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三农问题 策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6 12:01:2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写好策论

如何写好策论

我个人认为,写好申论必须要有“宏观的思维,细致的情感”。所谓宏观的思维是指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中所展现的相关问题,整体把握,全面总结;而细致的情感是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行政性举措,且所提举措不仅需要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应具论证性,同时,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好的文字组织表达能力。

因此,提高申论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一下申论行文中所出现的常规性问题,希望能给予公考路上的朋友以参考性帮助:

一:缺少主题或主题不够鲜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策论部分,策论和议论文一样,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立论点。申论行文的立论点就是行文的主旨,是应试者思维的“结晶”-最为直观的表露,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中轴。因此,主题必须明确。

二:总结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要点有所遗漏。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细致的阅读材料,在稿纸上简要的总结出每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三:条理性与层次性不好,行文逻辑性不强。这是一个思维定势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意识上的问题。在下笔前简单的列一个提纲一般能增强行文的条理性与层次性。

四:简单的罗列材料,阐述相关内容过于笼统,缺乏论证性。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不能深入的分析,只是简单的罗列材料,要解决这类问题只能加强阅读,提升自己的分析总结能力。可多多参看新闻的播报。

五:没有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举措。这主要是指所提措施不够具有针对性,过于宽泛。

六:缺乏总结性阐述,主题不够深化。主要是指策论的最后部分缺乏必要的总结,不能简要的总结概括主要论点,并在主题上有所延伸。简单的说就是策论的深度不够。写作文讲究“凤头豹尾”,同样,申论有一个好的结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七:语法错误,行文不够规范,措辞不够严谨妥当。

八:常识性错误,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够熟悉。公务员考试是为了选拔政府行政性人员,因此,应试者必须关心时政,对国家的常规性政策较为熟悉。

九:理论不能结合实际,脱离材料。

十:看题不够清楚,没有准确把握题意。这是申论行文中最为忌惮的问题,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下笔如有神”。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写好申论的关键性问题,希望能给予大家以参考。但需要明晰的是任何经验都只能提供一个参看的范式,具体的问题还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分析,即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推荐第2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先后来到湖北省咸宁、赤壁等地,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回良玉指出,今年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一定要把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宣传好、落实好,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进出口调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他强调,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奶牛等产业发展,特别要注意加强市场调控,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宣传有关知识,正确引导消费,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中国的农业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但是要有度,尤其是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产业安全问题时更应如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指出,外资的进入,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到底会有一些什么影响,现在还不能说。他介绍,目前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主要是进口一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也相当于进口土地和水,补充国内的不足,使得国内有更大的余地,而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陈锡文认为这种做法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1 陈锡文强调,农业对外开放不能改变,但是当某些个别产品外资控制的比重过高的倾向显现出来时,应该进入一个认真研究和应对这类问题的时候。但并不是说要关上国门,不让人家来。

2.2009年8月,简阳市坛罐乡南堰村猪业合作社社长钟子敏卖出了50头肥猪,‚售价是12元6角钱1公斤,这个价比起一两个月前相当可以了,每头猪能赚上200元‛,他说。现在钟子敏还有60多头猪,他说今年大概将出栏150头猪。‚上半年卖了40多头,行情不好,很多散户养猪都亏。我们合作社依靠川娇公司保护价收购,每头猪还有几十元利润。现在行情好了,大家都松了口气,今年我养猪的纯收入应有3万元以上。‛老钟毫无保留地告诉记者。老钟的儿子、媳妇却不想重复前辈的日子,双双到广东打工,留下钟子敏与老伴在家守着3亩多土地。 ‚靠着合作社和资阳‘六方合作’+保险的方式,这几年养猪业大发展,我们也不光靠土地挣钱了‛,钟子敏说。2007年猪价发飙,老钟一年下来的盈余在4万元以上。去年下半年起猪价持续低迷,但老钟他们靠着合作社‚还过得去‛。现猪价回升,老钟他们又乐了。改革开放30年,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上,成为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之一。2003-2008年,五年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139元,年均增加427.8元。但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农业经营收入受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的影响,工

2 资性收入受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制度不平等的制约,财产性收入还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实际增长8.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2个百分点。 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2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1∶1,远远超过198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1.70∶1的历史最低点。如果考虑农村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和城镇居民所享受的福利补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

3.家住蕉城区三都镇的陈以新在没有参加就业培训前,靠四处打工谋生。‚有时一个月领1000元,有时500元,生活过得很不稳定。现在在公司上班,每个月的收入都比较稳定,生活也越过越好了。‛陈以新介绍说,1997年,他得知劳动部门将举办免费电焊工培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了培训班。正所谓‚一技在手,就业不愁‛。培训结束后,陈以新和另外2名学员顺利进入了闽东宏宇冶金备件有限公司,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陈以新的就业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前,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都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极少数的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从事简单的生产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终结了过去集体出工、挣工分的劳动制度,农村劳动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在改革开

3 放初期随着农村政策的放宽,少部分农民开始利用农闲时间从事一些小商业和以家庭作坊为基础的简单农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20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在本地乡镇企业务工,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初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彻底打破了区域和行业之间的限制,农民种地、工人做工的观念被打破,广大农民纷纷离开祖祖辈辈劳作的那块土地,走上进城务工的道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

4.9月10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哈达果菜批发市场时,正值进菜、批菜的高峰期,市场院内聚集了很多来自省内外的运输果菜车辆。记者以单位职工食堂购买蔬菜为由,与菜商们聊了起来。批发黄瓜的当地农民张师傅告诉记者,他所销售的菜都是自家大棚产的,吃着肯定安全。而记者表示想看一下产地证明和农产品质量检测证明时,张师傅说:‚你在这里挨家问问,谁都没有那玩意儿。‛而另一位蔬菜经纪人的回答更是令人惊讶:‚啥是检测证明?从来没听说过,整个哈达的批发商都没有啊!‛随后,记者又询问了多家外地来哈的果蔬批发商,他们都不能出据相应的证明。哈市平房区周家镇的一个卖冬瓜的男子告诉记者,他每年夏季都来哈达卖菜,但哈达从来不要产地证明和农产品质量检测证明。哈达只按照车辆大小、占地大小收取不等的‚进场费‛,他那辆农

4 用小卡车只需要交100元钱,就可以随便卖。据了解,哈达果菜批发市场于2005年成立了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中心,主要对进场的果品、蔬菜、水产品等三大类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该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3月1日以来,哈达主要依据《关于黑龙江省实施主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通告》对蔬菜安全进行管理。根据要求,哈达在市场门口设臵结算中心,进入哈达的外埠和本地运送蔬菜的车辆,要向设在大门口的结算中心出具‚产地证明‛和国家认可的检测架构出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报告单‛,‚每到一车必索证‛。平时该中心会通过随机抽检、定期抽检、例行抽检三种形式对蔬菜进行检查。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虽然哈达的目标是争取做到‚每到一车必检‛,但就目前情况来讲,很难做到的。因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目前,检测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员、2台检测设备,而哈达批发市场每天的进货量100多吨,根本忙不过来,因而现阶段检测率不到40%。而当记者问及,近年来,有多少蔬菜因为检测不合格而被退市时,该负责人称,没有超标的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这些数据不方便对外公开。随后,记者来到哈达蔬菜市场门口的结算中心观察,进入该市场内的车辆,仅是缴纳一定的进场费,就可以在市场内销售。监测中心负责人提及的‚每到一车必索证‛显然无法做到。哈达果菜批发市场是黑龙江省目前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其中果品、蔬菜市场占有率达到98%以上,可以说这里就是哈市蔬菜安全的最核心处、最险要处。然而,哈达果菜批发市场在蔬菜安全把关方面

5 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担忧。针对哈达果菜批发市场对于‚两证‛疏于管理和农产品检测率低的问题,哈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大队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哈市对于农产品的监管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哈尔滨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对于没有严格执行‚两证‛规定的企业,并没有相关处罚措施。 2007年9月,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新闻发布会表示,农业部牵头成立了有8个部门参加的农产品专项整治组,同时农业部成立了由孙政才部长担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统一部署各项重大活动。农业部并明确了四个目标、三个重点和六项行动,提出了12个100%具体工作指标、20个阶段性目标。

5.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走出乡村进城就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随着时间推移,农民工群体开始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登上历史舞台。2008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5号)》显示,全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7%,分别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出8.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尽管有了提高,但同样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他们中大多数外出前没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 20岁的陕西省乾县关头乡南庄村农民工石茂社,过去在

6 广东、河南等地打过工,去年底回村。没过完年就揣了100多元钱到西安找工作。他说:‚既然出来了,就再也不会回农村了。‛石茂社坦言:‚我是农民,可又不会种地,连犁把都没有摸过。在外面待惯了,觉着农村生活太单调了。‛ 因为没有技术,他求职屡屡碰壁。 19岁的农民工黄勇说:‚去年我在西安一家火锅店打工,每月给900块,一天下来要干12个小时,有时候要干15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不干了。可现在能找到的工作,比原来的工作待遇还差,待遇好的咱又不符合条件。‛ 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武登超说:‚现在这些小青年都有这个毛病,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企业招的技术工干不了,市场有30多家企业在大屏幕上打广告招工,还老是招不上;另一方面服务类的岗位年轻人也不愿意去。他们白天在市场等活,晚上到附近村子里打通铺,过得很艰苦,但就是硬撑着也不愿回去。‛ 记者调查发现,年龄较大的回乡农民工心态比较稳定,他们一般选择回乡务农,或者在近处打打零工,活累、工资低也能接受。而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很少愿意留在农村,即使没有把握,也是漫无目标地奔向城里。工资低活累他们不想干,好工作又找不到,于是处在一个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的尴尬状态。黄勇给记者算账说,他每月上网至少要花200多块,手机费也得百十块,再加上吃穿住等,每月工资也就刚够自己在城市里生活,几乎没有往家里寄过钱。尽管现在工作没着落,但也绝不想回村里。村里啥都没有,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因长期滞留城市找不到工作,一些青年农

7 民工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开始上升,农民工犯罪问题在不少城市已经显得较为突出。据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吴鹏森调查,上海市青浦区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不满16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参与刑事作案的人数已占到六成。从上海市闵行区涉案人员调查数据看,第二代农民工的犯罪率要大大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在近些年天津市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年龄在18岁至35岁之间的犯罪人数占到七成以上。一些专家分析认为,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即使偶尔能找到临时工作,其收入也都相当低,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离开原籍后基本脱离了其户籍所在地基层组织的管理,而在城市又没有组织起临时的管理机制,这种制度的缺失和管理的缺位使农民工缺乏外部保障和约束,容易走向犯罪。记者近日在北京、江苏等地采访时发现,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已经远高于上一代,但仍存在较大缺失空间,他们与城市劳动力差距正越拉越大。专家发出警告:当这个群体在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又不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时,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应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抓。受访专家建议,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现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统计跟踪制度,充分了解青年特别是未成年农民工的流动情况,然后进行相应灵活的教育资源分配。

