武汉火车站在来自全球的81个建筑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 B.作为中国台球第一美女的潘晓婷,被称为“九球天后”,却因从未拿过亚运金牌而显得妍.媸毕露,这次终于实现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 ...C.子女尽孝的方式有许多种,订立一个标准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按图索骥,也不代表着其中....哪一点没做到就是不孝。

D.随着家长观念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孩子暑期报班从趋之若鹜到以兴趣为主的情况,培训班....的负责人反复提醒,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于各地公车改革动辄得咎,屡陷质疑。

B.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诗、书、画、印艺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艺坛尊其为“四....绝”画家、海上画派的领袖人物。

C.烂诗可以不读,俗曲可以充耳不闻,坏建筑却逼着你天天直视,事实上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建筑师,比当一个没有天分的诗人,罪孽更重。

D.面试结束后,不管是表现失意还是踌躇满志,考生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风度,展....现给考官一种沉稳的心理素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管这几种关于美的理解是否得到公认,哪怕略显片面,但对今天而言,都是拨雾见光、探骊得珠而不可或缺的启明星。 ....B.我还是希望留在央校,九年来,我跟央校耳鬓厮磨,一片树叶、一块草皮都是有感情的,....都是能勾起情思的。

C.公务接待围绕每人每餐的费用标准做文章,才是正解,才是扬汤止沸之举。把钱管住了,....

什么鱼翅、虫草,都管住了,可谓一了百了。

D.欧元摇摇欲坠,过半德国民众支持以马克替代欧元,他们对降低生活标准为希腊等国“埋....

单”的救助手段越来越不耐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锋变得爽利、有劲,光大了弥派画风。

B.“三高音乐会”告诉世界上那些对中国知之不多的人,中国不再是长袍马褂、鹅行鸭步的....国度,而是最富有经济活力和文化信心的地域。

C.民国时,结婚需至官府登记,即使领了证书,也不以为意,只有鞭炮响起,方为亲戚朋友....认可。

D.虽然这个店的招牌几易其名,改弦易辙,但因其服务质量差,门可罗雀,生意极为惨淡。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宜人,呼吸到的空气也是绿色的。

B.表演时,铁花飞舞,鞭炮齐鸣,加上鸣锣开道,气势极其恢弘壮观。12名打铁花者一棒接....

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紧跟而来,棒棒相连。

C.欧盟对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等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光伏企业的灭顶之灾吗?....

无论如何,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时刻。

D.聘任制与终身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出有进、能上能下,有助于剔除庸才懒人,让朝不虑夕....

者没有市场。当然,聘任制也有劣势。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

A.最令人神往的是森林湖,光看这名字就觉得肯定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山高水低,景色....

( )

A.父亲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的耳提面命,使弥金冬的画风日渐成熟,在弥派的苍郁凝重里笔....

( ) A.尽管中央谆谆告诫禁止公车私用,但当下公车滥用私用现象之严重早已让民众麻木,以至....A.孙玉洁成长于辽沈大地,又被七彩云南山水熏陶,两地培养使她如虎添翼,在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比赛中连连上演“一剑封喉”的好戏。

B.太极武术自发轫以来,经过数年的传承,踪迹遍及大江南北,各门各派拳法套路虽有不同,但同出一宗,共承一脉,是不容置疑的。 ....

C.大企业要是对经济前景心存疑虑,惨淡经营高积累过冬,那小企业因受制于高库存资源占....用的压力,就会断臂求生限制产能。

D.台儿庄古城力争将本届“非博会”办成一届最具影响力的博览会,枣庄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必将因2012年“非博会”的举办呼之欲出。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承是一个整体。

B.近期大盘平稳上升,银行股成为力挽狂澜的护盘主力,本月以来银行指数表现了良好的抗....跌性。

C.国际礼品展今开幕引发连锁创意效应,生活中想找到既有创意又别出机杼的礼物,逛逛礼....

( )

A.有人搞戏曲艺术创新,总担心把传统颠覆了,就会弄出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其实创新和继....

- 1【答案】

1、答案 D 解析 D项,“无出其右”指没有人能超过。A项,“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B项,“穷山恶水”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物产不丰富的地方,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项,“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答案 C 解析 C项,“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此处使用对象不当。B项,“妍媸毕露”指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3、答案 D 解析 D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A项,“谆谆告诫”指恳切耐心地劝告,用于平级平辈间的告诫,语气较温和,不具有强制性。用于此处不合语境。B项,“承上启下”指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答案 A 解析 A项,“探骊得珠”指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B项,“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扬汤止沸”指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不合语境。D项,“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此处不合语境。

5、答案 B项,“鹅行鸭步”指像鹅和鸭子那样走路,形容行动迟缓。A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在上下级或师生等关系中。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改弦易辙”指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此处不合语境。

6、答案 C 解析 C项,“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A项,“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此处不合语境。B项,“鸣锣开道”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语境是说表演时热闹的景象,可用“锣鼓喧天”。D项,“朝不虑夕”指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保夕。此处不合语境。

7、答案 B 解析 B项,“不容置疑”指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A项,“如虎添翼”指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此处不合语境。C项,“惨淡经营”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此处不合语境,从前文“心存疑虑”看,应用“处心积虑”。D项,“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此处不合语境。

8、答案 A 解析 A项,“不伦不类”指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B项,“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该句中没有提到险恶的背景,相反是“平

稳上升”。此处不合语境。C项,“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新颖。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此处使用对象不当。D项,“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此处不合语境。

9、答案 D 解析 D项,“乐不可支”指乐得都支撑不住了,形容快乐到了极点。A项,“既而”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此处重在“发展”,“成熟”在先,“应用”在后,故应用“继而”。B项,“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可换用“添砖加瓦”。C项,“出台”指(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10、答案 B 解析 B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A项,“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这里表示成为这一“趋势”,不能有断,应用“逐步”。C项,“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此处感情色彩不当,消费无所谓褒贬,应用“癖好”。D项,“另眼相看”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此处不合语境。

11、答案 D 解析 D项,“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用于此处不合语境。A项,“一概”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B项,“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C项,“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

12、答案 A 解析 A项,“蜕化”指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B项,“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此处不合语境。C项,“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这里应用“针对”或“有关”。D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出声”语意重复。

13、答案 B 解析 B项中的“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A项中的“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可改用“竖立”。C项中的“不可理喻”是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用来形容“事实”。D项中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是指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应改用“一发而不可收”。

14、答案 D 解析 D项,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A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使用对象有误。B项,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望文生义,不合语意。C项,此句关联词使用有误,应用“而是”,与前文的“不是”相对照。

15、答案 A 解析 A项,“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B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只是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改为“具体细致”。C项,“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此处应改为“随遇而安”。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应改为“鱼目混珠”,指拿假的充当真的。

- 3 -

推荐第3篇:教案详

梦里依稀慈母泪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

2.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活动准备】

1.下载《天亮了》Flash动画。 2.电影《英雄》中的背景音乐。 3.手语歌《感恩得心》。 【活动过程】

一、课前暖身——采访学生

l.你知道父母亲的生日在哪天吗?你了解你们父母亲最喜欢吃什么菜吗? 2.当你有心事的时候,你会向父母倾诉吗? 3.你与父母经常交流沟通吗?

二、创设情景——小品表演

难得我们同学实话实说,大家给我的感觉是多么地真诚,曾经有位同学告诉我,他有许多次在回家的路上,总是把自行车骑得很慢很慢,希望路再长一点再长一点。因为家对他来说是个产生烦恼的地方,下面是他在家的一幕。有请两位同学给我们表演——《回家后》。

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了。儿子高兴地拿着试卷往家跑:“妈,我数学成绩下来了,108分,班里第三名呢。我要去看电视放松一下了。”母亲却走过去阻止儿子:“哎,有那么高兴吗?你们年级最高分是118分,如果你再努力就会考得更好,你为什么不那样呢?还看电视?去去,到房间里看书去。你看人家尹杉,样样比你强。”儿子觉得特委屈,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了解他、不喜欢他,就和妈妈大吵了起来„„

这种冲突很多同学感到很熟悉吧,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小品中的儿子,你会怎么做? (请3~4个学生回答)

生活中,你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呢? 哪位同学愿跟大家说说?

三、体验——心理实验

古代诗人写过很多关于母亲的诗,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哪一首最有名?(《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的大意?

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织出了游子身上的衣服。儿子临走前母亲把衣服缝得又密又结实,担心儿子一下子回不了家,在外面受冻。唉,谁说小草报答得了三春阳光给它的养育之恩呢?

诗人孟郊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深深的感激,深深的愧疚。是啊!对自己的母亲,我们也会有这种心情:深深的感激,深深的愧疚。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心理实验。做完实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会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心理实验,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严肃、认真地对待。

请你认真地思考一下,在纸上写下你认为在你生命中最珍爱的五项事物,这五项中有两个必须是“我”、“妈妈”,比如说这五项事物是:我、妈妈、电脑、金钱、知识。它们之间是互相独立的。

(播放《英雄》中的背景音乐)

实验开始。现在要请你忍痛割爱了,从中划掉两项。请注意,一旦划去,就意味着它们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划去以前,你要不断回忆它们在平日给你带来的欢乐。想到这些,你会很难过,但你还是坚决地把它们划去。(这时老师要挨个检查,督促学生用笔划去,因为划与不划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在下笔之前,要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以下几步也一样。)

接下来请大家痛苦地选择吧,三项中只能保留两项。怎么办?你自己好好思考吧,再喜欢也得把它划去。它带给你再多的欢乐也是昨天的事了。

我们要进入最艰难的选择了。现在,你和你的妈妈坐在船上,遇到了泰坦尼克号一样的灭顶之灾,你们两个人只有一人能活下来,你怎么办?请你思考,请你在一两分钟之内作出决断。(面对两难选择,教师要无情地激化矛盾:你和妈妈到底谁活下来?舍弃你自己吗?你还没好好地欣赏这多彩的世界,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舍弃妈妈,就意味着从此你永远失去母亲,失去了母爱。请你回想一下,母亲平时对你多么关心,多么呵护,可现在,你就要失去母亲了„„)

心理实验到此结束。请大家回到现实中来。请看,窗外阳光明媚,花香草绿,生活美好安宁。你们没有失去母亲,母亲就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通过刚才的实验,想必每个同学心灵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吧?有的同学最后留下了妈妈,因为他要用生命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同学把自己留下。因为让自己来扛这巨大的痛苦。无论我们把谁留下,我们的同学都是从妈妈的角度去考虑。父爱和母爱,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是我们父母的生命支撑,是他们生活的希望、生命的寄托。

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在刚才的选择中,你最后留下了谁,为什么? (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实验时的感受——

我曾经在《读者》上看过关于心理测试的文章,也曾经设想过当我做这样一个心理测试时的感受。然而,当我真正地做了今天的心理实验后,我的心,受到了刻骨铭心的震撼!

当我听了实验规则一半的时候,就明白了实验的内容和意义。我本想很随便地凑几个了事,那样我就不会经历内心的感情挣扎,就不会患得患失,权衡再三了;然而,我又很想知道自己在实验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试一试我最终会选择什么。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我在漂亮的纸笺上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五样我最珍爱的东西:我、妈妈、朋友、事业、财富。

第一轮淘汰开始了,我在“财富”上划了一条斜线。我向来认为钱够用就行了,把钱列上去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在第一轮就犹豫徘徊,失去感情的天平。

第二轮开始后,看着剩下的四个,我把眼光对准了朋友和事业。可朋友和事业,我该放弃哪一个呢?朋友?不,我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事业?也只能是它了。事业可以带来名利,可以带来成就感,可以让我活得更有意义,但它毕意是没有生命的,不能和我交流沟通。而朋友,伤心时给我安慰,成功时为我喝彩,寂寞时与我作伴,苦闷时和我谈心„„友情比成就更重要。带着深深的遗憾,我划去了“事业”。

只有三个选项了:我、朋友、妈妈。实验还在继续,我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我”吗?“我”都放弃了,实验还怎么继续?我用笔在朋友和妈妈之间比划着。无疑,朋友给了我许多,但是亲情、母爱更加无法割舍。可是,难道我就这样把朋友一划了之了吗?一时间,我难以下手了。想了很久,在深深的惭愧中,我用颤抖的手划去了“朋友”,心里默念着:“原谅我吧!”

折磨人心的时候到了,我和妈妈,只有一个生的机会!把“我”划去吗?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只有16年呀,人生的快乐,人生的价值难道就这样突然消失了吗?把妈妈划去吗?可妈妈前几天刚写给我一封信,那封信写了满满四大张,一字一句都是母亲的心血。母亲叙述了我从一个小生命成长到现在的风风雨雨和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给家人带来的喜悦。我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珍爱。信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是Because I love you。看到这句, 我就哭了。我一边哭一边看,看完后又躲到屋子里大哭一场„„现在,看着“妈妈”两个字,我仿佛感到母亲就要离我而去了,我就要失去母爱了,我的眼睛噙满了泪花,纸上的字朦胧了。

最后,我用颤抖的手,在“妈妈”两字旁边划去了一个字:“我”!)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你可以逃避这个游戏,但你却无法逃避亲情的敲打!

四、感悟——听故事、欣赏《天亮了》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深深地在意。有这样一个亲情故事。

有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粱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更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正是孩子的母亲,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爸——”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恰是一个父亲的伟大形象啊!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原来,母亲正是站在父亲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一对残疾父母,面对无法抗拒的泥石流的灭顶之灾,为了自己的孩子,竟有这样惊天的壮举,简直就是“憾世亲情”。这样的故事并非绝无仅有。韩红的一首歌——《天亮了》,很多同学想必很熟悉,它的创作背景也跟这个情景非常的相似,当一位父亲在死神面前高举着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心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挣扎呢?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这首用生命谱写的亲情之歌。(欣赏《天亮了》Flash动画)

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假如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牺牲他们的生命换来我们的第二次重生。父亲和母亲,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真正的家,同一种食物,只要是妈妈做的,流到血管里就变成了亲情。

五、结束语

父母都是为了我们,都希望儿女能够有所成就,所以我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让我们在《感恩的心》的深情旋律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去读懂我们的父母,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对他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

(播放音乐,全班做手语歌《感恩的心》

推荐第4篇:详案

《微笑—心灵之花》主题班会教案

设计理念:

微笑教育在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有了这些,别人就会感到你是个有修养的人,仅仅一个微笑,就能树立一个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微笑是一个人,一个学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挂在脸上甜甜的微笑更是绽放的礼仪之花。它是人与人交流的通行证,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对于初中生来说,微笑是友谊之桥,能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好。这一时期的同学关系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因此同学、朋友间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矛盾甚至打架等现象,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微笑是一种好方法。微笑的作用是神秘的。就算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微笑在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但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做一个微笑的人,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课力图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知道微笑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感受到微笑在交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会自觉改变自己,微笑面对困难、面对人生。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微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微笑的意义及作用很大。

行为目标:通过微笑教育,使学生能与同学微笑交往。通过微笑,传达文明与礼仪,传递友好和热情。

情感目标:通过微笑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微笑面对自己,微笑待人,微笑面对困难、面对人生。

教育重难点:

重点:认识微笑,学会微笑;用微笑传达文明与礼仪,传递友好和热情。

难点:用微笑解决矛盾;微笑面对人生。

准备工作:视频、图片、笑脸卡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展示班上同学的照片,请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同学脸上都带着哪一种相同的表情。(请同学回答:微笑)

1 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它会使你得到快乐,满足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开始今天的心灵之旅吧!(出示主题:微笑-心灵之花)

二、认识微笑 1.微笑是什么?

