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报告

工作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14 08:36:14 来源:工作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万”工作组调研报告

县“三万活动”驻荒湖管理区陈湖办事处工作组

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3月5日召开的全县“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按照董县长的六项具体要求,我们荒湖财政所驻陈湖办事处工作组,准确定位,快速入轨。入户工作体现“四个在一线”,帮扶工作实施“五个进农家”。真情关爱农民,真情关注农村,真情关心农业。

一、基本情况

1、陈湖办事处基本情况

陈湖办事处位于荒湖管理区以北,东邻新沟沙洪村,南抵荒湖六支沟,西靠荒湖总干渠,北与新沟镇接壤,农业种植以棉花为主,处域国土面积11.95平方公里,所辖生产队12个,1114户人家,常年外出务工192户,耕田面积13319亩,人均2.6亩,总人口4950人,其中劳动力2876人,现有党员132名。党的五个基本建设落实到位,处务公开和各项制度健全,干部依法行政,为农民服务的运行机制健康有力。

2、“三万”工作基本情况

我们“三万”工作组,根据陈湖办事处的实际情况,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拿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开展了实实在在的“三万活动”工作。从进驻陈湖办事处以来,我们“三万”工作组共组织召开“四会”28

场,张贴“三万活动”宣传单420份和致农民朋友公开信577封,悬挂巨幅宣传标语4副,发送政策与农业技术宣传资料1100套及“三农”保险宣传单、惠农补贴到户情况表、“一折通”存折各577户,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13万元,完成问卷调查18户,调查登记城乡劳动力3156人,走访农户率达100%,做到了找到人、走进门、坐上凳、访到情、记上本、建台账,同时我们“三万”工作组办公室的所有内容全部上墙,为圆满完成“三万活动”工作的目标任务,提供了有效地工作保证。

二、总体印象

经过队情民意的调查和田间地头的查访,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村民勤劳朴实,人均居住宽敞,队容焕然一新,队貌变化很大。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已经落实,社保、医保、农村低保等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基本完善,农民安居乐业,对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对党的惠农政策心存感恩之情。

三、“三万”工作成效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工作,我们“三万”工作组摸清和掌握了一些具体情况,查找和解决了影响和谐稳定的部分突击矛盾和问题。

1、原二砖厂职工上访诉求问题

对原二砖厂职工上访诉求问题,管理区与陈湖办事处党委非常重视,组织调查专班同我们“三万”工作组于3月11日进驻原二砖厂进行了为期5天的走访调查、开专题座谈会、勘测地形、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等工作,摸清和掌握了其具体情况和问题。3月22日组织

召开群众大会,按照管理区党委的研究方案对其诉求条件进行了一一回复,落实了原二砖厂组织建设和职工低保问题,规划了责任田与宅基地,对其他诉求问题进行了政策性解答及明确安排,基本解决了原二砖厂职工上访诉求问题。

2、沟渠淤塞问题

沟渠淤塞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三万”工作组进驻陈湖办事处以后,在办事处领导与队干部的陪同下走遍了每个生产队的大沟小渠,全面具体地了解了各队的水系状况,总的情况是好的,但部分沟渠淤塞严重,若不及时开挖清淤,将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办事处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班同我们“三万”工作组到各生产队召开群众大会,群策群力订计划、拿方案、造预算掀起了春季小农水利建设的高潮。根据统计共清洗大沟2条(即七支沟与十支沟),长3000米,清淤19500立方米;开挖清洗小沟(即箱沟、围沟、条形沟)近200米,长40000米,累计土方20000立方米。

3、路窄路不通的问题

陈湖办事处部分生产队硬化路面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再加之路面狭窄,极不便于农户人车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把一些堤埂路道都种植了农作物,致使春耕备耕生产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这一当务之急,我们“三万”工作组全力配合办事处党委到各有关生产队做群众思想工作,进行路障处理,像陈湖六队一组用挖土机毫不留情地将种农作物的堤埂路道进行了清场处

理,陈湖五队号召村民出资,抢修了一条三千多米的石子路段,很好的解决了部分路窄路不通的问题。

4、电压低需增容的问题

陈湖办事处的偏远区域由于电力设备老化,电量负荷过重,电压很低,只能供生活用电,不能解决生产用电,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办事处党委和我们“三万”工作组经过多方努力,添置了两台变压器,缓解了部分区域的供电矛盾。

5、结对帮扶工作

为了多为农民群众办顺民心、谋民利的实事好事,我们“三万”工作组结合抗旱田管的实际情况,捐资10000元与陈湖办事处党委一道组织安排施工队在陈湖三队荒新路以东抢挖一条长1200米,宽3米得排水沟,对陈湖六队十支沟的涵闸进行了改修,有效地遏制了旱情的蔓延,为抗旱保丰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农民的主要期盼

1、进行土地调整,让耕者确有其田。

陈湖办事处每个生产队都有娶亲嫁女、生老病死而出现的人口增减情况,亦有因外出务工未分责任田和经营田的家庭和个人。农民期盼政府按照中央提出的“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土地进行二轮延包,合理分配,真正让耕者有其田。