6.2008年,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8 流转被赋予合法的地位。实际上,在此之前,在经济发达省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早已存在,并且出现上升的趋势。经济大省广东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走在了前面。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422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14.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法地位的确定,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 ‚以前我也包过地,没承包这么久,包个地十年八年的合同我也不敢做,地全都扔了,桃长得也没法吃。现在30年合同定了,定了我就敢想敢干,多买肥,多买粪、苗,让树、让桃长好一点,一年也不少卖钱,一年收入2万多元。‛2002年8月29日,北京平谷区一位农户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上面这些话。对于农民来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让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在看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带来的众多利好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农民的‚后顾之忧‛尚未解除。专家表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小,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没有保障,这制约了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农民缺乏养老、医疗保障,农民的生活支出主要还是靠土地收入来解决,土地成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对一些缺乏谋生技能的农民来讲,土地意味着全部收入,自然对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 长期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民自发转移就业空间小,也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尤其是当前就业形势的紧

9 张,再加上进城务工、创业的农民还存在事实上的户籍、保险、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农民转移就业的意愿,从而反映在农村土地的流转上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7.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正在成为一个对世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我国农产品出口由1992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1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8%;农产品进口由53亿美元增加到1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2.3%。

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3.3%,下降到2003年的4.8%,进口份额由6.6%下降到4.6%。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出口则居重要地位,我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农业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优惠贷款近70亿美元。在无偿援助方面,仅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979年到2005年就向我国提供了74个无偿粮食援助项目,价值10亿多美元,直接受益人口3000多万。

10 这些贷款和援助资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内建设资金,成为当时农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对弥补国内农业建设资金不足,推动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贸易增长的实绩显示,我国农业正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利益,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应该看到,我国的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生产和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进口管理亟待改善、农业政策有待调整等。我们要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尽快清理调整相关农业法规和政策,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把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据农业部监测,2009年8月份第4周(8月24-30日),活猪价格为每公斤11.72元,虽然已连续13周上涨,累计涨幅为27.5%,但与2009年最高价格水平相比,仍然低12.7%,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8.9%。同期,鸡蛋价格为每公斤8.02元,月环比上涨1.1%,同比降低0.6%。多年的数据表明,受消费的季节性影响,生猪和鸡蛋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春节和国庆是价格高峰,5月份是价格由降到升的转折点,

7、8月份是猪肉价格回升的时期。目前生猪、鸡蛋市场价格的上涨符合季节波动规律,符合周期波动规律;当然,也与饲料价格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有关。据分析,2007年人均猪肉消费支出为342.35元,占总消费

11 支出的比例为3.42%,人均鸡蛋消费支出为80.16元,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为0.80%,这两个比例均不高。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比2007年有大幅度提高,猪肉、鸡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所以,从指数权重看,猪肉、鸡蛋价格变动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非常有限。根据农业部监测,8月份生猪存栏为4.58亿头,能繁母猪占存栏比例为10.5%,略高于常规水平。这表明,未来生猪供应是有保障的。8月末后备鸡存栏达到3.12亿只,同比增长4.35%,种鸡供应同比持平,今后一个时期蛋鸡生产种源充足,鸡蛋市场供应将稳步增加,鸡蛋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这些数据表明,未来一段时间,生猪鸡蛋产品供应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现象,农业部门将努力抓好粮食和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保证有效供给。

9.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后,芬兰的农产品在欧盟内部大市场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导致每年数以千计的农场特别是小农场难以维持生计而破产,为此,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为农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芬兰地处北欧,四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由于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芬兰农业生产一直是高投入低产出,而且是以家庭农场形式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后,芬兰的农产品在欧盟内部大市场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导致每年数以千计的农场特别是小农场难以维持生计而破产。同时,芬兰的农

12 业收入以及农民的个人收入明显下降。为了保障农民的收入和不使农民加入城市的失业大军,同时使本国的农业在国际市场及欧盟内部大市场激烈竞争中立稳脚跟,芬兰政府采取诸如:向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家庭农场加强联合、鼓励农民扩大生态食品生产等各种措施不断为农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目前,芬兰在农业方面采取的多种政策已初显端倪。有关方面2005年5月对芬兰农业发展前景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芬兰农村发展最快并最具发展前景的项目是乡村旅游、木材加工、能源生产、产品直销和农业机械出租。今后,芬兰农村多种经营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2012年芬兰全国一半以上的农场除进行基本农业生产外,还将从事其他多种经营活动。

三、作答要求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200字。

正确答案:

13

1.农民增收基础脆弱、农业经营收入增收的长效机制缺乏;

2.农产品质量检测缺乏资金和监管;

3.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对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缺乏了解,同时他们的心态不够稳定,对他们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

5.农产品进口管理亟待改善;

6.农业生产和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

7.农业政策有待调整等。

讲解:每点4分,答对5点即满分。必须完全从材料中找答案,而不能从材料之外构想答案,同时注意控制好字数。

2、近期,生猪和鸡蛋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有人据此断言,这种涨价必然导致我国明显的通货膨胀。请根据给定材

14 料相关内容对此进行驳斥。(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

正确答案:不会引起我国明显通货膨胀。理由:目前生猪、鸡蛋市场价格的上涨符合季节波动规律,符合周期波动规律;也与饲料价格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有关;人均猪肉、人均鸡蛋消费支出比例不高。猪肉、鸡蛋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非常有限;生猪鸡蛋产品供应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现象。猪肉、鸡蛋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大。(生猪、鸡蛋市场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养殖户收入的提高和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讲解:解析:第二题要求考生对‚部分农产品涨价必然导致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驳斥。我们要注意是的,这道题有二个方面要引起重视:一是,试题明确是‚驳斥‛,也就是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来说明理由,所以,这道题不能适用辩证的方法,而必须明确澄清观点。二是,这道题并没有明确指出答案来源于材料中的那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与把握,答案可能是基于全部材料的事实,也有可能是基于部分材料的事实。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要驳斥这种观点的理由来源于材料1和材料8。赋分说明:首先明确指出‚不会引起明显通货膨胀‛即可得5分;充分的论据8分;条理性2分。

15

3、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也有人担心,过于开放会导致对外的依存度过高,影响中国农业产业安全。这种看法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见解。(2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5分)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安全是我国发展农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而我国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确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10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控制个别产品外资控制的比重,这一担心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我国已经从农业对外开放中获得了利益,而且西方国家的类似做法也是成功的,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但是要有度。尤其是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产业安全问题时更应如此。(10分)

讲解:解析:第三题是一道观点分析题,这种题型是国考申论常见的考题,难度比较大,因为这种题型对于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要看到问题的表象,而且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在答题方法上,我们一般是采用辩证的方法,即既有合理

16 的方面,又有不合理的方面。大家只要充分利用好材料,读出其中隐含的内容,就可以将答案分析出来。答这种题型时,大家可以适当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赋分说明:以上每点5分,若观点言之有理虽不属于上述内容亦酌情给分。(修改:未编写相应的赋分说明)

4、请联系‚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文章。(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1000~1200字。

正确答案:无论是从那个角度切入,我们的思路都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来进行写作。可以将作文分成七段: 第一段:写切入角度目前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以及你所要写的主旨第二段: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段到六段:根据第一段中的揭示的问题和第二段中分析的原因提出三到四条宏观的对策,并进行论证。这里要特别注意,不是具体的措施,而是宏观的策略。我们可以用具体的措施对这些宏观措施进行论证。第七段:结尾:进行必要的拔高,进一步指出主旨的重要性与意义,并可以展望未来。

讲解:赋分说明:内容: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有一定的高度。(24—28)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四档¬——观点不明,语句不通或不知所云(3—12)形式: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奖励:观点或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200字以内,没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1000字,没超过50字,扣1分。

推荐第3篇:三农问题

80后、90后农民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意愿和技能

开春,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集体出逃,他们逃离了农村,奔向城市里的工厂,过着打工生活。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杂牌军”来承担,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并且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与技能。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理事会会长师昌绪为代表的15位两院院士联名向中央决策层提交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尤为令人瞩目。这15位两院院士指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

这也是近日在江苏召开的全国现代职业农民教育战略研讨会的中心议题。

无人种地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下降到38.1%,占乡村就业人员比重下降到63.4%,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老龄化趋势严重,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格局正在加剧。

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他们既不懂现代农业技术,又因年龄过大而无力耕作,使得更多的土地被荒废。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更加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截至2006年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20岁以下的占5.3%,21~30岁的占14.9%,50岁以上的占32.5%。在一些工业化、城镇化先发地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以浙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例,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占6%。

在校读书的“90后”,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将农民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在外找工作或经商的80后、90后也大部分不愿意回到农村务农。

从动态方面来看,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到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我国农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所占比重将会超过50%。

束怀瑞、汪懋华、沈允钢等院士说,依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45岁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所占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15%时就可称之为劳动力的老年型结构。对照这个标准,“谁来种地”、“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的专家认为,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农业生产缺乏稳定的后继劳动力队伍,已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严重隐患,未来10~20年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甚至可能给世界带来影响。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沈其韩、陈文新、於崇文等院士说,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目共睹,但是实践证明,“三农”问题非常复杂。除了认识与思想上的保证之外,还要建立真抓实干的长效机制,把“三农”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种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农村留不住青壮年劳动力移迁的脚步。郑哲敏、俞鸿儒、郭慕孙、翟光明等院士认为,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尤其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西欧国家在“二战”后,因工业高速发展,城乡差距一度迅速拉大。但这些国家相继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农业经营者须获得与其他职业的就业者同等的经济收入。日本更是汲取了西欧国家的经验,在工业经济腾飞之初,即1961年就及时制订以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实现务农劳动者和其他行业劳动者收入均衡为目标的《农业基本法》,并大力发展乡村工业等。

早在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年,大体相当于我国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或中等专业农校毕业,且每年还有20%左右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接受继续教育。

可据统计,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所占比重高达95%,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仅占0.2%,农业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将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严重后果。梁思礼、黄祖洽、童志鹏、戴元本等院士认为,国家在继续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农民一直没被当做城里人来善待。农村的水利、垃圾、用电、上网、医疗等问题几乎没有人管。国家急需偿还过去对“三农”教育的历史欠债,建立一种农民补偿教育机制,培养职业农民或种植、养殖专业户。