师:微笑是什么?有人说,他是能打动人们的最好语言。

也有人说她是自信的表现,是一种无法抵挡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说,微笑是什么?(自由发言)

师:是的,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的钥匙,当你的心中装有他人,就会充满爱心与关怀,你的脸上就会自然地流露出那一份喜悦之情,无需外人教会,这种微笑就是天下最美的微笑。接下来,请听同学的诗朗诵

《微笑是什么》

A微笑是什么?

B 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朵朵鲜花,

微笑是春天那柔和的风, 它给人们带来清香的味道,

它让人们感到阵阵温暖, 使人们觉得清爽。

让人们久久难忘。

C微笑是什么?

D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微笑是酸、甜、苦、辣的味道, 它使我们感到快乐,

让我们知道人生的辛苦和快乐, 因为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我们会更加坚强的生活。 合:

微笑是一把大伞,为我把人生路上的风雨遮挡。

微笑是烈火, 融化我满脸的冰霜。

微笑是良药, 给我受创的心灵疗伤。

2 微笑是花开的茉莉,让我时刻感受她那悠远绵长的清香。微笑,一个多么简单的动作, 只须将嘴角轻轻地上扬,却能让人从中获取到无限的力量。

2.微笑的作用(说故事,感受微笑的力量。

(1)、情景剧

片段一:

廖耀:哼着歌边走边扔纸。

王耀(值日生):凶狠的说:“你,捡起来。” 廖耀:“我为什么要捡?”

王耀(值日生):“你丢的,当然你捡。”

廖耀:“你不是环保卫士吗?你捡起来不就行了吗?” 王耀(值日生):“你捡不捡?”

廖耀:“不捡,不捡。你敢怎么样?”(说着就推值日生,两人打了起来)

片段二:

廖耀:哼着歌边走边扔纸。

王耀(值日生):微笑着说:“这位同学,请把你的纸捡起来,好吗? 廖耀:“哦,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捡。”(说着就弯腰捡起来) 老师: 你更喜欢哪个值日生?为什么?

的确,有时候生活中只要一枚淡淡的微笑,就能化解所有矛盾。 幻灯片出示:(微笑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淡淡的微笑使冰雪消融 ) (2) 微笑的故事。

师: 微笑是和谐的音符,善意的微笑鼓舞人心;满意的微笑,自信人心;你的微笑,感动人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微笑的故事。老师展示图片,说故事。 a、播放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段,大屏幕出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笑脸

伴随着深情的歌曲,我们又回到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008名白衣少女打开手中的伞,将五大洲孩子的笑脸呈现在鸟巢上空,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那是从一万张笑脸中选出来的2008张笑脸,中华“礼仪之邦”的美称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体现。那是北京对全世界的祝福。意思是北京热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让所有的朋友能把这

3 微笑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充满欢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这一温馨场景却感动了全场,也温暖了全世界。

b.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中的“微笑女孩”故事

师:微笑是宽容,微笑是坚强,微笑是自信,微笑带给别人的是美丽,留给自己的是快乐。生活中处处需要微笑,希望大家能微笑着走向生活,微笑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成功和失败。

三、体验微笑

师:微笑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中黑暗的道路;微笑是一股暖流,温暖受伤者冰冷的心田:微笑是一把钥匙,打开迷途中理想的大门,文明礼仪在心里,微笑就在脸上,让我们微笑迎接幸福的瞬间!

1、对同学,对老师微笑。

老师:我们不仅同学之间要微笑,对待老师,对待我们认识的人,我们也要献上我们最甜、最热情的微笑。

老师:“请对同桌微笑着说:“你好”; 老师:“转过身对后排同学微笑着说:“你好”;

老师:这就是微笑的魅力。当你送给别人一个微笑时,别人就会感到你是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微笑,就能树立一个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

2.创设情境 讨论明理

师:是呀!一个简简单单的话,一个淡淡的微笑,都会带给人们意象不到的温暖。同学们,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你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情景一:在教室里,做清洁的时候,有个同学不小心把拖把上的水溅到你的裤子上,你会„„

情景二:在校运动场上正在进行着紧张的800米跑步比赛,你的同学小伟气喘吁吁的跑着,他快坚持不住了,这时你会„„结果他没有得到名次,这时你又会„„

自由发言。

的确,宽容的微笑会使你更加可爱,热情的微笑更是一种鼓励。

4.观看一段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最深的一副画面,并说说带给你的启示。

四、传递微笑

1、写微笑的格言。

4 微笑是最美的花朵,绽放在你、我、他的脸上,微笑是最近的沟通,搭起友谊的桥梁,微笑也是我们最好的表达,微笑还是最基本的语言。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微笑天使”。请同学们拿出笑脸卡,写写你收集的或你自己创作的微笑格言,并画上你们最美丽的笑脸。

2、把笑脸卡送给同学或老师。

五、老师小结,在齐诵中结束主题班会。

老师总结: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最动听的语言。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给悔恨者一个微笑,那是原谅;给麻木者一个微笑,那是支持;给失望者一个微笑,那是动力;给迷茫者一个微笑,那是向往;给懦弱者一个微笑,那是勇气;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 学生齐读: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无论你经历着风雨,还是沐浴着阳光,无论你攀上了耸立的顶峰,还是被困于峡谷深渊,美丽的微笑都会感化潮湿的心情,正如雨果所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不妨笑一下,用你天真的笑容,用你天使般的笑容,笑对生活。

推荐第5篇:工作总结 (详)

2008年工作总结

集团公司领导: 2008年是巢湖水业集团的制度执行年,也是二水厂建设和发展的不平凡的一年。二水厂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们二水厂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在实现安全生产和优质供水的同时,极积配合二期工程建设及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圆满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08年的工作主要有:

(一)水质管理情况

2008年,我们二水厂严格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共完成供水量1390万吨,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全部达标。我们主要制定了以下机项措施:

(1)严格执行公司及厂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上墙;

(2)强化岗位工作职责,职工责任感显著增强; (3)合理使用HCA、活性炭及除臭剂;

(4)为净化工单独设立的办公场所,靠近三池及加氯加料场所,从而方便巡视和及时发现问题;

(5)二期投入运行后, 组织职工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求职工熟练掌握两池同时运行时的安全操作流程和调节措施,主动发挥员工在工作的各种创新思路,从而保证水质的合格率。

(6)适度轮岗,使一线员工同时熟悉多岗位操作规程,调动员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和危机意识。

(7)通过班会、厂安全生产会等形式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二水厂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设备管理及三级维护情况

本年度二水厂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设备三级维护标准,截至12月份,共进行设备一级维护1020次,二级维护65次,三级维护28次,设备维护及时率、完好率100%。全年设备管理维护及其他主要事件有

1、1月26日,27日(周六周日)由于突降暴雪,百年一遇的暴雪使厂区内积雪严重,给安全生产带来不便:吸泥机无法正常工作;净化剂车辆无法进入。在厂领导统一布署下召集有关人员对厂区内主要通道及三池池面积雪进行清扫,使道路畅通,吸泥机恢复工作,净化剂材料通过肩扛手抬运到了仓库。

2、2008年春节期间,在集团公司统一调度下,由厂领导精心布置安排,轮换值班,保正水压力在4.4 Mpa.确保突降暴雪情况下的管网安全。我们圆满地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3、由于2月份气温低,给制水带来一定难度,为保证水质,我们要求净化工每班次增加巡视频率,合理投放净化剂和助凝剂。

4、二水厂高配间改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克服种种困难,连续几个月周日周六不休息,协助安装人员在保证安全供水供电的前提下,按计划全面加快技改进度.严把技改质量关,圆满完成了技改任务.投入运行至今运转正常.

5、更换已无法修复的管廊2#700冲洗阀电动装置;管廊2#上水泵电机跑外缘检修;对 4#泵轴承进行更换,同时电工对4#高压电机进行了除尘和轴承加油的维护。

6、多次对1#液控阀和备用液控阀的油泵部分进行大修,更换磨损严重的滑塞等配件;二泵备用设备2#液控阀卸压,经检查发现是液压油变质,厂部立即组织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清洗干净,更换新液压油,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7、4月17日500变压器投入使用,并要求电工每天对变压器的运行温度进行测试,记录。防止过载运行,消除了事故隐患。同时配合专业维修人员对630变压器进行吊芯维修,进行测试,记录.

8、电工人员对二期管廊的所有裸露电缆用套管进行处理。

9、二期工程竣工典礼 4月29日在二水厂隆重举行,市各级领导来我厂光临指导。

10、

11、在工程指挥步领导精心组织和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操作.顺利地完成并网供水,并将二期清水库与集水井安全连接。

12、5月13日晚8点连续奋战至第二天早晨4点完成了一级泵房3#机组的进、出水阀门管道安装连接。

13、5月16日晚10点至5月17日下午1点,在集团公司领导统一指挥下,连续奋战、不怕疲劳、组织二水厂员工配合合肥三欣公司完成以下任务、①将出厂水主管道已不能使用DN1000蝶阀更换为DN1000闸阀;②将DN1000母管与DN800出厂主干管勾通;③二级泵房5#机组两只DN500出水阀门与出水管道勾接,④4#机组DN600进水阀更换。于17日下午3.30分恢复正常生产.圆满完成了任务。

14、由于厂区内原加料自来水管道口径偏小,对加料加氯直接产生影响,规划厂区的自来水管道重新铺设与安装,目前已安装DN160管道达170米,DN110管道40米。并沿主管道两边安装了7个消防栓。

15、6月3 日常用计量柜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常用变(630变压器)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跟踪检测,变压器运行状态良好。

16、6月16日为了保证夏季供水的水质,在不影响供水的情况下,厂部领导决定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对1#平流池进行清洗。在大家齐心合力下,只用5个小时就把1#平流池的淤泥清理干净了。

17、6月19日株州阀门厂来人,调试二泵5#多功能阀,开关正常,5#机已投入使用,并请技术人员现场对有关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

18、自己动手将加炭间两台离心泵安装完毕,并将控制柜就位,以及电路、管路全部安装结束,试运行正常。

19、

20、6月7日进水阀到厂,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一期滤池2#进水阀进行了更换和调试,目前使用正常。

21、7月8日更换新管廊700蝶阀密封圈2台,安装源水喷泉管道为检测源水水源提供了依据。

22、7月9日对5#机泵盖扩孔并安装了一台真空泵及抽真空管路,使5#机在低水位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23、7月10日二泵1#、2#机组水泵大修,更换了轴承、轴套等易损件,消除了1#、2#机组进气现象。

24、7月11日1#滤池2#DN400进水阀门,密封橡胶损坏严重,机修班冒着酷暑进行了更换;电工班人员对电器进行了调整,确保了滤池正常工作。

25、7月14日由于源水变化出现蓝藻造成滤池生产中负担加重,不能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中午加班加点地安装二期滤前加氯管道,进行杀藻,起用后效果明显,保证了正常生产。

26、7月15日,组织维修人员起早戴晚顶着烈日油漆平流池沉淀池10组进水槽,9月份油漆2台改装的一期2台吸泥机。

27、组织有关人员用9天时间对一号反应池里的淤泥进行清除,更换了反应池腐烂的折板,确保夏季正常供水。

28、7月27日——7月28日,为公司举行“迎奥运、战高温、保供水”大练兵,电工班组装一台控制箱,保障练兵正常举行。

29、根据公司计划工作安排,改装了2台吸泥机,经试验吸泥效果正常,圆满地完成了公司的技改项目。

30、为了保证一水厂源水管道检修期间全市的供水需要,8月10日,我们在公司领导指导下,运行一期三池,并加开一级泵房3#机组(2#同时运行)、二级泵房加开5#机组(4#、2#同时运行),这是二期工程投入使用以来负荷最大的一次运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31、为保证设备完好率,我们对备用液控阀进行全面分解拆装检修以及调试,为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3#液控阀作准备工作。

32、值班人员巡视发现2#机组有震动,由于3#机组出水阀出现故障,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我们分别于8月20日及21日夜间23时左右供水低峰期,对2#水泵进行检修,奋战到凌晨3时,使2#机组投入正常运行,同时按计划调换了高压机组。

33、由于仪表柜电源原接头取自综控室低压配电柜,存在低压系统检修而高压机组运行时无法计量出厂水流量,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我们于8月21日对仪表电源进行改接到高配间电源,彻底解决以上存在地问题。

34、组织维修安装两只HCA投加箱及管路,投加运行正常。

35、8月14日,水泵运行人员启动二泵3#机组时,发现机组有异常声音,流量明显下降,经检查判断故障来自出水阀门,上报生产安全部。9月19日夜间在供水低峰期时,组织安排全体维修人员加班加点更换了3# DN500出水手动蝶阀,并详细检查3#液控阀状况良好,未予更换。同时利用二泵换阀间隙,在DN800母管上开孔,安装压力传感器。

36、恢复安装二期工程施工时被拆卸的路灯,方便夜班人员巡视,

37、在二期吸泥机真空泵水箱底部安装了排水龙头,定期排水,确保了吸泥机正常工作;扩大了除臭剂投加管道。

38、清理了假山,装上了喷泉。

39、10月13日,我厂组织职工清洗一期清水库。在清洗一期清水库的同时我们更换了两台DN300排污长杆蝶阀。由于使用年限长,阀门开关存在故障,在公司领导的安排下,将这两台排污阀更换为手动闸阀,并清理闸阀出口堵塞物,方便了今后排污工作。

