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高中总体试卷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1 15:03: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试卷分析

1、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和共轭复数的意义,属于基础题.

2、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本题是一个二项展开式的特挣项的求法.还考到二项式系数之和的特点,解本题时容易公式记不清楚导致计算错误,所以牢记公式.它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客观题

4、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函数的极值,正确理解定义是关键.

5、本题考查分布列的性质,考查数学期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概率的和为1及期望公式.

6、排列与组合问题要区分开,若题目要求元素的顺序则是排列问题,排列问题要做到不重不漏,有些题目带有一定的约束条件,解题时要先考虑有限制条件的元素

7、本题考查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记住方差的公式和当变量系数之间有关系时,知道方差之间的关系.

8、本题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曲线关于x=3对称,考查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特点,本题是一个基础题,若出现是一个得分题目.

9、本题是中档题,考查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注意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放缩法的应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10、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和求轨迹方程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设信息整理求得x和y的关系

11、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写出三个向量之间的关系,转化成解方程组的问题

12、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注意韦达定理的合理运用

13、本题考查利用排列、组合求完成事件的方法数、考查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

14、本小题考查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会利用定积分求图形面积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5、此题主要考查n次重复独立试验发生k次的概率问题,其中涉及到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这两个知识点在高考中都属于重点考点,希望同学们多加理解.

16、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着

17、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18、根据所给的列联表得到求观测值所用的数据,把数据代入观测值公式中,做出观测值,同所给的临界值表进行比较,得到所求的值所处的位置,得到百分数

19、本题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和互斥事件的概率,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要求概率的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比较多,注意做到不重不漏.

20、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21、本题考查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

22、

推荐第2篇: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分析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分析

近三年的语文试卷,10年简单,而

11、12年相当较难。

一、基础题部分

1、读音:20

10、2011年河北省考卷均考了读音,并且是常见误读字音。而2012年河北省用的是新课标试卷,除去了读音这部分内容。

2、成语:近三年高考全考了成语,每年的四个选项中,最多有一个是不常见的,其余三个平时模拟题常见。

3、修改病句:搭配不当三年都考。成分残缺和赘余三年全考,其中

10、11年考的成分残缺,12年考的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

10、11年考。词序不当12年考。

4、排序题:考学生的语言连贯能力,每年考试内容不定。相对简单。

5、现代文阅读:每年必考。12年新课标把现代文阅读放在了第一题。现代文阅读以说明文或者科技文为主。

二、文言文和诗歌部分

1、文言文阅读:

近三年文言文全部是人物传记,而且相当简单。考得实词都是重点实词,课本学过的文言文中都有相关实词;分析人物某一性格特征和总结文言文内容两个题,只要读懂文言文,基本不成问题。

文言文翻译部分,10年比较简单,

11、12年相对比较

难。

2、诗歌鉴赏

11、12年考的是周邦彦和晏几道的词,属于名家作品,相对简单。10年考的则不是名家名篇,因为作者不了解,理解起来相对较难,而且但情感比较容易理解。

3、名家名篇默写

近三年默写侧重考的是文言文中的名句,诗歌默写相对较少,平时应侧重背诵文言文。

三、阅读

10、11年依旧是杂乱的阅读,文学作品分类不明显。12年开始则分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两部分,二选一来做。文学类一般是一篇小小说或小说选段,实用类阅读则一般是人物传记。学生做题有了选择权,可根据自己特长来选择,其实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四、主观题(小题)

1、仿写句子:每年都考,

10、11年是考察比喻的修辞手法、12年考拟人的修辞手法。

2、选词填空:只有11年考。

3、补充句子:

10、12年都考,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和逻辑能力。11年则考察了学生的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五、作文

10年是看漫画写作文,

11、12年是材料作文。10年相对比

较难,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11、12年则比较切合社会热点、因此学生必须要关注每年的热点。

推荐第3篇:高中学业水平试卷分析

2009-2010高中学业水平试卷分析

2009年考试试卷题型及内容

选择题(10个)

填空题(5个)

解答题(5个)

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相比高考题容易很多,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不是像高考题题目灵活多变,发散性思维做题。

选择题10个题考试内容为:集合交集,算法程序,概率,三角函数求值,直线方程,向量乘积计算,函数零点区间,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增函数,线性规划;

填空题5个题为:函数求值,二进制化十进制,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三视图求体积,向量计算;

解答题5个题为:三角函数性质,概率统计求众数,立体几何求异面直线夹角及垂直关系,函数应用题涉及不等式,等比数列求通项求和。

2010年考试试卷题型及内容

选择题(10个)

填空题(5个)

解答题(5个)

选择题10个题考试内容为:集合求并集,不等式基本关系,三视图,圆的标准方程,偶函数,概率,三角函数求值,解三角形,函数解析式,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填空题5个题为:直线斜率,算法程序,线性规划,向量平行计算,回归方程;

解答题5个题为:三角函数最值和周期,概率统计茎叶图,等差数列求通项求和,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及线面夹角,函数定义域与零点。

从上可以看出,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难度较低,考察的知识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题型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体现不大。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①函数基本性质,如求值,求解析式,奇偶性,零点;②三角函数求值,性质如最值、单调性、函数变换等;③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本运用;④向量运算,包括平行垂直等;⑤数列求通项求和;⑥直线与圆关系和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等;⑦概率统计,直方图、统计数据、茎叶图等;⑧线性规划;⑨算法程序;⑩三视图;⑪立体图形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以及求夹角等。不等式结合函数或者三角函数一起考。所以考试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

推荐第4篇:高中三年总体评语

高中三年总体评语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高中的生活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下,xxx 在各方面综合表现优异,现将综合评价如下:

首先在思想上,三年的高中生活使你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道德,有纪律的学生。温和的性格,随和而又有主见,努力、执着、向上,在平时学校组织的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中表现积极。

在学习方面,xxx 一直刻苦努力,脚踏实地,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一个努力学习、求上进的学生 。她聪明乐观,待人诚恳,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上课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做好每堂课的笔记。 向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学习态度端正,不骄不躁,默默地接受老师教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工作方面, 你认真负责,敢于承担责任,能很好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一名工作能力强,责任感强的优秀学生。讲文明礼貌,与同学关系融洽,活泼开朗,助人为乐。

三年的高中生活是清苦的、枯燥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 而这即将走向结束。经过三年的磨砺,知识将是你无穷的力量。三年的付出与艰辛将会换成美好的生活。你那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将会引领你步入成功的殿堂。相信你以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愿你一切梦想成真!!!

推荐第5篇:本科专业去向总体分析

本科专业去向总体分析——2015高考报考指南

1就业率比较低的本科专业:法医学、法学类、科学社会主义、中医学等(就业率均在 80%以下)。

2、国家机关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侦査学、法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英语、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査、汉语言文学等。

3考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本科毕业生出国最多的专业: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

5、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专业:艺术设计、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水产养殖学、法学。

6、科研设计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

7、中、初级教学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

8、医疗卫生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 检验技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高考志愿填报:2015最热门的8个工科专业

1.计算机类

就业岗位多 高端人才俏

【专业解析】 计算机是个大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个专业。其中最核心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有很多院校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远远高于一般“会操作计算机”的使用者,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系统、新软件、新功能。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IT类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等,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同艺术类专业结合,产生了不少新专业,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毕业后可以进入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动画公司及企事业广告部等工作。 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大,就业薪金不菲;软件工程专业,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专业解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学中机械大类的一员,这个专业包括了三部分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它是一个以机械结构的设计、加工、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等。

【就业前景】 就业岗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研发人员、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机械行业实践性强,看重经验技术,当经验和技术都积累到一定阶段,可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时,各方面待遇会比较好。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从该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来讲,比较适合男生。

3、土木工程

技术含量高 真不是“搬砖专业”

【专业解析】 按照培养侧重点,各学校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不同方向,土木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与人们的住行密切相关。 【学习课程】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

【就业前景】 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土木工程的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想为自己增加砝码,需要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如全国

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全国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特别标注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4、通信工程专业

让沟通无极限 世界零距离

【专业解析】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并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基础、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等。(课程根据院校不同有所差异)

【就业前景】 从就业类型上说主要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软件如软件开发、网络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编译等;硬件方面主要是去电子通信器件一类的公司。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本科毕业后除了就业以外,学生还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也相当高。

5、建筑学

建筑师的摇篮

【专业解析】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马英副院长介绍,传统的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一门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现在建筑学更多的是研究解决建筑的空间、功能和形式等问题。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等。(各校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

1)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

2)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从事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

3)在建设厅、规划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建设行业管理、城市管理、房屋质量检测、古建筑保护等工作。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

【专业解析】 电气工程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工学中的电类专业可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类。具体到专业上来说,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是以弱电为主;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

【学习课程】 需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对口的就业领域是国家电力系统,主要是指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等。除了国家电力系统以外,大多数人的工作岗位更多偏向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制造公司、电气设备厂和其他与电相关的工作。如果能进入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如通用、西门子等,年薪也相当可观。

7、测绘工程

测经纬 绘蓝图

【专业解析】 测绘工程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各类地学信息的一门综合的信息科学。现代测绘科学与技术以卫星导航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它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GP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等。 【就业前景】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测绘工程专业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行列,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基础测绘、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到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都需要专业测绘人员。同时现在测绘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大改善了测绘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其他专业相比,测绘工程还是比较辛苦,所以选择该专业的男生更多一些。

