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麻醉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6 18:07:3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外科论文 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

外科论文

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

【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手术影响。方法 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老年创伤的临床特点以及麻醉对于老年人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已发生感染,一次在麻醉时注意无菌操作。

【关键词】 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

1.并存病多、并发症发生率高 除外科一般的并发症外,老年人几乎各重要系统都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心脏并发症、肺部感染、胃肠道淤血、下肢深静脉炎,以及伤口裂开等。

2.误诊漏诊的可能性大 由于老年人反应较迟钝,或平时已存在一些慢性病症状,对新出现的情况未能及时注意。在就诊时病史的叙述可能不太准确。在接受检查时,体征往往不如年轻人明显,易给人以假象,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3.病情发展快老年病人因代偿能力差,应激反应弱,对急诊外科情况不能耐受,对原发疾病缺乏有效的防卫能力,全身也不易做出调整,致使病情很快恶化。

二、常见致伤原因

1.跌倒由于老年人手脚不灵活、不协调,视觉、听觉和记忆力障碍,均易导致跌倒。约有25%的病人有心脏方面的急性变化,脑血流相对减少为跌倒的重要原因。因低血容量、下肢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导致跌倒。晕厥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晕厥的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如低血糖、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另外一种原因为椎动脉暂时性缺血,引起下肢突然迟缓性软弱。药物,如镇静剂、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和降糖药的应用不当,也可导致跌倒。

2.机动车事故 机动车事故可造成颅脑、颌面部、胸部、腹部、骨盆或四肢的损伤。

3.烧伤烧伤为老年人创伤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且一旦烧伤,则原先存在的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预后。

三、诊断和治疗

1.病史和体检诊治原则包括对病人情况做出一初步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继而处理危及生命的病情,然后再进一步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检。

病史应包括受伤特点,重要的过去史,用药史,以前曾否住过院、手术,最后一次进餐时间。有神经系统损伤时,需做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即检查其意识情况和Glasgow昏迷评分。根据不同受伤部位,做必要的X线检查,应特别注意可疑颈椎骨折的病人。

2.头部创伤 老年人头部受伤后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为年轻人的3倍,脑实质内血肿也多见,而硬膜外血肿较少见。必要时应作CT检查。

3.胸部创伤老年人胸部创伤后由于胸壁弹性差,更易引起数根肋骨骨折。跌倒和轻度打击引起胸壁疼痛,但阴性血胸和气胸也非常多见。高危病人应及早做血气分析,给予吸氧。对呼吸频率大于40次/min,PaO2小于8kPa(60mmHg),PaCO2大于6.66kPa(50mmHg),应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4.腹部创伤 老年人腹部受到钝伤或穿通伤后,在决定腹内有无严重损伤、是否需要做剖腹探察时,诊断往往十分困难。由于这些病人不能耐受低血容量性休克,对高度怀疑者应行手术探察,以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

5.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增加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所以,老年人遭遇外伤时,均应仔细检查四肢骨骼。

四、麻醉处理

对老年病人麻醉并无一种简单而最好的麻醉方法,虽然有临床研究表明一种麻醉方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较另一种少。例如,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研究发现,全身麻醉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区域麻醉多。然而,一般讲,麻醉方法本身并不对老年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构成主要影响。

对老年病人麻醉处理的原则是:术后意识能快速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老年人往往易合并与年龄或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要达到此目的,用药一定要体现个体化。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为用药种类过多和用药量过大。例如,椎管麻醉时应用镇静药多也可导致清醒延迟。手术室环境温度太低可致病人体温下降,也可引起苏醒延迟,其原因为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减慢。

对老年病人处理应特别小心,因其皮肤和骨骼都比较脆弱,关节僵硬,活动度受限,易发生损伤,因此,在摆放体位时均应倍加细心。另外,老年病人较年轻人易发生感染,麻醉的所有操作更应注意无菌技术。良好的麻醉计划和完善的术后镇痛均对老年病人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君瑜;杨晓斌;汤慧;叶球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李玲;;浅析与老年患者的沟通[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推荐第2篇:麻醉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自1992年7月开始从事麻醉工作,经各位上级医师指导及自己的努力下,经历23年的风风雨雨,付出无数的艰辛和汗水,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麻醉医师(自认为),现在将本人作为麻醉医师的工作、思想情况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态度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并努力领悟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廉洁自律主题,从事医疗活动,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拒绝行贿、受贿,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才是我们的本色。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在数年的临床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麻醉学的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各种神经阻滞麻醉,动、静

脉有创监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基本的麻醉技术,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手术麻醉及有一定难度的重症病人的麻醉、操作。如肾上腺嗜母细胞瘤的切除麻醉,感染性休克、失血休克病人的抢救麻醉,脑科胸科手术麻醉的管理,手术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等等。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手术前访视病人时,诚心的去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在术前达到最好的身心状态。手术时,尽量与手术医师配合好,满足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要求,以便达到麻醉的平稳、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后认真总结,总结麻醉不足与成功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工作中,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从中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更上一个台阶。

三、严格要求自己

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必须马上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多科专业知识,手术中如患者出现心脏问题,我们立刻就是心内科医师;如出现呼吸问题我们立刻就是呼吸内科医师等等。所以在这个岗位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积多科所长,精益求精。麻醉工作也是一个精细活,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

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有时会猝不及防,自认为不会出现问题的却真有可能出现情况,所以我们要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的身边眼勤、脑勤,哪怕你上厕所都不能留下空挡,否则可能给患者的安全严重威胁,甚至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麻醉医师的工作亦有哨兵的职责,亦是患者生命安全的守护神。严谨、胆大、心细,这才是我们麻醉医师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是我们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可疑丙泊酚过敏1例

患者(住院号00312914),男性,16岁,45kg,以胸痛咳嗽住院,心功能Ⅰ级,无过敏史,诊断:右肺中叶肺大泡?拟在全麻下施胸腔镜下右肺大泡结扎、胸膜固定术。

术前各项检查未见异常,麻醉前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诱导静脉注射咪挫安定3mg,丙泊酚100mg,维库溴铵8mg,舒芬太尼25ug气管插管顺利。五分钟后患者胸腹部开始出现红色皮疹并逐渐扩大至四肢,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气道阻力无改变15cmH2O,两肺听诊无哮鸣音,给抗过敏药后各项生命指征稳定,20分钟后皮疹逐渐消失,手术末做推回病房。随后因患者强烈要求再次手术。

2d后再行手术,术前查阅病历,间病史,分析过敏原因。上次麻醉过敏前除输液外只用过咪唑安定、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病历记载住院期间用过安定无过敏现象,因此可排除苯二氮草类过敏,而维库溴铵是术中必用药,较阿曲库铵过敏率低,舒芬太尼过敏率极低。因此,本次决定不用丙泊酚。麻醉前药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3mg,

依托咪酯10mg,氯琥珀胆碱100mg,芬太尼0.2mg,气管插管后各项生命指征基本无波动。麻醉维持以依托咪酯、芬太尼、氯琥珀胆碱间断给予并复合异氟醚吸入。术中因失误静脉给予丙泊酚50mg,5分钟后患者胸腹再次出现皮疹,未及四肢,生命体征无异常,听诊双肺无湿咯音及哮鸣音等,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iv,10分钟后皮疹消失。麻醉及手术共历时1.5h,术中各项生命指征平稳,术后复苏无异常,患者康复出院。

分析

丙泊酚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现在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已证实其过敏反应的主要介导物质是组胺,其赋形剂诱发,如丙泊酚乳剂中所含的卵磷脂、大豆油等。全国其他医院也偶有过敏报道。

丙泊酚作为静脉全麻药起效快,苏醒快,是目前麻醉常用药物之一,本院用丙泊酚几年来仅遇此一例可疑过敏,但不能做最后诊断,确切诊断还应有免疫学检查证据,但从手术过程和结果看处理是正确的。今后遇到过敏体质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术前详细追问过敏史,过敏的表现和程度。麻醉时避开可能过敏的药物。

2、麻醉前家属签字时应充分交代,做好自我保护。

3、术前药及术中用药应加大抗过敏药物的用量,一且出现过敏可减轻反应的强度,有利于抢救。

4、对待术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应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处理上除阻断过敏源,积极抗过敏外,也只能根据原发病和当前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五、开创未来

抓好本职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同时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为医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我们的科室我们的医院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明天再创辉煌。

推荐第3篇:麻醉合同

病历号码:_________

病人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生,因患_________需实施_________手术,经贵院_________医师(由医师亲自签名)详细说明下列事项,并已充分了解,同意由贵院施行该项手术麻醉:

一、施行麻醉及麻醉监视的方式:

_________。

二、麻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危险(参阅背面麻醉说明书):

_________。

贵院实施手术麻醉时,应善尽医疗上必要的注意,手术麻醉或麻醉恢复期间,若发生紧急情况,同意接受贵院必要的紧急处置。

此致_________医院(诊所)

立同意书人(签章):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与病人的关系: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一、立同意书人,由病人亲自签署。病人为未成年人或无法亲自签署的,可由其家属签署。

二、立同意书人非病人本人的,“与病人的关系栏”应填写与病人的关系。

三、医院为病人实施手术后,如有再度实施手术的必要,除有紧急情况外,仍应依本格式说明并再签署同意书,始得为之。

四、诊所实施门诊手术时,准用本同意书。

推荐第4篇:麻醉箴言

麻醉箴言

如果你没有时间详读本书其它章节,以下格言将告诉你许多有关麻醉安全的诀窍。感谢我们过去和现在同事,帮助提供编写包括智慧、俏皮话和警句的这张名单。

常规麻醉

还未看到外科医生的眼白前,不要开始麻醉。 •

在开始工作前,记得先上厕所。

如果你感到疲倦有个秘诀:3SKeep It Simple, Stupid 。

麻醉 “非常简单”,但当发生问题时会变得 “非常可怕” 。 •

永远仔细查看以前的麻醉纪录。

如果有问题,请求帮忙。上麻醉不容许任何傲慢。

大注射器、小注射器、白色按钮、蓝色按钮、紫色大按钮搞清楚主刀者是谁,什么时候开刀,术后患者住哪里。 •

麻醉事故是很奇怪的事。除非事情发生,否则你不会知道他们已经发生了 (AA Milne) 。保持警觉。

不要惊慌。尤其当病患者垂死,而你找不出原因的时候。 •

只要病人发酣就还有生命不要让呼吸管纠缠。 •

喉镜是用来提起舌头,而不是拔牙器。

没有人死于插管失败,病人是死于无法换气而得不到氧气。 •

当你对胃换气时,呼出的气体不会包含二氧化碳。

好好固定气管内管就好像你的生命靠它维生永远多打一条备用的点滴。

在皮肤平坦的区域,譬如前臂,稍微弯曲导针可以更易推入导管 (但如果角度弯的过头,导针可能无法抽出!) 。

绝对不要戴着你的手套贴胶带 (真正的男人是不带手套的) 。 •

如果你认为也许需要侵入性监视器,你就一定需要,不要犹豫直接打吧。

如果你必须穿刺上臀动脉,而非桡动脉,使用 5cm 长的导管而不要用 3cm,以避免手肘屈曲时导管弯折。

如果在前肘窝很难找到静脉,外转胳膊仔细地在前臂内侧寻找。 •

导管直径增为2倍,流速会增为16倍。不要使用小于16号的静脉导管。

打针前不要对患者说”只有一点刺痛”,你会希望人家告诉你到底真实情况是如何! •

大量出血时,Swan-Ganz introducer 是最佳的输液导管。 •

没有多打一条大静脉导管前,不要为可能怀孕的育龄妇女麻醉 (子宫外孕?) 。

将血袋放入加压袋时,让血袋标签背对你。如此当你能看到标签时,表示血袋已经空了。 监视和设备

绝对不要使用你不熟悉的呼吸器、麻醉机或任何仪器设备。即使经过几小时相处,这条规则也 绝对 不能改变。

如果你无法立即发现并改正呼吸器/呼吸管路系统的问题,立即改用原始的呼吸管并用手挤 AMBU 换气。 •

清楚去纤颤器放置何处并且知道如何操作。

如果监视器显示异常警讯,譬如低血氧饱和度,先检查患者和再检查仪器。

确定你不是房间内唯一的笨蛋。 •

停电时 AMBU 是最有用的设备。 区域麻醉

绝对不要说服一名不愿意作区域麻醉的患者作区域麻醉。 •

如果你需要使用 midazolam/fentanyl,你的区域麻醉就算失败了。 •

直接从导管无菌袋中拉出导管插入硬膜外,可以避免导管打转并防止接触污染。

年长的病人行硬膜外/脊髓麻醉时,让患者采坐姿并前倾,会比较容易施打。 •

当脊髓高位注射失败时,可以尝试 L5/S1椎间。

当使用生理食盐水辨认硬膜外空间时,保留一个小气泡在注射针管的上方。将食盐水打入硬膜外空间时是没有阻力的,因此气泡不会改变形状除非它碰触注射器的底部。

如果置放硬膜外导管有困难,可以稍微拔出导针再置放。 药物

所有 1ml 的药瓶看起来都很类似患者是非常脆弱的 •

事前准备好设法看齐 Humphrey Bogart 对 \'专家\' 的定义:当你觉得不喜欢你的专业时,仍然要有最佳的表现。

推荐第5篇:麻醉工作总结

麻醉科工作总结

我科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健全科室发展为中心,巩固和加快麻醉科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

