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陶渊明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31 09:00: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陶渊明诗与菊文化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

学生姓名:王静

学号:20057021047

院系: 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章宗文

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菊文化由来已久,并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逐渐有了越来越丰富饿内涵。在菊文化发展过程中,陶渊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诗中的菊花意象,更是丰富和提高了菊花的美感。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为中国的士大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型。他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悠然自得生活的写照,在他的诗中,菊是他反复吟咏的对象,菊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优美意象。

关键词; 菊花; 仕隐; 菊诗

Abstract :Tao Yuan-ming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terati,a destination for the Chinese scholar-official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living and an ideal type of person.He Ai-ju,\"Picking chrysanthemums under Dongli nanshan leisurely see\" is his laid-back portrayal of life,where ju is the object of his repeated chant,he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chrysanthemu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high feelings is far image.Chrysanthemum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o form,when we look at the culture of Chinese chrysanthemum development,at the Tao Yuan-ming to a kind of high.Ju Chinese people love to be reflected here.

Key words:Chrysanthemum ; Shi implicit ; Ju Poetry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菊从最初的药用花卉,到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观赏花卉,其文化意蕴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对菊的吟咏、赞叹之中,历代文人常借菊抒怀,或比颂高洁,卓而不群;亦或坚守气节,不屈不挠;有抒发友谊,怀思亲友;也有慨叹迟暮,感伤孤独。从而使菊成为不同境遇中的文人的象征,赋予了菊丰富的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所以历史上就有了这些隐逸之士,有了这些咏菊的诗人。咏菊之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他的《离骚》里就有对菊高洁品性的赞颂。菊在魏晋文人笔下成为高洁不俗、特立高标的象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使菊独步古今的人物,那就是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在《饮酒》诗中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赋有有了无穷的美感,并让千古以来的

1 文人雅士无限向往。在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征。在历代文学作品里写菊的诗,我们也能经常见到,纵观中国菊文化的发展,我们难以统计菊究竟抚慰了多少失落文人的心灵,但是那种临菊咏怀时的宁静,却是历千年而不变,在今天依然让人向往追崇。

一、中国菊文化的发展

(一)菊花与诗人

菊作为一种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其花期晚于众卉,独荣于万物萧疏的深秋,有着傲寒凌霜、卓而不群的禀性气质。在以物比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古代文人常将菊比作具有高洁德操的君子。屈原则是赋予菊高洁内涵的第一人,《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美好德操的培养,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在《九歌·礼魂》中,又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将兰与菊并称,因其共有的禀赋,被文人寄予了崇高的精神品质。汉魏以来,文人雅士认同了屈原对菊的精神品质的赞颂,并进一步加以阐述。东晋卢谌在其《菊花赋》中赞之曰:“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变而不伤。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南朝卞伯玉的《菊赋》曰:“不履苦而渝操,不在同而表淑。伤众花之飘落,嘉兹卉之能灵。振劲朔以扬绿,含凝露而吐英。”菊在魏晋文人笔下成为高洁不俗、特立高标的象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的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用菊来彰显其高洁不屈的人格魅力的。《晋书·阮籍传》言:“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而陶渊明就处在这样一个晋宋易代之际,曾先后三次入仕,又三次辞官。虽怀有大济苍生、匡时济世之志,但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最终归隐。在归隐田园的生活中,菊成为诗人生活中的伴侣和精神世界的寄托。诗人种菊,食菊,赏菊,颂菊:“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托物言志,以物缘情,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诗人作为一个怀有“修齐治平”之志的中国古代文人,辞官归隐实属无奈之举,心中充满矛盾与痛苦。于是,菊又成了诗人寻求平静心态,遗世忘情的最好慰藉:“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其一),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更是将诗人悠然的心境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之境。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虽然陶渊明以菊入诗的只有6首,但由于其高洁脱俗的人品与菊的品性是如此相似,其诗更是达到了一种很高的人格境界,使菊被赋予了隐逸的意蕴,并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认同。此后,菊花作为一种超功利的文化意象,与隐逸文化结下了千古 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页. [唐]房玄龄.晋书选译·魏晋南北朝[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页.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页.

2 不解之缘,成为隐士的象征。

(二)菊诗

菊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是从浪漫作家屈原开始的。《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九歌》曰:“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诗人要餐食秋菊飘下来的花瓣,而且要用各种香花香草来修饰仪容,他有爱美的天性,他十分注重自己人格的修养,菊意象给楚辞的创作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悱的情韵。大凡抒写高洁的人格和孤芳自赏的情操,历代诗人莫不以屈氏为先导,借秋菊春花来比兴来托喻。陶潜“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是写远离官场、退隐田园的乐趣;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是倾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杨万里“菜子已抽蝴蝶翅,菊花犹著郁金裳。”(《梦种菜》)则反映出心境的宁静和乡间的野趣,等等。可见,菊意象一旦与文人士子的创作生活联系在一起,便显示出独特的风味和深邃的内涵。细加分析咏菊之作的内容,不难看出,历代咏菊诗作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六朝是滥觞期,唐朝是发展期,宋朝是顶峰期,明清则是延续期。历代文学名家莫不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咏菊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符号抒写着诗人们的情感、信仰和审美心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人文风光。真正可以称得上咏菊文学典范之作的是东晋田园作家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后人往往为之顶礼膜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作抒写一种远离尘世的平静心境,诗人采傲霜秋菊,与秀美庐山悠然心会,遗忘世情的隐逸之怀跃然纸上。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深融无迹,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陶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今古独步的偶像。而“秋菊”、“东篱”、“渊明”、靖节“、“南山”、“柴桑”等意象也频繁地出现在后世的创作中,如“渊明何处饮,三径冷香中”(王十朋《菊》);“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高翥《菊花》);“可怜陶靖节,共此一倾杯”(党怀英《西湖晚菊》);“柴桑人去已千年”(元好问《野菊庄主闲闲公命作》)等等。特别是在宋代,随着陶渊明地位渐渐提高,对于菊的描述也成为了当时文人认为的风流向慕。“有宋一代,是陶渊明的人格被推崇到极境,陶诗被推崇到艺术顶峰的时代。”因此可以说,一部宋人咏菊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宗陶效陶文学史。像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朱熹等文学大家,莫不以崇尚陶氏为己任。如苏轼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陆游诗曰:“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陆游《晚菊》)等等。咏菊题材在词作中的范例,当推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秦惠兰.菊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1页.

3 自此,菊花又与宋词的婉约之美结合在一起。之后诸代文学中,大多沿袭高洁志向的象征,将菊视为花中知己以抒己怀。

二、陶渊明的坎坷人生

(一)归隐

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魏晋知识分子崇尚老庄,高谈玄理逃避现实,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他对自然的追求和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实,让后世惊羡不已的许多作品均产生于归隐之后,可以说,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动机也是后人迷惑、探求的,到底上什么原因让他舍弃来自不易的彭泽令,而去过清贫的生活呢?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时所作,以示其归隐决心的。正文前的序言交代弃官的原因,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为维持生计而出任彭泽令,不久“眷然有归欤之情”。“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以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原拟庄稼成熟再“敛裳宵逝”,后因“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其实,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在现实沉浮中权衡利弊后的无奈只举,黄彻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乐田亩,乃卷怀不得已耳”。(《碧溪诗话》卷八)。他的归隐是社会、阶级、思想潮流等诸多因素共同的结果。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清的。

(二)诗酒菊

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成立白莲社,邀陶渊明加入,陶渊明说:“贵社禁酒,如允饮酒,则入社。”慧远破例答应了;不过陶渊明还是未加入,但与慧远经常来往。为一己之私破佛门之戒,陶渊明虽醉酒,却不醉心!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将菊花与酒结成一体,既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也满足他的精神升华。他的《饮酒》其一诗中说:

秋菊有佳色,衰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可见酒和菊花都是他的生命里不可或缺之物;在精神层面上,他爱菊,是认为秋菊足以自况其高洁的人格。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就数菊了。“秋菊盈园”、“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采菊东篱下”等等诗句,在在说明他对菊花的钟爱。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而感欣慰;他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赞美菊花有如松树一样凌霜雪而不折:“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在千古名作《饮酒》中,因采菊而入忘我之境:”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菊花知陶心

有一年,陶渊明在重阳节那天,闲居无事,看见秋菊盈园,想喝酒却没酒,独自空对着菊花丛,心有感触,便写了《九日闲居并序》诗,以寄情怀:

4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袪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相传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奇怪的是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别称。在国人心目中,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象征,反之亦然;在花的国度里,十二个月的当令花花神是谁,往往各有所爱,但九月菊花花神的归属,始终非陶渊明莫属,可见古来国人对他的敬爱,既崇高且一致,几乎已可用“偏爱”来形容;反之,或许也是对陶渊明的钦慕,国人爱乌及屋,对于九月的当令花,千百年来菊花总是第一选择。

“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序》中,为陶渊明的思想品格,作出这十二个字的赞语;亲友们赞赏他勇于活出自己的精神,以“靖节先生”的谥号尊他;他的诗文《靖节先生集》充分反映了农民的苦与乐,也彰显了他的志节与天真。

三、陶潜菊

在陶渊明的一百多首诗中写到菊的只有6处,即“秋菊盈园”、“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芳菊开林耀”(《和郭主簿二首》其一)、“采菊东篱下”(《饮酒》其五)、“秋菊有佳色”(《饮酒》其二)。田园的本体状态,与诗人摆脱了功名利禄的高洁情怀完美地融合,宁宙的浩气融入诗人的胸怀,诗人的人格理想注入田园的物象,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乐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高洁的菊花,悠远见南山,自由的飞鸟,构成恬静的意境,衬托出诗人“清风高洁”的品质。因采菊而入忘我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难

怪苏轼云:“因采菊而见山,意与境会,此句最有妙处。”难怪此句千古传唱至今。曾有记载陶渊明每饮酒,必将菊花数瓣洒入酒中,有时再加上些许茱萸,谓之其 丁福林.陶渊明全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宋]苏轼撰、[明]茅维编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页.

5 中香醇,自得其味,且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可谓深谙健身之妙。

《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陶渊明盛赞菊乃真君子,有冷淡之趣,有隐逸之风,不慕荣华,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只在严冬献身于自然。

《和郭主簿二首》中,陶渊明赞美菊花有如松树一样凌霜雪而不折:“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百花之中最有个性,不怕天寒地冻,开得最久的花便是菊花。这也是陶渊明卓尔不群的品质象征。

陶渊明的生命,宛如一阵从他的桃花源里吹出的率直自在之风,丰美了中国人文思想的内涵;他的理念,像秋季里一盅温暖的菊花茶,呵开了人们被僵锢的本性,激发出生命的喜悦与尊严。这位“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九月菊花花神,果真一如菊花,千余年来,香传至今。

6 参考文献:

[1]陈洪.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2]丁福林.陶渊明全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3]房玄龄著,杜宝元译注.晋书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8.[4]秦惠兰、黄意明.菊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5][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6]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晋]葛洪.西京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萧统.陶渊明集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9.[9]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1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1][宋]苏轼撰、[明]茅维编.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推荐第2篇:陶渊明诗两首之《饮酒》教案

研读《饮酒》。

1.解题。

《饮酒》共20首,大约作于义熙十三年(417),当时作者53岁。以《饮酒》作题,用心良苦,是为逃避当时的文网。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即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正如欧阳修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2.研习新课。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样理解?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尔,如此。这4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的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这4句,从感受效果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样理解?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同学们参看本课插图,更能体会采菊的含义。

(3)课堂讨论。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看”等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①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物之境,物我同一,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陶渊明这里表达的正是这种超脱的忘我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东坡志林》)苏东坡的这几句分析与王国维异曲同工。③古诗文中常有些明明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4)课堂讨论。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联系?