8、车辆工程

工科中的就业“排头兵”

【专业解析】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利用如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

【学习课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现代汽车实验学等。 【就业前景】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推荐第6篇: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为期五天的“乐山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评卷活动已结束,此次考试本着考查学生知识运用情况与语言感悟能力为指导方针,分数严格控制在人平82--85分之间。阅卷工作完后,我个人针对本次中考试题及每小题对应的答题方法技巧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全卷总分150分,客观题24分,主观题126分,具体分值安排如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考查方向:

1、基础的汉字字形、字音掌握情况;(牢固识记课后出现的365个词语)

2、成语的应用技巧;(课后出现的成语要掌握其字面意义、比喻义、引申义,成语的语境与感情色彩要与原意保持一致)

3、名著导读知识点的考查;(掌握课后30本名著所涉及的作者简介、主要内容、思想内涵、作品评价、人物性格、语言特色)

4、课内文章词句篇的考查。(在对三年来所学课文的熟悉与了解程度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考查学生,一是准确词语的填写,一是课文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的分析把握)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出题老师给我们的是一则课外古文,要求在五分钟内读完文章并了解文章全意。

考查方向:

1、一词多义的考查。(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情况,如:其,之,而、为、绝、于、为等词)

2、古今差异或词语活用的考查。(文言文词语古今用法存在很大差别:词义范畴缩小,词义范畴扩大,词性色彩发生改变;词语活用包括:动词活用做形容词、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考查范围: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与人物性格的分析。

初中阶段我们会学习几十篇文言文,平时要对所学文章进行准确朗读,掌握其节奏、词意、句意、主要内容、写作意图、语言特色、人物性格、以及了解涉及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历史故事。重点放在一词多义、古今差异、词语活用、文学常识、句子翻译、节奏划分的训练上。

推荐第7篇: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发展,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韩系汽车尤其是北京现代汽车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位居国内汽车行业前五位,市场前景看好。应该在认真总结09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对策,积极应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将北京现代汽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近日,有幸参加了北京现代汽车一款B级汽车的商评活动,看了样车以后,首先是眼前一亮,然后是为之一振,总体印象是该车投放市场,将大大提升北京现代汽车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形象,为此,由感而发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趋势与判断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若干趋势性变化:

1、国内汽车市场2月份最终结果尽管还没有发布,但从全国十几个主流汽车市场信息反馈,1月份汽车销售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增长,与09年12月环比有大幅下降,统计数据达到行业预期的乐观状态,但其中含有相当大比例的09年底欠账还账销售量。如果减去这部分销售量,实际净增销售量并不乐观。

2、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比去年12月份至少下降20%-30%,尽管有大雪造成的交通影响问题,但实际销售情况下降明显,看车的客流明显减少,消费者观望情绪在增加。2月份,尽管数据仍未出来,但实际情况非常清楚,2月份与1月份销售数据肯定形成较大的反差,因为节前节后传统的销售高峰均未出现。

3、09年底,由于购置税政策的调整,消费者狂热购车形成的销售量的提前释放影响,至少对2010年一季度影响是全国性的,是巨大的。

4、按照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目标,每个月产销应在125万辆以上,从已经过去的一月份销售情况看,这一目标尽管达到销售166万辆,其中除去还账以外,净增长量很可能仅达到平均水平。而二月份产销量有可能在100万辆左右,上半年月均产销计划压力增大。

5、由于09年汽车销售高速增长,使得售后市场与销售市场不适应的矛盾加剧,目前全行业主要盯在1500万辆的产销目标上,售后服务市场暂时还没有得到高度注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6、据近日媒体报道,09年全国质量协会报告,投放市场半年以内的新车质量投诉快速上升,必将使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更加谨慎。

7、目前,关于丰田汽车在全球召回的报道铺天盖地,尽管丰田汽车2008年取得了产销世界第一的地位,但09年但目前为止其召回总量,已经大于产销总量,不得不引起国内汽车行业的

高度注视与关注。当然也会为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提供一定的市场机会。

8、京城关于提高停车位收费的舆论越来越大,而且正式出台了实施基本方案,影响很大,加上快速发展公交的影响,一定会对2010年京城车市分流起到重要的动作用。

9、二手车市场2010年将有一个高速的增长;

10、过去是有钱人买车,现在是普通人买车;

11、大城市汽车总量增长趋缓,二三线城市快速增长;

12、舆论认为汽车信贷消费2010年将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家信贷政策有可能向严格控制调整,因此很难形成汽车信贷消费热点。

13、目前关于机动车征收环境税的报道越来越多,舆论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是全国性的影响,据报道排量越大缴税越多。由于具体出台标准、时间尚未确定,已经增加了消费者观望情绪。

(一)、产销总体目标已确定明确

1、政府已经明确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增长10%的总目标。

2、09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10%即应达到1500万辆的目标。

3、部分专家预测可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甚至有些专家预测有可能保持45%的增长水平!

4、在09年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各厂家都调高了2010年的产销目标,并预测产销将增长15%-30%的水平。产能过剩上半年有可能形成,并促使汽车销售竞争加剧,包括价格竞争。

(二)、目前经济发展和汽车市场出现的变化及分析

中国经济年会(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高层人士观点明确,即:我们已经进入了充满不确定因素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呈现缓慢曲折的恢复过程。关于经济方面变化:

1、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也必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民生问题影响,住房高速涨价影响。

3、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2%。

4、有专家称:2010年中国通胀率可能超过5%(警戒线是4%)。

5、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失业问题(主要是房地产土地大量供应形成的),问题突出。

6、自然灾害现象突出,影响巨大。

7、国内现阶段通胀预期加大,影响巨大。

关于汽车行业方面:

1、国内及京城汽车市场1月份尽管统计数据达到了新的高峰,一是一些影响因素起作用,二是汽车市场并未形成汽车销售高峰。

2、政府正式确定2010年汽车行业产销目标增长10%。

3、各厂家调高了2010年产销目标,其中自主品牌企业产销目标平均增长72%。

4、一个月内,政府两次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月初主要是由低标准调高,月中主要是将以旧换新政策与1.6及以下购置税优惠政策结合共享。

5、政府正在制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补偿标准。

6、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缺货加价与优惠促销、降价促销都十分突出的特殊现象。汽车缺货和加价现象正在令广大消费者十分厌烦,形成了较强的观望情绪。

7、东风汽车集团在当前形势下,率先公布了正式实施以租代售新的营销战略,必将对营销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8、目前正在面临中央两会和个地方政府两会期间,关于公款购车消费的舆论加大(据统计每年公款购车消费高达3000亿元,平均每辆车费用高达10万元)。

9、工信部已经正式明确:五大部门作为2010年汽车行业重组兼并的重点,汽车行业位列其中。

10、汽车市场将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转移,汽车下乡也将加快发展。

11、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汽车销售消费的方针已经形成共识,即:总方针为不限拥有,有限使用。提倡组合出行方式。

12、汽车消费特点:过去是有钱人买车,现在是普通人买车;中国的车市已经进入普通消费时代。

推荐第8篇:沃尔玛总体营销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引 言 沃尔玛在我国的扩张能力引人注目,已成为零售业学习的样板和研究的样本。从经营战略来看, 沃尔玛“天天平价, 始终如一”。它的低价销售不只是一种商品, 而是所有商品; 不只是一时的, 而是常年的;不只是一地的, 而是所有地区的( 肖怡2001) 。从信息化资源来看, 沃尔玛的成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 信息技术战略与零售的整合基础上的( 詹正茂2003) 。从现场营销来看, 沃尔玛重视争取理性顾客, 要让顾客在熟悉的地方方便地找到商品, 体现在商品的选择和每日低价的贯彻上( 郭佳信2005)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 沃尔玛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倒三角形,位于最上层的不是公司老总而是公司员工, 管理者和员工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体现了山姆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员工的, 员工就是如何对待顾客的。员工在沃尔玛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一般企业不能比拟的( 董进才 2004) 。 参考书目: 《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 《沃尔玛2011年报》 《沃尔玛的战略分析》 ; 《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 《从财务角度看沃尔玛的经营战略》会计之友2007年9期上 《 “沃尔玛模式”VS“家乐福模式”——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分析》企业导报2010 年第1 期 《沃尔玛财务分析》 ; 《沃尔玛、家乐福管理经验解析》 ; 《沃尔玛》-维基百科 《沃尔玛发债20亿美元扩张业务》乐琰 第一财经日报2010-4-13 《沃尔玛、家乐福管理经验解析》芫卉.[J].上海质量.2008(8) 《沃尔玛进军电商不利 年营收不到总营收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8-19 《沃尔玛2009全球采购战略》 黄贞 《中国商贸》 2008年12期 《沃尔玛发债20亿美元扩张业务》 乐琰 第一财经日报 2010-4-13 《沃尔玛将加快新开中型连锁店步伐》 文武 新浪财经 2011-6-16 1

一、公司简介„„„„„„„„„„„„„„„„„„4

二、公司战略环境分析„„„„„„„„„„„„„„5 1.外部环境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7

三、

分销策略1.