2、开展挖沟清淤,让水系排灌畅通。

陈湖办事处辖区内有八条支沟、五条斗沟,未清洗的支斗沟杂草纵生,淤积严重,完全失去了排灌功能,若不进行统筹安排,及时梳

理,将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要求挖沟清淤,使水系排灌畅通。

3、改善水利设施,让农田旱涝保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功力不足,有的排灌设施形同虚设,急需维修与新建。像陈湖五队陈家湖底,俗称“水袋子”,现有农田一千多亩,春夏季节一场大雨一夜之间便是一片汪洋,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在吴家沟通往主干渠的交界处建一座小型泵闸,方可旱涝保收(已上报专题报告)。因此,谨盼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投入,以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失的现象。

4、加强公路管理,让农民搞活经济。

陈湖办事处有些路段因车流量过大损坏严重,有些硬化路面狭窄车辆只能单向行驶,给农民运粮、运肥、商品交易等物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阻碍了当地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车出行安全,务必修好路管好路。

五、几点思考与建议

根据调查统计,陈湖办事处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与务工,人年均纯收入在5千元以上的农户,一般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家中有外出打工人员;二是家中有种植他人土地且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三是承包了鱼塘,增加了养殖收入。所以目前的状况是生计靠种田,致富靠务工,鉴于这一现状我们作如下几点建议:

1、大力扶植一批养殖大户,改变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家庭经济增长方式。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本地资源兴建一至二个村办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缩减农业种植劳动力,让更少的人种更多的田,不断提高耕种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3、加大外出务工和劳务输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每年可以利用春节举行一次集体团拜会,倡导关心家乡,我为家乡办实事的活动。

4、有计划、有组织的就近组织劳务输出,在不务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收入。

深入农村感慨很多,中央对农业的投入在继续加大,党的惠农政策在逐步落实,农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长,种田的农民确实感到很满足、很幸运。但是不可否认农民仍然是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的生产水平仍然很低,劳动强度仍然很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我们的农民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三农”工作任重道远。可我们坚信有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作指导,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广大农村人的辛勤耕耘,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殷实,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伟大的祖国将更加富强。

二0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推荐第2篇:村工作组调研情况报告

村工作组调研情况

本工作组于2018年3月12日入驻小街镇麻栗寨村委会以来,全组成员认真联系群众,深入自然村实地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现将已了解情况汇报如下:

麻栗寨村委会位于文山市小街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处于文山市与红河州屏边县交界那么果河谷半山,与河谷对面红河州屏边县的和平乡百福村和新发寨遥遥相望。平均海拔约1600米,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1460毫米,属亚热带高山多雨、多雾、偏低气温环境。全村国土面积13.11平方公里,多为山坡田地,仅有耕地面积5674.2亩(其中山地2130亩,田1830亩(含半山田),人均耕地3.7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以耕种玉米、陆稻为主粮,辅以薏米(六谷米)、生姜、万寿菊、沙仁、桔子、柿子为济作物。

全村下辖麻栗寨、老碑箐、东瓜林、老八寨、席草塘、木厂箐、云盘山、攀枝花、老屋基、岩脚和龙树脚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居住汉、苗等2种民族398户1619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586人,农村卡外户C、D级危房偏多。多年以来的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那么果河流域道路不通,村民种得出运不走;二是山大坡陡,种植业成本偏高;三是受教育水平偏低,因贫辍学、因观念辍学儿童也不少见;四是因病至穷。 2014年以来,通过产业扶贫、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教育帮扶、健康扶贫、社会兜底等扶贫措施, 92户达“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396人,但现在还有未脱贫户46户,190人。主要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动力、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要想实现造血式扶贫难度很大。

另,工作组在村委会工作和生活上还有部分困难,望组织帮助解决;一是餐具和灶具紧缺;二是洗澡难,希望能给予解决热水系统一套。

文山市小街镇麻栗寨村 驻村扶贫工作组 2018年3月27日

推荐第3篇:第五工作组调研报告2

**街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调研报告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第五工作组

根据街党工委、办事处安排,我街“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第五工作组,4月15日,对街结对单位**区**街**村**湾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4月15日,街“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第五工作组一行5人在组长的带领下共登门走访7户,其中问卷调查4份,走访特困户2户,走访党员、干部1户,走访农业致富4户,从田间地头到塘水渠,都留下了工作组队员的身影,对新洲区双柳街齐头村的地理、地貌、路网和民俗风情,我们有了基本的了解。

齐头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15户人家,共有354人,村域面积1836亩,农业种植以养鱼、种太空莲为主粮食为辅。齐头村村级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积累问题多,然而因村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信任。该村基础仍然薄弱,主线是水泥路,支线是泥土机耕路,到组是未拓宽的泥土路,村民出行有些不便。村里发展仍然滞后,增收仍然困难。村民对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感到满意,对村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计划生育有较前几年有所进步,但计生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已达

