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学生课改反馈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9 18:01:0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生课改感悟

小学生课改体会 六二班 邓新月

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读课文前总要提出问题,读完课文后要解答,可问题多如繁星,怎么能记得住。

学校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实行了\'\'学案制\'\'就是指老师把一课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写下来,还有练习题。最重要的是自己所解出的题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并且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讨论成果。

我从小就十分内向,一到大厅广众之下,两个脸蛋就红的发热,要我独自上台表演,来十头牛都甭想拉动。可自从实行\'\'学案\'\'后,一切都变了。记得我第一次上讲台讲的时候......那次组长和几位组员经过\'\'三思熟虑\'\'终于\'\'妄\'\'下决定,让我上台演讲,我的脸这时比挂在门上的灯笼还要红一万倍,心跳以每秒一亿下的速度跳动着,我在组长和组员的催动下,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上讲台。这时,我的血液仿佛都停止了,心里犹如乱麻一般,我先讲什么呢?怎么讲呢?讲错了怎么办?同学们耻笑我怎么办?我把无助地目光投向了老师,可老师并没有来帮我解围,我看到的是一双充满期望和信任的眼睛,它似乎激醒了我,让我的理智清醒了过来,我清了清嗓子,便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起来

因为课改,我才有机会大胆地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真正的风采。也可想到,没有\'\'学案制\'\'哪有我亮出风采的时候;没有老师的备课,哪有我大胆体会的瞬间;没有学校的课改,哪有我畅开心怀、大胆、自由的展现自我!我感谢课改,是它让我变了,真的变了。

课改感受 六二班 田裕

刚升入初中的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课改?说实话课改确实不错,让我们这些学生第一次拿起红粉笔,站在黑板前,扮成一副老师的模样,正儿八经地讲解题目。确实让我们有所突破。总的来说,课改对学生而言就是增强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使我们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式的学习。对老师而言就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成绩,并让同学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知识多了,课时少了;内容多了,时间少了;任务多了,兴趣少了;疲惫多了,快乐少了。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都很长,回去还有好多作业要做。每科作业确实不多,但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且每科的课程都很紧,讲得也特别快,“刚吃到嘴里的,还没来得及嚼,就又往里硬塞,更别提咽和消化了。”

我知道现在全国只能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但是能不能不把某一场考试作为唯一标准。我希望学校能够多关心一下我们学生,让我们真正的把学习当做少年时最快乐的事情。

合作、团结的乐趣 班级:六二 姓名:郭颖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同学们听取他人的意见,课前认真预习、手脑并用、温故知新、勤学多问呢?真的有这样的方法——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自从学校课改后,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同学们的成绩一次次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习合作是一座桥梁,构起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小组合作是一座舞台,让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模式使同学们有了相互认识,交流,了解的机会,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当组内有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小组会帮助他,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我,使自身的水平超常发挥。也让组长们有了管理和领导的才干,才使自己的小组,更加努力取的一次次的好成绩。

加油!这就是“小组合作”模式对我的影响。

“小组合作”对我的影响 班级:六二 姓名:段俊杰

自从学校实施课改后,班级里边实行“小组合作”模式,发放小组合作考评本来约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从我记录了这个以后,发现它深深地影响着我,它不仅可以激发我上课有勇气来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我奋发向上。它也让同学们养成了:课前预习,寻找疑难,仔细读题,认真验算,一题多解的这些好习惯。也增加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让这个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

从这个活动中我得到的学习方式,我会一直保持下去,并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一个优异又突出的成绩来报答父母,报答老师!

“小组合作”模式

班级:六二 姓名:郝亚婕

自从学校实施课改以后,班级里边实施了“小组合作”模式后,我发现每个小组的实力都有大大的进步!

为什么说这种模式使每个小组的实力都有大大的进步呢?是因为这个“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PK的那种模式,它激发着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小组合作”模式让许多同学找到了自我,它让许多同学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同学们绽放了自己在课堂上的魅力!

“小组合作”模式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交能力以及语言上的能力,还有利于同学们以后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以及工作能力。

这种模式使同学们在学习上相互监督,相互提拔,相互帮助,同时也进行了一场场面红耳赤的竞争,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制力。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坚固,使这个班集体更加团结!

唯有具有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才能创造光明!

“小组合作”的影响 班级:六二 姓名:姬欣悦

我们学校上学期就开始让我们进行“小组合作”这项活动。“小组合作”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手册是按照我们回答的问题和课堂展评进行加分和减分的。如果我们遇到不会的题时,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实在不会的话可以问老师。“小组合作”让我学会了不少管理和组织的才能。

“小组合作”模式让我们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非常享受我们现在的课堂。这种模式也创造了同学们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永远不要一个人学习,共同进退才能够让你早日达到目的!

小组学习对我的影响

班级;六二 姓名;王璐瑶

自从学校开展了“小组学习”之后,不仅让我改正了缺点,而且让我增加了许多优点。

“小组学习”使老师上课提向自己大胆起来发言,大胆的尝试给同学讲题,大胆的举手去黑板上写题......“小组合作学习”让我不怕老师提问,不怕上去讲题等

“小组合作学习”让我改掉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吃东西,乱扭头等坏习惯,使我现在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对我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让我养成了敢想、敢做、发挥自己正常水平的能力。

合作中的欢乐

班级:六二 姓名:蒋双起

自下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成绩也大大提高。上课回答问题设有加分和减分项目,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回答的积极性。

每次讨论问题,我们组总是热火朝天,每次我这个组长想不到的他们总能想到,我觉得我组长都不行了,但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一切困难都能解决。

课改的收获

班级:六二 姓名:王新怡 唯有就具有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才能制造光明。 自从来到这个学校,我们就一直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感受。

“小组合作”积分的,使我不要就怕老师的提问,这个使我有勇气上黑板上展板和上黑板上讲题。而且还能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是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让我们不再有一前的畏惧。是我们可以大胆的发言。我们都应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我们学习要大胆的去做,敢想,发挥你超人的想像吧!

学 生 课 改 感 言 六二班

郭较

这个学期,我们班分为6个八人小组坐在一起,我是“超越组”的组长。每次老师布置任务之后,我们组的组员都很迅速地大声读生字词和开展讨论,常常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加分。我们组很团结,我经常从郭颖的口中学到别的词语,从而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也能从大家的讨论中学习到不一样的内容。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推荐第2篇:学生课改札记

课改助我成功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课改,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次的课改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我们也接触到了一种以前从来没有用过的学习工具-----导学案。导学案上的各个环节和题目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它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正确运用导学案,那么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它成为我们学习上的“小帮手”。

在课堂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小组内的成员围在一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研讨出正确的答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会更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堂课中,最精彩的当然非展示环节莫属了。每组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把问题的正确答案写到自己的板面,再把板面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就等着最后的展示了。展示时,同学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神采奕奕,因为这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最佳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高。

我以前非常内向,但自从当了大组长,我带领组员共同学习,给他们分配任务,我变得开朗起来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老师还让我做小导生,我感到很兴奋,努力做好小导生。

通过课改,我认识了全新的自己,做到了我以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改正了很多的缺点,真感谢这次课改。

成功的课改

从呀呀学语到上学读书,从蹒跚学步到能跑会跳,从不敢发言到大胆主持。在我成功的历程中,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清华园学校,课改带给我新变化,使我受益匪浅。

2010年9月1日我来到了清华园学校。那里的课堂,虽说有一流的设施,但单凭老师的讲解,课堂依然是枯燥无味。自觉性强的同学还好,那些底子差的同学还是学不到知识。今年,学校实行了课改。班里四周挂着黑板,每节课都要用导学案,同学们分了小组,课上互助组之间要讨论,每个同学都要展示 .......

课改的第一堂课开始了。老师先对我们进行培训,然后就放手让我们自学。在小导生的引导下,我们很顺利地就完成了自学。可是,又有一个难题,怎么展示?老师给了我们几条建议,我们团结一致,终于克服了这道难关。终于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讨论了起来,觉得这堂课很有趣。时间久了,我们习惯了这种课堂。全员参与成了流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众人划桨开大船。为了展示,同学们不得不做充分的准备,掌握全部的知识。

现在,学校的课改进行得很成功。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自己解决的问题记忆深刻,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底子差的调皮生都拥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同学们的成绩越来越好,清华园学校也会越办越好。

新课堂

新气象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清华园学校校长在课改大会上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这句话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爱,学校切实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是呀,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是被老师手把手教大的,认为老师说得都是对的。这使我们不能勇于创新,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敢发言。

自从清华园学校实行课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也纷纷来参观。新课堂改变了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同学们的沉默,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敢于发言,敢于展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分工,都有自己的任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了。

课堂上,我最喜欢的是交流讨论环节和展示环节。

在交流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一起讨论谁的答案最正确,虽然常常会出现不相同的答案,但同学们却不会吵得不可开交,同学们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大家最高兴的环节是展示环节,每个同学都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让大家评价、补充、纠正。展示时,同学们开心地按组长分配的任务展示,同学们也可进行讲解,组长带领组员给大家讲解解题思路,同学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简直是美的享受。

新的课堂,让我们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这堂课

这是让人激动的一堂课。

今天,县二中的领导来我校听课。我们有幸被选中(只选三个班),因此,我们都暗下决心,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下面是我在课堂上“拍”下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同学们做完题后都在热烈地讨论问题,特别是第二小组,她们讨论的最激烈。看!他们满脸通红,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都认真地听组长读答案。那认真劲比参加重大比赛还要认真呢。

镜头二:第五小组在展示的时候阚校长和何主任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组在阚校长的指挥下展示得更好了。

镜头三:第一小组展示的是“展示三”----情景剧。他们演的十分滑稽。小敏扮演“先生”,其他人扮演“学生”。“先生”与“学生”对对子。最后“先生”走了,班长带头起哄到后园玩,女生折腊梅花,男生则捉苍蝇喂蚂蚁或爬上树寻蝉蜕,别提多好玩了。他们演的就像真的一样。

镜头四:我们班的展示课上得非常好,得到我校领导和县二中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们雀跃欢呼。