2.定价策略 3.品牌策略 4.物流策略

四、总结与启示„„„„„„„„„„„„„„„„„9 2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公司所在地址:美国阿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色州本顿维尔市西南八街号702

主营:在全球以多种方式经营零售业务。沃尔玛通过提供种类齐全的商品和服务 截至年月日星期一沃尔玛收盘价2013610 简介:年月日发行万股股份。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为

2009 6 1 24,465.0501 350000.00 万股。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年其销售额突破亿美元,年更是创世界19914001995纪录的实现年销售额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之和。今天的沃尔玛拥有9362133家沃尔玛商店,家山姆会员商店和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德国、英国、中469248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南非、印尼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3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二、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 人口环境 虽然说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就宏观环境看来,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总数较多;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镇居住人口呈集中趋势。不断增长的人口总数及集中化的人口居住环境给零售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 经济环境 和平的世界发展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呈又好又快的状态稳步发展,人均购买能力增强,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开车购物已经成为沃尔玛大道上的寻常风景。 (3) 社会文化环境 沃尔玛强调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沃尔玛将顾客定位于“公司最大的老板”,站在顾客角度提出天天平价、三米微笑、满意等原则。三米微笑原则200%要求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规定员工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沃尔玛内部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唯一允许迟到的理由就是“顾客服务”。满意原则200%表现在鲜食部门的自制食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沃尔玛都保证退货并免费赠送一份。优质的社会文化环境为沃尔玛留住了大量忠实顾客。 (4) 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零售业发展的进程,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远程交流、物流应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举例说,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24一体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5) 全球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了跨国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沃尔玛在世界多个国家都设有商店和购物广场,其本土化的形象使沃尔玛在异国他乡也能很好发展。 4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 沃尔玛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1.著名的零售业品牌,拥有良好的企业和1.控制力不够强; 品牌形象,购物可以体验到“一站式”2.由于产品多样化,相对于其他产品较集的服务; 中的竞争者来说比较没有弹性,涵盖了2.物美价廉; 服装、食品等部门,竞争存在劣势; 3.天天平价,产品多样化,强大的物流系3.不够全球化,目前只开拓了少数几个国统和领先的IT技术; 家的市场。 4.管理人性化,企业文化重视人力资源管 理,将员工视为伙伴,优秀的人才; 5.有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供货商,并通过自己的大规模采购获取更好的价格。 O机遇 T挑战 1.采取收购、合并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与1.称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 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 2.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业务国家遇到政2.专注于欧洲或者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 治上的问题; 3.多种消费品的成本趋向下降。 5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分销策略 零售商的好处是有助于产品广泛分销 ,缓解生产者人、财、物等力量的不足 ,间接促销 ,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但是分销可能形成“需求滞后差” 。可能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导致抵触情绪 。不便于直接沟通信息。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沃尔玛采用的是一级渠道:即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是是典型的短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的服务产出水平下,达到整个渠道费用的最小化。有由于沃尔玛的雄厚实力,采取了与制造商的超大规模合作,因而拿到了很大的折扣,又由于是短渠道,则中级消耗较少,这就促成了沃尔玛的低价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零售商,顾客,都是受惠者。 在此时, 厂家对渠道的控制程度相对于长渠道来说比较高;因而减少了了渠道服务水平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沃尔玛主要是一般的日用消费品的零售商,因而采用的宽渠道使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面对于不便于直接沟通信息的情况,沃尔玛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 当沃尔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城市市场进军的时候,它们已经大大更新了原有的竞争优势集合,比如,加强了对制造商议价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和他们的合作关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库存管理的完善和改进等。 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武装下,沃尔玛可以很容易地记录和查询每个店铺和整个企业的销售数据,并预测库存需要和变化趋势。信息技术,尤其是它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沃尔玛和它的供应商之间能够即时共享信息,帮助供应商计划未来生产和送货的日程。这种合作关系比大多数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合作甚至还要默契和有效率。通过引进新的竞争优势,沃尔玛再一次把对手甩在后面。

2、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包括:基本价格、价格水平、折扣、折让、支付期限、信用条件、组合价格等。 沃尔玛一直都特别重视价格竞争,长期奉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沃尔玛 以“天天平价,始终如一”为重要宗旨。天天平价和一般的削价让利有着本质的区别。天天平价是折扣销售额的基础,是把减价作为一种长期的营销战略手段,减价不再是不定期地换季大甩卖或推销滞销产品时才使用,而是作为整个企业市场定价策略的核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依托。 6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3、品牌策略

沃尔玛在中国的几家卖场中有高达1800种自有品牌的商品在销售。按照计划,该公司还希望在未来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中国总销售额的比例从目前的2.5%提到20%。另外,该公司在中国每年上百亿美元的采购中,居然有90%以上是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商品。沃尔玛希望其自有品牌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但确定哪些产品适合开发自有品牌决定于市场中这一品类商品的全国性品牌数量、行业利润、做自有品牌可能的规模、供应商数量等因素。沃尔玛的品牌有些行业不会涉足:一则因为行业利润非常低,还需要售后服务;二则市场品牌比较成熟。

4、物流策略 1供应链制胜的关键是永远都要比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 沃尔玛一时间成为商业神话离不开其管理方式上的卓越,而供应链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其卓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顾客需求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123物流配送体系管理。)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4 1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四、总结与体会 沃尔玛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它的成功离不开每一步每一个营销战略。它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因素,顺应时代发展及时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作出相应的反应:发展技术,扩张市场,配送中心的建立等等。除此之外,降低成本,应对公司内部资金情况作出的战略调整也是十分到位全面的。例如,沃尔玛所有的业绩都是依靠长期的细致管理工作,苛刻的成本管理,坚持天天低价的策略,赢得了长期的胜利。 沃尔玛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是一个成功实现营销战略的案例。但是目前,沃尔玛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工会问题:自成立之初,沃尔玛反对员工参加工会。至今为止,沃尔玛仍未在公司中成立工会。为此,2003年9月

2

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就此发出声明,敦促沃尔玛必须早日成立工会;②血汗工厂问题:最近,美国有关劳工组织就沃尔玛向一些拉美及南亚地区的“血汗工厂(sweatshop)”(这些工厂违反劳工法规,生产条件恶劣且大量雇用童工)采购问题向沃尔玛提出质询,要求沃尔玛披露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对违反劳工法规的工厂,停止对其商品的采购。企业以创造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但如若把自身利益看得过重,而忽略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不顾及社会赋予自身的使命和人们的期望,必然会激起社会公愤和舆论谴责,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以及近期的

2板鸭事件。如果这些问题不得到彻底的解决,长久下去必将影响到沃尔玛的进一步发展。 沃尔玛一直都在努力改变其在中国的不利局势,并加快了在华扩张的步伐。在中国进展 的不顺畅使得沃尔玛不得不考虑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以应对巨大的体制和文化差异来适应中国市场,而目前中国的零售业现状来看,本土零售商的日益强大,世界知名零售商的大量涌入,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但只要能进行有效地变革,也仍然有无限的机遇,沃尔玛未

3

来的中国之路是任重而道远。

2《从企业财务目标角度分析沃尔玛的成功之道》3

《沃尔玛的战略分析》 8

推荐第9篇:企业总体经营分析报告

企业总体经营分析报告

在这七节课的ERP沙盘模拟经营中,我担任的角色是CEO(总裁)。主要职责做出企业整体规划、企业年度规划。决定重要决策以及组织协调组员之间的配合等。

总体来说,我们六年来的经营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企业前两年主要是生产P1产品,但是我们有本地和区域两个市场,虽然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我们产品单一,因此一直在亏损。在第三年以后第六年以前我们是区域市场标王,而且有P

1、P

2、P3三种产品和本地、区域、亚洲、国际这四个市场,不仅产品丰富,而且需求量大,明显呈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我们公司有了盈利。我们还拥有1条生产线—4条手工生产线,3条半自动生产线,2条全自动生产线,还有一条柔性生产线。其实我们公司用很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在最后的出现了决策的失误和生产线折旧过多,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亏损弥补完,这一点对与我们来说是很遗憾的。

我们D组六年的经营成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决策失误、广告投放不合理等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组员之间的配合还是不错的,各成员各司其职,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应承担之责任。我作为CEO,没有做出较好的经营规划,没有认真分析市场预测,导致经营过程中进行决策时犹豫不决,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比如营销总监对市场以及销售情况做出预测,并进行执行,对广告的投放,第一年以3M的广告费没有取得相对较好的订单,使企业亏损较多,而第二年投放广告较多,使企业获得了区域市场的标王,这对以后广告投入

的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第四年没有进行调查情况下,导致最后广告费投了较多没用的,浪费了资金。这使我们少盈利很多。(如图1)

1我们企业每年都能按时交货。生产总监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将每一年的产量算的很准确,所以我们六年来没有一次违约记录。在市场方面,我们放弃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在第六年实现我们的目标—进军国际市场。采购总监能够及时下订单收料以及付款,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财务总监对现金进行了预算,财务报告准确,做好每一笔现金流入与流出,计提折旧、产品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等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对财务知识和心理是极大的考验。但是由于我们急于扩大生产线造成资金短缺,所以贴息较多,几乎每年都贴息,而且导致我们还借了高利贷,使得净利润降低

在这几年中虽然第四年广告策略有问题,但我认为还是第四年经营较为好,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在这年我们费用相对不高如图2,销售收入也比较好,只是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如图3)

图1

从图上可看出产品的直接成本比重最大,对销售影响较大;利息所占比重为其次,对销售的影响也较大;其他的变化幅度一般。

图3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没有进行ISO认证以及国内市场的开拓,较长远来看对企业经营不利。而在本年,广告投入过大,导致其综合费用增多,折旧以及贴息较多,但市场占有率较高(如下图2)。