到100%,但由于村里没有学校,要到邻村上学,极为不便。村民享受农医保和新农保,目前农医保参保率在97%以上,新农保正在进行中。

二、问题

经初步调查,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

(一)水利设施薄弱

村中的农田灌溉给排水及储水设施多为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修建,自土地承包后便很少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缮,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侵袭,这些设施大多已经破败不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流经田间的沟渠几乎已经被泥沙淤平,大雨天过后便是汪洋一片,少数靠近沟渠的田地已经成了烂沼泽。储水的池塘有的已经破堤无法储水;有的塘堤已经濒临溃决,一旦溃堤将冲毁塘堤下方的农作物。

(二)道路交通不畅

村中主级硬化水泥路基本已经通达各小组,只有极少数偏远户难以惠及,主级公路周边农户基本以土路相连。由于部分道路遭工程车碾压后损毁较严重,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滞后了该村的发展。

(三)饮水质量差

齐头咀村较为偏远,自来水还未引入,村中居民多以井水为生活用水。由于地质条件不佳,水中含钙、镁离子偏多,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四)文化生活匮乏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本村近两年来基本未开展任何文体活动。村民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外,几乎无其它无文化生活。

村民们纷纷反映,希望能开展各类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五)有线电视、宽带不通

村民反映:由于地处偏远,有线电视没有覆盖到村,报装电脑宽带也无法办理。

(六)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

1、公路建设。五四湾7号的王汉生要求修建公路硬化。

2、危房。王四湾5号的王兴旺住房是危户,要求扶持。

3、医疗。王四湾4号王忠山村里没有卫生室,要求就近看病。

4、教育。王四湾3号的王明兴反映村里没有学校,学生上学不便,增加经济负担。

5、专业户。五四湾2号的王胜华要求政府资金扶持,扩大养殖业。

6、技术服务。王四湾1号的王国友要求提供技术服务。

7、村级债务。王四湾6号的任金娥要求村里向私人集资的钱如数返还。

三、建议

1、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

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一是要对村干部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自己人氛围。

2、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3、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逐步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调整思想,统筹全村,力争村里主动和上级支持有面结合,抓住机遇逐步加强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4、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种植业发展,关键解决资金问题,从民间运作入手,政府支持、引导,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加强银农对接力度,有效解决农业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将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实施“低保阳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规范化运作。在坚持提标扩面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实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的工作流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杜绝出现低保安排不公现象。

2011年4月20日

推荐第4篇: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发展,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研究决定在全市实施“双千双万”连心工程驻村工作组通过下村实地开展帮扶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驻村工作组把拖清村里实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按照家家到、户户访的要求(因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白天走访大部分村民都不在家,工作组组长李瑞同志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们利用晚上时间入村走访,对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了电话走访,并将市里开展“三提三创”情况进行了宣传),拖清了村的实底:该村位于泰华粮库以东,总人口586人,其中党员23人(35岁以下党员只有3人,年龄结构老化),“两委”班子成员5人,原村书记因长期在外做生意主动辞职,目前村主任主持工作。因早期泰华粮库、高速公路占地等原因,全村耕地面积少,人均占地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养殖等,去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集体惟一经济来源是6000元的土地承包费,但征收困难、严重入不敷出,想为村民办实事力不从心,村干部工资长期拖欠,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的

1 工作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稳定。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班子建设、经济收入、环境卫生、道路建设、教育就医、库区补助、农村养老、大病救助等方面。

二、帮扶工作

工作组在调研走访、摸清实底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汇总各方面情况,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帮扶思路。班子建设上,一是协调青云街道与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尽快按程序确定村书记,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二是每月一次连心恳谈日,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沟通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了解村民意愿。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消除隔阂,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且改变村干部因循守旧、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的现状。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妇女和农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改变现有党员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的问题。四是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在投资维修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利用村委东侧闲置空地拓建办公场所,对村委大院进行改造,因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在村委大院改造时,包村工作组组长 同志自己捐献了10吨水泥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切实做到工作有场所、活动有场地。收入增加上,一是确定了莲藕种植项目增收一号工程。村东村民种植的杨树林地是河道填土造地,土层浅薄,树木生长困难,无法成材,土地利用价值低,决定把该宗约90

2 亩的连片土地开发建设莲藕池,同时利用藕池发展泥鳅养殖,充分利用资源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盈余、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目标。目前地上附着物已清理完成,正开工建设。二是发展务工经济,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加大对村民就业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和创业经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困难救助上,一是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系,尽可能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二是积极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工作组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有2户特困家庭,因家中主要劳动力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而难以维系,工作组组长李瑞同志多方协调,争取东方时代广场对2个家庭进行长期固定救助,每月分别给予200元救助金,并安排其赋闲在家的女儿进入东方时代广场上班,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缩短了工作组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民生实事上,一是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村线路整网工程,改变目前供电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现状。二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发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净化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推进上,在落实好市里要求的“1+3”联户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村干部联党员、党员包农户”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思想认识