这节课,我学得十分开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难忘这堂课

这一天,我们非常兴奋,我们用新的课堂模式上课,让我们自主学习,让我们尽情展示。校长和二中的老师们都来听课,我们怀着紧张激动地心情进入了新课堂。

小导生用她那甜美的嗓音说了一段开场白,提醒同学们记住学习主题。首先是自研自探环节,我们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认真自学。讨论时,我们先对子间进行交流,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积极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我们抽签决定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我组抽到的是展示方案一,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大组长给我们分好工,我的任务是朗诵一段课文,阚校长进行了评价。阚校长亲切地告诉我们朗读课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读书时的语气、语速、感情等,像阚校长这样学识渊博的人给我们指导,我感到很荣幸。

第一小组的同学展示的是情景剧“如果我是三味书屋的老师”:胡旭东同学当老师,其余当学生。老师先和学生对对子,让学生背书,老师有事出去了一会,一个学生趁机领着出去玩。老师回来,发现学生没有好好学习,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精彩有趣,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喝彩。

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和老师说再见,同学们都说喜欢上这样的课。

我看汝南课改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我的初中生活已过去了一个学期,回顾开学之初,感觉就在昨天。当我第一次进入教室时,我发现教室的桌凳摆放跟以前的不一样,是十个桌子靠在一起面对面坐着的。我心里很疑惑,桌子是不是要到正式上课时,才摆成一排一排的。当班主任给我们讲解有关“汝南模式课堂”时,我才明白,今后的教学模式就是这样的,并且大不一样的是今后将以我们先学后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第一次正式上课时,我内心万分激动。我想知道老师怎样上课。期待中,老师走进教室时,手中拿着厚厚的纸张。她说:“同学们,班主任应该给你们讲过吧,我们的教学方式跟以前不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采用汝南模式上课。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你们的自身能力,让你们在不懂的问题前,有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你们的自身能力就能提高。自己随便拿着一篇文章,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就能懂得其中含义。我手中拿着的是导学案,导学案是专门给你们的预习作业,是很重要的学习教材,希望你们能认真地完成每一道题,不要相互抄袭。”接着老师便发下导学案给我们做。

我望着满是题目的导学案时,眼睛直发愣。因为在小学时,老师每次都是把课文讲通、讲透,让我们理解其中含义之后再做作业。可如今呢,老师讲都没讲,直接让我们做。我心里不再那么的激动了,而是忧愁。因为对于我不知道的题目,我根本就没有信心,但是我还是得硬着头皮思考。当我做完时,我心里并不高兴,因为我不知道我做的是不是正确的。于是,我很不情愿的把导学案交给组长。后来当老师发下已批改完的导学案时,非常高兴,她说:“同学们,我担心你们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结果你们做的导学案让我非常满意,我现在表扬一下那些完成得较好的同学。”当我听见老师第一个念的名字是我时,我内心无比欣喜。我没想到,我居然也可以受到表扬。老师发完导学案便正式上课。她让同学们分组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让同学们自己来讲解。有的同学讲解得不是很清楚时,老师则会补充说明,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请教上台展示的小老师,如果小老师补充不来,小组之间可以想方法自救,最后获得展示评分。得优胜的小组还可以得到奖励,同学们对这种上课方式很喜欢,再也没有以前枯燥乏味的感觉了。

我觉得学校的课改方式很好,因为这样能提高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时间一长,同学们随便拿着一篇课文都能自己理解,不用老师讲解,自己都能懂。我已经慢慢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变成我的学习课程。常此以往,我相信在学校“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下,我一定能朝着老师预期的目标发展,培养自学能力,将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到最佳水平。我认为“高效课堂”的模式,将会越来越好,我满怀信心!

课改 让梦想起航

汝南深化课改的春风再次吹来, 我们清华园学校进行课改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岁月匆匆走过,我们每位学生对课改都有很多话想说。

在以前,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学生的民主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不仅差生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就连优秀的学生也是惟命是从。老师高高在上,我们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接受者,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而缺少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课堂气氛压抑。现在老师们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学生也变得比以前敢说敢做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归纳总结,这些让我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前的我上课很少发言,从来不会主动举手,老师点名提问时,心里也会不停地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叫我”。如果不幸被叫到,回答问题也比较胆怯,生怕自己说错了被人笑话,结果经常回答的是语无伦次。课改后,老师要求每个小组都要在展板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身为组长,当然更是义不容辞。讲了几次后,我就感觉讲台不再那么陌生了,发言也没有那么胆怯了。我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有提高,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

能够自主学习是我在这次课改中最大的收获。开始时,我也很迷茫,自己学习怎么能学得懂呢。事实也如此,刚开始,也常常因看不懂书、完不成学案中的基本任务而苦恼。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读书时要“圈、点、勾、划”,并且学会借助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经过一段时间,我的自主学习能力真的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对书本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以前一看书就头痛,看书就像读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却不知说了些什么。而现在,我通过读书,可以抓住重点,理出思路,学会了分析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今后的考试也充满信心。

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习是我在这次课改中的另一收获。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开始时无序的争吵到现在的交流、解惑、求助,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个人的成绩也上升了许多。另外,每一个小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小组作为强大的后盾,组内成员经常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改让我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改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让我们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不再惧怕,课改让我们的梦想起航。

推荐第3篇:新疆部高二年级课改总结反馈

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的几个误区

新疆高二

丁虹

误区之一:“花瓶点缀”应景式

研究性学习已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课内容。但“应试教育”这只无形的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许多学校的办学方向,以至于许多学校不敢大张旗鼓地进行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课程改革,不能理直气壮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一些学校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的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检查采取“花瓶点缀”式的应付,只做表面文章;或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追求“轰动效应”,集中精力做出一两个“精品”去“应景”,这与《“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的“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精神背道而驰。

误区之二:“全面开花”齐上式

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识水平等各有其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应对各年级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课题选择、课题实施、课题评价及学习目标上应体现相应的差异性,而不能“全面开花”。另外,在课题研究实施之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保证开题,实施、评价等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追求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扎扎实实。

误区之三:“喧宾夺主”替代式

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对教师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的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对学生来讲,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教学受课程标准、教材、课时、考纲等的约束,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在现有条件下,学科课堂教学仍应是以传授型和一般意义上的启发、讨论式为主,不宜经常兴师动众,以大型的专题研究活动代替常规的教学形式。

误区之四:“一厢情愿”包办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问题提出、课题设计、问题解决、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不是也不应是包办者。

要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就要走出以上几个误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为重点,不断接近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推荐第4篇:课改

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呈现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类特点,预习课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这种模式被称为“三三六教学模式”。教室里没有教师的讲台与讲桌,三面全是黑板。课堂上学生或坐或站,讲讲说说,老师却讲得很少,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这个偏居鲁西北的普通农村中学,硬是靠自己的探索与实践闯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蹊径”。那么,校长崔其升是如何解读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呢?

从老师独讲到学生人人参与

说起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起因,崔其升校长认为主要是由于当时学校教学质量低下,而教学质量的低下主要原因在于课堂。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大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进度,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渐渐消磨殆尽,厌学、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变教师一个人讲解为学生全员参与式课堂?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起始思考。

崔其升说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认为没有什么奥秘,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拓展教材、升华对教材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生成及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真正发挥学生内在学习的欲望与愿望。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这不但是教育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教师重视学生还是重视教材,是带着教材面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由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以致在杜郎口的课堂上,看不到一个学生走神,看不到一个学生在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课堂教学的改变,不仅让学生喜欢课堂,也让他们喜欢学校的生活,甚至有的学生不愿意放假。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学生升学、厌学、辍学的问题,根本上则是解决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山东省教科所在对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6次调研以后,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概括为两句通俗的话:让学生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的学习由应对考试变成了对人生的准备,学生的学习由接受性学习变成了探究式学习。

教师作用体现在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上

历经10年改革,杜郎口中学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在崔其升看来,如果教师仅仅把课本知识与教参内容通过“讲”来传递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10年来,杜郎口评课的唯一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的标准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还有一条要求:只要课堂上还有一个学生有问题,还想讲解、剖析、表达,教师就不能开口讲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还学生以学习的权利。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辩一辩、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杜郎口中学让老师们通俗地明白: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老师应该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课堂的关键价值在于学生的发现,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空间与环境。杜郎口中学对老师有这样的认识: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老师会提问,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经过十年的教学改革,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彻底变化:从主演走向了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了合演,由现成走入了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为了保证教师角色的改变,杜郎口中学推出了三项措施。一是领导班子上公开课。在杜郎口中学有明文规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是优秀教师,在最优秀的教师中聘任与挑选领导班子与学科主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课必须要做到真正成为全校教师的示范及标杆课。10年来,学校坚持领导班子上观察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薄弱教师上改进课,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坚持中课堂得以日趋明晰。二是学校确立了新的课堂标准。看每节课是否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情感与不同观点的机会,看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有无自己的独到思维,是否借助文本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创造与发明;看教师是如何发动学生,指导学生构建与发现文本的。三是确立了“10+35”的课堂模式。教师的讲占10分钟,学生的自主学习占35分钟。最近几年,由于老师们已经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了模式的实质,现在即使让他们讲他们也不讲了。

课堂上有了民主与开放才会有学生的主动

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从2002年以后,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就再没有讲台与讲桌了,课桌椅的摆放也从过去的“秧田式”变成了“对桌式”,学生对桌而坐,结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伙伴,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流。

在教室里,民主的一个体现是增加了黑板面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黑板展示自己的收获。黑板还起到了反馈与训练的作用。最近4年,杜郎口中学取消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利用黑板在当堂实现训练与反馈是重要原因。

民主的另一个体现是“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解放学生,只有解放学生才能释放他们的学习激情。开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教材进行理解、说明;第二,让学生在碰撞、辩论中学有所得;第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是围绕文本,可以采取一切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第四,把讲练课变成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3种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课型。

为了巩固教改成果,杜郎口中学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一是以评价促课堂,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每天两次反思会,分别在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左右,学校提倡教师在反思会上,讲事实、讲真事,杜绝假大空,要求没有说清优缺点的,不准讲话。第二,在墙壁上安装了几块大黑板评价课堂,在黑板上写3点——收获、失误、措施。第三,购置液晶电视、录像机,每节课都对课堂进行跟踪,定期抽时间将课堂录像反馈给教师,结合实例,点评课堂对授课教师和非授课教师都有启发。第四,结合反思会上提出的问题,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并讨论解决方案。二是课堂过关。通过班主任的把关课、级部主任的反馈课、学科主任的科研课、验评组的考核课,“四位一体”抓课堂,让教师人人都做管理者,个个都是科研者。