下面我就拿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做一个评估。

上图是我根据资料粗略的制作了一个市场占有率以及产能组合图。每个组都被列在各个战略集团中。

和我们组在一个战略集团的是,进入的市场较早。有优越性。所以市场占有率要比我们高。但是我们公司生产能力很强,因此市场所占份额虽然没有他们的多,但是我们所占的也不少。

我们的企业战略定位

我们本就是想在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而我们在经营中不断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是我们拥有很强的产能,于是我们就想一步步的将大多数市场都占领。显然,我们的策略出现可很大的问题。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于是在第第五年拿单结束后,我们将区域市场标王位置也丢了。这是非常大的失误,也造成了我们组是失败。所以,我最后实现的也只是刚开始对企业战略定位的目标--第六年进军国际市场。

团队合作

团队精神已越来越被当代企业所重视,团队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团队合作的很好,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六个不同性格的我们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人人关心,人人用心,以公司的生存为己任,都各司其职,时刻抓住市场动态,准确定位市场。CEO进行各方面的协调,财务总监需要将每一笔支出收入记得清清楚楚,生产总监需要管理好生产线和预计产量以及需要下的订单,而物流总监必须和生产总监配合的很好,这样才不至于订单下错,使生产线空

置或违约,销售总监需要和信息总监进行市场的沟通。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和其他企业的资讯,从而很好的对市场进行预测让CEO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从中让我们明白,团队中的六个人必须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相互配合与再相互帮助中完成的工作,每个人都负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任务。如果六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缺少团队意识,那么这个组肯定不能独立经营的很好。

企业经营效绩分析

推荐第10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城乡两栖阶层是指农民流动工。工人阶层是指职业上的工人,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近年来把知识分子、干部都纳入了工人阶级之中),工人阶层除了工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以外,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的基层工

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 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 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 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 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

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11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

精英能够真正融入城市之中。城乡分割,人为地把人分为两种身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它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作用。要完全打破城乡分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间阶层比重太小,社会阶层呈金字塔结构。西方学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是一个占比重最大的阶层,一般占社会就业人口的20%到40%。社会结构呈橄榄球形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间阶层比重在11.8%左右,比发达国家小得多。中国的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比重过大,社会阶层结构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状的砖瓦建筑是稳定的,因为它重心低。而金字塔状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下层比例太大,想改变自己地位的人太多。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恒心”,希望通过社会变动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社会就不稳定。一个社会有较多的人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个社会就比较稳定。此外,中国由于中间阶层太小,中下阶层的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 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腐败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腐败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 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

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 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上劳动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只能被迫接受不公正的条件,在企业里,又没有保扩他们利益的劳工组织。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在劳资矛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企业一方。在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上,分散的劳动者面对有组织的企业,只能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工人对待资方不公正的待遇采取的对策是:“跳槽”,离开这家企业,另找新的工作;消极怠工;破坏机器(深圳曾发生过一起纵火案,却使一些无辜者受害)。这些都是单个人或小群体行为。在个别地方和企业,在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工人也曾自发组织过罢工,但范围不大,影响面小,常常被资方另招来的新工人所瓦解。有的罢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投资方作些让步,但事后资方很快将罢工组织者开除。这些劳资冲突虽然没有发展为重大的社会事件,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是很危险的。劳资冲突不仅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发生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兼并、拍卖、破产)职工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安排或没有听取职工的意见,是近两年来劳资冲突的一个新的爆发点。自1996年以来,因资产重组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在各地常有发生。在企业兼并破产以后,国有企业的工人实际上已成为雇佣劳动者。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和对私有企业的传统观念,使得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在国有企业干了几十年的工人和兼并这家企业私人雇主最容易发生冲突。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包袱也会引发劳资冲突。前面已经分析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本应是工资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由国家集中起来了,由国家来提供上述保障。在这方面国家对工人欠债很多,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不少企业发不出工资,报销不了医药费。国有企业因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大批工人要下岗,工人下岗的时候应当是清算过去国家欠工人的债务的时候。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债务。如果下岗工人缺乏生活保障,很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其中,那些产业单一的资源性城市(如以矿区形成的城市),资源采尽以后矛盾最为尖锐:这里产业单一,除了开发资源没有别的生路;这里下岗工人最集中,最容易引发集体性冲突;这里的工人“同质化”程度很高,内部队意见很容易一致。全国资源性城市有上百个,如果不及早采取安置工人的措施,资源采尽之日,就是矛盾爆发之时。。第二个危险点:农民和农村强势群体的直接对峙 如前所述,广大农民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一个农村强势群体。这个农村强势群体是由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经营者、私有企业主、粮食收购店、派出所、工商、税务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强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上来看,不算上等阶层,但在农村,他们有钱有势,临驾在农民之上。在有些地方,农民和这个群体势如水火。村民委员会本应是农民的自治组织,如果真正按民主程序产生,可以加强农民的政治参与,从而可以缓和阶层间的矛盾。但是,村民委员会实际是乡镇政权的延伸。而乡镇政权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的产生,党支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第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只是村里的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由乡镇党委任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书记不喜欢的人怎能选上第二把手?乡镇一级政权有着强烈的权力扩张行为。党委、政府、乡镇企业高度一体化,党政财权高度集中于乡镇党委,又缺乏权力制衡。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和农村的封建残余结合在一起,使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挂在墙上的空洞口号。由于农村基层政权被强势群体所把握,或者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所以,农民和这个阶层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近几年来,农民和基层政权直接冲突的事件履履发生,其中有些冲突规模很大。在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近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其激烈程度令人震惊。在农村基层,强势群体和广大农民正面对峙,这里“着火点”最低,矛盾最尖锐,在这里最容易发生社会冲突。这种冲突是危及社会安全的触发点。一旦触发,就难以熄灭;不迅速熄灭,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冲突的常常是预料不到的偶然因素,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强势群体过于张狂,使农民忍无可忍,不得不愤起反抗。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事件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触发点:一是农民负担太重,乡村干部强行收缴。二是乡村干部在土地、山林、鱼塘的承包中,牺牲农民利益,偏向强势群体。三是乡村干部利用集体土地谋取私利。土地本是集体所有,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但乡村干部掌握着土地的支配权,他利用土地发包、土地使用权出售等从中谋取私利,四是乡村干部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偏袒强势群体,甚至包庇坏人,压制善良百姓。五是宗族斗争、权力斗争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结合在一起,可能引起械斗。六是乡村干部作风恶劣,任意打骂农民。以上六个方面也是防范农村阶层冲突发生的工作重点。1999年3 月,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在湖南省人大代表

团说,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第三个危险点:低层群众对上层腐败强烈不满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调查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群众最不满意的是腐败。最近两年,除了权钱交易没有得到节制以外,腐败又在几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腐败。二是公安、检察、司法的腐败。三是“官-商-黑”三位一体的情况开始出现。这是群众最为愤慨、最为忧虑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腐败是社会大脑的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出了毛病;第二方面的腐败是社会的免疫系统出了毛病;第三个方面的腐败是指在个别地区官员、私有企业主和黑社会势力相互勾结,局部政权已经变质,不可能通过行政和法律等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与权力关键部门腐败相对应的是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和农民的贫困。农民贫困问题造成的危险前面已有阐述。产业工人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医疗费报销不了,又失去了工作。他们对上层腐败最为反感。他们和农民不同的是:集中。处于同样不良境遇的人群集中在一个工厂,集中在一个居民区,他们本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迫害,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 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

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人权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人权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第6页)一文由www.daodoc.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2篇: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

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上等阶层。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大型私有企业主对改革以前否定私有经济的政策心有余悸,担心一个早晨会失去财产。他们最希望宪法中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当今上等阶层的人不一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知道,今后这个阶层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或有更高的学历。他们想把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女,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并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子女安排好的位置。2。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约30万)、中高层干部(约30万)、中型企业经理(约700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约90万)。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约80万),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金融保险、电信等,约2000万人)总共大约2930万人左右,占全国从业人数的4.2%左右。这些人处于中国社会的中上层位置。对普通人来说,上等阶层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他们认为经过努力中上阶层是可以达到的。中上阶层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成功象征。这里说的中高层干部是指局级、处级干部(这还得看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县里,科级干部在县里也算中上层了)。这两级干部没有决策权,上司对他们的地位升迁有着决定性作用,上司决定他们的命运。他们是各项政策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审批”权。在社会转轨时期,这些“审批权”有很高的含金量。但他们也得小心,要职务提升,就得廉洁一点;太廉洁,又很清苦。他们只好在二者之间“踩钢丝”。也有人大胆地利用权力聚敛财富,再将这些财富的一部分“孝敬”上司以获得升迁,但这毕竟是很危险的游戏。中型私营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应当处于中上或上等地位,但由于声望处于中下或中等地位,所以综合起来成为中上等阶层。中型国有企业经理还是工薪族,有的承包了他所经营的企业,收入就高一些。他们的财富没有同规模的私有企业主那么多,但其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高于私企主。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中型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很不规范的市场中拼博,风险大,他们希望企业发展起来,有时又担心“红旗能打多久”,一个决策失误就会使企业走上困境。为了企业发展他们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去“寻租”。在这批人当中,行贿并不是个别现象。高级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中间的科学家在每次职业声望调查中都名列前茅。他们的收入不如私有企业主和企业经营者,但非常稳定。他们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官员们也很尊重他们,他们说话有分量。

