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现代教育思想(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5 15:01: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贯彻各项电教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计划。

热爱本职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各项制度,管理好软件、资料,能够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下载资料,懂得远程教育工作中,管理员“管理、操作、辅导、指导”的岗位职责。协助村上搞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下载,按时播放实用的视频资料。能够按时开展远教研究,组织、总结电教经验。

总体来说,要全面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现代远程教育操作基础知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协管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做到常培训,常提高,才能适应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需求,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服务,实现我村又好又快发展。

认真贯彻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计划。积极配合乡、学校做好八杜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我明确自己的“管理、组织、学习、应用”的工作任务,按时组织我村的党员,定期组织农村党员进行集体学习,以政治学习和适用技术为主。今年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村积极创新学用形式,站点成为了先进性教育大课堂。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充分利用卫星网信息的权威性和互联网信息的广博性,也开展了养猪技术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并组织党员讨论学习,书写心得体会,要求他们把技术带到农村生产当中去。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学习讨论,不仅有效地指导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素质。

推荐第2篇:现代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

2、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善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3、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思想的关键所在。

5、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6、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落实()的战略重点地位。

8、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

9、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0、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11、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实践家()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做了以终生教育为题的报告。

12、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

13、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和探索。

14、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为重点。

15、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过程缺乏一种过程优化意识,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是()结果。

16、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17、工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

18、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19、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20、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于社会实际和解决问题。

21、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23、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4、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完善的人与()。

25、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性:一是知识的(),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26、满足所有人学习的需要,是()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27、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为重点。

28、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享有()的权利”。

二.简答题

1、简述全民教育思想的基本涵义。

2、简述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简述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5、概述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6、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7、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8、创新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9、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10、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11、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12、概括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3、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14、简述教育民论思潮的宗旨。

15、简述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教育思想创新的看法。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举例说明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4、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

5、实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1、案例:上课铃响后,某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跑进来,便当众大声斥责说:“XX,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得很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诘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保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

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的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请阅读这则案例,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案例:一名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一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困,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拣到的。数年以后,学生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试分析这则案例材料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3、案例: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就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来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么处理呢?

请阅读这则案例,谈谈你的处理意见。

4、案例: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视,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象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去了。后来,老师通地让女孩子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为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试分析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5、案例: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惊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幅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

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这则案例的看法。

推荐第3篇:现代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A.教育认识

2.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的劳动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育是C.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3.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D.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 4.B.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的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励还是自我放纵。

5.A.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6.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1.C.政策型教育思想是指体现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教育思想,这是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和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而以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表达的教育思想。

2.科教兴国是指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A.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象3.D.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负重要责任。

4.从外部功能来看,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B.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B.科学态度与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6.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C.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3.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性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

4.人类困境:人类困境是指我们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巨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和日益短缺等。这三者互为因果,又都对教育产生着影响。如人口激增不但妨碍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巩固,而且使文盲绝对人数有增无减。

1.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象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交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的发展战略。

2.主体人格: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 简述创新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答:(1)个性化原则;(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简述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答:(1)教育思想在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上,具有与人们的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2)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观念形态上,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 普遍性的特征;(3)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上,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及背景相联系的社会性和时代性;(4)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具有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及其实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答:(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是对已有教育的继承,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1.为什么说提倡实践教育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答:(1)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总体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教育过程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总之,实践性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2)教育的实践性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得到加强的。随着教育与现代生产、科技、经济等方面建立日益密切的联系,教育在思想、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宏观的结构、布局、体制、机制等等,都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3)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生产、科技、经济的联系得到全面加强,教育的实践性更加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结合实际,谈谈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答:终身教育与素质的内在的一致性使终峰的发展必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终身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向素质教育方向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其次,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从时间上看,我国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前,而素质教育的提出在后。(2)从内在精神上看,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同一性。(3)终身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共同发展和传播必将更快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论述略)

1.为什么说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1)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人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C.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 7.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认为,所谓C.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8.实践教育思想认为,A.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的客观要求。 9.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实践家A.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以终生教育为题的报告,使终生教育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提倡。

10.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B.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1.B.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

2.D.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战略,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3.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A.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4.建立合理的B.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5.科学教育要与D.人文教育相结合,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6.C.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这种教育自我完善的人。 7.A.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 8.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C.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B.《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奠基之作。在报告书中,国际教育委员会从个人自我实现和民主国家创建的高度强调了终身教育实施的意义,认为终身教育是个人自我成长及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10.早在1948年A.《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几十年来,各发达国家确实是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危机和国家的反贫困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的。 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7.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是知识的A.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8.D.STS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后来广为传播。它有三个基本特征,跨学科、基于社会实际和解决问题。 9.C.20世纪下半叶,终身教育思想得以形成并在世10.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D.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基本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2.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外壳是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3.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是人从生到死所受的连续的有系统的教育。

4.STS教育: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它强调科学教育应该密切联系人类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强调应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形成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正确态度。

1.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

2.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3.维持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又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

4.全民教育: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为标志。其宗旨和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解决困扰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开展全民教育,让全人类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的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励还是自我放纵。

三、简答题

◇.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答: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

◇.简述教育思想的功能。 答: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 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试列举三条教育的“应试”倾向的主要弊端。 答:学校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希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整个中小学教育变成大学预备班的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单纯性分数标准评价学生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评级学校教育质量,导致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答: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第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第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第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第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第八,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简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1)信息技术大放异彩;(2)生命科学全面造福人类;(3)新材料与新的制造技术层出不穷;(4)人类活动向太空、海洋和地球深层进一步拓展;(5)人类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与自然协调发展。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答:(1)教劳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劳教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3)劳教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答:自我导向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理念,即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而学习者本人要学会学习,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交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的发展战略。

创新,提高和发展。(2)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立足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时代性和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样就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使全面发展落到实处。(3)素质教育是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通向它的根本途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

◇ 简述终身教育的十大特点。 答:(1)教育贯穿人的一生;(2)内容包括智能、情绪、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多方面;(3)将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统一;(4)认为知识在人的发展中是逐渐完善的;(5)顺乎每个人的个性、自主性及各自的要求和兴趣,重视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持续地成长和发展;(6)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人成长的手段;(7)教育应使人的素质在一生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8)沟通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教育扩大到学校以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9)除有无可利用的媒体和是否适应个人的能力,别无任何限制;(10)提倡能者为师,由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机会。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答: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1)政府社会应为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人文环境。(2)学校则需要持别的重视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3)教师要重视挖掘各门学科教学的人文底蕴。(论述略) 2.结合实际,并举例说明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一讲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们就认为可以不重视知识了,可以不要理论了,其实不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需要理论,仍然需要知识,但是,知识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被赋予实践性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不可能不传授知识,学生不可能不需要掌握知识。但是知识教育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知识应当为生活服务,为实践服务,否则知识就是空疏无用的;二是为学习知识考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效果是比较扎实的。

正是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以及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选择。(论述略)

2.为什么说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答:(1)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要培育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主体性发挥如何,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2)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师生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教师要尊重学生。这种尊重是一种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3)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是关键,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学校中除师生关系之外的其它人际关系。学校的主体地位是在其所有生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风气。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论述略)

名词解释补充

素质教育: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能力、体格、品质等要素。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观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全民教育:全民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儿童的早期护理与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扫盲、技能培训、妇女教育,等等。

文学科比较集中地概括、提炼和升华了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它们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人文学科中,艺术(主要指美术和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而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则主要通过丰富人们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2)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教育最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人文精神是可以感受而难以言传的,它要求教育者用心去体会、去挖掘、去展现,这对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人文知识则是具体而明确的,是容易传授和学习的。以历史教学为例,许多教师把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把精力花在记住年代、人物、事件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人生态方面。(3)人文实践活动是人文素养成长的必由之路。人文素养的成长需要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的人文知识、能力与态度只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才有意义。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富有人道精神。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重要的,但环境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因素,人的活动才是对人的成长直接起作用的东西。所以,人文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鼓励学生实际从事人文活动,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论述略)

填空题(1~19题)

1、教育规律

2、科技发展

3、全面发展

4、全民教育

5、科学知识与技能

6、人民精神

7、主体性

8、埃慈加·福尔

9、第四次世界妇女会

10、时间型

11、可持续发展

12、人文教育

13、启发性

14、实践能力

15、教师

16、独立性

16、人性教育

17、时效性

18、20世纪90年代

推荐第4篇:现代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自私自利行为严重,奉献与索取位置颠倒,在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之风如贩卖毒品,偷盗抢劫等,这些都给当今在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面对新世纪,要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队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呢? 1.做学生的表率

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种模仿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首先要注意自身形象,表现出仪表风度美。在与人交往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衣着整洁,大方。其次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二往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老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态度和蔼可亲,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性。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主要就是“身教”是无声的教育,用的是“行动语言”,而“行动语言”更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教育,学生耳濡目染,怎么能不从中受到教育? 2.抓住有利时机

首先,充分利用新生入学的时机。新生入学,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奥抓紧灌输。知道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自觉遵循学校纪律,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培养特码呢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

其次,针对学校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开展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关键是应该加强对学生做人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改善,要有爱心,有能力,有方法。 3.积极创新

现在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复杂的多,。在这种新情况下,沿袭习惯使用的灌输,说教那一套方式越来越不灵了。形势逼着我们必须去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通过我最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深切感到要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取得成效,必须放下架子,先当学生,陪着他们一起成长,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困惑的来源,引导其健康成长。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和精力,i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不断学习,奉献自我,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8月

推荐第5篇:现代教育思想网上作业

网上作业:(网上作业希望同学们自已另选内容,)

请说明在第1-3章的学习过程中,自已参加某次网上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九月中旬我们在电大参加了一次网上教学活动,讨论了\"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了要实际素质教育应该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1.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2.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3.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首先,\"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其次,还要看到劳动用人制度对现行教育的导向作用.要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者以同等竞争机会,建立学历与能力并重,重实际,重素质的用人制度.4.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5.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二,你认为第1-3章内容中,存在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答:我认为在1-3章中,存在最有争议的问题是第三章中讲到的应该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似乎与应试教育是矛盾的.应该理清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现行的教育.事实上,建国50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你认为第1-3章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答:我认为1-3章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素质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的六个方面的关系: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请说明在第4-6章的学习过程中,自已参加某次网上教学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

十月初我们参加了一次由责任教师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针对主体教育思想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性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现代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不仅包括\"教\",更要重视\"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探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权威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活动

中唱主角.要建立起教师

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你认为第4-6章的内容中,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催化了我国教育实践中主体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其次,\"应试教育\"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再次,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你认为第4-6章的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最应该掌握的是主体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思想.因为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是人类现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要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 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一,请说明在学习第7-8章的过程中,自已参加的某次网上教学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

11中旬参加了一次由责任教师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对于如何理解创新性学习及基本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例如,在骑车遇上十字路口时,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是红灯停,绿灯行.但如果遇上全市停电,交通灯都不亮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就会犹豫不决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我们应该领会创新性学习的两个特征:预期性和参与性.预期性是思维态势超前的表现,是积极直面人生,认真识别生存背景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参与性指的是把个体思维社会化的实践,参与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二,你认为第7-8章的内容中,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我认为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在实践教育上的缺失,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各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实践事实上存在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的\"应试教育\"倾向.应试教育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实践教育的忽视,对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实践素质的忽视.像应试教育那样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不注重实践教育,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质,则是完全有悖于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必定为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不容.因此,当前重新提出并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你认为第7-8章的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我认为第7-8章中,最应该掌握好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因为创新教育思想是人类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实践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特征,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推荐第6篇:谈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涵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从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之差异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

陈洁撰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文已经公布,纲要融入了很多新理念、新内容,在政府和公众关心的若干主题上皆有着墨,详细而周全,善指明了方向。

国家教育改革紧紧围绕“一点三线”。“一点”的突破点,即对教育管理机构的变革和重组,“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在三条主线中,

即“是指以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20世纪中叶研究以阐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重要规律的教育思想。”

通过这段表述,可以得出:现代教育思想有一个历史时间的概念,即“20世纪中叶以来”,也就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以后;还有国情的概念,即我们所处的“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蕴涵着“改革开放”和“当前教育改革”等时间范畴;并包括全民教育、主体教育、民主 1 /

5【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等内容。

现代教育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现代教育思想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关于这两个概念在我国与西方教育理论界都曾有过激烈的争论。

在西方,最早提出现代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把自己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

在前苏联,而把自己的新教学体系定为现代教育思想。在我国,一般认为传统所以在我

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第一,现代教育思想必定是“当代”或“现时”的教育思想,但现今的教育思想并非都是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其一,适应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需要并能有效实现现阶段教育目的;其二,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其三,符合教育对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第二,现代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它吸收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

第三,现代教育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现代教育思想是指与我国现代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性质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并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

那么,这些丰富的内涵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些新的体现呢?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否定,而我们是否需要再继续?