一、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健全和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实习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

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2.规范麻醉工作程序。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和术后访视,及时处理麻醉意外。

3.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

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检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二、业务情况

1. 业务范围开展较广,能够满足外科、妇科、肛肠科、眼科、康复科及门诊无痛人流和

无痛胃、肠镜手术麻醉需要。

2. 业务特色,对老年患者实行个体化麻醉方案,术前预备两套麻醉方案,利用短效全麻

药与吸入麻醉配合,在充分满足手术需要前提下,实现诱导期生命体征波动小,术后平稳,术后苏醒快速、完全。

3. 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继续学习新业务,开展两项新技术——术中深静脉穿刺和有

创血压监测。

推荐第6篇:麻醉护理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文章来源:2005-12-19 16:15:59

李栩 葛冬梅 郭芳 2005-12-13 13:09:38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1 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

在麻醉状态下,病人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室温过高,影响病人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存血等,可使病人体温降至36℃以下,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对全身麻醉的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使手术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

2 体位的配合

手术开始,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如:连续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等。

手术中常需将病人安置成适合手术需要的体位。在正常状态下,改变体位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以适应其变化。而对于麻醉病人,由于全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病人已丢失自身调节能力。因此,体位的变化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紊乱。手术室护士应协同麻醉医生共同安置好体位,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应尽量避免神经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3 全身麻醉的配合

在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及苏醒期三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首先,应了解全麻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静脉给药。在维持麻醉期间,按麻醉医生医嘱给药,所有用药应严格核对。全麻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调整好体位,有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病人的保暖。

4 输液、输血的配合

麻醉和手术中体液的纠正,是手术中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术前、术中、术后的合理输液也是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手术前有脱水,高烧病人,手术前需补充液体。手术麻醉中的病人,由于术前禁食,禁水,加之麻醉后被阻滞部位或器官血管扩张,相对性血容量不足,可能使血压下降。而麻醉手术中病人不断渗出蒸发和水代谢。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选好静脉进行穿刺,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容量稳定。对小儿或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

手术中血液的丢失是常见的,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如:吸引量,纱布块血量,手术野失血情况来决定输血量,以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工作。需大量输入库存血时应经过加温后输入,以保持体内温度的恒定。在输血过程中应保证静脉通路,严密观察有否输血反应,遇有荨麻疹或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在麻醉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再次进行查对工作。

5 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要善于观察和识别不同病情,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脏骤停的抢救,全脊髓麻醉的抢救等。手术室护士应做到紧张而有序,掌握各种抢救药物的特点及使用剂量、方法,以便在抢救中及时准确的用药。同时,还应熟悉各种常用监护仪及除颤器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与麻醉医生配合默契,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推荐第7篇:麻醉工作总结

2012年麻醉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办领导下,以‘二甲医院评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全力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人员素质,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1.医疗业务指标

1.1临床麻醉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科完成手术麻醉 台次,同比增加%;其中全身麻醉例,占%,

椎管内麻醉例,占;麻醉监护例。

1.2危重患者监测与复苏

全年共抢救危重患者例,其中麻醉手术者成功率%,参与临床急救复苏例,成功率%

1.3无痛舒适治疗

完成术后镇痛例;无痛人流清宫

2.科研教学

2.1 组织科内‘呼吸机操作常规与日常维护’培训。

2.2 学习培训‘喉罩的临床应用’。

2.3 培训学习‘气管内插管及简易呼吸机使用’。

3.质量管理

全年1例患者全麻苏醒延迟,1例臂丛N阻滞局麻药少量入血轻度中毒反应,6例术后恶心呕吐,无严重并发症病例,全年零投诉。

4.存在不足

4.1 安全隐患长期存在,质量管理警钟长鸣。

4.2 慵懒散软气氛较浓,工作效率偏低。

4.3 科室间矛盾时有发生。

5.2013年工作要点

5.1 积极完成医院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二甲医院评审’相关工作保质保量争取满分,推进‘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年’等主题活动。

5.2 预计完成上年总手术台次的90%---110%,提高全身麻醉比例,熟练使用喉罩,推进‘镇痛泵’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

5.3 争取进修学习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穿刺,小儿老年和危重病人的麻醉。

5.4 扩展抓实无痛胃肠镜工作,在政策允许下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工作。

5.5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5.6 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科室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5.7 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申请购置先进麻醉器械及监测设备。

现代麻醉科是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在我院麻醉科(在外科管理下尚未正式成立科室)是一个很被动的‘幕后’临床工作,人员不足,设备简陋不齐。但我们相信,在院办的领导下,在全体外科医护人员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会使麻醉工作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好务,争取早日成为松山中蒙医院的重点科室。

麻醉

2013年1月

推荐第8篇:麻醉(anesthesia)

麻 醉(anesthesia)

一、概述 麻醉学的发展

古代临床麻醉学的发展:鸦片、酒精、放血、麻沸散、洋金花。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美国牙医Morton于1846年施行乙醚吸入麻醉。1885年Gorning介绍硬脊膜外麻醉。1898年August Bier介绍腰麻,并第一次将CoCaine注入病人的椎管内作脚的截肢手术。1920年气管内插管术的应用。90年代彩色Dopple将要作为无损伤监测心功能,动态观察的手段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第一节

绪论

一、麻醉(anesthesia):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麻醉的基本任务是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问题。

二、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 1

5、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准备

1、掌握病情:

a:麻醉前必须视诊病人,熟悉病史,了解手术史与麻醉史,烟酒嗜好,有无特殊药物使用史,如降压药,洋地黄等;以及药物过敏史。

b:详细了解化验结果及各项有关检查;了解心、肺、肾、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临床中于麻醉前将病情分为五类的分类法(the ASA physical statucale),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和估价。

其分类如下:

第一类(I):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手术麻醉耐受良好、风险小)

第二类(II):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手术麻醉耐受良好、风险小)

- 3

3、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

为使麻醉经过顺利,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麻醉前必须依选择的方法对麻醉用具和药品进行检查。此外,需全面估计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二)麻醉前用药

1、目的:

(1)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缓和忧虑恐惧 (2)减少分泌物,降低术后恶心、呕吐 (3)减少一些麻药的副作用

(4)清除一些不利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引起的反射和限制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反应

(5)缓解术前疼痛,使麻醉过程平稳

2、常用药

(1)安全镇静药:主要有苯二氮卓类、丁酰苯类和酚噻嗪类。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肌松弛的作用,对局麻药毒性反应有一定防治疗效。酚噻嗪类还有抗吐、抗心律失常、抗组胺等作用。常用药有:安定、氯强羟安定、氟哌啶或氟哌啶醇、异丙嗪和羟哌氯嗪(奋乃静等)

- 5去。

(5)心动过速者、甲亢、高热、暑天或炎热地区。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需用者以东莨菪碱(scopolamine)为宜。

(6)施行硫喷妥钠静脉全麻、椎管内麻醉或氟烷麻醉时,阿托品剂量应增大。

(7)小儿全麻前,尤是拟用乙醚麻醉者,抗胆碱药的剂量应加大。

(8)多种麻醉前复合给药时,剂量应减少。

第三节 麻醉期间及麻醉后的监测与处理

一、麻醉期间各生理参数的观察

(一)呼吸系统:

1、麻醉期间对呼吸的观察主要看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道之通畅度,并善于识别呼吸异常情况。

2、尚可观察潮气量表精确测定的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

3、危重和大手术病人,还可作动脉血气分析(ABG)、随时显示血液内酸碱值及Po

2、Pco2等

- 7除,此期病人的保护性反射都嫌不足,潜在的危险并不亚于诱导时。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将病人置侧卧位或置一口(鼻)咽导气管。

(二)保持循环的稳定:每一种麻醉和手术对循环系统都有抑制,麻醉后有可能未恢复,任何体位变动都会给循环带来影响。

(三)疼痛的治疗: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均感疼痛难忍,P增快,BP升高、出汗。

(四)体温的观察:麻醉后体温控制可暂失调,术后出现体温下降、寒战,应予保温。

(五)一般处理:安置妥适的体位,侧卧位轻度俯倾位是病人未完全清醒前常置体位。

第四节 肌肉松驰药的应用

肌肉松弛药(简称肌松药)即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药,干扰神经肌肉兴奋传递,使骨骼肌松弛。

一、作用机理

按其作用机理肌松药分为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两大类。

- 9第五节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用局部麻醉药(称简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椎管内麻醉也属于局麻范畴,因其麻醉的特殊性,将单独阐述。

一、局麻药药理

(一)化学结构和分类:据化学结构局麻药分为:

1、酯类:

普鲁卡因(procaine) 丁卡因(tetracaine)

2、酰胺类:利多卡因(lidocaine)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二)理化性质与麻醉性能;

1、Pka(离解常数ka的负对数)

2、脂溶性

3、蛋白结合率

蛋白结合率与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 11a、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b、误注入血管内

c、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药液内未加肾上腺素

d、病人体质衰弱等原因使耐受力降低 用小量局麻药后即出现毒性反应症状,称高敏反应(hypersusceptibility)

(2)临床表现:局麻药的全身效应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最为重要,且前者对局麻药的作用更敏感。对两系统的作用主要都是抑制。 轻度毒性反应:嗜睡、眩晕、多言、寒战、惊恐不安、定向障碍等症状口神志丧失,面部和四肢肢端肌震颤(常是惊厥的前驱症状)。

一旦惊厥或抽畜、血压上升、心率增速,同时因呼吸困难缺氧、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致死。 严重毒性反应:局麻药对心肌、传导系统、周围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3)预防:针对原因采取措施 a、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

- 13

(五)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是一弱效短时间作用但又较安全的常用局麻药。

丁卡因:是一种强效长时间作用的局麻药,粘膜穿透力强,适于表面麻醉。

利多卡因:是效能和作用时间均属中等的局麻药。

布比卡因:是一种强效和长效局麻药。

表二

常用局麻药麻醉性能比较

效能 弥散性能 黏膜穿透力 作用时间(h) 一次限量(mg)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弱 弱 弱 3/4~1 1000

强 弱 强 2~3 40(表面) 80(神阻) 常用浓度(%) 0.5(局麻)

1~2(表麻)

利多卡因 中等 强 强 1~2 100(表麻) 400(局部、神阻) 2~4(表麻)

0.25~0.5(神阻) 布比卡因

强 中等 弱 5~6 150 1~2(神阻) 0.5~1(滴眼) 0.25~0.5(局部) 0.25(局部)