3、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全国知识分子约3000多万人)、一般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1997年全国约有3000多万人)、中小型私有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按收入排序,取其最高的五分之一,1997年从业者为1100万人),他们的收入、权力、声望或者三者的综合,处于高层、中上层之下,而又在其它阶层之上,他们的社会地

位处于中等。他们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只要努力,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可以进入中上阶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有向下流动的可能,但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要小。所以,他们有比较安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等阶层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子女愿意读书,他们都希望孩子有大学毕业或更高的学历文凭。为了子女上学,他们不惜拿出终身的积蓄。中等阶层应

当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当前这个阶层总人数大约8200万人,占从业者总人数的11.8%左右。4。中下阶层。农民阶层(稳定劳动阶层,1997年33095万人);城乡两栖阶层(不稳定劳动阶层,全国最多8000万人,但其中多数统计在农民之列,估计在工农之间有3000万左右);工人阶层(稳定劳动阶层,约1.2亿人)。这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他们的收入地位、声望地位处于中下水平。权力地位更是低下。这个阶层总共约有4.8亿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69%左右。这里的农民阶层是农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城乡两栖阶层是指农民流动工。工人阶层是指职业上的工人,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近年来把知识分子、干部都纳入了工人阶级之中),工人阶层除了工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以外,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中下阶层中如果再分层次的话,工人较高,其次是两栖劳动者,农民最低。作为两栖劳动者的流动民工的收入在工人和农民二者之间,这是就总体而言,部分流动民工的收入可能高于部分国有企业工人。这个阶层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多,但他们寄希望于子女,为了下一代的地位能比他们高。其中有些家庭忍受着种种困难也要让子女上学,但是多数家庭无能为力,能让孩子上个初中就算不错了,能够上大学的农家子弟是百里挑一的。工人子女多数上职业中专,上大学的也是少数。5。下等阶层。城乡贫困人口,如农村无地、无业者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1亿左右。其中,城镇贫困人口近3000万人,进城民工贫困人口10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约6000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14%左右。这个阶层的人没有固定收入,他们只能找点临时工作取得微薄的收入,有的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城市的失业工人和下岗工人还可以得到一点最低生活补贴,农村的无业者成为没有生存基础的游民。他们的子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子女也很难向上流动。此外,中国还有社会有害阶层。他们是犯罪者,如卖淫者、吸毒者和有组织犯罪者。从数量而言,这批人大多出在下等和中下等阶层,但是,其它阶层也出犯罪分子,如经济犯罪的大案要案多出在上等阶层和中上等阶层。中国阶层结构模型:以1997年为例阶层职业从业者年总收入从业人员百分比上等阶层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2.5万元左右5-10万元10-100万元100-300万元1%左右上中阶层高级知识分子中高层干部中小型企业经理中小型私有企业主外资企业的白领雇员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5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5万元左右10-100万元5-20万元5万元左右4.2%左右中等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工作者一般机关干部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者2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3万元左右2-2.5万元2万元左右2.5万元左右2万元左右3万元左右3-10万元11.8%左右中下阶层工人阶层城乡两栖阶层农民阶层8000元左右5000元左右3000元左右69%左右下等阶层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困难户3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13%左右 中国当前阶层结构的特点从上面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前社会分层有以下几个特点:80%以上的工农大众处于社会中下层(69%)和社会下层(13%)。这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的中下层和下层是农民、工人和流动劳动者。他们以体力劳动为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工农劳动大众被称为国家主人,但是,他们向社会付出最大、得到社会回报最少的阶层。这个占总人口80%以上的阶层处于较低的的社会地位,这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相悖的。中国农民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收入低,二是负担重,三是和乡村干部矛盾尖锐。农民收入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人口过多。农业人口比重的缩小,将是漫长的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所以,农民收入低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农民负担重一是因为需要农民养活的基层干部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二是要农民承担乡村公共产品的费用,如义务教育经费、而乡村公共工程的建设费用,而乡村公共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是由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决定,而是由干部创造“政绩”的强烈冲动而定。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一是来源于基层干部的任务(收粮派款,刮宫引产)和农民的利益有直接冲突;二是农民民主权力没有保证。村委会的选举半数以上流于形式。真正的村务公开极少;三是农村基层政权腐败,甚至部分基层政权被乡村流氓掌握。工人贫困的第一个原因历史造成的。改革前工人拿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工资。工资中的一部分被国家集中起来,理应为工人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方面的条件,但却投入了没有效益的建设之中。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的工人却没有自己的住房,医疗、教育也没有保障。工人贫困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承担着改革的成本,通过他们下岗来解决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困难,他们下岗经后,国家并没有弥补过去“不足额工资”的欠帐。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差别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和城市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观念,年收入2000元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可能和年收入7000元的工人差不多。所以,很难在超越城乡之上建立全社会的阶层模型,历来把“农民”作为一个独立阶级划分出来,现在还难以改变这个状况。改革开放20年来,农民处于分化之中,在农村出现了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干部、私有工商业主、农村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农业科技人员等)等多种社会角色。其中有些角色已经不是农民,而和城市中相应的角色接近,但不完全相同。如乡镇企业工人和城市里的工人,城乡的私有企业主,其收入来源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接近。所以,像这样城乡接近的阶层就可以划在一起。如私有企业主既包括城市的,也包括乡村的。工作较固定的乡镇企业工人也可以划归工人阶层。但是,在农村他们和农业劳动者相比毕竟是少数。“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身份依然存在,几千万流动民工还是农民身份,只有少数精英能够真正融入城市之中。城乡分割,人为地把人分为两种身份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它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作用。要完全打破城乡分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间阶层比重太小,社会阶层呈金字塔结构。西方学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是一个占比重最大的阶层,一般占社会就业人口的20%到40%。社会结构呈橄榄球形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中间阶层比重在11.8%左右,比发达国家小得多。中国的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比重过大,社会阶层结构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状的砖瓦建筑是稳定的,因为它重心低。而金字塔状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下层比例太大,想改变自己地位的人太多。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恒心”,希望通过社会变动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社会就不稳定。一个社会有较多的人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个社会就比较稳定。此外,中国由于中间阶层太小,中下阶层的比例过大,社会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实际市场容量和12.5亿人口不相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启动消费十分困难。中间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引导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中间阶层太小无疑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诸多不利。中间阶层太小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但中间阶层发展过于缓慢与上等阶层垄断过多的社会资源有关。上等阶层中的不少人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财富、声望、权力,都处于中国社会的顶端。他们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但不一定都是全社会所敬重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人格甚至受到社会怀疑。这是因为他们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由于目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中国的选官有时不是选优,而是选劣。这样,有些取得了高位的人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疑。再加上官场腐败问题的严重,有些处于高位的人的形象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官员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顺口溜的批评和嘲弄对象。位居社会上层的国有大型企业经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的权力缺乏监督,他们很容易拿到大笔不该拿的钱,被揭露后成为罪犯(被揭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他们该拿的钱也没有拿到。有的人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社会地位大大跌落。所以,他们中间有的人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经理阶层还没有市场化(进入新世纪肖有时展)。他们的功过主要不是靠市场评价,还是靠行政部门评价。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人们羡慕和猜疑的对象。人们羡慕他们的财富,猜疑他们财富的来源。对善于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的成功者,人们是佩服的。对于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而发财的私有企业主,人们视之为社会公害。由于有些大中型私有企业主是利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营机遇、政策漏洞、权钱交易等种种不同的情况发财的,他们的财富是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得到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阶层有一种异样的心态。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私有企业主就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迟早是要消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中国共产党都没有明确放弃消灭资产阶级的主张。所以,私有企业主总觉得头上有一把悬剑。说不定这把悬剑什么时候会掉到他的头上。他们担心他的财产可能一个早上化为乌有。对私有企业的法律定位过于迟缓,私有企业主长期心神不定。他们中有些人把资产转,向国外,为自己开一个“太平门”。1999年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修宪才正式确定了私有经济和和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这使他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江泽民2001年的“七一”讲话使他们心里更加踏实。但是,他们遗憾没有在宪法中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总之,在众目睽睽中的上等阶层并不都是众望所归,心态稳定、实至名归,这个阶层虽然处于社会上层,但社会并不是全然认同他们。由于上等阶层垄断着社会资源且多有腐败传闻,被有些学者称为“垄断精英”而倍受指责。各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不完全对应一般说来,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受教育的情况是正相关的。以美国为例,资本家阶层和名牌大学教育相对应,上中阶层和学院毕业相对应,中等阶层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相对应,工人阶层和中学教育相对应,下等阶层和小学文化相对应。(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明译第97页)但是,中国当前不是这样。有些上等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这种现象在财富地位上最为明显。例如,在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是很多,有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是当年因政治原因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相反,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在财富地位上多数处于中等甚至中下层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财富的流动无序有关。近年来发财不仅仅是靠知识文化水平,而是靠机遇(这中间有很多偶然因素),靠大胆和务实,靠社会关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这些条件。在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方面,过去不讲学历,改革开放以来,学历越来越重要。在省部级以上的干部当中,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然,学历只是给人们一个初始定位,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可以分配到什么工作岗位。在他定位以后的地位升迁中,学历虽然还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看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各阶层之间,在财富、声望、权力方面,有整体发展错位现象。如知识分子的声望地位高,而财富地位低,私有企业主财富地位高,而声望地位低。这种错位说明现有的社会分层并不是很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力地位高、财富地位低的人期望得到财富,和权力地位低、财富地位高的人期望得到权力,他们之间有时互通有无,成为权钱交换的渠道由些而通。阶层冲突与社会安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利益并是不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一些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不过,目前这种冲突和摩擦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是个别的,不是全局的,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这些摩擦和冲突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然而,对阶层间利益冲突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下去,也会危及社会安全。