3 开展包村联户工作是市委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生命线,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干部只有在接“地气”中才能增“底气”、聚“人气”,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人气,干部讲的话才用人听,干起事来才有人跟,困难面前心才齐,我们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兴旺发达。包村联户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人生体验,与群众坐在一起,唠一唠家常话,不仅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也能学到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在机关难以提高的本领,是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

推荐第5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村北土坯房大多为

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村委换届会的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径,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我们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通过对三堡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上报集团党委并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对三堡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新建垃圾池15座。

2、改建、修建厕所6座。

3、对子牙河沿岸、各卫生死角、随意堆放的柴草进行清整。

4、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垃圾池、厕所每天打扫、清运。

5、村南排水渠敷设水泥管道1000米。

6、对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砌。

(二)建设配套设施

1、在村东头修建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洁排放。

2、维护好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活动设施,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3、购置图书,丰富阅览室内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材料。

4、适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5、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谐家庭\"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三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组的自身素质

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推荐第6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村北土坯房大多为

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村委换届会的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径,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我们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通过对三堡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上报集团党委并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对三堡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新建垃圾池15座。

2、改建、修建厕所6座。

3、对子牙河沿岸、各卫生死角、随意堆放的柴草进行清整。

4、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垃圾池、厕所每天打扫、清运。

5、村南排水渠敷设水泥管道1000米。

6、对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砌。

(二)建设配套设施

1、在村东头修建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洁排放。

2、维护好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活动设施,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3、购置图书,丰富阅览室内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材料。

4、适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5、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谐家庭\"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三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组的自身素质

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推荐第7篇:“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组调研报告

“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组调研报告

自三月上旬,“千名干部下基层”的动员会以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驻村工作组非常严格地依照县委的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近两个月来,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生、解民忧、帮民困;为村级经济发展摸情况、查问题、作指导,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现总结归纳如下:

1、农村党建工作是发展村级经济的核心动力。×××村现有四个石料加工场。每天的炮声、震动、灰尘、噪音等问题,矛盾纠纷时刻发生,可没有一类去镇、县上访的案例;原因是什么?他们有一个坚强有战斗力的党支部。他们工作是很注重细节,出现矛盾纠纷总是从人性、事理、法律角度分门别类地公正解决问题。每天8:00前村办公楼开门接待并协调相关矛盾纠纷和实际问题,工作总是善始善终。

村级发展有了一个正常和谐的环境,才有老板的生存空间,村民才有收入,村集体才有受益,国家才有税收。因此,解决好农村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好村级党组织的工作是否有战斗力的问题。“政治路线确认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2、想做事,思发展,做成事是村级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几年来的努力工作,×××村十个小组,现已彻底地解决好了行路难的问题,南坳、付家冲路道现已全线贯通;河道、水系、当家塘建设现已基本完善;全村十个小组现已硬化了

六个小组的水泥稻场;今年植树湿地松苗二万株、意杨树苗一万株,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他们还献爱心用真情帮助畅通了去孟冲村大塘角的道路,彻底解决了两村村民来往不便利的历史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经济交往的正常发展。

3、民心问题“人心齐,泰山移”。×××村原负债达60余万元,据走访调查,接二连三地更换书记达七人次。村务、财务、事务是极度混乱。自2005年11月份,大家公选出×××同志出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他很认真地做好细节工作,务实地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工作,村民的民心由原来的离心离德到现在的同心同德,这是一个很大的“攻心”改变过程;先前村级山林起火后灭火是叫不动人,公益劳动是请不动人,到现在大家是涌跃参加。这一点,在现实的今天是难得的。据摸底,×××村经过六年来的努力,现已还清历史债务三十余万元,从根本上树立了村务、财务、党务、事务的工作正气,有效地争取了民心,获得了村级经济发展的无价之宝。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已投资40余万元建成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改变了原村务工作是借屋躲雨的环境,同时配置了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等,丰富了村民的娱乐生活。综观农村工作,每个自然村的发展,靠几个村干部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凝聚人心、整体合

一、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达到经济发展的可观效果。由于×××党支部的辛勤

努力,2008年2月被省委表彰为“五好村级党组织”;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真是大变样了。因此,做好任何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4、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土地是百姓生存的前提,又是村级经济发展必备的生产要素。现实的状况有许多村民出外打工,农田被荒芜,但村、组又无权干扰,国家对农民种粮补贴还是归各田主,我们眼看着村级经济发展中,做工作,说事理,村民无集体主义的思想严重。对于这一问题,上级组织完全应对二轮承包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明确其责、权、利,应出台政策;如:不种的,荒芜了的,村有权收回相应土地,国家不予种植补贴。让这些荒芜的土地由村民委员会来掌管,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效益。此类问题,目前是农村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人各分流,土尽其用。

5、原历史债务问题。村级经济的正常的发展,离不开无债务压力的适度空间。自2002年党和政府对农村各村级债务锁定以来,原历欠债务有的村根本无法偿还,×××村是在边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节省想办法还了原历史部分债务,工作现在又不能向社会征收,像这样下去,村有点经济活力,造了一点血,又被取走去弥补先前的不足,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实力不强,国家对原债务锁定到何时才能分