0.125(分娩镇痛)

0.15~0.3(神阻) 1~2(神阻)

二、局麻方法

- 15

一、有关解剖生理

二、脊神经体表节段分布

三、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1、对呼吸的影响: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度。

2、对循环的影响

3、对其它系统的影响:恶心、呕吐、尿潴留

蛛网膜下腔阻滞 (腰麻,Spinal block)

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表面部分,产生阻滞作用,称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

1、分类

(1)局麻药比重 (2)麻醉平面 (3)给药方式

2、腰椎穿刺术

3、常用局麻药:最常用普鲁卡因和丁卡因,一般配成重比重液。

4、麻醉平面调节

- 17

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block)

将局麻药注入到硬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暂时麻痹,受其支配区域出现麻醉效应,称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除镇痛完全,肌肉松弛外,还具有麻醉节段性明显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硬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仅一膜之隔,而硬膜外麻醉用药的容积与剂量都比脊麻大数倍,一旦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就有全脊麻的危险。因此,务必仔细操作和精心管理。

1、分类:单次法和连续法,一般都用后者

2、硬膜外穿刺术:与腰椎穿刺术相似,也有直入法和侧入法,除穿刺间隙的选择有所不同外,体位、进针部位和针所经层次均相同。

穿刺成功的关键是不能刺破硬脊膜,故而特别强调针尖刺破黄韧带时的感觉。 硬膜外穿刺成功的指征: (1)突破感或落空感 (2)负压出现

(3)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

- 19禁忌症:

(1)CNS(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2)脊椎结核或严重畸形 (3)穿刺点邻近皮肤感染 (4)凝血机制障碍 (5)休克

第七节

全身麻醉

全麻醉深度的判断:麻醉深度的分期标准以意识、痛觉、反射活动、肌肉松弛,呼吸及血压抑制程度为标准。

第1期(镇痛期):不宜手术 第2期(兴奋期):禁忌任何术

第3期(手术麻醉期):I级:肌肉不松,施行一般手术;II级:施行腹部手术(适于作手术);III级:可行刺激强度大的手术及操作;Ⅳ级:人工呼吸应减浅麻醉。

第4期:不及时抢救心跳停止。 全身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

- 21另一侧肺不张,听诊患侧肺无呼吸音。

(4)呼吸抑制:常因全麻过深、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用量过多、硫喷妥钠静注过快等可致。

(五)术后肺部并发症

1、肺炎

2、术后肺不张:主要由支气管阻塞可致。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

(一)低血压:低血压常见于麻醉过深,衰竭、危重及低血容量的病人,本易出现低血压,故更应注意麻醉深度。

(二)心律失常:术中心动过速的原因有麻醉较浅时手术操作刺激、血容量不足、乙醚及氯胺酮等麻醉药的作用或呼吸不良等。

(三)心跳骤停:是最严重的意外,一旦发生立即行心肺复苏。

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抽搐和惊厥:常见于小儿,多与高热有关。

(二)苏醒延迟:因全麻药过量、复合用药过多或麻醉手术时间过长,术后苏醒常较晚。

- 23 -

推荐第9篇:麻醉小结

麻醉科2014年年终小结

一年来全科同仁按照院领导班子的安排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科室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并加以改正。提高认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积极投入到创建“国家卫生城”的活动。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对照标准逐条学习研究,任务分配到每位同志,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提高了科室科学管理水平。为明年的创建卫生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打造无痛医院,对广大患者实施舒适化医疗的总体目标,并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在规模化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了无痛膀胱镜检查、规模化开展了分娩镇痛项目,全年开展无痛诊疗例,直接经济效益多万。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各类手术麻醉例,同比增长实现经济收入多万元(不含药品收入),同比增长18.5%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尤其是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根据二甲医院管理标准要求重点落实了疑难危重患者讨论制度、术前访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业务学习、术后随访制度。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对当天的疑难危重病人进行讨论,规范了科室管理。加强麻醉质量控制,建立科室质量控制体系,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十大指标运行情况良好,麻醉处方合格率100%,科室药品收入严格控制在医院的规定要求范围内。积极配合各临床科室推进临床路径工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高值耗材和自费药品使用,尽量减轻病人负担。 五,积极配合我院的工作安排,在完满完成全院麻醉的基础上,还肩负着医院120值班的任务,合理的安排了排班问题。

总之,我科将再接再厉,不辞辛苦,配合好我院的工作,争取下

一年有更大的进步。

2014年12月

推荐第10篇:麻醉药理学

17.MAC:即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或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不再产生体动反应(逃避反射)时呼气末潮气(相当于肺泡气)内麻醉药浓度。

20.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口服后,经肠壁或(和)肝内药物代谢酶的作用,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一现象称为首关消除。

21.表观分布容积:即体内总药量与零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酶诱导作用:一些药物可诱导肝药酶的数量或活性增加,称为酶诱导作用。

1.对恶性高热敏感患者来说,使用以下药物是安全的:①苯二氮卓类(如咪哒唑仑、安定、氯羟安定);②巴比妥类(如硫喷妥钠、甲黑西塔耳);③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④非去极化肌松药(如潘库溴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⑤异丙酚;⑥氯胺酮。

第11篇:麻醉ICU

麻醉科加强治疗病室

ICU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ICU是麻醉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麻醉科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宗旨与要求

AICU的宗旨是对可能受益的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AICU的主要任务是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和实施监测治疗。特别是在麻醉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各种反射尚未完全恢复,麻醉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较大或由于患者有某些并发症,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监测、治疗和护理,以防止各种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AICU不仅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AICU转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特别是手术科室的工作质量。

二、组织

AICU由麻醉科主任领导,其医疗工作由AICU各级医师负责,护理工作在科主任指导、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可酌情配备治疗师,如呼吸治疗师等,各专科原床位主管医师应继续对转入AICU的患者负责专科管理。

三、收治对象 1.麻醉手术后需继续使用人工通气和麻醉手术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跳骤停、休克、心衰、呼吸衰竭及大出血等。

2.需严密监测治疗的、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心肺脑复苏、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中度以上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3.手术前即有严重的病理状况,在麻醉手术后需要继续加强监测治疗的患者,如高龄、各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的疾病等。

4.重大或新开展的大型手术 根据江苏省目前情况,作原则规定如下,各单位对收治对象可酌情调整:

神经外科:(1)脑血肿清除术后;

(2)颅内肿瘤摘除术后;

(3)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胸 外 科:(1)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

(2)食道癌、食道部分和全部切除术后;

(3)肺叶、肺段、全肺切除术后;

(4)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后;

(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扩张术后;

(6)慢性胸膜炎纤维板剥脱术后;

(7)纵隔肿瘤切除术后;

(8)严重胸部创伤。

普 外 科:(1)肝叶切除术后;

(2)胰腺肿瘤切除术后;

(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

(4)门腔静脉血行阻断术后;

(5)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后;

(6)弥漫性腹膜炎术后; (7)甲亢、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

泌尿外科:(1)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

(2)肾癌根治术后。

骨 外 科:(1)复合型外伤;

(2)挤压综合征。

妇 产 科:(1)羊水栓塞;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或子痫;

(3)宫颈癌根治术后。

神经内科:格林-巴利综合征。

科:镇痛、镇静及安眠药中毒。 其他科室适应收治的对象等。

5.下列患者不应列入AICU收治对象: (1)烧伤;

(2)晚期癌症;

(3)病因不能纠正的濒死前状态;

(4)各种需要隔离治疗的传染性疾病,如急性肝炎、破伤风等; (5)精神病患者; (6)各种慢性疾病。

四、收入和转出手续

(一)收入AICU手续 1.由手术室转入

(1)择期手术应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建议。手术医师于手术前一日向AICU提出申请,AICU医师接到申请后应在当日前去检查患者,与手术医师讨论病情和有关事项,共同决定患者的收治。 (2)急诊手术患者和麻醉手术中发生意外情况需要转入AICU者,由麻醉医师与手术者协商后,通知AICU,必要时AICU医师应取手术室接诊,决定患者的收治。麻醉医师与手术者要共同护送患者到AICU,并向AICU医师当面交接班并有交接班记录。

2.由普通病房和急诊室转入 由负责医师向AICU提交会诊单(急诊可电话约请),由AICU医师检查患者后决定能否收治。当转入AICU时,原负责医师应护送患者到AICU,并向AICU值班医师当面交接班。

3.外院患者转入 应通过医务科向AICU提出会诊,AICU应派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前去会诊,在检查患者后,决定能否转院。

非AICU主管医师无权在未征得AICU主管医师的同意下直接将患者转入AICU。

(二)转出AICU手续

1.AICU转出标准 AICU是实施重症监测治疗的场所,因此,当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状况稳定后即应转入普通病房。其参考标准如下:

(1)能自动或指令下活动四肢和抬头。

(2)自主呼吸、能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PaO2及PaCO2在正常范围。 (3)循环稳定,表现为血压和心率稳定(指在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后),无严重心律失常。 (4)非脑损伤患者神志清醒,能辨认事件、地点、人物。 (5)末梢循环良好。

(6)肝肾功能无急性衰竭之征象。

(7)急危重患者应达到《江苏省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标准》后稳定24小时。 2.根据上述标准,当AICU决定转出时,病房应积极合作,做到当日提出,次日转出。

五、AICU医师和原病房主管医师的职责

1.AICU患者应由AICU各级医师与护士负责全面监测与有关治疗,特别是在体液内稳态、循环、呼吸方面。AICU护士应坚持床边监护,医师应强调直视诊治,具体要求如下:

(1)各种监测技术(有创与无创)的实施,全面掌握病情及各项监测指标,并负责决定胸部X线片,血生化,血、尿常规,细菌培养,血气分析等检查。

(2)维持体液内稳态(水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等)。

(3)呼吸治疗:呼吸道管理、呼吸机管理、决定气管插管或造口、氧疗等。 (4)循环衰竭的处理,如强新药、抗心律失常药及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等。 (5)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处理。

(6)发现专科情况应及时通知原主管医师,以便及时诊治。

(7)AICU主治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任每周总查房1次。疑难问题要及时向科主任报告或组织会诊。

(8)承担在专业范围内的院内外会诊任务,主要包括:①心肺脑复苏;②严重休克的治疗;③呼吸治疗;④多脏器功能衰竭;⑤床边监测技术的实施等。

2.原病房主管医师的职责

(1)原发病的专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手术后治疗如胸腔引流等。 (2)从专科需要提出输液、输血、抗生素及其他辅助药物治疗的医嘱。 (3)提出特殊的检查或检验项目。 (4)每天应查房2次,并作记录。 (5)建议对外请专科会诊。

(6)与AICU医师共同对家属交待病情。

3.AICU医师与各专科主管医师应密切合作,如遇本条例中未涉及问题,要互相尊重,协商解决;当发生分歧时,应各自请上级医师解决,必要时请示科主任解决。

六、AICU记录

AICU记录包括特别记录及一般记录两种。一般记录包括入室通知单、护理记录单、病程记录及病情小结,应汇入病房病历中;特别记录单在AICU保存。记录要认真、清晰、及时。有条件时要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本条例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修改,使之日益完善。

第12篇:麻醉护士

【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草案)】

一、定位

1、归属:护理学专业,具有专科护士的特性。

2、职责:可通过实践予以修订,使之不断完臻,但必须严格避免重蹈历史上“护士XXX”的覆辙。

3、晋升:参加全国统一护师资格证书和护师执业证书晋升考试,按护士级别晋升职称。

二、岗位与编制

1、编制:按医院的等级不同以及麻醉科所开展的工作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2、建议:三甲医院麻醉护士与手术台数的比例为0.6~0.8:1,与RR床位的比例为0.5:1,与ICU床位的比例为3:1,在疼痛诊疗科的编制可根据工作量酌定。