明确:①诗意字面义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秀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同学们可展开想象,口头描绘日夕鸟还的景象。②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是指“成群”,这时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了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③这两句诗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上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5)《饮酒》最后两句怎样理解?

这两句是说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句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6)课堂讨论。

结合两首诗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明确:①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陶渊明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我们从《诗二首》中主要看到了他“柔”的一面,但也不要忽略他“刚”的一面。②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积极意义。③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学生范读自由发表见解讨论赏析诗句小结拓展,谈自己的观点

一 导入

我们学习了〈饮酒〉诗后,初步地了解了诗人陶渊明那种自然淡雅的创作风格,也了解了他那种不愿争名夺利的恬淡的人生态度。但是,诗人在闲适的内心深处自有浩然之气,今天我们来学习与〈饮酒〉诗风格不同的〈读山海经〉,来体会陶渊明的不同创作风格。

二 范读

奇怪同学范读本诗,诗中涉及了两个小故事,看看大家读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学生范读,点评学生谈自己对精卫和刑天的见解和认识。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作者在读了这两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呢?请大家小组之间交流。

三 讨论、赏析前四句中,作者塑造了两个形象,精卫和刑天,精卫为了不再让别人溺死而衔木填海,

问: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上宁死不屈、抗争到底的精神。

问: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精神怎么看呢?

明确:“猛志固常在”,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是赞美他们的行为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的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在这四句中,作者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叙事的方式。

接下来的四句:作者既然赞美了精卫和刑天的精神,可是(提问)为什么又说“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呢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

明确:因为精卫和刑天的雄心壮志都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他们虽然有雄心,但是却无法实现,只能是空想,空怀状志,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问:此时,作者对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明确:同情和惋惜在这部分诗句中,作者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对两个人物发表了看法。

四小结

启发学生作小结在这首诗里,作者塑造了精卫和刑天两个人物形象,看法:既赞美他们的斗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又对他们不能实现的理想而惋惜和同情,同时在这首诗里,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陶渊明的另一方面的品格,在他闲适恬淡的内心深处,有着浩然的正气,这也是作者流芳千古的原因。

五 拓展学习这首诗后,对精卫和刑天两个人物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从这首诗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收获?

作业自选一首陶渊明的诗,赏析诗句,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范读组织讨论,点拨赏析诗

句指导学生小结组织学生开放式的谈话布置作业 进入新课的学习范读并点评谈看法讨论赏析、小结自由发言作业

推荐第3篇: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目录如下

广东佛山陶艺大师封伟民刻画作品“陶渊明”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形赠影 影答形 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被选入初中生语文课本)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推荐第4篇:陶渊明诗文中几种常见的意象

江西九江星子二中宋汶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在陶渊明诗文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立志、入仕到归隐的生活轨迹。表现手法上,善用托物抒情,这里所托之物即为秋菊、飞鸟、青松等自然景物,通过对外物的描述,寄托内在情感与志趣,这类注入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的物象就是文学表达中所说的意象。对于意象一词,有多种解释,但实质却是相同的。辞海这样解释的: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语文教科书对于“意象”的解说更为晓畅。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陶渊明为我国田园诗的创始人,在入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纠结中苦苦求索,最终发生“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归隐之后,更是以毕生心血凝结成一篇篇情境交融的优秀篇章。朱光潜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说:“总合各家的评语来说,陶诗的特点在平、谈、枯、质,又在奇、美、腴、绮„„..”“这种物我回响交流,有如佛家说的‘千灯相照’,互相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鸟,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这里朱光潜先生除对陶渊明诗歌作出中肯的评价外,还提到陶诗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意象,即微云、飞鸟和新苗、秋菊,本文就秋菊、飞鸟两方谈谈诗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还有诸如青松,米酒等,这里就不一一涉及。

一、秋菊意象:

秋菊,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诗人笔下一个惯用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把秋菊与木兰相提并论,赋予它美好的意韵。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称颂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以圣洁芳香之物作喻,表达司马迁对其高洁傲岸人生节操的仰慕,对其矢至不渝地追求美好境界精神的赞美。

陶渊明诗作常以秋菊自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陶渊明独爱菊”,言简意赅,进一步说明陶明爱菊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陶诗以秋菊作为意象,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以秋菊表现其俊洁飘逸的隐士形象。“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绝妙好辞。在采菊的闲适意境中,一位超然脱俗、卓尔不凡的隐者形象挺立于天地之间,洒脱飘逸,如在眼前。通过爱菊、咏菊,寄托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致,菊花也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这也是使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社会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更是飘逸俊洁、傲世离俗的陶渊明形象的真实写照。在此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便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暗香”即菊花的幽香,表面写菊花的香气,实则是菊花品质也即陶渊明品格对人精神的熏陶,含蓄地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还有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极富生活情趣,这也从另一侧面昭示陶渊明俊洁飘逸之隐士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以菊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品质自励,展示其高风亮节。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薄二首》。诗作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在高洁而光耀的秋景中寄托了一种卓绝之气,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菊花何以成为体现诗人品格的物象呢?这还得从菊花本身的品性加以分析。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群芳殒损,万木凋零,诗人元稹曾在诗作《菊花》中对它有过这样的评价“此花开尽更无花”,猎猎秋风中,万物萧苏,只有菊花在瑟瑟寒风中凌霜盛开、傲然怒放,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无疑成就了它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形象。而陶渊明愤世嫉俗,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正与菊花的卓然特立完美地叠合在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高洁傲岸品德的象征,两者合而为一,难分伯仲。萧统《陶渊明集》序中有言:其文章“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更是对陶渊明洁身自好、傲然桀立人格的高度评价。

(三)以秋菊寄托美好情感,表达对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饮酒》其五写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混浊世风的鄙夷,表明自已远离尘俗,对以秋菊为代表的美好境界追求的强烈愿望。《九日闲居》的诗序中有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赋予其人格意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作者在弃官归田之后,看到自己酷爱的秋菊依然长势喜人,格外欣慰,其实这里的秋菊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征。

一直以来,很多评论家在评价陶诗时常有“冲淡自然”之说,这一方面与他泊淡闲适的性情分不开,同时也是他精神气节的具体体现。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倡导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在陶诗中找到最好的印证。陶诗就像菊花一样清新淡雅;他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也像秋菊般傲然;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然深情。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在《己亥杂诗》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这里作者也以松菊为喻,对陶渊明人品、诗品作出了高度评价。

二、飞鸟意象

“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陶渊明诗作中的飞鸟被其赋予丰富的内含,包括高鸟、翔鸟、羁鸟、孤鸟等,这里仅就陶诗中关于飞鸟的三个方面即高鸟、羁鸟、归鸟意象谈谈陶诗中飞鸟意象的特点。这三种意象大致表现出作者由积极入仕——羁旅困顿——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射出作者坎坷而又多舛的苦旅人生。

(一)、高鸟意象:

翻阅陶渊明诗文集,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其早期作品中,有很多表现诗人志存高远的诗篇:如“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青少年时代,陶渊明积极进取,有佐君立业、大济苍生之意;壮年时期,陶渊明积极入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晋室,兴利除弊,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因此在诗文创作中,常以飞鸟形象寄托其高远志向。最早出现飞鸟意象的是《命子•其二》:“凤隐于林,幽人在丘”,从中可看出陶渊明的青年时代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杂诗十二首》其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则希望自己成为胸怀“猛志”而“远翥”的高鸟。《读山海经》中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则寄托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暗含对刘裕篡权代晋这股历史逆流的抨击,表现出强烈的家国之情与反抗意识。陶渊明本是满怀大济苍生的美好愿望出仕,但残酷的现实将他的梦想无情地击碎,等到他领略了官场的腐朽污浊,深知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后,流露出沉重的迁逝之感。因此在以后的一些诗歌作品中发出“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感叹,也流露出他对入仕生涯的悔意。但早期作品中的“高鸟”意象,更多侧重于抒发“鲲鹏展翅九万里”的雄心壮志,表明诗人“思远翥”的高远志趣。

(二)羁鸟意象:

陶渊明一生有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隐的苦涩经历,最终悟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他看不惯腐败世风以及官场贪墨成风的混浊现象,因而在望见高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深感自己为形迹所拘所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显流露出对自己误入仕途的惭愧与后悔。“久在樊笼中”则将自己误入官场比喻成飞鸟被樊笼所束缚,有渴望挣脱笼子的强烈欲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感士不遇赋》中,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权者是靠不住的,官场对于正直的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骇鱼,宏罗之于惊鸟。统治者的专制制度和奸佞之徒陷害忠良的险恶犹如巨大的罗网,将正直的仕人围困其中,人格与心志将被扭曲,可他与所有仕人不同的是,决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来顺应污秽的世道,正如上文所述,陶渊明入仕,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兴利除弊,振兴晋室,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但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没有找到施展“猛志”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本极为朴质珍贵的自由。诗人忍受着无可言表的抑郁和无奈,吟唱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在饱受出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纷扰的纠缠后,终于发出“逃禄而归耕”的感慨。“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仕途险恶,羁鸟在痛苦的求索中终于觉醒,只有归隐田园以保守自己高洁芳馨的气节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进一步表明诗人在出仕之时极为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感慨是极为深沉的。

(三)、归鸟意象

最后谈的即是人们最为熟识的归鸟意象,这之间寄托诗人归隐园田的美好愿望,蕴含着作者对内心深处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的眷恋和皈依。 在经历种种矛盾纠结的痛苦折磨后,陶渊明获得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的解脱,感受到心身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惬意与释然。而“归鸟”正是此种情感的载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以大量篇幅写了他迷途而返,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是陶渊明与上流社会彻底决裂的宣告书。文章《归鸟》诗中“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回归的鸟儿,众声相鸣,或飞或栖,无不悠然惬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三),诗人把在夕阳中返巢的飞鸟,暗喻自己挣脱世俗一切羁绊,找到最终归宿时畅快心情。“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

刘勰在其著名文论《文心雕龙.物色》谈到意象的内在联系时写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说的是一年四季景物具有不同的形貌,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窿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说的是描绘天气和事物形状,既然要跟着景物而曲折回旋,运用辞藻和摹状声音,又要联系着自己的心情来斟酌。在《神思》篇中则进一步强调了意象的重要性。“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谋篇之大端”。说的是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这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安排篇章的重要开端。然后通俗地说明意象的内含:所以《神思》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之象,是情貌结合、情景交融的象,所以称为意象,这是构思中的意象,所以要根据它来运斤,来创作。陶诗中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艺术含量,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也很好地表达了内在情感。以上是有关陶诗中秋菊和飞鸟意象的阐述,以期对全面认识陶诗创作特色起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朱光潜《陶渊明》 陈士杰《陶渊明诗文集》 萧统《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传》 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史》 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

宋汶

推荐第5篇:陶渊明

解密陶渊明 1.童年陶渊明

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度过,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童年的陶渊明。他自视极高,这是他后来去做官以求兼济天下,同时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主要心理来由。