推荐第5篇:课改

陈家滩小学2013--2014小学新课程改革实

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 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

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

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

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

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

程的实施水平。

陈家滩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雷榜柱

副组长:陈团

张茹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

推荐第6篇:课改

课改 催生教学新常态

——仙源学校2014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仙源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是: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推进“三步·六环”模式化课堂教学,促成教学、教研滚动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工作目标,学校着力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我们引礼仪进课堂,建礼仪生态,创魅力教学;

二、为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我们鼓励教师教学“三贴近”〔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创造性用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

三、为促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课堂,我们坚持赛课与论坛,用赛课引领,借论坛推进。

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是,教学拉动了教研内需,教研促进了教学创新,教学与教研的滚动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教研,进课堂,已催生出集体备课的新常态,大周课时管理的新常态,合作学习的新常态,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新常态,赛课评课的新常态,自主评价的新常态,等等。这些行之高效的教学管理,我们天天做,周周做,月月做,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注入其新元素,使其常做常新。这些新常态激活了思想,和谐了课堂,保护了热情,提高了效益,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回顾过去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反思教学实践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重要认识——

一、创建礼仪课堂,打造魅力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阵地上的主体人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课堂阵地用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摆得正不正,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怎样让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彰显?对此,课改实践给了我们新认识、新回答,那就是,让礼仪进课堂,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我们制定课堂礼仪10条,从师生的站姿、坐姿、举止、表情、言语、合作、交流、展示、评点等方面,充分体现“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让全体师生懂得:有礼的课堂,人心怀敬畏,气氛是和谐的,没有伤害;有礼的教学,人心怀尊重,师生是平等的,没有冲突。有礼的课堂,有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有礼的教学,有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

为保证礼仪课堂建设,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礼仪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第10条明确指出,“课堂规范,文明礼仪自然彰显”。要求质疑、答辩,以理服人;互动、展示,以礼相待。仙源的课堂里没有傲慢、悲观,没有歧视、边缘。“好,非常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感受的最强音;“棒,你真棒”,成为教师课堂评价的“口头禅”。自主、自尊,在以礼施教中体现,自信、自强,在以礼受教中形成。敬、雅,和、合成为仙源独有的一种课堂礼仪文化。

礼仪课堂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礼仪课堂环境好,氧气足,适宜关爱与尊重孕育。礼仪教学适度高,魅力强,适宜兴趣与激情成长。礼仪进课堂,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尊重与平等,自然与和谐,培植的是一个个健康、安全的教学新常态。

礼仪不是文明课堂的标签,它是师生内在思想,外在行为的集中表现。礼仪能影响人的思想,礼仪能改变人的行为,礼仪能丰富人的情感,礼仪能生成课堂魅力。“亲其师,信其道”。“信”必先“亲”。礼仪就能让师生拉近距离,和谐关系。没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平衡就必被打破,“亲”与“信”也不复存在了。

仙源学校礼仪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由师生共建,教学由学情牵引,成果由师生共享,评价由学生结论。教学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自己的地位;学生做了教学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教师的评价。当学生对课堂在乎了,对教学敬畏了,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魅力就开始形成了。

二、推进“三步·六环”,保障教学定力

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学思维,可以影响教学生态,可以转化教科成果,可以固化教学定力。保障师生的教学权利,应成为我们打造教学模式的重要思考。仙源今天运用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是多年“讲学稿”教学实践经验、成果积淀的产物,是仙源人虚心学习、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学洋思,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找到了课堂的基本架构--“三步”,即先学-后教-检测;我们学精英,从“6+1”中找到了教学支点--“六环”,即导、思、议、展、评、检。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有架构,有支点的教学模式。

“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创建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个教学法根基,它又反过来服务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尊重两主地位,教学“退耕还林”,培植激情基因,增添幸福元素,让教师的教权与学生的学权在教学程序上得到固定,受到保障。“六环”中的“思、议、展”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时间,“导、评”是老师主导时间。“三步·六环” 不仅是个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教学维权武器。我们制定的与其配套的听评课细则10条,有效、有力保证了教学双方谁也不想越位、谁也不能越位。

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行为不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思想就很难了。怎样让“三步·六环”进大脑,进课堂?怎样使一个新教学模式产生定力?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是:

一、让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模式的便捷;

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赛课。每大周各分校向总校报告赛课学科、节次、人数、教者。保证天天赛,人人赛。

二、用好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师生模式不熟悉的,一律不能授新课。

三、建设小组。要给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命组名、建组规,树立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自信、能力自信。

四、做好评价。评价分两块:一是学案叙写,“三步”结构清晰;二是课堂实践,“六环”运作链接。

五、结果通报。整个赛课分三个赛区,即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学部校长是赛课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节节有人评,天天有通报。

推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仙源人感受创新、收获快乐、坚定自信、提升自我的过程。实践“三步·六环”,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起点就在学生的现有学力不及的困惑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节点--教学的节点就在各环节学习的结果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终点就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着力点--教学的着力点,一是对学生现有学力的高度利用,二是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深度挖掘。“三步·六环”模式教学生成了极大、极强的教学定力。陈杏安老师在第四届教学论坛中对“六环”运用价值的阐释,丁卫荣、刘世涛、尹 伟、汤海清、张金洲、李永忠、魏斯、王文娟、万津、陈良军、张春娥等一大批老师的教学展示,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激情与效果告诉我们:原来,课堂教学可以这样构建,教学权利可以这样保障,学习激情可以这样唤醒,师生关系可以这样融洽,学生潜能可以这样挖掘,教学魅力可以这样生成。“三步·六环”正在改变仙源人的教学思想,在翻转仙源的常规课堂,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课堂价值。

三、改革备课方式,力求简洁高效

备课是教学前的必需,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的结果。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简洁高效的,可信可行的,不折腾人的备课方式。有人说,我教材熟,有经验,不用备课也能上得好。这些教师根本不知道备课的“课”指的是什么。“课”,指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材的段落等。据此,备课要研究学科特点,要思考时间配置,要决定内容取舍,要审计教学成本。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情是一项重要的备课内容。学情是动态的,有些要素还是隐形的。备学情没有教辅资料,远比备教材难。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发要关注学情,因为他们最容易被经验牵着走。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咬住备课方式不放松。我们强调教师的自主备课,挖掘教师的“小聪明”;我们强化小组集体备课,集中教师的“大智慧”。“自我思考--集体交流--资讯互享--质疑思辨--形成共识”的备课流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准备时间,大大增加了资讯信息流量,大大提高了问题研究效率。现在我们推行的备课叙写样式,融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于一体,两项叙写一并呈现。教师集体备课中倾听的、思考的、修改的、增补的内容,与自主备课“六环”叙写一一对应,便于课堂教学时直接运用。这样,“三步”节点明晰,层递推进;“六环”内容丰满,着力有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这一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获得有力保证。小学部三场集体备课影像展示就是很好地说明。

备课,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做加减法。教学形式做好减法,减少那些多余的累赘的环节,让教学程序紧凑,进而带来教学节奏的紧张;教学内容做好加法,把那些有用的必需的内容予以浓缩,打好“教学包”,让教学内容丰满,进而带来教学的高效。

由于教学准备中的加减法做得好,所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乘除法效果也明显。我们的课堂,学生激情高,教学效率高,精细化程度高。市教科院专家在教学巡视督导时,听了高中部的18节课,那是节节被肯定,人人受好评。教研员们感叹地说,这样的模式课堂,教学自然,没有做作,学生主动,没有包办,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检测,一气呵成。看了我们的教学教研资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每次到仙源总有新发现,每次来检查,总有新经验。仙源重教学研究,重教师培训,重教法创新,有学不完的东西。这些评价,我们是受之无愧的。

本学期,以“三步”为架构,以“六环”为支点,以结果为节点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得到有效运用。总校赛课报告台信息显示:2014年秋季学期,小学部赛课76节,初中部赛课192节,高中部赛课96节。三部赛课展示台信息显示:听课人员达标,评课客观公正,“天天赛课”得到了落实,“堂堂打假”得到了执行。赛课,把以“三步·六环”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引向深入,也引领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2014年课改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创新是仙源的特质,保先、创优是仙源发展的硬道理。学习,就是借智;创优,就是追求。在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思考着—— 自主备课怎样高效服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怎样着实引领自主备课?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的不同要求,哪些内容必须集体备课研究,哪些内容必须统一制卷检测?集体备课成果怎么互享?怎么构建一套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新常态保障机制?

