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明的冲突(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1 06:04: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对地缘政治及当下中国的几点思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读后感

“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一席话,导出了西方政治理念的一种新变革,将政治的分歧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并以此来审视整个变革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政治,新颖而深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和国家都难以孤立存在,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可以为我们提供以西方思维看世界的一种视角,同时,也能重新去考察我们自己的文明进程,去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

缪尔·亨廷顿在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也是引起人们巨大反响的,正是太对于文明的态度,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可谓毁誉参半,但是,能够引起全世界的一种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由伊斯兰文明好西方文明的讨论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而时至今日,在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恐怖主义势力打折民族的旗号,去行恐怖之恶,其出发点也是维护不同的文明,就如同前不久发生的3·1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就暴露了其民族分裂的嘴脸,而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一种扭曲的文明的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而不仅仅是以武力去解决,更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以正确疏导。

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论述全面而深刻,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其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很显然,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

有两种暴力形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然而我们在惊叹于亨廷顿先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想象力,这样的“危言耸听”也好,如中国威胁论、美国中心论,美式普世文明追求及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论似乎有着某种相似性,我们既要看到既论述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政治文明领域超越经济、能源等传统视角的独特分析,更要看到曾任美国国家安全计划顾问的亨廷顿,其国家利益的出发点,这显然是难以忽略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上,因此,亨氏的观点、学说正是基于对利益与价值作出双重权衡和选择后,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而提出。他的理论可能给世界上各国及未来国际社会带来何种\"利益\"、\"价值\"和\"秩序\"。因此,未来国际中的真实的\"利益安排\"、\"价值标准\"和\"秩序结构\",也就由亨廷顿的\"明确提醒\",特别是由于他从文化大视野这一角度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本身作出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提醒\"之后,更应当注意其观点的实质,表达自己的科学的构想,促进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学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再者,亨氏的主要观点和他的文献所详尽地表明的他在\"文明冲突\"方面的全部观点,都能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而笔者更关注的是,亨氏作为著名学者,对我们作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的哪些提醒或警示。但是他也给我带来一些启示:

在冷战中形成的国际政治诸要素还会在后冷战时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前沿关注着什么;美国的战略思想动态和实际战略选择将会走向何方;文明这一\"软要素\"的国际政治地位和价值到底如何;正在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中国,别人怎样认识我们,我们在怎样、应怎样认识别人(国)和世界;中国的国际政治理想和抱负(应)是什么,能实现吗?

就今日之中国而言,如何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和平崛起,如何处理好地缘政治,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日益敏感化的今天,协调好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更显得尤其重要。

以越南和菲律宾为例,虽然我们属于同一个亚洲,但在文化上,越南受作大中华文明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则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文化优势,而在与不同文明的沟通之,更是要学会尊重与平等。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名著《艺术哲学》里提到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的密切联系,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而此处不妨借鉴过来去阐释文明的冲突,地缘政治除了文明的冲突之外,自然还有环境、时代等多角度的影响,而能够在更加宏大的背景下分析文明、审视文明,这同样是读这本书以后所要做的,是为一点小小的感想。

推荐第2篇:读《文明的冲突?》有感

读《文明的冲突?》有感

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1班 杨然 1102900028

《文明的冲突?》的作者是塞缪尔·亨廷顿,这篇文章写于1993年。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20世纪末的1990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崛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快速的经济增长,还有掌握世界能源命脉的穆斯林国家也不太平。随着以意识形态为冲突根源的冷战的结束,西方与其他各文明国家尤其是与穆斯林国家、儒家国家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最令西方尤其是美国不安的是,支持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的是儒家文明而非西方的自由民主主义,更可怕的是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

作者认为,继君主间的冲突、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后,文明的冲突将成为下一个冲突的类型。作者总结出7种或8种主要文明,它们是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首先作者认为文明间的差异较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更难消除。其次,文明间的交流加强了人们的文明意识,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文明产生更深的认同。再次,宗教填补了身份认同的缺口。最后,西方所推行的普世文化引起了属于非西方文明人们的反感。还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原因,就是经济区域主义的抬头。对于作者的观点,可以肯定的是,作者认识到了文明在未来世界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明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较经济和意识形态来说却是更难改变,作者说:今天,文化的“丝绒幕”已取代了意识形态的“铁幕”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分界线。毋庸置疑,文化对于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很大。但是,作者在此扩大了文化的作用,甚至有用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吹战争之嫌。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作者忽略了政治经济对于文化的决定作用。就以作者所提到的西方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例。这绝不仅仅是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战争,这是对于未来世界能源命脉的争夺,根本问题是对石油资源的掌控问题。作者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观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有偏颇之处。

作者的另一观点为,未来世界格局僵尸西方与非西方的对垒。实力上的差距是对垒的一个原因,而根源是文明的差异,即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作者还将非西方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用自我孤立的方法从而免遭西方侵蚀,如缅甸和朝鲜。第二种是“见风使舵”的国家,他们试图加入并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比如土耳其和墨西哥。第三种是试图发展经济和军事并通过与其他非西方国家合作平衡力量保存本土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现代化而不西方化。作者对于非西方国家的划分在我看来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我认为,我国的发展的基本政策应该是第三种,即现代化而非西方化。我国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自身的经济军事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只有经济军事实力过硬、综合国力的提高才会有保证、才能更好的保护我国的本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保存、愈久弥新。自我封闭,与国际世界对立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要使我国的文化得以保存,就要在交流与传播中达到到传承的目的。我国有悠久的文明,这与西方的文明是截然不同的,加入西方或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不断壮大经济与军事实力以保护我国文明,同时要防止所谓的西方化,要实现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下的现代化。未来世界不应是西方与非西方的对垒,对垒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未来世界应该是西

方与非西方共同发展的世界。

我认为,此文中,对于我国最有借鉴意义的观点是:“共同的文化非常明显地推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香港、台湾地区,与新加坡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华人社区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张„„如果说文化共性是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则未来重要的东亚经济集团很可能以中国为核心。”共同的文化根源、共同的祖先使我国与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华人众多的国家拥有重要的文化纽带。我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来说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靠任何力量都得不到的重要条件。我国政策制定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在经济领域提出更多针对东亚华人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的经济政策,达到互利共赢,促进东亚经济整体发展,提高亚洲的整体实力,提高亚洲尤其是东亚在世界的地位。

总而言之,未来我国的外交政策还应该是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每一种文明都是不一样的,西方文明曾一度想凌驾于其他各文明之上,事实证明这只能适得其反。文明本无优劣之分,和平共处才是长久之计,正如作者在结尾的所说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存在任何统一文明的世界而只会存在一个多种文明的世界,每种文明都必须学会与其他文明共处。”其次,还要能够充分利用共同的文明,发展经济实力,提高我国以及我国所在的东亚地区的整体实力,提高华人的影响力,为我国的传统文明提供良好的延续与传播的土壤。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根本特征,相信在未来一个各种文明并存且共同发展的时代,中华文明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性,在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促进世界各文明的共同进步,而非挑起所谓的“文明间的冲突”。

推荐第3篇:《文明的冲突》读书心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亨廷顿在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指出世界在冷战结束后成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组成,全球政治也形成多极状态;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中,亨廷顿指出,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改变,西方的影响在逐渐下降,而非西方,尤其指出了亚洲和伊斯兰的权力和文化正在复兴,自我肯定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亨廷顿指出世界正在以不同文明的界线来划分势力,并且在各文明中处在核心国家或力量;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西方推广普世主义越来越引起非西方国家的反抗,尤其是与伊斯兰和亚洲之间,可能会造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战争;在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中,亨廷顿提出美国不能脱离西方,西方依赖美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非西方的挑战,在多元文明中维护自己的文化。

一、亨廷顿关于普世文明是否存在的阐释

全书中亨廷顿不断再强调冷张后的世界史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西方的普世主义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使非西方国家“西方化”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非西方国家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意识到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和国际上的话语权与自己所属的文明的力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即使由于通讯、交通技术不断进步而使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各自的文化差异却越来越明显和凸显出来,因此,普世文明作为较高层次的文明不会出现。

亨廷顿从普世文明的含义、来源及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回应三个方面对普世文明是否存在作了具体阐述。

亨廷顿从奈保尔关于“普世文明”的含义中指出,它暗示“人类在文化圣桑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亨廷顿分析了这一含义可能报刊的四个方面的含义并对其作了相应地批驳。首先,普世文明“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里,人类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也就是那些前线的关于对、错等基本概念的“最低限度道德”,对于这一点,亨廷顿认为“它既是基本的又是根本重要的,但是它既不是新鲜的也不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普世文明仅仅指这些东西,那么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如果普世文明是指那些与原始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所共有的东西,那么,它们同时也在除了西方文明的其他文明中存在,只要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不管它拥有怎么的文化,某些东西就是共存的,如果是这样,“文明本身的传播与多元文明的存在并不矛盾”,多元文明反而是更现实的。再次,普世文明在某意义上是指某一部分人所持有的假设、价值和主张,也可以称为“达沃斯文化”,对于这一点,亨廷顿指出“它远不是普遍的文化,而且那些在达沃斯文化方面有共同性的领导不一定在他们自己的社会确保权力控制”,这一内涵在影响范围上不够普遍,同时,这种达沃斯文化所拥有的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是否与所拥有的知识文化相区别,这也是有待考虑的。最后,奈保尔的这一含义可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对此,亨廷顿用实例来推翻这种设想,一个文明中的人们不会因为购买另一个文明的商品而改变,也不可能因为彼此的交流而失去自我。总之,亨廷顿从普世文明概念的提出上判断普世文明存在的不合理性。 亨廷顿对三种普世文明可能出现的假设做了一一的批驳。第一种假设认为:冷战结束后,“苏联共产主义的垮台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和自由民主制在全世界的普遍胜利”。这种假设错误的认为只能选择这两者中的一个,然而除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以外,世界上还存在民族主义、社团主义等多种形式,尤其亨廷顿指出“存在着许多位于世俗意识形态世界之外的宗教

选择”,这些依然会使文明的分裂存在。

第二种假设认为:“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包括贸易、投资、旅游、媒体和电子通讯——的增长正在产生一个共同的世界文化。”这种观点其实与普世文明含义的第四个内涵有共通之处,同样的,冷战后10年间国家间贸易增加,但民族国家间的战争也是空前的,事实表明,贸易并不能维持国际稳定,减少民族国家间的战争,正如文中所提到的差异性社会心理学理论,“人们根据特定的背景下用把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东西来界定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也是一样的,相互之间的贸易反而会使彼此相互区别,而不会产生共同的文化。

第三种假设,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论点,把普世文明看作是广泛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同时,由于西方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所以,普世文明也就是西方文明,普世文明的实现也就是使非西方国家“西方化”的过程。亨廷顿对这种观点提出批驳,一方面他指出,现代社会可能由于技术、发明和实践以及工业社会结构两方面原因要比传统社会之间彼此更相似,但是没有事实表明这些现代社会必然融为同质性的;另一方面,亨廷顿指出西方文明的核心内容,即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古典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等,在现代化之前就已经存在,所以,认为普世文明就是其他文明趋向西方文明,甚至西方化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亨廷顿尤其提到普世文明存在的两个障碍:语言和宗教。英语虽然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语言,但从一定意义上说,英语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尤其是知识交流的工具而被使用的,它“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消灭它们的方式,它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认同和社会群体的根源。”同时,他指出英语在许多国家的使用越来越本土化,也就是说,人们使用英语,但却不会造成西方化。人们使用英语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正式由于要保存自己的文化才使用英语同其他文化交流。语言不能促进普世文明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代表权力的分配,当殖民地国家独立后,为了维护政权和民族认同,维护社会机制,本土语言被推广变得流行,所以“语言正在被重新组合和重建,以使之与文明认同和文明界线相一致”。

关于宗教,亨廷顿直接点明“一种普遍宗教出现的可能性比一种普遍语言出现的可能性大不了多少。”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宗教的复兴,宗教的复兴扩大了宗教之间的差异,“宗教复兴运动是反世俗的,反普世的,而且,除了在基督教中的表现,也是反西方的”。因此,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所崇尚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体制等都是不同的,有些宗教之间的观念甚至是相排斥的,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的,要令这种根本的精神价值取向不同的宗教相互融合,甚至形成一种普遍适应的宗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亨廷顿除了从理论上驳斥了三种普世文明存在或出现的假设外,他还从非西方国家应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实践上,对普世文明的出现作出了反驳,面对西方的扩张可能带来的西方化,非西方国家做出了三种回应:第一,拒绝主义,即拒绝西方化,甚至现代化。同时,亨廷顿指出进入20世纪后,这种完全拒绝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基马尔主义,也叫凯末尔主义,即拥护西方化,并且积极地全方位的向西方学习和茅房,然而要抛弃自身的历史和本土的文化却容易造成尴尬,致使国家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第三,改良主义,即拒绝西方化,但接受现代化。这种做法试图将现代化同自身的文化结合起来,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表明,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西方文明想作为普世文明推广和传播史十分困难的。现在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各文明相互作用的世界,即使文明的力量在不断变化,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一定消减,但一个文明要取代另一个文明或多个文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启示

读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尤其是亨廷顿贯穿全书都提到的普世文明

和普世主义,自己关于文明的概念以及世界各文明状态有了更深的了解。亨廷顿在西方文明正值强大的时候提出西方的衰落是一种突破。不管本书的目的是否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其实是为了宣扬和传播西方的文化,但它却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关于世界文化、政治秩序不同的见解。从本书的讲解中,能看出来西方国家确实想利用各种通讯、媒体、交通手段来传播西方文化并企图让非西方国家“西方化”的目的,想采取类似于应对苏联的“和平演变”的方式对非西方国家从语言、宗教、大众文化等方面实行精神渗透,从而达到转变非西方国家的价值、体制和意识形态的目的。

面对这种西方普世主义的冲击,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和解读。首先,应该在多元文明的框架内理解“普世文明”。承认世界史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而这种多文明的世界下的“普世文明”更倾向于是一种普世文化或普世伦理。几大文明融为一体或被某一种文明代替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个意义上的普世文明是不会存在的。亨廷顿也指出:“文化的共存需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而不是促进假设中的某个文明的普遍特征。”“文化是相对的,道德是绝对的”,各种文明在“浅显”的道德层面上仍然有共通之处,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趋向”,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在道德层面上有一定的普世伦理存在,这也是不同文化国家相互交往的基础。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普遍的道德基础上,每个国家都应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是仅仅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就可以得来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抛弃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就是砍掉自己的“根”,失去了吸收“养分”的依据,最终导致自己成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失去了在世界秩序中应有的地位,丧失文化甚至政治上的话语权。我国要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因子,确定自己的核心文化,避免“春节”让位于“圣诞节”的出现,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自己的核心文化。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便是实现文化发展。为了防止西方以各种形式的文化入侵,我们应加大自身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借鉴其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优秀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创作,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大众树立正确的、符合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支持和引导。

推荐第4篇: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26 来源: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五个文明形态

在这样的五个文明形态中,按照今天已有的考古学的资料,最早的文明应该还是两河文明。两河文明是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出现了城市,比如说像苏维尔这样的城市。已有的国际界的通行的标准,人们改变和告别了游牧的生活,开始过上了固定的城市生活,有了专职的国家集团,有了固定性的庙宇祭祀中心,有了文字,这一系列都有了,我们说就是到了文明了。到公元前350年左右,在两河之间就出现了文明。这是最早的。

第二个稍晚一点的就是埃及尼罗河文明,大概在3500年左右,就出现了最早埃及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之后才出现。这两个文明都可以说是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个是爱琴文明,主要是在克里特岛上,是地中海通往爱琴海的口上,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东北角上,这个克里克岛的文明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出现了,而且是达到了非常辉煌的程度。克里特文明,是最早的爱琴文明,是受到了来自南边的埃及文明和东边的两河文明的共同影响。保留了很多埃及文明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神话中半人半神的人兽结合体。爱琴文明是深受这两个文明的影响。

第四个是克拉达文明,这个文明出现的时间大概也是公元前2500-公元前2600左右,在印度河流域,是一群皮肤黝黑的土居人,是最早的当地居住者。在英国的考古家在死者的坟墓的地方发掘出了很多水平很高的文化遗体,被证明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出现的古代文明。

最后一个就是中国的先秦文明,大家知道,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炎黄帝的后人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是伪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炎黄嫡系,我们有自己的传说,大家就喜欢当真了,炎黄王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或者是部落中的人物,是一个氏族,或者是一个部落。我们说是炎黄子孙,真正的编年史是从夏代开始的,之前的不是正史,现在翻开历史学的辞典,《汉语大辞典》后面的中国编年史也都是从夏代开始的,之前的都是传说,真正的开始是从夏禹开始的,夏商周从这里开始的中国文明史。国际学术界对于文明的标准,它认为中国的文明史要从商代开始,而不是夏代开始,知道的理由是三代文字现在没有确证,一个没有文字的文化不被承认,一种专门用于记事的文字,没有记事的文字的文明就不被承认。 我们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在清朝末年,明朝初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这是商朝中期的文字,商朝早年的文字都找不到了,更别说是夏代了。如果是从商朝算起,我们的文明时代只有3500多年,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距今是3500年,推到夏禹王姑且可以算做是5000年的文明史,如果是从商朝算起只有3500多年的文化史。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 这样的五个文明最初是在人类的亚欧大陆上,这样的五个文明是非常有意思,一字摆开正好是同样的纬度,可能是这个纬度的气候、雨水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五个文明,从地图上看最早都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在纬度上整个五个文明上下,就是在北回归线到北纬三十五度之间,这样的狭长的地带,五个文明一字摆开,每个文明所在的纬度是一个都达不到,是很小的,往往就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最早的夏商周的城市就是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到黄河入海口,这样的区域,珠江流域最早虽然也有原始的文化,但是还称不上是文明,只有的狭长的地带中,北纬是可以统一的,经度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文明所占的经纬度都没有小。在它们的周围基本上是这样的,在五个文明的南边往往不是大海就是一些蛮荒之地,而在这样的五个文明的北边,那是草场,是很多游牧民族。他们是过着游牧的生活,发展是没有规律性的,有自己的规律,但是在定居的农耕来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他们都没有进入到文明时代,只有农耕民族才进入了文明时代。 这样的一些游牧民族,在五个文明的北边,也包括在他们的中间,经度中间有很大的孔隙,他们的文明程度要远远低于农耕的文明。南边是五个文明构成的文明地带,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南农北牧,南边是农耕生活进入了文明,北边是游牧的民族,过着原始的野蛮状态。南富北穷,南边是有大量的剩余产业,而北边的经济是发达的,他们的生活是没有计划性的,他们的整个经济水平是比较贫穷的,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同时在军事力量上,确是南弱北强,为什么呢?北边是长期吃肉形成的彪悍,机动性也是比较强,体力比较强健,养成了他们的一种凶悍的性格。 而南边的人民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春播秋收,这样的非常安逸,养成了一种惰性,某种程度上战斗力也是没有北边的人强,一切都是拼机动性,体力和勇敢,所以南边就不如北边的民族了。看中国的历史是有很好的佐证,都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商周时代开始,一代代的游牧民族都是从北边过来了,到匈奴,党项、契丹、蒙古,等等都是从西北过来的,有的甚至是颠覆南方的政权,比如说元朝。像西方世界里,希腊人首先是被北边来的特洛伊人打败了,还有罗马人都是入侵者,都是从北边来的。刚才举的例子是北方的民族不断的冲击南方的民族。