可惜到了陶渊明同学九岁的时候,父亲死了,一家人的顶梁柱没了,最主要是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娘和妹妹。一家人坐吃山空,就穷下来了。寄养在外祖父孟嘉家。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早已经过世,据说是“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但不妨碍这个老先生成了陶渊明后来学习的榜样。陶渊明在这里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同学学习很努力,读了一肚子书,为后来成为真正伟大的田园师祖陶渊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时候的陶渊明逐渐显出其优秀的潜质。陶渊明逐渐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期间,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陶渊明自觉已经学成文武艺了,可以出来大济苍生了。

2.官途

陶渊明身处乱世。东晋末年传统豪门势力与新兴贵族势力比阔斗富,大量囤积土地,而贫穷的底层劳动人民大量沦落为官宦乡绅的佃户,生活穷困窘迫,这种状况发展到后来便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1、江州祭酒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这个官不算小,类似于今天保定市常务副市长。陶渊明的这个“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这个王凝之的父亲是大名人——叫王羲之)自设的一个官职(晋朝地方官自己有权设置自己下级官吏,只需向上报备就行了)。这个官职在江州属于要职,握有重权(第一任江州祭酒就是王羲之)王凝之是个有个性的人物。他深信五斗米道,迷信“鬼兵”。孙恩攻打会稽时,王凝之同志设坛祷告,烧纸画符,之后给手下说已经请到“鬼兵”十万,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于是叛军至,于是城破,于是全家被杀。王凝之这人脾气还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但也是有脾气的,也常常用鼻孔看人,或者说叫傲骨,四个鼻孔相对,两人间隔阂日深。面对王凝之这样一个“宝贝”,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说不干就不干,打死也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秘书长),他也没有答应,回家种地去了。

第一次仕途结束,但陶渊明并未灰心,只是运气不好罢,达既不得,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

2、桓玄门下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这个时候,天下大乱,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到荆州,投入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可是个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但危险来了,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要没有个合适理由,如何能下得了船?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了,于是因母丧辞职回家,丁忧三年,名正言顺,公元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造反成功,改国为楚。

陶渊明在家乡躲着,心里暗骂,但也颇有些尴尬,一边种地,一边作诗发愤,来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的不平,不满,不屑:

3、刘裕参谋官——侠客陶渊明

刘裕在陶渊明经历中可是个重要人物。。

在刘裕大败桓玄的时候,陶渊明高兴极了,开门出来,投奔刘裕,并且做了一件大事:这时候桓玄被刘裕打得屁滚尿流,一败涂地,就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上(这可是个护身符),一溜烟跑到江陵。陶渊明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为了救安帝,也为了自家出口气,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侠客

——他化了妆,扮作一个落魄文士游学的样子,骑上一匹高大的白马,背背长剑,腰挂水葫芦,怀揣大饼,风餐露宿,冒险穿过敌人辖区,中间躲过敌军多次盘查,几历生死,到达建康,找到刘裕,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报给刘裕知道:“快去救万岁爷啊,桓玄把主子抓到江陵去了,囚在那哪儿了,我这里还有地图,你看你看……”刘裕自然大喜,和陶渊明一起做了个营救计划,于是把可怜的皇帝给救出来了。

他高兴得很,也颇有些得意,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心里觉得理想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了。论功行赏,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公元405年三月,上表辞去参军这个实为顾问(顾着就问,顾不着就不问)的差事,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4、彭泽令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词》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愁得转圈。而去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决了。

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是个类似巡查钦差的职务,张飞打过的那个督邮)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精彩出炉: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翻译过来就是,为这么几粒粮食,让我跪你?这回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活结束。为了表明心志,还写了《归去来兮辞》以表决心。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

1、陶渊明十三年仕途,到辞彭泽县令结束,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

2、陶渊明归隐后有过短暂的自得与快乐。归家途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很快他就又郁闷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看得出此时的陶渊明心中还是没有放下,失落,寂寞,不平,仍是心中难平的郁结。但陶渊明经过了“命巾车,棹孤舟,寻壑,经丘,植杖,耘耔,登皋,舒啸,一大段时间的思索,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归去来兮辞》是一个分界点,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陶渊明同志思想的真正成熟。从此之后在陶渊明的诗中没有了不平之气,没有了无病呻吟,真正达到了平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5、田园诗家陶渊明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为后世文人具象化了梦中的寄所。

陶在《五柳先生传》里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他说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这该是陶渊明先生明悟以后的哲语罢(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谁),所以不必拘泥这桃花源是真有其地,还是经了艺术加工,还是完全虚构了这样一个乌托邦似的仙境。总之,我们知道,每每在心里眼里念着桃花源这三字的时候,必当心动神摇,不能自已。

6、困顿酒中仙

中国有名的酒鬼诗人很多,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陶渊明也如是。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来源就靠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惬意啊,跟当年官场生活一比,真有重生之叹。不过陶渊明可算不上个合格的农夫,技术一般,体力也差,隔三差五的还要在家醒酒,所以生活质量自然也下降了一个层级。偶尔也有些朋友来看他,会送他一些钱物(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但毕竟救急不救穷,甚至交好的农夫朋友找他喝酒的时候也劝他再去做官,但陶渊明则笑而不应,次数多了,也就没人再提了,但村里有这样一个当过大官的农夫,大家也觉得脸上有面子,酒还是时时找老陶喝的。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虽然陶农事差劲,但酿酒技术在村里是最好的,所以村子里的老乡们不管谁家酿酒都会请陶去指点一下,等酒酿好了,再老陶一醉。老陶为这事得意许久。陶渊明喝酒不讲究吃菜,俩大腌萝卜,或是院子里摘颗黄瓜也能对付。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朋友来了,只要家中有酒,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老陶会说:“我要醉了,马上会睡过去,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候也会有朋友知道他日子艰难,除了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饱,临走再送些肘子,鲜鱼之类的给他拿走。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也有讨厌人物,江州刺史檀道济就是一个。这天檀刺史亲自到他家,劝他出山:“说坏世道是可以归隐的,但当今圣主英明,天下一统,就该出来做事啊,在这样猫在乡下,是什么意思?”陶渊明心中暗骂,却说:“我,老朽了,没有本事了。”还说,就端茶送客。檀道济要送他猪肉和大米,他说自己吃惯了五谷杂粮,享受不了,檀道济很生气,放下东西就走了。陶渊明也很生气,把那些东西都扔到门外(骨气)。围观的乡亲都很纳罕。

五、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六.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是一位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

推荐第6篇:陶渊明

1.千年前,你,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让你无奈,你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吁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壶中的可是那忘忧醒神的酒,让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无人懂的丹青妙卷,唯让你不求甚解地会意去了其中的快乐?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可你到底身处天地间,身处那一片桃花源。

你忆起归家的情景,欢喜与释然写在脸上,荒芜的山径,还依稀留着些一般不愿随流而去的松菊。仆童相迎,他们身后,还有你尚未更事的孩子倚在门边。当然,还有使人敞怀的好酒在杯中静候。你坚定地说:“隐,我没有选错。”

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毅然把自己“关”了起来。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陶渊明!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却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一瓣菊香。

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2.陶渊明先生:您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舟遥遥以轻飙,风飘飘而吹衣”,您高兴地回到家中,慨叹“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过上了“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幸福”生活。您“登东嗥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您成了隐士的典范。

有人说:“要以出世的心去做人,以入世的心去做事。”从这种意义上说,您也是做人的典范。但是,您没有“以入世的心去做事”,纵然达到了“天地境界”,我仍不能赞同您的做法。我认为,人生不该这样度过,人该为人类共同的事业奋斗。

您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是的,韶华易逝,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有限的日子里做一些事情。您也许不知道,许多年以后,世界上出了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曾说:“我生活简朴,我常为过多的享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而羞愧不已。”这是他,一个一生都在为人类奋斗,并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说的话。

相比之下,您享受着,却不愿尽己之所能做一番事业,而只愿做一名看客。人不该是一名看客。在您之前,也有一位大贤,他被人赞美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虽然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努力过,他奋斗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因此他“长使英雄泪满襟”。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有屈原,他“哀民生之多艰”,“上下而求索”,为了他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在混浊的世上做一名“独醒”人,不仅不随波逐流,反而以死抗争。人生就该有这种气概。清末的谭嗣同,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为变法而慨然赴死,含笑九泉。人生就该是这么执着。面对“九死”而“不悔”的屈原,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面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面对“生活简朴”奋斗终生的爱因斯坦,您该是无言以对了吧。甚至面对你逝去的年华,您是否会有一丝悔意?后悔自己没有在“盛年”做一番事业,至今有愧于心。那么,您该劝以您为榜样的年轻人“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追求无悔的人生,“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子妄言,先生教诲。

3.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推荐第7篇: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推荐第8篇:陶渊明

淡薄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依世独立,宁静致远。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峻洁恬淡、质朴真率的个性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的田园诗显于后世,真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章从他的济世之志、困厄矛盾的人生际遇、峻洁性格、文学成就来论述陶渊明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陶渊明重视保持自己的自然之性,热爱自然之景,毅然辞官归田.其诗文表现了他对理想、自由、自然与和谐人生的追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魏晋时代的人们不同于传统的独特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的思想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悬赏分:0一

最佳答案

浅析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

内容提要: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能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陶渊明身上,文学才独立存在,读书与写作才那么自然而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既是方式又是目的。现实是审美之中的现实。这样的现实形成文字,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坦然面对生活的心态,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进行渗透的。

主 题 词: 诗意 审美化态度 审美教育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会选入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的作品就是他本人的写照,欣赏它的作品必要探讨他本人。

(一)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代表性的观点有:鲁迅?quot;金刚怒目\"说、朱自清的道家田园说、闻一多的个人闲逸说、朱光潜的人格风格说。当然还有陈寅恪、王瑶等大家,他们基本都从陶渊明主导思想的角度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这些研究仍都是中肯的,因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它的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

关键是,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另外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外,还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它的表现又在哪里呢?应该在于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中国文化中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宗教意识,因此对于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而言,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由六朝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陶渊明对人生的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所以才会\"欲辨已忘言\"。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般都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体验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盛行而讴歌田园之章则大为逊色的状况。有人以\"山水诗\"为陶渊明定位,忽略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价值。朱自清先生就认为田园才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的\"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与谢灵运等人又有所不同,陶渊明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脱世的名山秀水,也不仅是自然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审美的、文化的第二自然。审美功能在使个体精神的安宁和超脱方面对陶渊明极为重要。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问题,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等下等人的生活圈子。他眼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多美的景象啊!田园生活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然)。

(三)文学之于陶渊明的意义

陶渊明活在读书和写作里。文学对陶渊明的人生而言,意义弥重。从陶渊明始,文学审美作为个体精神安宁和超脱的途径,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句子,恰当而细敏地体现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特征,也拨动了后世文人们的文学心弦。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话,那么对子女的教育就简单多了,按最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即可。但陶渊明并没有那么超然,子女的教育问题困扰着他。且看《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岁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吹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因为它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的\"真意\"\"守拙\"已是经审美加工过了的。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鸡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儿子不喜读书使陶渊明那么烦恼。因为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quot;愚拙\"。

陶渊明的这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陶的影子。而苏轼则是陶渊明的崇拜者,也是以审美姿态生存的典型。苏轼甚至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不断被贬谪的不幸遭遇,也成了笔下丰富的文学材料,而且乐于以此为题。

我们从审美化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人生,从而对文学审美功能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就会更加信心十足地进行文学教育。

参考资料:

1、《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2、《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3、《陶渊明悬案揭秘》王定璋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4、《隐士传》(序及本传)高敏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5、《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著

6、《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7、《美的历程》(魏晋风度一章)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8、《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议中永远屹立的陶渊明

作者:李剑锋

鲍照有诗云:“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人生命运;而同一个人也常常面对歧路徘徊、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个问 题,对于心灵丰富复杂的陶渊明也不能避免,他一辈子在仕与隐、贫与 富、生与死、激荡与飘逸诸种矛盾中思考和抉择。陶渊明“托体同山阿” 之后,悠悠千载,声名起伏如层波叠浪,他的为人和作品在争议中横看 成岭侧成峰,而陶渊明却永远像他家乡的庐山一样雄伟秀丽而不失洒 脱之致。

一、是隐逸诗人还是伟大诗人?