3、岗位:主要从事临床麻醉、RR、ICU、疼痛门诊等专科护理工作,以及医院急诊科、救护站乃至急救中心的急救护理和其他病房的各种普通护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1、麻醉专科护士是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医院护理部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3、协助麻醉医师进行临床麻醉、疼痛诊疗、ICU等工作。

4、承担麻醉科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麻醉准备室、仪器室、资料室工作。

四、工作细则

1、术前协助麻醉医师了解病员病情、思想及饮食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2、根据麻醉方案或医嘱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器械、麻醉用药、急救用药的准备与管 理。

3、病人入室后核对姓名及术前用药执行情况。

4、麻醉期间,准备麻醉及急救药品,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5、配合麻醉医师进行各种麻醉操作,协助摆放病员体位,进行药品核对及材料准备。

6、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术中的各种有创和无创监测。麻醉护士不得从事浅静脉穿刺以外的其它有创操作。

7、麻醉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麻醉医师报告,认真做好各种监测及记录工作,包括心电、呼吸、脉氧监测、麻醉记录单的书写及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

8、严格执行麻醉医师的医嘱,认真查对,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麻醉护理工作。

9、在危及病员生命紧急情况时,如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麻醉护士应立即开展CPR,实施建立人工通气(如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掌握心肺脑复苏的首选用药,准确、及时、认真地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10、术毕协助麻醉医师护送病人到恢复室、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测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病人交接班工作。

11、根据医嘱进行麻醉手术后随访和术后镇痛随访。

12、做好麻醉科各种药品(包括毒麻药品)、一次性消耗品、器械的请领、发放、维护与保管工作,以及麻醉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13、进行麻醉病例的登记、统计及麻醉科收费工作。

14、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护校学生工作。

第13篇:麻醉就业

麻醉就业.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于中国高考生来说,报志愿除了个人兴趣爱好,更多要考虑四年后的就业率。经调查,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中,麻醉学居首。具体如下。

对口就业率:100%

麻醉是运用药物来令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医学手段,通常应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现代医学首次运用到麻醉技术,还要追溯到1842年3月30日,在美国格鲁吉亚州杰佛逊市,一名医生在为妻子接生的过程中,首次使用了麻醉药。

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而成的专业,由此决定了麻醉学专业的同学将进行这两方面的系统学习。在基础医学方面,其以药理、生理、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为主,同时学习内科学、外科学等;在临床医学方面,设有临床麻醉学等与临床相关的课程。麻醉学专业对同学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要求都很高,除专业课程外,临床见习课也有不少。

麻醉师是各个医院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并非每所医学类院校都开设麻醉学专业,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本科毕业生底薪在2300元左右,研究生的底薪还要高很多。

麻醉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包括各类医院的麻醉科、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药物依赖戒断所等,毕业生主要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麻醉学的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由于部分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均招收麻醉学专业的研究生,因此,同学们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也有很多。

报考提示:色弱或色盲的同学不能报考麻醉学专业;任何一眼近视度数大于800度、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的考生不宜报考麻醉学专业。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同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

No.2 轮机工程

对口就业率:98%

“轮机”是使用发动机的动力来推进船舶的机械设备与系统的俗称,而现代船舶的“轮机”所包含的内容已十分丰富。它除了提供推进船舶的动力外,还产生各种形式的能量,当船舶在航行中或停泊时,满足船舶辅机及其他设备与系统的需要。

作为一名轮机工程专业人才,同学们首先得会轮机操作,为此,开设轮机工程专业的院校大多设有轮机操作课程。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维修和监造船舶,若想胜任此项工作,前提是要懂得轮机的构造、材质和工作原理,于是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

电路与电子技术等课程便被搬上了该专业的讲堂。由于轮机工程专业对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同学们需要经常参加机械工艺实习、电器工艺实习、船舶教学实习等。

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大多在海上,毕业生可选择到国内的大公司(如中远集团公司)工作;如果不想出海,也可去造船厂从事维修和监造工作,待遇也很优厚。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轮机工程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据交通部科教司统计,2006年到2010年,轮机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每年约为5700人;2010年到2015年,轮机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每年约为6500人。

报考提示:欲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的同学,身体条件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体检标准:身体健康,无残疾;听力正常;无色盲及色弱;双眼裸视4.8及以上,身高1.65米及以上。肝炎病原携带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不能报考该专业。

开设院校: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宁波大学等。

No.3 医学影像学

对口就业率:98%

传统医学可分为众多具体的专业学科,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等。医学影像学便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先进的医学仪器,根据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做出诊断,进而为治疗疾病带来切实的帮助。医学影像学与临床紧密相关,是临床不可或缺的辅助学科。

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各种成像设备和放疗设备的操作,它由自然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医学影像学专业要求同学们熟悉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学、影像核医学等操作技能,能对疾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同学们大

一、大二时主要学习基础课,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会做不少实验和小手术。学完基础课,就开始学习专业课了,如成像技术、摄影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设备与维修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部门、血站等单位,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功能检查等技术工作,也可到医疗设备公司工作。

报考提示:医学影像学专业为五年制。原则上文科类同学不能报考医学影像学专业,但江苏等部分自主命题的省份除外。

开设院校: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华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昆明医学院等。

No.4 口腔医学

对口就业率:97%

对于口腔的功能,大多数人所能理解的就是说话、吃饭,而这些只是口腔的一部分功能,

口腔还具有吸吮、感觉、表情、参与呼吸等复杂功能。

同其他医学类专业一样,口腔医学专业的同学需要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这些都是诊断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大学期间,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同学的必修课程。

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领域较为广泛,毕业生既可在医院的口腔科工作,也可开设私人诊所,或去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工作。只要不是对工作单位及条件要求过高,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般不成问题。但如果同学们都想挤往大城市、大医院,便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形成就业难的局面。

某项调查显示,在一些口腔保健较发达的国家,平均每一两千人中就拥有一名口腔医生;而在中国,每2~3万人中才拥有一名口腔医生。北京的情况要稍好一些,不过每七八千人中才拥有一名口腔医生,若以发达国家口腔医生的配给数来计算,北京至少需要30万~50万名口腔医生,而目前北京只有3万名相关专业人才。

报考提示: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撇子同学,不接受乙肝携带者报考,双眼矫正视力度数不能超过800度。非英语语种的同学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入学后须改学英语。

开设院校: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

第14篇:麻醉精神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供应和保管制度

1、药剂科每年定时根据医院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需要填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申请表”,报市卫生局门审核批准发给“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申请表”和“印鉴卡”一式三份,市卫生局和药剂科各留存一份,另一份送麻醉药品经营单位备案。

2、药剂科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于每年10月底之前将下一年度的购用计划表,报市卫生局审批,经批准后,到辖区内或指定的麻醉药品经营单位购买。因医疗需要追加或减少年度麻醉药品注射剂购用计划时,应在当年5月底前报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购用。

3、药剂科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计划,须按临床用量定时报送。保证合理库存。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付款必须执行银行转帐手续,不得以现金交易。

4、麻醉、精神药品购入必须要求供货单位送货到库,采购人员不能自行提货。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须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入库验收应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等。验收发现短少、破损应及时清点登记,并报科主任作及时处理。所有登记帐册须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5、因医疗需要,经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并取得制剂批准文号准许配制的制剂所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购进后交制剂室管理,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三专”管理,做好入、出库验收记录、使用记录。记录和帐册须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6、所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一律不得擅自调剂给其他单位。凡私自调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将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药品仓库所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出库验收登记制度,记录包括:日期、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使用单位、领货人签字、发货人签字。仓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按季度盘点,做到账卡相符、账物相符。对回收的空安瓿、废贴和过期、失效、破损、患者退回的药品须妥善保管,每年集中登记造册,由市卫生局统一监督销毁。

8、经常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仓库的门、窗、柜、报警器等安全设施完好无损,确保安全。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管理制度

1、药房必须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麻”)。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精1”)。二类精神药品实行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精2”),专册登记。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二)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三)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3、药房须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调配,门诊药房须设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固定发药窗口,并有明显标记。调剂时,收方后对处方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是医务科备案的有麻醉处方权的本院医生处方,麻醉药品须使用专用处方。如处方内容不妥或错误时,应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后,方可调配,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对需要回收的空安瓿、废贴的麻醉、精神药品发药时除处方外,还须同时回收安瓿、废贴。

4、发药后,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生、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

5、首诊病历的患者取药时,药房应将首诊病历押存,每次取药必须及时在首诊病历上填写发药记录。对于用药房不得为患者办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退药。患者不再使用剩余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无偿交回药房,药房须认真做好记录,并上交药库作为回收药品封存,统一销毁。不得再次使用。对于患者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的,再次调配时须将原批号的空安瓿、废贴收回,并记录回收数量。

6、药房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对领用和发放必须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相符、账物相符。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专用帐册最少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1、经培训考试合格后,由市卫生局授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须由医务科将名单和签字式样交药剂科备案。药剂科发药时必须凭有处方资格的医师签名处方调配。医师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二)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三)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2、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在病历中记录,并要求患者签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交患者,一份随病历或专用卡留存)。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为自己和亲属开具处方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麻醉药品专用处方。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为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4、临床应积极推行规范化癌痛和慢性非癌痛治疗指导原则,提倡无创给药。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5、临床科室需要备用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须报医务科核定备案后,由药剂科统一配备,并登记上册。每日使用的麻醉、精神药品必须及时填写使用登记表。使用回收的空安瓿、废贴应妥善保存,连同处方一起到药房兑换药品。

6、临床科室必须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册登记。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7、临床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注意用药后反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药品库房应设立麻醉、精神药品专用库房,并安装防盗和报警装置。药房、制剂室应配备麻醉、精神药品专用保险柜。各临床科室应有相应防盗措施。对于麻醉、精神药品储存各环节须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应有记录。

2、对麻醉、精神药品的购入要求供货单位送货到库,以减少中间环节,杜绝运输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和事故。麻醉、精神药品的储存、发放、调剂、使用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应能及时查找或追踪。

3、严格麻醉药品处方管理,处方按卫生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印制,且应加上患者身份证号填写栏目,统一编号,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应有登记。

4、对于患者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过期、失效、破损、患者退回的药品,应由专人负责计数、保存,须经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验证后,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

5、保卫科应将麻醉、精神药品储存作为重点关注安全点,确保24小时值班制,每晚必须定时巡查,严防被盗事件的发生。

6、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各相关科室年度工作考核,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保卫科组成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有违反此办法者,按国家《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0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制度„„„„0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采购制度„„„„„„„„„„„„„„03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制度„„„„„„„„„„„04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制度„„„„„„„„„„„05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领发制度„„„„„„„„„„„06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07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09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报损、销毁制度„„„„„„„„10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笺管理制度„„„„„„„„1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病区储存管理制度„„„„„„„12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制度„„„„„„„„„13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14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病历管理制度„„„„„„„„„15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机构的职责„„„„„„„„16 临床科室(护理部门)责任人职责„„„„„„„„„„„„17 药剂科主任职责„„„„„„„„„„„„„„„„„„„„18 药库保管人员职责„„„„„„„„„„„„„„„„„„„19 调剂部门责任人员职责„„„„„„„„„„„„„„„„„20 调剂人员职责„„„„„„„„„„„„„„„„„„„„„21 处方医师职责„„„„„„„„„„„„„„„„„„„„„22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管理„„„„„„„„„24 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

一、管理机构

1、建立(并发文)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参加的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机构。

2、凡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备量的部门(药库、病区药房、病区、)都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3、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列入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4、日常管理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5、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规定定期每月检查一次),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6、建立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的职责。

二、处方权及调剂权管理

1、执业医师、药师经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分别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调剂资格(由上海市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

2、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变更情况及时报院部备案。

3、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签名留样应在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药房备案。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制度

一、《印鉴卡》由医疗机构或药学部门指定专人保管。

二、药品采购人员须经过批准,凭《印鉴卡》向市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三、《印鉴卡》有效期为三年。《印鉴卡》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应当卢湾区卫监所重新提出申请。