两院院士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国家总体教育规划,健全职业教育培养网络,对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免费提供包括科学种田、养殖与现代农业等内容的职业技能教育,并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其次要大力推动回乡创业,鼓励一批高素质人才返乡建设新农村。可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设立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对普通高中或职业中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经营并达到一定规模,对返乡创业的职业农民可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此外,要制定和完善大中专院校尤其是涉农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的建设,探索制定吸引城市青年从事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采取保留城市户籍,提供社会保障等待遇,吸引他们成为现代职业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要加速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种养大户,造就一大批职业农民。来自吉林省的调查显示,规模在20~30亩、30~70亩的玉米种植大户,每户平均净收入分别为1.2万元和2.3万元,基本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收入相当,这部分人成为职业农民后不会轻易离开农村。

第四是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比如,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职业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规模,扩大政策覆盖面,创新培训形式,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每年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对具有资格的职业农民给予补贴,可把现行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向职业农民倾斜,促使职业农民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十分关心将来谁来种地,谁来守住我们的‘米袋子’与‘菜篮子’等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将影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局面。”两院院士说。本报记者 李剑平

推荐第4篇:三农问题

温铁军: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

近年来,人们在复杂的矛盾冲突带来的教训中有所进步,知道中国的问题原来不是所谓的农业问题,而是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这当然令人欣慰。但是,最近参与“三农”问题讨论的人们一般还都习惯于约定俗成地根据经济科学所规范的学术语境提出政策意见。有些比较激进的甚至对家庭承包制也予以否定。根据十多年在农村调研中得到的粗浅的感性认识,我试图藉此文提出假设:无论计划还是市场,当这些外来制度面对高度分散而且剩余太少的传统小农经济时,都有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因此才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相关假设则是:无论集权或是民主,当这些政治制度面对高度分散的小农村社制的社会基础时,也都由于交易费用过高而难以有效治理;因此才需要重建以社区自治为主的农村管理体制。也许,正是这两个问题没有被正确认识,也没有来得及讨论解决办法,中国的三农问题才面临“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

一、市场为什么失灵

因为知识有限,我只能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要素的配置入手进行讨论: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第一要素是土地。而在我国农村,土地事实上是在不断减少,并且人口在不断增长,就产生了两个现实问题:

其一是土地面积减少使之成为高度稀缺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价格,越是稀缺、其价格就越高;并且,越是稀缺资源,私有化的制度成本也越高。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我国又天然地与传统村社的血缘地缘关系结合,就导致土地产权客观上以社区为边界。

其二是任何多少从事过农村政策研究的人都知道的土地“双重功能”。这形成于一般发达国家难以见到的“政府退出”。亦即:农村自发大包干使得政府赖以提取农业剩余的集体化制度解体时,政府的理性选择是“退出”,从此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开支,而转由耕地来承担;并且随人均面积不断下降,必然使耕地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这种公共品职能为主。这也是我国农地的社区所有制的成因之一。

在以上两个限制性条件约束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村社所有、家庭承包制度,这个制度在20年改革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最后被1998年中央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发布的“跨世纪的文件”确立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由此决定了农村土地既不能实现完全个人意义上的私有化,也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地交给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而是宋明以来的长期问题。但中国在100年的近现代史上追求重工业导向的工业化,必然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则是今天的人们面对的最起障碍作用的基本体制矛盾。在其约束下,农村剩余人口和劳动力不可能大规模转移,又进一步使得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到2000年,仅中国农村就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加上不列入统计的“半劳动力”估计有六亿以上。而农业仅仅需要一亿多,至少有

三、四个亿劳动力需要转移!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得不顺畅,甚至回流农业,再加上土地不断减少,那么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农业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已经连续4年是负值,但劳动力投入仍然不可能减少,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一般每年的农业劳动少于100天),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是一个活劳动的基本生活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不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

第三个要素是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所有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与之相应出现的两个情况是:一方面,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这已经导致农业资金每年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也不可能向高度分散、从事高风险生产的小农,提供既难以审查监督、又无利可图的小额信用服务。这种官方金融从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退出”,又导致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高利贷,我自1988年以来从事农民合作金融研究,逐渐理解了政府金融退出小农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去年开展的15个省民间信用调查,则进一步揭示了高利贷占领农村的普遍性和历史比较意义。

上述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和常识性的。由此可以认为,一般性地谈市场经济的ABC,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意义不大。按说我们是最早提出农村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的,那是在十多年前,面上的提法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是,人们需要“与时俱进”,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以现在这样的国情矛盾和体制矛盾制约,怎么做才能实现“农业”的市场化?

以上分析已经说明,在中国农村,最基本的“三要素”现在还没有条件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假如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跟不上,人们憧憬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其上的高成本的管理制度在农村中如何体现?人们约定俗成的市场话语在农民群体边缘化、农村经济凋敝和农业难以可持续的语境中,已经变得很尴尬。而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些似是而非的政策讨论,又有多少在这样的三农问题上是不尴尬的?

了解中国改革“前史”的人还应该知道,其实在过去的所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农业也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因此才有所谓“改造农民”的问题。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人们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过于意识形态化,很多学者既反感宣传,却又把宣传的东西真地当作事实、并且引证为分析依据,于是,当人们不假思索地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已经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话语作为立论前提的时候,对现实中的三农问题也就失去了解释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搞农村政策的人,曾经提出过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大包干所解决的问题,远不如它引发的问题多;所以才要深化改革。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当年的政策过程难以作解释,更不愿意参与争论,任由学术界对农村问题“贴标签”,于是许多人以为大包干就等于土地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可实际上,无论是已经被当作万恶之源的“计划经济”,还是被认为具有“普适性”的市场经济,显然都无法根本解决与分散小农的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

二、政府为什么失灵

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而且从各种文件的强调程度看,是越来越重视。

但是,由于政府所属涉农部门在农业收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部门体制局限而不可能自觉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于是,只能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不断强化垄断体制。尽管这种垄断 可以凭借政府行政权利参与对小农经济的剥夺,但由于这些部门同样难以解决与9亿农民之间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即使在个别、短期上似乎可以借政府名义为部门牟利,也难免在使农民现金收入下降导致的生产投资能力不断下降的互动中,最终演化出与其意图相反的结果。

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恰恰就是现行部门垄断体制本身,导致政府提出的各项支农政策失灵。举例如下:

例一,“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

这个一向不容置疑的提法,有两个被有意无意绕开的问题:

一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遵循西方的技术路线搞的科技成果,大都是技术替代劳动,这使得被专家们在实验室里欣赏的、得到各种奖状的科学技术成果,因为与我国的国情不符而导致其应用率和所谓“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难以提高。然而,专家学者们不知自我反省,却反过来抱怨农村的技术推广困难,并且,一方面要求政府再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另一方面甚至要求重新恢复计划体制下才有效的、财政拨款的科技体系。

二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前期成本,改革前这些前期成本由国家支付,现在谁来付?正因为前期成本高才要知识产权,所以人们讲知识产权保护,亦即,技术是要拿来卖的。但是,在我国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哪个兼业化的小农户能够成为这种技术和投入的载体?

例二,提高产业层次,靠“产业化”解决农业的出路。

当然,这是一个靠提高外部规模解决小农经济问题的似乎很合理的政策思路。但要真正落实,也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首先,在我国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而任何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部门都会坚持、并且加强原有制度,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是被政府部门下伸的单位垄断、并且必然凭借加强垄断来获取利润的时候,农民只能在农业生产中活动能产生利润吗?如果不能,农民怎样搞产业化?

其次,如果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外部的企业搞,那么,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下,仅仅凭借政府号召或者发布文件,就能把那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第一目标的工商企业,与负效益的农业结合起来吗?再说,搞产业化经营是要成本的,假如在不产生利润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组织成本从何而来?

例三,强调“农业投入政策”。

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的说法很常见,也毋庸置疑。但如果有机会下乡,人们就会了解到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且不说政府增加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就算政府真打算投,相对于2亿多由于兼业化经营而普遍需要资金的农户,政府资金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符合政府投资要求的农户?

从我们在基层调查的情况看,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一方面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另一方面,最近10年农业成本平均每年增加10%,而农产品价格连续4年低迷,投入越增加,反而使得农业的负效益更严重。

三、几个具体问题的认识误区

当前第一个值得讨论的认识误区还是土地私有化。

80年代我们搞土地制度研究的时候,并不比现在的人们聪明。那时我们出过一本专题讨论土地制度的书,书名是我建议的,定为《产权、流转、规模》。那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认同这种逻辑: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流转,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就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好在,我比别人更有条件多下农村。于是,带着这个逻辑我们去农村基层开展试验,经过10年试验之后,我这个认真搞基层操作的试验员才终于明白,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整,实际上似是而非。可惜,今天的人们,尤其那些坐在书斋里的人们,还在继续唱着我们“昨天的歌谣”。

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这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受旱,因此,尽管那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导致产出率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也没有条件以所谓的耕地私有化来形成规模经济。因此,中国农业事实上不可能依靠提高土地的规模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所谓照搬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考量中国农业问题的思路,在目前我们这样的资源环境中都要碰壁。

其实,在我国现行的社区所有制的土地制度条件下,很多地方都有通过“反租倒包”、“承租返包”等租赁形式形成的土地规模经营;也有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搞的市场化土地流转。但令人遗憾的却是那些学者们,他们对这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伟大创造似乎兴趣不大,有的甚至批评为“非驴非马”;我实在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非要农民按照洋人书本上的理论做他们才满意呢?

近年来尤其值得重视的趋势性问题是,在农业收益过低和农民负担过重的压力下,农村土地出现大面积弃耕,上亿农民流入城市,客观上造成企业以各种方式征占农民土地的历史机会。有些教授对此作出简单判断,全面肯定土地大规模兼并集中的市场化意义,并且以此证明农地私有化的现实性。尽管在鼓励工商业资本介入农业这种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下,这在某些地方可能是难以遏止的趋势;但从历史教训的对比看,我们之所以至今还没有出现循环往复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民革命,也主要在于中央反复强调并且落实了基本制度30年不变的政治承诺。据此,亿万农民仍然相信中央政府。否则,人们无论如何作不出乐观的前景分析。

第二个认识上的误区是把美国的现代化农场与我国做简单类比。

在很多学术场合,那些去过美国的官员和学者都喜欢举美国农业的经验来教育我们这些埋头在基层搞调研的人。可这种证明美国多么先进、中国多么落后的比较,真地就那么有比较意义吗?