南朝梁代著名文论家锺嵘在《诗品》中首先提出陶渊明是“古今隐 逸诗人之宗”。这样的评价,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当时隐逸诗人或者说隐士作诗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 文学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隐逸本身就体现出一种被肯定 的独立价值。即人本身不仅仅只有出仕治国、平天下才有人生的意义, 在隐逸之中,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兴趣、性情方面的满足,也有 其值得肯定的价值。《诗品序》云: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 隐士安顿愤懑、孤寂等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诗歌创作抒发出来。 这个时期出现的一批隐逸诗人中,陶渊明是最出色的,所以被推举为 “隐逸诗人之宗”。

另一个方面,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国古代的隐士从春秋战国时期的 楚狂接舆、荷蓧丈人、长沮、桀溺等开始就很少有作品流传下来。到了两 汉时期,隐士作品也极少,而且基本不见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写诗 的隐士才开始增多,但集中反应隐士生活和心态的很少见,可称为隐士 文学代表的人物难以找到。而陶渊明弥补了这一不足,他既过着隐士的 生活,又把隐士生活用文学的形式书写出来,将隐士生活审美化,使之 成为一种可以审美感知的生活方式。

时代思潮和历史传统这两个方面造就了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的称号。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仅仅把陶渊明看作“隐逸诗人之宗”是有 局限的。也就是说仅仅把陶渊明看作隐逸诗人是不够的,因为这概括不 了陶渊明。陶渊明除了写到隐逸生活之外,还有他独到的人文关怀、社 会关怀。陶渊明在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日益为大家承认之后,就不 仅仅是一个隐逸诗人了,他成为进入文学史的大作家中非常著名的一 位。比如,梁启超曾经说,屈原之后能够写出自己个性的诗人就当推陶 渊明了。陶渊明超越了“隐逸诗人”,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达到的思想 深度,都可以使他跻身于一流诗人和思想者的行列。

随着陶渊明文学史和文化史地位的确立,像历史上任何一位圣贤 一样,陶渊明身上的光环日渐辉煌,乃至用“伟大”来形容了。陶渊明是 了不起的诗人,也是思想深刻的哲人。但最好还是少用“伟大”的字眼, 这实在是一个过于虚幻的词语,大众容易被它蒙蔽自己的眼睛,容易因它丧失独立思考的大脑。我们可以推 崇陶渊明或者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但首先需要摘掉这顶虚幻的帽子。

陶渊明不是未卜先知的圣人,他认真地生活,仔细地谛听内心的需求,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他性 灵的流淌,后世往往并非如此,而是这样:摆出个架子———我要作诗了,然后写出诗来,雕琢、人为的痕迹很 浓厚,包括那些写得很好的田园诗,都很难摆脱这样一些特点。说得更本质一些,就是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 审美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纯粹的一种创作上的事业。

陶渊明的哲思主要是从生活中感悟的,是带着生活原始气息的活生生的有机思想,与空洞的、机械的说 教截然不同。“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假使陶渊明没有经历生活的艰难,而是一位衣食无忧的儒家读书 人,怎么会有这样违背孔子的言论?他的哲学思想还是读史思考的结果。但无论从哪里来,都经历过生活和 心灵的酿造,寓理于生活、形象和情感之中,与当时概念化的玄言诗不同。我们可以在他的思想中找到儒、道、玄、佛诸家思想的影子,但已经融汇在陶渊明诗意的思想里了。这是诗意的思,不是抽象的推演。

二、是逃避怯懦还是大智大勇?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人以现在的眼光来质疑陶渊明的“隐逸”,觉得他选择隐士生活是对于现实生活 的逃避,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懦弱的表现。这实在是一个误解,从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的立场上来看,我们不 否认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但是如果敞开宽容的胸怀,站在当今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选择的立场来看,这个 观点是非常偏颇的。隐逸不是陶渊明懦弱的表现,而恰恰是陶渊明大智大勇的表现,这不是一般人能够选 择、愿意选择、选择之后能够坚持到底的一种选择。

陶渊明也曾经在仕途上奔波过,他奔波到四十一岁;孔子曾经说过,“四十而不惑”,他追求到四十岁以 后对人生有了更彻底、更深刻的理解,不论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族条件、时代条件,还是从他个人努力 的最终结果看,他在仕途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再像他的祖上陶侃那样建立赫赫的功 勋了;何况时局也不是他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后来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刘裕,他当时已经成为朝政的实际把持 者,从魏晋时期的历史看,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陶渊明对晋朝是有所留恋的……从种种方面来说,他觉得 出仕之道被堵死了,就是通过仕途来济世弘道是走不通的,这是从大的文化理想来看。从个人的性格来看, 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小时候就喜欢随任自己的性情做事,人越大往往对自己的性情把握越准,有 些不愿意做的事就真不去做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内在需求,可很少有人能勇敢地把他仅出于功利目的、不乐意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扔掉。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随任自己的性情发展,没有大智慧、大勇敢是难以做 到的。大智慧就是你对人生想透了,大勇敢就是说即使仕途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利益,哪怕是可以酿酒的庄 稼,也干脆不要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挪到今天,设想一下,一个做县长的抛弃原有的一切,到田里种地,这 是很困难的,不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做不了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并不是不负责任。实际上,陶渊明归隐也有痛苦的时候,他曾经有句诗:“淹留岂无成”,质疑自己 在隐居生活中难道一无所成吗?他反复考问自己,他思考的结果是在隐逸生活中也会有所成就,这个成就就 是守死善道,就是一辈子行善,固穷守节,通过节操的修行来影响风俗,使人心向上,来影响周围的人,甚至 影响后代。陶渊明确实做到了,他对于当地的风俗有影响,对后代的学人士子也有影响,甚至对后代做官的 人也有影响。陶渊明放弃在仕途上济世弘道,但没有放弃在隐逸的道路上通过自我节操的坚守和升华来达 成对社会的影响。

另外,他对家庭是负责任的,他的同道“浔阳三隐”之一的刘遗民归隐做了和尚,抛弃老婆孩子到山上面 壁修行,他写诗给陶渊明让他一起归隐,但陶渊明说“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为了亲朋好友的缘故,舍不 得离开他们去独自隐居。庄稼就要播种了,还得去种庄稼;孩子们要吃饭,他要考虑一家人的糊口问题。陶渊 明跟一般孤僻归隐的人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称陶渊明为隐士是不大合适的,实际上他是一个普通的 人,是一个有道德操守、有文化修养,同时双脚踩在土地、灵魂在蓝天飞翔的一个诗人。他是一个非常负责任 的人,而且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负责任的人。那种认为陶渊明的归因属于逃避责任的观点是非常概念化 和空洞的。 (下转 G 版)

-----------------转版-----------------

(上接 F版)

三、是过时的点缀还是现实的典型?

陶渊明是读书人回避不了的的话题,在历史上,他 仿佛只是文人雅士不断吟咏和书画表现的对象,是追 求物质生活之外的风雅点缀;在我们这个注重利益的 时代,读者连他的风雅也怀疑了,总是功利地询问:读 陶渊明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有意义,人们又该怎样定位 陶渊明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陶渊明在庐山脚下干干净净活了一辈子,这不是 富于一般文化修养的人能够做到的。他高洁的一生至 少启示我们:当代人不论受到物质欲望多大的冲击,都 不应忽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这是非常具有现 实意义的方面。因为我们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外在社会的诱惑丰富且复杂,那么如何获得一种智慧, 以大智大勇的态度坚守自我的精神和灵魂,活得踏踏 实实,这是最重要的。

人如果完全把坚守的理想放弃了,那是很危险的。 一个人放弃了就是一个人的堕落,一个社会放弃了就 是一个社会的堕落,一个民族放弃了就可能是一个民 族在未来的历史中消失的前兆,这是肯定的。没有高远 追求的民族,将来很可能消融于其他民族之中,就像一 个人把自己放弃了,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东西,成为别人 的尾巴和附属。扯得远一点,封建时代的女性也是很有 才华的,但从总体的文化创造和贡献来说,就没有男性 大;因为封建文化将女性作为附属性别来看待,使她们 的独立意识和理想追求衰弱了,结果就是女性埋没了 天才,埋没了自我。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一个没有理想的人进入社会 就可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浪的人,也可能在波浪中活得 很滋润,但仅仅是波浪中的泡沫而已,而不是能在波浪 之上随意驾驶船只到达自己目的地的人。

陶渊明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应该是现代人所高度重 视的。现代人把人与自然关系破坏得越来越紧张。现代 的生活方式,尤其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对外在事物的 态度是攫取,是一种占有和奴役的方式,不是尊重外物 的方式。对自然的利用,总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随意 破坏、砍伐、屠杀,而不是当作可尊重的对象来互通有 无。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开辟了一种永远值得借鉴的与 自然相处的方式,这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下 所产生的一种田园生活方式。田园生活方式既尊重了 自然,也满足了人的自身需要。人们可以合理地开发自 然,但自然本身所拥有的原生态的东西不应去破坏,比 如陶渊明家乡鄱阳湖地区的仙鹤曾被大批猎杀,场面 非常惨忍,这种纯功利式的猎取实在是一种彻头彻尾 的破坏。大自然本身产生的东西人类不应该再去侵犯 它,过度侵犯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自然会反过来惩罚人 类,所以说人和自然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这种带有田 园意味的、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审美生活方式。

在历史的争议中,陶渊明不可能再辩解了。但陶渊 明用他六十三年短暂人生的认真实践和一百多篇作品 的真诚书写,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秀立的一道风景线,像 桃花源一样具有永恒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吴海青同学对笔者的采访 记录稿)

对陶渊明的评价

悬赏分:10三

最佳答案

陶渊明(365解决时间:2008-12-12 10:49

问题补充: 为什么?