“六环”间的教学节点怎么构建,怎样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并通过教学链接使“六环”体现出节奏感、层递感?怎样构建一套“三步·六环”模式教学新常态评价机制?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怎样合理预设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时间?或要不要对每个教学环节配置的具体时间作硬性规定?要不要把环节配置时间的运用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怎样处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统一的问题?在研究教学形式服务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的问题,不要走进了教学研究的怪圈。我们的很多次教学,为什么教师难推进,学生难跟进,上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不能成为下一个学习环节的节点,教学出现碎片化。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做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有些内容在一定的形式里是学不出预想的结果的。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热烈?那是“思”的内容没有设计好,引发不了思考,激发不了追问。为什么学生展示不积极?那是“议”的不充分,没有“议”出结果,没有“议”出自信,没有“议”出表达冲动。为什么老师的点评不知所云?那是“展”的学习结果模糊,老师得不到准确的学情信息,找不到评价的切入点。

2015年教学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在反思2014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利用改革成果,思考改革路径,坚定改革决心,创新改革方式,首先把2014年教学工作留给我们的问题思考好,有的问题,我们将作为小课题立项研究,再把2015年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研究好,实现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可深化。

为落实2015年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做好下列工作:

严格大周教学课时管理。各备课组教学计划以大周为单位设计,包括大周周次、课时总量、教学内容、课型名称〔新授课、练习课、检测课、评讲课〕、课时分配等,确保大周课时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实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严肃教研组备课纪律。没有自主备课的,不能进行集体备课,没有集体备课的,不能形成导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自主教案没获教研组通过的,一律不能进行教学。自主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集体备课是自主备课的深化。先自主后集体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严格按“三步·六环”框架备课。以大周课时为标准核算,自主备课多少节,集体备课多少次,内容要在计划中规定下来,叙写清楚。集体备课的研究结果记录要与自主备课中的六环节一一对应,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自主备了些什么,小组集体研究了些什么,你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了些什么,对集体研究成果,你准备运用些什么。

继续坚持赛课。要变“要我讲”,为“我要讲”,要把赛课变成自我教学创新成果的展示台,确保赛课质量。

继续办好教学论坛。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引思维在这里碰撞,引观察在这里聚焦,引成果在这里共享,让论坛成为教学经验的传播地,教风展示的大舞台,教学交流的好去处。

建设好学科备课组,紧紧依靠备课组。把各年段备课组的工作结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

回顾2014,我们的成果是丰硕的;展望2015,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理念自信,模式自信,特色自信,能力自信,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就会更宽,创新的意识就会更强,实现目标的决心就会更大,新的教学常态就会不断生成。让我们在“孝雅立德,礼乐育人”办学思想指引下,善于思考,积极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的老师、学生们在创新教学,打造品牌的实践中分享更大的改革红利。

推荐第7篇:学生教学反馈

上“历史教师技能” 有感:

上这门课有四五周了,感触颇多,在我上过的许多课中,只有这门课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最有意义,最有收获。

记得第一堂课的作业是“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起初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份作业来完成,可第二节课在杨老师点评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我明白了这份作业是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得不做,而且必须用心做好的一份至关重要的作业,弄不清历史是什么,就无法给学生讲历史。不知为何而学历史,就不可能当好一名历史教师,更不能让学生喜欢历史。记得那个星期二的晚上,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真觉得杨老师用心良苦。对我而言,这份作业把我带入了一个“历史教师”的世界中去。每节课上老师与我们的互动讨论都让我觉得这门课是真正有价值的。在课上,老师引导我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作一名历史老师的不容易,同时也坚定了我多学知识,当好一名历史教师的信念。

在课上,我很喜欢老师与学生之间讨论问题的这种方式,大家所讨论的这些问题,都是现在教学中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在我们上学时就已经存在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杨老师课上把这些问题拿出来和我们一起探讨,不仅是多我们的一种考验与锻炼,也体现了杨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本色,让我很敬佩。

现在的教育正面临着改革,我想新改革后的教育体制会更加完善,当然对于教师的素质也就要求更高了。在课上我接触到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老师的讲解,对我的心灵也是一种净化。

现在我明白了,教师所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能立足社会的人,而后才能谈得到“人材”。我们经常说“教书育人”,我想,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在我上高中时,我们的班主任就经常对我们说“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不曾忘记。在上过这门课后,我更清楚了这话的分量。记得杨老师说过,教师有三种:“教书匠”、“能师”、“人师”。我的目标是,做杨老师所说的“人师”。我会为此而不断学习,努力。

给杨老师的一封信 杨老师:

您好!

屈指算来,上您的历史教师技能课已一月有余,您说让我们写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提起笔来,我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似有千言万语一齐涌上心头。我无法用写论文的那种相当客观的笔调来描述我现在的心情,故采用信件的方式,希望能把我的心情表达地彻底一些。 虽然我上您的课只有四回,但可以说每上一回课,我的心就沉重一次。因为每一次,我都觉得自己在被剖析,对旧“我”的剖析和对新“我”的塑造。也就是在这一次一次的剖析和塑造中,我才觉得自己又长大了不少。

“做老师”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梦想。我相信,大多数的孩子,就如当年的我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头脑里,会把老师当作他们的偶像。因为老师是无私奉献的,是知识渊博的,是桃李满天下的。然而,当我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当我真正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不错的高考成绩使我像一个醉汉一样飘飘欲仙:我不甘于做教师的平凡,而把眼光投向了行政,经济管理这些根本不适合我的专业。有人劝我以我的个性,教师是我最好的选择,我不以为然,“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于是,我大胆地作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谁知…幸运的是上帝还是眷顾我的,他是明智的。我最终还是成了师范学校的一分子。如果我告诉您这里面没有我的无可奈何,那是骗人的。我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也不甘心命运的安排。我曾为自己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而私心窃喜过,因为我有可能比人家多一种选择。在与同学的私下交谈中,我也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我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我就去做老师。”“做老师”似乎成了我们的退路。“做老师”是件多么简单的事。在“历史”和“师范”两种因素的结合之下,“做老师”似乎是我们今后唯一的选择。于是,我就这样走进了您的课堂。然而,您的第一堂课却把我的“私心窃喜”和“无可奈何”击地粉碎。

您的第一堂课是让我们说为什么选择历史,为什么选择做教师,我诚实地回答了您:是命运的安排(尽管我不是个唯心主义者),是我对历史的热爱,是我天生的对孩子的喜爱。然而,其他同学告诉您是因为从小他们就有做老师的欲望和冲动,在他们的心目中都珍藏着一个优秀教师的形象。听了他们的话,我猛然醒悟了。原来,我把自己小时侯的梦给丢了。我没有理由无可奈何,也没有理由私心窃喜。命运之神的安排是正确的。我从小的梦就是做老师,我为什么要为自己正确的选择而悲哀呢?我对历史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和我对待治学的严谨,都充分说明了我适合做一名历史教师的呀?

“做老师很难,做一名历史老师更难”这一句话砸碎了我以前认为“做老师很简单”的美梦。如果我曾经说过这句话,那么,我现在要收回。经过我这段时期的上课,我要说:“做老师根本不是我所想象中的那样的!”老师不是光有耐心就够的,他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要有渊博的知识。这几天来,针对我的个人情况,我总结出了几条:第一,做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情绪化,在上课的时候,决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入课堂。我从事教育是一辈子的事,而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波澜不兴。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喜怒哀乐是常有的事。我不能把个人心态带入课堂。记得小时候念书,逢老师心情不好,我们便惴惴不安,如临大敌。课后,总爱猜测老师家里出了什么事。我不愿意我将来的学生这样猜测我,我也没有这种权力带给我的学生这种不安全感。第二,我要学会公平。小孩子都是极为敏感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种暗示。将来我的学生都是一群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孩子,我不能因为一个漫不经心的动作或一句脱口而出的话给他们的心中留下阴影并影响他们的一生。第三,作为老师,我要学会尊重我的学生,不能够有自我中心论。也许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子上俯瞰学生,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那天的课堂讨论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学生是我们的消费者。”的确,时代在进步,我们再也不能用孔夫子的那一套教育理念了。这一点,不仅说明我以后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要尊重他们。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满堂灌”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不是“一刀切,一风吹”的模型。今后我们的学生是一类相当特殊的群体。在某些方面,由于高度物质文明的发展,他们在上学以前就具备一定的人生观和认知基础,但在另一方面,他们还相对是“无知”的,是缺乏的,是空白的。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选择。我们应该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个方面,学生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在上面乱涂乱抹。说到底,教师也是一门服务性行业,只是我们提供的服务是知识,我们的顾客是学生,他们有权力选择接受怎样的教育。但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一个“度”,因为纵容孩子,害人不浅。第四,作为老师,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自身的知识武装是必不可少的。曾有不少人认为做一个中学教师,年复一年地教授同样的知识是一件极其枯燥而机械的事。事实上,我们应该意识到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中学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也要研究。要加强自身专业职能的培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我站在教师的讲台上时,我不能把五年前我所教给学生的那一套知识体系原封不动地教给我五年后的学生。时代在前进,我们决不能误人子弟,“毁”人不倦。

“做历史老师更难”的确,做历史老师是对做老师这门行业的个更大挑战。“历史”这是门被生活在高度商业文明中的人们所遗弃的一颗明珠,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我为此感到很悲哀。曾经有人说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然而,物化的吸引让人们忽略了历史的价值。于是,历史博物馆前门可罗雀,大学历史系招生人数不满,历史专业毕业的找不到工作,中小学教育历史学科根本没地位。我们的社会本来就重理轻文,而历史又是副科中的副科。我想疾呼这不公平,但这种“疾呼”没有用,毕竟,我不是鲁迅。那么我应该失望吗?没有!老师,我清楚地记得您那天说的话:“社会对历史的偏见部分原因在历史老师身上。”的确,从内心出发,我们本身就有作为一个历史老师的自卑感。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丝毫不比英语,语文,数学老师的地位低。现在不是提倡素质教育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不是分数这根唯一的标准线。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在四十分钟的历史课堂上那么没有激情?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那么谁会来怜悯我们?而我们的学生,他们另一种身份是社会的人,社会对历史的偏见也会影响他们。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纠正他们的这种偏见。最好的办法是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历史,这又是一门涉及古今中外的课,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腹内空空,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呀?所以,当我还是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的时候,应该像海绵一样多吸收一点专业知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扎实的功底才会有优秀的表演,是吗?老师。

好了,老师,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您一件事,通过这段时间的上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这份工作不容小觑。老师是孩子王的时代已经过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老皇历我们也不能翻了。随着教师这门工作日益走向商品化,我们若想在这种商业竞争中独占鳌头,那么,我们惟有学会在思想上重视它,在知识上强化它,在运用中熟练它。 此致

敬礼!