了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的人们其实都可以先作个比较: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像西方那样大规模对外殖民,例如英国就有3千万人口移民到美洲和澳洲。中国基本上依靠内部积累推进工业化,特别是工业化加速的最近50年,更不可能象过去的欧洲国家那样,一旦人口膨胀了,在美洲、澳洲有大片的殖民地可以移民拓殖。由此,我们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一直在增长,人均和劳均占有土地也就必然下降。现在,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是我国的200多倍,人们应该知道,农业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美国农场土地面积广大,地租绝对量大。大农场的规模农业当然绝对收益高,这种条件,与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本就无法相比。因为我们这种以农民生存保障功能为主的土地,在大多数传统农区已经连绝对地租都产生不了,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因此就是负值。

综上所述,我提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问题,是希望人们能够反思以前约定俗成的看法。所有从国外引进的学问,在今天复杂的三农问题面前的确都需要重新思考。可见,书斋里的学者尤应“慎言”三农。因为人们已经多年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做农户调查,往往习惯于意识形态化地在两个极端上争论。本来,学者关注三农,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缺乏对国情的了解,人们可能会犯一些常识错误。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制度,如果没有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的积累和政策经验的积累,把各种理论概念套到三农问题的解释上,的确有可能帮倒忙。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复杂局面,在一定意义上也与长期照搬照套的做法有关。

近年来,人们不仅习惯于“唯书、唯上”的气氛,而且对“改革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现象也已经司空见惯,政策研究人员似乎有意回避如何深化农村改革的问题,尤其避讳如何深化涉农垄断部门的改革;也鲜见有结合基层实践阐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讨论。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我才一再恳请人们理解:我们农村形成的现在这种基本制度,的确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倘若没有条件在农业外部的宏观环境上作重大政策调整,就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推荐第5篇:三农问题

重庆理工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学 院 __ 车辆工程_____ 学 号 ___11204090136__ 姓 名 ____周海波______ 任课教师 ____胡 剑______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__2015年11月____

深入了解中国“三农”问题并解决现状期望未来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现在的一大问题,积累了多达到半个世纪城乡矛盾,在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的更加突出和尖锐。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

“三农”问题

挑战

城乡矛盾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现状及其原因

“三农”问题即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的问题被归纳到了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被题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三农”的问题更是成为了全党的经济工作的重点。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广大的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耕者有其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群众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为了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到了1984年,中国的农民过上了历史上几乎最好的日子。农村集体有了积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民的非农业就业和收入提高,大幅度拉动了城市工业品的需求,是中国的改革迅速转向城市,中国经济也处于黄金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的改革和政治改革出现波动,通货膨胀和政治**相互影响,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同时在城市经济发展得到国家的大量投入支持相比,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发展经济就太小了,乡村落后的基本公共设施也得靠农民的集资和摊派解决,农民问题再次凸显。同时企业改革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到来,使很多工人下岗,城市经济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减少。“三农”问题再次突出:农民负担加重,农民亏本,非农业就业机会提供不足使打工成本迅速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浮出水面。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从2004年算起,这已经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低十一个年头。同时,除了主要的农产品全面增长,其余的副产品也在增长。目前,尽管粮食和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所以“三农”问题仍是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而言,现状如下:

1.农业问题

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农民的东西卖不出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1)人口多,耕地面积少是我国一个突出的矛盾。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共有耕地18.27亿亩,但人均耕地也就1.4亩左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7%。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也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

(2)农业产业水平低。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生事物,主要是当前是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一方面是有限的土地聚集了太多农业人口,短时间大量的劳动人员很难转移出去;另一方面,要使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资金要作为一种要素投入进来,而资金要流入就必须至少有分享社会平均利润,但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难以流入。同时市场不够完善

(3)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较低。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延续了多年的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造成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并且进入门槛较低,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我国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与以往有着区别,是将“三农”的发展目标有解决温饱为主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问题将会突出;农产品提供的主要矛盾将由总产量矛盾转向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和质量矛盾,核心是如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多样化食品的需求。

2.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产的制度性保证。主要有以下四点:(1)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2)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3)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坚冰难破。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农村发展远落后与城市,分化太明显了;(4)缺乏适应市场的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3.农民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附着在农民身上的身份标签逐渐淡化、消除,农民这个概念将逐步还原为原本的职业称谓。在此进程中,农民问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在几个个方面:

(1)农民的土地问题

农民在土地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三是财产权益保障不力,主要是征地过程中侵害了农民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的征地规模过大,不尊重农民意愿,强行征地,补偿太低。

(2)农民的收入问题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连续的增长,但收入基础比较脆弱,增收渠道还有待增加,保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还比较紧巨。

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三)“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突破缓慢

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实行的居住登记制度不同,其目的是把城乡人口的分布和劳动力固定起来。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将中国划分为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社会”,按不同的政策进行管理,是一种“城乡分治、一国两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城镇实行了全面的就业政策,造成农村与城镇居民的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及流程

(一)首先了解“三农”问题的政策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基础的稳固,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民的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就会比较主动。解决当今的农民问题,就是要使农业、农村‘农民跟上现代化整体步伐,使亿万人民更好的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建立起坚实的农业基础、和谐的农村社区、小康的农民群体、一体的城乡制,最终消除工农城乡差别,防止农业萎缩、农村凋蔽、农民掉队、城乡更加失衡,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凝聚力量、减轻震荡。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主要有“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四点: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3改善农村生活条件;4完善农村发展制机制。

(二)其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

解决“三农”问题虽难,但我们只要选准路径,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个难题是可以逐步获解的。在不同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不同的。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应当根据我国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其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来做出科学的选择。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是工业化中期的“三农”问题。我国工业化中期的“三农”问题与工业化先行国家工业化中期的“三农”问题有重大差异,主要表现是在长期实行城乡经济社会二元制度下形成的产业结构转换与就业结构转换不同步,大量人口留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留在农业,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缓解,以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并成为难解的结。我们应该从农业层面寻找破解“三农”之策,就是要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非农层面寻找破解“三农”问题之策,就是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民就业的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除了调整国民收人分配等政策外,“三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壮大县域经济及其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联动发展。

(三)接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给农民国民待遇,以农民数量减少和收入增加、农业竞争力增强、农村社会发展为政策目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路径,在壮大县域经济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一思路涉及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是要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二是在宏观层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即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这是长期要坚持的方针;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路径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别是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转换不同步的具体情况下做出的必然选择。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出路在于众多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化和人口的城镇化。

(四)最后用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的解决,必须更新观念,用现代农业的理念来加以解决。现代农业是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农业,其核心是农业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破解农业问题,核心是要增强一国农业竞争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两种路径。

一是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每年还将新增大量劳动力,即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顺利而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据测算,到2020年农村人口仍有约6亿人。在这种就业结构中,依赖于土地的人较多,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将有所扩大但规模仍很小,每个农户经营半公顷土地的局面将在长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大公司的规模经营仍是无法相比的。同时,如果少数农民实现了规模经营,意味着多数农民无地经营,亦即规模经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集就业和收入于一体的问题,这会使经济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之前,土地规模经营是难以实现的。可见,依靠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是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但鉴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这是非主要的选择,应当另辟途径。

二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即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产业链整合在一起,并与发达的市场网络连接,解决分散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后续收益,其非市场安排形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又可以使农业获得产业链的平均利润,进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逐步打造成龙型经济,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换言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现代产业理念解决农业问题的现实途径。

三、农民的新期待

(一)农民的形象认识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员,农民即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一部分富余的销售者。同时由于传统的农业收益低,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出农业。党的十七大为媒体及其社会了对农民认识和宣传指出了方向。同时,农民将不是一件身分的象征,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

(二)十八大 农民的新起点、新期盼

十八大报告明确的强调了解决“三农”的问题,并且把这一问题作为党的工作重点,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要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有三点:1.拓展增收渠道。主要是近几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与城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分配,增加财产收入;扩大农民生产经营规模,发挥组织效率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强农民工培训,发挥技能工资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2.推动城乡一体化。一是靠党的政策,二是靠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巩固高家庭的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才会使农村的生活条件改善,这还是得益于我国实施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针,为了缩小差距,未来还需加大力度的投入力度,来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同时,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村稀缺元素的市场价值分配跟有利农民。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要适应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人口流动和分化的实际,建立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加大土地流转,完善家庭承包制经营制度。主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培育职业农民,发展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新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海发 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基础——对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有关农村改革问题的理解

【2】张谈.对“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推荐第6篇:三农问题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在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特别是在城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从广大农村来看,市场经济因素发育还很不成熟,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时的特征。如果说,在城市,改革的顺序是先经济发展而后政治改革,属于经济改革的深入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那么,在农村,制约经济

发展和融入市场体系的主要因素,则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或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步伐,要想走出“三农”困境,则必须用政治体制改革来带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而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又必需在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上取得突破:

一、“三农”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三农”问题既需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更需要加快形成农村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这一良性机制的核心,就是提高县乡政权机构的运行效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县乡干部为组织核心与推动力的,县乡干部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而调动县乡干部积极性,还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现阶段我国县乡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效果,与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突出体现为:县乡机构设置过多、过滥,政权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挚肘、扯皮,人浮于事,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压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既“以人为本”,即一切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志为本,又不能“以人为本”,即不能尊重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造成干部心气不顺,工作机制不顺,管理体制不顺,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政策,都难以发挥最佳效益,从而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体制惰性,形不成县域发展的合力。

二、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确立必须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建立这一体制需要对现有农村政治资源进行整合。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政权和村级组织起决定性作用,直接面对基层复杂而具体的矛盾。但从政权机构的构成看,现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同时存在,共同参与经济运行与决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问题实施指导和解决。特别是党委和政府之间,分工不明确,工作相互交叉。重大事项都是党委决策、政府实施。涉及到一些具体工作,党委、政府都有分管领导。这种政治体制的运行结果:一是对同一问题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决策不果断,影响效率。二是对难点问题、复杂问题推诿扯皮,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争功推过,形成矛盾和恩怨,班子不和,矛盾重重,内耗严重,好事抢着管,难事推着干,造成有些事谁管谁都不管,有些事谁都来管的局面,使当事者无所适从。尤其严重的是,县乡政府的一把手都是党委第二书记,实际上是“二把手”,决策时都是书记拍板,有时党委领导代行政府职能,或过多干预政府工作,影响政府领导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在出现问题后,追究责任时又是政府领导受过。如,在十分严肃的防治“非典”、禽流感、安全生产等工作中,都是书记挂帅决定重大事项,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提出的意见并不能实施,但出现问题时都是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受责。如此种种,使县乡政权机构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必然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改革这一体制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区分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区分县域与城区的不同情况,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对现有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队伍。