40、更换污水泵房1#、2#出口电动闸阀丝杆,水封,填料压盒,并对轴承进行维护保养。

41、经生产部安排,铜陵铜都阀门厂来我厂对一期反应池两台进水闸阀进行维修,其中1#闸阀(南侧)现场开关两次,未出现明显故障就未进行拆盖,2#闸阀(北侧)开盖后对阀板导轨进行打磨,检修安装后,故障消除。

42、更换了新滤1号和5号DN500不合格的冲洗阀。

43、更换了一期滤池1号、2号、6号滤池滤料160吨。

44、12月24日完成二期工程建设验收。

(三)二期工程建设

搞好二期施工用电、用水管理工作,在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高配间增加一路户外备用开关;

(2)在不影响安全生产和1#、4#机组一用一备的前提下,历时几个月对高配间主要开关柜分批进行彻底改造:淘汰了维修率和故障率大的少油断路器,安装了9套真空断路器;淘汰了机械继保装置,安装了9套微电脑综保装置;通过检测更换了不合格的高压器件,增加了直流电源装置。实现了技术升级,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

(3)高配间、高压电容器室、一级泵房、二级泵房的内外装饰修缮一新、室内照明进行彻底改造;

(4)高压无功补偿柜通过改造,使之一用一备;

(5)由于加氯设备老化,为保证加氯正常运行,对所有加氯设备、加氯点进行维护检修。4月初,机修人员奋战20多天,在二期工程竣工前完成1000多米加氯管道安装,并配合厂家安装8台加氯机为二期工程顺利通水打下坚实基础。

淘汰了所有旧加氯设备,安装了全部8台加氯机设备及管路的彻底改造;

(6)一级泵房、二级泵房分别增加75KW机组及110KW机组各1台;软启、变频柜安装调试、承担所有主电缆辅设、连接;

5、

一、二级泵房各增加了一台机组,机修人员对联轴器进行了连接。电工人员进行了电缆与电机的连接。并进行了空载运行试验。试运行一泵新增3#机组后,发现泵轴承缺油,补充后,运行恢复正常;组织电工自己动手,制作3#出口电动阀控制箱,组装后投入使用。

(7)大批配套阀门、泵、电器的检查改造及服务工作; (8)更新低压无功设备如补偿柜,并安装于仪表间,淘汰旧柜;

(9)新增全厂消防水、自用水全部管道阀门的安装; (10)二期滤池电气设备安装、调试;

(11)加炭间的两台离心泵及管道安装;控制柜及线路的安装调试;

(12)二期三池两库清洗及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3)一期吸泥机改造,为节约成本,对全部φ50,100多米的虹吸管分段检查,更换损坏锈蚀的部分配件及管路,使其虹吸效果增强。

(14)

一、二期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工作;

(15)更换一期2#吸泥机电缆电源为滑导电源,提高了安全性。

(16)二期滤池试运行中,我们重点对24个阀门进行监控,做好各种调试和参数记录,同时对户外电动阀电缆穿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重新处理,使滤池更安全美观。

(四)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指示精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我们做了了以下几点工作;

(1)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工作放到突出位置 ;

(2)加大对重点设备细节的巡视力度,并形成制度; (3)充分发挥安全员的监督作用;

(4)每月在全厂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5)在每周班会上由班长对成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 (6)组织职工学习集团公司和二水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应急演练;

(7)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10次,对每次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认真整改,做到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事故责任人认识不到位绝不放过。通过整改,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

(8)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生产重地,做好三防工作,特别是奥运期间,进一步完善了治安保卫制度,强化了厂部值班,公司中层领导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而确保了治安保卫工作圆满完成。

(五)其它

(1)2008年4月29日,二水厂二期工程竣工投产; (2)2008年10月,二水厂荣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二、2009年工作计划

(一)经济指标

(1)供水量1400万吨。 (2)氯化铝用量158.2吨。 (3)氯气用量40.6吨。 (4)用电量389.2万度。 (5)HCA 用量1540公斤。

(6)活性炭用量5吨。除臭剂间42吨

(二)考核指标

(1)供水量1400万吨。 (2)出厂水综合合格率98%。 (3)出厂水余氯合格率99.5% 。 (4)出厂水压力合格率98%。 (5)设备维护及时率、完好率100%。(6)计划生育合格率100%。

(三)其他各项工作

(1)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及指标,成本控制;

(2)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管理档案;实行安全员制度,确保各项维修和操作安全;坚持每月举行一次安全会议:定期举行应急演练(漏氯抢修、停电抢修设备);

(3) 优化组织结构,细化岗位,完善三级化验,加强标准化班组建设;将现有的制水班重新编制成四个班组,每个班设五个人,其中四个岗位(机泵运行岗位,净化岗位工,化验岗位,反冲洗岗位),一个班长。实行单耗成本核算制度;

(4)加氯加料间、污水泵房、老滤池房屋修缮;

(5) 二泵出水液控阀更换为多功能阀(1台),减少各项维修成本;

(6) 一期滤池两台DN300手动碟阀(上水泵)更换; (7) 一泵、二泵、滤池上水泵及污水泵机组安装单机计量电表 (8);厂区绿化及路面建设:创建文明花园式工厂;

(9) 职工素质提高:组织业务学习(每月2次、每年考核2次),组织技能竞赛;

(10) 一期吸泥机电缆改为滑导线(2#); (11) 搞好固定资产新增登记; (12) 完善设备档案、维修保养档案; (13) 配合搞好供水调度;

(14) 厂区安装监控设施;厂区围墙加高;门卫增加保安; (15) 厂区设立宣传栏; (16) 扩建北主大门及装潢; (17) 设立职工食堂,搞好三产工作; (18)主要设备三级维护。

总之,二期工程竣工投入运行使二水厂形成了8万吨/日供水能力,为此,我们全体员工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和汗水。2009年即将来临,我们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厂一定能按计划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战胜各种困难,争取把二水厂建成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花园式工厂。

二水厂 2008-11-25

推荐第6篇:飞天详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飞天》教案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欣赏一张敦煌飞天图片,问:这张图片美吗?你们想不想一起学习

飞天呢?

2.欣赏敦煌飞天图片。

欣赏要求:师提问:飞天美吗?美在那?

3、学生边看教师边介绍飞天: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

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4.学生谈飞天的美。

5.教师总结:是呀,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不带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天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古代艺术家到底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飞翔的样子的。

二、欣赏和思考(小组交流):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4.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边汇报边欣赏课件,分析飘带与人物动态的关系。

5.师总结:飞天的飞动的表现就是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灵动轻盈的身躯,才显得飞翔与空中的人形是这样自然生动。同学们假如你是飞天,你会怎样飞?

三.欣赏图片思考做画步骤

做画步骤:

1、画飞天的大形。

2.添画飘带衣裙。

3.添画背景。

4.上色。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拓展;

1.课件欣赏: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08年春节晚会节目飞天、油画家曾浩的油画作品。

2.师提问:设计灵感来自哪里?生:飞天。

3.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推荐第7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考易错成语详析精练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编:常考易错成语详析精练

【详析】

1、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2、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4、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6、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

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1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3、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4、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7、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8、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 解决问题。

1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20、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21、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3、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4、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5、涣然冰释: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2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27、间不容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2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29、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30、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指特别重视。

31、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3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3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3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35、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

36、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37、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38、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

39、人面桃花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40、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

4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42、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3、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4、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4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46、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47、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48、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49、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50、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51、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52、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窃却坐在家里分取财物。

53、万人空巷:大家都 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54、尾大不掉: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55、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5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57、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法精湛。

58、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59、罪不容诛: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60、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

【精炼】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C.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答案】选C 【解析】A项“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B项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D项“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答案】选D 【解析】A项“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B项“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C项“因人成事”是指依*别人的力量来成事。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答案】选B 【解析】A项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C项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D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非常好。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答案】选A 【解析】B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C项“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D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答案】选A 【解析】B项“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C项“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D项句意思本是对小错误不重视,认为是小事,现在说成对错误不以为然,意思恰恰相反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

B.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她并不是真正关心矿上的生产,上次来,就只在选煤的地方,走马观花看了一遍。 【答案】选D。

【解析】A项“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B项“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从句意看,应该改为“心中有数”。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1月4日,武汉商场黄金柜台发生一起震撼人心的持枪抢劫案。 B.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D.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个有如坐春风之感。 【答案】选C。 【解析】A项“震撼人心”是“使人受到很大的震动或教育”属褒义词,应改为“骇人听闻”。B项“党同伐异”是“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已经不同就加以攻击”。D项“如坐春风”是指受到教育和感化,不是迎着春风的意思。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答案】选D。

【解析】A项“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B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C项“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誼。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答案】选A。

【解析】B项“抛砖引玉”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C项“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D项“趋之若骛”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 《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答案】选B。

【解析】A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提出请求时用的套语。是一个自谦之词。C项“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峨眉山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D项“师心自用”是只凭主观,自以为是,是贬义词。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答案】选C。

【解析】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B项“侧目而视”是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用在B句中显然不当,应改成“刮目相看”。C项“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它符合C句的语言环境。D项“下里巴人”①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②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C.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D.某省一农科院副院长,擅拨国际长途,报销话费22万元,这真是匪夷所思之举。 【答案】选D。

【解析】A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B项“循序渐进”指依照一定的顺序逐渐地前进,或顺着一定的步骤逐步提高。C项“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B.心理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内经》一书中,就有了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者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

C.就在公安部门紧锣密鼓准备端掉“红桃帮”这个流氓团伙时,那帮家伙仍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D.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答案】选B。

【解析】A项“另眼相看”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应换为“刮目相看”:谓另眼看待,用新眼光看人。C项“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D项“胸无城府”多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应改为“胸无点墨”。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答案】选A。

【解析】B“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C“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D.去年,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男足出线,对中国人来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 【答案】选B。

【解析】A项“诚惶诚恐”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C项“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D项“多事之秋”是指事故、事变,造成一种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最近,各大传媒纷纷报道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这些纯属流言蜚语。 B.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上面提到的几家家电厂商在进入电脑领域中时,都显得颇为谨慎,并没有想象中的挥金如土的派头。 【答案】选C。

【解析】A项“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用在这里有攻击、指责新闻媒体的意思,显得不够大方、公正。B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D项“挥金如土”是浪费,这里应该用表示敢于大胆投资意思的词“一掷千金”。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B.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C.小王两年来资助大学贫困生本来秘而不宣,但不久东窗事发,他的事迹被一位记者作了报道。

D.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其切身体验竞如此不谋而合。 【答案】选D。

【解析】A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B项“蔚然成风”是褒义词,指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C项“东窗事发”指阴谋、坏事被发现,贬义。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评论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评论中隔靴搔痒的现象就难免要出现。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C.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D.在公园路幼儿园“六一”晚会上,小朋友们神气活现的表演,使观看的大人们非常高兴。 【答案】选A 【解析】B.项“上行下效”在上者怎样做,在下者就跟着学。语出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爲之,下效之。”现多用贬义。C项“沆瀣一气”唐科举考试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D项“神气活现”为贬义词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C.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答案】选C。

【解析】“威武不屈”形容在强暴的压力下不屈服,指一个人的坚贞刚强。不能由于与自然的斗争。

B“祸起萧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D“以邻为壑”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才是。

C.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D.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答案】选D。

【解析】A项“不堪设想”是预料将来的结果很坏或是很危险。B项“山穷水尽”比喻陷入绝境。C项“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B.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C.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答案】选 C。

【解析】A项“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B项“无可厚非”是不必做过多的指责。D项“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C.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D.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答案】选B。

【解析】A项“七手八脚”形容一齐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C项“置之度外”表示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事生死、安危、厉害关系等。应改为“置若罔闻”。D项“卓尔不群”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着浓烟滚滚,火光映天。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C.经过她耐心的解释,我心头的疑虑就成了过眼云烟。

D.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答案】选 B。

【解析】天马行空:天神之马来往疾行于空中。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A项“穿云裂石”指的是声音高亢嘹亮。C项“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D项“身无长物”(“别无长物”)与前面的“腰缠万贯”矛盾。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爱好音乐。 B.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科学,真是洋洋大观、应有尽有。 C.假货装了三卡车,从假百货到假彩电应有尽有。。 D.姹紫嫣红的烟火使节日的夜空流光溢彩。 【答案】选D。

【解析】A项“耳闻目睹”应为“耳濡目染”。B项“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使人大开眼界。C项“应有尽有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一切齐备。语出《宋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夏去秋来,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B.如果我们抱残守缺,在创作上不能积极创新,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把童话弃如敝屣。

C.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D.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答案】选B。

【解析】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A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并不代表各种花卉。C项“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D项“见微知著”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其中所收藏的埃及、希腊、罗马古文物不可胜数,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分庭抗礼。

B.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C.对我来说,和一般人谈话未必拘束,但如果是和生人,正襟危坐地谈起来,那真不能说是件乐事。

D.这部长篇小说确实来得不易,作者披肝沥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 【答案】选C。

【解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

A项“分庭抗礼”比喻彼此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B项句中《水浒传》是部小说,不需要什么“大论”。D项“披肝沥胆”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B.小张对工作不仅负责,而且熟悉业务,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C.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答案】选B 【解析】A项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C项因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D项“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与后文重复,去掉“的苦衷”。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B.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C.看了憨豆先生的表演,一家人都忍俊不禁地大笑了起来。

D.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提倡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答案】选D。

【解析】A项“生灵”就是指“人民、百姓”,再加上一个“人民”,犯了重复的错误。B项“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C项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热中于某事而无法克制。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在它后面再加个“大笑起来”,就是赘余了。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A.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和李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

B. 他一心想向上爬,这次被上司破格提拔,他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D.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答案】选A。

【解析】B、C、D都有重复限制的毛病。

3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抬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答案】选A。

【解析】B项“俯抬皆是”形容为数很多而且很容易得到。C项“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D项“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 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D.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答案】选B。

【解析】A项“无以复加”无法再添加。形容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C项“休戚与共”是彼此之间的忧喜和祸福都共同承受。D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应改为“参差不齐”。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要创造佳绩,就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C.关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报道连篇累牍,读者却对一个“平常英雄”格外关心。 D.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答案】选A。