四、当《印鉴卡》中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采购人员等项目发生变更时,医疗机构应当在变更发生之日起3日内到卢湾区卫监所办理变更手续。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采购制度

一、药库保管人员根据本单位医疗需要制定申购单(一式两份),并由采购人员、药剂科负责人和医疗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并盖章,同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各项签字和印章应与印鉴卡印鉴一致。

二、药品采购人员经过批准,凭印鉴卡向市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向市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得随意购买。

三、采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由药品经营企业送到药库,采购、保管人员不得自行提货。购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付款应当采取银行转帐方式,严禁用现金采购。医院购买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本机构内临床使用。

四、医院抢救病人急需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而药剂科无法提供时,可以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定点批发企业紧急借用。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借用情况报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制度

一、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实行双人验收。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三、入库验收应当采用专簿记录,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等内容。

四、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上报药剂科主任和分管院长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再由药品采购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五、入库验收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制度

一、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配备保险柜。药库门、窗有防盗设施,还应当安装报警装置。药房调配窗口、各病区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各环节都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

三、药房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保持合理库存,实行双人、双锁保管;病区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根据用量规定固定基数,建立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有记录。

四、药房应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出的逐笔专用帐册,做到帐、物相符。专用帐册的保存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领发制度

一、药房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领用单到药库领取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领用单由药库统一保管。领取后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数量不得超过固定基数。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出库应双人复核,并由发药人、复核人签署姓名。

三、对出库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麻醉、精神药品管理部门应对各药房、各病区、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固定基数做出规定,在药剂科备案。当固定基数需改变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

二、药房应当固定发药窗口,有明显标识,并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配。

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处方格式及处方用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四、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调配人、核对人在双人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分别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五、应当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品名、规格、用药数量。专册登记保存期限为3年。

六、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4、《知情同意书》(原件)

用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可以带出医疗机构使用(哌替啶除外)。

七、非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八、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九、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常用剂量

药品类别患者类别注射剂型其他剂型控缓释剂型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门急诊患者一次常用量三日常用量七日常用量 门急诊癌症患者三日常用量七日常用量十五日常用量 住院患者一日常用量一日常用量一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所有患者七日常用量七日常用量-------

十、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由医院按照规定销毁处理;各病区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办理退库手续。

十一、药房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十二、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药剂科应当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的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二、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入、发放、调配、使用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可以及时查找或者追回。

三、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报损、销毁制度

一、对过期、损坏及由患者退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销毁时,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下统一销毁,并对销毁进行登记。

二、回收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应定期经药剂科主任审批后由药房负责销毁。销毁时,应有药剂科主任监督,并对销毁进行登记。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笺管理制度

一、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实行统一格式、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计数管理。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由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指定医务科管理,实行专人、专柜、专管。对进出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笺建立账册,对处方笺发出进行逐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处方编号、领用部门、数量、保管人及领用人签字,做到账物相符。

三、专用处方笺使用科室实行专人领取、专人保管。有处方权的医师领用时,应做好记录,包括领用时间、处方类别、数量、处方编号、领用人及保管人签字。

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发生失窃时,应迅速向院保卫科报告,并向药剂科报告失窃处方的起止号码,由药剂科监控处方的流向。失窃处方自失窃之时起作废,在院内通告。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病区储存管理制度

一、各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应当掌握与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熟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

二、各部门应当配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领用、储存保管及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三、各部门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配备保险柜。

四、各部门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及空安瓿到药房领取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领取后数量不得超过本各部门固定基数。

五、各部门应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交接班制度,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班班交接,并填写交接班登记表。

六、各部门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有使用登记。

七、各部门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对未用完的最小包装剩余药液进行销毁,销毁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销毁记录。

八、各部门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麻醉、精神药品管理部门报告:

1、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

2、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九、各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责任人: 科室负责人和专职管理人员。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制度

一、麻醉、精神药品管理部门,每月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二、检查内容包括: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是否符合规定;

2、药库、药房、病区及手术室储存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是否规范;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账物相符;

4、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各种记录规范;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三、药库、药房、病区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定期自查结果。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向麻醉、精神药品管理部门负责人报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

一、麻醉、精神药品管理部门,组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其他医疗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

二、培训和考核对象为医院内的执业医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和考核内容包括:

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

2、医院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5、医源性药物依赖的防范与报告;

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

四、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

五、培训结束后应当对执业医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考试。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病历管理制度

一、门诊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因疾病需要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启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病历”。

二、办理专用病历的患者须提供下列材料: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4、知情同意书。

在专用病历中留存上述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三、专用病历的首页必须由具有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首诊医师亲自检查患者后填写,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首页及知情同意书填写完整后,加盖“麻、精药专用病历”字样后即可启用。

四、为方便病人,专用病历原则由挂号室保存。

五、患者持专用病历,到相关科室由具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六、复诊时患者凭身份证到病历保管处领取专用病历。

七、患者(或代办人)需凭麻醉药品专用病历、身份证及麻醉处方到药房取药。取药后由药房收回,药房在24小时内将专用病历交回挂号室。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机构的职责

一、为加强和规范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采购、使用和安全管理,设立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处、药剂科、护理部、保卫处负责人组成的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机构。

二、根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的各项制度。

三、不定期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使用的相关法规和知识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四、定期组织开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五、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制定和印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格式。

六、组织对执业医师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简称药师)进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分别授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并将签名留样备案。

临床科室(护理部门)责任人职责

一、临床各科室应指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责任人。

二、临床各科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基数管理,固定基数应经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机构审批。

三、临床各科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交接班制度,每班必须交接清点,交接班应有记录,并由交接人签名。

四、使用后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空安瓿应妥善保存,退交药房。

五、临床科室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对未用完的最小包装剩余药液进行销毁,销毁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销毁记录。

六、临床各科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能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严禁外借,私自使用。

七、临床各科室在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过程中发生丢失、被盗、被抢、被骗或被冒领时,应立即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报告,并按规定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药剂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负责定期检查、监督本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储存、安全保管、使用、报损、销毁等管理工作,并将检查情况向主管院长汇报。

三、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采购的审核、入库验收的审核及空安瓿销毁的审批、销毁过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审核。

四、负责合理、安全、有效应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宣传工作。

六、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向主管院长或药品监督部门汇报。

七、负责办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期满重新提出申请、变更等手续。

药库保管人员职责

一、负责购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入库验收,认真做好入库验收记录

二、负责出库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并逐笔记录;对进出专库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

三、负责药库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调剂部门责任人员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基数管理,当固定基数需改变时应经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主管部门批准。

二、负责对进、出药房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逐笔记录,做到帐实相符。

三、检查麻醉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本部门药剂人员填写的各项记录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

四、负责编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五、负责回收药品及空安瓿的保管、汇总并及时统一销毁。

六、负责本部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七、对本部门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科主任报告。

调剂人员职责

一、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仔细核对麻醉药品处方、签署姓名;仔细审查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二、负责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

三、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与处方数量相等的空安瓿并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空安瓿回收记录》。

四、回收患者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详细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回收记录》并双人签字,同时负责将回收药品交部门负责人。

五、凡有交接班的调剂部门,值班人员负责清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数量,并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交接班记录》。

六、对发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或药剂科主任反映。

处方医师职责

一、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

二、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需要,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处方书写及用量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三、医师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在病历中记录。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四、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五、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六、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

七、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八、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九、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

十、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及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医师未按照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妥善保存领取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对领取编号范围内的处方丢失负责。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管理

一、根据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应按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使用镇痛药。

2、选择给药途径。应以无创给药为首选途径。有吞咽困难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禁忌证的,可选择经舌下含化或经直肠给药。对经口服或皮肤用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者,可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全身镇痛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时,可选用椎管内给药或复合局部阻滞疗法。

3、制定适当的给药时间。对慢性持续疼痛,应依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间期,治疗持续性疼痛。定时给药不仅可提高镇痛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如各种盐酸或硫酸控释片,口服后的镇痛作用可在用药后1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持续作用12小时;而静脉用吗啡,在5分钟内起效,持续1~2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作用在6~12小时起效,持续72小时,每3天给药1次。故定时给药是非常重要的。

4、调整药物剂量。疼痛治疗初期有一个药物剂量调整过程。如患者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不断调整追加药物剂量,增加药物幅度一般为原用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的发生。对于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长期应用阿片类患者,可逐渐下调药物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药物剂量调整的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当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用有反应的药物。

5、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因肠蠕动受抑制而出现便秘,可用麻仁丸等中药软化和促进排便;常见的恶心、呕吐可选用镇吐药或氟哌啶类镇静、镇吐药;对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发现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同时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络酮进行治疗。如发生过量使用阿片类导致的严重呼吸抑制,应立即注射0.4mg纳络酮,如果20分钟内呼吸仍无改善,可能是由于0.4mg的纳络酮不足以逆转摄入体内的阿片类,此时应继续注射纳络酮,直至呼吸改善。

6、辅助用药。辅助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应依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疼痛决定。辅助治疗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对骨转移、软组织浸润、关节筋膜炎及术后痛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神经压迫、内脏膨胀痛、颅内压增高等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神经痛、改善抑郁和失眠的较理想的药物;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除放射治疗和前述治疗外,降钙素是近年来使用较有效的药物。

总之,疼痛治疗时,选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多种给药途径交替使用、按时用药、个体化用药,可提高镇痛效果。

- 本文出自药圈,原文地址:http://www.yaoq.net/thread-38667-1-1.html

第15篇:麻醉科主任年终总结

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麻醉科主任年终总结,欢迎阅读。麻醉科主任年终总结1

一年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科室领导班子率领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巩固和加快麻醉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科20xx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方面

1、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与院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从思想、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条例等等,每月一次,并作好学习记录和登记。

2、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涉及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

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医德医风建设。全体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微笑服务,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坚持做好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满意地协助手术医生完成各台手术。

二、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根据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认真部署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麻醉科手术室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护理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我们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的责任。各医护小组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

3、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加强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继续强化医疗、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与管理,由质控员每月根据制定的规程和标准统计数据,经科室负责人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付诸实施。

5、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程序。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麻醉意外,20xx年我科医疗事故发生率继续为零。

6、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麻醉科主任年终总结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xx年,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科室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全院整体工作安排和部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抢抓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这一年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向各位简要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

古语说:“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要做好麻醉科主任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我时刻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思想上与医院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

在工作上我带领全科室同志大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进取、文明行医”的行业作风,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医院的利益和荣誉。

二、业务能力

20xx年麻醉科业务量仍不断增大,危重疑难病人手术的麻醉明显增多,门诊无痛技术和外科系统新项目的广泛开展,给我科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作为科室负责人,首先要作的是加强自身建设,不仅自己具备娴熟的技能,而且还要要求全科人员熟练基本功,充分意识到麻醉工作的风险和责任,做到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确保麻醉工作每一环节的安全性。

我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外,重点是学习麻醉术临床应用及麻醉科管理知识,关注新知识、新动态,订阅有关麻醉杂志,并组织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把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做好麻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我撰写的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和《臂丛加颈丛阻滞麻醉在肩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分别发表于《西部医学》和《四川医学》。

三、工作态度

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原则。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奋发进取,一心扑在工作上;每件小事都会当成大事来做;当天事当天完成,不拖拉;不计名利和得失、乐于奉献。面对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我仍能大胆探索,勇于承担责任。

四、工作业绩

(一)创新技术,填补科室技术空白

随着科室制度、目标、任务的完善,我组织全科同志对手术麻醉适应症,危重病人术前工作进行讨论,并拟订麻醉实施方案,以准确处理术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我科室今年相继推广小儿骶管阻滞技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喉罩置入麻醉技术、术中控制性降压、术前血液稀释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行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技术,填补了我科在该方面的空白。

全年共完成麻醉3950例,其中手术室内麻醉1562例,门诊人流麻醉930例,门诊胃、肠镜检查麻醉1458例,另外门诊疼痛治疗病人225例,术后及癌性镇痛376例。全年收入2157578元,其中手术室内麻醉收入1621826元,门诊收入458296元(人流、胃、肠镜、疼痛治疗费),术后镇痛收入77456元,全年人均创收239730元。