在这所学校中她没有找书架上也没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的材料。小床四周见不到家相比较,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要复杂得多。6-12岁)学验荡秋千、体验堆雪人、体验在在野地里生火并能够熄灭、体验战胜疾病后的自豪感等等。它对于我们实践现代教育思想又有怎样的借鉴价值?

通常而言,一定的教育思想总是具有历史传承性、普遍适应性、时代思潮性、民族性、时效性及价值性,既能代表人们受教育的需要,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又能反映人们受教育的实际利益。教育思想的这些特征充分表明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反映,既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制约,又受到人类社会接受教育的特殊需要的制约,还受教育本身规律性要求的制约。

在面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之时,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适应社会发展要点。

强调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的学习以课堂为主并围绕教材进行,学生学习的依据就是教材。

用,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强调知识之间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成了传统教育的根本任务。

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和主动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中获得知识、提升素质,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发展上。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因此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形成了不同的操作模式。传统教育是一个由激发动机到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知识直至运用的过程。而现代教育则是从预设情景到让学生提出问题与假设、进行推论并最终获得验证的过程。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操作模式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前者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后者对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由此可以分析得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以致知识运用成为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比较而言,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强调教学民主,主体地位;整个教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种融合实际上已经出现。就能改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活

我们既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教育的理念一概否定,更不能因循守旧、认为今不如昔,对现代教育理念大加排斥。“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推荐第7篇:现代教育技术组长思想工作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组长思想工作总结(精

选多篇)

一工作汇报

本年度我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并兼任学校网络管理员。月份被学校校长室聘为信息处副主任,负责学校电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上半年担任个班的劳技教学和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下半年担任个会考班教学和个班劳动技术教学。

二思想汇报

我是年月日被锡南高中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年月日,我向学校党支部递交转正申请书。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特别是认真学习“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一年中,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和江泽民同志自十五大以来所有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以及在十六大的工作报告。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注意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我还认识到,若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衡量,我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今后要注意努力加强。作为预备党员的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请教,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学习,尤其是向优秀党员学习。我平时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

我在学校党支部的指导关心下,制作了学校“党建在线”网站,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中来,个月来,“党建在线”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访问量非常大。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任何考验的共产党员。

三主要活动及成绩

年月份我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滨湖区中小学首届校园网制作比赛获得一等奖。

今年月至月春节假日期间紧张进行某省省劳技教材《识图与钳工》的修订工作,月修订后教材在高一学生中使用。

年月负责无锡大市劳技《识图与钳工》操作考查试卷。

年月-月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某省省信息学应

用能力比赛。学校获得年某省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辅导一名学生获程序设计二等奖二名学生获得网页制作优秀奖。

暑假月-月我被聘为无锡市年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比赛《高中组参加决赛选手赛前集训》班的主讲教师,在无锡市光华私立学校对无锡市选手进行封闭式培训。月份被聘为无锡市年暑期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讲教师。

年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月辅导学生钱敏睿等三人参加年第四届某省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中,荣获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年月日被滨湖区教育局聘任为计算机中学一级教师。

年月日撰写教学设计在年无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年月日至日,赴哈尔滨对哈尔滨十七中哈尔滨六中等学校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考察。年月,在无锡市举办的

“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暨高中研究型学习研讨会”上递交论文《营造信息化环境--数码校园的建设》一文获二等奖,《新时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践》一文获三等奖。

年月至月被无锡市电教馆聘任为“某省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希望之星无锡培训班”高中网页的主讲教师。月日至日参加无锡市教育系统首届com网络技术培训班学习。月日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无锡市首届学校网页设计比赛获二等奖。年月-年月,担任某省省高中劳动技术课《识图与钳工》的第二次修订工作。

我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学校获得电脑制作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我个人被评为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辅导学生获得个一等奖个二等奖和个三等奖。

一、工作汇报

本年度我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

并兼任学校网络管理员。月份被学校校长室聘为信息处副主任,负责学校电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上半年担任个班的劳技教学和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下半年担任个会考班教学和个班劳动技术教学。

二、思想汇报

我是年月日被锡南高中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年月日,我向

学校党支部递交转正申请书。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特别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一年中,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和江泽民同志自十五大以来所有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以及在十六大的工作报告。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接

受同志们的批评,注意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我还认识到,若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衡量,我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今后要注意努力加强。作为预备党员的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请教,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学习,尤其是向优秀党员学习。我平时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我在学校党支部的指导、关心下,制作了学校“党建在线”网站,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中来,个月来,“党建在线”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访问量非常大。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任何考验的共产

党员。

三、主要活动及成绩

年月份我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滨湖区中小学首届校园网制作比赛获得一等奖。

今年月至月春节假日期间紧张进行某省省劳技教材《识图与钳工》的修订工作,月修订后教材在高一学生中使用。

年月负责无锡大市劳技《识图与钳工》操作考查试卷。

年月-月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某省省信息学应用能力比赛。学校获得年某省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辅导一名学生获程序设计二等奖、二名学生获得网页制作优秀奖。

暑假月-月我被聘为无锡市年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比赛《高中组参加决赛选手赛前集训》班的主讲教师,在无锡市光华私立学校对无锡市选手进行封闭式培训。月份被聘为无锡市年暑

期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讲教师。

年月辅导学生钱敏睿等三人参加年第四届某省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中,荣获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年月日被滨湖区教育局聘任为计算机中学一级教师。

年月日撰写教学设计在年无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年月日至日,赴哈尔滨对哈尔滨十七中、哈尔滨六中等学校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考察。年月,在无锡市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暨高中研究型学习研讨会”上递交论文《营造信息化环境--数码校园的建设》一文获二等奖,《新时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践》一文获三等奖。

年月至月被无锡市电教馆聘任为“某省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希望之星无锡培训班”高中网页的主讲教师。月日至日参加无锡市教育系统首届com网络

技术培训班学习。月日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无锡市首届学校网页设计比赛获二等奖。年月-年月,担任某省省高中劳动技术课《识图与钳工》的第二次修订工作。

我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学校获得电脑制作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我个人被评为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辅导学生获得个一等奖、个二等奖和个三等奖。

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长职责

教研组是以教学为中心,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心育理论,按照学校安排,进行各项活动。

2、带领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改革,努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检查本组教师教学工作,,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观摩教学,专题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等教学活动。

4、组织组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组内竞赛活动。

5、组织、领导本组教师业务学习和业务进修。

6、带领全组教师搞好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手段的推广和培训。

7、带领全组教师搞好各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研究和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电教工作以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更新观念,改善设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扬素质教育风帆,在

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家通过学习、总结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要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实施“追赶”战略,而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实施“超越”战略。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生产工具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于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满足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必须从传统教育影响下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只有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事实证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决不可能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新时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做科研型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开发

和激活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深层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施“智慧教学”。显而易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我校各个教研组都把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就是要让教师在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的教师能够更新观念,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我校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关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没有一支高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再先进的设备也是一堆费铁,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制定了对教师的电教技能的培训计划。要求大家树立高度的使命感、紧迫感,化大力气,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首先,我们从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采用分阶段、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方法如:集体学、个人学、师徒共进等对教师开展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培训,全体教师基本上都能使用和操作各种现代教育设备,形成了全员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全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局面。

其次,我们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网上服务技能的培训。利用校园网络与世界接轨,与信息赛跑,充分共享资源,使每位教师不出门就能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培训。

通过对教师的电教技能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认识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到各学科

的教学中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呼声越来越大,其实,作业无非是为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设计的。过去,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朦朦胧胧,这就不得不用很多课外作业弥补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足。这种传统教学中的苦恼,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就能开始得到解决。因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学习欲望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对时空跨度大或难于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点,通过图形、声音、动画等模拟手段,对表象素材进行分割合并,旋转平移,闪烁对比等一系列操作加工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有声有色的动画屏幕模拟出现现实世界中不易观察的现象,使学生获得难以得到的直观体会。从而拓宽教学时空难度,调动学生共同

参与学习活动,强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维坡度,减少机械重复,增加了课堂知识密度,展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单调的教学形式中感到疲惫的逆反心理,声象图文并现的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刺激着、吸引着学生,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灵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以上是我校2014年所做的一些工作,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朝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高度奋进,努力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更上一层楼。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

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以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更新观念,改善设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扬素质教育风帆,在改变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家通过学习、总结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要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实施“追赶”战略,而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实施“超越”战略。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生产工具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于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满足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必须从传统教育影响下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只有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事实证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决不可能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新时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我们必须

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做科研型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开发和激活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深层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施“智慧教学”。显而易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我校各个教研组都把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放在重要位置,

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就是要让教师在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90%的教师能够更新观念,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我校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关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没有一支高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再先进的设备也是一堆费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无从谈起。首先,我们从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采用分阶段、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方法如:集体学、个人学、师徒共进等对教师开展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00%,通过培训,全体教师基本上都能使用和操作各种现代教育设备,形成了全员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全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局面。其次,我们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网上服务技能的培训。利用校园网络与世界接轨,与信息赛跑,充分共享资源,使每位教师不出门就能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培训。

三、积极参与成绩可喜

本学年,我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广大教师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朝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高度奋进,努力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8篇:现代教育思想课后题1

现代教育思想课后题

第一章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八个方面:1)广泛性和平等性;2)终身性和全民性;3)生产性和社会性;4)个体性和创造性;5)多样性和差异性;6)信息化和创新性;7)国际性和开放性;8)科学性和法制性。

2、教育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答:从广义上讲,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从狭义上讲,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3、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是什么?