三、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在整合农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两大障碍。一是思想障碍。主要是在党的领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要转变观念。传统理论与作法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党委管理一切,只有党委的决策才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此相适应形成了现在的机构设置与体制。改革这一体制就必须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与突破,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点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影响力上,无论哪一级组织或机构,只要党员领导干部占主体、以党的理论和宗旨为指导、在党的组织监督之下、以“三个代表”为要求开展工作,就能保证党的领导、党的威信和影响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思想前提,才能大胆地对现有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人员障碍。改革农村政治体制,具体体现为对现有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机构必然调整人员。富余人员怎样安置,在岗人员怎样配置,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而且,这部分人员都有很大的“能量”,矛盾错综复杂,解决不好,既影响积极性,又影响社会稳定。只有这一关过好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

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党政合一设置、两权分立运行、乡村一体自治、民间组织调节。农村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错

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原有政治体制下,党政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把自已当作农民的救世主,行政运行与村民自治相冲突,直接侵犯农民的利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新的农村政治体制。党政合一设置,就是改变目前党委、政府分立的局面,县以下实行党委、政府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减少领导职数,党政交叉任职,实行党委书

记负责制。在这种机构设置的框架下,县域只有一个“一把手”,党委书记与行政首长“一肩挑”,对农村经济发展负总责。根据各地情况不同,领导职数可以定为6-8人,其中,党委书记兼任行政正职,主持全面工作。专职副书记1人,主管政法、纪检、党务、群团等党的工作。设行政副职5-7人,分管具体行政业务。两权分立运行,就是通过党政合一设置,确立党领导下的行政权体系。通过对人大、政协机构的整合,确立议事监督体系。通过对这种整合,将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合并为两家,分别行使行政权和监督权。乡村一体自治,就是减少乡镇这个中间环节,撤乡并村,实行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域自治,县级党政部门根椐工作职能,将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村。如:农业局直管村级农业事务,民政局直管村级民政事务等等。村中实行村总支或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委会工作制度,涉及党的方针、政策等需在农村落实的事项,由村党总支或党支部负责,其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发展的事项,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冲突的,实行村域自治,由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决定,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机构而存在。民间组织调节,就是培育、发展和完善农村的民间组织,如农民协会和各种专业协会,将过去由乡、村承担的民间调节功能,交给民间组织管理,由民间组织承担。如,成立农民协会,作为农民自我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代表农民维护农民的权益,反映农民的意愿,同时,还可以作为党与政府同农民进行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依靠农民协会这种民间组织,解决依靠法律、政策所无法解决或无法高效解决的民间矛盾与纠纷,有利于农村的稳定。

五、构建新的农村政治体制,必需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得到通畅的贯彻实施,实现党的意志;二是党的组织在农村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层面的群体都能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体现党的号召力、组织力和领导力。做到上述两点,不一定非按传统方式一切由党委机构决定,使人大、政府、政协等处于从属地位,这样,不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按照新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加强党的领导主要通过健全组织制度来实现。如,党政合一后,一方面,党委会、政府会分设,重大事项由党委会提出、决策,政府会予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党内政内有所区分,使领导班子中占绝对多数的党员干部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归根到底是发挥党组织的活力,只要党员干部、党的组织在农村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就能保证农村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三农中国)

推荐第7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来源请求];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3]。

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背景

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解决措施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中国政府在原有的于2000年首先在安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国家领导人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时候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附注:世界各国中已很少有国家征收农业税)

推行新农村建设目标。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6年总体工作要求中,提出“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加大行政手腕力度,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采用新政策保证农民最低收入。解决城市农民工歧视现象,安排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向农村地区推行产业化调整,鼓励成立乡镇企业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推行小城镇化,采用减少农民的数量的方法来解决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

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政府措施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支持政策

间接支持也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反对对农民进行直补,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但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2亿,如果剥离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

农村金融改革

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 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

农村公共品供给

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 \"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

推荐第8篇:三农问题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是什么?

要求: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重点任务

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你认为你的家乡三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如何 农民的法治意识较低,不懂的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业生产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全面;文化素质偏低;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还不健全。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立康居示范村、法制示范村等一系列乡村建设。

2、财政支持计划。落实村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批民生工程,包括桥梁工程、亮化工程等。

3、农家书屋、文化站工程。提升农民素质、科教兴农,加大文化宣传。

4、农村保险工作的落实。确保农村新农保、医保的贯彻落实,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推荐第9篇:三农问题

关于本地区“三农问题” 调查研究

一、何谓“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二、盐城地区的“三农问题”概述

江苏省盐城市近年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实行以点带面示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使全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盐城地区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水平,让农民群众真正得益受惠。

2010年盐城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先易后难、扎实推进”的原则,在距市区、镇区较近的村庄和“清水走廊”沿线的镇(村),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严禁垃圾随意倾倒、随意堆肥;大力推进简便易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广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等多种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完成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逐步提高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进一步组织和发动广大干群在村庄内外、道路两旁、河道两岸、房前屋后及非耕地资源区域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建设“微型林网”,推广乔、灌、草立体林网建设标准,年内将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农业技术生态化、农业生产清洁化的要求,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鼓励采用生产沼气、有机肥料等形式提高畜禽养殖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染物达标排放水平,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新格局;坚持不懈地推进区镇河道和村庄水塘疏浚,切实让水动起来、活起来,实施河圩、沟坡、河坡退耕还林还草,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从宏观战略高度,把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盐城各地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环保、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镇村包保、合力推进的组织网络。要强化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使得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化、工程化、时限化和责任化,并将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2、创新机制,提供保障。要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的有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推广农村环保适用的新技术,制订农村环境整治相关政策,激发基层开展整治工作活力,切实破解整治资金瓶颈,不断优化“以奖代补”办法,探索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一些公益性较强的项目,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筹劳解决。

3、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区、镇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地方政府属地整治责任,使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环保部门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唤醒农民的环境意识,倡导农村低碳生活,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4、强化督察,扎实推进。各地区委、区政府要派出专门督察组,赴各镇村对整治情况进行跟踪督察,通报情况、表扬先进,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新农村的建设成果

1、今年,大冈镇把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农民就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全面部署创业就业富民“五百工程”,掀起了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截至目前,该镇已新发展民营企业9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88户。为使创业就业富民工作再上台阶,为帮助100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镇企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多次组织召开用工就业协调会,让用人企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双向选择”。同时,组织100名专业大户和党员骨干到亭湖南洋镇、东台溱东镇、兴化戴南镇等地参观学习,召开全民创业现场会,举办农副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专业技术辅导班,全力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技术、办证等难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制订优惠政策,促进100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在用地、融资、住房、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在外人员将新理念、新技术带回家乡创业就业,促进经济大发展。大冈财政所、农经站、大冈信用社、冈中信用社等数家金融财税部门还协调了100万低息或无息贷款,用于农民创业所需。

2、近年来,潘黄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集镇、高标准建设集镇、高效能管理集镇的理念,以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总抓手,相继实施了集镇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四大”工程,实施净化工程,着力维护集镇秩序。实施美化工程,着力改善城市形象。实施亮化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实施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潘黄。集镇形象得到改善,镇区品位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3、近年来,响水县认真落实“一定三有”要求,健全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对在职村干部报酬实行结构化管理,即基本报酬+考核报酬,基本报酬根据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增长适时提高。为切实解决优秀村干部的出路问题,该县专门出台了文件,对选拔、录用村干部进乡镇领导班子、乡镇事业单位和定向招录公务员作出明确规定,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该县先后有4名村干部被选拔为乡镇领导班子,7名村干部被县委明确为副乡级,7名村干部通过定向招录考录为乡镇公务员。

„„

六、调查感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可以说,解决农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取得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建设,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只要把每一个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就可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推荐第10篇:三农问题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在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特别是在城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从广大农村来看,市场经济因素发育还很不成熟,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时的特征。如果说,在城市,改革的顺序是先经济发展而后政治改革,属于经济改革的深入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那么,在农村,制约经济发展和融入市场体系的主要因素,则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或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步伐,要想走出“三农”困境,则必须用政治体制改革来带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而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又必需在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上取得突破:

一、“三农”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三农”问题既需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更需要加快形成农村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这一良性机制的核心,就是提高县乡政权机构的运行效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县乡干部为组织核心与推动力的,县乡干部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而调动县乡干部积极性,还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现阶段我国县乡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效果,与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突出体现为:县乡机构设置过多、过滥,政权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挚肘、扯皮,人浮于事,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压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既“以人为本”,即一切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志为本,又不能“以人为本”,即不能尊重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造成干部心气不顺,工作机制不顺,管理体制不顺,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政策,都难以发挥最佳效益,从而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体制惰性,形不成县域发展的合力。

二、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确立必须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建立这一体制需要对现有农村政治资源进行整合。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政权和村级组织起决定性作用,直接面对基层复杂而具体的矛盾。但从政权机构的构成看,现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同时存在,共同参与经济运行与决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问题实施指导和解决。特别是党委和政府之间,分工不明确,工作相互交叉。重大事项都是党委决策、政府实施。涉及到一些具体工作,党委、政府都有分管领导。这种政治体制的运行结果:一是对同一问题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决策不果断,影响效率。二是对难点问题、复杂问题推诿扯皮,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争功推过,形成矛盾和恩怨,班子不和,矛盾重重,内耗严重,好事抢着管,难事推着干,造成有些事谁管谁都不管,有些事谁都来管的局面,使当事者无所适从。尤其严重的是,县乡政府的一把手都是党委第二书记,实际上是“二把手”,决策时都是书记拍板,有时党委领导代行政府职能,或过多干预政府工作,影响政府领导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在出现问题后,追究责任时又是政府领导受过。如,在十分严肃的防治“非典”、禽流感、安全生产等工作中,都是书记挂帅决定重大事项,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提出的意见并不能实施,但出现问题时都是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受责。如此种种,使县乡政权机构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必然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改革这一体制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区分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区分县域与城区的不同情况,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对现有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队伍。

三、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在整合农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两大障碍。一是思想障碍。主要是在党的领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要转变观念。传统理论与作法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党委管理一切,只有党委的决策才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此相适应形成了现在的机构设置与体制。改革这一体制就必须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与突破,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点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影响力上,无论哪一级组织或机构,只要党员领导干部占主体、以党的理论和宗旨为指导、在党的组织监督之下、以“三个代表”为要求开展工作,就能保证党的领导、党的威信和影响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思想前提,才能大胆地对现有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人员障碍。改革农村政治体制,具体体现为对现有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机构必然调整人员。富余人员怎样安置,在岗人员怎样配置,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而且,这部分人员都有很大的“能量”,矛盾错综复杂,解决不好,既影响积极性,又影响社会稳定。只有这一关过好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