期分段解锁,真正帮助各自然村补血,增加造血功能,从而有效地让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深入到×××村了解,这几年尽管他们努力工作,经济是有发展,但还是后劲不足,实力不强,有点收入就被还历史债务了。因此,锁债务只能是暂时的,这个锁一定不能长时间锁下去,应依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的债务问题,相应地出台化债、还债、付息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村级经济。

6、计划生育难于统管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大的基本国策,但就农村工作实际,在管理上难度很大。第一,育龄夫妇只要是经济状况好一点,就出外务工,管理上是没有办法的;第二,村级行政宣传与管理与县执法罚款没有统一,出现了计划外生育得到了孩子,有钱的,按规定补上罚款就行了,县执法大队收了款得了收入,可村里的工作是一票否决,像这样长时间下去,总有点不妥,久而久之,必须会引起恶性循环。建议: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要政府要有硬措施,村级要有硬环境,执法部门必须要有硬态度。只有上、下、村内、外联动,建立有效人性化管理机制,此项工作才会从源头上治理好的。

以上点滴是我们工组在入户×××村近两个月来,收集的部分有针对性的问题,结合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工作,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对待“三农”工作一定要搞真的,搞务实的,搞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切不可劳命伤财。只要有心、用心、真心去做农村工作,我们认为是没有做不好的。×××村几年来的发展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例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深信,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获取了发展中的一手资料,将这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作为我们今后农村工作的指南,发展好“三农”经济也将会是一步步地有效推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有成效的。

2011年4月28日

推荐第8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4 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1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0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1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9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1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0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1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10篇:房县人民医院工作组“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房县人民医院“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房办[2011]4号《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街党工委、办事处安排,房县人民医院工作组于2011年3月11日来到房县门古寺镇狮子岩、胡家街、仓峪三个村,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对三个村展开了民情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三万”活动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了解社情民意,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机关干部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熟悉民意,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使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宣传政策。采取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座谈会、走访农户、资料汇编等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重点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市委2号文件精神,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努力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

(二)走访民情。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深入农户等方式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结构、收入来源,以及村民对“三农”政策的了解情况,重点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民生改善情况,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群众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兴办实事。一是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春耕备耕、畜禽春防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对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安全饮水、就医、上学、饮水、务工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调查。二是积极为所驻村提出一项发展建议,为农户做一件好事,与一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并形成长期帮扶机制。三是工作组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完成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

(四)促进发展。一是帮助村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二是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工作。

三、基本情况

此次入户活动中,工作组共登门走访了903户农户,填写强农惠农政策调查表843份、村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51份、记载民情日志85篇。走访的农民中,既有村里年轻有位的后备干部,也有农业致富的能人,通过一路的走访,我们对该村情况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狮子岩村是门古寺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该村位于门古寺镇之东,两面环水。全村占地面积1730亩,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食用菌及山羊、烟叶为辅;全村共380户,总人口1518人,村委会下设5个村民小组。胡家街、仓峪村。

(二)该村两委班子比较协调,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计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党员队伍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四、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仓峪村主干道只有小部分为水泥路,以泥土路为主。晴天路况尚好,一到雨天就会难以通行,既给村民运粮、运农副产品、商品交换等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学生上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发展滞后、增收困难。除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外,留守村民多以养殖渔业和种植业为主,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种植技术,且该村经济条件差,无法定期对主干渠进行排水清淤工作,对村民渔业及养殖业增收极为不利。

(三)治安环境较差。在走访过程中,工作组了解到该村村民出行大多以摩托车为主要工具,但是村里治安环境较差,时有摩托车被盗,村民对此怨声连连。

(四)公共文化设施缺乏。走访过程中,多数村民反映,该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如: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器材等,无法满足广大村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相关建议

(一)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奔小康,道路建设是基础,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搞好规划,加大对该村道路的力度,提高村级道路建设水平,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二)加大投入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大村级治安防范力度。一是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人多的优势,搞人防工程,形成人人参与调解纠纷、人人参与治安巡逻、人人参与打击犯罪的局面,构筑起高密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农村治安防范格局。二是加大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经常性组织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使法律真正送进农村,司法部门要经常深入农村办法律讲座,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促进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四)加大农村文化基础额设施投入力度。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充分认识在新时期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大对农村宣传思想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契机,争取更大的建设投入力度。对文化娱乐设施采取上级支持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中,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在这次的走访工作中,工作组同志们深切体会到了“三万“活动的重要性。虽然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不断落实,农民的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农民”这一群体仍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们的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强农惠农”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七工作组 2011年4月18日

第11篇:佛珠村“三进三同”工作组调研报告

佛珠村“三进三同”工作组调研报告

根据隆兴镇党委“三进三同”春季行动工作的安排,佛珠村工作组参加了“三进三同”、“接穷亲”的活动,来到了佛珠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天时间,但是通过与村民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体验农活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