提问者: 11111erty - 四

最佳答案

不能说喜欢与不喜欢.陶渊明的时代于现代大不相同。 陶渊明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不愿与那群人同流,所以他选择了逃避,他很无奈。

而现在,不一样。谁会愿意舍掉好生活去乡下独坐山林呢,没有的。你看农村老百姓都想到大城市去生活,为什么呢,那儿条件好。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人都是在追求利益。所以说,我只能说陶渊明是个不和俗的人。现在也是。

陶渊明的生活方式 一日,一友突然问我:“你对陶渊明什么看法?”我一脸茫然:“我很欣赏他的诗词和文章,但我不赞成他的生活态度和处事的方式。”

“哦。我从来没想过这些,只觉得他的文字给了我们美好的感受和精神的超然,陶醉在他的文字里,从没想过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的状态。可是,我在教《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时,学生却突然说:老师,陶渊明是个懒汉,又喜欢喝酒,在今天他连老婆都找不到,谁愿意嫁给懒汉酒鬼!我当时真的感觉有些尴尬,为作者尴尬也为自己学生的这种认识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说,我们现在先讨论作品,先不讨论作者本人。我们谈谈对陶渊明的认识好吗?”我友很认真地说。

“好啊,当然好。记得在哪篇文章里读到过:陶渊明是在第一次归隐后没法生活又出来做官,仍不能适应官场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之后又一次隐去的。官场有官场的恶浊,但官场也有官场的作为。陶渊明可能是适应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能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不满,于是,开始想象他自己满意的理想社会生活——桃花源似的生活!我们今天也才有了美妙的《桃花源记》欣赏。我想:一方面他陶醉于闲适自然的生活状态之中,另一方面生活的窘迫又让他很无奈,就只有借酒麻醉自己了。醉了就什么也不用去想,所以,他的酒后诗作很多,也很超脱了,并不一定就在醉生梦死中。苦闷了只有写文字解脱了,高兴当然也会用文字记录了。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他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我说了一些自己的浅显看法。

“可我平时也是只注重了文字的感受,而忽略了他的生活状态。学生却说他耕种也不勤劳,他的诗句„草盛豆苗稀‟就是证据。真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了。”我友有些困惑,“想想也是,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竞争,我们活着就要融入到生活之中,有些事情是逃避不了的,饭你总得吃,勤劳和拼搏是现代人缺少不了的品质。只喝酒写诗,谁养活你生活啊?诗词文章只能是生活的作料不能当饭吃!真不知道陶渊明当时是如何生活的,还能写出那么多美好的诗词文章!”

“那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高雅的情致了,所以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才情吗。谁没有经历挫折和磨难,但能用文字记录感受的又有几人呢?记录的好的就更少了,能留下来的就是宝贝了。品味陶渊明诗词文章的美好,学习他能用精妙的语言记录自己独特的感受就行了,至于他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我的确很佩服陶渊明的才情和洋溢在诗词中的悠闲与自得,但我们也没必要学习他的生活方式呀!”

推荐第9篇:陶渊明

大 学 语 文

姓名:廖智斐 学号:20090718 专业:09土地

(1)作业 (2)论文

(3)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之田园诗人陶渊明

可能将陶老先生作为这次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的对象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点是因为我来自江西,而恰巧这位流传千古独树一帜的田园诗人也是来自江西,在论述他的时候心底会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自豪感;第二点是由于初中时候第一次读到他的《桃花源记》,一种莫名的冲动油然而生,之后每次有关于他的文章与诗集百读不厌,每每读来体会会愈加深刻与强烈。这才毫不犹豫的将陶老先生作为这次的对象来细细品读一二。

——写在前面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陶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由于陶诗的重要题材是田园生活,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也是本人早年为数不多令我触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其实代表了这位老先生更是我们世人所共同幻想的一个美好愿景,一语道破了我们闲适怡然的一面。

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流。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很多人会随口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记得那时老师还会给我讲“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故事。其中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自从那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再也没有出来做官,那份洒脱与不羁并非常人所有,加上他旷古绝今的横溢才华实在令人称颂不已。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 ,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于是便有了一个伟大的陶渊明,他的诗文,将与日月同辉,照耀着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

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实他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

陶渊明的出现,使得沉寂了将近百年的诗坛,重又获得生命的力量。他不仅总结了魏晋古诗,而且也启发了宋以后的新体。他的健康的鲜明的诗句,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歌唱,就是此后诗坛所要走的道路。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综上所述,或许我对陶渊明先生或多或少存在个人的崇拜主义,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作品,他的人格魅力的赏析,他的才华与性情的确值得我这一生来品味。

推荐第10篇: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设计

长岭县第四中学

刘向福

【教学目标】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移情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悲戚”的深意。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二、诗歌鉴赏

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答: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师问:“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生答: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4.主题把握

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

三、总结:

古代很多文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们对他们应该报以深深的同情。好在我们生活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时代,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认真学习,细心做事,怀大志,成大事。

四、作业

背诵《杂诗十二首》其二

五、板书

为何 悲戚

如何

第11篇:5、陶渊明

5、陶渊明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归去来兮辞》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地处山区,基础比较差,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搜集资料条件有限,对学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比较困难,所以教学不能操之过急,要因地制宜,逐步引导,通过多次朗读,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全文,了解陶潜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3.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4、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教学要点分析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资料汇演,设置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探究思考,深层研讨,突破难点;品味鉴赏,赏析课文个性鲜明的写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准备

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读《五柳先生传》,初步感知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问题探究

1.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本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点?

《五柳先生传》来自一篇自然率真文字,无一点风尘俗态。钱钟书先生评曰,“‘不’字为一篇眼目”。《五柳先生传》以一字立骨,重言积字,声声言“不”,通篇用一“不”字点次成文,辞约旨远。解读本文,笔者试提携“不”这一文眼,立足文本,发微探幽。让我们循着飘逸的诗句走近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吧。在短短的篇幅里以精粹的笔墨描写了他的爱好、生活态度以及思想性情等各方面,把诗人的性格形象的勾画出来。

教师解释全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2、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元亮。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桃花园诗》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三、学生活动

1、反复吟诵,思考本文的形象及情感思路

2、小组活动:互相说一说《五柳先生传》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素平淡,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纯真可亲而又意味隽永,我们都不禁陶醉其中。我们应该感谢陶渊明,是他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

五、板书设计

教师总结概括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

淡泊明志 闲适自在

固穷守节 厌恶官场

躬耕田园 诗酒琴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介绍陶渊明写《归来去兮辞》的诗境: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非土族出身,因而很难在当时东晋严酷的士族门阀制度下,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

二、师生合作,理清思路,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背诵《归来去兮辞》。

2、教师介绍强调诵读的要求和方法。

诵读,是学习古典诗文的重要手段途径,也是文化积累的必要手段之一。 《归去来兮辞》的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读出节奏

本辞多用四六偶句,平仄有致,读来顿挫抑扬,琅琅上口。

六字句和少量七字、五字句,要读三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自以/心为形役。

三字、四字句要读作整句,末字音节适当延长,如:归去来兮———

⑵.读出层次

《归去来兮辞》48字,每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

如这一段可分两层,每层四句:

第一层:运用反问句式抒发归田的急切心情。

第二层:表现误落尘世顿悟后的追悔和喜悦。

诵读时,每一节结尾可稍作停顿。这样,全篇层次清晰可辨,音节也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三、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教师解释《归去来兮辞》(翻译)

正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觉悟到现在(归隐)是正确的(选择),当初(做官)是失误的(选择)。

2、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品味涵咏陶渊明辞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3、小组共同诵读。四:品味赏析,美点寻踪

1、文学常识介绍: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2、文章题旨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

3、自由寻踪 合作欣赏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在田园生活到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直至终老也没有改变。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曾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渴望自己也能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几次出仕与归隐的经历,暗含着他的理想壮志屡次碰壁。每当他愤慨于官场的污浊黑暗时,心中就不免燃起对乡居生活的怀念。终于,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他的后半生,基本上就是在静谧闲散和贫病中度过的。

五、课堂小结

在这里,没有暴力,没有虚假,也不会再去为“五斗米”而躬上凌下,矫情伪饰。他本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自然灵长,况且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具有侠义风骨,别有远大抱负,如今被迫走上归隐这条路,他的内心深处不愿,更不甘。但现实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在躬耕之余,饮酒、读书、著文,坚守他“但使愿无违”的崇高气节。胸中有块垒,不吐不快;心中有高趣,不抒不行。可是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性格,又使得他不便直说,也不愿直说,于是便巧用“托名”,借五柳先生以“自况”,以为他人作传来寄意。这样,既能从容自如地从各个侧面展现自我,“颇示己志”,袒露心声,又避免给人以“王婆卖瓜”之嫌,可谓一箭双雕。

教学反思:

第12篇:陶渊明事迹

我论与陶渊明的“隐”

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这些不难以看出,其为官之时,官居高位且更能体会官场世俗之乱,也该是他有这样一颗“闲赋”的心的缘由了。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从陶渊明的亲人可看出,陶渊明世代必是有才有德之人,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条件,给予了他将来的一切。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太元十七年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少时读书多,为陶渊明一生之才留下了深厚的基础。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证明即使是名人,其年少时也同样拥有一颗远大的心。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义熙元年41岁。他因“亲老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

五、六年。晋隆安四年,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曾奉命使都。隆安五年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晋元兴三年陶渊明离家东下,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8月,他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等。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义熙二年至宋元嘉四年病故。

归田之初,家有僮仆,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温饱亦无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义熙七年,他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结识了不少新的邻居,其中既有共话桑麻的农民,也有共赏奇文、共赋新诗的文人。晋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拒绝。。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自到他家访问,馈以粱肉,被他挥而去之。可以体现陶渊明淡泊名利元嘉四年冬天,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随死却不灭,他的一切都留在了诗文之中,也流传到了今天。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感士不遇赋》、《与子俨等疏》等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以及在此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理想。《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现存文12篇,计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可见其才,寥寥数篇,却海纳百川。

但是,陶渊明的诗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视。到了唐代,他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元明清三代,注陶、评陶风气大开。注本、评本之多,几与注杜、评杜相埒,这或许也算一种悲哀吧。 所关陶渊明的个人事迹,其亦不少。投军未成 陶渊明出生于东晋与宋刘交替的大*年代。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而且性格沉稳,遇事不慌,双亲视为掌上明珠,亲自对他加以指导,在

八、九岁时,就已能诵读诗书,通晓《论语》。晋废帝太和五年,渊明6岁时,父亲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掾属,他和妹妹就跟随父母来到桓温征西府驻地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后来又迁往父亲所任的安成(今江西安福)太守任上,读书习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67年) ,渊明十二岁时,父亲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父亲过世后,母亲孟氏即带着渊明兄妹二人,扶丧回到了寻阳柴桑,靠仅有的一二百亩田租维持家庭生计。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常以曾祖陶侃自强不息,终于建立功勋,成为国家栋梁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暗自发奋,努力学习。每日清晨,鸡鸣即起,习武练剑,晚上则常常秉烛夜读,直到夜半之时。可见陶渊明少时青春澎湃,志向远大。到了十七八岁,已是文韬武略,多所通晓。太元七年(公元382年)渊明十八岁时,孟夫人见爱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遵照先夫临终遗言,命渊明北上广陵,前去投奔陶敏生前的挚友谢玄。

谢玄其时正担任兖州刺史要职。当年渊明父亲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掾属时,谢玄也被桓温召入幕府,二人性格相合,互相倾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时隔不久遂成莫逆之交。渊明按照父亲的遗愿,千里迢迢来到广陵,受到了谢玄的热情款待和欢迎,让他先与其子谢焕一起读书习武,准备过段时间正式聘请他到自己军中帮助参谋军事。不料,时过一个多月,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母体欠安,嘱其速回。渊明还来不及接受军中任职,就告别了谢玄一家,踏上了回乡的路途,这一别竟成了陶渊明的终生遗憾。太元十年(公元385年) 八月,陶渊明接到了谢焕的来信,报知其父谢玄因招致当时专权的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猜忌和攻击,抑郁成疾,溘然长世。这一天他大声地吟咏起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吟后,他大碗喝酒,以酒浇愁。从此渊明再也离不开酒了,只要一天不喝他就感到四肢无力,浑身不自在,而且每次喝酒总是一醉方休,有时家中无酒,但凡亲朋邻居相邀,他也都欣然前往,大醉方回。这也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醉后,他就坐在宅树之下或吟诗作赋,或放声长啸,以慢慢化解心中的怨愤,常年如此,遂成癖好。这就是陶渊明第一次投军未成,转而嗜酒的一段经历。这也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到的“性嗜酒”,的原来吧。