入侵效应和酵母效应 这样的冲击的结果就导致了两个效益,这个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总结。这个效益从时间上的效益,就是一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大入侵,北边的游牧世界对南方的农耕世界有大规模的入侵,每次都是持续300多年,时间上就导致了农耕的文明发生了形态的改变。旧的文明形态消灭消失了,新的文明形态重新开始了,重的来看就是形态的蜕变,就有点像是春蚕了。大家注意到一开始是一个卵,然后就是不断蜕皮,然后吐丝、结茧,然后再成蛾吐丝再成茧,这样的一种形态的变化,但是还是一条蚕,主体还是那个主体,这个文明也是如此的。爱琴文明由于当时有一批原始的游牧民族大入侵,导致了爱琴文明发展成为了希腊罗马,而两河文明发展成为波斯文明,克里克文明成为了古代的一种文明。而中国古代的文明也经过了混杂的春秋战国,秦国本来是一个游牧的民族,开始养马再开始富裕,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有的效应称之为“春蚕效应”,是一种文明形态的变化,一个旧的文明消失了,一个新的文明出现了。

还有一种叫做空间上的变化“酵母效应”,以前蒸馒头要用酵母,包裹起来的面团用了酵母,留一段酵母下一次再发面。农耕被游牧民族入侵,就导致了文明的发酵,看起来是游牧民族包围了农耕民族,实际上是游牧民族被农耕民族同化掉了,他们生活的地方,被农耕民族以柔克刚,反过来把游牧民族消灭掉了,本来最初的五个文明都是弹丸之地,随着一次次的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大入侵,一次次的扩大了农耕民族的范围,几乎整个世界都便成了农耕民族的世界,游牧民族变了,没有了。三代以来,夏商周以来,一次次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你到哪里去找这些原始的游牧民族呢?这些游牧民族都不见了,满族人今天都没有了,而华夏文明不断的向世界扩展,今天来说,鸦片战争发生之前,上到黑龙江下到珠江地区,都是农耕民族的世界了。

两个效应,一个是文明时代时间上的突变,还有空间地域上的扩张,西方工业化文明崛起之前,整个人类文明世界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在15世纪之前,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所组成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结合图表就简单的把这个过程拉一个线,简单的做一个介绍。刚才说的是一般性原则,从公元前2000年初期开始,比如说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000为止,一次次的游牧民族对于南方的农耕民族大入侵,入侵之后统治了农耕民族,被农耕民族潜移默化同化了,看起来是征服了农耕民族,实际上是被农耕民族同化了,所有的文明都是这样发展的。游牧民族是很彪悍的,久而久之是接受了你的文明生活方式,改变了野蛮的原始文化,而接受了你的文明。满人的八旗子弟,入关之后,久而久之,基本上就变成了文人了,多尔衮那些子弟兵已经没有了。所有的各大文明圈都是这样的,彪悍的民族来了,几百年之后,全部没有了,都被弱化了。 文明的发展过程

简单的对于几个文明的发展过程做一个讲解。在3500年的时间中,一共是发起了三次大入侵,第一次是一批亚利安那的游牧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到18世纪的时候,西方的语言学和考古学的发展,西方的语言学家就吃惊地发现,从西班牙语到法语、英语,包括了波斯语、拉丁语这些所有的语言中都有一个同源性,具有共同的词根,相似的语法变化规格。有学家就假想了,最早这些语言有一个母体,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一块地区,这个地方被称之为亚历安那地区,就把这个地方的语言称之为亚利安语。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首先是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游牧民族向三个方面大入侵。一个是向西南,一个是向正南,一个是向东南。西南这一支入侵之后,就冲入了西欧的半岛,后来我们说的希腊人,意大利的祖先罗马人,西班牙的祖先高卢人,都是这一支向西南冲入的雅利安人。所以第二个文明,希腊的罗马文明本身就是由一批最早的入侵者,当时原始的爱琴文明创始人融合的,本来这些都是入侵人,希腊人最早就是荷马诗史中所描写的,这是一批,所以我们今天说的那些西欧人的祖先,希腊人、罗马人、高卢人、凯尔特人,都是今天欧洲国家的祖先,是作为游牧民族第一次对于文明世界冲击时来到的。经过了几百年的黑暗时代之后,创建了新时代的罗马文明。往正南的一批,包括了波斯人,他们在入侵之后,和两河流域相结合,最后开创了波斯文明,这是最后的文明,但是最强大的,这是亚利安那的游牧民族,建立了强大的波斯文明。

往东南的这一支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这一批人被征服了,沦为了奴隶。印度语中这就是没有“鼻子”的意思,征服者都是鼻子比较高的,当地人说是没有鼻子,其实是鼻子比较扁平,就被称为印度的贱民,有身份的人的四大种姓,其他的都是贱民,这样的四大种姓是征服者,在古代的印度文明,是他们的宗教文明,印度成为了一个宗教的万花筒,和民族的杂交和融合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三支分别的向西南、正南、东南入侵,导致了前面的两个文明,发生了变化,新的一代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应运而生,完成的这种嬗变。

刚才说到了秦就是西南的游牧民族,这样的混杂进入了春秋战国之后,出现了强大的秦汉时代,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强悍时代,唐汉是最值得骄傲的时代,唐代有博大的胸怀,是一种繁盛,而汉代是雄兵重武轻文,这个时候是很强大的。经过雅利安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时代的入侵之后,引起了文明的蜕变。古希腊的文明是由于当时的地理位置,那时候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好的,北边有地中海,游牧民族往北边来的时候,往往是侵入不到它,一碰到水他们就傻眼了,不会划船,埃及文明在当时是比较幸运的,在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入侵中幸免遇难,他们没有发生文化的毁灭。

一个生物学中一个生物过于纯种系是不太容易生存的,这个埃及文明的命运就是太“纯洁”了,埃及文明的两个象征,一个木乃伊和金字塔,文明成为了木乃伊和金字塔了,那只是一个地理位置叫做埃及而已,先后被波斯化、罗马化,伊斯兰教化,基督教化,只是地理位置在这个地方而已了,已经没有了文明了。已经绝后了,没有了传承,古代的文明经过了第一次入侵之后,就变成了四大文明了。波斯帝国也是非常不得了,喜欢打仗,发起了三次战争,始终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谁来征服它都不能改变它的信仰,这是第一次游牧民族对于农耕世界冲击之后导致的结果。紧接着第二次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的入侵了,这次是由中国西北部的匈奴人是冲击的发起人,匈奴自从汉高祖的时候就开始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威胁,在今天的山西大同附近的山脚,对当时的匈奴王四十万大军围困了,当时贿赂了单于的妻子才放了刘邦一命,后来就有了和亲的策划。当时就开始打匈奴了,打到了后汉的时期,由于汉朝主动的打匈奴,打匈奴他们就往西跑,平静的游牧民族被挤压着草原上的其他的人往西跑,逼迫这些人打不过匈奴人,他们是形成了比较大的部落集团,就逼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往南跑往西跑了,这些人跑到南方的农耕世界,就导致了第二次的大入侵。到了公元五世纪,日耳曼人入侵为什么会到那边去呢?日耳曼人虽然是凶悍,但是打不过匈奴人,所以不得不去打罗马帝国了,西罗马帝国被一批日尔曼蛮族,一直进入到罗马帝国,把这个罗马帝国分得七零八落。这是在西边,东边的秦汉帝国灭亡的时候,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因为匈奴等五支游牧民族来了,把整个中原占领了,建立了蛮族政权,这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大入侵的结果。中国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一直到隋朝的崛起才开始统一,到了唐代这个时候开始文明了。第二次的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的大入侵,导致了这几个民族的改变,罗马帝国,秦汉时期,还有唐宋元明清,都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影响。印度那个时候,虽然是没有受到大的入侵,但是也是受到了北匈奴的影响,还有阿拉伯人,这是第二次游牧民族对于农耕世界进行入侵的奠基,这是一支在沙漠中崛起的帝国,对周围的农耕世界进行了大入侵,结果是对波斯王国进行入侵,出现了一种大的改变,成为了统治当地人民的意识形态。 四大宗教文明

这样的四个不同的宗教,分别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佛教文明,儒家文明,这样的四大文明,大家知道基督教是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产生的,我们是非常的熟悉,这时候是罗马帝国的时候,儒家的文明是从孔子的地方算起,这是春秋时代,但是汉武帝的时候,罢黜百家的时候,独尊儒术,都是第二个文明出现了,第三个文明时代才形成了气候,因为一个宗教或者是一个伦理体系,被官方所接受,到深入民心,成为所有这个地区人民自觉加以奉行的价值观念,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基督教真正的成为普遍的宗教,是在蛮族大入侵之后,公元前7世纪之后,成为了自己的安生的原则,全部都接受了基督教。到了公元前7世纪以后,西欧的所有的文明都受到了基督教文明的思想影响,欧洲是一个封建社会国家,中世纪有很多个国家,德国还有几百个国家,是无法用国家的形态来解释那时候的状态,只有一个是统一的,就是大家都是基督徒,不管你是生活在今天的法国、德国、北欧还是南欧,不管是哪一个贵族的领地,你从生到死都是基督教的教民。东汉之后就乱了,佛教也是顺势而来了,唐宋之后,儒家思想才真正的深入。唐宋之前,这个思想是比较混乱的,儒家、佛、道,三教互补合一,在唐宋之后,才形成了新的儒学,真正的深入人心,从唐代以后,科举制度使儒家的思想深入人心,你要成为人上人,就要读儒家的思想,只要把儒家的思想参悟透了,才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当官走上仕途。到了唐宋时期,儒家思想才真正成了中国人真正奉行的安身立命的思想。 阿拉伯帝国出现的问题,我的国家的宗教信仰到哪里,我的阿拉伯人就到哪里,全部都是伊斯兰教。印度有一种宗教思想,婆罗门教,印度人坚决相信的是印度教是从来不会改变的。公元前4世纪印度教产生之后,很多的游牧民族来入侵,特别是阿拉伯人一次次的占领和控制了印度,但是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印度人的基本信仰印度教是从来没有改变的,四大宗教,中国是伦理,并不是宗教,儒家是一种伦理。四大伦理确立之后,意味着各大文明圈的人有了自己不倒的精神脊梁,从此以后,不管是暴力入侵还是和平渗透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从那以后,差不多近1000多年的时间,从公元前七世纪以后,西方人都是在基督教的理念支持之下,开始发展的。 启蒙运动,科学民主精神的高涨,告诉大家,基督教在西方人的心中是怎样的地位?美国人有70%的人是基督徒,在全体的人数中,这是占了很大的分量。尽管是科技发达的地区,基督教仍然是西方人安身立命之本,每个人到周末都要去做礼拜,因为是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我是渺小的,跟一般的老百姓是一样的。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到今天仍然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世俗化的时代,往前推100年,1910年的时候,西方基督徒是95%以上都是基督徒,现在是比较自由化的时代,美国是80%,西欧是70%,而北欧是80%都是基督徒,到今天经过了启蒙运动,仍然是西方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一般的中产阶级都是穿得非常整齐的去教堂做礼拜祈祷,尽管可能是科学家,学问家,但是仍然会去向基督祈求。一天是

五、六个小时的实验室中的做科学实验,但是星期天的时候,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罪,这个问题要由上帝来解决,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他来说是不可以缺少的。这就是基督教。 而伊斯兰教,今天中东所有的伊斯兰都是伊斯兰教的教民,在伊朗如果你不信伊斯兰教,不是穆斯林的话,那么你的命运就很难说了。这是国家立法规定的。印度教世界,虽然说佛教是由印度教产生的,这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宗教,已经有3亿7千人的佛教徒了,这个佛教不容易统计,这个组织化不强。印度教在公元四世纪产生的,有多少印度教徒呢?有8.5亿印度教徒,印度有10亿人。上一届的印度总理在就职演说的时候,要以印度教的精神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印度,这跟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点相似。

文明的冲击 中国儒家的文明就不多说了,这一百多年是受到了多次的冲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是认为的批得很臭了。现在主要是倡导了儒家文明,儒家是主干,在五四运动之前的1000多年,儒家文化是深入人心的,从唐代开始,更不要从秦汉和春秋了,真正的有影响,是从唐宋到五四运动,1000多年的时间,儒家的思想是深深的深入到中国人的心脉之中,控制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这四大宗教,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样的世界,文明就是以这些东西为基本的依托和纽带,有了这个东西,再往下看,紧接着后面的第三次的大入侵,就不起什么作用了,这由中国西北部的蒙古人开始的,蒙古人和突厥人,在整个中亚、西亚,一直到了小亚细亚和俄罗斯的南边的中亚,建立了四大王国,在中国建立了元朝,所有的文明就全部的占领了,这样的时候,四大宗教已经确立了,因此蒙古人的统治只能是昙花一现。 蒙古人为什么很快就完蛋了,就是因为当时的蒙古统治者拒不接受中国的儒家文化,当时忽必烈是比较开放的,之后的接班者就不一样了,希望在马背上打天下,也要马背上治天下,这是行不通的,金国之后就是汉人,还有偏南方的南人,这里的南人的文化程度是最高的,是南宋子民,这个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是很高的,我们杭州这个地方,沪、宁、杭这个地方,上海是不算的,是洋鬼子来了之后逐渐的发展起来的。真正的发展起来的就是金陵、杭州这个地方,是在南宋时代发展起来的,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心南移,金陵、杭州这个地方开始发展了,经济文化中心,蒙古人把南人列为最底下的,所以不可能长久。多尔衮入关之后,就采取了汉治,一系列的用汉人的字,接受汉族人的文化,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在其他的四大蛮国,不是被伊斯兰教改造就是被基督教改造,不然就完蛋了。这样的四大宗教是根深蒂固的,不可改变的,这样的一两百间,这些国家是昙花一现,一点影响都没有的,对于西方是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黄祸,不仅仅是蒙古人,还有突厥人,这些突厥人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人。 当时是建立了奥斯曼帝国,把基督教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在公元前4世纪建立之后,就成功了抵御了伊斯兰教的一次次入侵,1453年终于被土耳其人打下来了,这样一下子就退缩到了欧洲的心脏地区了,匈牙利和奥地利就成为了抵制土耳其人的前线,最后一次围攻维尔纳的时候没有成功,一个新兴的西北欧开始崛起了,然后很快的开始了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全球化,在19世纪末达到顶峰的殖民化浪潮。把所有的非西方的国家都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阿拉伯地区全部被法国人、意大利人占领了,印度成为了殖民地,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这样的全世界都变成了西方的殖民系统,这样的分野就被掩盖住了,这里就是西方和非西方,东方和非东方,这是一个工业世界将传统的农耕世界一下子抹掉了。农耕文明的底盘拿过来之后,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地球上几乎就没有了什么游牧民族的立足之地了,已经不能构成自己的世界了,今天已经成为了旅游观赏的对象了。 紧接着从18世纪开始,第二次的殖民化,亚非拉所有的有人居住的地区,都变成了工业世界。工业世界征服农耕世界的故事,现代化就是殖民化,中国的工业化也是在殖民化中开始的,如果不是洋务运动就不会学习西方的科学制度,没有五四运动也不会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这个主题就变成了西方与非西方的冲突,还有政治形态的冲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冲突,也是西方内部的冲突借助全世界的舞台来展开,所谓的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冲突,两大阵营的冲突,是西方内部冲突的地域扩大化,共产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是西方内部的人。马克思主义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设计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 从近代以来,18世纪之后,西方文化对于东方文化的影响,第一个是通过海洋途径,在全世界建立了西方的传统国家的殖民地,比如说像印度,和中国香港都变成了殖民地了,像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还包括中东,通过海洋的方式占领了这些地区之后,变成了殖民地国家。西方用一只手抱着半个世界,另一只手抱着另外半个世界,然后两只手打假,这是西方世界自己的事情。随着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前殖民地的地区纷纷获得了政权,文化一定会复苏,这个文化的保守就是回到自己的根,建设现代化的根基。一个方式就是像拉丁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这些地方由于西方殖民者来到之前,这些地方还是蛮荒状态,南美洲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文明了,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还没有进入到文明,来了之后进行了殖民化,灌输了西方的文化,最代表西方的并不是西欧,而是美国,美国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地方,是殖民地,今天却成为了西方的带头人。成功的进行了西方的殖民改造,来之前这个地方没有文明,所以很容易被同化,被殖民化的过程很容易。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送到美国去,长大之后的举止思想都是美国式的了。这些地区当西方的殖民者来之前,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好像西方的殖民者已经把这些地区的人民殖民化了,但是实际上这个文化是根深蒂固的,表面上已经改造了,但是到一定时候会枯木逢春,重新焕发出生机。 文明的回归

所以你看中国、印度、伊斯兰教地区,一旦获得了独立,国家的政治独立,马上向传统文化开始回归。今天了说,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教义,代表了穆斯林的呼声。当代的国际格局中,我们做了一些分析,今天阿拉伯世界的混乱是西方造成的,本来是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然后被西方分割成了一个个酋长国,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这个矛盾是西方制造的。在亚洲,比如说美国的意义很清楚的,中国的发展对于他来说是不宜的,美国本来就是一个讲功利的国家,不相信别人的道义承诺,所以大力的扶持日本和印度来牵制中国,形成了一个制衡关系,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国家做大,这是有利于美国的全球半径的,这是很聪明的做法。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地区向北回归线回归,印度总理的本身就宣扬了用印度教的教义来发展印度。在19世纪的时候,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老百姓说是印度语,俨然就是英国的风格的印度官员。1834年,英国派驻印度的迈克先生写备忘录的时候,我们在印度正在培养这样的一批人,除了肤色和血缘之外,其他的都是英国人,把印度的上流社会改造成了英国社会。但是在20世纪的时候,圣雄甘地恢复印度教传统,印度总理本人就是大历史学家,写了一本书,叫做《印度的发现》,到今天来说,印度教是在印度全部的复兴,占了整个人口的85%都是信印度教的,在公开的场合都不穿西服了,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了,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复兴。