(二)加强监督,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注重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充分调动全科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极力营造团结、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提高全科同志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全年无事故及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麻醉引起的医疗纠纷,使麻醉科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五、廉洁工作

我坚持做到了“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一是自重。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

二是自省。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坚持自我反省,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三是自警。就是用党纪、国法、条规和反面典型时刻告诫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

四是自励。生活与工作中,我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满足,失败面前不气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始终保持一股旺盛的斗志。

六、工作中的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工作中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我不仅能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且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能够冷静、果断和全面的去处理,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永不服输的干劲。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七、工作计划

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掌握做好麻醉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发努力,攻坚破难,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科室技术建设。在20xx年我科室将选送一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选派1—2名医师短期外出学习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技术、引进新的术中麻醉管理理念、新设备仪器的管理使用及力争开展无痛分娩技术。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将促进我麻醉科的发展。

(二)健全科室组成部分。20xx年,我科室着手科研工作的立项和开展,逐步建立麻醉复苏室和监护室、教研室,使之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临床麻醉科室。

第16篇:麻醉的起源

麻醉的起源

麻醉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历史最古老的石器时代,应用砭石、骨针或竹针来镇痛治病。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内经》记载已有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腰痛、关节痛和胃痛的记载,扁鹊是这一时代的名医。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就有莨菪子、大麻、乌头、附子、椒等具有镇痛或麻醉作用的药物。后汉名医华佗(141-203)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剖腹手术。唐朝(618-907)和宋朝(960-1279)时代常采用酒精调服大草乌细末作整骨麻药。宋初广泛使用洋金花(曼陀罗花),元朝(1279-1368)应用草乌散作麻药。明、清时继承前人经验用草乌、闹洋花作麻药,至今仍有江湖游医应用压迫颈动脉致暂时脑缺血引起昏迷来麻醉,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

现代麻醉学开始于184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牙医Dr.William T.Morton在麻省总医院给病人Gilbert Abbott乙醚吸入麻醉,由著名外科医生Dr.John C.Warrn从病人下颌部成功切除一个肿瘤。当时在场的有许多外科医生、新闻记者,此消息很快轰动全世界。 1847年英国产科医生Dr.James.Y.Simpson为产妇施行乙醚麻醉镇痛。1853年他又开始应用氯仿(Chloroform)麻醉。特别是他给维多利亚女皇施行氯仿麻醉生下王子,而使氯仿麻醉在英国得到公认。1898年Augustbier介绍了腰麻。1920年Magill介绍了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吸入麻醉,以保持气管的通畅,避免呼吸停止,可以人工通气。1921年Ashile dogliotti叙述了硬膜外麻醉。

1942年将南美洲的箭毒作为肌松药用于临床麻醉,解决了过去长久未能解决的问题(麻醉已深到濒临死亡,但肌肉仍不能松弛,不能进行手术)。80年代以后发现了更多的一些好肌松药。

1846-1956年乙醚统治了麻醉110年,但不久人们发现吸入麻醉药有两个缺点:

1、易燃烧和爆炸。

2、毒性作用。

3、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1972年安氟醚问世,它不仅不引起心律失常,还可以使肌肉松弛。近10年来,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相继问世,使麻醉诱导快,苏醒迅速,安全性更增加了。

1980年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日益受到重视,有时误入血管后出现难以处理的心律失常。经过多年的努力,1995年新型安全局麻药罗哌卡因问世,并得以批准,目前在我国正推广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麻醉学的特点是突出麻醉监测与麻醉安全问题。美国麻醉学会(ASA)提出了五个基本监测手段:体温,动静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我国也采取相应措施:

1、做好麻醉前病人情况估计,选用对机体影响和危害小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2、加强监测手段,特别是无创的监测手段。

3、不可忽视的麻醉医生素质。单靠好药物和精密的设备并不能提高麻醉水平,甚至不能保证麻醉的安全,人的因素第一。 19世纪40年代以前外科发展很慢,因为切口疼痛,伤口感染,止血和输血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病人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麻醉水平的提高,手术中有了麻醉医生这安全保护神,抗生素的发明和输血问题的解决使外科学得以飞跃。

近代麻醉学虽然只有100余年历史,但麻醉最早可追溯到最古老的石器时代,应用针、砭石和竹针来镇痛治病。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内经》记载就有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腰痛、关节痛和胃痛等,扁鹊就是这一时代的名医。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就有莨菪子、大麻、乌头、附子、椒等具有镇痛或麻醉作用的药物。后汉华佗(141-203)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剖腹手术。唐朝(618-907)和宋朝(960-1279)时代常采用温酒调服大草乌细末作整骨麻药。宋初广泛使用洋金花(曼陀罗花),元朝(1279-1368)应用草乌散作血引起昏迷来麻醉,当然,这样是很危险的。

现代麻醉学开始于1846年,当时只有相当少的手术能够进行,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治疗的疾病如阑尾炎,在当时都是致命的。手术时须将病人牢牢地捆在床上或由几个人按住,手术才能进行,因为病人可能因为剧痛而拼命挣扎。一些杰出的医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之先河。1842年,佐治亚的Crawford医生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使病人手术当中解除了痛苦;1844年,Horace wells医生展示了用笑气麻醉进行牙科手术;184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牙医Dr.William T.Morton在麻省总医院给病人施以乙醚吸入麻醉,由著名外科医生Dr.John C.Warrn从病人下颌部成功切除一个肿瘤,当时在场的有许多外科医生、新闻记者,这消息也随即轰动全世界。1847年英国产科医生Dr.James.Y.Simpson为产妇施行乙醚麻醉镇痛,1853年他又开始应用氯仿麻醉,特别是他给维多利亚女皇施行氯仿麻醉生下王子,而使氯仿麻醉在英国得到公认。 1898年August bier介绍了腰麻。1920年Msgill介绍了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吸入麻醉,以保持气管的通畅,避免呼吸停止,可以人工通气。1921年Ashile dogliotti叙述了硬膜外麻醉。

80年代以后麻醉学的特点是突出麻醉监测与麻醉安全问题。美国麻醉学会提出了五个基本监测手段:体温、动静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我国也采取相应措施:

1、做好麻醉前病人情况估计,选用对机体影响和危害小的方法和药物。

2、加强监测手段,特别是无创监测手段。

3、不可忽视的麻醉医生素质。单靠好药物和精密的设备并不能提高麻醉水平,甚至不能保证麻醉的安全,这一切都要以麻醉医师的临床技术为基础。

19世纪40年代以前外科发展很慢。因为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和输血等问题得不到不很好的解决,导致病人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麻醉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发明和输血问题的解决使得外科手术得以飞跃性发展。

总之,在世界历代的医药著述中,有关麻醉止痛、复苏急救等方面的记载,内容丰富,经验宝贵,说明在医学发展史中,麻醉有着很大的成就和贡献。

在美国,麻醉为医学界尊敬和推崇追溯至1842年3月30日Crawford Long医师首次成功使用乙醚进行全身麻醉手术,为纪念这项特殊的医学发明,1933年起每年3月30日被定为美国医师节。163年后,也就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成立100周年的2005年6月21日,华尔街日报以 Once Seen as Risky, One Group of Doctors Changes Its Ways为题,发表了专栏文章阐述了麻醉学在整个医学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第17篇:关于麻醉护士

麻醉护士?我们了解吗?

跨越115年的历史长河,这所百年的老字号医院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彩虹,如今,她又要迎来三甲复审的考验,这是一次专家团队对医院的鉴定,也是医院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遇。身为一名小小职工,我们也心系复审,由衷的希望医院能够再创佳绩,蓬勃发展!

复审中,提及手术室应配有麻醉后恢复室(PACU),作为一名麻醉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这里将麻醉护士的简介写出来与同事们分享,希望看后能够让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麻醉护士发展简史

麻醉护士起源于美国,早在1861年就开始出现,相当于现在的麻醉医生,是为了响应外科医生安全管理麻醉手术而产生的。因为护士特别擅长病情观察,进行临床症状判断,和手术中对病人的护理。所以到19世纪80年代,麻醉护士成为护理专业中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领域。麻醉护理起源于美国,也繁荣于美国。最早在1931年美国就成立了麻醉护士学会(AANA),并正式发行麻醉护士杂志。但麻醉护士发展缓慢,到1912年麻醉医生组织成立后,更是受其制约,在1945年,麻醉护士学会颁布了麻醉护士认证程序,直至1952年才正式实施了麻醉护士认可程序。至此,麻醉护士成为一个合法的,独特的,有着正规认证认可程序的专业。

我国麻醉护理起步较晚,1993年,我国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和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在我国开设了第一个三年制麻醉与急救护理专业(中专),前者还与福建闽北卫校合作与1997年由闽北卫校开办了不同层次的麻醉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2004年徐州医学院招收了第一届麻醉护理的学生,开辟了护理学专业·麻醉专科方向的先河。 麻醉护士的准入制度及工作内涵

麻醉专科护士在国际上已存在100余年,其准入以及工作任务和培训教育也已较成熟和规范。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学会明确规定,麻醉护士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和教育,且能够迅速配合麻醉师在手术期间提供麻醉服务的护士,要求具有熟练扎实的抢救技术和麻醉配合技术,包括各种有创和无创监护,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和操作各种不同的抢救器械,仪器,药品。麻醉护士与手术间的比率为1:1,即每台手术需要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共同工作。局麻的手术即使不需要麻醉医生,也必须配备麻醉护士。澳大利亚麻醉护士是由注册护士和登记护士担任的,麻醉学会规定:注册护士和登记护士分别要经过一年和两年的在岗“麻醉助理”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全职也可是半职。麻醉助理培训必须在完成了护士毕业生培训项目之后进行。

而我国麻醉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麻醉护理工作已在全国部分医院开展,但是麻醉护士的工作内涵及范畴尚未统一,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麻醉护理专业。就本省而言,麻醉护士普遍担当着麻醉药品、物品管理,麻醉前器械用物准备等。而在南方,麻醉护士已经活跃在麻醉准备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无痛内镜中心。

很荣幸,我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了半年,该医院在麻醉护士培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让我对麻醉护理的工作有了清楚的了解与认识。

麻醉护士在无痛内镜中心:麻醉科每日安排3名麻醉医生和5名麻醉护士到内镜中心工作,一名麻醉医生负责ERCP的无痛管理,一名麻醉医生负责无痛纤支镜的麻醉管理,一名麻醉医生带领5名麻醉护士负责5个房间的无痛内镜(包括胃镜、肠镜、宫腔镜)。预约病人在前台等待,经麻醉医生评估病情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进入相应房间后麻醉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推麻醉药物行静脉全麻实施无痛检查,检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有意外,立即协助麻醉医生抢救!检查完毕,待病人清醒后送至内经中心留观室,由内经中心护士监护至完全清醒后家人陪同离开。 麻醉护士在恢复室:麻醉护士在恢复室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日早交班后,一名麻醉护士负责每个手术间麻醉物品的补充,其余护士准备接受全麻病人及非全麻情况不稳定患者。麻醉医生将全麻病人送至恢复室,对病人基础病情,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生命体征变化,术后镇痛情况及各种引流管道进行交接,恢复室麻醉护士连接监护仪及呼吸机并进行吸痰,监护病人直至病人恢复意识,待病人符合拔管要求时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拔管,之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直至平稳后,负责护送病人回病房。

此外,麻醉护士还要负责病人术后镇痛随访以及镇痛泵的拔除。

通往恢复室

病人情况交接 吸痰

监测生命体征

护送病人回病房

虽然现在麻醉护士在我国还没有普遍开展,也没有正规的培训规程、明确的准入制度及工作内涵,但她确实可以在日常麻醉工作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麻醉护士,我相信,随着中国医护制度的逐渐完善,麻醉护士这一职业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坚信,在这所屹立百年的杏林中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与热情。