王兰娟

研究生课程班学生在作业“什么是一堂好课”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

对于课堂评价的标准,可以说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理论著作我精读颇少,只记得我上学时最厌倦学史地,高二以后班主任教历史,他上课时口若悬河,唾沫飞溅,教科书从来不翻,当时的我佩服的一塌糊涂,报历史系也便顺理成章。大学时我感受最深的不是有特色的课堂,而是教授们甘受寂寞与贫苦,仍在做某个方向的研究。同样方式的刺激使我在读书与听课两者之间宁愿选择前者。分析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更能理解今日学生:不学历史大局无碍,学了历史考后就忘,研究历史自找苦吃,何苦来着?这种说法显然是悲观主义论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和众多同仁的观点雷同:什么是一堂好的历史课?学生想听爱听就是好课,当然我教历史的五年走的还是老路子,以讲授为主。尽管我很想更新这种陈旧的方式,但五年的班主任使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学习中,我受益非浅,真的有种痛改前非的感觉。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要想让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绽放异彩,历史教师真应多讨论多交流多研究了。

一、让人不困、不累的课是好课

历史课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有些内容生动有趣,但是也有大量内容是枯燥乏味的,而且每课的内容都很多,甭说学生感觉累,就是我们这些历史老师去听历史课,都会感觉历史课内容好多、听着好累啊。就拿我来说吧,我是公认的虚心好学、要强上进的人,我花了那么多钱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目的是为了“充电”,但是,只有两位老师的课我没有睡过觉,一位是徐蓝老师,另一位是扬朝晖老师。„„„杨朝晖老师的课别开生面的,她总是想方设法调动我们参与到学习中来,组织我们分组讨论是她授课的一大特色,在热烈的讨论中,我们既增加了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也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时间不知不觉的溜走了,上课不再难熬,所以杨朝晖的课让我觉得轻松,不觉困倦。所以我觉得让学生觉得不累、不困的课就算是一堂好课。

推荐第8篇:学生作文。课改阳光伴我行

课改阳光伴我行

作者:崔平

新课改叩开了民权教育的大门,而我们,已扬起风帆,与新课改一路同行,课改的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课改的阳光陪伴我们一起成长。

以前的传统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听语文就像催眠曲,听数学就像听天书,听英语就像听咒语。”可见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不受欢迎,而现在,在我们二中新课改的课堂里,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番新的景象。

看,语文课上,那个调皮的男生正在惟妙惟肖的扮演语文课文中的人物呢。一阵欢声笑语过后,同学们非常轻松的记住了课文宗旨,而且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个个都想站在讲台上表演一番。

数学老师让大家讲题时,那些尖子生流利的为同学们讲解着。突然,一道难题让大家沉默不语,这时,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学习又不是太好的女生小心翼翼的问老师:“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同学们惊奇的看着她,随即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看着她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讲解,老师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 -------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让我们用一份份老师心血凝成的导学案,跳出老师那喋喋不休的讲解,让老师在一旁指点迷津,再加上同学们的经常展示,我坚信,再多的困难也将被我们打到。

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仍向刚走路的孩子那样步履阑珊;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是请不要忘记课改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感动,他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和我们一起谱写壮丽的诗篇。

课改阳光伴我们一路成长!

老师评语:刚毕业的我遇上了教育上百年大计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四步教学,我们刚起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只是刚刚踏上课改的征途。课改之后的课堂也确实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学的的热情,积极参与,很有课堂小主人的模样,我作为课改班级之一的班主任,我很欣慰。文章能绘声绘色的默写出几乎每堂课的课堂气氛,也说明小作者是切身感受到的,着实,课改的阳光将伴随我们师生共同成长!

辅导老师:张静

工作单位:民权县王桥二中

推荐第9篇:创业课反馈意见

一年多来,通过在我校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公选课,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主要有:

一、比较喜欢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二、对讲授的内容比较认可,对商业模拟游戏尤其感兴趣

三、学生对创业课比较集中的需求有以下几方面:

1、希望多提供外出实践和参观的机会

2、希望多做几次商业游戏

3、希望学校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创业

4、希望成功创业人士来校作报告

四、在创业课程上需要注意的有以下方面:

1、多播放有关创业的视频。

2、多举创业的案例,成功的和失败的都可以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现实教材。

3、多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自己体验之后回来生成实践报告,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和点子,相关主题和感兴趣的自由组成团队,这样他们有一个一致的总体目标,合作起来方便,不容易出现争议。

4、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教学计划根据专家意见不断调整,聘请多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指导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例如学生有创业计划的,可以在企业每年暑假或兼职时间免费工作一年或两年,再由企业给学生赞助初期和中期资金,后期资金可以由企业和学校的创业基金共同提供,帮助学生完成创业计划。既能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的创业资金。

5.邀请自己创业的企业家来讲座,最好每个企业家能一至两个月来演讲授课一次,保证学生能有连贯性的创业计划。

6、兴趣小组组团队,播放和创业有观视频,新闻,名家论坛等。多进行小组间的讨论。

7.不同专业课程基础知识都要讲授,这是最基本的,大学创业教育不应只是“市场营销”、“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关创业需要具备的条件、创业的具体流程以及创业的相关政策等,学校都应开设相应课程进行指导。

8、以沙龙形式,开办“大学生创业漫谈”,举办创业调研、模拟公司实训、公司创办大赛等一系列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模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实际操作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

9.学校可以专门开设“创业园”,设模拟工商税务管理系统,为有创业想法与创意项目的学生颁发“校园经营许可证”,由学院提供免费场地给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除没有真正为公司注册外,一切业务模式与正规公司无异。

10.学校还可以开设“创业指导值班室”为有创业问题的学生答疑。

11.聘家长当学生创业导师,由学院在学生家长中寻找有一定创业经验、创业实体或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好成绩的家长,邀请其进校开设讲座,并聘请其为学生创业指导老师。利用假期将大学生带进公司进行观摩和实践,学习公司日常事务处理方式,并定期与学生进行创业交流。

推荐第10篇:支教反馈++改2专题

启明星支教队中山组支教反馈

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中山中学支教的15天中,我们本着启明星支教队的宗旨尽心尽力开展支教活动,在这里首先感谢中山中学的领导,感谢校方提供这次机会给我们。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三下乡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支持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到支教活动中。但是支教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不尽人意,有些支教甚至成为扰教。在支教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支教效果微乎其微。我们启明星支教队是属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在关于支教的国家政策中,并不涉及到短期支教方面,在没有政策保证的情况下,启明星支教队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支教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完善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合理较可行的解决法案,探索支教双赢模式,使支教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带去知识与希望,而且能够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启明星支教队本着帮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平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平衡为支教的出发点,组织了广东省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一起参与大学支教。

对于启明星支教队中山组中山中学支教的15天里所发生的问题以及支教后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现反馈如下:

一、教学内容

在没开始正式支教之前,我们对将要被支教的学生讨论确定了以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为主,以心理辅导为辅的教学内容。人文学科包括文学、艺术、诗歌鉴赏等;自然学科包括数学、语文、地理、物理、化学等。人文学科另开了一门兴趣班,包括手工、舞蹈、绘画、篮球、手语等。所有的这些主要是为缓解学生一天的学习压力,拓展学生兴趣和对课外知识能力的培养。我们对于每一份教案都会进行讨论,确保所授知识能顺利被学生吸收消化。在支教过程中,初中班级并未出现教学内容有较大变动的情况,而在高中的班级里,这种情况却存在,主要是因为高中班级的学生学龄参差不齐,有初三升高一的,有高一升高二的,有高二升高三的。对于不同学龄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层面不同,但是由于队员有限,并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式进行课业辅导。这种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现象只存在自然学科中。

我们每次看到学生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心底就不禁会揪一下。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对高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以便及时跟进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实行勤问制。勤问制主要是指鼓励学生下课后或者放学后办公室找老师询问问题,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和对学生学需信息的跟踪。

在15天支教下来,我们重点对如何正确确定教学内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多数老师反映:学生基础较差,对高深的知识点不容易把握;对老师的依赖过大,不善于自主思考;较为羞涩,对于自身已认识的学习上的问题不够大胆主动向老师求教;学生与学生之间学

习问题的交流较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进行讨论,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大家的讨论,对以上问题,做出相应的可行操作方案:

1、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点为主,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以典型例题辅助讲解;

2、通过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课堂上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每节课都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助教,助教负责收集学生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课后进行辅导;

3、课堂上通过小游戏来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对一些相对较安静的学生进行单独交流,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4、在教室后面设立问题墙和班级愿景墙。问题墙主要针对相对闭塞的学生成立的,学生有问题不敢说可以写在便利贴上,贴在那里,老师放学后进行收集分析;班级愿景墙主要是为了提高班级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以上是我们针对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出现的问题所做的一点改善,主要都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为容易地让学生接受,更好地达到短期支教的效果。

二、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学生案例和课堂教学案例。学生案例是对个别的比较典型的学生案例进行分析和做出相对应的决策,以完善支教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并为以后的支教活动提供参考;课堂教学案例是在教

学过程中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分享。下面是我们支教队的队员写的案例分析:

1、学生案例——

高中的学生总体较好,这与学生的心智年龄有较大的关系,高中生不管从心理还是思想上都是较为成熟,因此相对较好。而初中生不一样,该年龄段的学生不管从心理还是思想上都还处在发育期,因此较为叛逆。这里提出的案例是一位很爱调皮捣蛋,经常嘻嘻哈哈,不听老师特别是女老师的劝,在上课时有意捣乱课堂秩序,与其交流时很常出口伤人的初中学生。我们每天都要与学生进行日记交流,因此我们的支教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写好的日记早上要上交,支教队员改好了之后下午发回给他们。刚开始头几天,不管老师怎么样劝他写,他都不写,还说:“日记写了有什么用,我不写还减轻你们的负担呢”。其次,在老师上课提问题时,他很经常说一些跟问题无关的话,有时还是很粗俗的。在平时与同学、老师交流中,他总是很随意,说一些让你很无所适从的话。刚开始接触他时,从他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觉得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具体是因为什么事造成了他的这种性格,就不是很清楚了。老师有时候会找他聊天,但每次他都对我躲躲闪闪的,静不下来跟我说话。刚开始,我真的有点生气,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一直在关注关心着他。后来他开始写日记了,并且写得很真诚,他的日记里都流露着他的真情实感。到最后我们离开的时候,他让我收获到了最大的感动。(本案例中的我是特指该学生的班主任)

很多表现过于突出的孩子,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想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们想用自己的外在行为掩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们害怕受到伤害,觉得只有伤害别人才能保护好自己。我觉得(个人想法)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经常关心一下他们的平时学习,比如在早读时,时不时问问他们会不会,难不难。多找他们随意地聊聊天,完全闲聊也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让他们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们,而不是象征性地过问一下,而且对于这种学生,千万不能用严师的方法,这样只会让他更加地抵触。总之,耐心,耐心,还有坚持,相信他会打开心扉,跟你交流。