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振兴民族文化发展,然后提出了我们两岸三地放弃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不讲我们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讲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实际上是也是一种文化,现在还不好公然的说复兴儒家文化,但是我个人认为,儒家文化的恢复是需要批判,批判是需要批判地,还是要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原理,不可能被同化,其情况就好像,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送到美国去,很快就变成了美国人,把我这样的人送去美国,二十年、三十年,我还是一个中国人。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印度教世界,伊斯兰世界,儒家世界,不管是暴力的入侵还是渗透,都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信仰。两大阵营对抗之后,四大文明之间的分野肯定会再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一个多元文化的分野也会出现的,会导致冲突也会导致和平的分野。

1996年出了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现》,是提醒了世界文明关注这种可能性,从而把文明冲突的范围限制在最小的程度之内,我觉得这是很负责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的冲突,在事实判断上是有道理的,指导了人类文明的批判。盲目批判的历史学家是不懂文明史的,要了解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必须要了解世界的昨天。

推荐第5篇:《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一、作者介绍。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其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扒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 受家人影响,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16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便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加入美国军队。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论文并取得学位,这一年他23岁。此后他开始在哈佛执教,自1950年开始他便是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高级成员。亨廷顿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期间,他以十七本学术著作和一系列的论文建立起自己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学术声誉,而不是通过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来提升知名度。亨廷顿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对真理的探求与学术争论是一回事。”可以说,他是一个务实的国际关系学者。

亨廷顿的著作,总在问世之初饱受争议,不为世人所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才会被广泛而又勉强地接受。他指出的问题,总是针对国际关系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得以引起最深切的影响;他使用的话语并非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因而可以引发最广泛的关注。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结合:他有一颗自由主义的心,却有一个保守主义的大脑。他认为,自由主义宣扬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和法治的意识形态,而古典的保守主义则是一种维护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义在于维护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应到国外四处讨伐或在国内引起激变。我们可以看到,亨廷顿将这二者结合了起来。他宣扬一些主义和思想,而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世界秩序。他总是用及其讽刺的观点,故意用那些刺激评判自己著作的专家学者的方式讨论问题。这也是亨廷顿思想影响之大的原因之一。

早在1951年时,亨廷顿就杜鲁门总统因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接触他的职务一事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士兵与国家》。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在一个信奉自由主义的国家里,政府究竟应该与代表着保守主义的军队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亨廷顿支持军事的保守主义,因为军队的自由化就意味着效率的缺失。自由主义并不是万能的。 亨廷顿的另一本著作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他认为新独立国家的实际经历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严丝合缝的组成部分,并不必然导致政治稳定。我认为这本书讲述的也是相同的观点:自由化的并不是一定是好的,有秩序的自由才是世界发展的目标。 1993年,亨廷顿撰写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首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冷战结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垮台之后,国际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是主要依照文明的不同类型而展开。他把当今世界上的文明分为八大类:西方文明即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主要是中国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斯拉夫即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其中,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受到其它七个文明的挑战。亨廷顿特别担心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严重的挑战。此文一出,世界哗然,尤其是第三世界和中国的学者纷纷批驳亨廷顿的观点。在一番论战之后,亨廷顿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书,将文章题目中的问号删除掉,题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将其观点详细阐述。

二、介绍本书及其观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讲述了亨廷顿眼中世界的构成。他把冷战后的世界分为八个主要的文明,将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界定为文明,而不是国家。全球的斗争不再是国家间和意识形态间的斗争,而是不同文明的斗争。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指出全球力量发展的态势。他认为现在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改变,西方文明不断衰落,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不断兴盛。非西方文明通过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正逐渐摆脱西方文明的精神束缚。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中的文明秩序”,介绍了亨廷顿的另外一个观点。他认为现在全球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的界线进行重组,文明的区域一体化加强,而全球不同文明间的鸿沟在逐渐加深,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本部分中,亨廷顿用政治现实主义的观点,将全球的冲突看做无政府状态下的部落冲突。他提出“断层线冲突”的观点,认为文化间的断层是冲突的根本原因。他还认为断层线冲突不可永久消除,只能尽力避免。他用这个理论解释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冲突的原因。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展望了不同文明依照现在模式发展的后果。他认为全球战争爆发几率很小,但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文明及其核心国之间的均势变换,就可能引发世界大战。他指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障。”

三、我的读后感及对本书论点的评论。

我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非常赞同他划分文明的方式,但绝不赞同他将文明的差异作为冲突爆发的根源。我认为,国家间、世界上的冲突,其根源在于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文明。文明作为国家存在的基础,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的类型和形象,但绝不能将文化的不同理解为国家间的冲突。亨廷顿的五个部分,仅仅是套用了一些客观的发展模式,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国家力量强弱的变化,既受到文明强弱程度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着文明的发展趋势。文明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依托于而又超脱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亨廷顿的五个部分看似令我们无法反驳,但其实是利用真理来阐述谬误,无论是国际力量的组成、变动、形成、冲突还是发展,只能说与文明的发展有关,但决不能说被文明所左右。

世界的构成:世界是由多个文明而构成的,这些不同文明的差异最初是由地区的差异而形成,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体系,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价值观。亨廷顿的八个文明的划分,也主要是按照地域来界定的。即使是距离最近的儒家文明和日本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日本文明的形成时期,即使它借鉴了儒家文明的经验,但两种文明也是独立发展的,是地域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即当前世界各国的差异。

世界的变化:有一点很明显的是,亨廷顿对文明变化的描述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几乎完全一致的。他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源于文明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并由此为文明冲突论提供依据。但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文明间的力量对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代表文明的核心国家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变化。因此,将国际格局的变化归结于文明的变化是没有根据的,至少是不完全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强弱变化。

世界的重组:当前世界是不断分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世界。亨廷顿认为世界的整合是文明的重组,各位按照文明的断层线分别组合,文明的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但是,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欧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由于共同的西方文明,而是因为西欧经济已经密切相联系着,一体化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文明的

断层线也不能阻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不同的文明,但是东亚的一体化仍然搞的如火如荼。世界的重组趋势,单靠文明的矛盾或者文化断层线,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世界的冲突:在世界上发生的冲突中,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观点:伊斯兰文明极度富有侵略性,绝大多数文明间的冲突,文明内部的断层线冲突都出自伊斯兰文明。在除西方以外的文明中,文明间的战争占据主流地位。在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其它文明应该接受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与西方文明相靠拢。但是,亨廷顿忽视了,伊斯兰文明冲突的多发是有其自身因素的。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国家,许多具有不可忽视的实力,这让它们有能力发动冲突甚至是战争;同时,这个区域没有一个能有效震慑其它国家的强国,这导致一个区域中的无政府状态。而西亚和北非小国众多,民族纷争严重,宗教教派斗争激烈,每个国家的背后又都有其它地区的国家给予支持和操纵,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当地的混乱状态。同样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并不能证明西方文明多么的善良。在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时,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无论是科索沃还是南联盟,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西方国家在冲突的爆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归根结底,西方文明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而努力。

世界的未来:在关于未来的描述中,亨廷顿的想法令我不敢苟同。他认为文明及其核心国家之间均势的改变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导火索的形象。他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会扩大自己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并发动局部战争,从而引发世界范围的全面战争。我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不可能爆发,但在均势改变的关键时期,局部的冲突有可能增多。我的观点是,均势的改变,主动权的转移,并不一定需要战争作为代价。核心地位的转移,一方面需要后来者不断地发展,并赶超曾经的超级大国,另一方面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件来削弱优势者,从而在均势的改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亨廷顿的设想,在核威慑的今天没有多大意义。

四、我的观点。

我认为文明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重要的,是基础的,但不是关键性的,不是决定性的,亨廷顿的观点有其偏颇之处。文明决定了国家的基础,但不能决定国家的行为。决定国家行为的是国家利益。无论如何,一个国家首先要考虑到自己付出与收益的比例,要考虑到如何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在这之后才能考虑自身影响力、控制力的增强。只有当以上目标都达到后,国家才可能大力推行本文明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文明的增强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力量只是其中基础但次要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家政治执行力的强度,国家军事威慑力的程度。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社会中,国际法、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大大减少了文明国家轻易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国家间比拼的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强弱。当前国家的首要目的仍是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安全。而为了这个目标,国家必须实现自身的发展。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等一系列领域的力量,为本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同时,国家要发展政治力量,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巧实力”政策,就是增强美国政府影响力、执行力的一种表现。国家的政治力,代表着国家对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代表了国家政府践行首脑意图、执行政府决策的能力。国家发展政治力量,不仅仅是文明方面的力量,在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要比拼综合实力。国家的政治力量的兴盛与衰落更多地是受到国家外交政策和受到的影响而不是文化的影响。

在现在的社会中,军事威慑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但仍然有一定的作用。在核威慑的今

天,有核国家不可能相互攻击,以免引发核大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局部的冲突会变得更加剧烈,更加地高要求。现在的世界各国追求军队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提高,很多中小国家奉行“小而精”的军队策略,仅保持最低限度的防卫军队。但这些国家由于军费开支少,不在军事领域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反倒在经济方面发展的更好一点。不过有得就有失,这些中小国家必须选择依附、至少是接近一个保持着强大军事威慑力的国家,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不受侵犯。亨廷顿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才断定世界的重构由文明决定,因为相同文明的国家具有相似之处,在利益上有更多的共同点,更加能够相互依赖。但这并不代表同种文明中国家的利益就极大相似,一国不可能因为文明的原因放心地将自己国家的安全交给另一个国家。

在关于均势改变的设想中,我认为亨廷顿将战争的发生想当然化了。国家总是理性的、慎重的,尤其是在现在国际关系理论极大发展的时代里,一个大国不可能轻启战端。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后来者要想改变已有的均势,只能发展自己,超越对手。当然,这个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局部冲突或危机,可能是军事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在我的设想中,中国凭借自己广大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经济上逐步赶超美国,却不可能与美国发生大的军事上的冲突。反倒在中国的周边,如对于越南、菲律宾或者印度尼西亚,中国可能与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受控制的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以收复被占领领土或维护自身其它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类似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打击,美国首当其冲地遭受严重损失,而中国在打击中迅速恢复过来。如此,中国通过和平的方式崛起(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后者的发展建立在全世界其它地区的被压迫和被奴役之上)。均势被改变,而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国家选择阵营的依据不是文明,而是利益。当斯拉夫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或非洲文明的国家发现跟随中国挑战旧的世界秩序是有利可图的时候,为了本国的发展,它们不会选择反对中国,而是跟随中国一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并从中得到好处。文明的力量左右不了国家利益的选择。

总之,我认为亨廷顿的观点较为牵强。文明是国家相似或者差异的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国家的对抗、竞争和合作,但这并不能说明世界冲突主要在于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构取决于文明的发展。当前的国际关系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虽然有完善的国际法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给予限制,但国家的主权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决定国家行为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国家利益。《文明的冲突》认为国家的行为和发展取决于文明,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牵强之处。

推荐第6篇:文明冲突与对话论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 考核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订科 目:文明冲突与对话

线序号:

29

专业:

12计本1

姓名:

杜辉辉

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Clashes and Dialogues of Civilizations” is a very popular topic recent years, and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in English or Chinese, a relevant paper of 2000-4000 words, with relevant examples.

文明冲突世界局势分析

最初对于文明对话与冲突这门公选课不是很了解,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演讲还有经典的影片,我对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主要分析文明冲突世界局势。

(一)文明对话与冲突的定义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形成全球秩序与冲突的新焦点,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业已对全球和平产生严重威胁,而此一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仔细探讨即出于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哼庭顿曾于1993年「外交事务」期刊中,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其论点强调:自冷战结束后,未来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冲突之源,主要来自「文明」之间的冲突,目前世界上共有八种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而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关键在于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哼庭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虽有甚多误解与错误之处,然而观察911事件之后, 美国(西方文明代表)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冲突,显然也是由于长期双方漠视宗教文化,未能相互和谐对话,导致剑拔弩张的冲突局境。

今日国际紧张冲突不断,导源于「文明冲突」或是「宗教冲突」,此一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事实上,综观今日全球之冲突地区,从东欧、中东、非洲、南亚至东南亚等地,皆导源于传统部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例如:

(一)东欧地区乌克兰与俄国之间(天主教与东正教);波士米亚、科索沃战争(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二)中亚地区: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以及俄国车臣问题(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三)中东地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四)中非地区:胡图族与突西族之间部落信仰冲突。(五)南亚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六)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之宗教冲突。这些流血冲突事证,皆证明宗教之间的冲突业已引起国际冲突,更影响世界和平甚巨。

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宗教冲突多属于世界主要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不同的宗教信仰团体,因彼此思想、观念、价值、生活经验、生命意义等看法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对立,进而相互仇视,终至产生冲突与流血。有学者主张,今日一切人类冲突中「宗教冲突」只是表象,实际上其它因素,例如: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与生存权益等才是主因;不过,吾人客观分析,其实人类彼此冲突各种因素皆存有相当比重,不宜以单一因素论断之,因此不论将当前国际冲突归纳为「文明冲突」、「文化冲突」、或是「宗教冲突」,皆必须以宏观与多元视角观察与分析,只不过其中某项冲突因素所占比重较多而已。

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之后,全球政治研究视野均已转向杭庭顿之「文明冲突」观点,从客观政治现象分析,由宗教极端主义发动之恐怖攻击,导致区域战争扩大发生(阿富汗战争),则是一项明显的事实。杭庭顿在911事件后,曾于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当代全球政治就是伊斯兰宗教战争的时代,回教徒打回教徒,打非回教徒,次数之频繁,较诸其它文明世界的民族尤有过之。伊斯兰宗教战争已取代冷战,成为国际冲突最主要形式。

(二)宗教基要主义的兴起

全球宗教冲突愈演愈烈,除了政经、社会因素影响之外,各大宗教文化中之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教派与组织的兴起,亦是冲突扩大的重要因素。宗教基要主义一方面以改革社会现况自居,反对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腐化与政经侵略,另一方面又以恢复传统教义为号召,企图以教义、经典作为维持社会秩序与国家发展的依据,进一步为达成其宗教神圣性目的,不惜采取积极地武力手段,以「圣战」为号召,进而演变成为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结果导致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发生,形成当前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1、基督教基要主义

主要是指美国基督宗教中的激进派,称为「新基督右派」(New Christian Right)要特点:

1.源于福音派教会,强调上帝会祝福美国,打击邪恶与腐败(魔鬼)。2.维护家庭价值与道德议题为焦点。 3.反对学校教授进化论。 4.强调种族隔离政策。

5.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2、伊斯兰基要主义

今日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伊斯兰教信徒为多,其反对西方文化,鼓吹建立伊斯兰文化。

,其在美国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量。 主主要特点:

1.正本清源,回归伊斯兰教传统。

2.强调传统宗教教育,实行「伊斯兰化」法制。3.国家政府实行伊斯兰教的统治。

4.主张「宗教政治化」与「政治宗教化」,建立伊斯兰国家。5.反对西方化、世俗化所建立的制度与生活方式。

6.反对社会腐化、道德堕落,重新确立伊斯兰文化认同。

3、犹太教基要主义

今日以色列建国主要依靠「锡安主义」(Zionism)力量-锡安复国运动为主。然而犹太教基要主义反对锡安复国运动,强调:应相信上帝将派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犹太人最终会回到古老的家园(重返应许之地)。

今日以色列两个主要基要教派团体: 1.Neturei Karta(NK):「城市的保卫者」,属于保守的基要主义;相信犹太民族的历史命运,必须透过上帝的「放逐」与「救赎」,才能重建以色列国家。 2.Gush Emunim(GE):意指「忠诚的信仰集团」,属于革命的基要主义;强调犹太屯垦区,符合犹太人的生存,亦符合圣经的记述。主张用「武力」保卫自己,形成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不断。

(三)、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影響

1.国际恐怖主义再起,对全球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2.强国与弱国因「不对称战争」影响,促使后冷战国际秩序必须重新定义。未来强国支配力量减弱,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3.美国从布什政府上台后之片面主义立场,转而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4.后现代政治中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与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之出现,促使吾人省思当今政治与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之影响。

5.南亚、中亚及中东地区,因政治伊斯兰之影响力扩大,促使地缘政治理论再度受到重视。

(四)、当前世界冲突的主要焦点

1、以巴冲突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自2000年12月开始,迄今相互以「恐怖手段」攻击,造成双方人民大量伤亡。以巴问题乃是一项「领土与生存」的争夺战,双方丝毫不让步,未来如何解决?必然考验各方智慧。

2、美伊冲突

自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于1991年元月进行「第一次波湾战争」,战事经一个月结束,双方协议停火。伊拉克经过十年整军备战,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生化或核子武器),拒绝联合国检查,且暗中协助盖达恐怖组织,美国视其为头号「邪恶轴心国家」,必要除之而后快;目前双方战事迫在眉睫,未来发展将影响全球政经甚巨。

3、印巴冲突

双方自二次大战后,分治建国以来就纷争不断。

今日主要焦点是:1.克什米尔问题

2.宗教冲突问题

3.核武竞赛问题

4、两岸问题与冲突: 1.一个中国争议 2.两岸三通争议

3.两岸军备竞赛,飞弹布署威胁,形成台海危机。

5、两韩问题与冲突

1.北韩拥有飞弹与核子武器。

2.南韩亦欲发展核子武器,形成军备竞赛。3.美国视北韩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五)篇后总结语

今日世局混乱,区域冲突战争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全球,宗教基要主义复兴,皆造成世局面临危机。

然而「危机即是转机」,各国应致力于和平之道,尤其美国应以「恕道」、「博爱」精神面对,不应「以战止战」,造成怨怨相报,否则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引爆,世界即将面临核子毁灭危机。我们不得不正视与反省。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当然,至于如何做还需各国相互协商洽谈,达成一致,然后再认真地贯彻下去。

推荐第7篇:《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姓名:谢文雅 学号:M201275009 班级:新闻与传播专硕班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以及“文明的未来”。作者在引论中就提出本书的中心论点: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读完此书后,我眼界开阔了许多,认识到世界稳定与和平同文明传承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作者在开篇立论之前就将全书主题定位为“文化和文化认同(它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是文明认同)”。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因素。它们的行为仍像过去一样受到对权力和财富追求的影响,但也受文化偏好、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对国家最重要的分类不再是冷战中的三个集团,而是世界上的七八个主要文明。

作者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析了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之间的关系,还谈到普世文明的概念。他认为普世文明可以用来指文明化社会所共有的东西,如城市和识字,这些使它们区别于原始社会和野蛮人;也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许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价值和主张。

作者在总结认识的时候说道:“在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更大的冲突,即全球性的„真正的冲突‟中,已经在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科学、技术、道德和情感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在字里行间作者一直把文明冲突同和平及世界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一切大规模的、世界级的动荡和战争的导火索一定是源自于文明的冲突。