答: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体现在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三个方面。

4、教育思想由哪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教育思想由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者既相互渗透又各有区别:它们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都是表明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都要指导教育实践。但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各自的形成途径也不相同。教育指导思想主要是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决策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来形成或制定;教育观念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何在制约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非一日之功;教育理论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进行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才可能形成和发展。

5、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用“理性尺度”评价现实,揭露现实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清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2)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规划,从对现实教育的评价中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分析中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度、形式等,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3)靠理论创造的社会舆论力量呼唤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投身教育改革,使教育工作者具有参与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积极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6、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的意义。

答:1)现代教育思想有助于启发人们的观察和思考,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2)现代教育思想还可以促进教育者进行自我比较、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能够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我的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3)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决策领域、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管理领域等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程度给教育实践以有效的指导。4)现代教育思想 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对教育的需求,提出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并对教育改革的背景、动因、目的、条件、过程、模式、策略、方法、保证或效应机制等给予系统化说明,从而使教育能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种种失误和弯路。

推荐第9篇:《现代教育思想》课程考核说明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教育思想》总学时为54,3学分。作为教育理论学科课程,它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和教育基本原理领域新的认识成果为依据,介绍当今教育思想的发展线索以及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方法上的启发。课程内容围绕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促进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普及;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核心,突出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以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突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推动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观念的普及,力图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我国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教育从业人员。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适用性。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与学校管理和创新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突出了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需要,重在介绍国内外教育思想发展的新面貌和一般素质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它以揭示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和宏观教育及其管理的一般规律相联系;以主要介绍和阐明素质教育实践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而与学校管理、创新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相区分。

三、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通过讲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般发展状况,使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概念,明确事实,并形成必要的现代教育观念和对于教育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

2.素质教育思想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讲授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国家教育政策和国际教育思潮,以使学员理解和掌握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重点,以及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三大理论范畴,促进形成从事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教育思想素养。

3.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促进教育理论学习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培养学员面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的实践意识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从业人员的理论素质。

四、教与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实际开展自学为主。

2.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案例研究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10篇:《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学习要求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学习要求

大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现代教育理念是本课程的目的所在。为此,我们必须大量阅读,读书、读文章。大家一方面可以上网搜索有关现代教育思想的文章来读,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阅读之后,从4月初开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及你的感悟,并上交书面材料,题目可以像百家讲坛那样,叫做“我读《„„„„》”、“„„教育思想之我见”等等。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评分,满分20分,作为平时成绩。期末不考试,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撰写现代教育思想的相关论文一篇,内容可以与前者阅读内容一致,也可另选内容,满分60分。另有案例分析作业四次,共20分。

推荐阅读书目90种:(借阅前先大致浏览一下全书内容,不感兴趣就换一本或另选。)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胡旋编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7.《教育漫话》, (英)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和教师的谈话》, (苏)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儿童发展》, (美)贝克著,吴式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奥恩斯坦、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有效教学方法》, (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没有任何借口》费拉.尔凯普著

2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刘恒新编译

28.《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案例教学指南》 ,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37.《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43.《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赏识你的学生》, 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孟繁华 47.《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7.《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61.《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77.《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81.《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86.《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87.《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88.《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教育诗》, (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第11篇:《现代教育思想》考试总复习题解析

《现代教育思想》考试复习题

选择题: 1.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包括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_____D_____三个要素。

A.理解力 B.感受力 C.同情心 D.同理心

2. 197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__C______,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对学习的终身化政策的高度重视。

A.《职业教育法案》 B.《国防教育法案》 C.《终身教育法案》 D.《社区教育法案》 3.素质教育概念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____C______倾向提出来的。

A.升学教育 B.知识教育 C.应试教育 D.机械教育

4.我国古代的___D_______中包括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和光学知识。 A.《周髀算经》 B.《开元占经》 C.《黄帝内经》 D.《墨经》

5.全民教育的重点是儿童初等教育和____D_______。 A.小学教育 B.农民扫盲 C.成人教育 D.成人扫盲

6.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包括交通便利、____B______、办学灵活、课程设置从需求出发。 A.生活方便 B.学费便宜 C.学习简单 D.转学容易

7.中国当前进行的教育变革中,_____B_______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主体。 A.专家教授 B.中小学教师 C.班主任 D.中小学生

8.实用主义教育的课程论强调____C_______与现实社会的联结。 A.学科知识 B.实践知识 C.课程内容 D.实践能力

9.实践具有____C____、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A.主观创造性 B.主观积极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能动性

10.素质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____C______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A.主体精神 B.合作精神 C.创新精神 D.奉献精神

11. 1936年美国_____C______公司首次开设创造工程课程,对职业进行创造发明教育和训练。 A.美孚石油 B.联合钢铁 C.通用电气 D.通用汽车

12. ____D____体系是知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竞争力的支柱和基础。 A.知识创新 B.技术创新 C.文化创新 D.国家创新

13. 2000年4月,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召开了世界教育论坛,会议通过了_____A_______。

A.《达喀尔行动纲领》 B.《2000年行动纲领》 C.《全民教育行动计划》 D.《2000年全民教育目标》

14. ____A______教育的教学论主张“从学中做”。 A.实用主义 B.人本主义 C.科学主义 D.经验主义

15. 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的内涵主要是反对封建__A_______、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和人的现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A.神权专制 B.王权专制 C.贵族专制 D.君主专制

16. _____B______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工程,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A.2046计划 B.2061计划

C.2000年教育战略 D.社区学院计划

17.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是____B________。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罗斯

18.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____C_____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公民教育思想。 A.梁启超 B.蔡元培 C.严复 D.龚自珍

19.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____C_______。 A.优化与整合 B.民主与法治 C.改造与发展 D.多元与开放

20. ____B_____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想。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马斯洛 21.布鲁纳强调学科_____C________的学习,这种理论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结构主义课程。 A.概念知识 B.经验知识 C.知识结构 D.概念结构

22.京师同文馆和______D_____是近代实施实践教育的典型代表。 A.天津水师学堂 B.上海机器学堂 C.湖北自强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23. 1970年,保罗.朗格朗的著作____B_______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终身教育概论》 B.《终身教育引论》 C.《学会学习》 D.《学会生存》

24. ____A_______与人直觉密不可分,往往是创意的源泉,因此又称直觉思维。 A.灵感思维 B.辩证思维 C.矛盾思维 D.系统思维

25. 1896-1903年,杜威在___D_____附属实验学校进行长达8年的教育改革实验。

A.哈佛大学 B.耶鲁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 D.芝加哥大学

26.

卡尔 .罗杰斯是著名的___D_____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A.结构主义 B.实用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27. ____A_____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运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A.愉快教育 B.幸福教育 C.个性教育 D.创造教育

28. _____B______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的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1998年 B.2001年 C.2005年 D.2010年

29.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明确提出___B______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A.以民为本 B.以人为本 C.以君为本 D.以仁为本

30. ____D_______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外核是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信息经济 D.知识经济

31. 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培养_____A__________的学说。 A.创造型人才 B.工程型人才 C.技术型人才 D.应用型人才

32.经济全球化和____C_______的到来是创新教育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 A.个性化社会 B.后工业社会 C.学习化社会 D.民主化社会

33.宋代的___D_____之学,提倡传统经典的学习与当时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并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A.学用结合 B.学思结合 C.学以致用 D.经世致用 34. _____A_____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35.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和哲学家___D_______最早提出了“自由人技艺”教育概念。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西塞罗

一、名词解释

1-1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是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

2-1人本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教育,推崇人性、反对神性的传统,是中西方人本或人文思想的精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兴起的教育思想。

3-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是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主张在课程、内容、方法以及师生关系上进行改革,并形成一个颇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4-1 STS教育。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 5-1狭义公民教育

狭义公民教育指学校教育中所有有益于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对公民所应具有的权利与义务、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相关的民主、尊重、守法等的公民素养有基本了解和认识。 6-1素质 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 6-2“自由人技艺”教育

“自由人”技艺是指符合自由人身份的、高贵的技艺。这种自由指自由民等贵族阶层可以拥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进行哲学思考的闲暇,而政治和哲学则被视为真正自由和善的领域。 6-3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7-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外壳是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7-2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级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竞争力的支柱和基础。 7-3创新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性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

7-4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8-1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对象、社会对象和精神对象。实践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9-1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包含两层重要含义:其一,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教育;其二,终身教育是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简言之,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的连续的(纵向)、各方面的(横向)教育的全部统合。 9-2自我导向学习

自我导向学习包含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 9-3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是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美国教育家哈钦斯认为,学习化社会“是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所有的制度都指向于这一目的,并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社会”。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转化为“学习化社会”,所有机构参与教育,所有成员参与学习。 10-1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其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0-2基本学习需要

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

二、简答题

1-1简述现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1)广泛性和平等性;(2)终身性和全民性;(3)科学性和法制性;(4)国际性与开放性;(5)生产性和社会性;(6)个体性和创造性;(7)信息化和创新性;(8)多样性和差异性。

2-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从目的观来看,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 (2)从课程观来看,人本主义教育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3)从教师观来看,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师是对学习者作全面了解并完全信赖他们的人。

(4)从教学观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2-2简述生本教育的主要特点。

(1)突出学生。在教与学之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

(2)突出学习。生本教育过程以学习为中心,在课前、课堂、课后处处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3)突出合作。生本教育强调学生小组学习,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作用。

(4)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

3-1简述杜威的思维五步法的五个步骤。

(1)感到困难(经验情境);(2)明确困难(产生问题);(3)寻找解决办法(必要的观察);(4)推理分析(展开思考);(5)观察实验(检验思考)。 3-2简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2)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1简述科学教育的主要原则。 (1) 处理好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充分尊重教育自身规律要求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

(2) 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要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使之与科学教育更好地结合。

(3) 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方面要关注少数精英学生的科学教育,另一方面要面向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4) 处理好尊重科学和唯科学主义的关系,一方面要强调科学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崇拜、迷信科学的现象。 4-2简述STS教育的改革趋势。

(1)STS教育目标强调个人发展、社会教育和文化理解相融合。(2)STS教育强调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教育内容的综合化。(3)STS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探究和体验。

5-1简述全球化对公民教育的挑战

(1)强调“审议和公民美德”的公民教育对“权利和义务”中心的公民教育的挑战;(2)基于“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公民教育对基于“普遍公民资格观”的公民教育的挑战;(3)“弹性的公民资格观”对囿于民族国家范畴的“定型的公民资格观”的挑战。

5-2简述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主要是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2)培养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3)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4)进行道德教育,使公民具有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

5-3简述公民教育的主要策略

(1)制定合理的目标体系;(2)构建全面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4)建立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6-1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提倡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和教育空间的开放性,追求教育价值的多元化;(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6-2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1)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2)培养学生公民或国民意识;(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4)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品质。 7-1简述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个性化原则;(4)探索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7-2简述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2)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4)转变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5)改进考试方式,构建创造性评价指标。 7-3简述西方创新教育思想的特点。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环节;(2)开设研究型课程;(3)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7-4简述创新教育的误区。 (1)创新只是少数天才学生的事;(2)创新只是自然科学的事;(3)创新只是课外活动的事;(4)创新只是智力活动的事;(5)创新只有正面的效果。 8-1简述实践教育的主要策略。

(1)实践教育要始终贯彻全面培养人才的过程;(2)实践教育需要与理论教学互相呼应;(3)强化实践教育需要提高思想认识;(4)实践教育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9-1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时间上贯穿人生全过程。(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空间上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3)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有助于人的完善的各种学习内容都包含其中。