【解析】B项“身临其境”应改成“设身处地”。C项“连篇累牍” 用过多的篇幅叙述,形容文词冗长。D项“一蹴而就”应为“一挥而就”。 3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晚饭后在教学楼后面是草坪上散步,与我班的王小玲邂逅相遇,正好一起探讨了今天一道难题的解法。

B.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散发着香气,摇曳多姿的奇花异卉,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

C.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D.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案】选D。

【解析】A项“邂逅相遇”多用于久别亲友之间的偶然相见。)B项“匠心独运”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C项“耳提面命”谓教诲殷切,要求严格。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佩服蔡振华用人的眼光和胆量。

D.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 【答案】选D。

【解析】A项犹言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作贬词。B项“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C项“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谓王吉(王阳)﹑贡禹友善,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B. 他刚说过他能处理好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这件事,现在又矢口否认,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让人实在不解。

C.他性格热情、大方,豁然开朗,很让大家喜欢。

D.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答案】选D。

【解析】A项“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B项“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C项“豁然开朗”是指道理一下子明白了。 3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已伤亡了二百多人。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C.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D.在这次安理会上,中国代表振振有词的发言响彻整个会议大厅,赢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答案】选B。

【解析】A项“生死攸关”是指人的生死存亡的关键。而本句是强调排雷的危险性。C项“城下之盟 ”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D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B.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C.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具备,板滞或晦涩常使我意兴索然。 D.几年不见,他的技艺竟登峰造极,成了学校管乐队的圆号手。 【答案】选C。

【解析】A项“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句。B项“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D项“登峰造极”登上山峰绝顶。 喻造诣达到极高的境地。 喻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

3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A.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厦门远华走私案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公安人员严密追捕下,在劫难逃,逐一落入法网。 C.真是无独有偶,你刚才谈的那个骗子行骗的手法,我在别在地方也碰到过。

D.温兆伦赴渝演出突然取消,众多歌迷聚集在剧场外,气愤已极,面对记者的采访纷纷娓娓而谈。

【答案】选C。

【解析】A项“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B项“在劫难逃”佛教认为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到了坏劫,出现风﹑水﹑火三灾,世界归于毁灭。如此周而复始。人们因把天灾人祸等借称为“劫”或“劫数”;以“在劫难逃”谓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D项“娓娓而谈”是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生动。 3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其实文无定法,如果把某种程式作为写文章的清规戒律,那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殊不知他的宝贝儿子正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

C.你别看他衣冠楚楚,一本正经,其实一肚子坏水,贪污受贿,鱼肉百姓,什么坏事他都敢做。

D.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答案】选B。说话象河水下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解析】A项“清规戒律”泛指一切规章制度,应为“金科玉律”(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C项“一本正经”形容很正规,很庄重,应为“道貌岸然”。D项“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后因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4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B.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C.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第49届NBA东西部全明星赛将于北京时间明晨7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答案】选A。

【解析】B项“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C项“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D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4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把祖传的珍藏多年的明清字画义无反顾地献给了历史博物馆。

B.在物种生命的链条上,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给世界带来不可思议的后果。 C.有些干部急于事功,把群众不原接受的致富措施强行落实,结果造成民怨。 D.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答案】选C。

【解析】A项“义无反顾”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B项“不可思议”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D项“细大不捐”捐,舍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

4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B.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了如指掌地预见到这件事的后果将是不妙的。

C.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刘宋诗人谢灵运。

D.刘华非常激动,高声争辩说:“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答案】选A。无法跟他讲道理,形容态度蛮横。

【解析】B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C项“独占鳌头”指第一名,此处不合语境。D项“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丧家之犬,无处可逃了。

B.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C.侦察员小吴谈了自己的看法,队长和老王听后相视一笑,小吴的看法与他俩不约而同。 D.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一视同仁,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答案】选D。一视同仁: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样待遇。

【解析】A项“丧家之犬”指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倚仗,无处投奔的人。宜改用“瓮中之鳖”。B项“ 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C项“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约定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完全一致。应改为“不谋而合”。 4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B.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C.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她说得语无伦次,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答案】选 D。

【解析】A项“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B项“如坐春风”用以喻与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 C项“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4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B.几年不见,没想到祖父已经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要人搀扶了。

C.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D.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 【答案】选D。

【解析】A项“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B项“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年轻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C项“ 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就高兴。 4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病初愈,拿起画笔,手却情不自禁地有些发抖。

B.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班长一发话,他总是一马当先地抢着去干。

C.草原上的天气真是气象万千,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乌云密布,大雨滂沱。 D.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答案】选B。

【解析】A项“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而不能控制自己。语出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应改为“不由自主”C项“气象万千”形容景象变化多姿,非常壮观。应改为“瞬息万变”。D项“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与成语含义相悖而误。

4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战士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是他们忘乎所以,继续与山火搏斗。 B.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可讲了半天,他根本无动于衷,一点没听进去。 C.这几个百无聊赖的流浪汉不是在台球桌旁观战,就是在角落里打牌。

D.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杂着一些外语词汇,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答案】选C。

【解析】A项“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含贬义。B项“无动于衷”强调的是内心不为外界所动,形容内心冷酷、感情麻木。应改为“心不在焉”。D项“不知所云”本为谦词,谓自己思绪紊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的小学和初中的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暑假就要结束了,开学的日子已迫在眉睫。 D.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答案】选B。

【解析】A项“师出无名”谓出兵而无正当理由。语本《汉书.高帝纪上》:“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的理由。C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就像已经逼近了眉毛和睫毛一样。D项“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时间紧迫。 4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光很暗,那个人的笑容讳莫如深,如同罩在一层雾里。

B.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坚持借鉴、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使文学的百花园呈现出如花似锦的景象。

D.有些人妄想通过散布耸人听闻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嘲笑而已。

【答案】选D。

【解析】A项“讳莫如深”指隐瞒得非常严密,惟恐别人知道。B项“挥洒自如”多形容写字、绘画、作诗时运用笔墨不拘束,非常流利自然。C项“如花似锦”华彩绚丽,形容风景或前程美好。

5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8•19”的大火。 C.向别人学习要有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态度,自命清高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 D.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侃侃而谈、废话连篇的工作作风。 【答案】选C。

【解析】A项“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天气差暖、差可告慰等。B项“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D项“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5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在去年七月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再起。

B.为了研究新产品,领导和群众焚膏继晷,很快拿出了第一方案。 C.随着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D.他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答案】选B。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解析】A项“东山再起”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此使用对象不当。C“呼之欲出”形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D项“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 玩弄文辞;耍笔杆子。含贬义。

5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西游记》的情节虽然天花乱坠,但只要我们从三个结构入手,就可以揭示它的文化含义。

B.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C.这是一位独唱演员,先天素质很好,训练又刻苦,每次演出都能曲尽其妙。

D.这家饭店不仅为该单位大吃大喝提供了方便,在开发票时更是心照不宣,双方都少不了好处。

【答案】选D。

【解析】A项“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贬义。B项“官样文章”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贬义。C项“曲尽其妙”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5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里带来的两包豆子和一包小米,虽然人家很喜欢地收下了,但我心里却提心吊胆,总觉得礼物有些轻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处无期徒刑,罚不当罪,难平民愤。

D.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地采取制动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 【答案】选D。

【解析】A项“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和害怕,而句中表达的意思是心里不踏实。B项“磋陀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牵强。C项“罚不当罪”处罚罪行不适当,多指处罚过重。

5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B.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C.我厂生产的红石牌高级涂料色泽高雅,历久常新,使用红石牌涂料来装修你的居室,包你蓬荜生辉。

D.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答案】选B。

A项“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C项“蓬荜生辉”表示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给自己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D项“鼎立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5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C.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答案】选A。

【解析】B项“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C项“高山流水”指知音或知己,比喻高妙的乐曲。D项“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5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从善如流,和同志们一起商量修改他原先提出的方案。

B.她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越发没精神了,于是想起“人比黄花瘦”的词句,禁不住地顾影自怜起来。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D.那一脸的无奈,把他在生活重压下日渐萎缩的灵魂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答案】选C。“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

【解析】B项①顾望身影,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处境孤苦,潦倒失意。 ②转过头看着影子也自觉可爱。多谓自矜其美;自我欣赏。语出《初学记》卷二七引南朝梁张率《绣赋》“顧影自媚,窺鏡自憐。”

5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B.我看见就在那一瞬间,大黄狗忽然戛然而止,不再跟车追赶。

C.记者来到工厂采访,当他们看到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气贯长虹时,不停地啧啧赞叹。D.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才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答案】选D。

【解析】A项“络绎不绝”是指人,不能用于“物资”。B项“戛然而之”突然停止。多指声音。C项“气贯长虹”气:气概,精神。贯贯穿。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

推荐第8篇:变色龙详案

变色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判案五次变色的经过,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重难点】“变”中“不变”的写人方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趣味中揭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看完后告诉老师:图片上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观图片后说说变色龙的特点:变色龙是自然界中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的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的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师板书课题)

2、俄国作家契诃夫也写了一条变色龙,他的名字很有趣,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告诉大家有趣在哪儿?(生上黑板写名字和阐述理由)

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条无辜的小狗,一群无聊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

一)听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契诃()夫醋栗()赫()留金胚()子 崽()子戳()到蠢()手指裹()紧 二)分角色读课文,品变色

分角色朗读6---10自然段体会其中人物的善变:饰读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其它部分和旁白。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投影)

教师小结:狗咬人本是街头巷尾平常小事,但奥楚蔑洛夫却把它看作一件大事。(投影) 三)默读课文,从情节中看变色 请同学们默读6—27小节,思考:奥楚蔑洛夫对案子的双方作出怎样的判定?他每一次判定案子的依据是什么?(投影)请根据表格提示在文本处作相关标记。

教师小结: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他的态度是随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四)、小组合作交流,从多变中看不变(投影)

1、奥楚蔑洛夫确实善变,可在他身上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不变: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多变的态度不变的性格)

你看得起他吗?有些成语似乎就专为这类人准备的,哪些成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关键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

教师补充说明:就是这样的一群沙皇走狗忠实维护着沙皇的统治,作者契诃夫深感苦闷,用笔来批判着这个黑暗、无聊、腐败的政府、社会。

三、合作交流

四、当堂训练

推荐第9篇:五台山概况详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约70公里处的台怀镇。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

有一副这样来形容五台山的,上联是:“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旧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下联是:“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古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了无数诗文来描述五台山,但这幅对联确是最五台山最好的诠释,它展现出了五台山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五台山它被誉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其他三处为四川峨眉山,江西九华山,浙江普陀山),素有“金五台山、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也是世界佛教五大圣迹之一。在佛教中对佛教徒而言有着崇高的地位。有人说没有拜过五台山就不算信佛人,那为什么五台山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呢?因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可能说起文殊菩萨在我们心目中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中国最推崇的一位菩萨是观音菩萨,但是我和大家讲在佛教界中的首席菩萨却并不是观音菩萨而是文殊菩萨。根据佛经的记载他是般若智慧的化身,因此他是主管智慧的菩萨。根据佛经《首楞严三昧经》记载,文殊菩萨过去应经成佛号称“龙种上尊王佛”,但是后来为了拥护佛祖释迦牟尼的出世,从而才显圣,为了尊敬佛祖,自降一级成为菩萨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誉为佛教中首席菩萨;第二,五台山是最早在山中建寺的佛教名山(白马寺建于当时的都城洛阳)。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永平十一年,来中国传法的大德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遍游全国,当他们来到五台山时,发现五台山就是佛经上说的文殊菩萨的道场,于是奏请汉明帝建了五台山上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也就是显通寺的前身,当时建这座寺庙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佛教,而其他几座佛教名山也不知道佛教为何,从而五台山成为了第一个在山中建寺的佛教名山。大家可能好奇,五台山怎么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呢?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并不是后人附会上去的,而是在佛经中有所记载的,其中以《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记载最为详细,原文曰:“世尊密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于此赡部洲(印度—佛教发源地)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大振那在那时指的是中国,而神奇的是五台山位于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东北方。再者,“山内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酷暑”,与《华严经》上所记载的文殊菩萨的道场相吻合。释迦牟尼佛主在多部佛典中绝无仅有的金口玉言,便把文殊菩萨道场的地位非常明确的肯定了下来,并不容质疑的得到了中外佛教徒的一致认可,使五台山理所应当成为文殊信仰的中心。由于以上几个原因,奠定了五台山在佛教界中的重要地位。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五台山之所以叫做五台山,是因为由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崇山峻岭中突兀拔起的五座主峰,非常的雄伟。五台山还有清凉山、紫府山、白云山、灵鹫山、五顶山等别名。

当地球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的时候,五台山是最早露出地面的陆地之一,其孕育之初可以追溯到公元26亿年前的太古纪(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到震旦纪(距今约8亿年~距今约5.7亿年)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是它一举成为华北地区雄浑壮伟的“屋脊”,最高处海拔达到3061.1米!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留下了神奇瑰丽的冰原地貌。(五台山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五台山的五峰分别是东台望海峰,上面望海寺主供聪明文殊;南台锦绣峰,上面普济寺主供智慧文殊;西台挂月峰,上面法雷寺主供狮子吼文殊;北台叶斗峰,上面灵应寺主供无垢文殊;中台翠岩峰,上面演教寺主供孺童文殊。其中以北台叶斗峰最高,海拔3061.1米,号称“华北屋脊”,民间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可见其海拔之高。来到五台山,不仅要看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观。五台山在2009年6月26日就是凭借当地的人文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说起佛教名山,寺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五台山现存寺庙124座,其中青庙99座,黄庙25座。其中青庙以五台山的开山祖寺显通寺为代表,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佛教寺院,距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而黄庙则以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是所住的行宫——菩萨顶为代表,这座寺院是五台山建筑等级最高的一座寺庙(明朝末年喇嘛开始进驻五台山)。五台山全盛时期,即唐代,寺庙建筑达360多座,由于历史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的灭佛,加之一些寺庙年久失修,现存寺庙也为数不多了,但总体规模在四大佛教名山中还是居于首位的,香火也是最旺的。在五台山你还会看到一种情况就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共居一山的情景,这在其他佛教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藏传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即黄教,他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根据文殊菩萨大乘空宗教义创立的这个支派,并且自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随着格鲁派的建立,明朝时期藏传佛教开始渗入五台山,但这里一直是汉传佛教的地方,一直到清王朝的建立,满清贵族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武力征讨、暴力统治的同时,也加强了精神上的统治,他们深知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作用颇大,充分利用它,既可笼络汉族的知识分子,也有益于从思想上束缚人民群众,所以他们提倡\"尊孔读经\",将儒家思想作为满清王朝的统治思想,又把佛教作为精神统治的辅佐。这是因为,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是代表权势富豪利益的宗教,又是培养逆来顺受的驯服工具的理论,也是引导贫苦人民把希望寄于死后进入天国而在当世忍辱负重的灵丹妙方,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的意念。同时,文殊菩萨的宝号是“曼殊师利”,“曼殊”与满族谐音这是一种巧合,但是清帝却看作是天降祥瑞于大清而这种祥瑞可能预兆在清江山会像文殊菩萨的无量功德一样,标志着满清将有亿万年的福祉而可延续不尽。显然,清廷在之里已经把文殊菩萨认作为满清的祖宗化身,公开和皇帝拉扯重叠在一起。所以在清顺治年间把五台山十座著名的青庙改为黄庙,从而开创了和尚和喇嘛共居一山的场景,经过了清朝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几位皇帝的推崇才有了今天的这种规模。 续: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所以来了五台山不管您信不信佛,都要尊重一下佛教,所以佛教中的一些规矩还请大家遵守一下。

来到五台山哪些寺庙是最值得游览的呢?