最后总结这本书,作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将以“文明”划线,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他以文明的冲突作为单位来分析国际事物,为我们以后分析和判断国际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至少反映了一种新式的国际问题分析方法。这无疑是一种观察国际政治现象的新“范式”。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XXX译,XXXX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第X版

推荐第8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区发动大规模持续空袭。同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宣布,曾就职于该校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24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逝世,享年81岁。这位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似乎是要用这种巧合,来再次证明他的文明冲突理论是正确的。

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系统地阐述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这个自1993年提出以来就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而持续的关注和争论的理论。亨廷顿提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在书中说:“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负的相互作用。” 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会为作者的警告而感到气愤。的确,当我从书中读到“中国威胁论”的思想时,也为我的祖国打抱不平。但是,在把全书看完后,我开始理解书中作者以他的角度对中国乃至东方力量的评价,也开始学习理性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亨廷顿认为,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他同时指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同时亚洲文明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壮大了其军事、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人口的暴增给周围邻国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非西方文化出现了复兴的趋势。文化社会正在取代冷战集团,全球的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线进行重组,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有效的保证。他还提出了防止主要文明间战争的三个原则:避免、共同调解和求同原则。纵观全书可以发现,作者非常重视“文化认同”这一概念,可以说对“认同”的强调构成了全书的基调——文明的冲突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认同产生的。

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根据新范式,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有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但是,以现实来验证亨廷顿的理论,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阿富汗战争符合亨廷顿笔下的“文明的冲突”,可是依旧有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向西方联军提供非常关键的后勤支持和情报配合;伊拉克战争更是彻底打破了亨廷顿的“文明的界限”:同属西方文明的法、德等国与英美间有了严重的分歧甚至是对立,而同为伊斯兰国家的科威特、沙特却站在了美国一边。所以,在我看来,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这一新范式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国家主义”的旧范式,很多地方冲突用国家利益来解释会更加清晰,而且亨廷顿只是注意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却没有对文明内部的冲突予以足够的关注,而这一点在现阶段恰恰是更为普遍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上网收集了一下资料,发现国人对亨廷顿的理论一般都持批判态度,正如上文所说的,多是因为书中“中国崛起是造成世界秩序不稳定的最大因素”的中国威胁论,

以及对中华文明有意无意的轻视,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也许在中国人看来,以两百年混乱不堪的自由至上的历史作背景,是没有资格对那些超过千年历史的古文明指手画脚的。然而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现今世界存在的冲突中,文明的冲突的确占据了主导型地位。这也正是我们看待“文明冲突论”存在价值的根本立场和必要性。再者,我们指责亨廷顿站在美国的立场、西方的立场、白种人的立场,却没有认识到,任何人讨论任何问题,一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会有这样的心态,也是站在了中国人的角度,其实也意味着我们理解的出发点站得不够高。

一直以来,总有批评家指责亨廷顿在鼓励文化差异,而不是构建对话来弥合分歧。对此,亨廷顿回应:“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 是的,亨廷顿以他全新的视角,看到了文明之间、宗教之间潜藏的冲突,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意识到恐怖主义这个非传统安全所蕴涵的能量。众所周知,做学问要跳出前人的圈子,谈何容易,除了要有很强的批判精神,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被少数人不幸言中。

亨廷顿以文明的冲突作为单位来分析国际事务,为我们日后分析和判断国际形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方法。我们不妨从亨廷顿的理论出发,在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明,因为任何一种排他的文明都是没有前途的。书中还充分肯定了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所有文化都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着,西方世界和其他世界的差距在一步一步地缩小。现代化加固了现存的文化,因此文化之间的不同或者差距也就趋于永远地存在了。

在理论的发展中,一部著作是否重要并不取决于有多少人认同其中的观点,而取决于这些观点在学术研究中是否是无法绕过的,即凡是探讨相关理论就不得不关注这部著作。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做到了这一点。虽然用文明的范式不能完全解释未来的冲突,但这种理论尝试着提出了新的视角,简单地说,这就是其价值所在。

推荐第9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蔡淋芬0851901

3摘要:冷战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或者某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共同体,很多政治家和学者立足于政治体系和经济制度的研究,然而塞缪尔亨廷顿却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去建构一个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国界关系。在把握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我对作者的观点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作者写作目的的剖析。

关键词:基本框架 理解和观点 剖析

刚开始拿到此书很迷茫,里面全部都是数学中的多元变化,文化、国别、地域差别、语言差别等等的各种变化,根本读不懂,总觉得无从下手。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帮我完成阅读,我很难找到一个自己可以立足的基点,更没有办法下笔了。多读两次之后,我从总体上对本书有了一个笼统的的把握,但对其内容也有一些质疑。他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观点,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解读起到了轰动世界的效果。此书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从一个常人不会选择的角度下手谈论世界格局的变化。例如“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在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文明的冲突模式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又如“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等。

一、对本书基本框架的把握和观点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讲,作者从西方文明写到了东方文明,从中世纪文明、华夏文明写到冷战结束后的文明以及对未来文明的预测,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将文明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影响剖析得非常精湛。通过用对比的手法将每一地域的文明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议论的方式论述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影响,并从此得出结论及:“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也就是说世界要和平,国际要稳定,只有建立在被世界认同的文明基础之上的秩序才是可靠的的,才能起到作用的。其次,在作者定好文明维护国际秩序的基调之后,开始以时间为轴,以地域为半径画起各 1

文明范围来,对各种文明的历史、现状和前倾进行了特点性分析。也对一些基本的范畴进行的论述,例如文明的概念、普世文明的问题、权利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文明之间军事的转移、文明的政治界和中国对自身文化的伸张所导致的冲突等等。最后,作者对国际的发展趋势做了自己的预测。贯穿了这些内容,作者将整个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下面将谈谈我对这四大部分的逻辑分析和内容的理解。

(一)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部分这个题目主要是借助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而得来的,在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主导下,世界的文明发展也成了多极化趋势,即亨廷顿口中的多文明世界,这些文明主要包括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这些文明的形成意味着国际局势中交往的主体不是以民族组成的国家,而是以文化组成的各种“文化体”,即亨廷顿所说的核心国家。在第一章中,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世界政治的角度谈了文明的多元性,并对不同世界的文明进行了对比分析。亨廷顿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第二章中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了文明的多元性,即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以及这些文明的性质和文明之间的联系。在最后一章中他主要谈及了普世文明的含义、来源以及它的现代化和西方化等等。

通过对第一部分的阅读,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亨廷顿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活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这一观点太绝对化了,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在为自己理论的不足作辩护,可反而是越描越会。我们区别不同人民的一般标志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迷糊,那就是国别,那就是政治。比如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几个人作自我介绍,肯定会说我是中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等等,我想大家不会都一直介绍说我是地球人、我是亚洲人吧?德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不会介绍说我是欧洲人吧?因为他们要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但是他们具有同样的欧洲文化大背景,但是他们说出的却是国别、民族、政治。我们更清楚的知道影响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个:

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保障,和基本的生存安全,而国家实力指有形物之理和无形精神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综合国力,有实力才有发言权,弱国无外交。

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对政治的影响其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3.科技因素。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稳立于世界之林的技术保障。

4.国际法。国际公法通过各种公约、跳跃、国际法庭去影响世界政治的发展,而国际私法主要通过准距法发挥其调节作用。

5.其他因素。例如军事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绝对不是主导作用,因为他不是世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经济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文明不可能是影响国际格局的主导因素,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结盟、合作或者其他表现方式的协作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任何一个个体也不会和其他的个体融合到一起,更别说什么合作、结盟了。

“人们不仅适用政治来促进他们的利益,而且还用它来界定自己的认同。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是,才了解我们是谁”。政治表达的是一种认同,文化表达的也是一种认同,我们要认识、了解自己就必须了解别人,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没有别人的存在,自己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支持什么,认同什么就必须了解别人支持的是什么,才能确立起自己支持的对象,任何有都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不是”也就无所谓“是”了。“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亨廷顿是在号召全人们做抉择,即选择一个他们认同的文明,其实质是选择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认识它、了解它并支持它,进而反对与其不同的文明、和民族,他用文化为幌子,企图找到更过反华的“盟友”,继续他们的“中国威胁论”。他的这本书在很大意义上来讲是对他认同的文明进行宣传,对其他正在寻找核心国家文明为依靠的文明进行示威,如果你选错了文明、跟错了队伍,你的文明终将没落,你的民族终将面临灾难。

“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按这句话的逻辑就是具有相同文化的就会有共同的国家利益,活或者结盟什么的,那么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日、韩是否该结盟呢?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中和日本韩国的国

际关系并不理想,这是我们没有文化共享吗?当然不是,而是我们的利益取向不一致。

(二) “变动中的个文明力量对比”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文明也不例外,亨廷顿认为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力量实在不断变化的,例如西方文明成衰落趋势,而东方文明却成蓬勃发展之势。第五章和第六章就主要讲一些文化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以及原因分析,例如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加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又慢慢的为文明于文明之间和文明内部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三)“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讲旧的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联盟关系正在瓦解,并将被以文化为基础的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秩序所取代。他认为历史上很多国家因为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认可而组合在一起,进行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各自的利益企图。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提速,以共同目的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联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稳固了,各种联盟内部出现了矛盾,联盟与联盟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因为不能调和而激化,最后以重组结束了联盟的生命。慢慢的,一超多强局面取代了了两极格局,各种联盟实现重组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牌强国做到了屹立不倒,很多新兴强国也毅然耸立在国际舞台中央,成为影响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国家或某个核心文化圈,比如俄罗斯和其近邻,中华及其共荣圈等。

这部分里讲到了文化与经济合作,“单一文明组织比多文明组织做的事更多,也更成功,无论是政治和安全组织还是经济组织莫不是如此”,亨廷顿认为单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安全„„如果文明甲乙丙丁要进行合作,就得寻求一种共同认可的文明来减少进行复杂合作的困难和障碍,以这个共同的文明来作为他们经济合作的纽带,这岂不是很低效?或许甲乙丙丁根本就不用找共同的文明,而坚持以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平台就可以进行高效的合作。何必要去强调、强化这样一个共同文明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仅仅是让这些企图找到合作伙伴的文明去寻找共同文明吗?谁又最有可能成为这个共同文明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们心里应该有自己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提防美国所采取的任何有可能的反华行动。

任何两个居住在世界上的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国家,如果他们想有共同的国家利益,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文明是随时可以为这两个国家服务的,他们可以追根溯源、生拉硬扯的将两国用文明联系在一起。这跟一句古话非常相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为合作或者是自己的某种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文明往往是一个绝佳的幌子,但这个幌子永远不可能代替国家经济、政治利益而站在国际局势的首位,文明对于解决各种冲突和国际关系的调节作用往往如道德对于法律的强硬而在很多时候显得无能为力。

(四)“文明的冲突”

这部分作者主要讲了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文明内部之间的冲突,例如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以边界冲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明内部的冲突等等;以多文化为特点的政治局势;从过度战争到断层线战胜,例如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等。

从逻辑排序上讲,我觉得第三部分和第二四部分应该调换位置。一个新的秩序的确立(第三部分)是因为有旧秩序的消失,而这时出现的则是各种文明之间的变化和发展,最后经过历史的筛选剩下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明,进而组建新的秩序,当这个新秩序组建好之后,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各种文化力量不断变动,形成新的冲突(第四部分),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所以从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讲,应该对这两部分进行调整。

(五)“文明的未来”

这部分主要讲亨廷顿根据自己分析的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将来世界文明的走势做的预测,例如西方的复兴、世界之中的西方等。

二、以事实解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最近国际上发生太多“民主、人权”的事,让我更加看清了亨廷顿的理论本质,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换成实质性的名字——利益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持续两个月的利比亚战乱状态就是利益冲突的真实写照,前面我也提到了影响世界政治因素很多,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我觉得利比亚之所以会遭受多国轰炸的境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国家实力不够。利比亚的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和西方各强国抗衡,甚至是周旋的高度。

2.和西方很多国家发生了利益冲突。主要体现的是资源匮乏的今天人们对生存资源的一种“民主”抢夺。

3.文明幌子迷糊了利比亚人民的眼睛。所谓的以共同文明建立起来的北约只是在追求本国“人权“,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利比亚人民不是人。

4.国际法的无奈。维护国际秩序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在利益冲突面前是形同虚设,尤其是在英法美这样的大国面前,此时的国际法只是在为这些“民主国家”的丑恶行为拖延时间。不难看出以文明为基础所构建的国际局势只资产阶级进行剥削、掠夺的美丽外衣而已。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本质的流露。在以追求人权、民主、和平为文明幌子的背后流露出来的是强权、霸权的丑恶嘴脸,利比亚是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牺牲品。

作为利比亚的殖民国意大利,起初对英法美轰炸利比亚是不反对的,甚至参加到该行列当中,因为他也想分得一杯羹,从中获取利益,曾经有的殖民文化在此时消失殆尽,国家利益、政治经济利益首当其冲。可是当一批批利比亚难民流入意大利时,意大利开始动摇了,这不是文明觉醒了,这仍然是利益在作祟,因为难民的大量涌入会给意大利带去更大的不可估计的影响和威胁等等,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利比亚的战火蔓延到了叙利亚,深陷战争泥潭确久久未能实现目的的西欧各国开始转战叙利亚,打着文明和平的旗号大张旗鼓的去推行他们的“民主、和平”,无论多么优雅的文明幌子都掩盖不住他们抢夺利益的丑陋嘴脸。利益决定他们掠夺资源和“推广民主”的方向,文明只是隐藏在他们前方的灯塔,只有他们才能看见,被“民主”的人民在“被民主”之前所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民主。

哪里有他们想要的利益,哪里就会有“民主和文明”。

突然想起一句话“理解一个人的东西,你就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读他,用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他说的都是合理的。”可是当我们为其合理性论证时,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的真正立场?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兴亡。

总之,就学术上来讲,我觉得这本书达到了很高的高度,高到我很难看懂。但是就内容来讲,我觉得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隐形宣传和渗透,我们应该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本书。

推荐第10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国际政治学名著导读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班级:政治131 姓名:饶乃进

学号:1303010178 指导教师:王勇

2016年7月25日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一位在数数十年前就预言中国必会发展强大的学界泰斗,一位以国际政治研究而闻名的西方奇人,他就是美国国际政治学家亨廷顿。他的一生有很多惊世的著作问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问题,文明冲突的问题,为后人理解政治和政治实践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可谓功不可没。这次我有幸翻阅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又一次领略了大家的风采,让我受益匪浅。

\"文明冲突论\"在普通知识分子的层面中影响更大,这是因为这个逻辑和观点并不深奥艰晦。简单来说就是,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的政治生活。他同时认为,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亨廷顿明确指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有效的保证。

\"文明冲突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亨廷顿认为,当前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的趋势,不同的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地共处,比方说冷战VS冷和平,而种族冲突将会普遍存在。他强调,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亨氏认为在美苏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框架由中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拉美文明/非洲文明组成),这其中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最可能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他甚至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应对这两种文明可能引发的\"冲突\"的方法。

听起来横贯了军事主义的味道。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亨廷顿刚刚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时候,其第一本书《士兵与国家》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当时有不少批评家指责这本书有浓烈的军国主义色彩,让人联想起墨索里尼的\"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大学一些学生更是在亨廷顿的寓所门口涂上了\"战争罪犯居住于此\"的标语,更导致他被哈佛开除,转道哥伦比亚。

但是我始终觉得,看\"文明冲突论\",首先应该绕过自身的\"中华文明\"的身份背景--当然我赞成我们的出发点可以从中国人的角度入手,但先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解读\"文明冲突论\",则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亨廷顿的核心主张。

分解亨廷顿其人,在政治思想上,他的两面性备受关注,美国人用一个精辟的语汇加以形容:\"心属于自由主义,头脑却属于保守主义\"。亨廷顿有\"美国右翼政治思想家\"之称,但他又是民主党的终身党员。这很有意思。

在亨廷顿的早期著述中,曾详细阐释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定义。他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宣扬个人主义、自由市场、法治的意识形态,而古典保守主义则并没有一种明确的主张,它是一种维护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义在于维护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应到国外四处讨伐或在国内引发激变。\"

亨廷顿说,\"美国的政治智慧不是从我们的观念,而是从我们的制度中体现出来的。最需要的不是创造更多的自由制度,而是成功地保护起那些已经存在的制度。\"其实\"制度化\"在西方世界哲学和政治领域根深蒂固,美国人拍摄《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唤起广泛共鸣,其基于\"体制化\"的宿命性阐释才是最最切中命脉的,否则这个故事在《基督山伯爵》原著面前根本一文不值。

亨廷顿将儒家文化列为未来文明冲突中最需要警惕的文明,并认为中国文明将对世界构成挑战。在他的层面,这种观点无可否非。其实这就是人们一直所说的立场问题,也是我开头提到的,应该绕过自身的\"中华文明\"的身份背景去解读这个观点--中国的形形色色的\"美国专家\"的存在价值,不在于告诉中国人民,有他们这些人正在和美帝国主义抗衡着,日复一日在做着口舌之争,并告诉美国佬们,谁才更古老悠久,谁的标准才是真正的价值标准? 在我个人看来,认为\"随着当前中华传统文明的逐步回归,因为时代背景而造成的中华传统文明的断层必将逐渐逾合\"的观点是过于乐观的,因为历史总在进行,时代赋予一个民族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当下是好的,历史也许会定义其为不好。因此用宿命论对待民族问题,或多或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历史态度。

美国人其实特别矛盾,他们的民众意识里的自由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因此大多数美国人对国际事务中的权力政治深恶痛绝。但是美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又常以世界警察自居。亨廷顿抛出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他看来,\"美国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民族主义,它不是通过宣称美国人民比其他人民更伟大来证明自己,而是通过宣称美国的理想比其他理想更伟大来证明自己。\"一句话说明了全部。

矛盾因此而来,在涉及保卫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的情况下,美国的对外政策一定会受到和平主义的有力制约,而在涉及保卫人权的情况下又会出现一种贸然使用武力的倾向。结果就是号称自由主义者的美国人,今天要求国会消减军费,明天又要求他们出兵武力打击他国。

亨廷顿将美国的自由主义有僭越之势的危险看得透彻清晰,于是他想尽办法,希望实现美国的自由社会和政府军方之间的微妙平衡,归结起来也无非\"美国立场\"四字而已。这个才是最实质的问题。然而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一流学者一样,政治立场的制约被无限放大,其鼓吹的自由主义之核心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什么,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性和尊严。\"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体系中,所谓人性的至高化都是乌托邦式的托词,亨廷顿的伟大之处在于跳出了学者的理想状态,将所有的论述核心放在一个论点上,即\"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但同时,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最可靠的。\"