一、佛珠村基本情况

隆兴镇佛珠村地处丘陵地区,共有15个社,户籍人口近3250人,全村总户数1200户,外出务工人员200人左右。全村现有耕地3492亩,人均耕地1.1亩左右。全村低保户90户,五保户45户,贫困户有50户左右。。做大绿色玉米种植,扩大订单面积800亩。

2、林果业。进一步搞好土地流转,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重点发展花椒种植500亩。

3、畜牧业。现佛珠村养鸡大户1户;养免规模户4户;养鸭规模户4户;其他养殖规模户3户;进一步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配套服务,争取2011年完成水九路5公理硬化、打通连接土岚的4.5公理的泥石路工程。

(二)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

积极组织农民参加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比较薄弱

一是由于外出人口较多,外出务工的党员管理和党费的收缴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全村居住面积较为分散,有的住户到村委会都要走上2个小时,不便于党组织集中开展活动。

(二)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后的后续问题较突出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但是农户原土地被退耕还林后,如何解决退耕户的生活问题就迫在眉睫。还有就是对居住海拔较高,处于地质灾害地段农户移民问题也十分严重。移出灾害区域后按原则要再分耕地,这就给原本就耕地少的村社带来了极大的分配压力。

(三)信息闭塞

佛珠村是隆兴镇偏远的村之一,加上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电脑基本上没有,有少量的电脑也没有上网。了解的信息都是通过电视和政府的宣传。因此,信息不够快,信息闭塞。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佛珠村工作组成员通过参与此次“三进三同”活动,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

第12篇:“千名干部下基层”麻堰渠工作组调研报告

“千名干部下基层”麻堰渠工作组调研报告5月11日,根据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意见,由我俩组成的俩人调研小组,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就调研提纲上的有关内容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河掌湾、马连滩、马圈梁和炭窑峁四个村组。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三类对象、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

一、走访单位概况:

麻堰渠村:位于解家堡乡西北中轴线的最北端,北靠西沟办事处,有4个村民组,土地面积约54000亩,耕地面积约占2500亩,其中水地面积约800亩,农户260户,人口770人。主要种植玉米、豆类、谷物、薯类,年产值99.2万元,目前在家居住72户152人,其中劳力70人,其余全部外出打工经商,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进村入户访民情。当前正是农忙季节,农民都在忙着耕种,所以我们就挨家挨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认真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难、所怨。十天来,我们走访农户13户,马连滩村的贺元发、姜占发、冯发发、冯五栓,河掌村的张喜栓、张子耀、乔库库,马圈梁村的李旭旭、李来占、赵增儿,炭窑峁村的冯玉秀、冯怀忠、冯怀礼,把困难户、老党员户、老村干户、流动党员户、作为走访的重点,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做好民情日记。

(二)宣讲政策释民惑。每到一个小组,就组织开展县乡的政策理论宣讲会,讲解科技、卫生、家庭教育、用电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宣讲农民增收致富333工程文件精神,县“三大基金”规划情况,乡政府千名干部下基层大会精神,使县委的精神和乡政府的决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梳理问题化民怨。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概括为四大类。一是农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主要种植玉米,自给自足,基本没有经济收入,要发展经济很困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第一,马圈梁村的水库排水系统受破坏,下游100多亩水地的灌溉受影响。第二炭窑峁村的自来水管路破损,需要维修。第三,从关元村到旧榆神路还是土路,要求改修柏油路。三是村级管理问题。大部分村民反映村干部文化水平太低,工作效率差。四是文化生活方面的问题。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水平低,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没有文体活动设施。

(四)服务发展聚民力。结合农村实际,努力为基层提供信息、技术、等支持,帮助基层单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进一步发展种养殖业的规模,依靠科学求发展是唯一出路。

(五)化解矛盾安民心。根据排查出来的问题,我们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认真剖析原因、研究对策,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暴露的问题:

1、土地方面的矛盾。近几年,中央直至地方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减免,但用地上的矛盾随之暴露。有些农户子女,划田时因在校学习而无田,但年纪到了法定年龄后,有了人头负担,因此这部分农户急于需要土地,造成用地紧张矛盾。

2、村级工作现状。村干部反映工作难做、干部难当。根据我们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村干部认为最难做的工作排序如下:(1)土地调整(2)完成上级中心任务(3)计划生育(4)处理村民纠纷。

3、机关干部作风问题。通过座谈会,群众向我们反映,现在政府机关干部下基层次数比较少,和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更少无形中拉远了与群众的距离,不利于干群关系,对这一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他们认为这种形式比较好,希望以后经常有类似的活动。

4、村干部报酬太少。调研中,村干部提出,目前,全乡村干部报酬是统筹的,但每年的报酬是寥寥无几,不如外出务工一月的薪水。

5、村务公开有时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农民最想了解什么?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有侧重点的向群众进行了了解,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群众都赞成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农户对村务公开的普遍看法是:通过公开村务,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地防范了部分村干部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使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得到增强。但群众也反映,他们关心的一些内容,如: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低保户的户数以及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及报酬等等内容在村务公开拦中还没能真正体现。从调研可以发现,村务公开中农民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财务公开的相关内容。因此,做好财务公开工作,保证公开内容的全面与真实,才能真正给村民一个明白。