2、课堂教学案例——

这里的课堂教学案例是取自高中年级的,需要指出的是,启明星支教队在支教过程中,主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一小部分为新视野,另一部分为解题技巧以及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这里选取的案例是高中文科班中的一节地理课,上课前,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备课,主要是讲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我准备了地球仪、手电筒、简易圆规作为辅助工具。上课时,为提高课堂氛围,我选了两名同学辅助我进行相关实验的展示,课堂内容并不是单讲地球的自转,而是讲述地球自转带来的相关的气候带、洋流变化等深层知识。课堂上,据助教反映,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点理解不透时,通过适当的工具或者小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加深记忆。其次,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融入相关的解题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完善课堂效果。但是助教也指出,普

遍学生还是不能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过分依赖老师。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这方面支教队的队员普遍还是做得不够好,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也进行过讨论。把责任推给学生显然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观察发现,学生对课堂氛围的感受能力相对较好,学生普遍钟情于较为活泼的课堂氛围。对于较为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突破也更为容易。因此在高文班的地理课进行小实验,由学生亲自动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支教队队员反映,在支教后期,大多数学生更能理解老师课堂上讲了什么,该如何进行解题等。因此教学课堂案例主要还是指出课堂氛围对学生理解、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完善自身在教学方面的不足,确保尽我们所能地去做到更好。

三、其他方面

整一个15天的支教活动,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在接受报名的前一天,我们所有队员分别给已经报了名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确保家长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放心。其次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给每位学生分发启明星学生证,每天上午和下午学生到校的时候都有队员在校门口进行迎接和检查,主要是防止社会上或者不是本次支教活动的人员进来扰乱课堂,影响学生上课,同时也给学生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有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里,感谢贵校的配合,安排两位保安和一名宿管

进行协调。另外,我们在上课之前也会对每个班进行考勤,如果发现学生缺席,马上打给学生家长,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对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主要是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更好地在支教期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一些问题。家访时,主要是鼓励家长支持学生的学业,并把学生的学习问题给家长,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业。在家访过程中,普遍家长都支持学生参加这次的支教活动,有些家长还提出:希望启明星支教队明年继续在中山中学进行支教活动。家访结束后,我们也会对家访时收集到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整理讨论,通过学生日记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日记是学生每天都要写的,主要是一种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方式,在日记里,学生更容易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老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帮助其解决相关的问题。

支教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开设了图书室,图书室的的书籍主要有社会百科、教材辅导类、哲学类等。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图书室在15天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成为这15天里一个美妙的音符。

这次支教活动,起初,并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而我们能带过去的东西是否适合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15天的磨合和进步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改变自己,努力带给学生他们所想要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细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总的来看,本次支教活动达到了预

期效果,这些成长的经验也会使启明星支教队不断完善自身,并为以后的支教活动带来更大的精彩。

在这里,再次感谢贵校予于启明星支教队的支持,感谢贵校给机会我们开展支教活动。这次支教活动在住宿问题和伙食问题上给贵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谢谢贵校的包容。在短期的支教活动中,最后我们也达到了“三赢”。在这种学生、学校、支教队的老师三者达到共赢的模式下,我们努力往更高的目标走去,以创造社会价值为更高的追求,达到“四赢”。但是,如何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给支教的学校带去不同的形象才是我们启明星支教队执着的。

在以后的支教活动中,我们定将做的更好。

启明星支教队中山组

第11篇:学生课改体会:课改 让梦想起航

学生课改体会:课改 让梦想起航

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岁月匆匆走过,我们每位学生也对课改有很多话想说。课改让我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改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让我们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不在惧怕,课改让我们的梦想起航。以前的我上课很少发言,从来不会主动举手,老师点名提问时,心里也会不停地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叫我”。如果即使不幸被叫到,回答问题也比较胆怯,生怕自己说错了被人笑话,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经常说的是语无伦次。课改后,每个小组都要在板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身为组长,当然更是义不容辞。讲了几次后,感觉讲台不在陌生了,发言也没有那么胆怯了。想想将来走向社会,没有好的表达能力,没有好的交流能力,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课改无疑对提高自信、迎接未来奠定了基础。

自主学习是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一个亮点。开始时,我也很迷茫,自己学习怎么能学得懂呢。确事实也如此,刚开始,也常常因看不懂书、完不成学案中的基本任务而苦恼。后来在老鼠的指导下,知道读书时要“圈、点、勾、划”,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为写学案而读书,学会借助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经过一段时间,我的自主学习能力真的得到很大的提高,学得更细致,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问老师或请教同学也更有重点。并且学到知识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对书本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以前一看书就头痛,看书就像读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却不知说了些什么。而现在,我通过读书,可以抓住重点,理出思路,学会了分析问题剞劂问题的方法,对一年后的高考也充满信心。

课改的另一个亮点莫过于合作学习了。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同学受益匪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许多自己不会 的知识,每个人的力量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成绩也上升了许多。另外,每一个小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小组作为强大的后盾,组内成员经常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使大家没有一丝孤独感。课改,让我们对未来不再迷茫,让追逐理想的我们从这里起航。

第12篇:乘课改东风 促学生发展

乘课改东风 促学生发展

参加课改实验一年来,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面对家长的期望,领导的关心,孩子们的信任,心中总涌动着一股激情:要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要把他们培养成材,要让实验之花在我班绽开怒放。因此,在实验中,我尝试在课改这一大环境下启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构筑新课堂。深深感受到新课程为教师、学生所带来的巨大的创造空间,为课堂所注入的生命活力。但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就做一番反思。

一、实验体会

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实验“新”字是精髓,“还”字是关键,“活”字是目标。我们不仅要在“新”字上下工夫,还要在“还”字上动真格,更要在“活”字上做好文章。力求吃透“新”,把握“还”,突破“活”。

1、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也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因此,我们要更新应试教育“一切为了考试,课程只是学生应试的工具、手段。”这一观念,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只有更新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行为、启导新的学习方式,构筑新的课堂结构,进行新的教育评价,才有可能摘取课改实验的果实。

2、落实主体,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验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①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一旦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实验中,我特别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情感转化。如:教学《想飞的乌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愿望?学生争先恐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有不少同学都表示自己“想飞”。这时,我乘机引入“小乌龟也想飞”,并声情并茂的泛读。

②留足时间空间,自主合作探究。

阳光雨露禾苗壮。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并结合教材实际,创设条件,留足时间空间,让学生深入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激活课堂,关注学生情感思维。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改实验的核心。教师要以平等的人格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这样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活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学习《想飞的乌龟》一文时,在提到“乌龟还想飞,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它飞?”时,学生争先恐后说了起来,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是我们成年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如:“乖飞机、火箭”、“用弹簧把乌龟弹上天”、“装翅膀、飞行器”、“用热汽球”、“装个机器,用遥控器控制”、“把乌龟放在透明塑料袋,再绑上汽球”、“在小鸟叼着的树枝上,挂个袋子”、“用荡秋千的办法荡上天”等,对待这些,我都让学生畅所欲言,虽然这占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我觉得值,从中,你会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的灵活开放,真正体验到课堂所焕发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活跃时,教师一定要善于调控,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这就要求平时一定要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合作、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实验困惑

1、在课改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带来的学生成长上的差距,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充分发展。

2、新教材内容开放、包涵面广、识字量大,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

3、由于学校设备和师资配备问题,实验教师缺乏教具、学具,教学实验工作难于顺利开展,教师工作量大,压力也较大。

三、努力方向

回顾是为了进步,反思是为了提高。在反思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今后实验工作所努力的方向:

1、努力做好优生发展和扶持学困生的工作;

2、处理好独立思辨与小组合作的关系;

3、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踏进外面的世界,让学生去认识,去学习;

4、指导课前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实验中经历一番“苦”与“痛”后,我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曙光”。但课改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我们还只是刚跨入门坎,今后,我将继续在课改这方广阔天空里,大胆实践、深入探索、努力耕耘,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挥洒在课改这一实验基地,争取让课改之花早日捧出丰硕的果实。

第13篇:学生论文《我的课改生活》

我的课改生活

王楼乡中心小学 朱凤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在小学生活了四年。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和我的同学们在新课改的春风里享受着。回顾四年的学习历程,我亲眼目睹、感受、体验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学习带来的快乐。我觉得课改生活很有意义,具体体会如下:

在课改前我们不用思考,老师会对答案;不用互问,老师会帮助解答;不用动手,老师已备好了一切。学习好像只是老师的事情,我们习惯了所有的现成,课堂上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地写,我们如一个被操纵的机器人,我们感到学习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所以,自主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课堂生活如冬季般的单调没有生机。

但是新课程改革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所有的人,我们学习生活的春天来了,我们成了学习的主人。

首先,老师的教法新颖,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注重在师生关系上下功夫,他们在课堂上尊重我们,注重与我们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努力为我们的课堂交流营造和谐、愉悦、自主的氛围。老师在上课之初总通过恰当、幽默有趣的导语,让我们感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养成了独立思考学习的好习惯,渐渐地,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阵地,而是我们自我展示的舞台;老师不再唱着独角戏,而是一起合作分享成果。

其次,老师总是在课堂上给我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锻炼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老师和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的课堂学习更加活跃主动,讨论的氛围更加热烈,小组长带领着组员学习,老师在各组之间转悠,不时地指点。大家练习之后,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共同的交流后得到解答,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学习成绩。

另外,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我们从刚开始的乱喊乱吵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学会了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长学会了领导自己的组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明显体现了出来。不光是家长,连我都觉得自己变化很大,逐步养成了各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时,老师会让我和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我们会先让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其他同学再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如果解决的问题比较难,就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先说,受到前面同学的启发,后面的同学也能说出一两点,小组长再作小结。我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因为大家可以全员参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主要的是我们锻炼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了尊重他人。

我们在课改中收获了快乐,在快乐中收获了成果。我们的各科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尤其是语文、数学,我不再觉得恐惧,因此我的成绩从以前的几十分提高到现在的九十多分。我们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奔跑,我们各自制定并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老师在拔尖培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补差和激励中等,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各种优势,不仅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在帮助他人中收获了友谊。