9-2简述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

(1)学会认知,目的是掌握认识的手段和方法,学会学习,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2)学会做事,目的是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学会应对变化不定的情况以及参与创造未来的能力。(3)学会共同生活,目的是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培养人的合作精神。(4)学会生存,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10-1简述《达喀尔行动纲领》的六大目标。

(1)幼儿的全面保育与教育;(2)儿童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3)成年人公平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4)2015年前使成年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5)201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男女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并实现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6)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三、论述题

2-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教育原则。

(1)在教学目标中突出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目标的“模糊性”和“弹性”。 (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3)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 (4)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为学生提供宽松、友爱、理解和鼓励的学习环境。(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3-1结合实际,谈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称“晓庄学校”。取日出而作之意。陶行知在办学过程逐步形成并实践着生活教育思想。 (1)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了学校课程编制的设想和计划,即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原则的课程传统。对中小学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晓庄学校的根本教学方法是“教学做合一”。鼓励学生自行研究,作些专题讲演,以采集、制作生物标本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来获取知识,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方向。(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指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人”。生活教育理论有很强的操作性,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4-1结合实际,谈谈中小学如何进行科学教育改革。

(1) 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接受基本的科学素养教育;二是要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2) 改革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课程模式来看,在强调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分科课程的同时,要加强综合课程的开发和探索;从课程结构来看,科学课程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整合,结构要进一步优化,要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渗透。(3) 强调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主,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求知。(4) 创新科学教育评价体系。改变评价和考试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5) 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是推动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是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5-1结合实际,谈谈英国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强调尊重多样性。英国提出把“尊重所有人”作为评判公民教育的标准,将尊重多样性列为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帮助学生对多样性和多重身份的理解。(2)重视价值观文化教育。强调公民责任、言论自由和英国文化的世界贡献出;(3)注意听取学生意见。政府规定,所有学校都要建立相应机构,以确保听到学生的心声并付诸行动。(4)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强调公民教育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校长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将有关多样性及公民权利和义务作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必要内容;(5)把公民教育纳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内容。(论述略)

6-1结合实际,谈谈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1)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今后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2)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素质教育思想下的全面发展,既重视共同性又重视个性,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3)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创造性发展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考试评价制度的重要性,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论述略)

7-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4)培养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论述略) 7-2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是知识的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即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用得越多,产生的新知识也越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必然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总之,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8-1结合欧美国家中小学社会实践的经验,谈谈我国中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策略。 (1)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实践目标。欧美国家的社会实践包括情感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国际理解目标等等。(2)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社会实践的内容可包括生产实践、自然体验、公益项目、社会文化、国际活动等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包括观察、访问、调查、讨论、演讲、参观、旅行、实习等等。(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的制度予以规定;二是开设服务相关课程予以支持。(论述略) 9-1结合实际,谈谈基础教育改革如何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

(1)转变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2)创新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3)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4)确立新型师生关系。(5)转变教学评价模式。(论述略)

10-1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政府在全民教育领域采取的政策和取得的成绩。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20世纪90年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2)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两基目标”作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2005年,中国确立了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推进全民教育。(4)到2010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得以高质量的实现。

第12篇: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1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人类)(培养人)

2、(主体)(创新)(改革和发展)(现代)

3、(理论型)(政策型)

4、(实践)(基本)

5、(需要)(事业)

6、(预见)(调控)(评价)(理论)

7、(认识)

8、(现实)(理性)(本质)

9、(教育)(制度)

10、(现实)(历史)

11、(现实)(教育实践)(继承)(教育传统) 二. 简述题

1.从广义上说,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无论是零散的,个别的,肤浅的,还是系统的,普遍的,深刻的,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在狭义上,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2.对于教育思想的结构,我们根据我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状况,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理论型的教育思想、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3.我们把教育思想适应人们的教育需要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称作教育思想的功能。具体说,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4.教育认识产生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的基础。但从另外的角度说,教育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认识的指导,教育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向导。

5.因为教育思想能够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教育与人及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从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尺度。

三、综述题 (参考答案)

1、参考第

2、

3、11页。

2、参考第5—7页。

3、参考第5页。

4、参考第9页。

5、参考第18页。

6、参考第18—20页。

第二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生产力 综合国力。

2、学 教育科技 综合国力。

3、现代化 知识 跨越。

4、素质 现代化 人才。

5、科学技术 决定 邓小平第一。

6、科学、事业性、优先。

7、先导、基础、知识。

8、利用、人力、服务业、科学创新。

9、素质、质量、科学

10、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素质教育。

11、改革和发展、国民素质、身体心理。

12、素质教育、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

13、未来、思想、书本、自身价值、理想、指导思想。

14、讨论、启发、发展、创新。

15、学科、学习者、继承、创新。

16、每个人、天赋。

17、德育、爱国、集体、加强中华民族。18知识、科学、创新思维、信息、团结协作。

二、简述题

1、在27页。

2、在31页。

3、在此33页。

4、在34—35页。

5、在52页。

6、在54—57页。

7、在55页。

三、综述题

1、参考31—32页。

2、参考33页。

3、参考46页。

4、参考63页。

5、参考55—56页。

6、参考56页。

7、参考58页。

8、参考66页。

作业 2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一、填空题

1、16 个人 主体性。

2、事实 自身 学习发展 。

3、教师 教育 意识 。

4、独立 主动 。

5、意识 能力 人格 。

6、师生 主体平等 尊重 朋友。

7、特点 状态 。

8、生活 教育 生活 。

9、生活 主体。

10、教师 参与 崇拜。

11、方法。

12、素养 生存 生活。

13、技能 方法习惯 态度 。

14、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

15、科学方法。

16、生产和实践 科学教育 创造。

17、课程和教材 科学教育 。

18、优化 知识 。

19、分工 方式 价值。 20、品位 精神 道德 。

21、人文学科 人文主义 艺术 哲学 人文 自我完善`。

22、求知 共处 。

23、人文态度。

24、功利 现代化 精神世界 。

25、学科 实践 人文教育 知识 实践活动。

26、体验 感悚 做人 。

27、人际关系 民主 人际 。

28、人文。

29、理解 关心。 二简述题

1、在68页。

2、在72页。

3、在73—81页。

4、在76页。

5、在80—81页。

6、在93—94页。

7、在101页。

8、在98—106页。

9、在106—108页。

10、在122页。

11、在1

25、122页。

12、在123—127页。

13、在职25—126页。

三、综述题

1、参考79页。

2、参考81—83页。

3、参考84页。

4、答同意。参考76页。

5、答同意。参考8

1、80、页案例。

6、答同意。参考85页。

7、答同意。参考86页。

8、参考7

7、78页。

9、参考82页。

10、参考10

3、110页。

11、参考1

31、132页。

12、参考133页。

13、参考130、131页。

14、参考1

31、132页。

作业3

第七章、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农业 工业 知识经济。

2、知识 创新 创新 产业。

3、是 为 经验。

4、时效 增值。

5、教育 培训 创新。

6、创 素质 知识经济。

7、劳动 资本 制度。

8、人才。

9、继承 普及 创新。

10、应用 创新 体系。

11、知识 人才 创新体系。

12、预期 参与 创新性。

13、自主性 开设性 实践性。

14、马克思 改革。

15、结合 教育 智 劳动。

16、社会生产 现代 全面发展。

17、实践 生产劳动 教劳结合 教育 实践。

18、现代 国民经济 社会。

19、劳动 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力。 20、教育方针 实践 文化 建设。

21、能力 教育 文化 社会 环境性 意识。

22、课外 教育教学。

23、主体 能力。

24、实践能力 创造性。

25、技术 解决问题。

26、社会实践 发展 政治 文化。

二、简述题

1、答案在142页。

2、答案在143—144页。

3、答案在151—152页。

4、答案在154页。

5、答案在职166页。

三、综述题

1、参考150页。

2、参考149页。

3、参考151—152页。

4、参考163页。

5、参考153页。

6、参考162页。

7、参考181—182页。

8、参考184页。

作业 4

第九章、第十章

一、填空题

1、教科文 终身教育思想。

2、科教文组织 成人教育会议。

3、教育 体系。

4、寿命 教育 绝对人数。

5、教育 创造者 帮助。

6、个人 社会 社会 发展。

7、教育活动 教育 适应学生 中心。

8、环境 人中增长 可持续。

9、教育 危机 贫困。

10、基本 普及教育 人类困境 全民教育。

11、所有人的基本 宗旨。

12、普及 终身。

二、简述题

1、答案在200页。

2、答案在119页。

3、答案在198—200页。

4、答案在216页。

5、答案在210页。

三、综述题

1、参考203—204页。

2、参考196页。

3、参考214—219页。

4、参考222页。

5、参考221—216页。

教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____________范畴,具有__________。

2.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3.科学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___________,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最基本的___________。

4.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确立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确立的实践依据,是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确立的现实依据。

6.教育对于经济政治制度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9.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_________ ,也是应尽的_________ 。它是借助于的力量,强制实施的国民基础教育。

二、选择题(不定项)(每小题1分,共10分)

1()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专著。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凯洛夫《教育学》

2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提高公民的素质 B提高升学率

C提高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D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人才

3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 )学科。

A基础 B分支 C交叉 D边缘

4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A一般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特殊的

5教育学与中学教育学的关系是( )的关系。

A宏观与微观 B整体与部分 C高层次与低层次 D一般与特殊

6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的说,()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目的 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的方针政策

7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环境 B学校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8对正常发育的青少年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个别差异性 D起一般性作用

9义务教育具有( )性质。

A选择 B保送 C强制 D自愿

10农村中学教育必须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农村中学发展和改革的()

A基本内容 B根本方向 C关键问题 D权宜之计

五、论述题(共30分)

1试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7分)

2试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7分)

3试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辨证关系?(8分)

4试述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之间的辨证关系?(8分)

一、选择题

1.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A)

A教育规律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经验 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A)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B)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尔纽斯

4.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与欧洲的(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

5.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A)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

6.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因为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7.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C) A历史性 B阶段性 C生产性 D永恒性

8.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A)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 9.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D)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0.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哪一类为住?(A) A综合课程 B分科 C综合实践活动 D选修课程 11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活动 D社会劳动

12.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C)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14.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识 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二、名词解释题

16.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17.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18.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9.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三、简答题

2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即我国教育教育目的包含的几个基本点?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几经变换,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 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②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体、劳几方面的发展。 ③具有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即是说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21:研究性学习基本特点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探究对象与学习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 ②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③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③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 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23: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①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人们的智力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的高低。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四、论述题: 2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往往是因为不能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②长善就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长善救失,但主要靠他们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五、案例分析。

25.案例一,中国老师奉行的是学科课程论,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虽然学生一次学会画苹果,可未明白其实质。所奉行的教育方法是传授接受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但学生失去主动性,只是被动接受所学。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说明我们现在奉行的教育方法是传授接受法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那么我们可以在传授热受法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

对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就在于:一是“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的功能。二是“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本质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三是“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对立,而是具有历史逻辑的统一性;活动课程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这种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学习和活动互动起来,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26.案例二: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进行德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第13篇:浅谈鲁迅先生偏激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浅谈鲁迅先生偏激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许锡良