1、殊像寺—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殊像寺作为文殊菩萨的祖庭,所以求智慧拜文殊菩萨是必然的;

2、五爷庙—求官求财的必去之处,它也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盛,许愿最灵验的寺庙;

3、显通寺—作为五台山历史最为久远的寺庙,无论建筑格局还是佛教文化都是无可比拟的;

4、菩萨顶—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期的行宫,建筑格局、规格可称佛教建筑之最,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登108级台阶消除世间烦恼;

5、黛螺顶—素有“小朝台”之称,上供五方文殊菩萨,还可攀登1080级台阶,名“大智路”,登上大智路,烦恼尽消除;

6、龙泉寺—龙泉寺的石牌坊有“华北第一雕”的美誉,雕刻精美,观五台山缩影图,还可品尝龙泉圣水,登辨善恶的108级台阶;

7、南山寺—五台山工期最长的寺院,整体修建历时23年,因此有“南山寺工程大,23年未建成”的说法,石雕精美,有石雕艺术宝库之称。

8、镇海寺—五台山当地流传当年顺治皇帝出家之处,林海松涛,白鹤齐鸣,环境甚是优美,在五台山是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9、佛母洞—体验重生,感恩母亲;

10、大朝台—登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获无上加持。

五台山旅游小贴士

1.台怀镇年平均气温6.8℃,暑天平均气温15-20℃,早晚温差大。

2.五台山旅游最佳时间为7—10月份,尤以7.8月份最佳,“清凉圣境”、“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

3.五台山海拔较高,平均海拔在1600m左右,早晚温差大,建议出行游客备好保暖衣物以及适合登山的鞋子。

4.五台山地形较为特殊,建议自驾游客谨慎慢行,注意行车安全。 5.进入寺庙,尽量走两边,不要踩门槛,更不要坐在门槛上,佛家认为:“门槛是佛和菩萨的肩膀”,踩门槛不敬。

6.进入寺庙,不要抽烟,第

一、寺庙大多为木构建筑,容易失火;第

二、吸烟呼出的为浊气,是对佛祖的不敬。

7.进入寺庙,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打诳语、炫耀自大。 8.进入大殿拜佛时,应摘掉帽子和墨镜,以示对佛祖的尊敬。 9.进入大殿,不可对佛像拍照。

10.进入寺庙,不可用手指佛像,就算要指,也应用整只手去指,以示尊重。

11.进入寺庙,见到礼拜者和师傅不可指点,要双手合十的走开。 12.进入寺庙,文明礼佛三支香,忌烧大香,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容易发生危险。

13.进入寺庙,应该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

14.五台山为佛教圣地,在寺庙内绝对禁止食用或暴露出荤腥物品!

15.如果有机会在寺庙中品尝素斋,不可浪费,佛家讲究:“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16.在寺庙中,如果有是需要问询,比如品尝素斋、做法事等,可到客房中与师傅商讨。

17.进入寺庙中,任何法器都不可乱敲乱碰,以免发生误会。 18.在寺庙中,师傅的私人住宿、吃饭的空间不供游人参观,切忌乱闯乱撞。

19.寺庙中的一切物品都应保护,不可肆意破坏。

20.在寺庙中,拜佛时,跪于蒲团之上,中间蒲团为师傅跪拜用的,一般遵循男左女右的规则。

五台山地方特产

1、金莲花茶

五台山盛产金莲花,又名金芙蓉,五瓣黄色花瓣,状如灯盏,大小如杏花。夏天采集晾干,制成金莲花茶,开水泡饮,金莲花便在水中舒展开来。黄色尽褪水中,水呈柠檬黄,气味幽香扑鼻。饮之可清暑解渴,提神养性,久饮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2、台参

属党参的一种,因形如人参,产于五台山,故名。台参性味甘平,成份含淀粉、皂素及糖等,为常用中草药,功效为补中益气、生津、健脾胃、清肺、消渴,为强壮滋补药,治疗虚寒病症多用之。用白酒泡台参,自制台参酒,可强身健体。

3、五台山石砚

称为台砚,与端砚、洮砚齐名。五台山段庙山所产石料分黑、绿、红、紫4种。黑石如漆,绿石如叶,红石如火,紫石如肝,均匀洁净,美观大方。台砚利用天然纹彩,采用浮雕、透雕、本起胎等雕刻技艺,成为造型美观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五台山建安纹石厂、工艺美术厂生产仿古砚、耳瓶砚、二龙戏珠砚、双龙吸水砚、犀牛望月砚等共90多个品种。台砚质地细密硬朗,似晶如玉,细腻不滑,具有磨墨快、水墨交融好、汁不易干、起墨益毫、挥洒自如、淡浓相宜、得心应手的特点,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4、台蘑 五台山蘑菇,又称台蘑,是山西省的主要特产之一。台蘑资源丰富,尤以银盘、香蕈为佳。台蘑菌肉细嫩,其味醇香浓郁,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不论干鲜烹饪,气味芬芳,是五台山僧尼素食中的佳肴。常食可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胆结石等。是旅游者自食或赠友的佳品。

5、莜面

五台山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盛产莜麦。五台山莜麦色白、皮薄、粒饱、出面率高。磨成的莜面吃水性强,色白味香,富含蛋白质,且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又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佳食品。莜面吃法可推窝窝,搓鱼鱼,压河捞,擦硬旦,蒸块垒。五台山莜面窝窝,呈筒形,长寸许,薄如纸,色淡黄,状如猫耳朵,蒸熟后香味浓郁,配上羊肉蘑菇汤,风味独特,香醇可口,是五台山特有的风味小吃。

佛风僧俗

1、通常游人见到僧人多穿搭衣,将右臂坦露于外,这是区别受戒比丘和未受戒者的标志。受戒比丘所以如此穿衣,意在表明对佛和菩萨的恭敬(佛祖释迦牟尼当时从母亲右腋下降生)。

2、蒙古族和藏族僧人由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吃肉。

3、僧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学修和参佛。

4、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

5、僧人只是为求得解脱而出家修行。

6、五台山主要的法事活动有:六月法会、十寺法会、奉旨道场、僧众斋会、传斋受戒、放焰口、念普佛等。其中奉旨道场是五台山法会中最具特色的。

8、放焰口:佛教传说中的救拔饿鬼、超度亡人的活动。

9、无遮大会:是佛教布施僧俗的大斋会,所谓无遮,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慧、善恶,无遮而平等的予以布施。

10、僧人礼节中最普通的是双掌合十,即两只手举于胸前,十指相合,向对方表示敬意,僧人与僧人之间,不以年龄分大小,而已戒龄论长幼。

11、受十戒的称为沙弥,受足戒的称为比丘。

12、当师傅向你说“阿弥陀佛”,是对你表示最好的祝愿。

推荐第10篇:教学详案

《丑小鸭》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小时侯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暖烘烘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欺负 篱笆 讥笑 芦苇 冻僵 木屐

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4.按照课件3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相机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然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白天鹅?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第11篇:加速度(详案)

物理教师教育实训案例

讲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2)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化与变化快慢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 2.难点

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PPT展示】

表格展示跑车、小轿车、摩托车、子弹的初末速度,运动时间。 分析比较:1.速度大小

2.速度改变大小

3.速度变化快慢

思考: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

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1—5—1所示.

建立数轴AB,设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 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

25 7 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位移为5m 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速度,v=0.5m/s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内,速度从A点2 m/s增加到B点7 m/s,对于这种速度变化的运动,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2、加速度:

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出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用公式如何表达呢? va=(7-2)/10=0.5m/s2 t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飞机的速度由O增加到约300 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 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案例2:追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O.005 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 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v本方法.其中的a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

t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3、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物体加速时,则vv2-v1>O,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v2-v1

4、从v一t图象看加速度

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

思考: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

26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va计算。A直线的倾斜程度比比b厉害,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tb的倾斜程度小,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直线的倾斜程度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随堂练习】

1.如1—5—3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

5、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a。需要同学们掌握它的定义式、单位,理解它的物理意义。还需要加速度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根据v-t图像要会求加速度。

27

第12篇:踏雪寻梅详案

踏雪寻梅

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短小精练,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是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踏雪寻梅》的学唱与演唱,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怕寒冷,奔向冰雪的世界,享受无穷的乐趣。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快乐的情绪。有打击乐器来更深一步渲染歌曲的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统一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点: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四、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共同感受冬季的变化)

1.梅花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四季,那现在我们是在什么季节呢?

生:冬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天寒地冻、百花凋零的冬天里,唯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 能猜一猜,这是什么花吗? 生:梅花

师:大家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欣赏图片) 师: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生:回答(不与百花争时光,不与群芳斗艳丽,不怕天寒地冻,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中,你们知道有哪些诗句赞扬了梅花的这种精神吗? 生:回答

师: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王安石的著名诗歌《梅花》,听听他是怎样赞扬梅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出示ppt) 师读标题,领读一句,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朗诵声情并茂非常棒!让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接下来请大家来听听老师的演唱,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生:回答

2.第二次欣赏歌曲《踏雪寻梅》 师:梅花不仅可以用诗歌来赞扬,也可以用音乐来歌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踏着雪,去寻找梅花吧! (播放课件标题《踏雪寻梅》)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并思考老师的问题

(1)如果你是歌曲中的小朋友,你骑着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歌曲总体的情绪又是如何?可以从力度、速度上来说。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歌曲中,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踏雪寻梅》

3.第三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请同学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一下 ,并找一找里面有没有你不认识的生词呢?

A、“霁”——雪后放晴。(温和的暖阳使人心情愉悦)

B、“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灞桥一般修建在城郊或乡村,这样的地理位置烘托出安静的氛围)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在踏雪寻梅中我们看到了哪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歌,边来寻找答案吧。 生:齐读

4.第四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通过朗诵我们知道歌曲中的小朋友正骑着驴,悠闲地在雪地里赏花,驴脖子上系的小铃铛不时发出悦耳的响声,给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生机,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范唱,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表现铃铛声的一句旋律。(播放录音听范唱) 生:回答 老师弹唱:

35 50︱25 50︱35 50︱11 10︱ 响丁当,响丁当, 响丁当, 响丁当

①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一句呢? 生:活泼的、跳跃的、有弹性的声音。 师:这里我们有断音记号、休止

② 集体练唱这一句(注意休止的停顿及断音的演唱技巧) ③ 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力度作渐强处理)

④ 铃铛声出可以加上摇手的动作按节奏(xx x xx x)

5.学唱简谱 师:让我们一起来跟着小音符来具体学唱下这首歌曲吧!我们先用lu来哼唱一遍

学生学唱时,解决难点:八分音符的休止 第一个休止“骑驴灞桥过”可以用骑驴的动作代替,牵着缰绳提起,强拍落在“驴”上。

第二个休止“好花采得供瓶养”可以用深深闻花香的动作来代替,感叹地唱出“好”字。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形象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辅助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

6.填入歌词完整演唱。师:熟悉了旋律后,我们把歌词填入来完整演唱一遍吧

7.表现歌曲处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哪一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1) 0 1 3 5 ︱ ì 7 .5 ︱ 3 6 5 ︱

师:“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发自内心地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由衷的热爱。哪一个字唱得更强些呢?——“花” (力度记号强,用f表示。曲谱中出现记号) 全体试唱一句

再找一找,歌曲中的力度记号还有哪些? Mp 中弱

(三)拓展活动

1.乐器伴奏,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师:我们快乐的歌声像是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一份温暖,让我们加入乐器为歌声伴奏,一起跳一跳、唱一唱吧!请同学编创节奏,发挥自己的想象。

分组:乐器伴奏(两组)、骑驴动作(两组)

2.全体表演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跟着伴奏一起来表演一遍吧!

3.词作者及歌曲背景介绍 ① 词作者介绍: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欢快的《踏雪寻梅》,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作者是谁呢? 生:想!

师: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刘雪庵《踏雪寻梅》词作者(1905-1985)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四大弟子”之一,代表作品《踏雪寻梅》《红豆词》《长城谣》等等。 (出示课件)

② 歌曲延伸含义: 师:今天的我们一起学唱了《踏雪寻梅》这首歌,其实关于“踏雪寻梅”这个词,每个字都有这样一个深层次的含义: 出示ppt 踏:游赏,用脚轻踩,指代作者轻松惬意的心情。

雪:象征着纯洁美好。指代高洁寻:

寻:初意寻找,也指代寻访。意喻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向往。 梅:腊梅迎着寒风怒放,这种顶风傲雪的精神,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感慨不已.常用来表达一种坚强不屈、超拔脱俗的志趣风格。 ③ 最后欣赏美丽的雪景中,听着《踏雪寻梅》结束本课。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冬天了呢? 让我们在美丽的雪景中,听着歌曲去拥抱冬天的吧!(出示ppt冬天的雪景,离开教室)

(四)总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希望同学们像自古以来的人们一样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在探问、追寻中体会到快乐!

六、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唱歌教学课,歌曲虽历史久远,但依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这首歌曲还是存在着许多难点,如歌曲中的休止弱起小节,乐句末尾的休止符,以及强弱呼吸和断音等,都是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用“骑驴”、“闻花香”等一些从形象的律动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趣味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课的最后,我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为这首《踏雪寻梅》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用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歌曲的意境以及怡然自得的情绪内涵。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提高的机会,希望能和同仁共勉!