从前面介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当前,有几个容易触发的危险点,只要我们对这个危险点高度注意,积极化解,事先防范,就可能缓和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安全。第一个危险点:工人利益受到侵害引发劳资冲突劳资冲突较多地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之中。不少私有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工人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环境中劳动。在不少私有企业里的外来民工的处境非常恶劣。在这类企业里,劳资矛盾十分尖锐。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一些小型外商投资企业里,工人的状况和有些私营企业差不多。工人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雇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并非个别。这些企业里的雇工大多是单个或小群体的外来农民,面对很不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上劳动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只能被迫接受不公正的条件,在企业里,又没有保扩他们利益的劳工组织。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在劳资矛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企业一方。在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上,分散的劳动者面对有组织的企业,只能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工人对待资方不公正的待遇采取的对策是:“跳槽”,离开这家企业,另找新的工作;消极怠工;破坏机器(深圳曾发生过一起纵火案,却使一些无辜者受害)。这些都是单个人或小群体行为。在个别地方和企业,在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工人也曾自发组织过罢工,但范围不大,影响面小,常常被资方另招来的新工人所瓦解。有的罢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投资方作些让步,但事后资方很快将罢工组织者开除。这些劳资冲突虽然没有发展为重大的社会事件,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是很危险的。劳资冲突不仅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也发生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兼并、拍卖、破产)职工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安排或没有听取职工的意见,是近两年来劳资冲突的一个新的爆发点。自1996年以来,因资产重组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在各地常有发生。在企业兼并破产以后,国有企业的工人实际上已成为雇佣劳动者。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和对私有企业的传统观念,使得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在国有企业干了几十年的工人和兼并这家企业私人雇主最容易发生冲突。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历史包袱也会引发劳资冲突。前面已经分析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本应是工资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由国家集中起来了,由国家来提供上述保障。在这方面国家对工人欠债很多,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不少企业发不出工资,报销不了医药费。国有企业因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大批工人要下岗,工人下岗的时候应当是清算过去国家欠工人的债务的时候。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债务。如果下岗工人缺乏生活保障,很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其中,那些产业单一的资源性城市(如以矿区形成的城市),资源采尽以后矛盾最为尖锐:这里产业单一,除了开发资源没有别的生路;这里下岗工人最集中,最容易引发集体性冲突;这里的工人“同质化”程度很高,内部队意见很容易一致。全国资源性城市有上百个,如果不及早采取安置工人的措施,资源采尽之日,就是矛盾爆发之时。。第二个危险点:农民和农村强势群体的直接对峙 如前所述,广大农民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一个农村强势群体。这个农村强势群体是由乡村干部、乡镇企业经营者、私有企业主、粮食收购店、派出所、工商、税务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强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上来看,不算上等阶层,但在农村,他们有钱有势,临驾在农民之上。在有些地方,农民和这个群体势如水火。村民委员会本应是农民的自治组织,如果真正按民主程序产生,可以加强农民的政治参与,从而可以缓和阶层间的矛盾。但是,村民委员会实际是乡镇政权的延伸。而乡镇政权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的产生,党支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第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只是村里的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由乡镇党委任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书记不喜欢的人怎能选上第二把手?乡镇一级政权有着强烈的权力扩张行为。党委、政府、乡镇企业高度一体化,党政财权高度集中于乡镇党委,又缺乏权力制衡。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和农村的封建残余结合在一起,使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了挂在墙上的空洞口号。由于农村基层政权被强势群体所把握,或者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所以,农民和这个阶层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农民和基层政权的矛盾。近几年来,农民和基层政权直接冲突的事件履履发生,其中有些冲突规模很大。在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近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其激烈程度令人震惊。在农村基层,强势群体和广大农民正面对峙,这里“着火点”最低,矛盾最尖锐,在这里最容易发生社会冲突。这种冲突是危及社会安全的触发点。一旦触发,就难以熄灭;不迅速熄灭,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冲突的常常是预料不到的偶然因素,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强势群体过于张狂,使农民忍无可忍,不得不愤起反抗。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事件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触发点:一是农民负担太重,乡村干部强行收缴。二是乡村干部在土地、山林、鱼塘的承包中,牺牲农民利益,偏向强势群体。三是乡村干部利用集体土地谋取私利。土地本是集体所有,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但乡村干部掌握着土地的支配权,他利用土地发包、土地使用权出售等从中谋取私利,四是乡村干部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偏袒强势群体,甚至包庇坏人,压制善良百姓。五是宗族斗争、权力斗争和经济利益的冲突结合在一起,可能引起械斗。六是乡村干部作风恶劣,任意打骂农民。以上六个方面也是防范农村阶层冲突发生的工作重点。1999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在湖南省人大代表团说,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第三个危险点:低层群众对上层腐败强烈不满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调查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群众最不满意的是腐败。最近两年,除了权钱交易没有得到节制以外,腐败又在几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腐败。二是公安、检察、司法的腐败。三是“官-商-黑”三位一体的情况开始出现。这是群众最为愤慨、最为忧虑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腐败是社会大脑的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出了毛病;第二方面的腐败是社会的免疫系统出了毛病;第三个方面的腐败是指在个别地区官员、私有企业主和黑社会势力相互勾结,局部政权已经变质,不可能通过行政和法律等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与权力关键部门腐败相对应的是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和农民的贫困。农民贫困问题造成的危险前面已有阐述。产业工人为国家劳动了几十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医疗费报销不了,又失去了工作。他们对上层腐败最为反感。他们和农民不同的是:集中。处于同样不良境遇的人群集中在一个工厂,集中在一个居民区,他们本来是有组织的。如果激怒了他们,其后果可想而知。前面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中,中间阶层十分薄弱,低层社会的意愿也缺乏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高层社会和低层社会之间缺乏缓冲的中间地带,很容易形成低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二元对峙。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控制力度。社会缺乏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结构。近两年来,工人和农民上访比较多,集体上访也呈上升之势,也有人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却把减少上访人数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官员的指标。其本意可能是督促下级努力化解矛盾。但是,有些乡镇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在出村路口站岗设哨,层层堵截上访人员,甚至对上访人员进行迫害,这样做将会使矛盾激化。要知道,群众上访,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群众告状,说明他们还相信法律。一旦他们觉得政府不能解决问题,觉得法律失效,他们就不上访、不告状了。这时,真正的麻烦就来了。第四个危险点: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到2001年末,居民储蓄已超7万亿。当然其中分布极不平等,20%的人拥有储蓄80%以上。虽然80%的人拥有不足20%的储蓄,但这是他们家庭医疗、教育、住房的保险基金。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了四分之一。到2002年,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国债依存度(当年发行的国债额/当年财政支出/*100%)、国债还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国债负担(综国债累计金额/GDP*100%)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一旦财政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居民的储蓄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危机就会变成全面社会危机。中国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上面描述的当代阶层模型也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下降,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将会上升,有的社会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有的社会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21世纪中国的社会阶层会发生什么样的的变化呢?从对各个社会群体和具体分析中,可以判断其大体趋势。中下阶层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中间阶层比重会逐渐扩大。目前中下阶层和下等阶层的比重达80%以上。到21世纪,这个阶层的比重将逐渐缩小。与此相应的是,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和操作工人的比重会逐渐缩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将会从现在50%以上逐步下降到30%,20%,最终下降到10%左右。蓝领工人比重将减小,白领员工比重将增加。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减少,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会上升。在工厂里科技人员的比重会提高。那些从农民和蓝领工人分化出来的人,有一部分将进入中间阶层,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智力劳动为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又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和价值观念也不同于体力劳动者。这样的人将成为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中国稳定社会的目标应当逐渐形成“小康大众”,它包括知识分子、普通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企业里的白领人员。由于“小康大众”的形成,中间阶层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1.8%左右扩大到20-30%,或者更高一些。不过,中间阶层的扩大速度取决于上层社会对垄断资源的放弃程度。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下降,有一些社会群体的地位上升 新时代产生新阶级,新阶级创造新时代。在信息社会,将出现智力(科技、金融、管理)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知识、发明,他们是高级”打工仔”,但他们比投资者风险小,生活更安定。那些掌握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人,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上升,其个人地位也会上升。他们会得到年薪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自己的住宅,开着私家车上班,过着现代化生活。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上流。在新世纪,企业家的地位将会上升,他们不再由政府官员的任命,不由政府考核其业绩和决定升迁。企业家将市场化。靠市场的力量来评价他们的经营业绩,靠市场的力量对他们的业绩作出回报。他们的年薪可以很高,除了年薪以外,还可能持有企业的期权。如果股价和他上任时持平,他的期权就没有差价收入。这就激励他努力使企业资产升值。他的利益就在升值之中。他得到的回报是企业资量增量的一小部分。增量的大部分归股东所有。企业家将依个人的成就不同分属于社会的上等阶层和中上阶层。大型私有企业将逐渐变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人资本将会社会化,在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将混合于一个企业之中,这样的企业再不属于少数个人所有。以后新产生的私有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中小私有企业主还将属于中间阶层或中上阶层。今后,中小型私有企业可能如群星满天。政府权力缩小,社会权力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将上升。 在新世纪,政府机构和政府功能将会缩小,政府将集中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直接插手经济活动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庞大的官员队伍将变为精干的公务员群体。由于各种“审批”减少,“寻租”机会也大大减少,将还官员以清白。公务员是依法从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专门职业。公务员将成为一支职能专门化、身份职业化的队伍。最高层次的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届一届地更换人选,但公务员中多数人不随政府人选的更替而变动。公务员将属中上阶层。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那些既非政府机构,也非单纯盈利机构的中介组织的地位将会上升。如金融、基金会,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增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地位会有所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政治权力具有先天的扩张性,它很容易侵蚀个人权利。在政治权力面前,脆弱的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社会权力来制衡政治权力才有效果。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国家、社会二元化,才可能形成制约政治权力的社会权力。所以,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基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政治强权扼杀了脆弱的个人权利,市民社会完全被政治国家所吞噬。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僵化模式正在松动。传统的国家社会合二为一的结构正在解体。正在向国家、社会二元结构过渡。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之中。私有经济的发展,中间阶层的壮大,政府功能的缩小,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是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13篇:背景分析与总体设想