总之,我的课改生活丰富多彩,收获很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愿课改越来越好,愿我的同学在以后的课改生活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评语: 《我的课改生活》一文,结构严禁,语言简洁、流畅自然,比喻形象、贴切,如用枯燥无味的黑白色比喻传统教学。这充分显示了小作者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小作者是从自己在小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平时的上课学习情况进行剖析,写出他眼中的课改生活以及课改带给他的快乐。从文中看得出来:在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学生一旦对这门功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不自觉的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主动的、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教师要在转变角色的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搭台,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心理需求。

在课改中,我们不能做形式主义者,新颖的教学方式固然重要,内容的时效性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形式大于内容是课改的悲哀,两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不断探索,为课改之路打造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14篇:学生作业检查反馈

学生作业检查反馈

一、本次作业检查中的亮点。

1、全体教师都能按要求科学地布置作业,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的批改,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

2、作业量适中,不搞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多数教师在作业 内容的设置上,形式多样化,不呆板、不单一。

3、教师对学生作业有明确的要求。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4、教师能做到把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批改形式不拘一格,详批、点评、个别释疑和集体讲解相结合,以获取高效率。

二、本次作业检查中的不足之处。

1、学生作业没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不多。学生作业千篇1律,这从学生作业同一天做的情况可以看出。

2、学生的书写、作业本不够整洁。大部分老师只注意到作业的正确率,而忽视了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

3、有的老师批改作业喜欢用一个大钩,我们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就体现了你老师的精批细改。还有每次批完作业最好要写上时间,打的等第也要美观、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

4、对学困生缺少有效的方法。从作业情况可以看出,部分学生作业不及时完成及订正跟不上,字迹太潦草、马虎、计算正确率不高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错题没有改正,错题依旧错着。

5、鼓励性评语比较缺少。在平时批改的时候遇到比较优秀的作业,可少量加一些鼓励性评语,省得最后来增加,或者用一些鼓励性评语。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

1、加强作业的规范化管理,常规作业同一学科应该有统一要求。

2、各教研组内要统一要求、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

3、要积极开展优秀作业展览与评比,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针对学习困难生的基础状况与学习习惯,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作业,同时,加强辅导,及时抓好订正关。

5、要多写一些鼓励性评语。

6、提倡教师做错题笔记。

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直接反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增长点。因此,作业的多少,题目的筛选,学生完成情况,要做到科学、合理、心中有数。要求老师们布置作业要精,增加收取书面作业次数,批改要及时,这样坚持不懈,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获取知识的底数,使学生答题规范,训练有素,面对考试才能得心应手。

第15篇:学生常规管理反馈

学生常规管理反馈

各位老师,下面我将开学以来学生常规管理状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开学以来学校干部、红领巾监督岗累计扣339分,其中学生分是287分,教师是52分,所扣的学生287分,卫生占了66分,安全管理只占59分,其余的都是一些其它方面的。纵观学校的整个学生常规管理和情况记载来看,安全和卫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关注的。

一、学生安全管理。我们班主任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课间要教育学生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做游戏、不在人多的地方推拉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要一步一个台阶;中午就餐要排好队,不争抢、不推搡;活动课要组织有序,到专用教室的美术、音乐、科学、体育等课务,要求学生在行进中要井然有序。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教育引导,要不厌其烦的天天讲,每天关注学生的活动现象,其实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的班主任,一下课就放下手中的事,一边自己活动活动,一边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午自己就餐结束总要到自己班级看一看。其实大家都知道,一旦有安全事故出现,我们处理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将工作做实做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采取的措施:

从第四周开始,教学值导和常规值导,在学生常规管理这方面,重点关注学生安全,有问题要提醒、教育,并扣分,但是非安全的分,有问题也要扣,但是不作为统计范围。关注平台的班主任,应该发现第四周安全这方面分值较大,第一周扣5分,第

二、三周分别扣12分,第四周扣了30分,安全常规检查的要求更高了,督查的力度更大了,因为我们首先要保证安全,希望班主任也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二、抓好卫生工作。一直以来,我们以拥有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而感到自豪,一个整洁的校园总给人一种惬意的心情,许多班级每天总把本班级的包干区巡查、清扫一下,每天都将班级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但是,在卫生这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过于依赖学生,自己至少要每天检查一下,如,包干区还有没有什么杂物,班级的墙壁是不是有灰尘、脚印,门的边沿是不是还有不干净, 还有什么地方存在卫生死角。等等。

采取的措施:

总值全面关注学校的安全、卫生及其它的各种学生管理,重点将是卫生,从第四周开始学校卫生、学生标志等一般的常规管理都由红领巾监督岗承担,而重点也是卫生,对于他们的检查大家要给予工作支持,当然我们少先队也会对少先队干部加强培训,让他们会检查。

当然,作为班级管理,还有许多的事务,如突击性的事务要按时完成、学生标志要佩戴齐全、学生就餐要按时有序等等,但是我们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从繁杂的事务中,抓重点。只有这样,我们班级管理才会在规范的基础上出特色,才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最后,我想说的,扣分只是学生常规管理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只是告诉您某某方面需要完善,还不够完美,主要是一种调控,因此希望大家也能把它作为对学生教育引导的资源。

第16篇: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以“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正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宣传引导。

客观地说,在高效课堂起步阶段,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在思想上是有抵触情绪的,动作也是迟缓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为了解决思想问题,我校先后学习了县召开的几次高效课堂培训会议,学习赵局长在高效课堂上的讲话精神,安排本学期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大多数教师早已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并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实践,取得了收获。

二、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掌握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先后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22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等材料印发给全体教师,供教师业余学习。同时,学校每周定期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以尽快提高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深度认识。

三、加强观摩交流。

我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听过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观摩课,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十分陌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高效课堂建设少走

弯路,我校安排教师观看高效课堂录像课。我校还多次参加县乡组织的导学案观摩课活动和培训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老师们开拓了眼界,使教师直观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

四、加强课堂监管。

为了使高效课堂建设在我校能扎实开展,稳步实施,我校成立了高效课堂领导小组,不定时的深入课堂听课。我们发现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骨干引领,丰富活动内容

为了教师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校制定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高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高效课堂活动,相互听课学习,并利用课间时间就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大部分教师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撰写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和经验之谈,把自己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困惑写成论文。目前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在四—六年级已基本步入正轨,一—三年级的教师也在积极的实践探索。应该说,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例如,我校在高效课堂评比活动中,孙国仙老师的课在乡高效课堂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县组织的观摩中也受到了好评。我校六年级全体教师今年均获县学科优胜奖。但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少数教师认识还不到位,动作相对迟缓。如对学、群学、组内展示动作大;展示用语单调;展示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小组成员未能完成所有展示的问题就开始展示;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

时,下面的学生没有任务,出现时间真空;学生展示到黑板上的内容过多;教师完全放手不讲;评价方式单一;拿导学稿念体会或学习收获等等。

为更快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堂监管力度,并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举行课堂展示、与兄弟学校交流等方式,着力解决细节问题,使我们的高效课堂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第17篇:课改工作计划

徐庄镇北周小学

2013年课改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基本目标

1、教师观念切实转变。高效课堂构建对教师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改善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

2、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构建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力争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实现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探究的时间、空间得到保证;让课堂由知识传授的场所,发展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

3、教学管理全面优化。我们学校要抓住机遇,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统领学校教学工作,全面促进学校发展,在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促进学生学业水

平普遍提高,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学校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均衡发展逐步推进。高效课堂构建是一个促进教师学科教学、学校教学工作均衡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校内部能够实现学科间、教师间教学水平的均衡提升。

(三)基本思路

1、注重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评价等许多环节,必须通盘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所有要素、环节及其主次关系,突出重点,要坚持“学校统筹、学科实施”的推进策略。

我校继续借鉴:古城中心小学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本校实际,力争创出本校的特色,让课改向纵深处发展。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精神,计划三--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实施课改。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课改的“磨练-反思-实践-总结-再实践”,并及时收集整理课改日志,选编课改优秀导学案,做好课改阶段性总结。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参与意识。学生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参与高效课堂建设,要多倾听、时刻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感受。

3、立足实际,自主创新。高效课堂构建没有最高标准、最好标准,也没有唯一标准、永恒标准。因此,我校要立足实际,形成自己

的思想与模式:“五步教学法”,在突出学科共同要求的同时,着力体现学校特色。

4、注重方法,科学研究。在高效课堂构建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尊重科学,讲究方法,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盲目实施,要积极稳妥,保持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性。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一、全体教师间周做课。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评出优点,找出不足,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其

二、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并且让我校教师走出去,到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为我校的教学工作服务。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继续进行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实验。学校要想办法克服困难,挖掘教师潜力,鼓励教师跨学科担课,保证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课程。

三、继续做好我校的市、县级课题研究工作,务必在一年内圆满完成课题的结项工作。

坚持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就是立足本校教师自主开展教研和科研,通过自主的教研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自主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自主进修的目的。

第18篇:课改总结

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我校在前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存在问题,多次到开封县实验中学及其他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听他们的教学讲座,学习他们课堂教学的改革经验。把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一步完善学教一案制的教学方法。现就本学期来我们的做法和感受向县教委作以汇报。

一、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在以前课改的基础上,我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学习,深入到已经取得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成就的开封县实验中学进行学习、交流,有效利用送教下乡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总结经验。如何把这种方法在我校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集体教研,发挥群体效应

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每周召开教师会,在会上分别请老师谈体会,交流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自己的困惑。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几年的课堂改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的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下让学生自主预习,课上让学生自主展示,合作探究。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自学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新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欲望激活,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语出惊人,学生也真的感到每一种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焕发出活力,成为孩子生命的课堂、成长的课堂。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因为人人动手写学案,互相交流,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案的编制由浅入深,所以不管学生的水平怎样,都能从学案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充分调动集体智慧,取众人之长,为我所用。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主的、积极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终身学习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呼唤,大势所趋。

四、问题与困惑

1、经过两年的课改,我们觉得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时间不足,在过去的教学中,课本要求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讲一课时,而现在的一节课要分为三节,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小试身手和问题反馈及课后提高这三部分完成,并且人人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作为教师,要在学生所有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对学生指导,无疑就增加了学生在校时间和教师负担,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学习、做题,是不是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成了考试得分的机器?

2、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程度较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他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赞赏,心灵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也更刺激他们努力学习;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反而不积极,不主动,他们像是被大众丢在了遗忘的角落,从此自卑、不愿与他人合作等,这样学生的差距更大。对于学困生,他们本来就是被动学习者,虽然我们采用了优等生带学困生的方法,把他们分成一个小组,互相帮助,捆绑评价等方法,但仍有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呢?