第13篇:月光曲详案

一、揭示课题,了解预习。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伯牙的《高山流水》,它充满了我们东方的神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 师: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读得响亮。

2、师:《月光曲》既是文章的题目,又是一首乐曲,既然如此,你再把它当做乐曲来读一读。

3、检查生词:通过看同学们的预习本,我发现同学们对文中大部分字词都已经了解了,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随机板书:盲姑娘 贝多芬

二、设疑感悟,走进文本

1、师过渡(课件出示):同学们,“是___打动了贝多芬,让他为兄妹俩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呢?”默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并写写你的体会。

2、交流:你认为是____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读读你标画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师:(课件出示兄妹对话):有人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师生交流,指导生读。

师:这么难弹的曲子,只听别人谈过几次,盲姑娘多么希望能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呀!这时,一位什么样的盲姑娘在你面前出现了呢? 板书:热爱音乐

3、师:你们像贝多芬一样,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通过读书,看到了一位热爱音乐的盲姑娘。还读懂了什么?

师生交流:哥哥的难过、内疚,妹妹的善解人意,体会兄妹之间的感情。 师随机板书:兄妹情深

师小结:同学们,哥哥爱护妹妹,热爱音乐、善解人意的妹妹又体谅哥哥。同位两个分角色对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指导同位对话。

4、师:同学们,此时,如果你就是站在屋外的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你心中涌动的那种情感叫什么? 随机板书:同情、感动

师总结:所以,如果你是贝多芬,你想怎样做? 生:为盲姑娘弹奏曲子,满足她的愿望。

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应当只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师: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没有阶级之分的,尤其在那个时代,对于富人来说,或许音乐仅仅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而对于穷人来说,他们连听的机会都很少,而贝多芬就想通过音乐给穷人一种力量,演奏一种众生平等的乐章。

三、情到深处,曲由心生——即兴创作千古名曲

1、师过渡:就正如同学们所说,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了乐曲,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那是什么给了贝多芬灵感、激情,让他创作了这千古名曲呢? 课件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自读。

2、师:盲姑娘为什么觉得他就是贝多芬呢?

师生交流盲姑娘听完曲子后的话,体会盲姑娘的激动。 指导生读出盲姑娘的激动。 指名读。 齐读。

3、师:面对盲姑娘的激动,贝多芬此时比盲姑娘还激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生交流体会贝多芬因遇到知音的激动,以及在此情此景下产生的灵感、激情。 师:同学们,德国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国家,盲姑娘在他心中还仅仅是一个盲姑娘吗?此时,贝多芬做想做的是什么?

4、生自读第九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书时,就要把文字变成画面,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说说通过你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5、用笔分别画出哥哥、妹妹想象的内容。

生生合作读。

6、师:通过这段文字,你感受到《月光曲》的变化了吗?

生:由弱到强 由平缓到激昂

课件出示:月光、海面的背景图片,《月光曲》的背景音乐。

师范读。

齐读。(背诵)

7、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假如去掉第九自然段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效果会怎样?

比较阅读,体会效果。

师小结: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四、能力拓展,语言运用。

习作片段:利用本节课的方法,运用想象和联想,对下面一段话加以修改、添加。 原文: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里,小溪边,来到了树林里,山坡上。大地在秋风的督促下,换上了迷人的秋装。

板书设计:

26 月光曲

盲姑娘 热爱音乐

兄妹情深

贝多芬 同情 感动 知音

秋来到了,萧瑟的秋风卷起了枯黄的落叶,轻轻地吹拂着大地,落叶想一只只蝴蝶在空中尽情地飞舞,像是给我们带来秋的消息。落叶像被秋姑娘亲了亲嘴,变成了一枚枚金币,漫天飞舞,秋跟小草亲亲脸,小草害羞地穿上了黄衣裳,真是秋高气爽!

这是,秋雨无声无息地从天而降,细细的秋雨斜织着,像一位少女,笑着向你走来,轻轻地抚摸你的脸,使你感到清凉、快活、而舒适,他随风飘洒着,尽情地展示着自己。

秋悄悄地飞进田野了。看,到处是一片片丰收的景象,一阵阵风吹过,像是掀起了一层层金黄色的波浪,又像蹈海中掀起一片片稻浪。在一望无垠的稻田上,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一声声镰刀割稻声,打稻机声,组成了一首秋的曲子,悦耳动听。

秋悄悄地来到了果园。它从身边拿出一个口袋,变戏法似的一抛,树上已是桃儿、梨儿。菜园里,蔬菜正举行丰收大会,一个个穿得五颜六色,茄子穿上了紫色的大衣,西红柿穿上了红色的外套。真是一片丰收景象

在看葡萄树上,一串串的像是一串串的铃铛,它为秋天唱着丰收的赞歌。

教 学 反 思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精心备课,但检验备课的唯一标准还是课堂,课前无论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都不能说备课已经成功,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课前认为自己的课备的很详细,全面,条理清晰,然而课堂却不一定和你想象的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不断反思。而远程研修正给了我们磨练课堂,成长自己,服务学生的机会。在磨课过程中,作为磨课教师的我,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备课。《月光曲》这课,学生要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这课有两个突破点:一是从联想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体会贝多芬的高超技艺,二是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真挚的情感。在备课时,我是这样想的先从第九自然段的联想画面入手,让学生感受联想的好处,从联想中感受乐曲的节奏,从而感受贝多芬高超的技艺。然后再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从原因中感受贝多对穷人的同情,对遇到知音的激动,从而想象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情感变化,这样来突破文章的难点。

可是,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通过上课和教研组内老师们的研讨,我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直接抛出问题“是___打动了贝多芬,让他为兄妹俩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呢?”,学生直接进入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课堂始终围绕一个主线进行,扎扎实实,随着语言文字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增强,人物形象更加丰厚。有了前面情感的基垫,学生在感受最后《月光曲》的美丽旋律时,情感才更充分,才有更好地想象训练。

教育的田地是肥沃的土壤,如果老师贫瘠了,怎么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呢?磨课过程中,教研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有时针对一个问题甚至能讨论好久。老师们认真的态度让我感动,更激励着我前行。这次磨课结束了,可未来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会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自己,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第14篇:教案详案

教案(详案)模板

教学课题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含知识结构图)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背景分析):数学专业的作用、对后续内容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对学生智力、品德的作用

3.新旧教材的对比变化 4.编者的设计意图 5.教法结构分析 6.教学者对教材内容思考

以上基于个人对教材对学生的理解,不可面面俱到,抓住主要内容,突出特色与亮点。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知识基础情况——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前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知识,哪些相关知识薄弱;

能力基础情况——学生具备哪些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能能力,哪些能力不弱,缺乏那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习惯情况: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学风。

三、教学重难点

要求:正确判断难点和重点,并准确描述;选择恰当突破难点的策略,突出重点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只有知识技能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要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陈述教学目标或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应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注意包括能力目标与思想方法。

四、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书写首先注意具体,不空洞。

其次,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要注意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的原则,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注重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注意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第三,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是指如何实施学法指导,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上。如如何创设悬念?学生如何想办法解决疑问?教师如何启发、点拨?学生如何进行阅读、观察、分析、探索、模仿、操作、演示、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要注意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淡化教师作为“传声筒”的角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心理、生理等特征要素。

五、教具准备

要求:准备什么教具,怎样用。

六、教学程序

书写要求:展现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的安排思路;展现师生双边活动安排思路;一般不要写成师生对话。教学程序不要写成过于传统模式,如:复习旧知;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归纳小结,可以参考以下程序

1.讲授型教学程序设计:①铺垫引入,展示目标;②启发诱导,探求新知;③变式练习,反馈校正;④形成测试,评价回授;⑤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本程序的特点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研究探索。

2.自学型教学程序设计:①诊断学习,铺垫引入;②出示提纲,引导自学;③提问精讲,设疑解惑;④形成训练,证明评价;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本程序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3.研究型教学程序设计:①创设问题,明确目标;②独立思考,互相研究;③提问精讲,设疑解惑;④变式练习,反馈校正;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本程序的特点: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探索和争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发现型教学程序设计:①创设问题,引导探研;②产生猜想,指导论证;③运用结论,多方练习;④归纳小结,发展深化。本程序的特点: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诱导、点拨和创设问题的情境。

备注:上面只是参考,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应灵活叙述。

七、板书设计

书写要求:设计具体板书样式

八、教学反思

讲解后填写,写心得,写体会,写成功之处,失败地方,思考如何改进。

第15篇:《牧童》教案 (详)

5.古诗词三首

备课时间:2014年3月16日 上课时间:2014年3月20日 上课班级:五(3)班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感悟诗中童年的快乐、田

1 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及手段: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朗读、想象。 教学手段:品读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人们都说,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无拘无束)的、是(自由自在)的、是(天真烂漫)的。对,那对于现在正身处童年的我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我们,正赶上了科学技术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我们的童年更是(丰富多彩)的、是(多姿多彩)的、是(五彩斑斓)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2、板书课题:(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3、教师在板书时让学生回忆背诵一遍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古诗《所见》。引出本课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板书:【唐】吕岩)

2

4、介绍作者。(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整体感知课文、熟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熟读生字。(全班读、男、女生轮流读)

2、课件出示课文,学生熟读。(全班读、男、女生轮读、赛读)

3、指导学生划出停顿符号,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本诗一共有4行,每行有7个字,每行的节奏可划为

二、

二、三。

三、图文结合,感知诗词大意

1.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诗意。(草铺横野六七里)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好像是谁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多么茂盛的小草啊,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平缓舒服的感觉。那作家是怎样用优美的诗句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的呢?(草铺横野六七里,)对,诗句中的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2、教师板书:(草铺横野六七里)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理解诗意。

3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要求读出视觉上的感受。(可全班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4、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诗意。(笛弄晚风三四声) 晚风吹拂着草木,侧耳倾听,晚风中传来了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牧笛声。还没看见牧童,却先听到了那悠扬悦耳的牧笛声,真的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看到这些情景和听到这动听的笛声时,作者又是用哪句诗来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的呢?(笛弄晚风三四声)

5、教师板书:(笛弄晚风三四声)

是的,其中,诗句中的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给传达出来了。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作者才这样写的。

6、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理解诗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要求读出听觉上的感受。(可全班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7、出示课件,巩固前两句诗的意思。

8、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诗意。(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师:(过渡语)是谁的心境那么轻松闲适?是谁的笛声那

4 么悠扬动听?(牧童)(教师出示牧童图粘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观察牧童图片,牧童吃饱饭以后已经是黄昏了,他连蓑衣都没有脱,就躺在地上开始欣赏明月了。(教师出示月亮图粘贴在黑板上。)此时,作者怎样妙笔生花,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呢?(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9、教师板书:(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11、出示课件,巩固后两句是的意思。

四、全文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首《牧童》,我们看到了一幕幕古代儿童的生活情境;我们听到了一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声;我们闻到了一阵阵清新的乡土气息。《牧童》一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之情。(课件出示主题思想)

五、吟唱古诗,加深记忆。

过度语: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长久,反复回味的。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文化,我们学校已经提出用吟唱古诗词作为课题研究,我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们大力

5 的支持。特别是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教会了我们用歌声把古诗吟唱出来,用美术把古诗配上优美的图画画成手抄报,是吗?那现在就需要我们五(3)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中来。我们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同学们热情、积极地参与。现在我们就用动听的歌声把我们美好的童年大声地唱出来吧!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是啊。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着鲜明的主题和欢快的节律。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让我们为我们美好的童年歌唱吧!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用歌声把《牧童》吟唱出来,用美术把《牧童》画出来。 课后反思:

6

第16篇:《穷人》教案详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搁、填、怨”等12个生字,会写“舒适、隔板、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掌握字词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得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冻死在街头的事,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和穷人有关的课文,题目就叫做《穷人》,他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师】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不少作品都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那今天就让我们好好的来品读下他的这篇文章,就让我们走进文本,首先我们先来检查下预习工作,看大家课文的字词都掌握的怎么样。 3.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课件出示课文生字) 【师】这些字大家都会读吗?哪些字音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搁是个多音字。

(板书搁的两种读音,以及其各种读音的意思) 【师】这些字在写法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裹的结构,魁的写法

【师】同学自己写一些这些几个难写的字。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师】生字的读写没问题了,那么词语呢?你都会吗? (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词语)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词语的意思,有哪个是不明白的可以交流交流。 (之后完成作业本的练习)

(二)自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

【师】掌握了生字词之后,我们这就一起来走进文本,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课文中有几处比较难读的地方就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中必然要有人物,课文中都写到了哪些穷人呢? (课件上出示朗读的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之后交流。

【预设】穷人都有“桑娜、五个孩子、渔夫、西蒙、两个孩子”(板书) 【师】这些人中谁是主要人物? 【预设】桑娜

【师】请同学们再快速的默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请2至3个学生进行交流,大致意思完整即可)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几个人物先找到,想一想这几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尝试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师】在弄清楚了主要内容之后,你能不能给整篇课文来分分段呢?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然后再试着概括下每段的大意。

【预设】第

1、2自然段是第一段: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的归来。

第3至11自然段是第二段:桑娜出门看丈夫是否归来,顺便去看隔壁生病的邻居,

发现邻居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12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

抱回来抚养。

(三)走近穷人,感受生活的艰难

【师】课文的主要内容都已经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了两家穷人,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贫穷呢?

【预设】“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桑娜一家吃的食物很差,穿的衣服也破,桑娜和丈夫拼命地干活才勉强填饱肚子。 【预设】“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师】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都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这正是文学巨匠写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见一个“穷”字,可是“穷”又无处不在。

【师】我们走进了桑娜和西蒙的两个家庭,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真的是穷人啊。那么,他们之间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交际,还会发生什么事儿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进行探讨研究。

第二课时

(一)话题导入,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桑娜和西蒙的两个家庭,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真的是穷人啊。那么,他们之间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交际,还会发生什么事儿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

(二)描述画面,进入情景

【师】文章开始,托尔斯泰就把我们带到海边,海上正起着风暴,没有月亮,外面又黑又冷。我们仿佛看到了这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们分别走进了桑娜、西蒙的家中,请你找到文章中描写这两个家庭的语段,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隔板上闪闪发光。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光,孩子们安静的睡着。从这些描写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由于她和丈夫的辛勤付出,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却是温暖的。)

【预设】“课文第七自然段描写西蒙家”

(西蒙一家,丈夫死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的病死在床上,屋里又湿又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身边。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穷人的悲惨。)

【师】文章的开头已经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是?