背景分析与总体设想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语言清新、朴实,但又感人至深。它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文章表达的感情真,描写的人性美,极易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份朴实的爱,如何指导学生去抒写生活中这份真挚的情?我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体会、感悟,将朗读与理解课文融为一体,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力在引导学生以读悟情,挖掘语文因素——人物的对语、细节的描写、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咀嚼品味,对重点段落的反复诵读,让学生领悟文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细节描写,知道细节描写的作用。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重点与难点: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多种方法体会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 教法与学法:以读代讲、以问促读、读中感悟。

教具与学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由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 1 -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的茉莉。

(1)课件出示:平淡无奇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袅袅清香

弥漫诗意

(2)课件同时配以茉莉花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这还是茉莉花。请同学们用上课件中的词,带着感情来读读这平淡无奇的茉莉花、洁白纯净的茉莉花吧!

(3)指名读,齐读。(读出理解,读出诗意)

二、精读课文,品味真爱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的幽香让人陶醉,生活中,也有像茉莉一样散发着幽香的感情,那就是爱,是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妈妈说:“真爱像茉莉花”。妈妈为什么这么说?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这种爱?

(一)请轻声读课文6—8自然段,品味爱是什么?

1、找出妈妈的语言,爸爸的动作,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交流妈妈的语言。出示(第7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体会。(从“记住,要等……吃不下去的”感受到妈妈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通过一个善良的谎言让爸爸吃好,体会到爱是一种约定,是妈妈信守与爸爸之间的约定。)

板书:妈 妈约定

3、体会爸爸的动作:(1)“奔”读音?意思?(2)你从这个字读出了爸爸什么心情?似乎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爸爸顾不得整理行囊……

爸爸顾不得……

爸爸顾不得……

(1)生齐读

(2)一个“奔”字我们读出了爸爸的焦急,读懂了爱就是一份担心与牵挂,爱就是一份了解,是心有灵犀。

板书:爸爸牵挂

了解

①小结:“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是啊,爱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过渡:这些爱,就像茉莉花一样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文字里,流淌在

细节中,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用心去读,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真情与真爱。

(二)分角色朗读9—17自然段,感悟真爱,体会深情。

1、出示交流: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指名交流。学生通过读文谈谈总体感受。

(2)抓住“叮嘱”、“紧握”、“恬静的微笑”来体会。

(3)出示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个温馨的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温情永远、茉莉温情、爱如茉莉、茉莉情深……)

小结:妈妈那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如此温馨的画面不就像作者手中的盛开的茉莉吗?散发着具有生命的芬芳与光泽,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美丽的画面读出来。

1、指导感情朗读。

2、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如茉莉?

3、出示对话:妈妈的语言、爸爸的语言(12和16节)

爱需要付出。妈妈不敢动,爸爸不敢睡,你体会到了什么?(爱是彼此间的体贴入微)板书:体贴

4、细微之处显真爱,对话之中品真情,用我们的心去朗读10

—16自然段对话部分(分角色)

师: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是那么普通平凡,但却又是那么的真切感人。难怪作者要说(齐读第17自然段)

1、钻进我心中的究竟是什么?

2、细节中流淌着深情,细节中洋溢着真爱,目睹这感人的一幕,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中流淌的那种深远、悠长的感慨与赞叹。

三、总结收获,感悟真爱

过渡: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如果让你打个比方,以你的理解,爱是什么样的?

交流

结语: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渡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

四、拓展延伸,积累升华

爸爸、妈妈的爱就像茉莉,流淌在生活的细节中,看似平淡,却是真情永久。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同一个人,对爱的感受与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在老师眼里,爱是什么呢?

1、出示小诗,练习背诵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五、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爱在你眼里,爱在你家里,是怎样表现的呢?请你把这个《爱如茉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完成一道作业:爱是什么,请你们也来打个比方。可以写句子、写段落,或者写诗歌。

附: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的教学设计

灵宝市朱阳小学米文娅

邮编:472532

第14篇:试卷分析

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试题形式多样,难易适度。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学习的重点,在考核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了难易适度,体现了知识的层次

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二、学生试卷分析:

考查了学生的单词的认读能力,部分学生认读能力差,失分较多

选择题,考查面广,部分学生认读句子的能力较差,失分较多。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一部分学生能够答满分,可有些学生只得几分,得分低的同学,说明对英语学科的学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

样下去,后果会很严重,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后进生,使两极分化减小到最低程度。

三、存在的问题:

从卷面分析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普遍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没形成较好的答卷习惯,审题不清,导致失分。(2)学生题型见的少,,因为他没

见过这样的题型,自己也不去审题,造成失分。

(3)学生对于单词和句子,普遍存在着会读不会认,这就给考试带来很大的困难。

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对知识训练不到位,致使个别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失分。

2、训练学生能力不到位,在真实的情境中有个别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同样的知识,变换一下

形式就会做了。

五、改进措施:

1、平时加强学生多读、多背、多练,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学。课堂训练形式要更加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对单词、句型进行训练,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传授学生掌握单词的方法。例如,

教学单词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分清认清,教师反复强调帮助学生记忆。

2、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均衡性,不仅要认读要求掌握的“三会”、“四会”单词,更要对白体单词加强

听、说、读、写的训练。

3.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学生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锻炼学生的胆量,多让学生当众演说,

设立小组制,比一比、看一看,谁最有勇气主动发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第15篇: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质量分析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但是有些题型不是课程标准要求的,而且卷面安排比较密。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一、范围及特点

通观这份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的目的,范围及特点。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成绩统计

我所教学的四年级语文,此次考试:58人,总分:4727分,平均分81.5分,及格58人,及格率100%,优生16人,优秀率28%,最高分93分,最低分3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二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知识题:看拼音写字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阅读短文1的第四题,阅读短文2的第

1、第5题部分。语文来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作文虽然人人都能写但是个别学生写得不深,写不出新意,条理不太清,得分率较低。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卷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词语积累不够

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综合能力薄弱

本次考查了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的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的意思,更缺乏理解的深度。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以后讲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不开的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16篇: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察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书写习惯、多音字区别、阅读积累与运用以及写话等几个部分对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

二、答题情况分析

⑴做的较好的题:

第一题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有极少数学生把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写错。

第二题积累学过的四字词语,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

第三题把形声字的形旁换掉再组词,这道题主要是考学生对于形声字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比较灵活,有少数孩子没有理解题意,不知道该换掉哪个部分,出现失误。

第四题扩词练习,这道题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失误率低。

第五题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拼音连线,这道题答题情况良好,失误率低。

第八题,根据课文内容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考对课文《贺年片》的背诵情况,这道题答题情况良好,失误率低。

⑵容易出错的题:

第六题分类,这道题比较灵活,主要是把头部器官,身体内脏器官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进行分类,有少部分孩子根本不能体会题意,所以不知该怎么下手,容易分错。

第七题补充句子,这道题主要是考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如果积累较少或者是不会运用的话,答题很困难,这道题有一部分孩子容易出错。

第九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这道题的1,2小题主要是在短文中根据拼音写词语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有极少部分的孩子做题比较马虎,出现漏做的情况。

第十题看图写话,这道题主要考察孩子审题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运用,在这两方面都有孩子出现失误。

三、今后改进措施

1、训练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不仅是考试时要求学生听清题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2、课外阅读方面:在课堂中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多加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多看阅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结合学校的早读课,在班内开展相应的读书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学困生的补差方面:我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利用课外时间帮助后进生补课,在课堂上向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担任一些职务树立这些学生的信心。

4、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的书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在考试中,养成卷面整洁的好习惯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书写不规范而丢掉分数非常可惜,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一遍,强于马马虎虎的写三遍。对于笔画较多、结构特殊的字,做到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寻找识字规律,把识字、写字紧密结合起来。

希望孩子们今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读题、审题的能力。希望通过这次的分析,给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和背诵过关,从课文中牢记更多的生字,同时也要扬长避短,及时总结提高。

第17篇:—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九年级期末物理试题,共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共设置了27个小题,整张试卷紧扣课本,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题量适中,保证试题有一定的信度,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15个共30分。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如第,