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党政合一设置、两权分立运行、乡村一体自治、民间组织调节。农村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原有政治体制下,党政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把自已当作农民的救世主,行政运行与村民自治相冲突,直接侵犯农民的利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新的农村政治体制。党政合一设置,就是改变目前党委、政府分立的局面,县以下实行党委、政府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减少领导职数,党政交叉任职,实行党委书记负责制。在这种机构设置的框架下,县域只有一个“一把手”,党委书记与行政首长“一肩挑”,对农村经济发展负总责。根据各地情况不同,领导职数可以定为6-8人,其中,党委书记兼任行政正职,主持全面工作。专职副书记1人,主管政法、纪检、党务、群团等党的工作。设行政副职5-7人,分管具体行政业务。两权分立运行,就是通过党政合一设置,确立党领导下的行政

权体系。通过对人大、政协机构的整合,确立议事监督体系。通过对这种整合,将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合并为两家,分别行使行政权和监督权。乡村一体自治,就是减少乡镇这个中间环节,撤乡并村,实行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域自治,县级党政部门根椐工作职能,将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村。如:农业局直管村级农业事务,民政局直管村级民政事务等等。村中实行村总支或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委会工作制度,涉及党的方针、政策等需在农村落实的事项,由村党总支或党支部负责,其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发展的事项,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冲突的,实行村域自治,由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决定,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机构而存在。民间组织调节,就是培育、发展和完善农村的民间组织,如农民协会和各种专业协会,将过去由乡、村承担的民间调节功能,交给民间组织管理,由民间组织承担。如,成立农民协会,作为农民自我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代表农民维护农民的权益,反映农民的意愿,同时,还可以作为党与政府同农民进行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依靠农民协会这种民间组织,解决依靠法律、政策所无法解决或无法高效解决的民间矛盾与纠纷,有利于农村的稳定。

五、构建新的农村政治体制,必需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得到通畅的贯彻实施,实现党的意志;二是党的组织在农村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层面的群体都能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体现党的号召力、组织力和领导力。做到上述两点,不一定非按传统方式一切由党委机构决定,使人大、政府、政协等处于从属地位,这样,不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按照新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加强党的领导主要通过健全组织制度来实现。如,党政合一后,一方面,党委会、政府会分设,重大事项由党委会提出、决策,政府会予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党内政内有所区分,使领导班子中占绝对多数的党员干部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归根到底是发挥党组织的活力,只要党员干部、党的组织在农村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就能保证农村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三农中国)

第11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背景资料】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虽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却是一个受关照最少、受歧视最多、受伤害最深、社会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中国根

本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出路问题。

一位外国学者指出:“乡镇自主权在各种自主权中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为了进行有效的防御,乡镇政府必须全力发展自己。”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农民自由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国家宏观制度的设计和创新。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来说,要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另一位学者指出,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过去毛泽东讲过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实际上今天农民问题仍是中国建设的根本问题。他认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沟通城乡贸易,都是农民工完成的,许多犯罪活动也是农民工干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申论要求】

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你以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例文】

三农问题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长期以来,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农村的长期落后,农村自身的各种建设搞不上去,无数的农民至今仍然在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中挣扎。显然,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当今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的形势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它不但关系到农村、农民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计。

在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实施劳务输出战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在城市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另一种是着力于农村自身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建设,使农村朝市场化、法治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以改变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第12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

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来源请求];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3]。

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背景

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解决措施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中国政府在原有的于2000年首先在安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国家领导人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时候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附注:世界各国中已很少有国家征收农业税)

推行新农村建设目标。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6年总体工作要求中,提出“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加大行政手腕力度,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采用新政策保证农民最低收入。解决城市农民工歧视现象,安排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向农村地区推行产业化调整,鼓励成立乡镇企业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推行小城镇化,采用减少农民的数量的方法来解决农民问题。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支持政策

间接支持也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反对对农民进行直补,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但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2亿,如果剥离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

农村金融改革

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 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

农村公共品供

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 \"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应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 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

3 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4 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 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6 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共同富裕

7 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 有利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9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三农问题解决的障碍:

改革户籍制度是解决“三农”难题的关键之一

户籍制度已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障碍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然而,现行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不仅成为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农民及城市知识游民心头的一道硬伤,更成为

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现实性体制障碍,同时也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温家宝总理在1.6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三农”问题的次数多达29次,“三农”问题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三农”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完全解决,必然要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来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区、市取消农业税,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最终还是要将人口转移出来,否则人多地少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

浙江省代表团的王永昌、汪惠芳等代表大声疾呼,农民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转移农民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表示,不能只靠农业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而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关键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再给农民进城设置各种限制。他举例说,日本与我国相比更是人多地少,但照样解决了农民问题,而我国的广东、浙江等省都是人多地少的典型,不仅缓解了自身的农民问题,还吸收了一千多万外来务工者,而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的自由流动。所以,减少对农民的限制和束缚可能开创出另一番局面。

第13篇:三农问题

中国现阶段三农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位置越来越重要,这样的形式下,三农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热门问题,引起强烈反应。“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其实三农问题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联的系统的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体系实在是太庞大了:粮食问题,土地问题,税费改革问题,户籍制度问题,城市化问题,村民自治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农产品竞争力问题,乡村教育问题...,

农业是农民从事的劳动职业,农村是农民劳动,生活,居住的地方。农村的卫生环境,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的好坏,和受教育的程度。所以说农村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农民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新的复杂度。在新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民们的要求显的更加突出。

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大部分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农业购销机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可以听到农民们抱怨农

产品买不出去或者价格过于低廉,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文化程度,和信息制约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问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现阶段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就业方式、收入来源的变化以及与此相伴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当代农村社会变化的主导趋势。

农民问题,主要可以总结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的素质问题指的是文化程度,同时计划生育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农民负担问题重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负担重一个原因是政府政策改革力度不够。因此,减轻农民的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大力度机构精减,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和生活,文化水平的增长放在第一位。

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裂变为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怎样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会愈加明显.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问题。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 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

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 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 削弱,而只能加强。

处理好三农问题有好多切实的措施,农村城市化,国民待遇,减税,政府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城比较优势。 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 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大的群体, 增加农民收入,增收困难,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水平低、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的直接动力。其次,乡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园区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并促进产业化和工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再次,工业园区化作为农业加工企业和城镇工业发展的载体,有利地提升了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城镇经济的集聚辐射功能。这在增强城镇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使城镇功能布局趋于合理。

因此,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广大农村地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使最大群体的 农民实现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14篇:三农问题

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解放以来,我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世界上不足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在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产量,逐步缓解和根除了我国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它领域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低,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一矛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不少经济政策还不能做到成龙配套,互相协调。因此,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

一、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1、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了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态势,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行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生态退耕政策,致使我国一些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二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耕地;其三是,由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所能获得的利益十分微薄,影响了部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相对富足地区的一些农民主动退出农业生产领域,从而造成不少耕地撂荒,减少了农作物种植面积。

2、短期内农作物的单产难以有大的突破。

农作物的单产会受到土壤条件、肥料优劣、灌溉条件、籽种质量、田间管理、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我国相对比较富足的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收入在整个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收入已经不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部分农民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再像原来那样精细,对农作物的单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技术大部分地区已经比较稳定,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加上新技术推广时会遇到许多障碍,因此短期内农作物的单产依靠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有大的作为。

3、农产品总产量有逐步降低的趋势。

由于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在短期内我国农作物的单产又难以有较大的突破,这样我国农产品的总产量将会有逐步降低的趋势。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2000年粮食减产,2001年继续减产,2002年略有回升,2003年又出现了减产。

4、农产品的价格较长时间持续地低迷。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受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持续影响,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较长时间持续地低迷,特别是粮食的价格从1997年以来下跌了30%以上,直到2003年下半年,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才有所回升,但目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然没有达到上世纪末的价格水平。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问题日渐突出。

目前,我国农民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农用薄膜、农用机具和灌溉用水用电。近年来,我国农资市场上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和农用机具价格普遍上涨,增加了农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

6、农民的税费负担大部分地区偏重。

目前,我国农民应该缴纳的税费种类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和“三提五统” 。“三提”是“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 ;“五统”指“五项统筹”,包括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和民办交通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三项税种占农民应该缴纳税费总金额的比重并不大,各地征收起来也相对比较规范。但我国目前城乡税制差别很大,农民与工人比起来税收负担就显得比较重,工人的工资性收入超过800元后才开始缴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比较高,而农业税种起征点为零,农民除非遇有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严重歉收,政府才会实施农业税收减免政策,通常情况下,农民必须按税法的规定交税。

7、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

近年来,由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民的税费负担加重,致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

8、农民的农业收入普遍减少。

近年来,由于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迷,农产品的总产量有所减少,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民的税费负担加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农业收入普遍减少。

9、农民的非农业收入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增长。

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主要包括林业收入、牧业收入、副业收入、渔业收入、储蓄收入及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我国的不少地区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或渔业生产会受到当地自然条件、气候、资金、技术及营销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短期内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能会取得比较大的成果。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的农民而言,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农民进城打工的条件有所恶化,一是活儿难找,二是工资低,三是要钱难。农民家庭通过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来大幅度提高家庭收入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10、农民的收入偏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据我国权威部门统计,城乡人均收入比例1995年是2.72:1,2001年为2.92:1,2002年为3.1:1,2002年为3.2:1。从1997年到现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还不到4%,但是这一期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再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因素,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太大,农民的劳动付出与其得到的收入不成比例,占我国人口63%的农民大部分同城镇中的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和退休职工一起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的弱势群体

二、三农问题的症结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三农问题”,不能脱离对这两个矛盾的认识。同样,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或多或少地消解这两个矛盾的政策才会有些效果。 从根本上讲,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界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不是西方经济学里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或人手中。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高于效率原则。80年代初期农村以均平地权为实质的改革推行以来,一些地方为了效率目标,强调规模经营,结果未必都理想。十多年来,实际通过转让集中的耕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民在非农产业上有就业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大量的农民离开耕地也能够生存,就算我国顺利地加快城市化,而且耕地保持现在的规模,人均耕地能够扩大一倍,也才达到3亩多一点,还是谈不上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农村劳力就要流出近2亿人。但实际上,耕地总面积不增加还可能减少。在未来几十年里,即便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0%,仍会有8亿多农村人口,人地矛盾得不到任何缓解。因此在耕地问题上,先保障公平,再兼顾效率。只有在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耕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基本福利保障,而是土地收益率的时候,才有条件尝试那些以效率为中心的耕地分配和经营制度。当然,我国各地的