四、几点思考:

1、针对土地方面凸现出的矛盾,我们认为,土地仍是大多数农民最基本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稳定现行土地政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的前提下,针对人口增加时需要土地的情况和大片农户承包的土地被征用的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避免新增人口或被征用土地农户无地可种的现象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2、针对村干部提出的工作难做、干部难当的问题,从保护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强化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村干部工作难开展,

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原因跟某些村干部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也有很大关系。在干群关系矛盾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些村干部对邓小平理论的把握与实践的需要不适应,思想观念、知识水平与时代发展不适应,发展经济和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与现实工作要求不适应,这些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成为搞好工作的首要之举。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依法施政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上级政府来说,安排工作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减轻村干部的负担。做为上级部门,要改进工作方法,为村干部减负,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搞硬性摊派,少形式主义,少给下面找麻烦添乱子。特别是在下达某些指标上,要因村、因地、因时制宜,变指令性指标为指导性指标,为村干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上。

3、要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作风直接体现着我们基层机关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俗话说“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因此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干事就是要服务,服务就要讲效能,能否高效服务,也是对干部是否下决心真抓实干的一种检验。我们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直接面对的是群众老百姓,因此更应该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尽职尽责为村里解难题,诚心诚意为投资者和创业者营造良好环境,让老百姓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党政部门不是“衙门”,能从我们机关和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4、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还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效益农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一是以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二是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三是以发展畜牧业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使畜牧业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向主导产业转变,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林牧渔业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四是以培植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把我们已有的优势与有效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做好特色产业。五是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转化率、增值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

益共同体,确立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同龙头企业平等互利的主体地位,使农民能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部分利润,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5、村务公开管理进一步规范。我们要本着\"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村里的重大事项都要向村民公开的原则,全面真实地规范好村务公开的内容。尤其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内容更应该实实在在,切忌花架子。在公开方式也要灵活多样,方便群众。除了有固定的公开阵地,如在村委会办公室比较醒目的地方立固定的公开栏,及时按要求更换公开的内容。还应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辅助形式。如印发\"明白卡\",利用广播、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条件许可的话,要设置意见箱、监督电话,畅通上下对话和沟通的渠道。并指定专人负责接待、搜集和整理群众的反馈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解释和答复,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决不拖着不办,顶着不办。通过扎扎实实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仅可以融洽干群关系,而且也可以大大增强村委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

这一次我们调研小组下基层调研,收获是非常大的,通过深入实践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班子人员来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基层的现状,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有很大的益处。总之,这次调研,使我们既增长了阅历,又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是一次成功又圆满的实践活动。

第13篇:某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2

XX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2

按照省、州、县关于XX年小康驻村工作的统一要求,摆主村小康工作组于3月1日正式进驻摆主村开展工作。驻村以后,摆主村小康工作组严格按照县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村入户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支”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摆主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摆主村现状

村情概况

摆主村位于摆省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东与湾寨乡接壤,南与摆琴村为邻,西与打夯村相连,北和摆绒村相接。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7个自然寨,主要居住着苗、汉等民族。现有252户,1175人,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1名。目前全村耕地面积466.9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

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猪、牛、鸡等。第

二、三产业:主要有运输车41台,个体工商户16户。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马铃薯等,使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的增加,目前该村已发展核桃种植1500亩。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鸡、养鱼业快速发展,其收入已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其它行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如运输业、商业,这些业户在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现在全村90%的农户有电话,电视拥有率达95%以上。村内各组均实施了寨内道路硬化,各自然寨内道路平坦干净,一改过去的脏乱差现象,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村寨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容村貌得到了质的提升。村内建有硬软件较为完善的小学一所,不仅解决了该村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并且为发展该村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摆主村发展的优势

民情优势

一是摆主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 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区位交通优势

摆主村位于摆省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仅4公里,东与湾寨乡接壤,南与摆琴村为邻,西与打夯村相连,北和摆绒村相接。县道横穿村境,且村内组组通公路,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

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资源优势

一是该村矿产资源丰富,有3个年产3万吨的煤厂,这成为了该村群众就近从事运输、进入煤厂务工,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有利条件。

二是该村水资源丰富,村内共有3条河流经过,深林资源保护较好,这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该村具有发展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基础的有利条件。

三、摆主村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在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和上级部门的帮扶下,摆主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较大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摆主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摆主村属高山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田排灌设施老化,;社会事业进步缓慢,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

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 民的增收;本地人才基本上是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

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份村组干部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未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有待提高。多数农村党员、干部外出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现在村级事务繁杂,村干部基本上要处于脱产抓才能办好村级事务,但村干薪酬较低,仅靠薪酬不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这导致村干部想要办好村级事务却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下步工作计划