我的阅读习惯可能有些奇特,那就是喜欢看偏激而有深刻思想的文章与书。有一篇散文说到偏激时说:“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偏激者,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偏激过一次,说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鲁迅是个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爱,但他远远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价值些。”(王文元,《生活中的十个面对》《中华散文》2002年第四期)在对鲁迅先生思想的现代解读中,我对此是深有同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书是以偏激并且在偏激中透射出真理性的睿智而出名的。他谈论问题的时候似乎从来不作全面的论述,每次好象只抓住一点,然后就是入木三分地把理说透。这样的文章读起是何等的淋漓痛快。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很少有象鲁迅先生这样因言论而结下这么多的个人的“私敌”的,这与历史上论及名人好象只有“公敌”而无“私敌”的崇高伟人模式完全不同。他的这些貌似偏激的话语里其实渗透着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对中国的无限热爱。以他自己的个人才能及个人的经历来论,他也完全可以过上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好生活,甚至有可能成为这个社会中统治阶层的一分子,但是,他的特殊人生经历与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特有的社会良知常常使他自觉地抛弃这些既定的社会安排,而是把自己的笔化成了讨伐社会黑恶势力的战斗武器。过去,我们在特定的时代里特别是“*”时,对鲁迅先生的解读是几乎完全带着政治的目的来看待鲁迅先生的思想,所以一段时间里鲁迅成为革命文学的旗手,他的文章也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时也成为某些特权利益的工具甚至是整人的利器,这些都是对鲁迅先生思想的极大歪曲。而由于时代的久远与隔膜,现在人们论及鲁迅的思想,很多时候也只是简单地用与人争吵的偏执来概括,树立仇敌与争论好象就是先生的爱好,其实鲁迅的思想在本质上从一开始就是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今天的中国与时俱进,还鲁迅思想的本来面目就非常有必要。

一、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对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鲁迅先生毫无疑问是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但与我们平常的爱国举止与言论的标准不同的是,他不是充满激情地对祖国文化、祖国历史文化大加赞美,而是从“爱之深,恨之切”出发,从改革中国面貌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以求自强来达到爱国。所以,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是偏执于一端的,这在有些人看来好象只是对在抨击“国”,而不是在“爱国”,看不出爱国的这种强烈感情。其实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对我们现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他的爱国思想也是在偏激的对社会批判中表现出来的。

在旧中国,“爱国二字往往可以用做掠夺民财压迫个人的利器”(陈独秀语)。鲁迅先生对这种现象也曾有深刻的体会,他在《忽然想到,一致对外》一文中说到这样一个对白:

“甲:喂,乙先生!你怎么趁我忙乱的时候,又将我的东西拿走了?现在拿出来,还我罢了!

乙:我们要一致对外!这样危急的时候,你还只记得自己的东西么?亡国奴!”

这个对白,非常形象地刻划出了一个借“爱国”名目,夺人钱财的伪君子形象,同时也说明国家要真正富强必须要保护与尊重人民的合法利益与正当财产。而中国之弱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缺乏明确的财产权。这样就为统治者搜刮民利打下了基础。这其实也是旧中国走不出传统的封建专制社会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之所以会变得贫弱的重要根源。在旧中国,这样的人物是有典型意义的,即使现在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这样的现象。

什么是真正的爱国?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自大’,这种爱国者,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D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很显然,这样的爱国是假爱国,只是借用爱国来达到自己的私人的目的。鲁迅先生还列出这种“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五种表现:

甲:“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 乙:“外国的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 丁:“外国也有叫化子——也有草舍——娼妓——臭虫”

戊:“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了么?”

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鲁迅先生还谈到一种到现在中国还常见的爱国的方式,就是“外国也有”法,比如“外国人说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日本人笑中国人好弄文字,但日本人也一样的弄文字。”“臭虫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尽了,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办法。最好还是希望别人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外国也有》)这种不去变革自身的弱点,而是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别人的不足的国民性,虽“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促使我们重新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与方法,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以往往却是忽略了,今天重新听听大师的衷告是非常有益的。

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个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是如何来对中小学生来施行爱国主义教育却并没有找到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们打开中小学课本凡是涉及到爱国题材的内容,都只是对祖国大加赞美,一谈就是风光无限,美丽山河,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四大发明”之类。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理性的增强,学生对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因为他们逐渐发现,有许多国家比我们的山河更美,风光更好,发明更多,面积更大,所以就走向爱国的反面。许多人就是在高唱着爱国的歌曲声长大的,但是也是在这爱国的情调中做出了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相之相比,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人更对国家爱得更理性,更有忧患意识。这也许是鲁迅先生早期受日本教育的影响的原因吧。日本的教科书从来都是对日本小孩灌输忧患意识与生存的严峻挑战的。说日本现在如何困难,日本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而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却除了赞美之外就没有别的国情教育。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其说是“爱国”,不如说是在“害国”。因为最终失去了进取心和迎接挑战能力的国民是不可能真正把国家变得繁荣富强的。所以传统的爱国者,如文天祥这样的千古绝唱的爱国主义典型,平时是一个文弱书生,也没有什么强国的本领,临危只会以一死来报君国。

所以谈到保存国粹时,鲁迅先生毫不客气说到,我们当然要尽力保存国粹,但是也需国粹能保护我们的生存。鲁迅先生正是从这个长远角度来看待中国问题,主张坚决摒弃传统中对中国发展没有多少生命力的东西而改向西方学习强国的本领。顽强地主张进行国民精神的改造工作。应该说现在这样的工作也还没有完全完成。否则素质教育就没有必要在今天进行得这样轰轰烈烈。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举措。

对照起来,这些貌似“爱国”实际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似乎仍没有完全绝迹,有时在某些地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在论及中国传统文化时,鲁迅先生可谓是自掘祖坟最为坚决彻底的一个。在这个问题上更是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偏激论断,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也鲁迅先生“爱之深“,恨之切”的思想。他的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基本上是抱着“拿来主义”态度。他主张是自己主动去“拿”,而不是被别人“送来”。因为这之间大不相同。主动去拿就有了选择,而且可以占据主动,以求自强。以往我们要不是闭关自守,要不是因为闭关自守而变得国贫民弱,被外国势力“送来”了一些有害的东西。中国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地向世人呼吁“救救孩子”,现代的教育也仍然在呼吁要解放儿童,要为儿童减负松绑。传统教育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之深,鲁迅先生是深有体会的,他说:“长辈的训诲于是这样的有力,所以我也很遵从读书人家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我自然以为极应该的。”,但是传统教育单单只是对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这样要求,而对于另一些人却不是这样,鲁迅先生说:“但这心的反抗,也还是大人们引坏的。因为他们自己就常常随便大说大笑,而单是禁止孩子。”(《忽然想到五》)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是因人而异,但却不是什么因材施教,而是把人置于不同的级别上,分享着不同的权利与利益。甚至从小孩照相这样的事中,同一个小孩在中国照相就被照成了“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中国标准模式,而日本的好孩子的标准却是“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先生也看出我们这个社会对好小孩的标准就是那种“温良恭让”,而这些标准的来源就是古训:“古训所教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法,教人不要动。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北京通信》)。而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社会却是“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二十五》)这使人想起前不久,深圳一个8岁的小学生被送到联合国作为环境保护者使者竟说出了中国的环境主要问题是“大人欺骗小孩”这样的话。这种等级制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正好是中国社会弊病的根源,想来,现在中国之所以还要搞素质教育,其实正是当年鲁迅先生谈到的这些教育问题在中国社会还相当有市场,许多学生还是在这种人际的差异关系的教育中长大。与国外把小孩也同样与大人一样对待相比,我们的教育不是走得太前了,而是走得太慢了。但是小孩的待遇如此,而其实还是大人构成的这个社会如此,当然将来的中国社会也如此:“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枓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__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__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中国现在不也还是官本位社会吗?一些法制在现实操作中不也还只单单禁止某些社会弱势群体吗?所以他又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杂感》),所以我们这个社会用什么教育来培育孩子,就意味着我们将有什么样的中国社会。他主张用西式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他说:“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而施以这些各式教育的最主要的施教者却不是在学校而是在于这个社会,所以他又说“学风如何,我以为是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暗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了校门,和社会相接触,仍然要痛苦,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界的称为清高,本是粉饰之谈,其实和别的什么界都一样,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进了几年大学是无甚效力的。况且又有这样的环境,正如人身的血液一坏,体中的某一部分,决不能独保健康一样,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特别清高的。”(《两地书。第一集。二》)从鲁迅先生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教育问题从本质上看也是社会问题。良好的社会状况是我们施行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而学校里的环境只是个小环境,即使营造好了,也只是暂时的,不可能完全不同与这个社会。所以素质教育的成败往往还在于我们社会改革的成败。当然反过来也会产生的相应的影响。成功的现代教育要在自由、民主的社会气氛中才能产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要首先让孩子们“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我们现在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近年来所提最多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但是以什么学生为本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笼统地提以学生为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鲁迅先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答案,就是学生的本位就是要让学生“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并且说:“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但是鲁迅先生特别警惕把这三者歪曲。所以他又特意解释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这对我们今天确定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的。我们的某些素质教育观不也还只是单单把学生成才当成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吗?这往往走向我们当初的反面。鲁迅先生看到了这里的危险性。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鲁迅先生非常谨慎地看待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对当时的国粹派及保古派的真实面目,鲁迅先生是毫不客气地给以无情的揭露。特别是对外国人存在的别有用心,鲁迅先生更是心存余忌,他说:“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国永远是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这虽然可恶,却还不奇,因为他们究竟是外人,而中国竟也有自己还不够,并且要率领了少年,赤子,共成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者,则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所以他认为中国当下之急还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

五、六》,今天我们大谈以生为本的教育。其实就是这样以学生人生的幸福前途的教育为本。而不是别的什么本。以生为本是个含糊的概念。而以什么样的学生为本,将学生变成什么样的人才是问题的关键。鲁迅先生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有相当警觉的。把学生培养成人才还是奴才的问题,一直是鲁迅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

三、鲁迅思想对中国中庸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鲁迅先生对中国问题的见解有时候好象偏激到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他对中国中医的看法就说过:“我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家族的同情”(《呐喊》自序),谁也不会以鲁迅先生的这句所谓名言而完全否定中医的作用及其效果。但是如果人们能够了解到当时中医的缺乏科学依据的确是迷信不少,鲁迅先生的父亲作为受害者以及鲁迅先生作为受害者的家属,过早地饱尝了这种欺骗所带来的人间辛酸与世态炎凉,鲁迅先生当时说出这样的话倒的确是他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句话在当时就是包含着深刻的社会认识,当然促使鲁迅先生说出这样的话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他自己的切身体验,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其特有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鲁迅先生对中国的历史还作出了这样的惊人之语:“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并且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喻为吃人的筵宴,并且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坟》中的《灯下漫笔》),这些话无不透着偏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正是这些貌似偏激的话语里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包含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也因此对中国社会革新开创了新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论断甚至要求青年不要看中国的书,在为青年所开的必读书里他是当时名人中唯一交了白卷的人,并且还要说出这样的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青年必读书》),因此对于当时中国专以所谓国学中腐朽思想教育青年的导师判断是相当偏激的,他说:“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华盖集》《导师》),谁也不会以为鲁迅先生是在说我们这个社会是在提倡不要教师,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但是鲁迅先生也看到了教育负面作用的一面,教育并不是都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终身发展的,教育并不只是象我们有些人所认定的都积极下面的教育,如果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育,对青年学生来说只会有负面效应。这就是鲁迅先生偏激言语的作用力所在,也其存在的巨大价值。有人以为鲁迅先生文章的偏激破坏了他文学艺术的高雅,也妨碍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条件,其实先生对偏激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我当然知道先生只是说对了其中的一点,但是,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么少的篇幅里把什么事都说到。而我们现在不论做人还是在作文里似乎都是有一种要求。一定要面面俱到,似乎这样才是全面的,然后读的人才觉得心安理得。但是这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只是在说些重复别人的所谓正确的话,我想还是尝试着说些与众不同的可能错误的话来得有意义些。