人类思想往往就是这么脆弱而不靠谱,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世界学者批评了亨廷顿十年,然而在9?11发生以后,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又一边倒地转而重新审视他的理论,无数的新闻记者围拢到亨廷顿的身边,他们的内心依然觉得这位老教授的观点无法在世界领域站稳脚跟,但他们开始相信亨廷顿的前瞻性、敏锐眼光和严密无缝的逻辑。并转而相信文明冲突的主导型。

亨廷顿却在此时说,他依然坚持他的\"文明冲突论\",但是他强调,9?11不属于这个范畴--舆论马上又是一片哗然。但是我恰恰最看重这一点,这是亨廷顿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在我看来这不是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得了便宜卖乖\",而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严谨性。

尽管大师过世已近十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世界各地放光芒,正如他所说 \"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对真理的探求与学术争论是一回事。\"--我坚信,相对于\"文明冲突论\",这才是这位可敬的老者留给世人更重要的东西。

第11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浙江工业大学 孙先辉

我眼中的南海危机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据亨廷顿书中所言: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与自己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

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伴随着自身实力的下降以及众多潜在竞争对手实力的增长,美国全球部署战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近来美军撤出伊拉克以及“重返亚太”口号的提出,其策略实质是美国对1993年提出的东亚政策的三大支柱的再次强化,遏制中国发展。

仔细考量冷战后的国际秩序,不难发现山姆大叔为何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亚太地区。从经济秩序而言,欧盟货币一体化虽已形成,但伴随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弱小的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诸如希腊等国家甚至一度走向了破产的边缘。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德法发挥的提振作用也十分有限。总体而言,欧元是最有可能对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进行挑战的货币,但不幸的是整个欧元区的协调机制以及每个国家的小算盘严重影响了欧元与美元相抗衡的能力。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财产继承者,但是由于90年代经济改革的失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较前苏联有了很大程度的削弱。虽然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国家的实力有所恢复,但其严重依赖能源发展的经济模式受外部影响较大,整体的经济实力仍十分有限。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后,经济就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期间日本首相走马灯似的不停轮换,但日本经济似乎还在迷失当中持续。即使现在也有诸如: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对美国的冲击程度有限。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而今已然坐上了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虽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这足以使山姆大叔芒刺在背,欲先除之而后快。特别是作为儒文化圈的核心国家,不仅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文明起源、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据亨氏所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纵然不论其观点公允与否,文明的不同确实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诱因之一,但个人认为决定国与国之间远近亲疏的关键因素最终都要归因于“利益”二字上来。任何的国家角色都可以转变,只不过就看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去背叛罢了。

从世界政治秩序来看,当下世界政治的内核是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为核心再辅之以德国、日本等区域性大国组成了世界政治权利的中心。而其中,美国的盟友又占去其中的大部。虽然西方文明内部也有着或大或小的矛盾,但当出现影响西方世界的关键性事件时,几个国家总能互相妥协,达成较为一致性的意见。而从中国以往在世界政治舞台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尚不足以对西方的政治格局施加大的影响。中国现今实力也决定了中国对外政策的走向是亦步亦趋的,不可能有大的动作。最近中国宣传了自己的六大“核心利益”其实质是基于对外部威胁的一种隐形情绪表达。中国要想获得更大的政治话语权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美国现在也面临着经济不景气、阿富汗等诸多棘手问题,但遏制中国的企图一刻也没有放松。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想通过货币手段打压中国的想法绝不明智。台海局势而今较为缓和,这张牌所起效用有限。而人权、西藏等问题在某一时间点或许能够对中国有着较为严重的冲击,但基于整个中美关系 1

浙江工业大学 孙先辉

的时间段而言,这两张牌定然不是主流。因此,南海问题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所惯用的一张牌。

南海是中国大陆濒临的四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南部方向,曰:南海。众所周知,先前南海局势有种剑拔弩张的感觉。中国渔政船切断了越南石油探测船的电缆、越南扣押中国南海捕鱼渔民、菲律宾引进美国二手巡逻艇等一系列事件不断上演,南海面临着危机。

上世纪70年代南海勘探出蕴藏量巨大的石油矿藏,因此南海也就拥有了“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而后南海问题才渐渐暴露出来。先前各国对中国拥有的岛礁海域并没有过多的异议,但当此海域发现石油之后,众多东南亚国家不愿意放弃嘴边的肥肉,纷纷对南海提出了主权要求。但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海洋策略的缺陷,导致了南海纷纷被地区各国所瓜分。截至目前,南海海域所开采出的油井,没有一口属于中国,越南通过开采南海地区的石油获得了超过250亿美元的石油收益。并通过与西方石油公司合作,让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南海问题愈加难以解决。

就南海问题相关方(台湾除外)而言,海军实力与中国海军实力全然不在同一水平上,中国忌惮的是其背后美国强大的海军实力。美国拥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而中国首艘航母才下水试航不久,且为常规动力,各项配套武器系统均与美方有着巨大的差距。就算今后各项武器系统成型,组建成中国的航母战斗群,其象征意义也远大于其实质所起的效用。南海其他国家深知中国的崛起需要时间,因此,对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建议也是充耳不闻,中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严重威胁。而对中国自身而言,南海问题不能永久搁置下去,但就目前的实力而言,中国采取的各项行动也必须限制在不引发武装冲突的限度以内。南海危机依旧会持续下去,南海的前景不甚明朗。

(注:此文不对其他大国如:俄罗斯、日本参与南海问题进行论述)

第12篇:《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在读书界引起一阵骚动。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参考价值。他在书中讥讽了美国自1917年以来外交政策一以贯之的普世主义野心和论调。他觉得一战时所谓建立“民主”的世界,二战时所谓建立“自由”的世界都是没希望的。因为,西方人坚信的西方文化普世论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它是虚假的;其二,它是不道德的;其三,它是危险的。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普世论是虚假的,是因为其它文明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观念;之所以说它是不道德的,是因为“普世论的必然逻辑结果是帝国主义”;之所以说它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文明际大战”。亨廷顿认为,代替西方文化普世论的,应该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求不同文明相互适应。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他认为这种相互适应已然存在。作者在引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本书的中心论点: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这一命题的五个推论构成了本书的五个部分。 他们觉得中国在许多方面威胁到他们的国家:第一,中国连年来不断在增加军事开支的预算,大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这是一种军事上扩张,已经明显的打破了地区军事力量的平衡。第二,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上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一种掠夺资源性质的发展模式,是对世界上的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这必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此外,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要是赶上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水平,这显然是地球一种毁灭性的威胁。总之,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从军事和经济方面强调得比较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士从文化方面说起的,但是这只是少数,并不成气候。

“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我认为这是亨廷顿先生在这本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它很好的向读者提示出了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文明的不同与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冲突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根本的原因,而建设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将取决于世界各主要文明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与协调。我认为文明对于世界秩序确实具有巨大的力量和影响。因为文明所蕴藏的力量和对世界影响是自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 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就是文明的范式。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冷战后的世界将以“文明”划线,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一方面,亨廷顿对自己提出的文明的范式相当自信,他认为这一范式为理解20世纪结束之际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但又不过于简单的地图。范式应该能够导出预测,对范式有效性的检验可以通过对不同范式导出的预测的准确性加以对比来进行。他认为文明的范式能比其他范式更加准确的预测冷战后国际事态的重大发展。另一方面,他也承认,任何范式都不可能永远有效。早晚有一天,文明的范式必将像冷战的范式一样被新范式取代。 本书虽然逻辑上存在一些自我矛盾之处,例如亨廷顿一方面非常客观,敢于承认了西方文明是不是普世文明,并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出于对本文明的捍卫,主观的提出通过一切办法遏制敌对文明;可以说,救世与爱国之心是真实的,是否价值中立,与此相比便无足轻重了。勿庸质疑,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

但是,这本书也受到很多的批判。第一,亨廷顿的历史观是西方中心论。第二,“文明的冲突”这一概念模糊简单片面。第三, 亨廷顿低估了民族国家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第四,亨廷顿强调文明之间的隔阂与潜在的冲突,却低估了文化之交流合作甚至融合的可能。即便如此,必须承认的是,以上批评都有一定程度的道理,亨廷顿的学说还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而目前看来,民族国家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即使在高度一体化的西方,民族国家也远没有消亡。国家利益依然是各国在国际上行为的基础和准则。 而美国霸权主义就是其国家利益至上的集中表现。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文明的范式依然无法替代民族国家的性地位。

作为西方的精英,亨廷顿对中国崛起的关注意在警醒西方人注意西方权力的日益衰落和新崛起的大国对西方利益的挑战。亨廷顿对中国崛起进行了一些客观、理性的分析,但他给出的结论有失偏颇。无论如何,有一句话永远是对的,“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对于西方化与现代化,作者作了区分,提出西方之为西方的核心价值包括:古典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等,这些因素的结合是西方独有的;而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西方文明第一个实现了现代化,因此西方首先获得了具有现代化的文化。“当其他社会获得类似的教育、工作、财富和阶级结构的模式时,这一现代西方文化将成为世界的普遍文化。”

第13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决定论?NO!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①,【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世界太复杂,以致不能简单地在经济上把它划分为南方和北方,或在文化上把它划分为东方和西方。”②反复品读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以下简称《文明》),发现作者提供了大量客观现实的论据,在逻辑思维不清的论证过程中,企图推广其所谓“文明决定论”这一似是而非的学术观点。书中不乏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学术观点,但在根本结论上存在着重大谬误和局限。事实上经过将近20年的实践检验,已经证实该著作的相关结论不甚正确甚至“南辕北辙”。下面结合个人对当代世界秩序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对该书论述的学术观点和根本结论的主观感受。需要强调的是,此读后感并非质疑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否定该书的学术价值。该书能够被翻译成22种语言、流行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激发起无数学者争鸣与探讨,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著作的学术研究水平。学术研究并非学术观点完全正确、根本结论符合事实才具有意义和价值,只要能够激发学术争鸣与探讨便拥有了学术“生命力”,便拥有了学术意义和价值,值得后辈学人尊敬和仰视。批判绝不是对亨氏的亵渎,仅仅是学术上的思考而已。

① 英文原名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世界政治的新时代”章节,第14页。 ②

- 1

(一)否定了西方传统文明中的“普世主义”①

塞缪尔·亨廷顿评判了美国自1917年以来外交政策一以贯之的普世主义②野心和论调。他觉得一战时所谓建立“民主”的世界,二战时所谓建立“自由”的世界都是没希望的。西方人坚信的西方文化普世论是虚假的、不道德的、极其危险的。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普世论是虚假的,是因为其它文明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观念③;之所以说它是不道德的,是因为“普世论的必然逻辑结果是帝国主义”④;之所以说它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文明之间的大战”⑤。 亨氏的观点和论述,承认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否定西方传统文明的“普世主义”,是客观、公正的,是基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冷静思考后的学术成果。

(二)提出维护多文明世界和平的“避免”、“共同调解”、“共同性”三个原则

塞缪尔·亨廷顿在论述西方存在“文明普世论”这“顽疾”后还开出了医治的“药单”,即“避免”、“共同调解”、“共同性”三个原则。亨氏建议,“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绝弃普世主义,接受多 ①② 详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章节,第358页至第362页。

英文名为Universalist。

“非西方人还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西方的原则与其行为之间的差距。坚持普世主义的代价,就是被指责为伪善、实行双重 “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来说就是帝国主义。”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间 “西方文明在全球的传播、西方实力的相对削弱和其他文明日益对自身的文化伸张这几个因素一道,决定了西方与非西③标准和‘例外’原则。”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章节,第200页。

④的问题”章节,第200页。

⑤方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是一种困难的关系。这些关系可归为三类:西方与属于挑战者文明的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并经常出现严重的对抗;与属于较弱文明(部分地依赖西方)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冲突则要轻得多;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的关系介乎上述两类之间同时具有合作和冲突的因素。”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章节,第201页。“最为重要的是,认识到西方对其他文明事务的干预,可能是造成多文明世界中的不稳定和潜在全球冲突的唯一最危险的因素。”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章节,第361页。

- 3

亨氏辩解①:西方学者的思维方式与我国学者完全不同,不能机械地用我国的学术标准来苛求西方学者。尽管逻辑思维方式有着天壤之别,但学者的使命即为通过细致、缜密地学术研究用准确的语言揭示纷杂事务隐藏的规律及规律性,为世人应对实际问题提供“范式”。可以说,亨廷顿堆砌了大量的“论据”,抛出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论点”,当然不排除部分“论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却没有充分、翔实、有序的“论证”。

事实上,文明也好、文化也罢,只是影响世界秩序的一个因素,一个与经济、军事、科技等并行的因素,充其量在当今信息时代文明/文化因素的地位和作用较之以往有了提高。亨氏无限地拔高了“文明作为影响世界秩序的因素之一”的地位,鼓吹“文明决定世界秩序的重建”,时而还把经济、军事、科技等因素也纳入了文明的范畴,这就是亨氏及该著作所要建立的理论体系存在的核心谬误和本质纰漏。连亨氏自己也承认,“物质的成功带来文化的伸张;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②也就是说,经济等物质基础是独立于文化领域之外的事物,只有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因素占据优势或异常强大的基础上,文化才会对外伸张、拓展。从这一点上说,亨氏在混淆视听,高估了文明在影响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把“文明”的概念无限扩大化,包括了文化、经济、军事、科技、政治等所有因素在内的所谓“广义概念”,那么这一概念的创建又有何意义呢?原本 ① “亨廷顿把‘文明’定义为‘文化的实体’,在行文中常把文明与文化混用。这倒无悖于通行的概念,1926年张申府先生在《文明与文化》一文中即详论两者实无区别,本文亦取此意。”详见李慎之著:《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附录”章节,第421页。

② 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章节,第110页。

- 5

违反了其宣称的“文明的冲突”论调,中国与越南同属“中华文明”的范畴;文中还认为在中国的军事力量占据优势时日本将追随中国并对美开战①,这更是天方夜谭的主观臆断和遐想,中国和日本所属的“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②尽管同源同宗,但两国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民族仇恨等核心利益冲突,在21世纪是断然无法结成同盟的。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塞缪尔·亨廷顿一直鼓吹和强调的“文明的冲突”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当今世界各国间冲突此起彼伏的现实,更不能从世界格局的现状中找到“文明的冲突”是“重构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试问: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是否存在“文明的冲突”呢?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文明的冲突”?朝鲜和韩国之间是否存在“文明的冲突”?非洲大陆上众多国家的武装冲突和内部战争是否存在“文明的冲突”?难道说这些冲突不足以决定世界秩序么?至少朝鲜半岛的局势左右着整个东北亚的格局,进而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少南亚次大陆的和平维系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至少……连亨氏自身对于文明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都混淆不清,“断层线冲突有时是为控制人民而进行的斗争,在更多情况下是为了控制领土”③,其认为断层线冲突是文明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又不得不承认冲突的根源还包括控制人民和控制领土。

① “中国在军事上的得手,日本开始紧张不安地追随中国,变以前的正式中立立场为亲中国的积极中立,随后又按中国的旨意行事而成为参战方……美日舰队在西太平洋展开了零星战斗……”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章节,第363页。

② 亨氏认为世界上存在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详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章节,第29页至第32页。

③ “断层线冲突是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间的社会群体的冲突。断层线战争是发展暴力的冲突。这样的战争可能发生于国家间,非政府集团间,以及国家和非政府集团之间。……断层线冲突有时是为控制人民而进行的斗争,在更多情况下是为了控制领土。”摘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章节,第383页。

- 7

第14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背后是什么?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亨廷顿在《文明》一书中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或者战争将是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他认为未来世界将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文明集团(如果这种集团真的存在的话):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中国的儒教文明,南美洲的拉美文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文明,日本文明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非洲文明。各文明的核心国家将会与此文明类似或者接近的国家结成亲缘关系,形成一个文明集团。各文明集团之中的国家如果出现冲突或战争,将会导致整个文明集团的冲突乃至战争。作者还尤其强调了中国的崛起将会增加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风险。

文中的许多观点可以说是深刻的,富有洞见。比如作者说看到了非西方国家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和伸张自我文化的强烈诉求;看到了西方的模式在非西方国家收到的各种抵制;看到了个国家想要实现现代化并不要求必须先实现西方化;看到了所谓的“普世文明”(其实就是西方文明)并不存在。

作者的文明观点为研究国际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文明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从这个角度理解国际问题确实可以解释许许多多的国际冲突或战争,比如俄罗斯与车臣,巴尔干地区的各种武装冲突,穆斯林社会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制造的各种恐怖袭击和自杀式爆炸案。

但是文明终究只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个视角,想成为一种范式多少有点难度。国际关系的研究视角应该仍然是以国家利益、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等等为范式。如果不是为了确立一种范式,作者为什么又会如此强调文明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但我认为,作者的这些观点,为美国在全球伸张自己所为的正义,推行自己所谓的西方价值提供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虽然作者自己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和愿望。

首先,作者认为,西方文明随着其他文明的崛起将会减小自己的影响力,西方集团想要守住自己的文明,就必须要依靠北约的扩大,加强军事、政治、经济一体化,这为北约的继续存在和北约的扩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即我们要依靠军事同盟来维持文明同盟。

其次,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崛起将会使中国在国家舞台上扮演越来越强硬的角色,中华文明将会侵蚀西方文明,甚至是会给西方文明和全球文明带来灾难,这也为美国压制中国、遏制中国崛起提供了一种“文明的合法性”。

同时,文明的视角有助于美国团结其他文明国家,鼓动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因为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崛起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要保持世界的和平,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其他文明有必要结合起来,遏制这两个文明的崛起,以达成全球文明之间的均势。

最后,作者认为,西方文明的力量在于它的独特性,而“保存、维护和复兴西方文明独特性的责任就不可推卸地主要落在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肩上”。文明的视角可以成为一张万能牌,成为美国发动战争的一块任人揉捏的橡皮泥。美国打击伊拉克,可以说成是防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破坏,而实际上只是眼红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加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战略优势。美国也可以在中美钓鱼岛之争时进行干预,将自己说成是阻止“文明霸权”国家压制弱小文明国家的“世界警察”。文明的观点将会成为美国的又一个坚强的“破城锤”。

文明不会成为范式,但是他却有着极大的风险——即“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各不同文明国家之间如果发生战争,可以借此观点号召自己的“文化亲族”,进而把本来是一场很小的冲突扩大成为文明集团之间的混战。比如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虽然占少数,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国家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故,他们可以声称这是西方文明对整个伊斯兰文明的亵渎和挑衅,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会很快显现。整个伊斯兰民族会群情激奋,处于一种无意识的从众状态,盲目地对西方进行报复。而这样只会伤及无辜者,并无助于危机的解决。