陶渊明原藉鄱阳人,西晋平吴之后,迁徒到庐江的浔阳 (时治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后来由于曾祖陶侃在平定杜韬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封为柴桑县候,食邑四千户,于是将家迁到了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从此陶氏世代居此,享名远近。陶氏旧宅,在柴桑城西五里之处,地名上京里。陶宅正门的东侧大约十丈以外是一个有着数亩水面的大池塘,池塘靠近住宅的一边有一棵青松和五棵合抱的倒垂杨柳,前方则是一片平整的农田。这五棵垂柳本为渊明父亲陶敏年轻时所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长得枝繁叶茂,浓荫蔽地。陶渊明从第一次投军未成,从广陵回到上京里后,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可他仍然没有找到出仕的机会,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在柳树下修整出七八丈见方的平地,安置了一张石桌,外加几张石凳,每每晨曦初出,斜阳将倾,他总爱在此闲坐,或观赏景致,或开卷读书,或即兴赋诗,或弹琴抒情。一天因好友庞遵来访称为“五柳先生”,从此渊明就自号“五柳先生”。可见“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对于自己的描述。 但陶渊明中年丧偶,其悲痛难以自制。但每当他看见西侧院墙的一角,有一棵盛开的菊花,花枝上缀着

三、四朵硕大的花朵,几只色白背青的凤蝶正在花朵周围飞舞盘旋,菊花与飞蝶,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颇为自然和谐的图案。这景象使他想起了亡妻。这足以看出陶渊明是性情中人。从此,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秋季开花,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这也是《爱莲说》一文中,周敦颐为何做出“莲之爱,陶后鲜有闻。”如此之高评价的原因了。

陶渊明的三出三归。

太元18年(公元393年) ,陶渊明时年已经29岁,受江洲刺史王凝之之聘,担任了洲府别驾祭酒。王凝聘用陶渊明的用意并非看重他的才能,以治理好江洲的事务,而是将他当成一块金字招牌,想利用他的声名以抬高自己的威望,从而博得求贤若渴的美誉。所以,陶渊明名义上虽然是洲府的首席幕僚,实际并未握有实权,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王凝之还诱迫他参加五斗米道,陶渊明执意不从,只勉强度过了一个多月,就自愿离任。官场、世俗由此而见如此腐败,不为百姓却只为那虚无飘渺的权、利,也不难陶渊明会对官场如此失望。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渊明到桓玄军中任职。在庞遵的再三劝说下,在荆洲府地江陵,陶渊明接受了桓玄任命他为军府参军,并在这里供职一年多时间。后来由于上京面见堂叔,通过分析桓玄的篡权野心,使他认识到屈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正朝纲的愿望,而恰在这时,又传来了老母病逝的噩耗,于是他递上辞呈,迅即回到了家乡上京里。可见其不愿与歹人同流合污,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爱。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建威将军、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驻扎建康城北石头城的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裕的亲笔信,礼聘陶渊明到京就职。在担任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之后,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成了刘敬宣可以信任和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时间有2年多。晋安帝义熙元年二月,刘敬宣被免去宣江洲刺史前,任命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来由于督邮发难,愤然挂印彭泽,回乡隐居。

当时彭泽县,出现了两种现象:

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

二是隐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口。

清查户口在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有开展过了,原因是前几任的地方官员,有的不深入民间探访民情,对其中内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问题,也抓了,但由于种种干扰而中途夭折。可见当代官场犹如泥潭,为官不仁。其走马上任,秉公办事,却不料得罪了寻阳郡丞何隆弟弟何泰。何隆为替弟弟出胸中一口恶气,便设计利用督邮刘云的手去惩戒陶渊明,陶渊明自然愤怒无比,所以挂印彭泽。 陶渊明彭泽挂印,后被新任江洲刺史何无忌知道,大为恼火,立即派人把浔阳太守传去,命令他罢免了刘云督邮的职务,第二年春天,又派人到上京里,希望渊明继续担任彭泽县令,或是由他自己在江洲境内另外选择一个新的县赴任。但都被渊明婉言谢绝了。他早已对此官场充满失望,希望过悠闲宁静的生活。然而,何隆、刘云这帮小人,却贼心不死,伺机报复,义熙四年六月中旬,他们雇请帮凶,潜入上京里,一把火烧毁了陶氏旧宅,逼得陶渊明将家迁往西庐,以避开何隆和刘云的纠缠,也避开了随之而来的一场残酷的战争,直到战争过后,他又在南里建了十几间房子,重新定居下来。

义熙九年 ,刘裕在平定叛乱,统掌朝政之后,派遣专使来到寻阳,以东晋政府名义,征命陶渊明等庐山三隐士入京,担任著作郎之职,陶渊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了。义熙11年,刘裕又派渊明好友庞遵回乡说服渊明出仕,又一次被渊明谢绝。接着江洲刺史王弘又传出请其出山和有意结识的信息,而渊明却利用遍游庐山的时间差,躲开了王弘的造访。在刘裕篡权称帝时,陶渊明终于发出了冲天之怒,他的曾祖父为之付出毕生精力,自己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为之竭力的晋王朝从此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它的灭亡,带走了渊明的最后一点梦想和希望,他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却欲哭无泪,他想对着苍天大喊,却无法喊出声音,他紧闭双目,静静地坐着,像是一个痴呆者。第二天一早,就向家人和村人宣布,从今开始,改名陶潜,拒绝任何官方来往。王朝的灭亡,就像斩断了一切,也斩断了他的理想、抱负。

无弦琴的由来,陶渊明好琴而不谙音律,在家中备有“素琴”一张。这素琴与唐朝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所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素琴”并非一种。刘之素琴应指“素雅之琴”,或作“不奏尘俗之音”解。但既可“调”,则是应有琴弦的。而陶渊明的“素琴”是一张“无弦琴”,即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其音者。然而陶渊明却常常独自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每当朋友们携琴饮酒聚会时,他更是要取出无弦琴和着大家的琴声作抚弄状,十分悠然自得。别人甚为不解,而陶渊明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张随《无弦琴赋》:“陶先生解印彭泽„„适性者以琴,怡神者以酒。酒兮无量,琴也无弦。”宋祁《无弦琴赋》:“欲琴理之常在,宜弦声之一空。隐六律于自然,视之不见;备五音于无响,乐在其中。”“琴翁之意不在弦”,“琴虽无弦意有余”,其高士雅风,可谓超凡脱俗,故为后人所传颂、景仰。

综上所有资料,可得陶渊明之“隐”非彼之隐。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又充满光彩,为天下所闻,为朝堂几番邀请,但却婉言而绝。虽其中年隐于山水之间,其少时光彩却也无法遮掩,否则也绝非受朝堂屡屡邀请。他的一生官至顶峰,却也官至低谷;始于官场,却终于民间;学富五车,却无疾而终。

隐一字,足以囊括其一生。

马圣隆

第13篇:陶渊明生平事迹

陶渊明(365~427)

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生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第14篇:13、陶渊明

第二单元人物长廊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陶渊明极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陶渊明思想的复杂性,学习他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积极思想。

3、背诵课本《归去来兮词》节选部分诗句,阅读欣赏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多媒体出示陶渊明的自传小体。学生读文言文部分,鼓励他们熟读并背诵。

教师大概讲解: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任地方小官,后辞官回家,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一篇辞赋《归去来兮词》

介绍辞和赋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辞属于一种抒情的赋体,偏重于抒情;赋偏重于叙事。汉代以来,一般习惯于辞赋并称,皆有诗歌散文的特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这首辞赋。不认识的字词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

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辞赋的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归去来兮词》,继续认识陶渊明。

二、温馨点击:学生自读,了解陶渊明艺术成就和复杂思想。

他的诗大致分为两类,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三、讲故事: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故事。了解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洁身守志、不受羁束的高尚志趣和个性。

四、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陶渊明的著作。

五、成长阶梯:进行自我评价。

第15篇: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的飘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从几页文字中读出,一种隐逸之美。他就是隐士,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很难想象,在一个无米无炊的境地怎么才能活得如此自在。没有大悲大怨,反而还透出几分乐的味道。也许这正是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的原因吧!东晋,一个遥远且陌生的年代,从容不迫地走出了中国文化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陶渊明首当其冲。《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佳文,而每一篇的内容虽不一样,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却始终如一。正因为这种追求,他才毫不犹豫地辞官隐居。

后来的中国文人仕途失意时首先想到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也曾说过“渊明吾师也”是否也是因此?恐怕更多程度上还是他的文章吧!陶渊明从来就是为自己而写,这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因为隐居才可能这样,以此来舒展自己。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门槛客客气气地把人挡在外面,而读陶渊明的,却就像在叩问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深处无法表达的部分得以舒缓。正是这种心灵的共鸣,才让这千百年来无数的士大夫这么推崇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头永远温馨的客栈,暴雨狂风大海上的安宁港湾。

可以这样说,整部中国历史上像陶渊明这样的,仅此一人。上古隐士的残文断章古怪而深奥,竹林七贤又有一股反叛的情绪。论隐士之文,陶渊明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当然,在西方还是找得出相似的,在千年后的美国,梭罗独自来到了瓦尔登湖旁住下,像极了当年的陶渊明。而他的《瓦尔登湖》也与陶渊明的意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陶渊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哀。

当看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是否听到了一个高亢嘹亮的声音在舒啸?“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地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无视安全,就无视生命的存在。

当我们在安静的教室中听课时,安全的概念或意识在我们的脑海里荡然无存,就体会不到安全的重要性。而每分每秒都有一些人出生或意外死亡,季节可以轮回,而生命的逝去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无返了。

在我们的周围演绎着一场场血淋淋的教训:车祸、火灾、坠楼等等,一个个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殒失了。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我们学校的新校区坐落于郊外,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交通秩序异常纷乱,司机超速行驶,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模糊,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三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全校师生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受害者的家长更是倍尝生死离别的

巨大悲痛和创伤,谁之过?这三起事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投资修建路面设施,给学生安上了一道生命的防护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每当看到那长长的防护栅栏,每个本校学生都深深地懂得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才想到去修治?防患于未然,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

有一则事例让我终生难忘:在一次交通宣传课上,放映了许多真实的车祸事件,其中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下肢,整个上身被安置在一个疲软的蓝球里,两只手拄着木屐一样的木板蜗行爬索,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却笑得那么的天真无邪,说她的愿望就是再要一个篮球,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泪如泉涌,教室里一片抽噎哭泣,心酸,心痛。

当你正愁你的身体不够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是怎样度日的?你不觉得惭愧吗?你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认真地遵守交通法则,即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珍视,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避免一场车祸的发生,就会避免两个家庭的残损和悲痛。

悲剧,我们谁也不愿看到!