3、一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他们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仍有些教师感到茫然,总觉得新课改实行后新方法没有掌握实质,老方法赶不上形式,有点教学越教越不会教的感觉,到底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如何改,我们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五、下一步的思路

1、新课改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坚决稳步推进。

2、进一步加大对新课改的宣传力度,完全消除个别教师的个别想法,加大对新课改的投入,制定完整的新课改评价体系。

3、加大对学案的管理工作,真正使学案成为师生互动的纽带,学生学习的权威的参考书,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案书。

4、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帮助教师化解心中的困惑。

走进新课改后,我们发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面对新信息时代的的学生,学生越来越不好教;我们感到越来越不会教,我们该如何教。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应更加深入,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闯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之路。

八里湾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12

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总结

八里湾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年12月

第19篇:课改材料

东风夜放花千树 课改春潮涌圣源

河南省夏邑县圣源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课改大潮正席卷大江南北。改,就会朝气蓬勃,一片光明;不改,只会是死水一潭,没有出路。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在课改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

回顾几年来的课改工作,我校以“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挖掘学生潜能”为指导思想,坚持“发展素质、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立足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积极稳妥、扎实推进了课改实验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今后的课改之路走得更好,特对前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不断加快了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探索步伐,并初步取得以下诸多成绩:

一是依据现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

二是按照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去洋思、杜郎口、求实等学校参观学习,经过科学论证,认真分析,总结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两年来,县教研室在全县开展实施高效课堂重大教学战略活动,我校以此为契机,制定计划,成立领导组,正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课改向高层次发展。

三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构建多渠道、多途径的育人环境,开展了“科技制作”、“书法”、“象棋”、“故事会”、“绘画”、“网页制作”等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给学生提供全方

位的平台,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才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喜悦。

四是采取素质教育的“科研兴校”手段,提升我校的教育教研实力。牢固树立“学校是实验基地,教室是教研场所,教师是教研主体”的观念,每学期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说教材大赛”、“首席教师观摩课”、“同课异构公开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二课堂活动”、“校本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实现“面上把握、点上突破”的效果,使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成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成效显著,我校多次被上级教育部门评为各类“窗口学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综合实力。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注重校本培训与研究

师资培训问题,是搞好课改的关键。为适应课改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开展了多元化的校本培训与研究。

首先,深入细致地做好课改的宣传、动员工作。

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员学习。教师开展广泛的交流与讨论,转变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同时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普及过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研活动,让他们开拓视野,更新理念。力争变观念为行动、变行动为结果,变结果为理论,变理论为指导。

其次,健全培训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对初登讲坛的新教师分学科进行岗前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上岗后选派有经验的老教师跟踪听课指导。并写出听课记录(存在问题、指导建议),于期末上交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总结材料。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学习课改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各备课组也单独定时定点组织集中学习课改理论。通过学习,给老师们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再次,加强理论检测。

学校定期进行理论学习。近几年来,我们首先是加强《新课标》学习,让每一位老师对该学科课标理念了熟于心,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加强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让老师了解高效课堂的几种常见课堂模式,结合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模式,通过教学,强化改进。再次,每学期开学前一周我们都要开展说教材活动,先让教师研读新课标,解读新教材,写出本册说教材稿,画出知识结构图,然后组内开展说教材活动,并从中选出一位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级说教材大赛,这些做法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夯实了教师的理论基础,效果十分显著。理论检测成绩纳入教师的个人考核,激发了老师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引导教师主动关注课改,向往课改的目的。

二.突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全校工作的重点、焦点。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针对课改要求与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研究,强化“课改”即“改课”观念。每学期初组织上学年的首席教师上观摩课,给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做示范。然后组织有全体教师参与的公开课活动,公开课活动采取同课异构方式,采取南北楼分别派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讲授同一节课。讲授内容相同课堂设计不同,然后该学科所有备课组在周一组织的集体备课中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要求上课教师说课时根据课改精神谈教学设想,设计目的,课堂中的得失等等。议课时改变以前人人叫好,无所收获的场面,要求人人发言,谈收获,谈感想,谈不足。议课后讲课教师要写出课例分析,听课教师要写出课例评析,最后讲课教师再写出教学反思,从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交流”与“合作”,是否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是否进行整合或延伸,教学过程是否存在遗憾,应如何改进等方面加以思考。每学期末,我们都要组织青年教师

课堂大奖赛,检测青年教师授课水平提升的程度,达到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目的,切实可行,效果显著。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的参加市县级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二等奖,取得可喜成绩。

2、改变备课模式.全校成立28个集体备课组,分学科进行备课,立足于教法、学法指导,教法改革的创新和反思。形成“理论学习——个人预案-----集体整合----创新复案”的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个人预案。这样能充分展示他们独自的教学风格,形成百家争鸣的局势;在集体讨论时,采取先逐人谈谈设计意图、教法学法指导、学生参与情况、后共同探讨的办法,确立共性的东西,形成共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把优秀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设计,融入本单元教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集体备课的复案。这种备课方式改变了班际间封闭的教学方式,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组内互听互评互导的教研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使我们集体备课的成果有了动态的展示,也便于今后改进和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在互听互评互导过程中,我们是在用真诚对话,领导与教师间的真诚、教师与教师间的真诚,这种真诚使他们的评课不再是以往的模糊评课,而是变得有针对性,很犀利的那种有益评课。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补充,既是自学,又是互学、群学,备课的效能得到最有力的彰显。

3、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的课到底怎么教、怎么学?我们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为起点,以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实践活动为策略,借助于“经历、体验、探究、感悟”等这些重要的行为动来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习得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索中、体验中、收获中学会认识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搭建好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重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的方法与过程。让学生树立“我要学,我会学”的理念,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实践。比如:我校作文教学实行“师生互评,以评促写”的模式,学生怎样

评,教师要引导好。我们给学生评改作文制定细则,让学生从十八个角度赏析评改。文末总评实行三段论,每一段评什么规定好,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点可赏,不空洞,不肤浅,实事求是,效果明显。

三、多元评价,以激励促发展

我们尝试改革了以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原则,进行了教师、学生评价的探索。 号召教师从各方面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校报栏内以较大篇幅宣传“三好学生”“文明学生”“进步学生”、各项比赛奖、优秀班级、文明宿舍等,每学年评出校“十佳少年”,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并制作精美广告牌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宣传,这些做法记录了同学们这一学期的努力和收获。总之,多样化的评选标准和奖励政策,使同学们产生了成就感,增强了上进心。

教师的工作很难以数值来评价,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把所有体现教师工作成绩、教育教研成果的材料,装入档案,并从各个角度评选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感动圣源十佳教师、感动圣源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突出了对教师的过程评价、行为评价、多元评价的新理念。

应该说,从课改实验开始,我校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良好局面背后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新课改实验,促使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有所转变,但不少理念还只是停留于概念,还不能够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先进理念对教育教学效益的产出率、转化率都还不高。

2、大班教学,对开展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带来一定的困难。再者,活动中也是少部分人参加,往往由小组中的两三个人组织,提出意见,后进学生参与比较少,课堂技能训练又淡化,这部分学生一堂课下来收获较少。

3、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存在差异,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难以做到随心所欲。有时一节课45分钟讲不完,有的一节课根本不要45分钟,有部分教

材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新教材好多内容要从活动中获得体会,获取知识,但活动的开展后,技能训练就没有时间了,因此,感受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做起作业来却无从下手。

4、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观念没有变,家长需要的还是学生好的考试成绩,如果不改变整个社会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将难以得到保证。无论怎么说,课程改革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作为基层教师──课改的具体承担者,任何逃避和畏惧都是不负责任的。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既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滑,还要积极、稳妥、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应该过多关注阶段性的考试成绩。

(2):尽可能走出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

(3)尽一切所能为课改创造条件,如导学案设计印刷,多媒体课件制作,小班教学尝试,教师出外培训等要加大力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某中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怀揣一颗“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信念,去开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不断追求课程改革的新高度。

第20篇:课改进行中

课改进行中

评论发布者:冯雪莲 发布时间:2014-06-21 10:09:40 读《进行中的课堂改革》有感——对“学案导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董荣林 有幸读了新绛中学宁致义老师定的《进行中的课堂改革》一文,对其学案导学法深有同感。我本人于2002年开始自编学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经过两轮的实验已基本成型,就在准备定稿时,正赶上2008年山西省迎来的新一轮课改,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加工了。今天突然读到此文,尤如夜行者看到了一丝灯光,让我如获贵宝,反复读了好几遍。现谈谈我个人的心得。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意义“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经过八年的实践证明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教师鼓励,可以异想天开,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品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中如果各种环节设计科学,并配有适当的精选、精编的课堂练习,教师在讲解时注重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达到 “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通过学案的情境素材呈现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无疑是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良好途径。

二、编写学案的重要性

1、可以们准确地呈现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这可以简单地从两个方面提出准确要求: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另一个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程度、理解层次的要求;分清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等。

2、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可以进行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新授或者是复习的不同课型,提出具体的可供学生参考的学习方法、步骤、技巧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从习惯培养上,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会学习的本领。

3、对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重要的帮助。即情景拓展探究素材设计。这个素材既是一个导入线索,也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一个新颖的材料。针对材料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而这些问题又必须能涵盖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同时,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最好能反映当前的热点焦点时事问题。本材料一举两用:一是导入学习用,二是最后自我评价用。

4、学案是课堂互动的主阵地,即知识结构探究的主要内容。

5、基础知识自主评价。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精心编写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学案编写要求主要以选择和判断等为主。填空可以在知识结构梳理中体现,拓展分析可以用“情景拓展导入素材”。 最后要让学生进行学习小结。通过学习小结,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下一节课或晚自习时处理。 这就是我几年来对学案导学的一些收获,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我认为,这不是学案导学法的错误,而是有的课在编写学案时设计的不太科学而引起的。故,学案编写任重而道远,在这里呼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来。使学案更适合沁中的学生,更贴近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接近太岳山这块土地。 推荐理由:

学生课改反馈范文
《学生课改反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