当然,客观地说,作者自身还是相当客观的。他并没有恶毒攻击其他宗教,也没有鼓吹必须要加强美国霸主地位建设,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这些论断,并且许多分析是合情合理、逻辑清晰的。虽然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西方未来特别是对美国前途所表露出来的担忧但是还是能感受到作者充满了对西方文明的优越感,认为“西方文明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尤其是对美国霸主地位虚妄的幻想,认为“没有美国,西方便会成为世界人口中的一个微不足道和衰落的部分”,把美国想象成世界领袖、真正的救世主。也许美国的价值观念,霸主地位早已融入了每一个美国人的心中,使得美国人认为他们的价值观、制度乃至美国文明才是世界各国的范本。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建设我们自己的文化并使之融入每个国人心中,这不能不说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15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一.对本书最核心观点的理解和对作者所提出的世界范式的看法

初读此书,你常常能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新奇感与熟悉感,作者在其中陈述的,他所提出的看待世界局势的范式-用文明作为基本单元拟化的世界发展模型,是有别于之前历史上任何一种看待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的基本模型的,而这种基本模型,对于我们的需求:清晰且明智地对世界作出思考,并有效地在其中进行行动,是十分必要的。

对比于文明冲突范式对世界局势在提炼度和吻合现实方面做得较为完美的平衡,之前其他一些政治学家或国际关系学家所提出的分析世界局势的范式都或多或少的有所失衡,对此,作者也在文中一一进行了分析,就我所看到的,其中某些分析和预测在对比后来的事实发展来说甚至可以被称为是荒谬和可笑的,而这些荒谬和可笑的观点,也不乏出自于某些拥有赫然声望与权势智慧的著名人物身上。在脱离冷战的阴霾后,一些人物提出了所谓“一个世界”范式,认为冷战的结束意味着全球局势回归到和谐与和平的局面,自由民主制将会获得全面的胜利,然而后来发展的现实却把这一预言完全粉碎。

“发生了大量的种族冲突和种族清洗,法律和秩序陷入崩溃,出现了国家之间联盟和冲突的新模式,新共产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开始复活,宗教原教旨注意得到了加强,俄国结束了同西方的“微笑外交”和“同意政策”,联合国和美国没有能力制止冲突地区的流血事件,一个正在兴起的中国的自我伸张。”显然现实与期望背道而驰,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现实的范式对世界局势的观察和预测的重要性。

迄今还仍然流行于大部分西方民众观点里的两个世界范式对比一个世界范式来说也并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人们根据固有的观点,在意识里简单地划分世界为“我们”和“他们”,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发达与发展中,这种普遍的二分式划分方法随着时代的变革区分度也在逐渐下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们简单的划分世界为西方与东方,或者西方与非西方,然而这种模式对于先进的世界局势研究来说已经失去了任何参考意义,西方在某种层面上是一个实体,然而,非西方国家除了它们都不是西方之外没有任何共同性。穆斯林,印度,日本,中国和非洲文明在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普遍价值观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世界太复杂,以至于这种简单的划分方法没有太大用处。

然后,便出现了国家主义范式,假设国家作为世界事务中起支配作用的实体,都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利益,并将权利与利益作为理解国家行为的唯一出发点,但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国家当然为了利益,但与此同时也根据其他方面的一些考量来做出决策。国家当然常常试图维持平衡,援助弱势的,削弱强势的来降低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威胁,但如果这就是他们作出决策的唯一出发点,那么西欧国家也许就会在40年代末与苏联携手反对美国了。事实与此相悖,具有类似文化和体制的国家会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正如加拿大和它的邻居美国的关系。

这三个范式,都展示了现实程度和简化程度的不同结合,却都无法达到一个很好地平衡,与之相比,从七八个文明来看世界,无疑将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无论是在简化程度上来说还是根据对现实的拟合度,都可以更好地解释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

二.对文中所提到的文明冲击的看法的延伸思考

亨廷顿先生的这本著作中其实有很多有趣的观点和想法引发我思想的驻足,但其中最吸引我和引发我最多思考的地方还是他对于文明冲击的一些看法,由此我在进行充分思考后也结合现实整理出了自己一些想法。

首先,现在无论是在各种传媒上还是人们口中我们往往可以听到的一个流行观点“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侵袭”,它还有一个稍微陈旧一点的说法“和平演变”,完全赞同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也认同我们遭受到了文化入侵的人士占了大多数,我过去也曾对此观点较为认同,毕竟,国家实力是文化输出的通行证,通俗文化和消费品在中国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似乎代表着西方世界更为强势的地位。

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通俗文化和消费品”真的是西方文化么?文化,文明是什么?应该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就如西方文明的本质,应该是法治,人权,精神独立,民主自由等等人类智慧的结晶,精神的财富,而绝非大众似乎恐惧和抵制的通俗流行。非西方人接受着消费品和流行文化商品的输入,但这对于他们接受和相信西方文明的本质毫无意义。

在中东的某个地方,几个年轻人,可以穿着牛仔裤T恤衫喝着可乐吃着汉堡听着摇滚,但他们却可能在向麦加顶礼膜拜的间隙,造好一枚炸弹去炸毁一架一架美国飞机。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反观我们的身边,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接受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可是这难道意味着我们都对美国,对欧洲对西方世界充满好感么?除了西方文明,我们同时也在接触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可这并不影响我的同学们有从小看日本动漫长大却变成了网络愤青,我认识的人里不乏热衷于看韩剧的人可他们也并没在中韩问题上立场有所偏向。

普遍的全球文化的泛滥流行并没有让观点和价值走向趋同,相反,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都在日益加强对民族自身文明的唤醒与复兴。我们学习英语,只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进行知识交流的通用语言,正如公历是世界的计时方式,阿拉伯数字是世界的计数方式一样。我们为什么会使用英语?正是因为我们各自文明之间存在极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英语是交流工具,却不是认同和社会群体的根源。如果世界趋同,那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沟通工具,因为我们都可以互相理解,正是由于人们想要保存各自的文化,才使用英语来和其他民族交流。

前段时间微博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热门话题,对“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的续写,有成千上万网友参与到了这一话题中,大家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以为流失的古典文化并没有想象中的势弱,反之,假设有人开启一个话题,用英语续写一句十四行诗,恐怕并不会有多少能够参与的人,大部分人学习英语只是作为工具,并不会因此对西方的历史和文明有所憧憬和深入研究。

我们生活在这一环境,这一中华文明的环境,生活中时时刻刻地渗透我们思想的是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而即使以电影动漫电视剧作为媒介,我们所接收到的其他文明的信息渗透与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相比也是极为微小的,而且更因为通讯条件的改变,我们不只接受着普遍意义上西方文明的影响,还有来自于印度,来自于日韩,来自于俄罗斯,来自于拉丁美洲,来自于非洲文明的影响,如此驳杂的影响来源与相对环境对我们渗透来说低频低强度的影响方式。所谓的文化入侵恐怕并不能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我们的思想仍绝对的从属于我们各自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仍纯洁的从属于中华文明的羽翼,个体间的差异无法避免,但并不存在一种整体性的向其他文明偏移的倾向。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相对于历史上的人们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种种改变,更多的源于个体知识量的提升和对普世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文明圈的尊师重道,在古代有些畸形的表现为对老师的绝对认同和无条件尊敬。在现代基本人权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对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当然因为承袭的文明环境原因相较于很多国家来说还是异常的尊重,但已经不是对师者绝对的服从和认同。

因为生产力和个人意识的觉醒,全民知识量的普遍提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会发生变化也是必然的,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受到了西方思想的侵袭,现在流行的这种“西方文化威胁论”观点,也许有政府的一些考虑,借以唤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还是不应人云亦云,不经思考地接受某种观点。

第16篇:社会冲突

一定要弹出自己的结论辩证的观点

概念社会冲突,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

四层含义:第

一、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领域内的互动行为。第二,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

第三、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根源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的互动行为。第四,社会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相互反对的互动行为。 社会社会冲突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社会冲突具有普遍性

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从时间角度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 一个阶段都充满着社会冲突,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尚未出现没有社 会冲突的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血族之间的械斗,部落之间的战 争此起彼伏,不同血族之间的人们反目成仇、争凶斗狠的现象并不 少见。传说古代中国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为了确立大一统的地 位、统一华夏民族,经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人类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冲突现象更是有增无减,充满了血与火的 洗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箱辟地总结到:“到目 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 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 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公开有时隐蔽 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或者斗 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并未完全消除社会冲突,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撕裂了社 会主义阵营,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是 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当代走入低潮的重要原因。从空间角度 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领域和地域之间都存在 着各种社会冲突;尽管他们所面临的冲突的内容有别、性质不同、形式各异,但都存在社会冲突。

2、社会冲突具有复杂性

社会冲突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具体表现在

四个方面:一是根源的多因性。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形成,往往不是 个单纯的原因引起的,而是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基本 盾是产生社会冲突的总根源,利益对立、权力争夺、社会误解、会不平等、不正当竞争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是产生社会冲突的基本 源。二是作用的双重性。社会冲突不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引 的后果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是双重的。社会冲突既能引起 际关系的紧张,也能促进人际团结;既能破坏社会安定,造成社 馄乱也能加速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既能造成国际关系的倒退, 能加速国际同盟的建立。总之,社会冲突的作用可能是消极的破 性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三是相互关联性。任何一个社 都会存在多种社会冲突,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冲突往往相互关 ,产生连领反应。一种冲突的产生,会引起另一种或另一些社会 突;一种社会冲突的解决又会促使另一种社会冲突的产生。如个 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群体冲突,经济领域的冲突会引 政治领域的冲突。四是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冲突会 生相互转化,不仅社会冲突的性质会发生转化,如对抗性冲突转 为非对抗性冲突,社会冲突的作用也会发生转化,如消极作用转 为积极作用。

3、社会冲突具有时代性

尽管不同形态的社会都有社会冲突存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 ,

社会冲突的状况却不尽相同;任何社会冲突都是发生在一定的 间、地点等条件下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奴隶和奴隶 之间的冲突只能发生在奴隶社会,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起义只能 生在封建社会,劳资冲突只可能出现于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期。当然,也有一些社会冲突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其性质 形式因历史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如战争这一最激烈的社会冲突自 以来就存在,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之间不可同日而语;又如阶 斗争,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 斗争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斗争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在 析社会冲突时,“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 的历史范围内.”(l0)

4、社会冲突具有多样性

社会冲突不仅具有普通性,而且具有多样性。从内容上看, 会冲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方面,有的为了物质财富 经济利益,有的为了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有的为了精神财富和 化传统;从形式上看,社会冲突可谓五花八门,有个人冲突、群 冲突,还有民族、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和国际冲突;从程度上 ,

社会冲突有轻有重,轻重不一,轻的如个人之间的口角、拳斗, 的如阶级斗争和国际范围内的战争;从性质上看,有攀力冲突和 力冲突,有良性冲突和恶性冲突等。此外,社会冲突的多样性

表现在它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冲冲突的基本特征 社会冲突的类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大系统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观 念文化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根据社会冲突发生的领域不同,可 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观念文化冲突。

1、经济冲突。唯物史观认为,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子系统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 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体活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领域。在经济领域活 动的不同社会主体,不仅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方向相联系,而 且在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一样:有的拥有生 产资料(有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居于统治、支配地位,拥有产品 分配的决定权;有的则没有生产资料(无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处

于从属的被支配地位,没有产品分配的决定权。由此导致的不同社 会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差异、矛盾和对立必然引起经济冲突行 为。经济冲突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它不仅表现在参与经济活动 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如阶级冲突首先就是一种经济冲突),而且贯 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四种具体方式。一是生产冲突,即 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利益的差别和对立而产生的经济冲突。从理论上 讲,生产冲突主要存在于一切私有制经济中,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 生产者的劳动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劳动,而是一种雇佣劳动,这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利用占据的生产资料 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直接地无偿地剥夺和占有工人的劳动成果。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雇佣性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总根源。 二是交换冲突,即交换过程中因交换利益而引起的经济冲突。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交换过程是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卖者要实现商品 价值,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如果买卖双方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 价交换,那么,就不会有交换冲突的产生。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经 济生活中,交换领域中的不等价交换经常发生,强买强卖、不公平交易必然引发冲突行为的产生。交换冲突不是够个社会的专利,在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有可能发生。三是分配冲突,即分配领域中 因利益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经济冲突。分配冲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 会经济现象,产生分配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的总产品不 足,而人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必然通过冲突表现 出来。产生分配冲突的直接原因则是分配不当。平均主义的分配方 式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剥夺,是徽惰者对勤劳者的剥削,它不仅无法 调动起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还会引起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 突。纯粹的按劳分配克服了利益分配上的剥削因素,但仍会造成事 实上的不平等,造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差别,差别严重 到一定程度也会引起社会冲突。四是消费冲突,即因消费利益的侵 犯而导致的经济冲突。消费冲突在当代社会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冲 突现象,包括生产消费中的冲突和生活消费中的冲突,具体表现为 消费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经营者、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冲突。 产生消费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同时也与消费 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有关。总之,经济冲突是一切社会冲突的 l8 中心内容,各种形式的社会冲突无不与此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2、政治冲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体系中便出 现了政治结构,社会大系统由此分化出独立的政治领域(也可称为 政治子系统),该领域由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组成。至此, 在政治领域活动的社会主体不再是纯粹的“社会人”,同时也是“政 治人”,一般的社会主体也就成了政治主体。政治主体的活动产生 了各种政治行为,如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和政治冲突等。 政治冲突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是指不同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 自身利益要求,为争夺有限政治资源而进行的冲突。政治冲突的产 生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有着密切联 系。一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利益的积聚发展,最终 会上升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最终会以政治利益要 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同时具有不同的政治利 益;另一方面,一切在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其手 里的政治权力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切想改变原有利益格局的 被统治阶级也都要夺取政治权力。因此,经济荃础和上层建筑矛盾 的尖锐化必然导致政抬冲突。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冲突的 焦点也是国家政权,任何政治冲突都离不开政治权力这个中心。“在 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统治阶 级要保住自己的最高政治权力,„„被统治阶级首先要夺取一部分 政治权力、然后要夺取全部政治权力,以便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和 需要去改变现行法律。”“咤’政治冲突的历史类型包括奴隶社会的政 治冲突、封建社会的政治冲突、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冲突和社会主 义社会的政治冲突等四种,每一历史类型的政治冲突各有其特点。 政治冲突的具体方式很多,从主体看,有阶级与阶级之间、政党与 政党之间、政治社团之间的冲突;从手段看,有暴力性的政治冲突 如军事政变、武装起义和非暴力性政治冲突如议会斗争、政治示威 等。

3、观念文化冲突。观念文化冲突是文化变迁中的必然现象和

基本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系统在相互接触过程中产生的 互相对立、对抗乃至企图消灭对方文化存在的现象。观念文化冲突 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从时间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

冲突,或者说是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冲突,这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冲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并 服务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经济政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 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亦步亦趋的。在社会系统的整体变迁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经济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变迁速度不同步的现象,新的 经济政治系统的确立不一定就意味着旧文化已实现了自我更新成为 新文化,这种文化变迁的相对滞后性是造成新旧文化冲突的重要根 源。旧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社会转型加剧的历史时期特别突 出,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时期:以农业文化和封建文化为核心 的中国传统文化同以工业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文 化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当 然是现代文化战胜传统文化,但也有“文化复辟”的特例。 从空间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 冲突或称“我文化”与“他文化”的冲突,这是一种横向的文化冲 突。该种文化冲突不仅包括不同国家、社会之间的宏观的文化冲突, 也包括一个国家、社会内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中观的文化 冲突。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冲突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人类交往能力的增强、交往空间的扩大密切相关。在远古 时代,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的限制,这种横向的文化冲突是很 少的;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通讯技术的发达、国际交往的增加, 全球性质的横向文化冲突加剧了。导致横向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夜郎自大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强制和文化同化等不当 做法都会引起横向的文化冲突。 从地位角度看,观念文化冲突可区分为主文化和反文化的冲

突。主文化是一个社会倡导、奉行的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主 流文化,反文化则是与主文化相对立或相背离的特殊亚文化,它破 坏主文化甚至削弱主文化的地位和基础。主文化与反文化的对立和 冲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仅以当今中国社会为 例。我国社会的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同 时还存在着封建反文化、资本主义反文化等,这些反文化与主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之间是完全背离的,并表现在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地下的、民间的、公开或半公 开的形式侵蚀着主文化。(’5’因此,研究社会冲突尤其是文化冲突, 不能忽视主文化与反文化冲突这种形式。

三、社会冲突的深层根源分析

社会冲突通常在社会表层呈现,特别是具有 反抗性、集团性的社会冲突更令学者们关注。但 社会冲突本质上是社会权力的集聚过程和结果的 显现。这个观念与传统的社会冲突观念有重要区 别。社会权力并非如矿藏资源一样开采一点就必 然使总量减少一点,相反,它是在社会运行和社会 运动中不断被生产的。它既会消失,也能够再生, 因此,单纯从静态意义上研究社会权力已脱离了 现代社会的实际。社会冲突也是社会权力的一种

生产方式:资源会在冲突中,或者通过冲突而调动与配置,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会在冲突过程中得到

洗练,影响社会生活的关系将在社会冲突中凝聚, 结果,对社会发挥作用的力量自然而然产生了。 在开放、流动和自主性增强的社会,社会冲突是不 可避免的,因而由社会冲突而形成的社会权力总 是存在的,并且总会要求表达自己的存在。 这样的社会冲突,其深层根源是什么?人们