怎样避免,你我他,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维系生活的美妙,就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安全就是第一位的。

点评: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一念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的是永远的伤痛的回忆。音容笑貌宛在,而生命却逝,抓之不着,欲罢不能,这是一种真正的痛楚,生命是如此的

第16篇:寂寞陶渊明

寂寞陶渊明

品他的人,你会读到一份真:真我、真诚;品他的文,你会读到另外一种真:真挚、真情。他,他就是中国田园派诗歌的鼻祖----陶渊明,在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心中,他的名字代表着人格的完美与高洁,他的朴素自然、真实平淡、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的一朵耀眼、幽香的奇葩,他的精神境界、以及他所创造出的“桃花源”,让人们心灵受挫后,在这里纷纷找到自己栖息的家园。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啊,陶渊明不仅仅安放好了自己的灵魂,还帮助仍在尘世奔波的人们,竖起了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坐标,警醒我们要“迷途知返”。

他寂寞吗?是的,他寂寞,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他的一生非常寂寞,非常“枯槁”,但是,以超俗的眼光看,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人筑起了一个“巢”,一个洁净的精神家园。

我欣赏他,就用金代元好问的话来评价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因此,我把白尘的这篇优秀散文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寂寞陶渊明(散文节选)

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这不光是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就是在现代社会,能把他引以为知己者应该已经不多。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精神,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哪里还有闲功夫和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饮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感到不屑,那不啻有天壤之别。

我们这样在喧闹的尘世中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这样在繁杂的市声里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空隧道,不妨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步入试图、承接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而对一个少有高趣、心存不灭理想又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也须得进入社会的权利组织;即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生活,也得去做官。实际上,自陶渊明41岁归田到他63岁辞世,这漫长的20多年的时间里,他未尝一日忘却澄清天下的理想。鲁迅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平和的陶渊明,因为在他背后还有刚猛雄放的一面,那就是我们理解的他不曾一日淡忘少年时的抱负。而且,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参加在他49岁和54岁时两次征召他为著作郎,他都毫不动心。

将自我从内名利中放逐,他走得这样的彻底,没有一点藕断丝连。是为什么使得陶渊明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侧身官场?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正式经历了丑恶官场的历练,感到深深厌倦之后,才有毅然背弃的举动。“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有何快意可言?“世与我而相违”,“门虽设而常关”,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从“农人”“亲戚”的“情话”中,他真正领受到了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执着的坚守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花草、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话,甚至将死亡也诗话,“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话的人生相比呢?

陶渊迷宫内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再的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请与千年诗魂一道,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的安居

陶渊明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以“隐逸诗人”而著称,但他的心并不在物外的超然境界,透过他的诗文的表面作深入的探究,我们就会窥见到他那凄苦孤寂的不安的灵魂。他在审视自我在社会中的境遇,凝视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时,那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尤为强烈。在他死后的百年之内,一直被人们所冷落

晋有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隐者,不喜拘束,才华颖异,冰清玉洁。有自娱文章,无声名之累;有胸中奇志,无同流合污;有人之觉醒,无心之虚空。喜酒,爱琴,隐世,躬耕,读书,作文,望远,怀古。至才,至情,至真,至性,如花中之芙蓉,似木中之茂松;出淤泥而不染,处乱世而志洁;为后人之榜样,作蓬莱之山翁。其人,其文,其志,其情,交日月之辉,和江河之声。斯人已去,尔独何伤?其人虽没,千载留情。余近日读其诗文,有感于胸而作。

陶渊明,这真是一个令人景仰的灵魂!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座丰碑,一个被后世推崇备至的大诗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文人隐逸之风的开宗者,一个给人们以生活之智慧的哲人,一个不得不令人佩服、景仰的伟大的灵魂。

渊明志形高洁,后世文人,无不景仰,千载余情,造化尤深。

孟浩然“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李白希望“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郑溧阳》) ,对他也极为推崇。杜甫写到“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奉寄河南韦尹丈人》)。白居易以“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访陶公旧宅》)来称赞其高尚人格。欧阳修也是“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苏轼说自己“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和陶诗七十八首》)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辛弃疾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将渊明比为诸葛亮,“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念奴娇》),给予其千古一人的评价„„可以看到,他的诗文,他的人格,对后人产生了多么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渊明被后人推崇为隐士的典范,“真人”的楷模,人们羡慕他,效仿他,他成为人人称道的至真至性之人。然而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却是一个无名的失败者,一个孤独的行走者。正如大多数名人一样,在世时并没有什么名声,甚至成为人们取笑、嘲讽的对象,意大利的伽利略如此,荷兰的梵高如此,奥地利的卡夫卡如此,中国的陶渊明也是如此。

寂寞是一个人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无奈,而孤独,是一个人在一群人的世界里无奈。渊明并不寂寞,但是他很孤独,一种无奈的孤独。这是有思想、有高尚道德生活品质的人,置身于跟随着潮流走的人群中的无奈,这无奈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矛盾重重,而化作内心难以平抚的伤痛,在世俗中找不到医治的良方,使之产生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操,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信仰。

在追求奇志的道路上,渊明是一个独行者。

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活中,当所有的人都向权力屈膝,向利欲称奴,向朋辈举刀的时候,他却不愿意委曲自己的心志,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不愿意在这污浊的世事中随波逐流。于是,经过几次艰难的尝试和斗争过后,他毅然决然地转身,走向宁静的乡村,走向淳朴的田园,走向他心灵的安身之所,他的生命在这里得到慰藉、沉寂、直至升华。

然而,年轻气盛的渊明也有自己的宏图大志,也有自己的青春激情,也有自己的梦想抱负。“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但是,当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走向官场,准备干一番事业的时候,遇到的却是森严的等级、无情的争斗、同僚的冷眼和排挤。渊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到自己似乎并不属于这个群体,他发现自己没有同行者,他变成了热闹人群里十分孤独的人。

物不平则鸣,他在黑暗的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发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的牢骚和“志意多所耻”(《饮酒》其十九)的悲愤。他感到自己“心为形役”,他常常问自己:“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他在官场和田园之间几次徘徊,往返颠簸,不断尝试,却又不断失望,最终直至绝望。“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那么,就到宁静的田园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所吧。他最终回到了自己“心念山泽居”的田园心乡,哪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哪怕“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哪怕“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哪怕“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哪怕“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其八)„„他有过“贫病常交战”(《咏贫士》其五)的苦恼,有过生活的穷困潦倒,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不愿委屈自己“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天性去为官从政。“宁固穷以寄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尽管生活上有再多的困难,但是精神上得到了宽慰,满足了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烦恼困顿也是值得的了。为了生活而活着?抑或为了活着而生活?我想,渊明给我们作了最好的回答。

隐居后的渊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就像一只迷茫离群的鸟儿,经过苦苦的挣扎和努力,终于涅槃成为一只凤凰,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家园,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淳朴的田园生活,没有虚伪,没有纷争,没有杀戮,渊明醉情于山水,躬耕于田园,与农人交游,以杜康为伴,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他享受着田园的美景,享受着劳动的乐趣,享受着“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其二)的天伦之乐,其恬淡、安闲、无争、任真的品格触人颇深。当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时,便感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舒展与自由;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其一)的悠闲生活,乐趣无穷,令人神往。

渊明超脱了功名,超脱了贫富,还超脱了生死。固然有时光忽易,人生苦短的哀叹,但是,他知道,超脱生死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自己同一于自然,融合于造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其三),死,并不是一种悲哀,而是与自然同在,是人生转化的一种形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饮酒》其十三),死对于他来说,已不足为道,更不足恐惧,他对死亡的这种坦然甚至超然的态度,不得不令人赞叹、歆羡。

然而,渊明并非我昔日所想,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而是一个至真、至性、至爱之人。表面上看,他的感情似乎淡淡的、平静的,其实他是一个具有浓烈感情的、热烈豪放的人,梁启超就说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

他吟过《闲情赋》,作过《自祭文》,写过思念亲友、哀悼逝人的文章,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俗人”。见到美丽的女子,他为其辗转难眠,为了接近她,他愿意做她的衣领、腰带、发油、眉黛„„那种想追求心上人而又担心、紧张、痛苦的情感淋漓而现。在生时,就为自己作好了祭文,也体现出一种幽默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在《拟挽歌词》一组诗中,他多次写到自己死无所憾,唯独在生之年没有喝够酒的想法,可爱至极。他对友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久酣之时,在外面喝酒,就经常就在路边睡着了,有点可笑,有点可爱。而他那些悼念逝去的亲朋好友的文章写得更是发从肺腑,感人至深,动情之处,足以催人泪下。

陶渊明是一个如此高尚的灵魂,只有以仰视的姿态,才能瞥见他神灵般的气质。他有仙人的风气,更有性灵的血肉;他有文人的清高,更有平民的忧乐;他有高洁的思想,更有生活的真心;他有行文的才华,更有生活的睿智。他那种超脱的人生韵味,洒脱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折服了我,读他的诗文,仿佛进入了桃花源,期望与他心有灵犀,期望与他对饮抚琴,希望他指引着我,让我的心不再浮躁,不再忧愤,走向真正的自己,走向生命的安身之所。

读渊明,读渊明文集,我想,我学到的不仅是怎样行文运笔,怎样鉴赏诗歌,怎样熟知文学,还有许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追求,比如信念,比如英雄,比如人格的修炼,比如生活的哲学„„

第17篇:走近陶渊明

走近陶渊明

有一个故事:曾有个人他有几只小画眉,一天几只大画眉飞到了小画眉前给小画眉喂食,他本以为是大画眉在照顾小画眉,就没有在意,后来,小画眉死了,查明原因是,大画眉毒死了小画眉。后来一位鸟类专家说,人类虽然能让画鸟不愁吃喝,但是对于画鸟它们宁愿死亡也不想要失去自由。这个故事不禁让我眺望了历史的长河,想起了他,陶渊明。

每天起早摸黑的去做耕,到晚归。陶渊明先生难道这就是你所追求的生活嘛?你怀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来到了田里,隐居了你的生活,放弃了做官。

先生你曾说过,你讨厌官场的生活,可是如今呀,先生你睁大眼睛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少的人为了当官不顾仁义,竟做出违法的事,然而他们还是像猛虎似的奔向“目标”。还有有多少人竟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甚至芝麻点的利益都不放过。一个路人正走在路上,啊的一生,他忽的消失了,他人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他会“瞬间移动”?走近一看,原来他掉进下水道了。那这个井盖到哪里去了呢?难道还会自己走不成?人们要好好的思考了这个井盖飞到哪里去了!