第18篇:近代麻醉发展史

一、全身麻醉的发展

早在16世纪,1540年Valerings合成乙醚,在Cordus和Paracelsus的有关著作中提到乙醚有消除疼痛的作用。18世纪中叶,1772年Pristley发现氧化亚氮(笑气),1778年Davy证明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1782年Black分析出二氧化碳。1818年 Faraday发现乙醚的麻醉的作用。1824年Hickman做动物实验,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麻醉作用,但未用于人。1831年分别由 Vonliebig、Guthrie和Sanbeiren发现氯仿。1842年美国乡村医生Long使用乙醚吸入麻醉给病人做颈部肿物手术成功,是试用乙醚作临床麻醉的开创者,只是因为地处偏僻一直到1849年才予报道。1844年Wells出席了化学家Colton示范氧化亚氮吸入令病人神志消失,引起 Wells的注意,就在自己拔牙时吸入氧化亚氮获得成功。1845年Wells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再次表演氧化亚氮麻醉,由于所用浓度过高在知觉完全消失时出现紫绀。1846年牙科医生Morton在医学家兼化学家Jackson的指导下,实验了牙科手术吸入乙醚蒸气的麻醉作用。同年10月16日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为一例大手术施用乙醚麻醉成功,Morton被认为是临床麻醉第一杰出人物,乙醚麻醉地成功地标志着近代麻醉史的开端。同年在英国 Liston首先使用乙醚麻醉,在俄国Jiuporob在乙醚麻醉下施行了乳癌切除术,而且他是大规模使用乙醚全身麻醉的组织者。1847年Snow刊行了,《乙醚吸入麻醉》是第一本麻醉专著。同年Flourens经动物实验证明氯仿由麻醉作用。英国外科兼妇产科医生Sinposon第一次使用氯仿于分娩镇痛成功。1848年Heyfelder首先在人体使用氯乙烷,同年发生使用氯仿死亡的病例,以后继续有报道,认为应用氯仿不能超过一定浓度。1856年英国将氧化亚氮装入铜筒中使用。1858年Snow有刊行了《氯仿及其他麻醉剂》一书。1862年Clover氯仿麻醉机问世,到1868年才开始普遍使用。同年Andiews研究了氧和氧化亚氮的混合使用。Clouer首先将氧化亚氮应用于乙醚麻醉使病人更加舒适。1918年Luckhardt证明乙烯有全身麻醉作用。1926年Eichhaltz应用阿弗丁于临床。1928年Lucuo和Hendersen发现环乙烷有麻醉作用,1930年 Waters临床应用环乙烷获得满意效果。1933年Gelfan和Bell发现乙烯醚有麻醉作用可供临床使用。1935年Shiker试用三氯乙烯作麻醉药,1941年Lange Hewer应用于临床。1951年Suckling合成氯烷,1956年Johnston应用于临床。1963年Terrell合成异氟酚后经 Krantz和Dobking等动物实验于1966年应用于临床。1965年Terrell合成异氟醚后经Klantz和Dobking等动物实验于应用于临床。1968年Regan合成七氟醚以后经临床实验观察后用于临床。1990年Jones首先在临床应用地氟醚。关于静脉全身麻醉,早在1872年 Gre曾用水化氯醛做静脉注射产生全身麻醉。1903年Fischer和Mering合成巴比妥(佛罗钠),1909年Bier用普鲁卡因作静脉注射产生镇痛作用。1932年Wease和Scharpff开始用环乙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同年合成硫喷妥钠。1933年Lundy报告用硫喷妥钠作静脉麻醉,以后有普尔安(1956年)羟丁酸钠(1962年)、氯氨酮(1965年)、乙醚酯(1972年)、异丙酚(1977年)等静脉全麻药应用于临床,丰富了全身麻醉地用药内容。自从1953年King从管箭毒中分离出右旋管箭毒,1942年Griffiths和Johson将肌松药应用于临床。1948年, Barlow和Ing合成十羟季胺有类箭毒作用。1951年,Bovet、Ginzel证明琥珀胆碱为短效肌松药,同年Theolaff等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以后陆续有潘库溴铵、维库溴铵、啊曲库铵等肌松药,对增强全身麻醉地肌松作用和控制管理呼吸管理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麻醉方法和仪器设备地改进,监测技术的进步,各种辅助药的配合应用,能够准确地掌握麻醉药地剂量和浓度,提高了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二、局部麻醉的发展

在应用乙醚、氯仿等全身麻醉的阶段,由于施用方法简陋,经验不足,病人不够安全。这期间1853年Pravaz和Wood发明了注射针筒,为局麻的应用提供了工具。1860年Nieman发现了可卡因,1884年Koller根据Freund的建议,证明可卡因滴入眼内可产生麻醉,用于眼局部手术。次年Halstead开始将可卡因用于下颌神经阻滞,是神经阻滞的开端。同年Corning在狗进行了脊麻的实验,在未抽出脑脊液的情况下,注射可卡因,意外的产生了下肢麻痹的现象,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开端。1891年英国 Wynter和德国Quincke介绍了腰椎穿刺术。1892年Schleich推荐用可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1897年Braun加肾上腺素于可卡因以延长局麻时效。1898年Bier在动物及人做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1901年Sicard和Cathelin分别成功的进行骶管阻滞,并于1903年报告了80例可卡因硬膜外阻滞的经验。1904年Barcock首先用低于脑脊液比重的溶液性脊椎麻醉。1905年Einhorn合成普鲁卡因,次年 Braum应用于临床。1907年Barker用较脑脊液重的溶液脊椎麻醉。同年Sterzi将普鲁卡因用于腰部硬膜外阻滞。1909年Stoked用普鲁卡因阻滞于分娩。1913年Meile用侧入法穿刺行胸部硬膜外阻滞成功。1920年Pages倡导用硬膜外阻滞麻醉。1921年Fidelpage以穿刺时黄韧带抵抗消失感并无脑脊液流出来判定硬膜外阻滞。1922年Labat刊行《局部麻醉学》一书。1924年Buluhebckuu倡导用肾周围阻滞封闭,为封闭阻滞的开端。1926年Janaen首先发现硬膜外腔的负压现象,并认为是由于穿刺时推开硬膜所产生的负压。1928年Firsleb合成了丁卡因。1931年Dogliotti采用血浆等粘滞性溶液配药,可延长麻醉时间,增加麻醉的安全性。1932年Cutierrey用悬滴法以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1940年Lemmon倡导用分次脊椎麻醉。同年Cleland首先经硬膜外腔插入细导管行连续硬膜外阻滞。1943年Lofgren和 Lundguist合成了利多卡因,1948年用于临床。1949年由Cordello等推广应用18号Tuochy针置入导管,行连续硬膜外阻滞。以后相继出现的局麻药由甲哌卡因(1956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罗哌卡因等。由于新的局麻药不断涌现,使用方法不断改进,局部和神经阻滞麻醉,包括椎管内阻滞,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麻醉方法。

三、特殊麻醉方法的进展

在19世纪初,施行全身麻醉时,是将乙醚、氯仿简单地倒在手巾上进行吸入麻醉,以后创造出简单的麻醉工具,如Esmarch口罩,由钢丝网构成,上蒙以数层纱布,用乙醚滴瓶点滴吸入乙醚挥发气。以后Sxhimimeldusch作了改进,将口罩与病人面部接触部分卷边,以防止乙醚流到病人面部及眼引起刺激受到伤害。开放点滴吸入麻醉的缺是麻药丢失较多,麻醉的深度及呼吸不易控制,以后出现简单的可以调节乙醚气体浓度(Cauobehko)的口罩。 1910年设计出Mckeon断续流的麻醉机。1915年Jackson试用二氧化碳吸收剂与动物实验,为禁闭法吸入麻醉之前导。1923年 Waters设计来回式CO2吸该装置,1928年又出现循环式禁闭吸入麻醉装置,目前已发展成为精密复杂的各种类型的麻醉机。气管内麻醉方法的出现,意义尤为重大。1543年Vesalius曾给动物实施气管内插管;1667年Hooke于动物实验用气管切开插入导管进行麻醉。1792年Curry首先在人进行气管内插管。1869年Trendelenburg行气管切开术,直接经气管导管吸入麻醉药。1880年Mceven用手引导施行气管内插管。 1859年Krurtein制成喉镜作明视气管内插管。1921年Magill和Rowvotham改良气管内麻醉术,将金属导管改用橡皮管,经鼻腔盲探插管。Guedel、Waters倡导用带有套管的气管内插管导管。喉镜方面设计出Miller、Guedel、Flagg型及Macintosh弯型喉镜。气管内插管普遍应用于各种全麻及实施复苏术的病人,并设计出各种气管内麻醉的导管和技术操作方法。关于低温的应用,早在1797年就有人开始试行全身降温法,1862年Walta,1902年Simpson将乙醚麻醉动物降温至25℃,不继续施用麻醉也可进行手术。1905年Bigelow、Swan等进行体表全身降温,阻断循环,进行心脏手术。1951年Delorme及Boerema行血液循环降温法,以后低温及深低温配合体外循环广泛应用于某些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及其他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作用,给某些外科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野,并节约了输血量。其实施方法从40年代动脉切开放血发展到 50年代以后应用各种降压药。1950年Charpentier合成氯丙嗪,以后相继有异丙嗪、乙酰丙嗪等吩噻嗪类药问世。1951年Laborut及 Huguenard等使用吩噻嗪类药等合剂或配合物理降温,以降低机体代谢及应激性,称为\"人工冬眠\"及强化麻醉。1959年Decastro及 Mundeleer应用神经安定镇痛药,施行神经安定镇痛麻醉。近年来复合应用不同药物及不同的麻醉方法,取长补短,称为复合麻醉,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各种麻醉药物及方法的效能,减少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和麻醉并发症。

四、复苏及危重医学的发展

1819年Laennec发明了胸部听诊的\"硬管\"装置,1921年Bowlas利用听诊器的隔膜共振,使声音加大。1941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将病人健康状况进行分级;1952年Apgar提出用5项指标判断新生儿出生时状况的Apgar评分,可以作为麻醉时病人安危的参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循环停止,很久以来即试图用各种方法急救复苏。19世纪早期采用手法进行人工呼吸,例如应用最多的是仰卧式压胸法(Silvester法),腹卧式压背法(Schafer法),以后经过改进出现Holger-Nelsen举臂压胸法和提髋压背法等。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将气管内插管及麻醉机械应用于复苏,进一步出现各种机械的人工呼吸器,如负压型铁肺、正压呼吸器。从50年代到60年代国内外提出了胸外心脏按压和对口吹气法,进行心肺复苏 (CPR),进一步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在急救组织方面,有些国家建立了急救复苏中心,进行临床死亡复活的研究。

从50年代开始对医院病人的管理提出了分级治疗(Progerive Patient Care PPC)的新概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科界限,集中了各专科医师和设备,组织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进行对危重大手术病人的集中治疗护理。1958年 Safar开始建立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以后在很多国家推广应用。随着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法的改进,临床死亡和复苏的研究,各种监测技术的进行,近30年来,以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重危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

五、麻醉专业组织的发展

随着麻醉和麻醉学的发展,麻醉专业人员逐渐增多,最初在英国(1893年)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Lobdon Society of Anaethertists),1905年以后在美国成立了麻醉学会,1936年正式称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麻醉专门学会。从1956年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世界麻醉学会,从1962年开始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亚澳麻醉学会,其他还有世界危重监测治疗学会、世界疼痛学会等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1941年Gwathmey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麻醉的专著\"麻醉\"(ANESTHESIA)。关于麻醉专业杂志,最早于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Current Researches in Anesthesia and Anaesthesia),1923年出版了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发行了英、德、法、日、中等语种德麻醉、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等杂志约50种。