情况不一样,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已脱离了农业,部分耕地有条件集中经营。例如在浙江沿海,一些耕地通过转包集中到农业开发企业手中;在广东农村,在人地矛盾的压力下发展“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这就在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但在中国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没有一刀切的好办法。

三、如何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鼓励企业家及其企业加入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产业体系不管采取什么形式,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家。有了优秀的企业家,才有优势企业的产生;有了企业家群体,才有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优势产业和区域分工的形成;有了企业家阶层,才有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现行管理体制变革的推动。所以企业家是发展农业产业体系的灵魂和骨干,是在市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牢靠的人力资源。

企业带动是运转农产品产业链的关键。要培育农业优势产品,没有龙头企业参与,打造不出优势品牌;要实现农产品区域布局,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有龙头企业组织生产;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就要有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和带动。文昌鸡养殖业向产业链方向发展,企业功不可没。龙泉文昌鸡养殖基地的建立,大大地改变了当地农民的观念并影响了一批农户,加快发展了文昌鸡产业化进程,同时,带动了文昌鸡饲料厂和加工基地建设。

科学选择与构建各区域的农产品产业链

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文昌鸡是海南省第一个获得原产地保护的地方名产。海南作为国家无规定动疫病区示范区,发展外向型畜禽产业很有优势。实行田园牧鸡、园林养鸡,胶林划片养鸡。饲养方式绿色、生态、环保。保持此特色与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前提,其实质是拥有了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文昌鸡产业链发展实践证明,“政府+企业\\公司+农户”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之一。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农村有较快发展,它显示了一些与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相适应的共同特征,如经营一体化、生产基地化、产销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政府服务于企业与农民的双盈机制

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职能从直接参与解决到提供解决保障与公共服务上来。首先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在实际中,存在企业向农民转嫁风险和损失的事件,也有部分农民在鸡价较好时私自出售文昌鸡,从而影响到与企业的合作。如何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节、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的作用,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将两者利益有机联系起来,这是政府的作为所在。其次政府在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产业链生产经营时,要做好广大农民的示范与扶持工作。文昌鸡养殖基地建设初期,农民们对“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抱着观望的态度。只有等到与公司早先合作的农户获利后,才有别的农户跟上来,因为农民是风险的敏感者,是理性的投资者。农民“跟上产业链模型”、改变传统观念与生产经营与生活模式,需要政府推动与引导。

引进标准化生产经营理念与技术

要取得更好的效益,就要学会紧跟现代生产和流通的步伐,需要标准化生产,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生

产经营,提升产业经营水平。文昌鸡已获得了原产地标志。继续加强标准化生产经营是重要的,有利于形成“品牌产品”,突破市场局限,扩大发展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引进企业家及其企业,依托区域特色农产品,系统整合政府、企业家及其企业、产业链、农民等要素能产生创新性的增值能力,促进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工水平,创立并形成企业家、农民的良性利益分配机制,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第15篇:三农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构建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常德市坚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良种良法,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依托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了一批农业特色县市。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粮油、棉麻、茶叶、牲畜等10大产业链,创造了13件中国驰名商标。

强化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常德市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等9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引进副高以上农业技术人员10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主攻种苗、新型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创新,培育研制出一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实用技术创新成果。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近3年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500多名,每年培训务农农民12万人以上。

培育新型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常德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46个。按照“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原则,把专业合作社建成生产服务平台,鼓励合作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支持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建设,通过合作社担保、成员联保等方式向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支持。把专业合作社建成产品营销平台,全市除粮食、棉花外,柑桔、葡萄等一半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提升发展层次。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生态良好、高效安全的路子,保护青山绿水,确保食品安全。常德市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成农业标准化园区33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649个,居湖南省第一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市、县、乡镇、村形成四级监管网络,连续10年无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被评为全国首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加强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实施水源清洁工程、田园清洁工程和家园清洁工程,农村饮水水源水质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夯实发展基础。抓住当前财政增收较多和农村变革加速的时机,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打好物质和制度基础。常德市2011年市本级财政农业投入达1.23亿元,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粮食等农业生产大户1.2万多个;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支持,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出台政策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引进和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20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11月30日中午,一农民工在郑州郑汴路立交桥下躺了20多天后离世。周围民众称,他是病死或被冻死。在此期间,120和救助站被曝见而未救。11月2日,郑州市卫生局回应,该民工拒绝就医;而民政局也涉入调查,称它暴露出救助工作的纰漏。

流浪民工,立交桥下躺了20余天,不幸去世„„这起悲剧,因多重凄冷元素的叠加,而震痛着人心。也许它只是个案,可一个民工的非正常死亡,或是一把“反思的钥匙”,是解剖底层群体生存、社会救济等的微观切口。

逝者无以挽回,其命运线条也画上句号,但该民工之死,却留下多个未竟之问:他为何会在立交桥下躺20多天?死因何在?在濒死岔口,他有无被伸以援手„„诸如此类的细节,都有待厘清,这既是抚平他“尊严褶皱”的必需,也是避免悲剧重演的必经之路。

透过民众还原、官方回应,该民工“死亡路线图”的梗概不难窥见:他在桥下住了一个多月,起初是白天等活、干活,晚上睡在这里,但后来20多天,躺着起不来,靠路人施舍维系生存。11月22日,120接到报警后,询问他时他称两天未正常进食,急救医师让他去医院诊治,被他拒绝。到了30日,他已无生命体征。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倘若某个救助环节被激活,他或许可走出厄境。遗憾的是,在“患者待救”与主动救助之间,终究没能无缝对接。

有人将鞭子打在120等救助机构上,认为其失之冷漠。而120急救中心似有苦衷:如果病人不愿意去医院或不需要急救,他们不会把人拉走。平心而论,对急救医师等的责备,也许是立错靶子:有个细节可为佐证,医师在劝该民工诊治遭拒后,掏出5元钱,让工友帮他买食物。

至于该民工何以拒绝救治,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进行经验化揣测:或许是身无余钱,难以承受救治费用;或许是残喘已久,也无家人眷念,即便得救,也很难改写“在饥寒中挣扎”的生存困境等。可肯定的是,倘若他活得有尊严,对生活希望充盈,又怎会拒绝活下去?

对救助机构来说,见而未救,确实构成救济上的缺角。无论是履责僵化,没有主动涉入,还是担心增加救济成本,不肯“自找麻烦”,都难逃罪责。在患者面临着死亡风险之际,120、救助站理应主动救助,而非“遵循当事人意愿”。消极施救,与见死不救无异。当然,救助成本应纳入公共保障,以免救助机构在“断炊”压力、省麻烦心态下,不肯出手施救。

补全公共救济在“最后一米”的缺位固然重要,但常态化的公共保障,才是更可仰赖的制度设计:如果该民工能有庇身之所,不必露宿桥下,病了可以免费救治,能享到社会关怀等,他的生活信心自会燃起,“绝望”也就能从生活词典里抹去。

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生命之花才不至于凋零。而死于病患或饥寒,却在剥落“尊严”的内核。也只有延伸关怀触角,从长效保障、临时救济等多维度去完善,才能让每份尊严都柔软舒展,免于“被冻伤”的风险。

农民工微博讨薪虽值得期待,但尚需突破若干制度瓶颈。首先,不是所有的被欠薪农民工都有微博,并熟练运用微博。其次,对于那些并无稳定住所的农民工来说,上网也是一件难事。最后,农民工的表达也许不成问题,但让他们个个都有一定的书写能力,似乎也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这些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白领来说不是问题,但对农民工就是问题,不可忽视。

最关键之处在于,提出问题容易,直面问题难,化解问题更难。法院推出微博讨薪的姿态固然可赞,但如何尽快依法解决欠薪难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则殊为不易。如果农民工满腔热情选择了微博讨薪,但“豫法阳光微博发布厅”的办事区根本就不显示农民工的讨薪信息,或者有选择性地显示,即便显示了但不解决,或者久拖不决,这无疑会让农民工更失落、更失望。微博讨薪这一新举措,会否如此,尤需关注。

对法院来说,维护被欠薪农民工的权益、捍卫法律尊严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对欠薪特别是恶意欠薪的企业或部门,就应该依法惩处。去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如果恶意欠薪者都被依法严惩,还有多少人敢欠薪?如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公安、工商以及工会等部门都恪尽职守,积极替农民工撑腰,欠薪现象也就能锐减,农民工也许就不必费心运用微博讨薪了。换言之,纾解农民工讨薪难,除了拓展讨薪渠道,更需要维护法律尊严,从严格的监管和预防入手。

一所濒临解散的打工子弟学校校长燕兆时问五年级的孩子长大之后的理想时,孩子们的回答是“啤酒推销员”、“保镖”和“清洁工”。燕兆时说,他们和城市的孩子原本没有不同,但是由于环境的问题,他们不敢想。(11月19日《京华时报》)

虽说“清洁工”、“保镖”、“啤酒推销员”等职业本质上并没有地位的高低贵贱之分,但对于国家的未来来说,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孩子,这不该是应有的理想高度。

我们常说,人要不安于现状,不甘平庸,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或更远大的目标。既然医生、老师、设计师、科学家等职业能够成为城里孩子的理想追求,为何就不能成为“农二代”的理想?“清洁工”等蓝领职业又岂能是他们标签式的人生归宿?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孩子的理想不应该有身份的云泥之别。但事实将我们对孩子理想的美好设想击得粉碎,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理想不啻是对残酷现实的真实解构和无缝接轨。“农二代”们成熟得让人感到心酸,他们过早地理解了生活的残酷,过早地变得理性。归根结底,教育资源的制度化不公平,使他们很难有同龄的大城市孩子同等的发展和竞争机会,使得“农二代”们不得不过早地接受其父辈的身份和地位,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梦想对自己来说是不现实的。

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教育,但根本之处却在于“人”。当作为祖国花朵的孩子,梦想贫瘠到只剩下“清洁工”等底层角色时,希望究竟在哪里?因此,我们期望,能够真正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打通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点亮这些孩子心中的火种,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和梦想,而不是仅有“清洁工”等作为人生的选择。

第16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 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来源请求];2001 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3]。

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背景

农 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 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 及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 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 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 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解决措施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2003 年3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中国政府在原有 的于2000年首先在安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国家领导人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时候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附注:世界各国中已很少有国家征收农业税)