会首先想到“利益”这个概念。毫无疑义,将社会 冲突视为利益冲突,肯定不会错。但这是否是社 会冲突的深层根源?或者可以这样追问:是什么 导致了利益冲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对 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成果证明:当社会分裂 为生产的集团和占有生产的集团以后,两大集团 的冲突即阶级冲突,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不同集团 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列宁对此曾作出 简明的概括: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 动。而这种占有是通过国家,通过经济、法律、意 识形态等制度加以合法化并加以维护的,进而再 通过民族国家利益的提升、竞选等一系列民主制 度安排、以及给予公民以社会保障的系统制度等, 从而使国家权力持续获得合法性。这一点,西方 学者看得十分清晰,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 阶级》的论文中,小心谨慎地揭示了自19世纪以 来英国公民身份制度的变迁以及这种制度变迁对 社会阶级地位不平等所发生的“对冲”作用。正 像英国学者彼得·德怀尔所评论的,马歇尔声称 的关于公民身份保证最贫穷的社会成员也能融入 并参与社会,这种理念“维持着一个有益的目标, 使它有潜力提供一个标尺”,由此“提供了探索社 会分化/排斥等动态机制的可能”,用以“评估一 个社会不平等的水平和原因”。 [13](P7) 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设计显然不是马克思主 义所批判的自由资本主义那样的制度,改革开放 以来实行的对高度集中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特别 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虽然要经受经济 全球化的考验,但基本价值定位依然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在面对社会冲突的现实问题时, 我们探寻其中的深层根源,平等的公民身份成为 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解说领域。公民身份本来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不平等,甚至可能存 在着严重不平等的问题,这种不平等也恰恰是执 政党和国家要努力克服或消除的。社会冲突的深 层根源就存在于这样一个消除公民身份不平等过 程,特别是存在于其中的制度变革中。 在身份多元的时空背景下,平等的公民身份 制度是基础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将为社会成员 提供一个普遍的平等机会资源。所谓普遍的,是 指在可获得性机会方面排除了特殊性制约。当代 中国充满着身份的复杂性,如少数民族身份、性别 身份、城乡户籍身份、宗教身份、共产党员身份、民 主党派身份、农民工身份、私营业主身份等等,这 些不同身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 中在获取机会资源上并不是相同的,而这些身份 中的大部分是基于人的自然差异而形成的,在形 成过程中,制度安排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 特殊主义的文化影响也促使这样的安排具有可接 受性。随着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的自觉、获得现 代知识的途径与能力的增长,以及在社会更加开 放、政治更加包容、社会流动更加普遍等大的背景 下,曾经是可接受的可能变成不可接受(如城乡 之间的社会身份差别);曾经是不以为然的可能 变成十分在意(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身 份)等等。作为建设中、发展中的现代国家与现 代社会,试图短期内迅速而有效地解决由于身份 不同而产生的获得机会资源上的差别是不可能 的。但是,在这个领域,平等公民身份的诉求正在 成为极大的政治与社会压力。如果不是这样的发 现和思考问题,就可能对面临的社会冲突产生不 切实际的政治判断与学术判断,就可能形成不合 理的政治对策与学术理特点路。

快速转型期的社会冲突是多层次的,也是广泛的。这 种广泛性的特征是通过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利益阶层或群 体而表现出来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各 个领域,存在于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并具有如下特点: 1.社会冲突的复杂性。现阶段社会各主要阶层在整体利

益一致的基础上,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社会生产中的 地位和作用、获得收入的方式和多少等方面看,都存在不同 程度的区别。在利益需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利益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在收入水平、消费标准、获益手段、生活方式发展取向上都有不同,相互之 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和产生冲突。

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经济利益冲突是转型期社会冲突的

集中表现。经济利益冲突又与多种利益矛盾冲突相互交织、注释: 错综复杂。在各种社会问题随之凸现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

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例如,贫 富悬殊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 失衡的结果。而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能力上的失 衡又是他们之间社会权利失衡的结果,而且,目标的合法性 与行为的非法性共存。就是说,维权群体的目标是合法的,但 在具体的行为上,也可能出现一些非法现象。近年来中国社 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冲突,越来越多的是因利益诉求而起,但 是,当前“非直接物质利益者”参与者也呈上升趋势,这一现 象也不容忽视。

2.社会冲突的活跃性。与改革初期相比,当前冲突的方式 有了很大变化,即短时间内爆发和双方在人员数量上聚集的 冲突增多。冲突往往采取激化、尖锐、甚至恶性冲突的方式。 社会分配不公,地区及个体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突 出,具体政策不当,基层治理软弱,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 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 强,是发生恶性冲突等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社会界限的 灵活性增大,居民从一个阶级、阶层转到另一个阶级、阶层的 自由程度扩展了。因而人们称谓的边缘阶层和交叉阶层日趋 增多,这些都表明劳动者的不同阶层在快速转型期将会重新 分化组合。在各阶层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利 益的调整和变化,从而使新时期的冲突表现得异常活跃。例 如,部分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时采用过激行为,试图通过制 造“轰动效应”来解决问题;部分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时采取 集合行为等非正常方式,集体上访的组织性明显增强; 3.社会冲突的多元性。从冲突纠纷的主体来看,社会冲突 发生在涉及社会成员中诸多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 中,既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这些基本的社会群 体,也包括一些新社会阶层成员,如IT人士、自由职业者等 等。从冲突的内容来看,既有历史沉积下来的老问题,也有新 的社会政策出台引发的新问题,既有涉及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也有涉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冲突形式的多元性表现

在:转型加速期,群众在表达利益诉求过程中的理性与非理 性行为、合理行为和不合理行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自发 行为和自觉行为等诉求方式上的多元特征。

因而,当前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整合,协调利益 冲突,建构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第17篇:政策冲突

政策冲突

有效治理公共政策冲突的重要性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最为重要的工具。但在现实的实践中,政策冲突又困扰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其目标是追求秩序与和谐,实现公共利益。公共政策自身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但是本身就是矛盾的公共政策怎么能够解决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冲突,实现社会有序和谐呢?

政策冲突的含义

现在我们从狭义上来理解公共政策,把公共政策看作是政府行政机关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实施的行动准则。因此,我们所研究的公共政策冲突主要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所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冲突是指在政策网络系统之中由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一种表面化的态势和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文件打架”。

公共政策冲突的本质

公共政策冲突的本质是由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公共政策是由特定的主体所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是其履行特定职能的工具和手段,是特定主体利益倾向、利益需要的外化和载体。

因此,政策冲突表面上是不同政策方案、政策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抵触,实际上是不同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策冲突存在的必然性

公共政策具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处于垂直系统的各层级的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与处于横向系统的各层面的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超大政策网络系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政策网络系统中,由于各政策主体的利益、权力需求不尽一致,其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不尽相同,因此,由其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矛盾冲突。 思考与讨论

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从特点来看:政治冲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阶级性、对抗性和规模性

2、从表现形式来看:大多数政策冲突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政党、政府、国家等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而只是不同的或者是同一的政策主体所制定的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立

3、从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政策冲突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不仅仅只限于政治领域。

4、从激烈程度上来看:政策冲突的激烈程度也大大低于政治冲突

联系

在阶级社会中,尤其在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社会中,政策冲突往往与政治冲突合而为一。

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冲突常常表现为政策上的对立和对抗。

政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政策主体之间在政治上的矛盾与斗争。

特别说明: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阶级冲突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不是

不同的阶级、政党、政府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对抗,而只是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公共政策上的矛盾与抵触。

我们所讨论的政策冲突,尤其是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冲突、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中,虽然也存在着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但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不同阶级之间的一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

政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不同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一)中央政府公共政策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在过去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下,几乎所有的利益都被中央所掌控,利益需求和供给的方式都相对单一。但随着地方分权的逐步扩大,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出现多元化趋势,这就形成了可能会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产生矛盾的地方利益。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之间矛盾的产生和扩大必将引发二者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关系反映到公共政策领域,就形成了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之间的冲突。 案例

2007年3月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对庆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暂行办法》和《文化市场管理办法》、陇南市和平凉市的《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规定》和《物业管理实施办法》等几个地方政府“红头文件”进行审查时,发现庆阳市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中,省略了行政机关查处行政违法行为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方式和程序,直接实施行政处罚中的罚款。这种规定违背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同时庆阳市的《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暂行办法》擅自提高了处罚标准。

随着中央分权和地方自主权力的不断扩大,分权化的发展进一步凸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在分权化的格局下,公共物品分级供给、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等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竞争趋势。同时,向地方政府的经济分权并从体制上维持一个集中的政治权威,把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地方经济体,就形成了地方为经济增长而激烈竞争的局面。

这种激励竞争很容易引起各地政策的冲突。

如各地方政府为了大规模地招商引资,纷纷竞相攀比出台大量的在土地转让、税收减免、信贷扶持、办事程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另外还有大量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利益而出台许多保护自身利益的政策。如禁止销售外地的烟酒等能为地方带来大量财政收入的商品而制定实施的保护性政策。诸如“棉花大战”、“啤酒大战”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陕西某县曾经出台一项政策,规定非本县生产的香烟,一律按“走私烟”处理。无独有偶,重庆一个县公开禁止外地化肥进入本县。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的冲突。

部门利益最大化

1、部门利益最大化

一些部门便从“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努力维护、争取有利职权(如审批、收费、处罚等),冷落无利或少利职权,逃避相应义务。

这集中体现为超编(部门领导通过扩张政府部门来扩张自己的权力)、超支(突破财政预算、拓展预算外收入)等倾向,极端的体现是部门领导个人或集体的腐败问题。

2、部门利益法定化

有些政府部门往往利用制定政策的权力,利用政策资源优势,在制定有关法律草

案、法规、政策时,千方百计为部门争权力、争利益,借法律来巩固部门利益,获取法律执行权,进而获得相应的机构设置权和财权。

3、部门利益国家化

职能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本应维护国家利益,但在现行体制下,有些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为维护、谋取本部门利益,将部门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或将国家意志歪曲为部门意志,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借维护国家利益之名,打公共利益之旗,以强化行业管理之由,行谋取部门利益之实,使部门利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家化倾向。

案例

2005年4月5日,经水利部审查同意,淮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有关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明确提出淮河流域水域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10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员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淮水委擅发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属违法行为,而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程晓冰针锋相对地反驳说,“淮水委发布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是依法按照职责从事,没有越权。”之后,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又对此予以否定,认为“淮水委应首先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经环保和水利两部门协商后,再统一公布,而不是由淮水委自行发布。”由此引发了一场“权力之争”的政策冲突。

(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策之间的冲突

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者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所影响,加之干部考核制度的不科学,地方政府政策仍然以经济为主导,忽视民主法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建设,这就常常导致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冲突。 例如,河南省沁阳市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在2004—2006年的3年间出台了5个红头文件,规定只要投资达到5000万的企业家,就可以在本地开车违法不罚款、娱乐场所消费不受公安机关检查、子女就学不审核、医院看病半价支付、风景区免收门票等12项优厚待遇。

(五)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的冲突

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结构。 元政策是宏观的抽象的原则性规定,是指导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制定的总纲领。 基本政策是元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化和延伸,是元政策的具体化,是具体政策的原则化,是联结元政策与具体政策的中间环节。

具体政策为贯彻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在元政策、基本政策的逐渐细化为具体政策的过程中,即在把抽象的原则具体化为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具体政策的过程中,上级部门和领导必须授予下属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下级部门和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把抽象的原则性的规定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决策者素质、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所制定出来的政策不可能完全与元政策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有的甚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容易会产生政策冲突。

(一)、主体与客体的冲突

公共政策主体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主导者,是公共政策活动的主体性因素。公共政策客体是相对于公共政策主体而言的,是公共政策所作用和影响的对象。

在公共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冲突是公共政策冲突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客观上源自二者在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地位的非均衡性、利益诉求的非一致性。

(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冲突

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体关于某一社会现象好与坏、对与错、优与劣的主观性评价和判断。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是指“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意愿和目标。价值观可能包括一个人的政治信条、个人偏好、组织目标以及政策取向。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效率、自由、秩序、责任等。

(三)、公共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目标冲突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政策体系的目标倾斜性冲突,即某一政策或政策体系在多种目标中主要倾斜或偏向于某一目标,而疏忽了其他目标由此而产生的冲突。另一种是目标对立性冲突,即两个目标或目标体系之间的对立状态。

(四)、公共政策工具之间的冲突

政策工具是政府能够用以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一系列机制、手段、方法与技术的统称,它是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简单地说,政策工具就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

如我国所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的政策执行者选择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对当事人使用强制性的手段,有的采用说服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有的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恩威并施的方法,这些政策工具之间往往就存在着矛盾冲突。 案例分析

“十一五”以来,中央政府“节能优先”和“科学发展”的导向已经十分明确,但是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的甚至认为减排会阻碍其经济发展。目前,对地方政府官政绩的评估主要还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指标,而不是低碳政策的执行效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维持地方的高财政收入,很多在高能耗行业,特别是火电厂、钢铁、水泥等高收益行业 的低碳政策的执行受到了阻碍。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和安全执法的现象。以煤矿为例,尽管中央政府在很多场合都明确强调要加强资源管理,关闭小煤矿。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中 国目前共有 28000 个煤矿,其中只有 2000 个是国有的,其生产量占中国煤炭生产总量的 65%,其余 26000 个煤矿则为乡镇或个人所有。据调查,国有煤矿的矿井回采率平均为 45%,而乡镇和个体煤矿的回采率仅为 15% ~ 20%。

小煤矿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例如,在湖南产煤大市娄底,有 1400 多家小煤窑, 一旦关闭,至少 40% 的乡镇连工资都无法发放。

目前,中国能源领域有四部单行法,即《煤炭法》(1996)、《电力法》(1995)、《节约能源法》(1997,2007 年修订)和《可再生能源法》(2005)。CNMn。这四部法出台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彼此割裂,甚至有些条款对立。其中, 《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立法初衷较一致,而《电力法》和《煤炭法》可能由于制定时间较早,并不含有节能减排的相关内容,其中许多条款保护企业利益色彩浓重,甚至与促进能源安全生产、能源市场化改革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 等内容形成冲突。

近几年,整个社会的节能减 碳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长期性、紧迫性认识仍然不足,在发展思路上还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虽然一些省市表现出了对低碳经济的热情,但是,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兴奋点其实是在于 低碳示范区背后项目开发的潜力。

在实际中,低碳政策涉及到电、煤、电器、住房、农资、土地等多个方面,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政策的调整会影 响到部分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进而影响民众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经济承受力更为脆弱,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差,无论是电费的调整还是供暖费的上涨,对他们都是不小的压力。

第18篇:劳资关系冲突

中国劳资关系问题中的法律与制度缺陷

553775650@qq.com

关键词:教育 罢工权 本田 中国 企业

背景:

南海本田的工人不满收入太低,自5月24日开始罢工,导致本田在中国的4家厂全部停工。财新网透露,虽然资方当日承诺会加薪,而且不秋后算帐,不过很多工人依然不接受资方的安排。南海狮山镇总工会近日出动了大批人员到工厂,扮演工人和资方沟通的角色,但工会显然得不到工人信任。当日上午,工人发现有总工会人员用摄录机拍摄工人拒绝开工的场面,因怕被打击报复,要求他们不要录影,并删去已拍摄的画面,但被拒绝,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多名工人被中国官方工会的人员打至头破血流。事后当局将工厂对外一公里道路封锁,派出大批防暴警察驻守,不让媒体接近。广东南海“本田罢工”,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罢工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连绵不断。尽管仍有媒体按照“中国没有罢工”的思路,坚持使用“停工”二字,但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荒谬感。更多的媒体上,罢工正在难以阻止地为自己正名。

罢工者提出的最引人瞩目的要求是独立组建工会。在过去的中国或者一直以来的外国,罢工基本上都是由工会组织,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方和政府谈判。本田罢工期间的荒唐故事是,阻止工人罢工、并与工人发生肢体冲突的,不是警察而是工会人员。如今的工会系统,要么是政府官员,要么是资方雇员,他们为谁工作不言而喻。

中国工会之“大”在于拥有会员2亿多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会,而不够“强”的表现之一就是工会在面对利益博弈时,声音比较微弱,无法代表和维护所属会员的切身利益。这正是被公众诟病的地方。

因不满薪资待遇,广本在佛山的零部件厂工人从5月24日开始罢工,工人高喊着“罢工到底”的口号,要求提高待遇,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受此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所有四家组装工厂已被迫全部暂停生产,日损失达2.4亿元。同时,与本田整车生产配套的其他零部件公司也受其所累,部分工厂开始放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8日下午,因不满工资待遇,为北京现代提供车身框架及零部件的北京星宇车科技有限公司1000余名员工“主动停工”,要求上调工资。 除了本田、现代等合资企业,河南和云南等地本土企业也相继引发工潮。河南平顶山市的工厂罢工已经接近半个月,5000多罢工工人分批围堵工厂大门,令工厂无法开工。而云南红河州的巴士司机罢工,已影响5万人的出行。

我国罢工权现状及问题:

我国在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中规定公民有罢工的自由,1982年宪法取消了“罢工自由”。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属于人民,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用不着采用罢工手段,罢工使人民利益遭受损失,而且易于被个别坏人所利用。这种解释,其实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即使在公有制企业里,劳动争议不仅存在,有时也很尖锐。争议得不到合理解决,劳动关系不顺,必然会阻碍生产发展。1982年宪法取消“罢工自由”,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企业里亟需整顿劳动纪律,恢复和发展生产,扭转文化大革命中

形成的动辙罢工搞阶级斗争的恶劣风气。从立法上讲,当时宪法对“罢工自由”的规定,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是没有规定仅限于劳动法范围内的罢工,政治性罢工亦应包括在内;二是未加上“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的条件限制;三是没有可供操作的配套性规定。这种空洞的带有虚无理想色彩的立法,在世界上从无先例。这项立法仅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适应了特殊斗争的需要,并无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实际意义。

在谈到中国工人是否享有罢工权的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指出,有人认为在中国罢工违法,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法律并没有“禁止罢工”的规定,也没有“罢工罪”的说法。虽然在中国罢工不属违法,但是中国法律是不提倡罢工和不保护罢工的。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现行的《宪法》、《劳动法》、《工会法》等都明确没有将罢工作为职工和工会的权利,其实际意义不仅表现为国家不鼓励罢工,而且还表现为国家是用一种消极的方法来制止或避免发生罢工。既然罢工不属于职工和工会的法定权利,那么,罢工的行为就不被法律所保护或保障,国家也不承担保障职工或工会罢工的义务,这主要表现为罢工不享有刑事免责和民事免责。

正是因为这种空白状态,员工罢工不享有刑事免责和民事免责的权力,所以在本田罢工事件还没有得到进展的一开始,本田零部件公司立即将带头维权的两个领导人辞退,并强势要求员工复工,威胁员工不复工便将其全部辞退,重新招人。还有强迫实习生签署不罢工文件,如果学生参与停工,便向学校反馈。

我国企业中罢工事件虽然规模和影响不大,但缺少法律规范,仅有工会法中一条语义含蓄不详的规定是很不够的。罢工事件基本上处于无序的自发状态之下,这对维护职工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很不利。

我同意有人所说罢工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的说法,但我认为罢工权是对合理并依法而行的罢工行为的保障,罢工权不是双刃剑,它只是有积极意义,并无消极作用。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要尽可能与国际劳动标准相接轨,在法律中规定罢工权势在必行。不过立法时机的选择尚待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待人们在民主意识提高和法制观念增强的前提下对罢工和罢工权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们不要一听到罢工就认为违法,要认识到罢工权是企业劳动者的权利,是人权构成的内容之一。这是立法的社会环境条件。

2.有待法律制度的更加完善。尤其是劳动实体和诉讼法律制度完善之后,才能衡量罢工要求的权利内容是否于法有据和罢工是否必要。

3.必须制定行使罢工权的具体法规。各国罢工权行使一般加以两点限制:一是参加对象范围的限制,如公务员、教师、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军工等行业和部门的劳动者不准罢工;二是在程序上限制,如劳动争议未经调解、仲裁不准罢工等。限制是为了保障罢工权的合理行使,限制不能过严,过严即成了变相的禁止,我特别担心在我国会出现限制过严的情况。