其实作出这样的要求的,决不只是个别人,而是我们一贯提倡的所谓的中庸思想。鲁迅先生曾经就说到过中国人其实是非中庸的。有时单单因为这中庸的原故,所以鲁迅先生对某些问题的论断可谓是有意地使之过头,以达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他论及中国在“五四运动”提倡白话的事时说,先是白话文受到了攻击,但是随后钱玄同提倡废止汉字,改用罗马字,这使得当时反对白话文的人放弃了反对白话文而转而去攻击钱玄同提倡废止汉字了。这样中国的白话文运动才没有受到更多的阻力。这就是用偏激来促进社会的变革,所以中国成语里就有了“矫枉过正”一说。而在中国所谓的中庸,演化到现在似乎与“理论联系实际”又挂上了钩,在貌似全面的理论中与实践中,中国人却恰恰丢掉了自己独特的创造个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现代科学理论与创造发明好象都能在古书里找到,但是,似乎什么都没有能够说透。后来的人只有在这古书中找到一到二句有用的话,然后就是用了许多现代的词语作出解释。所以,我们打开中国的古书似乎什么都只是古已有之的事。比如人家说西方的佛洛依德发现了人的心理的性现象。有人马上就会用孔子的话“食色性也”来概括。其实,就这四个字,而且还有一个字只是虚词,就把人家的经典发明权利夺了去。这也就是中国的中庸之道的妙处。什么都可能说到,但是你不要指望我能在这里说得有多深。而外国的理论从一开始似乎注定了是片面的,但是这种片面的深刻综合起来却使得理论最后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就是从片面的深刻入手最后达到或者接近真理的彼岸世界。鲁迅先生对此是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的。

第14篇:××现代教育技术组的长年度思想工作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组的长年度思想工

作总结

一、工作汇报

本年度我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并兼任学校网络管理员。月份被学校校长室聘为信息处副主任,负责学校电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上半年担任个班的劳技教学和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下半年担任个会考班教学和个班劳动技术教学。

二、思想汇报

我是某年月日被锡南高中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年月日,我向学校党支部递交转正申请书。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特别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一年中,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和江泽民同志自十五大以来所有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以及在十六大的工作报告。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注意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我还认识到,若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衡量,我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今后要注意努力加强。作为预备党员的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请教,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学习,尤其是向优秀党员学习。我平时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我在学校党支部的指导、关心

下,制作了学校“党建在线”网站,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中来,个月来,“党建在线”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访问量非常大。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任何考验的共产党员。

三、主要活动及成绩

某年月份我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滨湖区中小学首届校园网制作比赛获得一等奖。

今年月至月春节假日期间紧张进行江苏省劳技教材《识图与钳工》的修订工作,月修订后教材在高一学生中使用。

某年月负责无锡大市劳技《识图与钳工》操作考查试卷。

某年月月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某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江苏省信息

学应用能力比赛。学校获得某年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辅导一名学生获程序设计二等奖、二名学生获得网页制作优秀奖。

暑假月月我被聘为无锡市某年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比赛《高中组参加决赛选手赛前集训》班的主讲教师,在无锡市光华私立学校对无锡市选手进行封闭式培训。月份被聘为无锡市某年暑期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讲教师(、动态网页)。

某年月辅导学生钱敏睿等三人参加某年第四届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中,荣获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某年月日被滨湖区教育局聘任为计算机中学一级教师。

某年月日撰写教学设计在某年无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某年月日至日,赴哈尔滨对哈尔滨十七中、哈尔滨六中等学校进行现代教

育技术应用的考察。某年月,在无锡市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暨高中研究型学习研讨会”上递交论文《营造信息化环境数码校园的建设》一文获二等奖,《新时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践》一文获三等奖。

某年月至月被无锡市电教馆聘任为“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希望之星无锡培训班”高中网页的主讲教师。月日至日参加无锡市教育系统首届网络技术培训班学习。月日设计制作学校主页参加无锡市首届学校网页设计比赛获二等奖。某年月某年月,担任江苏省高中劳动技术课《识图与钳工》的第二次修订工作。

我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学校获得电脑制作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我个人被评为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辅导学生获得个一等奖、个二等奖和个三等奖。

第15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通城麦市中学

摘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思想品德 教学 运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大有优势。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达到教学的效果,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利于营造情境增强感染力,利于增大信息量并加深理解。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手段,让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独特的魅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被动灌输,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下面我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1)、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的导入新课,以及在教学中播放,展示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作品中进入新课。

当然文字材料的导入不一定有文字欣赏性,可以是一个故事,或一则消息、新闻等。在教学中用各种漫画和图片更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事情的实质,进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如讲《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2)、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在教学中播放,优秀的CAI 课件集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设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基本上能够大容量的展示教学内容,形象化地表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把它们更好地应用于课堂。在教学《享受学习》一课,通过计算机演示埃及的金字塔、恐龙、轰动全球的“罗兹威尔外星人”等。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也带给他们一种神秘而有趣的感觉。更让他们体会到不断探索、发现、学习的过程也将会是快乐的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

(3)、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创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更加形象、

直观。但是,计算机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之一,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新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才是每个政治教师应当的选择。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优势 (1)、生动激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如果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视频,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在《身边的诱惑》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某少年从看不健康书刊开始,发展为打架斗殴、持刀抢劫,最终落入法网。学生看后可以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这样形象化、具体化把具体事例呈献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2)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地球的叹息》时,给学生搜集了许多资料图片和事例材料,让学生去了解、体会,学生在这种形式下通过了解和体会各种情景材料,质疑旧观点,提出新观点,使已有知识和新生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

如以《日新又新我常新》来说,我在这个课件的结尾又增加延伸部分,搜集了本班几位学生的照片,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文字介绍,以让学生观看,然后请同学课外写一段关于自

己的全面的评价。加深了学生对如何评价自己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延伸到课堂以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从而节省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发挥,做他们自己 爱做的事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领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优势,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积极投身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科研中,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品德新课堂,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wenku.baidu.com/ [2] 闫文献.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河南省延津县东屯镇初级中学 [3]鲁晓茹.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4]梁益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0..

第16篇:谈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队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先中国古代哲学应该说并不是实在意义上类似于西方哲学的。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解释社会,解释世界的目的是解释社会。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老子讲无为实际上都是讲人如何生活在社会中。佛学也是如是。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人本位的,反映在生活中即是注重人雨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在人际关系的描述上是完美的,以至于历经千年仍成为人们在交际中的准则。例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的换位思考原则;子帅正之,孰敢不正式的以身作则原则。 孔子讲礼,何谓礼,我以为是社会秩序。孔子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概括社会关系,并为其制定一定的规范。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礼。倘或这么说吧,君臣实质就是上下级关系,尽管现在上级不会像君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下级仍然要尊重甚至是服从上级。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另一个精髓是老子的无为。虽然有些消极,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节心理的良方。例如讲,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下面忘了)意思就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圣人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把一些事情放在心里。你把它当成事它才是事,你不把它当成事,它根本就不是事。

文化具有传成性,因此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实际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而已。

《礼记·学记》中更明确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思是说,教育一是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二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所以,接受教育绝不是受教育者个人的事,而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事。

孔子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智是前提,仁是核心,勇是表现。孟子则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骄奢淫逸),贫贱不能移(改变节操),威武不能屈,(屈服意志)”,这一观点已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对“兼济天下”的兼士提出了三条标准:“后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在墨家看来,真正的兼士首先必须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摘自《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迪》

第17篇:——《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书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部上乘之作——《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书评

课程名称:教育哲学

任课教师:舒志定姓名:梁红专业:学 科 教 学(思政) 年级:0 3 级

学号:2 0 0 3 3 2 9

2005 年 5 月 20 日

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部上乘之作——《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书评

一、本书的总体介绍

21世纪初,杜威的思想在国外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并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的时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问世了。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正式出版,共46万余字,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该书是我国教育界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专著。

单中惠教授196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教学与研究工作。鉴于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是教育史研究中一个不衰的课题。但是,由于杜威的著作行文较为晦涩,兼之众多的杜威研究者对其评价不一,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使得研究工作难度很大。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学大师,任何的草率都将是不可原谅的轻狂。因此,对于杜威,任何的研究和解读都必须是虔诚的,谨慎的,作者为此付出了近20年的努力。在学术研究日显浮躁的今天,作者能够安坐书斋,潜心研究,实在难能可贵。在近20年的研究历程中,作者精心研读杜威原著,虚心借鉴关于杜威研究的相关成果,积累了大量资料。作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是进行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的。作者跟踪杜威成长、发展的历程,从而使读者能沿着杜威思想发展的轨迹,去研究杜威教育思想和实践。

他二十年磨一剑,长期思考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问题和关注有关的科研成果,利用出国进修机会,广泛收集资料。作者曾先后在1982-1983年、1992-1993年、1997-1998年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对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资料进行过专门的收集。全书资料之详实(其中许多资料在我国学术界乃首次出现)堪称国内同类研究之冠。更为可贵的是,全书在结构设计、体系安排、内容呈现和逻辑推进几方面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读来有博大中正、凝重厚实之感,无愧于“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上乘之作”。

他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寒窗苦读的辛劳,写出了呈现给读者的这一本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巨作。《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分析和研究视角,成为“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部巨作”,也是我国教育界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一块里程碑。《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003年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

二、本书的内容体系

全书从结构上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杜威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介绍了杜威在佛蒙特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求学历程以及杜威先后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生涯;第二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分析了杜威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及杜威个人民主主义信念的确立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对教育史上著名的杜威学校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章传统教育与杜威首先分析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及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重点解析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第四章进步教育与杜威从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衰入手,论述了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的肯定、批评和反思;第五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系从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方面阐释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主张;第六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以西欧、苏联、土耳其、墨西哥、日本和中国作为个案,揭示了杜威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三、本书的突出成就

(一)脉络清晰地揭示了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

本书作者深刻阐明了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时代的产物。杜威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杜威是一位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深入思考了大转折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树立了新的时代观,认为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具有时代意义、体现时代精神。杜威还认为,教育的变革反过来也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能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教育,培养能理智地、真正地投入社会生活的个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杜威探索现代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在他学术上走向成熟和完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整个过程中,他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显然起着更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者不惜笔墨追溯了杜威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借此探寻杜威教育思想的源头。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其教育思想的真谛。

在传统教育与杜威一章中,作者指出尽管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是尖锐的,但这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杜威充分肯定了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对教育理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批判不是杜威的目的,杜威是希望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理性的批判,从而更深刻地思考教育问题,得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以指导新的教育实际。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思考中形成的。把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与“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揭示杜威教育思想的真谛。

在进步教育与杜威一章中,作者肯定了杜威与进步教育运动之间的紧密关系,但同时又指出:称杜威为进步教育之父是一种误解。以如此缜密的框架和如此富有说服力的资料来论述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的批评和反思,这在国内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是第一次。杜威虽充分肯定并热情支持进步教育运动,但他与进步教育家在理论上是有分歧的。该书作者在详尽的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衰、实验活动和理论建树。作者认为,杜威主要从四个方面肯定了进步教育运动,但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也提出了一些严肃的批评。他批评进步教育运动的“儿童中心”学校的主张,批评该运动忽视对课程和教材的组织,批评运动所采用的绝对的思维方式。