从乙醚等麻醉药德发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开启了近代麻醉学的历史进程,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麻醉学全面的发展奠定了现代麻醉学的基础,不论在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发展,麻醉队伍的壮大等各个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就,实现了麻醉学的现代化,进入了现代化麻醉学新的发展历史阶段。

第4节 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与成就

19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外国教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最早有1866年广州博济医学堂,1879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等。20世纪1903年北京协和医学校、1904年上海震旦学院、1904年济南齐鲁医学校等。而由满清政府举办的医学堂有 1881年天津医学馆,1903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医学馆,辛亥革命后陆续在北京、浙江、奉天等地建立公立或私立医学专门学校,大部分均附设有医院,但这些医院创设之初都没有麻醉科,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仅据北京协和医院(1921年)在建院之初,开设有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手术科,没有麻醉科。当时国内外科手术,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实施较大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在协和从1922- 1936年曾聘用外籍人士Holland司理麻醉,从1938-1942年才有协和毕业生马月青专职麻醉工作。各医院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均有麻醉医师或护士兼司理,方法简单,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更缺乏创造性的成就。当时国内出版社的麻醉专著也非常少,有1931年(民国二十年)亨利、孟合理摘译的《局部麻醉法入门》,1942年陶马利著《全身麻醉》等。我国麻醉学也得到迅速的进步,取得较大的成就,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六、麻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拓者吴珏、尚德延,谢荣在国外学习麻醉,前后回国,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充实了麻醉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临床麻醉工作。这一期间还有李杏芳(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天津)等也在创建麻醉科室的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他们通过麻醉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新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创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这些先辈的努力下,培养了大批麻醉骨干力量,以后,这批人员遍及全国各省市,进一步建立麻醉科室。迄今,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部分建立了科室组织,配备了麻醉学教研室和麻醉研究室。 1989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科室,并指出其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为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50年代我国的临床麻醉,只能施行简单的乙醚开放滴入法,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及单次普鲁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几种麻醉方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和工业的发展,麻醉条件逐步有了改善。全身麻醉方面,从使用简单的乙醚罐(flagg)或来回禁闭式吸入麻醉装置,逐步采用国产的吸入麻醉机施行循环密闭式吸入麻醉。以后又有轻便空气麻醉机提供临床应用。在椎管内麻醉方面,在单次及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及单次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开展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他如颈丛、臂丛、交感神经节等神经阻滞方法亦在临床逐步开展应用。在麻醉药物方面,全身麻醉药物除乙醚外,逐步增加了硫喷妥钠、氧化亚氮、氯胺酮等;肌松药有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等;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相继用于临床。值得提出的是,根据我国国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续30余年来,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度成为我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随着心血管、颅脑、整形、五官等外科手术的发展,低温、控制性低血压,\"人工冬眠\"和强化麻醉、神经安定镇痛麻醉等亦在临床开展应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麻醉工作者根据传统医学中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针刺麻醉;70年代初研究中药洋金花(曼佗罗花)、闹羊花等与丙嗪类药复合的中药麻醉,通过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有待继续研究提高麻醉效果,但是针麻研究促进了我国疼痛生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许多新的麻醉药品和精密的麻醉设备,相继引进我国。如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麻醉药与辅助药;配备精密流量计和挥发器以及监测报警装置的现代麻醉机和呼吸机;具有多方面监测功能的呼吸、循环、体温、肌松等生理监测仪等应用于临床,以后国内亦有类似产品相继生产供应。进一步为提高我国麻醉水平,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临床麻醉工作发展的同时,从50年代开始我国麻醉工作者开始参与手术、急症室以及临床各科室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复苏急救工作,率先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头部降温等心肺、脑复苏等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地抢救了许多心搏骤停脑缺氧超过。临界时限的病例。从50年代末国内有的医院建立麻醉恢复室,80年代重症监测治疗病室(ICU)在国内大医院普遍开展,集中训练有素的专业医护人员,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对重大手术及危重病人的救治充分发挥了作用,70年代我国疼痛治疗工作有了新进展,在临床以神经阻滞为主,许多医院开设了疼痛诊疗门诊和病室,对某些疼痛的机理开展研究。

麻醉科室的创建和健全,不断开展应用新的麻醉药物和方法,逐步扩大工作范围,使我国麻醉学科得到快速的发展

第19篇:麻醉授权管理制度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麻醉与镇痛病人分级

1、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V级 ASA级标准:

I级:病人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II级: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功能处于代偿阶段;

III级:有明显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早期失代偿阶段; IV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 V级:无论手术与否,均难以挽救患者生命。 2.特殊手术及操作技术

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手术麻醉,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高龄手术麻醉,新生儿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心肺脑复苏等。

3、新开展项目、科研手术。

4、参考手术分级标准。

二、实施麻醉的基本条件

所有医疗机构在任何地点(包括手术室外麻醉),任何时间,对任何病人实施任何麻醉(包括各种神经阻滞)都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必须确保有一位麻醉医师(士)或麻醉护士始终在麻醉地点监测并记录被麻醉病人的基本生命功能和体征,有一位责任麻醉医师对该病人负责。一位责任麻醉医师一般同时最多负责3位病人的麻醉,急诊夜班时不得超过4位病人。

2、必须全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动脉血压;

3、手术室内每一个手术间必须有麻醉机和麻醉监护仪,手术室外麻醉每一位病人旁必须有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器。

4、必须具备能通过面罩和气管插管给高流量氧气,并实施人工通气的条件。

5、必须有心肺复苏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用具和药品)。每个麻醉工作区域必须配备至少一台心脏除颤仪。

6、所有病人的手术或检查结束后,必须要在手术室、或麻醉苏醒室、或ICU观察至病人基本生命功能正常或恢复到术前水平,确认无残留麻醉危险后方能将病人送回病房交予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管理。

三、麻醉与镇痛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年限等,规范麻醉与镇痛医师的级别。所有麻醉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麻醉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麻醉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麻醉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麻醉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麻醉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麻醉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麻醉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麻醉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四、各级医师麻醉与镇痛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ASA分级1~2级病人的麻醉如神经阻滞麻醉、低位椎管内麻醉及部分全麻,一二级手术(手术分级,下同)的麻醉,气管插管术等。

2、高年资住院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ASA分级2~3级病人的麻醉、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熟悉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手术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

3、低年资主治医师

可独立开展ASA分级2~3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手术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

4、高年资主治医师

可独立开展ASA分级3~4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三四级手术麻醉,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手术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控制性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与管理。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可独立开展ASA分级4~5级病人的麻醉、四级手术麻醉等,轮转疼痛门诊。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与管理。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指导下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下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诊治,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等。

7、主任医师

指导各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诊治,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极高风险手术麻醉等。

8、实施亚专科麻醉的责任麻醉医师 在具备上述对责任麻醉医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施下列亚专科麻醉的责任麻醉医师还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1-7岁小儿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1-7岁小儿麻醉,其中气管插管全麻不少于25例。

(2)、1岁以下小儿的责任麻醉医师在满足上述1-7岁小儿麻醉责任医师的条件外,还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1岁以下小儿麻醉,其中气管插管全麻不少于25例。

(3)、心脏手术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心脏麻醉。

(4)、胸科手术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胸科麻醉。

(5)、产科手术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产科麻醉。

(6)、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麻醉。

附:责任麻醉医师是指能单独和指导受训麻醉医师和麻醉医(护)士实施和管理麻醉,并有权在各种麻醉医疗文件签字,且对接受麻醉病人的安全和相关法律负责的医师。

五、麻醉与镇痛审批程序

1、麻醉科带教组长必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教组长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麻醉医师名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主麻、副麻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同意越级麻醉。特殊状况下可以同意,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病人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

六、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状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科主任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手术通知单的审批经过栏目中。

1、择期手术由科主任审批。

2、急诊手术由住院总(或值班医师)审批。

3、夜班及节假日手术由麻醉组长或住院总或值班医师审批。

七、特殊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1、资格准入麻醉与疼痛诊治

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资格认证或授权的麻醉与镇痛。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机构向医院以及医师颁发专项麻醉与镇痛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已取得相应类别麻醉与镇痛资格的麻醉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的麻醉与镇痛权限。

2、高度风险麻醉

高度风险麻醉是指麻醉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决议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由主任医师或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负责实施。

3、急诊手术麻醉

预期手术的麻醉级别在值班医生麻醉权限级别内时,可实行麻醉。若属高风险或预期麻醉超出自己麻醉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二线值班,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状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麻醉时期,值班医师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详细状况主持其以为合理的抢救,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新技术、新项目

(1)一般新技术、新项目须经科内讨论,同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备案。 (2)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须经科室上报医院审批,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八、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程序

1、麻醉医师定期一年认证一次;

2、麻醉医师可独立承担麻醉时,或麻醉医师根据前述有关条款需晋级承担上一级麻醉时,应当根据自己的资历、实际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情况,在“麻醉科医生资质授权审核表”中提出申请,交本科室主任;

3、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理论及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科;

4、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考核评估;

5、医务科复核认定后,签批;

6、医务处备案。

九、监督管理

1、医务处履行管理、监督、检查职责;

2、按照本制度与程序对医师资格分级授权进入和动态管理;

3、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其检查结果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项目中;

4、对违反本规范超越权限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处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违规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

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实施麻醉镇痛医师分级操作权限管理,是保证麻醉安全的有效措施,是麻醉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依据我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麻醉医师资格分级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麻醉医师能力评价

(一)、麻醉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一年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麻醉种类完成85%者,视为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麻醉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麻醉资格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麻醉种类完成85%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麻醉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麻醉的准入资格者:

(2)在参与高一级别麻醉中,依次从辅麻到主麻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麻醉5例者;

(3)承担本级别麻醉时间满两年度;

(4)承担本级别麻醉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麻醉操作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二、工作程序

1、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麻醉医师分级及麻醉规范》进行梳理、讨论,制定新年度《各级麻醉医师麻醉分级及麻醉范围》,提交医务科;

2、医务科复核认定后,签批;

3、麻醉医师可独立承担麻醉时,或麻醉医师根据前述有关条款需晋级承担上一级麻醉时,应当根据自己的资历、实际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情况,在“麻醉科医生资质授权审核表”中提出申请,交本科室主任;

4、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理论及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科;

5、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考核评估;

6、医务科复核认定后,签批;

7、医务处备案。

四、监督管理

1、医务科履行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2、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并按医院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20篇:麻醉医生感言

麻醉医生感言

麻醉医生感言

又是一个通宵未眠的夜班,已不记得这是从事麻醉工作以来第几个未合眼的夜班了。看着手术台上处于麻醉状态的病人,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生命体征,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你一切安好。

从事麻醉工作有一阵子了,虽然是年轻医生,但还是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触。很多人都认为麻醉不就是打一针么,然后麻醉医生就可以溜之大吉了。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应该果敢、睿智、沉着。每一种麻醉药物的应用以及麻醉方法的实施,都可能对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一旦对病人施行了麻醉,麻醉医生是不会离开患者半步的,且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了如指掌。被麻醉后的患者,处于特殊“睡眠”状态的他们,此时生命多姿多彩的“外表”就暂时离他而去了,生命的形式,不再是喜怒哀乐,不再是爱恨情仇,亦不是悲欢离合,而是监护仪上千篇1律的血压、心率、氧饱和······麻醉医生此刻关注着这些生命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便悄无声息的予以纠正,使生命延着正常轨道运行。不仅如此,麻醉医生还担负着危重病人抢救、无痛胃肠镜、疼痛诊疗、术后镇痛等工作。所以,并不仅仅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每每在患者极度痛苦之时,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解除其疼痛不适,便欣慰于自己当初选择麻醉, 虽然高风险的工作性质,使自己常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正是这种工作,让我不断学习,以期进益求精,自此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日复一日的工作有了更多期待。

记得大学参加暑期实践时,带队的学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这一辈子,总得有几件事让你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不顾一切的去努力······是啊,麻醉之于我,就是这样的意义。

麻醉论文范文
《麻醉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