先生你才是真正的懂生活,真正知道幸福是什么意思。你能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被官场所侵腐,我很是羡慕你。现在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幸福,依我看那时因为他们把小图小利看得过于太重了。并不是现在的人的生活不幸福,而是现在的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懂得怎么生活。当我们抛开一切世俗,不争名利益,到那时你会觉得生活原来这么简单,是这样幸福的。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但是画眉都能不被诱惑,不被食物所动,向往自由,渴望大自然。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是不是也该放弃为财活一生,去接近大自然,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梦中,你的身影,在桃花林中穿梭,没有留下任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多么整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多么和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多么安宁o

从此,你那梦的田园,成了后人追逐的天地o每个人心中,开始孕育一片理想的世界o而我,开始慢慢的走近你

你,随心所欲

你,率真旷达

轻轻迈入你的屋舍,空空荡荡,而你却“晏如也”o一阵酒香扑鼻而来,那么醇厚,让人陶醉o“衔觞赋诗”,以酒助兴,你的生活俭朴而快乐o 初中作文网,www.daodoc.com

缓缓翻开你的笔录,你,是多么享受自己的生活啊!“好读书,不求甚解”,你在乎的是和作者情感的共鸣,也许,在你的书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你的一生,“忘怀得失”,你只是,轻轻点缀了生活的涟漪,荡漾开来……

南山之下,你辛勤地劳作,累了,擦擦汗,倚在树边小憩一会儿,继续劳动,淡雅的菊花在风中摇曳o夜晚,你荷锄走在回家的路上o月光如水,轻轻点染了路边的稻田,多么美妙!这是一首永恒的歌,是用爱与感动描绘出的画卷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别人都认为你是远离官场,过着平凡的日子,又有谁看到

- 1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

- 3

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第18篇:浅谈陶渊明

五柳先生与陶渊明

一道菜与厨师息息相关, 厨师的味觉嗅觉决定一道菜的品质,诗文也同样,他的好坏被创作他的诗人,深深的影响着。五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下,对生活依旧怀有恬淡闲适的情趣与悠然心境的田园诗,对个人理想坚定不移,坚守个人品质的咏怀咏史诗,还是为赠答朋友,带着深切情感的诗歌,都极其具有陶渊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创作风格。

恬淡自然、意蕴醇厚。隽永无穷的艺术风格,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与内容,不假雕琢,不尚辞采的语言风格,以淡淡的白描镌刻出无穷的绮丽,表达出诗的形象与意境。苏轼在《朱子语类》与《与苏辙书》中评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真实自然而又韵味无穷,不看则已,一看就想再看,再看了,还想看,无生厌之时。朱熹评价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这些精神在他的诗文中凝结成一个“千载”情节。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政治极为黑暗、腐朽。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喜爱读书,对儒家对经典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除了儒家经典,他对两晋时代盛行的《老子》、《庄子》,还有大量的先秦至汉魏的史学、文学著作,广泛地接触了古代文化遗产。东晋玄风和如见的精神同时影响着陶渊明。他的诗文,表现出对田园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无论是老庄的逍遥自在还是儒家的乐道不忧都有体现。年青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他正直耿介的性格与当时官场腐败的风气格格不入,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失掉。这是陶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环境的污浊使他最终,走上了“躬耕”的道路。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天然本色的语言都促成了陶渊明独特的诗文魅力,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意境,陶渊明的诗,有如一副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山清水秀、清风拂面,看见炊烟袅袅,听见了飞鸟啼鸣,令人忧烦扫尽,陶然忘机,不禁心醉意迷,心驰神往。这样高的境界,这样的亲和异常,更源于陶渊明的天性,他的天性是快乐的,这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趣,与他家道中落,中年丧妻,晚年乞食,一生理想不得的敏感一同,使他特别的在自然中寻找寄托,田园、旷野、酒、书、松、菊,甚至游云、飞鸟都是陶诗中的隐逸,都是他的生活。

当时社会的黑暗,使得陶渊明向往着一个与内心相契的社会,哪怕贫穷,那也是快乐的。而这个相契的社会就是桃花源。在这里,没有赋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不与外人相往还,却是快乐无比,闻说世外之事,反表叹惋,而不愿外出,凡五百馀年。在陶渊明看来,既然内外有别,淳薄各异,自然终究不得往还。最后,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也是在强调这个道理。故在记中三次出现“外人”一词,表明那里正是渊明心目中的一片圣土。这样的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心中的净土,也是后代文人墨客与不得志的政客内心的向往。

陶渊明的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对黑暗腐败封建政治的揭露和批判

陶渊明早期宏伟的建功立业的抱负与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环境形成了反差与对抗。在文中表达自己个人高尚廉洁品质的同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之风盛行,道德败坏,持不同意见遭到诽谤,善良正直的人遭受污蔑,廉洁退让的节操丧失以尽,是非颠倒,奸贤莫辨。并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论是“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少年抚剑而游的猛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无奈,还是“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的嘲讽。都是陶渊明对当时政治的态度和内心的申诉。

参考资料:《陶渊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

《千古绝唱系列:桃花源记(千古文人桃源梦)》作者:马炜

(二)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描写

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自由浪漫,春游、饮酒、读书、写诗每天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陶渊明的内心的欢愉且幸福的。而对农村的现实,他也如实诉说,战争下的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厚重的徭役与赋税,让本就“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更加困难,处在这个环境下的陶渊明,产生了桃花源这个美好社会的雏形。“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中愉快轻松的生活态度。“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求。”的豁达自然的人生态度。都是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个人品质与作品的结合。

(三) 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个人曲折的政治经历与在乡村田野中闲暇时间的思考使得陶渊明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的一生究竟要怎样度过,生与死,时间的流逝都是陶渊明不断思考探索的事情。而他对死亡豁达自然的态度,使得他在作品中的豁达更加深厚。“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在《读山海经》中,陶渊明这样表达过自己对生死的看法,长寿不死难道就是人们的最终追求吗?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显得无趣无聊吗? 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东晋时代,但他却是自认为属于千载以前的理想社会,他的心系于那些纯朴自然、率真无比的人们。所以,造就了陶渊明纯朴自然的诗风。其作品本身对于“率真”、“任情”的美学追求,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自然魅力。归隐却不感伤厌世,心中的热血豪气使他直到晚年都显得高贵而意气飞扬。而这样的豪气中带着他内心里最细腻的缠绵悱恻的多情。两种交错的感情中带着他本身具有的正义和刚正,组成了陶渊明独特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的诗文独具魅力。而这些魅力,也是后人不断模仿与无法超越的美。

逃离人类法则,自己选择生活,主宰生活,是陶渊明不一样且闪光的地方,逃脱规则与体制的牢笼,运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思想表达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倔强地存在下去。他在逃离中完成了自己,取得了个人主义的胜利,表现了生命的不屈、强悍以及抵抗到底的强韧精神。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在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乞食为生,然而,即使是乞食,依旧显得高贵而有尊严,有如他在《乞食》中所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对于志向不合的人,尤其是权贵们,陶渊明也是不肯低头的,与那位主人属于“新知欢”大致两人也是意气相投的,又与其进行一番真挚的谈话,诗名虽以“乞”字略显卑贱,而诗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让人阅读起来不自觉尊敬起来。

对生活的挑剔与极强的韧劲和忍耐力,让陶渊明表现的更加独特而赋有灵魂,对尊严强烈且敏感的要求与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使陶渊明的文字,透露出精神洁癖,也正是这种精神洁癖,吸引了读者,打动了文人,因为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素质和特有性就有了强大的人性力量,这种独特而难得的对尊严与自由的坚守,使得陶渊明的内心更加的坚韧,富有忍耐力。内心深处与精神方面强烈的需求,使得其他世俗利益变得无关紧要。正如《陶渊明的遗产》一书中所说“有的人只是浅睡,所以总有一天还会醒来。醒来的频率和时间也就决定了生命的品质。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尊严常常是醒着的。”

自由的他,看重尊严的他,不屈的他,自然的他,忍耐的他,高贵的他,可怜的他。都是那个陶渊明。

参考资料:《陶渊明的遗产》作者 张炜《陶渊明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

第19篇:陶渊明赏析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 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玄学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这从魏晋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就可以看出,即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明理之辩。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来影响后世。 东晋简历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都是被玄言诗占据着的。但是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会使诗歌偏离艺术,从而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是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 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着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无疑是先驱一样的人物,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地;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哲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的作品。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述躬耕,咏怀发咏史之怀,行役叹其苦,赠答抒与友人的笃厚之情。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史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形式。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欣悦。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哲理的阐述都是通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所叙述的。而这些平常事物在陶渊明笔下也散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理趣。这当然也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哲理崇尚自然。“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老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所变化,无需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含真。正如陶渊明所希望的那样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正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收不了绳墨的束缚。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化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的,其中包含着最可贵的生活的情趣。陶诗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如实说来,并没有什么奇特实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中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体认,是探求其奥秘和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杂诗》其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归园田居》其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等。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于启示性。陶渊明五言诗中引庄子10处。而引用最多的是《论 语》。其特点是学习“玄言”中的有些言简意赅,包含深刻哲理的语句。如:“大器晚成”“

物壮则老”。老子的思想如:”小国寡民”就反应在《桃花源诗并记》这样他对于理想生活 蓝图的描述之中。老子治身哲学,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陶渊明的影响也很明显。 陶渊明自身认识时,时时闪烁着乐于解剖自己,反省意识强的智慧光芒也往往来自《老子》。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是晋代诗坛的一颗明星,在寂寞的东晋诗坛闪耀着清美的光辉。他以其冲淡朴素的风格,极真朴地反映了人生实感,并以其特有的情趣,描绘了令人神 往的田园风光。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可以概括成这两点,一是 “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另一点就是豪放热情的特点。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凡是杰出的作家,对其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总应该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曲折的反映。陶渊明田园诗中那些对当时现实的田园生活进行了客观描绘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此本质方面,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我以为,陶渊明的全部田园诗(包括那些抒情之作和幻想之作)都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的影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他生活的当时,他只是作为一个合于雅道的隐士而引起人们的注至于他的作品,在玄言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当时,是与贵族文坛格格不入的。在宋齐山水诗盛行的时代,他的淳朴淡泊的田园风光也不合于贵族欣赏名山大川的口味,而他的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样和当时“富艳难踪”的文风大相径庭,所以仍然得不到重视。到了梁陈时期,锺嵘、萧统才开始重视他,但还是十分有限的。锺嵘《诗品》将他列为中品,萧统《文选》选录他的作品也不过寥寥数篇。可是从唐以后,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了深广的影响。 意。

在我们今人的眼光里,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是晋以后绝大多数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他们在经历了官宦生涯的浮沉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归到陶渊明,即便身不由己,也会心向往之。比如苏东坡,虽然其一生并未能真正归隐,但在他的诗文中却反复咏叹归去,在晚年更以学陶闻名。这也许就是陶渊明的魅力,留在文人士大夫心中的,是一个永不泯灭的隐者形象!所以,探讨陶渊明的归隐情结,实在是个有着永恒意义的话题。

但是,尽管陶渊明一生乐于归隐、心怀归隐,并且实现了归隐,但在本质上,他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隐士,像伯夷、叔齐那样阳山采薇,销蚀生命;他也不是一个毫无人间烟火气的“浑身静穆”(朱光潜语)的仙人,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法接近他、理解他„„渊明实在是一个率真自然的、充满了人情味的性情中人,他能够成为千百年来士大夫们的精神归宿,绝非是一时一地的偶然!作为后世的崇陶读者,有责任去解读诗人心中对“隐”的独特情怀。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第20篇:饮酒陶渊明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而无车马喧。(却没有感觉到世俗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就自然 偏僻安静了) 采菊东篱下,(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悠然见南山。(无意间看到了庐山) 山气日夕佳,(傍晚山色秀丽) 飞鸟相与还。(众飞鸟一起结伴回巢) 此中有真意,(这里边有隐居的真正乐趣)

欲辩已忘言。(想说出来却早已忘记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本篇是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深山。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的坦荡和自然!愤世嫉俗、心志高洁的陶渊明,并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因不满现状、逃避现实的人士一样,归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是弃官不弃世。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脱现实,不受时空的限制吗?陶渊明没有去深究这一点,但他相信,真正的隐居是一种心灵之隐。心若“远”,即使身居闹市,亦不会为车马之喧哗、人事之繁琐所牵役。“大隐隐于市”,正是这个道理。真正透悟明了的陶渊明,在喧闹的尘世里执守一方清净,坚信只要“心远”,就能远离世俗,独享自然的快乐。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同样的坦荡,同样的不为外物和形式所拘,这种境界,缘于心灵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陶渊明诗
《陶渊明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