(三)全面介绍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世界性影响

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一个亮点,众所周知杜威从美国走向世界,是一个有着世界性影响的教育家,但是由于史料的限制,具体到他对每一个国家的影响则仍然是模糊的。《探索》一书在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威的世界影响作出了全面而详尽的评述。本书分别介绍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英国、法国、德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在苏联、在土耳其和墨西哥、在日本、在中国的对影响。本书在介绍杜威教育思想对苏联、日本和中国的影响方面,尤有特色,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研究这几个国家在20世纪初的教育变革有很大的帮助。

该书作者就杜威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影响单列一章进行了清晰而详实的评说,所涉范围之广,所论问题之深,显然已超越了国内对该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作者立足本国,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了恰如其分的评说。作者不仅考述了杜威中国之行的行程安排以及演讲、报告的主要题目,而且择取胡适、陶行知、陈鹤琴这几位杜威的学生,以他们的教育主张、教育活动为线索来思考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最后作者从学制、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角度阐述了杜威教育思想对于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四)用新的角度构建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本书的第五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要命题。作者用新的角度构建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从“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等8个方面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前的杜威教育

思想研究中,有些问题已经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但是,如此凝练地概括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概貌,并且在这八对范畴之下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如此全面、深刻的阐释,这在此前的研究中并不多见。

在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方面,杜威提出了有名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命题。本书从这两个命题的提出、内涵着手予以全面论证,进而研究了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以及杜威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的批判。关于学校与社会,本书通过对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的命题的涵义、意义的分析,对这一命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关于经验与课程的关系,本书首先分析了杜威的课程教材的依据及其对两种不同课程理论的研究,分析了杜威的课程教材心理化的主张、课程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本书分析了“从做中学”命题的提出、这一命题的含义和意义。关于思维和教学,本书解析了杜威关于“如何思维”的命题,分析了杜威的“思维”概念的涵义、思维的价值、杜威的“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介绍了杜威关于思维训练和教学活动的观点。关于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本书首先分析了杜威的“职业”和“职业教育”的涵义,接着分析杜威提出的强调职业教育的原因以及杜威对现行职业教育弊病的批评,杜威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的主张。在教育与道德的关系方面,本书也是从分析杜威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涵义着手展开分析,研究了杜威在道德教育的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观点。在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方面,本书评析了杜威的儿童教育观和教师观。

四、本书的写作意义

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作者的论证和阐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后的中外文人名对照和页码标注,为读者的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国内目前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为系统、资料运用最为丰富的专著,单中惠教授的一书无疑为我国学术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探索搭建了更高的研究平台,这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在我国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杜威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也许比西方目前流行的新保守主义思潮更大,更适合我们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

在当前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快餐”极为盛行的背景下,作者积极创导了一种尤为的可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这是广大的科学研究者应该好好学习的。

第18篇: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演示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广播、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过程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______、______、______等。

5.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6.常用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认知领域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按价值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ABCD学习目标编写法包含的四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科学研究,避免不了要作一些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0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建议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的复制、移动、翻转和旋转等功能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以及使用“缩放选定图形”的功能认识图形的相似。( )

3、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板块构造这一宏观变化加以演示,弥补了地理模型也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 )

4、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人类迫害大自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以及最新的环境保护的进展和举措等,能够实现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具体内容目标。( )

5、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不必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 )

6、信息技术的集成性、情景性、真实性、交互性和动态、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等特点并不能解决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 )

7、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

8、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

9、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其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对学习进行“调节”的意识。( )

10、电子邮件调查法属于被动调查法。( )

11、情景模拟直接教学生一些规则和程序。( )

12、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提问与回答,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回答活动的互动特点,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

13、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 )

14、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

15、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国必须实现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建议国会通过立法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现“校校通工程”(

16、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社会、学生、家长以及课程四个因素。( )

17、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之时,合理的教师专业知识是T结构,它是一种复合的立体的知识结构,横线表示学科知识之外的知识要宽泛,竖线表示精深的学科知识,是“博”和“专”的统一。( )

18、帕金斯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是问题、疑问、议题、案例或者项目、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对话/合作工具、社会性的/情境性的支持系统。( )

19、在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我们要明确所要整合的是什么类型的课程。比如,从课程功能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20、多学科主题整合的特点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地活动或形成所需的知识、技能、思考能力等。( )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四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

22、图形、色彩和声响能增强操练和练习能力的吸引力。例如,当学生答错时,计算机程序随机放一段低沉的乐曲,或随机呈现一幅鬼脸图,这样能提高答题效率。( )

23、“小整合论”比较理论化、宏观化一些,“大整合论”比较接近教学实际、微观一些。( )

24、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 )

25、在进行教师培训时,锯齿模式认为应将技术的培训与教学思想以及学科知识的培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统一于共同的目标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它的假设是:在整合中提高技术。( )

26、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案例,但与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相比,在可操作性上还欠缺较多。( )

27、教育研究最根本的不在于形式上遵循某些规矩,而在于对“研究”之内在精神的尊重,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28、教师是整合的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是整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29、在小学语文古诗《鹅》的教学目标中,“能用自己的话将各诗句的意义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属于操作技能。( )

30、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

31、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 )

32、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 ( )

3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

3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 )

35、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 )

36、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

37、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 )

38、将气旋与反气旋运动过程设计成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结合运用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气旋中心气流以及反气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导致凝云雨或晴朗天气的全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气旋与反气旋。( )

3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 )

40、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

三、单项选择题

1、( )是信息技术与教学中的部分环节相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始阶段

A、部分整合B、全程整合C、完善整合D、创新整合

2、数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包括(

A、硬件摆放、座位安排、交流合作形式B、课堂氛围、课堂管理、硬件摆放 B、课堂氛围、座位安排、交流合作形式D、课堂氛围、课堂管理、交流合作形式

3、学校在教师培训组织工作上可以实施( )的策略。 A、以点带面、分层推进B、从面到点、从上到下 C、从上到下、逐层推进D、以点带面、逐层推进

4、( )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

A、框架页B、导航页C、视图D、备注

6、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教学思想和计算机技术两维应互相交替进行的”是( )A、分离模式B、整合模式C、锯齿模式D、交替模式

7、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与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可以( )A、操作几何画板等相关软件,探索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B、操作相应课件,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C、使用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来记录、处理和交流他们的发现

D、就困惑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并使用word写作综合课题研究报告

8、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要求学生掌握( ) A、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B、多媒体作品的创作,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C、多媒体作品的编辑,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D、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9、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0、( )是学校情景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

11、网上写作实验室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下面的( )不是它的写作辅导方式。

A、实时性的聊天 B、电子邮件 C、BBS D、在线练习

12、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 )。 A、热现象 B、光的传播 C、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简单电路

13、下面( )是综合应用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的内容标准。 A、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B、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C、能根据给出的在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D、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14、( )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A、基于问题学习B、有意义的学习C、资源型学习D、网上合作学习

15、( )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自我评价

16、关于操练与练习型软件的教学反馈,说法正确的是( )。 A、反馈时直接指出正误

B、采用图像和声响形式的反馈效果比文字反馈好。 C、要提供即时的反馈

E、整个操练和练习的教学活动完成以后,不必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反馈与分析

1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 )的兴建而提出来的。 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战略” C、“全国学习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1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设计指导原则不包括( )。 A、接近性原则 B、定向与回忆 C、反馈原则 D、强化原则

19、下面的( )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 B、具体性 C、多样性 D、时空跨度大 20、Powerpoint所提供的( )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21、与“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 )。

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2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属于原有观念属于( )。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23、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 )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 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 D、价值体系个性化。

24、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麦收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 )。

A、运用数学符号使用ICT交流运算结果

B、使用软件来考察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C、使用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来记录、处理和交流他们的发现 D、使用WORD写作综合课研究报告

25、[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三—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 )。 A、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个别性 B、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全面性、倾向性、差异性 C、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倾向性、整合性 E、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

26、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网络的简单应用方面建议学生应学会( )。

A、各种网络搜索技巧、使用电子邮件 B、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使用电子邮件

C、各种网络搜索技巧、电子论坛使用方法 D、用浏览器收集材料、网页制作

27、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28、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 )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29、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

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30.在交流与讨论中,( )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四、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基本模式及应用。

2.现在教学中大量的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请简述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

4.简述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的作用。5.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的特征?

7.什么是社会性软件?说说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8.QQ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哪些? 9.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10.教育技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有哪些? 11.教育技术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具体有哪些? 12.教育技术在学习评价中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教育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教育技术革命,请问是哪四次?请论述这四次革命确立了教学媒体的哪四个发展历史阶段。

2.根据你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取其中某一堂课的内容,对其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难点分析和媒体的选择等方面的分析。3.论述在信息社会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

4.写出一般教学设计模式所包含的成分及顺序,并说明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19篇: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笔者认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把教育技术从传统的教育浅滩推向远海。

关键词:多媒体;媒传教学;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中只有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和一位老师。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种叫多媒体的东西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进而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很理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那么,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讲授初中英语关于外星人的时候,可以放一段关于外星人的电影给学生观看。勾起学生对于外星人的兴趣,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的课堂必然很活跃,学生的求职与也会很强。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九零后出生的同学们和他们的老师们一定很清楚这一点。拿初中的英语课来讲吧。以前选择题要老师一题一题抄,效率极低。听力要用录音机听,音质较差。至于阅读理解,只能看买的那仅有的资料,总不能让老师去一字一字抄啊。可现在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大家都知道,教学中难免会遇到难点,这时候可能有很多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多媒体由于其可重复性而凸显优势。老师可以把不懂的拿出来反复讲,可以通过动漫或影视加深学生的理解。有的重要的知识,比如一些常考的英语单词词组,可以通过多媒体经常给学生看,让他们克服遗忘。

4、共享性好,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1】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且有经验的老师耗费心血编写教案,但由于传播和保存不便,缺少必要的交流。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今多媒体的使用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师之间互相传播,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之间传播。经验欠缺的教师可以通过下载经验丰富的老师课件加以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学习优秀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资源。现在比较流行的远程教育正是利用了多媒体的这些优点才得以顺利的进行。

以上我们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下面和大家讨论第二个关键词:媒传教学。何谓媒传教学?它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再直白一点,就是指老师运用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可能会疑问,这有什么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探讨。要真正搞好媒传教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我们肯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的学校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们不会使用多媒体。及时教室里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他们依旧写他们的板书。他们勤勤恳恳,最后却发现学生不想听他们讲了几十年的课。为何?就是因为板书看着累,写着慢,效率低啊。况且学校既然有了多媒体,那老师不去用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很多年纪较大的老师自从学会了使用多媒体,就对其爱不释手。他们觉得:嘿,这东西还真好用。效率高,而且让他们有跟上时代的感觉。总之,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好处大大的。之前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继续多说。

2、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2】

大家都知道现代教学技术中的多媒体教育只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它不会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针对性。