【预设】又黑又冷的夜晚,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

【师】在这样的也晚里,我们走进了两个穷人的家庭,他们都很穷,但是桑娜一家是生活虽然艰难,但却还是温暖、舒适的。而西蒙一家,丈夫已经死去,她也悲惨的在这样一个夜晚里死去,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身边,这样一个没有一点生机与温暖的家庭,感觉死神即将降临。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穷人们的悲惨命运,感受到了桑娜和她丈夫的辛劳。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描写这两个家庭的段落,把你感受道德穷人们的悲惨送到文本里,好好的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

(三)走近桑娜,感受一份善良

【师】桑娜面对那两个熟睡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同学们默读桑娜抱孩子回家的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你体会到了桑娜的哪些心情呢?

【预设】“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从这几个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桑娜的坚决)

【师】为什么桑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假如你就是桑娜,看到刚刚发生的一幕,你不会去想(

),只会想到(

)。 (当时,她有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没有。她有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也没有。她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她和丈夫会更苦。只会想到孩子要活下去)

【师】她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什么去帮助西蒙? 【预设】出于良心的驱使,出于她善良的本性。

【师】是啊,这完全是穷人的本色,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体会她的这份坚决。 【预设】“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得了······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这是桑娜有些害怕了,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现了她心里的什么心情呢? 【预设】表达了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害怕。

【师】寻找桑娜忐忑的原因,再读这段话,想一想: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 【预设】她担心丈夫会不同意收养两个孤儿。

桑娜想丈夫回来可能会责备她,骂她多事,不关心家庭,给家庭带来负担。

她会觉得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新的压力,有点儿对不起丈夫。

桑娜想丈夫会因为收养孤儿而揍自己一顿,觉得自己被揍一顿也好,让丈夫出出气,这样就可以收养孤儿了。

【师】在不长的时间里,桑娜围绕收养孤儿的事想了很多很多。那么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桑娜这复杂的心理活动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之后再来给大家读一读。

【师】这段话在表述上有一个特色,断断续续,短短的几十个字中竟然有五处省略号,自己试着填一填桑娜的内心所想。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 (课件出示)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从第一个省略号可看出桑娜的思绪万千,以下四个省略号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要记住你现在就是桑娜。

【师】体会到一方面是家庭的艰难、丈夫的辛苦,一方面是孩子的生命,桑娜在艰难的思考着。读出她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的心理变化。

此时此刻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是那个给一个家庭带来温暖、舒适的家庭妇女吗? 【预设】不是,还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宁可自己挨打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的女性。 【师】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去写桑娜的语言和心情,而是那样平平常常地,又是那样真实、准确地写出了桑娜作为一个善良、淳朴的妇女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通过作者的各种——描写。

(四)走进一家人,感受穷人的善良

【师】在桑娜的忐忑中,丈夫回来了,请你默读第三大段,想一想,桑娜与丈夫之间出现的两次“沉默”,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

想象:第一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第二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 【师】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对话之间蕴含的深意。

【师】“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觉得这个结尾怎么样?

【预设】干净、含蓄、耐人寻味。

【师】托尔斯泰通过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穷人虽生活穷苦但品质高尚,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师】如果让你来补写一个这篇小说的结尾,你会写些什么呢?

【预设】桑娜一家人的生活可能会更加的困苦,但是通过桑娜两夫妻的努力和辛勤劳动,还是过上了充满温暖,幸福的日子。

第17篇:日月详教案

日月水火详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童谣《金木水火土》吗? 生:记得

师:让我们再次背诵一遍,好不好?王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内容记的最准确、声音最洪亮。王老师给大家起头,金木水火土(背)。同学们背的都非常棒,声音也很洪亮,王老师给每一组都先加一分。(PPT1出示金木水火土,并随机突出显示日月,水火),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日月水火(书写课题),现在王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坐的最端正,眼睛最亮,一直在观察老师是怎样书写日月水火这几个字的?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把课题读两遍(老师点着读,学生跟着读)。

二、认读8个字宝宝

师:今天我们的汉字家园又新来了8个字宝宝,他们分别来自于这八个不同的家庭,(PPT2)可是,这8个字宝宝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来帮助他们,好不好?

生:好

师:那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知道每个字宝宝的名字,还要知道他们的家都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把每一位字宝宝都安全地送回自己的家,对不对?

生:对

师:那谁来负责把第一个字宝宝送回家?你来说说第一个字宝宝的名字 生:第一个字宝宝的名字是“水” 师:那你来找找哪个是它的家? 生:第三个

师:你是怎样判断这个就是水宝宝的家的? 生:因为….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观察的这么认真,老师表扬你(贴红旗),谁谁谁成功地就把水宝宝送回了家。下面谁来负责把下一位字宝宝送回家呢?

生:…

师:你来说说第二个字宝宝的名字是什么?哪个是它的家呢?你是如何判断的呢? 生:….

师: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奖励你(贴红旗),谁谁谁把第二个字宝宝也送回家了。

……..

依次把水、火、山、石,田,禾送回家。

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这8个字宝宝,(PPT3)而且也把它们安全地送回了自己的家。下面跟着老师读一读这八个字宝宝的名字。(水水水、)

三、读八个字宝宝(出示八个)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老师点哪个字宝宝,你要迅速说出它的名字(共同读),第一组小朋友反应得非常迅速,老师给第一组加一分。

师:(点读)我再单独找小朋友来读,看看哪位小朋友记得最快,最准确!(点读,奖励)

师:接下来,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一下,看看谁读的最准确、声音最响亮。(男生、女生读)

师:我看有的小朋友还想读,那我们开火车好不好?每个小朋友叫出一个字宝宝的名字水水水,下一个小朋友紧接着读,准备好了吗?听老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那一列火车坐最端,那一列火车背挺直,那一列火车看黑板? 这一列火车开起来。(及时表扬)

师:刚才大家读得都很棒,为了奖励大家,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拍手操。 一二班,全体起立,小松树。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跟着老师一起做,拍拍手,拍拍手,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

四、学习”日”(汉之星)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奇妙无比,我们不仅要认识这些字宝宝,还要学会书写,把他们写漂亮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书写这个字宝宝,请看大屏幕(用汉之星显示“田”字)。我们先来跟着读一遍,再来认真观察它的笔顺(书写部分),好,老师要提问了,你刚才观察到它共有几笔?(笔画)它的笔顺是什么?

生:它共有5笔,它的笔顺是田田田,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竖,五笔横,五笔写成田。

师:他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要奖励他。 师:我们再来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那么,现在我们把它送回田字格里。

师:下面打开课本第12页,先认真看一看书本上是怎样写的,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描红,仿写,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做到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的。(巡视)完成的小朋友举手,让老师检查,老师发现谁写的比较规范,要在展台上展示给别的小朋友看。

布置作业,下课

第18篇:高中语文教学计划(详)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2006年8月)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着眼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教、学好必修课文和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实用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的丰富养料;同时,通过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陶冶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报国的革命情怀。

二、教学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语文功能。语文素质在人的全部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作用,自觉地承担起语文素质的培养功能(包括学习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思维素质、交际素质的培养功能),使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审美、会思考、会交际。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导学为主,以实践为主的思想。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念,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摆脱“教本主义”的樊笼,开辟“学本主义”的天地。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愉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充实。

2.学习教学大纲,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课教师要强化大纲意识,确立整体观念,立足本学年,瞻顾全学段。不仅自己要熟知本年段和整个学段教学目标,弄清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标高,贯穿于教学实践中,而且要使学生明白《大纲》的要求,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自觉朝着《大纲》规定的目标奋进。要坚决消除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以保证高效益地完成教学、训练任务,切实提高读写基本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教师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和学校。

3.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编制教案、学案,做到:①教育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②知识、能力及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具体落实;③教法安排和学法指导实在可行;④重点难点清楚、教学过程明晰;⑤版书设计实用。教师要改进教法、讲究效果,尽可能增大课堂容量和信息密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条件,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不愿学、不勤学、不会学”的现象,力求在45分钟内给学生具体、实惠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

训练要落实:①教师要精心选择、组织训练题,做到每课有练习,单元有检测(单元检测统一由县中心组编印)。②凡要求学生做的教师必须先做;③所有训练教师都必须收、查、改、评,不得简单地公布答案了事;④中心组编印的单元目标检测必须全收全改,及时评讲,并针对学生的缺漏点,补充一定巩固、补火题加以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规规矩矩地写字,仔仔细细地读书,踏踏实实地练习,认认真真地写作,随时留心观察、广泛涉猎,自觉动脑动手,积极创造性学习。该记的、该写的、该背的、该说的、该操作的,务求掌握。要特别注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加强集体研究,开展教学竞赛。既要强调整体效应,又要发挥教师个人才智。各备课组每周至少集中研究一次,每个教学单元至少两次集中备课(一次为单元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教法学法及训练等的备课,一次为训练检测后评讲的备课),备课组每学期至少要有一个研究课题,组织一次教研课,要求每个教师一周听同组教师一节课,做到相互切磋;各备课组长应设计集中研究和集中备课的会议纪要表,作好记载。

附:本学年研究专题推荐: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我的教学实践。②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③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④如何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⑤

如何处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⑥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5.强化表达训练,提高写作档次。表达是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头表达要做到语音准确、仪态大方、说话得体。书面表达要书写规范、美观、无错别字;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突出;语言通畅、得体,生动丰富;结构完整、严紧,布局合理。总之,要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本领。

课堂作文教学要提高效率、提高档次,坚决克服无序状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水平:要促进学生做到“三勤”:勤观察、勤积累、勤练笔;要帮助学生作文达到“五好”:好的标题、好的头尾、好的内容、好的语言、好的文面。

6.加强阅读导引,切实提高能力。阅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阅读方法的点拨,重视质疑、批判精神的倡导。要克服那种洋洋洒洒、不着边际的分析和千篇1律程式化的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简单判定的倾向。要切实用好《语文读本》,《读本》必须读完,读好。还要从课外增加阅读量,文、史、科技广泛涉猎,拓宽视野。要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要用多种方式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如推荐好作品、开办读书笔会、举行赏评讲座、开展争鸣讨论等。要组织学生订阅高品位的语文报刊:如《新课程报·语文导刊》(高中分年级版)、《语文报》(高中分年级版)、《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考试报》、《作文报》、《中学生阅读》„„,可以不组织学生购买习题资料,但必须组织学生订阅合适的语文报刊。要学生人手一份,品种不可一样,以便交流,互动互惠。

三、教学安排

高一上学期教学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

周次 教学单元 阅读要求 写作、口语交际要求

1-4 阅读一单元

写作一单元 1.教读

1、2课,导读

3、4课

2.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3.完成教材练习(口、笔兼用,下同)及单元训练题。

4.阅读《读本》及课外诗篇。

5.启动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1.课堂作文一篇(记叙文),片断作文二次

2.口头表达实践每生至少一次

3.写出综合性学习实施方案。

4.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1500字。

(诗歌以每行20字计算)

5-7 阅读二单元

写作二单元 1.教读

5、6课,自读

7、8课。

2.完成课内及单元训练。

3.阅读《读本》相关文章及课外文章1万字以上。1.课堂作文一篇(记叙文),片断作文2次

2.口头作文训练1次/人。

3.课外练笔1500字以上。

4.继续综合性学习案头工作。

8-10 阅读五单元

写作三单元 1.教读课文。

2.完成课内及单元训练。

3.将课文熟读成诵。

4.阅读《读本》及课外浅易文言3-5篇段 1.课堂作文一篇(记叙文),片断训练2次

2.演讲一次

3.课外练笔1500字以上

4.继续综合性学习案头工作。

10-11 期中考试

12-13 阅读三单元

写作四单元 1.教读

9、10课,导读

11、12课

2.完成课内及单元训练

3.课外阅读1.5万字以上(含《读本》)。1.课堂作文一篇(记叙文),片断作文2次

2.口头作文训练一次

3.课外练笔1500字以上

14-16 阅读四单元

写作五单元 1.教读

13、14课,导读

15、16课

2.完成课内及单元训练

3.课外阅读文言文3-5段(篇)

4.启动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 1.课堂作文一篇(记叙文),片断作文2次

2.口头作文训练一次

3.课外练笔1500字以上

4.编写综合性学习方案。

17-18 阅读六单元 1.教读课文

2.完成课内及单元训练

3.回顾、复习1.自由写作。

2.综合性学习结题整理。

综合性学习结题或阶段评审、复习及期末考试

说明:①高一年级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书法训练。②本学期至少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一部。③写作片断训练可以同语言运用练习结合进行。比如仿照、压、扩、缩、改等。④综合性学习:每生一学期至少选一个专题。专题可以是教材规定的,也可以另选。(以上要求高一下同)

高一下学期教学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

周次 教学单元 阅读要求 写作、口语交际要求

1-4 阅读一单元

写作一单元 1.教读

1、2课,导读

3、4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现当代小说鉴赏:阅读《读本》及课外小说15000字以上

4.启动综合性学习: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理解 1.课堂作文1篇(记人),片断作文二次

2.口头表达实践每生至少一次(倾听)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2000字。(下同)

4.写出综合性学习计划、方案;写读书笔记、资料索引等案头工作

5-7 阅读二单元

写作二单元 1.教读

5、6课,导读

7、8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认识、鉴赏杂文: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万字以上 1.课堂作文1篇(记叙的波澜),片断训练2次

2.口头表达实践每生至少一次

(应答)

3.识记《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8-10 阅读五单元

写作三单元 1.教读课文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熟读课文,名篇名句成诵,识记文言词语和句式

4.阅读《读本》及课外浅易文言5-8篇段

5.启动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1.课堂作文1篇(条理清楚说明事物),片断训练2篇

2.背诵、默写、翻译文言句段

3.写出综合性学习方案,查找资料等

10-11 期中归纳小结及考试

12-14 阅读三单元

写作四单元 1.教读

9、10课,导读

11、12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科学类文章阅读,《读本》及课外科技文15000字以上(信息提取、筛选、整合) 1.课堂作文2篇(条理清楚, 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片断训练2次

2.继续综合性学习案头工作

15-17 阅读四单元

写作五单元 1.教读

13、14课,导读

15、16课

2.完成课文练习及单元检测

3.文化随笔文章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15000字以上 1.课堂作文一篇(随笔)