推行新农村建设目标。2005 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6年总体工作要求中,提出“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加大行政手腕力度,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采用新政策保证农民最低收入。解决城市农民工歧视现象,安排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向农村地区推行产业化调整,鼓励成立乡镇企业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推行小城镇化,采用减少农民的数量的方法来解决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 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 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 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 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 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 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 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 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 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 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 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 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 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 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支持政策

间接支持也要搞,但是要有重 点。有人反对对农民进行直补,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 用于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但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2亿,如果剥离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 需要补贴的就是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

农村金融改革

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 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 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 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 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现在 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

农村公共品供

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 \"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

第17篇:三农问题

农村的富裕是民富国强的唯一标志

一、“三农”问题牵动着领袖们的心。

“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他们曾多次对此发表重要讲话。毛泽东:“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邓小平:“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江泽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常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农民问题是历代精英施政的焦点。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哪怕是在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他也终究脱离不了农业大国的影响,中国十三亿人口中,近十亿人是农民,这就注定了这个国家的根本、一切均以农民利益为主,以农民的愿望为准。然而,农民这个中国社会最低层,一直不被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他们始终把农民阶层看成是任意剥削、压榨的对象。只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被允许站出来成为新时代推翻旧统治政权,打碎旧体制枷锁的工具而已。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却是始终不断的:从周朝的“国人暴动”、秦帝国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到隋末“瓦岗寨农民起义”,从唐代黄巢、王仙芝的农民起义、元末朱元璋红巾军起义到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再到清朝白莲教起义和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直到上个世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历经三千多年,农民起义始终没有离开中国历史,其反抗的力度和破坏力往往是惊人的,它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历史进程的一大特点。不置可否:当今中国农民的生存环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也是最受农民拥护的。虽然国家大量的对农民进行补贴,减免各项合理和不合理的款项,农民的负担也在大量的锐减。但是,由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国家建设依法征收和开发商又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加以征用,涌入城市里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农民一无技术二无文化,只能靠自己的体力来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他们在城市里的艰难是不难想象的。而一旦这些无依无靠无文化无知识又无土地的农民在城市和农村无法生存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什么?你能想象得到吗?

三、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天下的功臣。

众所周知,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天下的主力军,是长达22年中(1927---1949)各场战争的主体力量。在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为取得农民的支持,争取战争的优势力量,在自己掌握的地区给了农民最大实惠,这成为取得天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些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农民并没能继续从战争的创伤中得到休养生息。首先是朝鲜战争爆发,把农民又推到了最艰苦的境地,但在那场对付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农民做出了一切可能的牺牲。后来紧接着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在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运动中,农民即使饿死,也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爱国爱党热情。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农民基本上没有改变社会最底层的命运,否则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死得最多的就不可能是农民。

四、解决“三农”问题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后,在总设计师的提倡下——“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那些有地域和资源优势的人群和地区依靠政策的倾斜确实先富了起来,但是农民并不属于先富起来的群体。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悬殊,农村的农民们被城市工业利用“剪刀差”(最简单解释是——低价出卖农产品,高价购进生活所需的工业产品和生产资料)盘剥得濒临破产。改革开放30多年,农民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农民收入低、增长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7

9、扩大到2007年的3.33,收入绝对差距由2000年的4027元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这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这就导致农民越来越难以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获取最基本的生活资源。因此,他们必须离开土地。因为土地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养活自己的生存资源,而是一个重大的负担。这时候,大量的农民离开自己祖祖辈辈依赖并曾经用生命保护的土地,到城市里淘金,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穷困的生活状态。这必然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农民工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流窜到城市寻求生活出路的破产或半破产农民。大量的农民工拥进城市,没有科学文化基础、缺乏工厂生产技术、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再加上城市雇主对农民工不负责,导致大量的农民工要钱没钱,要公平没公平,最终必然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五、只有中国共产党能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资格、有责任、有能力来解决。从2004年到2009年中央连续出台了六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大体上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三农’工作始终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同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温家宝总理说:“我深知农业、农村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央对“三农”问题深刻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采取新的总体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就是总战略中一项重大决策。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加速发展农业,确保13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要解决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即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即使在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农民收入也应持续增长。可以预期,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三农”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新格局,一定能够逐步实现。

可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农村的富裕是民富国强的唯一标志。

第18篇:三农问题

常见命题角度:

1.什么是“三农”问题?

答: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2.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人口多且素质低

3.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三农”问题?

答:①重视“三农”问题”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②重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③重视“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④重视“三农”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⑤重视“三农”问题是党的宗旨和性质的要求⑥重视“三农”问题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⑦重视“三农”问题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⑧重视“三农”问题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要求⑨重视“三农”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⑩重视“三农”问题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4.为什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答:①通过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②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这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先进文化的物资基础③农村税费改革是为了农民增收着想,这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体现。

5.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和变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⑪调整:①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③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⑫启示: 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②顺应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列举中共成立以来解决农民问题的重大举措?

答:①开展农民运动:开展土地改革,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新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②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分批土改③三大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税费改革,减免直至取消农业税⑥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⑦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农村耕地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7.为贯彻党的三农政策,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答:①我们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③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知识宣传,为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自己的贡献。

8.搜集并展示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农村取得的可喜变化

答:可从政府的支农政策,农民收入,粮食生产,人居环境,农村民主,文化生活等方面回答

9.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的建设还有哪些与新农村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答:(1)问题:①农村人口多,人口素质低,就业压力大,形势严峻②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消耗③物质文明片面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不协调,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低④一些地区封建迷信思想盛行⑤农村中仍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教材的哪些内容?

答: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性质及宗旨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⑧和谐社会

11.如何看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其关键都是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这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解放农村当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

稳定的大局.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

答: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1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理解?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或目标)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解放农村当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用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领农村工作

17.有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请你说说新农村新在哪?

答: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1)新农村首先新在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2)新农村还新在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五个方面互相融通,相辅相成。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新风尚。(3)新农村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高了新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18.请你为新农村建设设计宣传标语

答:建设新农村,共奔富裕路。

19.展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答: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了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的质量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和创优能力增强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青山与人相伴.④管理民主:人民积极参政议政,关心政治,民族管理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

20.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

答:①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逐步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④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⑤进一步健全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⑥科学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保护环境,搞好农业生态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⑦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1.如何建设新农村,从其任一目标出发从一点进行说明?

答: ①做到生活宽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扶持力度;广开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切实保证农民工工资不拖欠②做到乡风文明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建立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

22.请你列举党和国家为实现农民过上“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就其中任何一点谈认识?(7期3版)

答:(1)种粮不纳税:废止农业税条例,我国农民从2006年1月1日起告别农业税,取消了农民的各种负担,彻底

改革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2)上学不交费: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3)看病不太贵:国家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3.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怎样做?

答: ①肩负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24.税收的作用有哪些?国家取消农业税有何意义?

答:(1)税收的作用: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①国家将纳税人的税款即税收收入用于国防建设、兴办教育、举办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②税收对于调节经济稳定增长、调剂贫富差距也具有重要作用

⑫意义:①取消农业税,决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总之这是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宗旨具体体现

25.为什么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青少年应怎样做?

答:⑪原因①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②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③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④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⑫做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26.国家实行“两免一补”保证了公民享有哪项权利?它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答:⑪享有权利:受教育权

⑫意义①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②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③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有利于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⑤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有利于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3)对中学生的启示:国家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物质保障,是履行应尽的职责;广大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享受这项政策的学生应诊吸收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人才

27.为什么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怎样增加农民收入?

答(1)原因 ①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最集中的体现②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④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是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⑤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是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2)措施: ①认真贯彻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②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⑤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⑧农民自身也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的本领.

第19篇:三农问题

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情况调查

内容摘要: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关键词:三农 解决办法 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 随着发展,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三、解决措施:

随着三农问题的深入恶化,我国随即推行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推行新农村建设、农村税费改革、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取消农业税等。 (1)建设新农村、农村城镇化:

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2)减税:

我国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 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3)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

参考文献: 1、《中国三农问题报告》

作者:廖星成

出版时间:2005-10-1 2、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聚焦三农问题

2010-01-31 3、《中国西部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作者:聂华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其对策》 作者:刘涛

2009-02 5、《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李艳民 2004-04-13 6、《对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作者:寇丽

2009-01

7、《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初探》 作者:昌正兴 2004-03-18 8、《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考》

达州新论 作者:伍泽平

2006-02

第20篇:三农问题

11.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曾经一代“农圣”的故乡,他们曾经出巨资征集能明确反映出现代寿光蔬菜之乡的特点人物塑像,你认为应该选取下列哪一个人物的塑像比较适合()

A.祖冲之

B.王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

21.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光武中兴,那么出现三次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A.提倡节俭.减轻刑法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实行了均田制的土地政策

26.某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准备撰写一篇有关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毕业论文,他们最应该参考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

28.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列哪一事件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9.(庆祝土地改革60周年)废除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0.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B.集体土地所有制C.农民土地所有制D.公社土地所有制

31.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革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2.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6年,全国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4.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

36.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福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4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

37.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⑧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8.“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段变迁的原因是() A.掀起大跃进活动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9.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D.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40.2001年2月19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哪方面的杰出贡献() A.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D.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二、阅读判断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文化大革命”之后,针对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最终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暗地里搞起了“包产到户”。1980年9月,中共中央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由于“包产到户”和“自负盈亏”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此后,中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的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邓小平为消除文化大革命期间遗留的错误思想,作出重要贡献()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最初安徽农民的包产到户并没有得到国家的允许和支持()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土地承包制度() (5)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三、材料分析题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了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等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 材料二: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材料一中的李顺达等6户农民为什么要建立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

(2)材料二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哪几个行业?各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各自方式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二: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产量7.15亿公斤。 材料三: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那是什么会议吗?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东方魔稻”叫什么?这则材料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

(4)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觉得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

4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此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

(3)请你针对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不少于2点解决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A6.C7.A8.A9.B10.A11.D12.A13.D14.B15.B16.A17.C

18.C19.B20.C21.B22.C23.B24.C25.C26.D27.C28.B29.B30.C31.C32.B33.D34.D35.C 36.A37.A38.C39.C40.A

二、阅读判断题

41.(1)×(2)√(3)√(4)×(5)√

三、材料分析题

42.(1)《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它们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情况。(2)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汉代北方经济发达,北方文化也非常繁荣。到南朝以后,由于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方的文化也发展起来。由此可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43.(1)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了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

44.(1)大炼钢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制程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破坏,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5.(1)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需要(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公私合营(3)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46.(1)材料一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或50年代后期)的现象,材料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时期(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现象;前者主要是由于“左”的错误的严重影响。后者是因为党和政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四、综合探究题

47.(1)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建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等等。

三农问题 策论范文
《三农问题 策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