5、

6、

8、

9、15题,特别是第

5、

9、15题失分较多,同时也反映出现在的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如第15题,“220V,100W”的灯泡接在110V的电压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少,很多学生都选了50W,理论与实际不能结合。

2、填空题7个共14分。考查的知识面广,具有基础性、物理联系生活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物理。普遍做的较好,极少数学生是因为个别基础知识不过关而失误。

3、作图题与实验3个共12分。多数学生作图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不会连实物电路,第23题失分较多的原因一是电路符号记不得,二是不会分析电路。实验题集中体现出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原理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较差,导致不能正确完整解答实验题。如24题3小题,学生不能用物理语言表达或表达不清楚,有的学生词

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物理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用语不够专业,导致在答题中失分较多。

4、计算题2个共14分。失分较多的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把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理解能力差。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学生失分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不浓,被动学习的情况居多。

2、学生中存在畏难情绪,尤其是部分女生,由于本身数学基础较差,涉及到计算问题就出错。

3、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没有强调知识的应用,没有真正从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能力。

4、学生缺乏必要的探索精神,知识学的较“死”,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不能灵活运用,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四、教学反思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狠抓双基,注意教学后的情况反馈,并针对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2、重抓落实,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学生学习任务的落实,不能流于形式。

3、在教学时,要切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认真把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物理概念的教学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重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

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如何构建概念更为重要。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要加强物理与科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4、要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实验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设计原理、仪器选择使用、测量方法、观察对象、目标、数据处理、结论描述等方面得到锻炼。引导学生领悟实验的设计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5、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从近几年的试题变化趋势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加强物理用语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用语的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受之与鱼”,而应“授之与渔”。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考试中的无谓失分。

第18篇:试卷分析

试题分析:

试卷包含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实践与操作、计算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六道题囊括了小学阶段6个年级数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而且也测试到了学生对这6学年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几乎全是学生常见常练的类型,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 存在问题:

从上面试卷完成情况以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运用的灵活性还有待于加强。其次学生书写习惯欠规范,计算准确性不高,个别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较多,计算能力较差。再次学生审题太马虎,个别学生不假思索便将答案写出。

2、教师方面:对待学困生缺乏情感倾注与沟通,每个知识点地落实和辅导不够。教材地发掘和拓展运用欠深度。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与实际运用忽视直观模型操作这一环节。不太注重数学概念的记忆、比较、理解和灵活运用。 改进措施:

1、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努力充实自己,再去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学生平常要独立思考,自已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作业工整,学会思辩,相互交流。我想这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计算能力训练,训练步骤为先简单口算,接下来较复杂口算,再四则混合运算,最后简便运算,重点在于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口算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学困生上。

4、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运用应大力强化。

5、在教学中重视优生培养,同时不要忽视辅差工作。

第19篇:试卷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改精神为指导,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及提高。

2.试题充分运用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和意识,这也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性特点。

3、试题设计充分体现了本册内容的主题:权利与义务,并突出考查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4、试题设计中注重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整合能力;同时试题形式比较多样化,试题选材大处着手,小处落脚,既有大方向的时政材料,也有学生身边的事例材料,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试卷的结构分析 1.内容结构:

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八年级思品下册主要知识点,总分7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2.题型结构分析:

本次试卷设计了二种题型,即选择题、辨析题,综合题。

(1)选择题分单项选择题共4道题,共8分。多项选择题4道题,共12分,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课本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辨析题综合题共五道题,共50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文字组织能力。

3.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合理。

三、答卷情况分析 1.学生成绩:

通过抽样的50份试卷来看,达优率为30%,不及格率仅有6%,大部分学生为70分左右,整体来说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单项选择题得分率较高,成绩稍好的学生都能得满分,只有第1题和第3题失分率较高,反映部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欠缺和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2、多项选择题得分率较低,例如第12题“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很多学生没有选择“C”项,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法律”和“法定义务”的内涵,理解能力欠缺。第13题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不清晰,导致四个选项全选,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第16题错的人也很多,说明学生对知识不会迁移和运用,同时对选项所给材料也不是真正理解。

3综合题涉及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隐私权、消费者权益、受教育权、公平正义。由于是开卷考试加上设问具体,偏向基本知识的考查,学生得分率较高,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没什么难度,但对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来说也是难题,尤其是语言的组织能力欠缺。

四、教学反思

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的积累,难以达到知识的活用和能力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认真对待基本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2、积极融入课改新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他们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体验、内化、反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3、注重学情的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由于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他们

对生活、对人生都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失去了中学生应有的阳光心态。这些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端正学习态度,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

许慧芳 2017年7月2日

第20篇:试卷分析

前段工作总结

前半学期已经结束,我担任三年级一年级语文兼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我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语文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好的,我在备课中,根据大纲要求,从班级的特点出发,着重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创设种种情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务必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大面积铺开,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我赋予教师真诚的爱,暗中给他们鼓励,扬其所长,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共同进步,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推荐

在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新时期,在不断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喜欢以及老师们的肯定。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担任了九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根据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我努力做到了两个字: “爱” 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我想,只要付出努力,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信赖你,也就愿意把心事倾诉给你,那样的话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3、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学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促进。面对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和家长会积极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使学生、老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我认为,还有许多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各项工作有更大进步。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忙碌了半个学期,中期考试开始了,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采撷成功的果实,这种感觉是从孩子们进入“考场”的那一刹那开始的,心中充满了期盼。面对考试二年级的学生已显得成熟了许多,但是想起我们的学生,心中又多了一份担忧,因为我们的学生都基础差,底子薄,认真看了卷子,心中有了许许多多地感触。

小学教学本身的基础性,让我们一直在教学中偏重孩子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共分为四道小题,包括看拼音写词语、辨字组词、加偏旁组字并组词、连线找朋友,第一题的看拼音写词语,考察孩子们的拼写能力,这已成了经典题型,但这道题却恰到好处地指引了我们的平时教学,考察了孩子们的阅读积累。但这道题里有一个生词“小溪”不是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这道题多数学生都答得不错,但有个别学生错误百出,需要我们以后再生字教学中下更多的功夫。

分析卷面,发现部分学生对字的结构掌握得不扎实或者可以说对生字掌握得不是特别熟练,在二题辨字组词、三题加偏旁组字并组词中错误率高一些,如用“福”字组词“幸福”时,很多同学写错了“幸”,针对此情在以后教学中要有改进措施:

1、加大力度,对生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的学生进行及时考核。

2、教学中,多关注生字词掌握费劲的孩子,指导字的结构,帮其运用不同的方法记生字词。

3、培养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多让他们讲故事。

第四题连线找朋友考察的内容是上学期所学课文《我有一盒彩笔》里的内容,这道题百分之九十几的同学都答得不错,但有个别同学已经把去年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积累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包括词语积累、近反义词、照样子填合适的词、古诗的积累,在这一方面学生丢分比较多,比如“小小模仿秀”一道题,要求学生写出五个“一不”的词语,但很多同学只能写出两三个,能写四个的就很少,全写对的更是凤毛麟角了,究其原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到位有关,以后应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近反义词这道题里,学生错误比较多的是写“纪念”的近义词,好多同学不会写“留念”的“留”,我想这可能是这个字还没学些的缘故。“照样子填合适的词”这道题学生错误也很多,因为我们平时训练学生写ABB这类词时,只要求学生能够写出几个这类词就可以了,但这次考题明显比我们平时的训练高了一个档次,我想这就是学生失分多的原因吧,我想这也也会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一个引导。

“我会填”考察的是查字典。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练习得很好,还进行过各种查字典比赛,但有些同学没看清题目要求,写大写字母却写成了音节。原因出在孩子们不认真读题。

阅读类题主要包括准确使用标点符号,选词填空,给句子排序,短文阅读,“我能准确使用标点”这一题中,第一小题错误最多,其余两题基本上都能做对。选词填空一题,同学们也答得不错,不过有个别同学对“呼唤、欢呼”还是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困生加强指导。给句子排序这一题学困生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余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排序。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相对多一些

阅读部分,其中“给带点词注音”里“猎”这个字学生不认识,但有些阅读面广的同学做对了,数句子、数段落这在平时训练的很多,几乎每上一课都有这样的练习,所以多数学生都做对了,对于没做上的同学,我想只要以后继续坚持这样的练习,肯定会有所进步的。这道题里还有几个小问题,在以往几次的语文小测试中,由于看到阅读短文中很简单的问题出现错误,我曾经说过:“阅读短文,你就是认真读短文,从里面找出有关的内容把它抄下来”,结果有的同学抄上了,但回答不全,因为那个空格小,需要抄的内容多,所以容易误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完整。整改方法:

1、教学语文中,让学习课文与分析阅读短文相结合,在学课文中有机的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踏踏实实读的习惯,边默读边思考问题,重点的勾出来、写出来,做上标记。)

2、平时加强阅读短文训练,有限的时间内做阅读短文题,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分析问题。

3、讲故事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练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或指出明白了什么道理。

4、切忌武断地告诉学生答题的快捷方式,造成误会。

这次考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原因是:

1.孩子们做题时审题的能力很差,做完后不会检查,虽然监考老师一再叮嘱认真检查,但是丢题的,马虎出错的还是有的。所失分多!

2.丢题落题。语文考试不同于数学,每一道大题下的小问题很多,稍不留神就会丢题或丢一小问。

3.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多参加这样的考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读题、审题的能力。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扬长避短,及时总结提高。

高中总体试卷分析范文
《高中总体试卷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