这一点大家其实很清楚。针对小学和初中肯定是不一样的。就拿英语来说吧,小学的课件中,展示的图片要多一点、明快一点,内容相对少一点,而中学也有图片,但内容相对多一点、成熟一点。还有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篇章和教学内容。英语课不能每一课都做类似的ppt,看类似的电影片段;数学课三角函数的课件和立体几何的课件肯定是大有不同的。

以上和大家已经探讨了前两个关键词,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通俗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一个老师能否把课上好,学生能否听进课,可以说教学设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想要把教学设计搞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否听进教师的课。因此,要做好教学设计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 首先,作为教师的你必须具有足够的幽默感。如果你是学生,你肯定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而不喜欢古板的老师。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课会讲的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相反,一个严肃古板,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他的课堂上学生会情不自禁的倒下一大片。其实幽默在课堂感重不重要这个问题,早在几百年前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先生已经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答案了。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等。

其中创造性思维培养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三)培养直觉思维

想象力的培养则要注意: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三)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还有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迁移。【5】这需要以下工作: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三、激发迁移动机

四、培养迁移能力

以上两点可能对很多教师而言难度较大,但接下来的这点很容易做到。这就是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可能都怕老师,因为老师会骂人、打人,很严厉。其实老师与学生关系大可不必这样。特别是现在九零后零零后的学生,以前这一套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太实用。老师应该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交朋友,而不是以居高零下的口气命令他们。一个老师只有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才会很主动很情愿的去听他的课。

其实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来看,其核心就是多媒体;媒传教学;教学设计这三点,能把这三点搞好,必然能搞好现代教育。

【1】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现状与对策》[J] 2006年1月 【2】wgf135《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问题》[J] 2011年5月 【3】【4】贾林祥《普通心理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8月 【5】李梅《教育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8月

第20篇:现代教育技术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效果 摘要:

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开创教育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配套的电子教材的开发、应用以及教学软件制作的水平也已成为评价各类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毕业后走向一线工作岗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言,教师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若能充分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必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要点

一、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我们可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思想概括为:

1.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

2.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即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4.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为《中国教育报》的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新闻版撰写的文章中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吕福源副部长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可见,教育部部长们的文章和讲话精神实际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有 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是推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革命性因素。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然,这决不能仅仅看作是一般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既然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深化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这几个要素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因此,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要实现上述教改目标就决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这是因为: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2.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们具有以下五种特性。

①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②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③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④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⑤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可以看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媒体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征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所必不可少的。

2.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原理”,它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

用来实际指导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这门学科目前已发展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理论:一种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另一种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进行形成性评价,并依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经过教育理论专家多年的努力,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已形成一套相当系统、完整且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缺点是,这种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显然这种教学设计理论是直接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服务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迅速普及,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在兴起并快速发展。这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展开。这种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各有所长和所短,而它们的优势则刚好互补,因此,若将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为我们将要建构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双主模式”),提供比较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双主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这就要求在基本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条件下,对这种"进程"加以认真的改造,即在此进程中积极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并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教育工作者该做些什么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实施者,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从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

一、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在当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也就无从谈起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一流的信息技术设备并不一定能产生一流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是真正能起到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作用,首要的、最迫切的还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新的教育技术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上的优势,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教育正在发生的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教育方式在内的深刻变革。因此,教育工作者包括广大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成果为服务,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又是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通过多种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对教师来说,教学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浩瀚的信息中寻找知识和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进素质教育。

二、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和鲜明的信息化特点

1.促进了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方法的革新,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数字化音像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交互网络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声像并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I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共同具备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创造精神,成为认知的主体。

2.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构造各种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代替教师进行整门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手段。教学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课程软件来进行控制,由各种媒体实现教学功能。

传统的教学形式依据黑板和讲台,进行课堂教学,而现在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和网络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纬度展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网、校园网等,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可以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时,而不象传统的教学手段费时又费力。网络及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开发,可以集中专家、教授的群体智慧,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把精力用于更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 3.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点。 当前是信息化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点。现代教育教学通过Internet可以连接到世界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提高教学信息量。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可以将优秀课件、电子教案放在校园网上,进行网络教学,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环境的教学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的个别化,交互性、综合性的组织、反馈与管理,从而使个别化教学成为现实。网络技术在培养人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通过网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信息获取、选择、加工能力更为突出,有较强的网络生存能力。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朝着信息化方向全面发展,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才。

三、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措施与对策

1.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随之而来的教学环境的改变。大力宣传教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和有关专业教辅人员要加强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重视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准确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技术的变革。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转变角色,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1)应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的培训,比如对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的使用,学会正确操作这些设备,并能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这样让他们对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有一个感性的、基本的认识,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现代化教学环境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的优点,这样为进一步的培训工作打下基础。

2)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学会制作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不仅要会正确的操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应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学会制作质量精良的网络及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的软件平台很多,比如Authorware、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这些软件的使用,都需要进行培训。所以,高等学校应举办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培训班,让教师学会制作电子教案,并能在校园网上使用,能让课件以实时记录的形式展示在校园网上,使学生能在网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交互。学校还可组织一

些教师和专家,集中群体智慧,开发优秀网络课件。教师要学会运用网络平台,将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质量。

3)领导支持,全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管理和教学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组织保证,领导的支持包括经费支持,决策支持,为教师配备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设施设备,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由之路,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另外,教师要积极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教学软件,遴选一批优秀课程制作课件,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存问题及解决办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也存在着认识上和应用中的一些偏差,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探索积极有效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软硬比例失调

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在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中,就是要购买多少台电脑,建多少个电脑教 室,好像只有多花钱工作才有成效。在网络兴起后,铺设光纤、建设校园网和城域网就成了新的一轮竞争的

砝码,一个中等规模的地区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的项目也不鲜见。硬件建设上的攀比风行一时,有的地方

还不顾客观条件搞起了"大跃进"。一些学校建设校园网攀比硬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前,投资50万元建设

的校园网算低档,投资两三百万元就算高档了,而现在花100万元左右只能算低档,要跨进高档的门槛没有五 六百万元不行。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软硬件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学校硬件投入几百万元都

可以,软件投入几万元、几千元却舍不得。专家提醒:网络化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

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的建设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是通过各种教学软件在教学媒体中运行而传播给学生的,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

件下,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的质和量,只有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学软件可供教师和学

生选择,并与教学系统环境相协调时,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而我国教学软件市场的现

状是,一边是嗷嗷待哺的教学设备、课堂、学生,而另一边却是教学软件的萧条,开发不出足够的适合教学

使用的各种软件。走进软件市场,几乎是商用软件一统天下,教育软件少得可怜,即使有也是题库型、练习

型、强化型,教学软件的开发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下,多媒体教学只辅教而不辅学 美国人这样比喻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这件事:他说,教育信息化相当于一个三条腿的小板凳,其中一条

腿是设备,一条腿是教师,再一条便是好的资源。有了三条腿,就是板凳,可以坐,少了一条腿,就不成其

为板凳,而只是木头或材料。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在很多地方,良好的硬

件设备早已具备,学校也不乏购置软件的资金,可学校的老师们特别是老教师迟迟难以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不是计算机教师一个人的事,教材的收

集、脚本的编写,课件的成形和使用,都要任课教师来完成。任课教师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思想,独特的教学 风格,融入课件之中,合力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课件应用得灵活自如,课件效果才能 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基本上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师为主体,以利于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为出发

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辅"教",而不是辅"学",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课件中大多扮演"电影放

映者"或"解说员"的角色,而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

3.设备配置率低,使用率低,功能效率低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组最近的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学校的电脑利用

率并不高。调查显示,中学教师平均每周使用信息技术时间为38分钟,每人每周有1.9分钟用于课堂演示,设

计交互式学习仅为0.38分钟。有75%的中小学教师会基本的Windows操作,但能进行文字处理的仅占57.25%;

会上网查找所需教学资料的占21%,会收发E-mail的仅占6%。仅有18%的教师使用电脑进行教学,其中经常用 的仅占9%左右。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脑的情况也不乐观。从对20门学科152节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运用分析

来看,目前的电脑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远未开发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

能和交互式功能。81%的小学生和86%的中学生不用于阅读电子读物,92%的小学生和94%的中学生不用于上网

搜集信息,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仅占2%至3%。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 应用状况可见一斑。

对于现代教学环境建设,各级各类学校经过

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特别是经济

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建有各种教学系统,这些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

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国家花费几十

亿,在中学、大学建了许多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发挥效益的,大概也就区区可数的几家,浪费非常严

重。校园网有它的特殊性,即时效性强、淘汰率太高,当把它建成之后,不管你用不用它,时间每过一秒,

它的原有价值就少一份,几年之后照样要被淘汰,所以校园网的建设,一要讲究时效,二要讲究利用。

二、偏差产生的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认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毕竟还处于摸索

阶段。观念上相对滞后,技术培训没跟上及上级相关行政部门的一些欠妥的措施,造成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应

用的误解、偏差。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及方面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缺乏科学的认识;

2.课堂评价标准上的原因:"把是否应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作为评比条件之一;3.传统教学观念上的原因:重视"教"法,忽视"学"法;

4.师资培训上的原因:领导、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有偏差,教师培训滞后。

三、采取的对策

1.转变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不了

解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真正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存在着

不良的态度:有的态度冷漠,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的认为现代教育技术高不可攀,产生恐技术

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卡壳",当众出丑;有的对教育媒体产生恐惧心理,望而却步,从"不会

用","不能用"到"不想用"。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师观念和态度的转变。

2.在教师中全面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提高教师的电化教学水平和能力。

近年来,学校添置了不少电教设备,但还没有充分利用,重要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训练。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

教育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发展状况,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

编制、使用、选择方法等。 培训手段和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室和电教室,学习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和多媒体微机的操作,同时全面

开放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给参加学习的教师有足够的上机操作的机会;培训时间,可利用教师集体备课和 无课时间集中学习,也可利用寒暑假周期性地为教师提供集中学习和时间的机会。讲课教师可以聘请一些电

教专家,也可以由本校电教教师担任。

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组织教学时就会感到自信和舒适,就能更积极地

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不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劳动量和压

力。建立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

极性,对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

其次,学校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

施,为实践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奖励体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

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美国有12.5%的学校建立了奖励制度,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

励。而且,学习掌握新技术和应用网络技术工作可以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

3.重视软件的购置和开发,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大力提倡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更好地为教 学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设备,让其发挥较大的效能,要"两个更新一起抓",即观念更新和设备更新一

起抓;"两个建设同时上",即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时上。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因此,真正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要在建

设硬件环境的同时加强电教教材建设,否则,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一种摆设,是一种极大的浪

费。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国内区域网,建立自己的网站,接收、加工、和发布最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创建自己的资料库,在电教教材建设中,我们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注意电教教材建设中的多样性,讲究合理配置,既重视计算机辅助课件教材,又不放松对投影教材

、录音、录象教材的建设和管理。

2)教师使用的投影片,要及时整理,加强管理,不能用完就废弃。

3)购置与自制相结合,购置录音、录象、幻灯片、投影片、软盘、光盘等教学软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课件成品;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素材资料,以便供给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设 计、编辑、制作教学课件,这是学校应该大力提倡的;教师自主开发、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这对教师的要

求比较高,同时也标志着学校教学软件开发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逐步形成系列化的音像和 电子教材。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开始渗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使用发挥它的巨大作用是值得广大教育工

作者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专业课的学习是其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合理利用现代教

育技术手段搞好日常的专业课学习对于减轻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必定起到事半 功倍的作用。

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