2.自由写作一篇

3.综合性学习整理、准备结题报告

18-20 阅读六单元 1.教读课文,熟读成诵

2.完成课文练习及单元检测

3.文言虚词学习小结

4.阅读《读本》及课外浅易文言文5-8篇段 1.自由写作一篇。

2.综合性学习总结。

3.文言文翻译2-3段

综合性学习结题、评审、复习及期末考试

高二上学期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

周次 教学单元 阅读要求 写作、口语交际要求

1-3 阅读一单元

写作一单元 1.教读

1、2课,导读

3、4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了解古文常识及语言节奏,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 1.议论文写作1篇

(议论有条有理,并列式、递进式论证结构)

2.口头表达实践一次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4-6 阅读二单元

写作二单元 1.教读

5、6课,导读

7、8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感受、品味诗词的意境,阅读《读本》及课外诗词

4.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 1.议论文写作1篇(辨证分析)

2.写出综合性学习计划、方案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7-10 阅读五单元

写作三单元1.教读课文,熟读课文,名篇名句成诵

2.鉴赏古代散文写法、掌握词类活用

3.导读《读本》中相关文章 1.议论文写作1篇

2.口头表达实践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1 期中归纳小结及考试

12-14 阅读三单元

写作四单元教读

9、10课,导读

11、12课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鉴赏散文的语言及表现手法,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写扎记2篇

议论文课堂写作1篇

口头表达实践一次

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5-17 阅读四单元

写作五单元教读

13、14课,导读

15、16课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鉴赏散文的理和情及含蓄美,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

综合性学习:山水与文化议论文课堂写作1篇

随笔训练2次

口头表达实践一次

写出综合性学习计划、方案

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8-20 阅读六单元教读课文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鉴赏古代散文的语言和议论、抒情、阅读《读本》和课外相关文章议论文课堂写作1篇随笔训练2次

综合性学习整理、准备结题报告

文言文翻译2-3段

综合性学习结题、评审、复习及期本考试

说明:①课外阅读:高二每学期每生必读名著一本,时文百篇。

②书法训练:高二开设书法赏析课或讲座,坚持每周练习硬笔书法。

③综合性学习:每生一学期至少选一个专题。专题可以是教材规定的,也可以另选。(以上要求高二下同)

高二下学期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

周次 教学单元 阅读要求 写作、口语交际要求

1-3 阅读一单元

写作一单元 1.教读

1、2课,导读

3、4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中外现当代小学鉴赏:阅读《读本》及课外小说15000字以上 1.课堂作文1篇,片断

作文2次

2.口头表达实践每生至少一次(辩论)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4-6 阅读二单元

写作二单元 1.教读

5、6课,导读

7、8课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古代小说鉴赏,阅读《读本》及课外小说

4.启动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的魅力 1.课堂作文1篇

2.学习写扎记和随笔,进行一次演讲比赛

3.写出综合性学习计划、方案

4.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7-10 阅读五单元

写作三单元 教读课文

2.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3.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名篇名句成诵

4.指导学生阅读《读本》中相关文言文 1.课堂作文1篇

2.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学写小小说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0-11 期中归纳小结及考试

12-14 阅读三单元

写作四单元 教读

9、10课,导读

11、12课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现代戏剧鉴赏,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 课堂作文1篇

2.了解寓言故事和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练习此类文章的写作

3.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5-17 阅读四单元

写作五单元 教读

13、14课,导读

11、12课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古代戏曲鉴赏,阅读《读本》及课外文章

综合性学习:编剧与演剧 课堂作文1篇

自由写作实践

写出综合性学习方案,查找资料

课外练笔每周不少于2000字

18-20 阅读六单元 教读课文

完成教材练习及单元检测

熟读附录 1.课堂作文1篇

自由写作1篇

文言文口头翻译训练2-3段

综合性学习结题、评审、复习及期本考试

第19篇:清贫详稿

清贫

教教材分析:

《清贫》位于第三单元“为生命喝彩”的第三课,本文记叙了方志敏先生的一件“趣事”,其实反映的是方志敏先生清正廉洁、舍己为公的人生追求。在记叙中,恰当的用了人物描写,使得人物性格鲜明。 学生分析:

本文的学习者是六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经过平时圈划点评训练,也初步掌握了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但是学生在理解革命年代中作者的革命情怀比较困难,因此本文的切入口从“清贫”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圈画、朗读、品味,感受人物形象与作者情感。 教学目标:

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与其坚定的革命志向。 学习运用对话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话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清贫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出示方志敏的诗,你觉得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一个同学朗读这段文字。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县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方志敏与他的回忆录《清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刚刚朗读的过程中,哪些词语的读音有困难?我们来交流一下。

2、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趣事?(书写趣事

明确:叙述方志敏烈士在被俘那天,国民党士兵对其进行威胁搜身后,却发现他“身无一个铜板”的故事。(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通过这件趣事你感觉作者一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明确:清贫。书写清贫

三、朗读对话,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1、那他的清贫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理解一下。

2、你找到了这句对话,很好,文中还有一些对话,我们把它们圈画出来,与同桌分角色朗读一下。

谁愿意来分角色来表演一下方志敏与国民士兵的对话。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觉得要读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朗读中你觉得国方士兵一群怎样的人?

注意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读准重音,读出语气、语调,注意模拟语调加以体会人物个性。

1

兵士:凶恶、吓唬、贪婪。

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板书:方志敏 国方士兵 贪婪 凶恶

明确:这里作用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国方士兵的贪婪与凶恶,他们唯利是图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他们丑恶嘴脸的鄙视。 (疑问:贪婪的引导,他们还是一群怎样的人? 他们的贪婪、凶恶还可以体现在哪些地方?找找看? 明确:神态与动作描写。

总结: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情感,突出作者对国民士兵的讽刺与鄙视。 主人公是方志敏。却详细描写了其被捕时国民党士兵搜查他的过程,尤其对士兵的语言、动作做了详细描写。这与表现方志敏的品质有何关系? 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人物形象,一是国民党士兵认为大官理应有许多钱财可以抢掠的心理和他们贪婪个性与方志敏的从容镇定形成鲜明对比。借助他们的行动和语言反衬方志敏的廉洁;

二是将方志敏的“清贫”与国民党大官腐化堕落对比。

总结:对比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表达人物的人物的情感,同学们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适当的对比。

请同学们再找找看他的清贫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作者把他们称之为传世宝,最后还说会让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一种讽刺的语气,既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表现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又是对国民党高官及当时的一些富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四、探究主旨,理解清贫的内涵与意义。

“清贫”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贫穷,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如何理解“清贫”的?

明确:清贫的含义是洁白朴素的生活,清白朴素、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因为共产党人是一群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战士,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舍弃自己的利益,一心一意为了人民而战斗,所以不会为其他利益所动,是一致十分坚强的队伍,能够战胜很多困难,以后也会赢得胜利。

板书:清贫内涵:清白朴素、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四、拓展探究

请谈一下你今天的收获与你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

五、总结

方志敏同志早已不在人世,但烈士的崇高气节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革命时代,共产党人以豁达乐观、清贫自守、坚定无畏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地奋斗,方志敏同志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中的一个代表。他的崇高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写作中,也可以运动生动的语言描写与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个性,表达人物情感,更好的为主旨服务。

六、作业布置

1、描写一段人物对话,要求:能从对话的口吻、语气中反映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2、课外阅读《可爱的中国》。

2

第20篇:背影 详案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文章精彩片段 教学重点

1、对望父买橘片段的理解与分析

2、深入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达到情感的升华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作家,他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给我们带来春花春草图,献上春雨迎春图,然后匆匆而去,带着我们去看梅雨潭那奇异的绿,欣赏荷花潭那上空美丽的月色这位作家是谁呢?(朱自清)今天,在行进的途中,他还会娓娓动听的给我们讲一段他父亲的故事,听听作为儿子的他,是怎样看他的父亲的。

说到儿子眼中的父亲,老师想起了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展示)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看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答: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让学生自由发挥)

小结:确实如此,虽然是父子,但是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在学习《春》的时候,相信老师也给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

(PPT展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默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不懂的字要标记出来,师生共同解决。(提醒学生做笔记) 注音: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差使 狼藉 簌簌 拭 多音多义字:

差:差使 差别 差不多 参差 丧:奔丧 丧失 藉:藉口 狼藉 奔:奔波 投奔

帖:妥帖 请帖 字帖

四、学生讨论思考以下问题:(PPT展示)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本文一共写了哪几次“背影”?(用笔在原文勾画出来)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1、首先,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啊?作者和他的父亲在车站送别(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那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送别的背景吗?哪里?对,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怎么说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一方面,祖母死了,另一方面,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也就是说,父亲下岗了。(另外,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事实,那就是,当时刚好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明争暗斗的时期,想要重新找到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朱自清,作为父亲的长子,还在学校读书,还没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乎,整个家庭的担子一下子落到了下了岗的父亲的身上,所以,对父亲来说,找工作是最迫切的一件事。课文中的这件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发生的。)当时,作者朱自清和父亲一起赶回去奔丧,奔丧结束后,作者也回学校读书,父亲要去找工作,然后,在送孩子去读书和自己找工作之间,父亲是再三踌躇。那最终,父亲有没有亲自送朱自清去上学呢?送了。对,父亲本说定不送──叫茶房陪同──然后再三嘱咐──到那时他心里还是颇踌躇──到最后呢就是自己送去,这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父亲的内心很什么?对,就是很矛盾,而这种矛盾心理的刻画,恰恰又体现了什么?就是父亲对儿子的那份体贴、那份关爱。

而且,正是因为是父亲亲自送儿子去上学,才有了我们的课文《背影》这个故事。

2、那么看到第二个问题,课文写背影,一共有几次呢?四次。好,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⑴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那说明什么问题?对,就是作者很怀念父亲,很惦记父亲的背影;好,那这次写背影,有什么作用呢?(作者在开头就点到说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对,就是开篇点题,还有其他的作用吗?大家读到这里,也许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作者与父亲不想见都二年余了,可是他为什么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子就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从而怎样?对,就是引导我们继续把文章读下去,从而引出了下文。

⑵那我们接着看,第二次是在哪里写到父亲的背影的?对,第6自然段,这次呢,是在浦口车站送别时,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至于怎样详细,我们后面再分析。

⑶第三次呢,对,还是第6段,这一段的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是吗?这一次可以说是怎么样?父亲与儿子分手了,彼此都很舍不得,很珍惜。 ⑷最后一次呢,最后一次是在哪里?对,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PPT展示四次背影)

那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在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四次背影时,恰好也就把文章的层次给分了出来,哪位同学来试试,看看文章究竟分为哪几个层次?

(一)1:点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那我们简略一下,就用四个字概括:惦记背影。而且作者运用的手法是什么?对,就是开篇点题,从而引出下文。

(二)2—6:浦口车站送别,刻画父亲的背影,珍惜别时父亲的背影,那能不能再简略一下呢?对,就是刻画背影,惜别背影。

(三)7:那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段,很明显,最后一段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对,就是想念父亲的背影,脑海中又浮现了父亲的背影,简言之就是再现背影。那同学们想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点到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在最后一段又提到父亲的背影,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就是首尾呼应,收束全文(收尾结束全文)。(PPT展示文章层次,提醒学生做笔记)

3、那到底在给儿子送行的过程中,父亲都为儿子做了些什么事呢?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细心关照儿子,周到入微。

六、总结:好,那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背影》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忆或者看一下自己的笔记,这篇散文主要讲了什么?对,就是父子二人车站送别。我们还检查了生字词、多音多义字,还找出了作者四次描写背影的地方,划分了层次等等,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留几个问题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再分析。(PPT展示)

1、在描写四次“背影”中,哪次背影描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2、第二次描写“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穿着及动作描写十分恰当到位,请分析第二次背影中对父亲穿着及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以外,还用什么方式表达了这种关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上一节课我们给《背影》分了层次,同学们回顾一下,文章三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首先,第一部分:惦记(父亲的)背影,点出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部分:在浦口车站送别,刻画父亲的背影,惜别背影。第三部分:表达自己内心对父亲背影的想念,再现背影。

二、那么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提出了几个问题,大家课后有没有讨论并解决问题呢?(PPT展示问题)

三、逐一解决问题

1、在描写四次“背影”中,哪次背影描写得最具体、最感人?为什么要把这一次背影描写得那么具体感人?

答:第二次,即第六自然段,因为这一部分最能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既然大家都说对父亲第二次背影的描写最感人,那下面同学们就试着读一读,看怎样能读出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大家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

2、第二次描写“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穿着及动作描写十分恰当到位,请分析第二次背影中对父亲穿着及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答:刚才大家读了第6自然段,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段的动作描写是十分详细恰当的,那大家看到第二个问题,思考讨论,究竟对父亲的穿着和父亲去买橘子这一过程的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父亲的穿着: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

(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所以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父亲的动作:

走路的姿势:蹒跚——父亲走路为什么会蹒跚?因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已经不是那么灵活了。(所以说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父亲为什么要把脚缩起来?因为月台那里没有可以让父亲蹬脚的地方,所以只能把双脚缩起来,同时,这个“缩”字也把父亲怎样爬上月台描写得更细致;“倾”,虽然爬上月台十分艰难,父亲的身子又有些肥胖,在爬上月台的时候平衡就不是特别好,但是父亲还是十分的努力。(所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PPT展示)

那么总的来说,作者对父亲穿着和动作的描写,主要就是为了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那同学们想一想,既然买橘子这么艰难,那父亲为什么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

1、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2、橘子可以解渴,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所以就为儿子买了橘子备着。不管怎么说,父亲买橘子,都是为了儿子,都是因为他疼爱自己的儿子。

3、接着大家看到第三个问题,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以外,还用什么方式表达了这种关爱?

(注意引导学生)在第六段当中,我们分析了父亲去给儿子买橘子的场景,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疼爱,那除了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描写也可以表现这种疼爱?(一般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对,就是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那在文章中,主要表现出来的就是语言描写。)那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句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和怜惜。

四、那朱自清他的父亲对他那么好,他理解父亲对他的关心与疼爱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理解,在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就说明了一切,泪水它就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

五、好,那《背影》这篇课文我们就上完了,大家学习了这篇文章,心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感触感想,都可以写下来,然后以课外练笔的形式交上来。

详的成语
《详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