4.工会组织能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组织劳动者依法行使罢工权应该成为工会履行“维权”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将来宪法中规定了罢工权,现行工会法也须作相应的修改。

我们可以看到本田发生这件事情肯定不是一朝两夕突发的。而是在工人的诉求长期得不到反馈,或者说企业内部沟通渠道不顺畅而导致员工最后采取了罢工的极端形式。如果以一个单独的工人面对一个企业老板无异于以卵碰石,在面对如此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谈判来争取个人应有的权利的。所以本田零部件工人需要联合在一起采取集体罢工的形式来与企业对抗。个人与组织的对抗肯定不如组织与组织的对抗。要使这种对抗合法合理化的话就需要工会来代表员工来跟企业谈判协商。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本田罢工事

件中,总工会的人员反跟罢工人员发生冲突,还打伤了罢工人员。我们中国的工会还是存在很大问题。工会根本不代表工人的利益。

当代工会存在的问题

1、工会的性质问题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中国的社会型组织现在一般没有独立性,无论是工会、残联、妇联这些组织都属于党控制。在现实中导致的问题其实更为严重,就比如在残联里的一些现象,政府越给残联钱,残联里的受众满意度更低。党领导过来做形象工程的时候发钱照相的时候,给残疾人帖上了一种标签,让残疾人的尊严受损。这其实并没有体现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而是制造出残疾人不平等的地位。

当代中国的工会是行政附属的半独立地位。当前,国企工会在理论上和形式上是一级群众组织,但实际上一些工会干部依附于行政领导,失去工会的独立性,工会没有从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只是一个半独立性质的“行政化”组织。党的干部视工会为党的一个部门,使工会工作目标异化。坚持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工会维权的原则,但是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党组织的干部忽略了工会维权的独立性,将其等同于自己的一个工作部门,事无大小进行安排,使工会工作无形之中就是以党的工作为中心了,免不了会使本应以维权为中心的工会工作产生偏差,严重妨碍了工会维权。一些职工视工会为企业的管理部门,使工会维权缺乏群众支持。以前工会工作高度行政化,工会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职工。在群众的观念中,工会是一个行政部门而不是群众组织,是管理机构而非维权机构,所以职工在发生劳资纠纷时,不会主动向工会寻求帮助。这样就造成了工会维权工作在这一部分职工中缺位,使这一部分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这种情况最终导致职工受害、工会维权无所作为的局面,严重扭曲了工会维权的形象。一些企业管理者视工会为企业的部门,在工会人事任命和经费使用上进行干预,危害工会维权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组织是高度行政化的,工会干部的任免和工资的给付都在企业方,那时的工会不是以维权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为中心,因此,习惯性将工会看成企业一个部门是很自然的。但在市场条件下,强调劳资对等的原则,工会与企业是平等独立的两个法人,企业旧有的观念成为工会维权最大的阻力和侵害工会组织最大的思想根源。

2、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工会维权的职责是由工会组织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在民法的意义来讲,它要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工会要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必须有独立的意志和经济来源。这要求工会人事和工会工资制度要合理。现行的工会干部工资制度损害了工会的独立性,进而危害工会的维权能力。现行工会法律规定企业工会干部工资由所在单位发放,在实践中这成为束缚工

会干部行使工会权利的绳索,其弊端在于:

首先,从工会与企业的关系来看,不利于工会经济上的独立。工会的存在在于维权,在于制 约企业。作为维权方的工会只有保持与用人方企业的独立性,才能履行维权的职能。

《工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

工会干部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导致维权工作的被动。因为工会干部是工会权利最主要的行使者,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于企业,自身权益易受侵犯,维护职工权利就会力不从心。不

兑现《工会法》规定的工会干部的待遇、降低工资标准是一些企业行政方面打击报复勇于维权的工会干部惯用的手段。

其次,在现行工资制度下,工会干部待遇随着企业的效益提高而提高。就自身利益而言,工会干部会尽力去维护管理者的权威,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为自己的重大目标;在企业侵犯职工权益时,工会干部可从企业所得利益中获益,而本职工作又要求他维护职工权益,这二者之中,工会干部如何取舍呢?这种取舍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工会维权职能的削弱。

再次,从工会干部职责的履行来看,企业发放工资会使工会干部怠于履行维权职责。工会干部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权益。工会干部是否胜任这一工作,是否真正为工人说话,为工人办事,职工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工会作为雇员保护自己利益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其目的在于克服雇员的弱势地位来获得与资方平等的势力。而实际行使这一权利——劳动者团结权的工会干部却是由资方给付工资,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由于工资的支付权在企业方,对工会主席的维权成果的好坏也就不是由职工来评定了,这样,工会干部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工会的维权职能往往得不到积极行使。

最后,在实际操作上看,企业兑现工会干部“待遇”时容易实施侵权行为。如企业在兑现工会主席副经理(副厂长)待遇时,存在一个问题:企业内部的副经理(副厂长)本身就存在待遇不一样,工会主席的待遇是就高还是就低?还是取平均数呢?如果工会干部维护职工权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企业方往往降低工资待遇,工会干部虽然可以状告企业拒绝落实待遇,但通过司法救济维权付出的代价是根大的。所以在实践中,一些工会干部对于企业存在侵犯职工权利的事情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敢于维权的工会干部,就会处于“我为职工说话,谁为我说话”的尴尬境地。这样,企业给付工会干部工资待遇的主动权,使工会干部成为弱势的维权者。

政治学中认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学中假设人是为利益而行为的,法律中强调行为受利益引导,利益上的关系使工会干部维权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有问题,说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奴性文化,导致各种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劳资关系本来应该是市场行为,但中国十几亿人口里面,大部分人都背负着生存的包袱,家有老小要养育还有教育投资要负担,一般职工没有选择的余地。几乎可以很明确的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了。不过中国的文化确实存在问题。中国缺乏包容的文化。这里要引入帕克的人文生态学的观点。帕克的人文生态学里的一观念是来源于西方宗教宽容的观点而引入社会中各种冲突中的表现,就是说社会中发生冲突后,他们会在互相包容的状态下并存下来。这是西方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冲突模式,而在我们中国,当双方的利益或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倾向于胜者全得的状态。就是说更倾向于一方消灭另一方。在中国的劳资关系发生冲突的时候,正又因为工会的角色缺失,劳方与资方的地位又不平等,所以加剧了这种行为的倾向。

参考资料:

1. 史探径,中国工会的历史、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J],环球法律评论,2002,24(2)

2. 孙巍宁,当代中国工会维权职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答辩论文

3. 王卓箐,法团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工会现状、问题与变革,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李凤春,论中国工会的地位与作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谷歌、百度等网络新闻资料

第19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读《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主要观点是: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中外很多学者都从指摘亨廷顿文明范式的种种缺陷入手,来批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而肯定利益决定论。我认为亨廷顿说法虽然偏颇,但毕竟文明的冲突是历史的一个方面。我也同意在当今这个精英主控政治的形势下,文明的冲突只是手段,但觉不会成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作者的“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将会决定社会格局的变化,将会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社会秩序”这一观点

有些夸大其词。几大文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社会格局的变化不会单单只是受文明格局变动的影响,作者认为文明决定社会格局,这有点牵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格局的巨大影响。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巨大的社会格局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定然无法同生产力发展脱离干系。所以我认为作者在这方面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有点主观臆断了。

但是纵观整本书,作者的精辟言论和对文明的深刻认识仍让我受益匪浅,也相信这本书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推动价值。

第20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2

《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摘要:世界上的国际关系框架是七大或者八大文明为基准的:中华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或者再加个非洲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式的。正是因为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亚洲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现在及未来有很大提高。文明相同或类似的国家一般合作的机会很大,文明异同的国家则需要很大的磨合。本书有研究,有资料,有道理,有见地。

关键词:文明 冲突 迷失的国家 中华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感觉很生涩难懂,而且语法习惯也不符合中国的逻辑,但继续读下去感觉越来越有意思,当我最终刚读完时,真是受益匪浅。对于我,本来不怎么了解国家之间的政治,然而,这样一本书,却让我对国际之间的政治和文明豁然开朗,我知道了世界有几大文明,知道了各个文明的冲突,了解了穆斯林国家,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和冲突,明白了日本、朝鲜、美国、俄罗斯等很过国家的历史以及他们之间的结盟情况与利益关系,总之,这本书对我也算是一本国际事件的科普读物,并且它有研究,有资料,有道理,有见地。

首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作者是亨利顿,他于1933年就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飙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来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从华盛顿到北京,从东亚地区到阿拉伯国家,或介绍或评论,或褒扬或针砭,几乎无处不闻回应之声。随后,他才又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且在《外交》季刊上载文,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文明冲突论,宣称“西方是独特的,不是普通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固守已有的文化传统,尽责用以抗衡现代化的非西方,退则用以巩固美欧战略联盟。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二章,目录中说得很清楚,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着重点,全书都有明显的主线,与题目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第

二、

三、四部分,更加重点。

第一部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西方化与现代化及普世文明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作者阐述了各种文明力量均势的变化,西方无论在经济,军事,人口还是宗教上都在呈相对衰落的趋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老大。第三部分是“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认为,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正在构成。同者相聚,异者相离,甚至分裂,冲突。第四部分是“文明的冲突”,这是全书以及作者思想的核心,也是受争议最多的观点。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自己很有意思的观点。第五部分是“文明的未来”。这一部分是作者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其对自己国家的期望。他认为,美国正在受到多文明的挑战,美国要生存应该重新加强自己作为西方一员的中心性,并且西方要放弃在全球推行西方普世主义的努力并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下面是我对本书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及其理解:

其一,在美苏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国际关系框架是以几个文明为基准的,他指出七大或者八大文明:中华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或者再加个非洲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式的。正是因为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而且他认为要想重建世界和谐

的秩序,就得让各种文明和睦相处,然后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

二、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战争;

三、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其二,如果国家之间文明相似,那么他们联系就会紧密,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冲突。文明差异和冲突这个概念,最近十几年来已经普遍被人注意,即便不是接受。虽然经济利益仍然是一个解释国际关系的基石理论,然而即便同样的经济上的需求,比如石油战略,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就发生不同的具体事件和演变,可见当地文明属性和传统于其中是有重大作用的。显然,西方对伊斯兰文明的独特性现在越来越有所认识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视,可能也超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想象,所以我们往往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西方人对我们那么戒备和猜忌。我们屡屡听到西方人说某某国家不是基督教国家,这话里已经透露了足够的以文明划界的意思。我们也确实观察到了,欧洲和北美的人之间,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很容易相处,仿佛没有隔阂,这就是同一文明亲族;而我们和东亚人也比较容易相识,同一文明背景使人们具有相同相近的价值观。假使排除相对于文明来说比较短暂的政治上的因素,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其实比和西方人之间容易理解,这就好比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之间有战争遗留的仇恨和鄙视,但他们之间并不难互相理解。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人是通过区别与他人而确定自己的存在的。”类似于中国的古语“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文明与文明的亲密和仇视完全是历史发展而来的的绝对存在。分成八种文明(西方,中华,印度,日本,伊斯兰,东正教,拉丁美洲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按他的说法)的核心国家带领着各自的小弟,在吃饱喝足之后就准备打群架,或者是自己的小弟被欺负了,大哥出面说话。当然,在两个集团斗争时,其他刚打完的或者是还没吃饱饭的其他大哥“韬光养晦”,就想曾经的美国,就想现在的中国„„每个人都不允许别人侵占到自己的利益,只是在一些时候做出暂时的妥协。也许是出于“我退一步是为了跳的更远”的考虑。彼此领地之间的交接和混居处(断层线),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并且也是漫无止境的。战争的难以避免是因为人类终究是愚昧无知和狂妄自大,究其根源是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因为体验生活而产生一代又一代的不灭的欲望,没有长进的道德,整个人类种族的停顿的狭隘。

我始终觉得,看“文明冲突论”,首先应该绕过自身的“中华文明”的身份背景——当然我赞成我们的出发点可以从中国人的角度入手,但先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解读“文明冲突论”,则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亨廷顿的核心主张。

书的临近结尾部分谈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说文明内部的冲突经常发生,比如中国侵略越南,这是书里举的例子,但是当另一个文明介入干预,原来冲突的

两方就会联合起来对外。的确常有此事。中国大凉山彝族在民主改革以前,他们自己各个家支打的不亦乐乎,为一个很小的事,冤家可以打75年之久,但要是汉人介入,他们就联手抗拒。我想,由此可以引伸出一个不妨称为“文明边界相对论”的东西。大凉山彝族,相对于汉人,可说他们拥有自己的文明,但把视界放大,他们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要是继续放大,世界各文明都是地球文明的组成部分。倘若外星人入侵,地球人会齐心抵抗。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人们倾向于和与自己的价值观比较近的人靠拢,互相好理解,也就少了猜忌和矛盾。文明边界是相对的,文明特性也是相对的,是存在于对比之中的,没有彼文明,就显不出此文明的独特性,没有差异逼上门来,自己文明的特点未必见得会受重视。我国少数民族和外界接触多了,才拼命开发民俗旅游,以至于失真地夸大民族特点,便是一个例证。

其三,本书也讲了很多在文明中迷失的国家。俄罗斯,摇摆于西方文明和东正教文明间,彼得大帝及其继任者推行全面现代化,但加强了农奴制度和对东正教的掌控,走出了非西方的现代化之路。苏联时期更是加强了非西方化,特别是斯大林时期,用全民工程师和古拉格创造了最牛的经济增长率,比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厉害。随着苏联解体,叶利钦带领俄罗斯一面倒的西方化了,但就像书中预测的,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增强,其近几年明显又开始斯拉夫化了。作为拜占庭文化和东正教文化的核心国家,它的倒向增强了东正教文化的力量。墨西哥,迷失了几十年,从30年代开始墨西哥一直扮演着美国的对立角色,本质上代表着印第安文明,后来80年代开始倾向于西方文明,但比较爽的是美国和加拿大愿意接纳它脱离拉美加入北美。土耳其,也迷失了几十年,凯末尔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但脱亚入欧的打算几十年都未能得以实现,即使它不惜与阿拉伯世界决裂支持西方对伊拉克的战争并视图与以色列结盟,依旧在欧盟的申请名单上遥遥无期,波罗的海诸国都已加入欧盟还是没她什么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化不同。因此近几年土耳其也开始复兴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以及突厥世界,包括与中亚,甚至远东的突厥后裔试图建立一个突厥世界。澳大利亚,迷失了十几年,一直被当作西方国家,但突然想不通想回到亚洲了,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大家比较熟的足球,但亚洲人民不买账,还是因为文明。作者对澳大利亚的建议是它应该进入太平洋世界,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其他大洋洲国家建立太平洋世界。日本,日本文明非常独特,而且极少输出,也未被其他国家所接纳,因此日本极有可能继续被孤立,成为一个孤单的大国。

另外书中也以极大的篇幅阐述了世界范围内宗教的复兴,主要是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和伊斯兰教的复兴,大意是随着世界的融合,各地区人的频繁接触,使我是谁,以及如何界定自己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因此大家开始从宗教中寻找答案。包括文化也是,就像去朋友家做客得带上点自己家的特产,与世界其他

地区人们交往必然应该展示出我们的不同。保持中国特色,才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理由。读到这儿我想到了长尾理论:经济的发展让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特别并由此分化。

其四,本书也用大篇幅介绍了大中国及其共荣圈,读了之后有种中国威胁论的感觉,但说明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历史上,中国自认为是兼容并蓄的:一个“中华圈”包括朝鲜、越南、琉球群岛,有时还包括日本;一个非汉人的“亚洲内陆地带”包括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突厥人和藏族,出于安全的原因,他们必须受到控制;此外还有一个蛮夷的“外层地带”,“他们只需要朝贡,并承认中国的优越地位”。当代的中华文明正以类似的方式来建构:以汉族中国为核心,包括中国所属的但享有相当自治权的边远省份;法律上属于中国但很大一部分人口是由其他文明的非汉族人所构成的省份(西藏、新疆);在一定条件下将要成为或者可能成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之一部分的华人社会(香港、台湾);一个由华人占人口多数、越来越倾向于北京的国家(新加坡);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有重大影响的华人居民;以及受中国儒教文化颇大影响的非华人社会(南北朝鲜、越南)。

中国正在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首先,中国描述它在世界事务中的立场的方式;其次,海外华人在经济上介入中国的程度;第三,其他三个主要的华人实体香港、台湾、新加坡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联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华人有着重要政治影响的东南亚国家更加倾向于中国。

亚洲的经济发展和亚洲社会日益增长的自信,至少从三个方面扰乱了国际政治。首先,经济发展使得亚洲国家能够增强其军事能力,给这些国家未来的关系带来不稳定性,使冷战中被抑制的问题和矛盾显现出来,从而增加在这一地区出现冲突和不稳定局面的可能性。第二,经济发展加深了亚洲社会和西方之间,主要是与美国之间的冲突的强度,并增强了亚洲社会在斗争中取胜的能力。第三,中国这个亚洲最大国家的经济增长会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以及恢复其在东亚传统霸权的可能性,迫使其他国家要么“搭车”和适应这一发展,要么“用均势来平衡”和试图遏制中国的影响。

对本书里的一些冲突论,通过看网上的一些资料,有些怀疑的评论我还是赞同的。比如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合作还是大于冲突的,尤其是在经济上,冲突一词更难以适用,冲突一词用于国际政治比较适合。经济中那是竞争或摩擦,本来市场经济的一个规律是竞争规律,故无需对双方的竞争或摩擦夸大成一种像是文明间的冲突。不同的文明可以解决好两者间的矛盾。同一个文明还是会因利益问题而意见相反的,如即使在同一个文明的欧盟中,还是有利益冲突的,如同法国发对取消农业补贴等;文明的冲突论在经济上是比较难成立的。政治上,美国攻打伊拉克,更多的不是文明间的问题,而是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问题,日

益升值的石油和海湾地区的战略地位促使了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发动了这场战争,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和德国强烈反对的原因。当然,全世界的伊斯兰国家出来反对还是因为文明的共性和对美国历史的仇恨。在政治上,文明的冲突论有存在的理由。但并不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据,事实上,到现在,大国之间的交往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点的。但书依然得这么写,而我们,却会按各自的方式读下去。进而按各自的方式,影响了今后的世界。

最后,此书也是一本推理性和说服力都很强的书,很能表现出亨廷顿那种睿智与咄咄逼人的气势。亨廷顿很习惯于用统计事实或图表来注意论证其观点,这一点我想很值得以后生活和学习中作为参考。它也给予了我在全球视野中看待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现实而又不失简单,而且提出一个假设必须要在未来中验证其效果。此读后感也参考了其他人的一些看法,但都是我比较赞同的。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次因为我在图书馆借不到,所以看的电子版,有点费劲,如果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把它多读几遍。

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