摆主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针对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的问题,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帮助群众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前惠农政策和建设小康社会机遇,争取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大对该村的帮扶力 度。所谓“远”,就是与村共同谋划好今后发展规划,使村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该村自然地理优势,依托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等优势做好该村种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规划。

针对村内

一、

二、六组急需解决人畜饮水、部分自然寨需建水利沟渠等问题,可与村支两委一起发挥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解决该村实际问题。

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殖业;二是成立村劳务输出工作组,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引导成立村运输车队,协调煤矿企业做好煤矿运输,以增加农民稳定的经济收入;四是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

加强“村支”两委建设,组织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指导“村支”两委干部开展好基层各项工作,以增强“村支”两委自我管理、民主自治能力。

第14篇:某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1

XX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调研报告1

一、基本概况

摆省乡位于黔南州龙里县西南部,东与本县羊场镇接壤,西同贵阳市高坡乡相连,南至惠水县岗度乡,北抵本县湾寨乡。全乡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02亩,其中土2112亩,田3990亩,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组、61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2158人,2617户,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4.2%。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9公里,距州府都匀120公里,距省城贵阳70公里,是一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乡,属省级一类贫困乡镇。

xx村系摆省乡政府所在地,东接摆岑村,南与果里村和高坡乡甲定村为邻,西与摆省村接壤,北与打夯村相接,辖5个村民组,有3个自然村寨,居住着苗、汉两个民族。现有163户,135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0 %。耕地面积为280.17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种养殖业成为该村农民的主要产业。现乡政府驻地xx村逐步发展成为我乡经济、文化、贸易中心。但该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流动人口多,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我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小城镇建设步伐缓慢,还处于雏形阶段。现有的基础设施已满足不了群众需要,经济发展极为不便,农副产品效益低下,严重制约我乡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XX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经济状况XX年粮食总产量18万斤,人均占有粮食590斤,农业总产值86万元,其中粮食产值34万元,畜牧业产值52万元,人均纯收入3736元。

社会指标XX年,xx村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及其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95%以上。通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对进组公路、串户路、院坝进行了硬化,开展了改房、改厕、改圈工程,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水电、处处通广播电视电话信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xx村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明村创建计划。xx村文明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三大工程为载体创建文明村,使全村群众的整体 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乡党委选派乡干部到xx村党支部担任包村干部,并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人员。村支两委成员团结协作,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全村大力开展“四民主、两公开”,即深化和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计划生育、禁毒、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运转有序。

3、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两委班子在思想政治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村党支部及早做好全面部署,具体检查、督促落实,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网络。领导班子在强化监督上充分发挥作用。党支部把 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上来。领导班子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认真按照 “五好党支部”要求,以身作则,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干部驻村制度,并将所驻村干部承诺服务的事项印成材料发给每户村民,使党员干部能在村内处处起到示范作用。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1、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xx村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教育,丰富群众生活。通过县乡的支持,从乡陆续领取了大批的书籍,建立了xx村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文化氧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历年来不间断的文明创建活动,今天的龙窝寨已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积极开展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文明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xx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城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机遇,抓好基础建设,重在落实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完成公路硬化3公里,庭院硬化5200平方米,危房改造14间,新建垃圾池5个,改厕32个,新建排水沟1500米,新建公共场所2个,面积460平方米。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向着建设文明乡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农业烤烟主业化经营,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此在烤烟和粮食轮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 食经济比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年7月1日开展党员活动,举行党员群众座谈会,为全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每周在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致富信息,在全村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拓展村民致富信息渠道。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全村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4、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xx村现有小学一所,有学生875人,老师43人。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村卫生室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5、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村上还成立了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 普遍增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平安和谐已成为xx村的又一风景。

龙窝寨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xx村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以此次申报县级文明村镇为契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第15篇: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入户活动调研报告1

村下派工作组驻村入户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上级关于“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的要求,我工作组到村开展驻村入户工作。活动开展以来,我工作组采取集中走访与分组走访相结合、矛盾户重点走访和困难户多次走访相结合、定时走访与错时走访相结合、入户走访与下地走访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入户谈心交流,对村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驻地西部,全村现有370户,人口1420人,耕地面积约1916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党员45人,其中35岁以下的4人,36至45岁以上的5人,50岁以上的36人,高中以上学历21人。

该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是在2011年4月份换届选举中民主选举产生,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工作能力较强。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两委”

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村民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村“两委”成员也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该村在1996年就对村庄建设进行了规划,并按照此规划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现基本上形成了户成行、路成网的村庄布局结构。村庄主干道已全部实现了硬化,路边种植银杏等绿化树木。村内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等设施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村委会设臵了党务、财务、政务公开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村级事务进行了公示。

该村民风朴实,村民对现有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满意,对上级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比较支持。该村具有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传统,庄户剧团已经建立并初具规模,现有演出人员60多人,腰鼓队20多人,定期开展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是全镇民间文艺团体的先进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1、村集体经济薄弱。该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庄事务的正常运转全靠财政转移支付,是典型的“空壳村”。 在近几年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中,尚有20多万外债未偿还,已无力开展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村

庄形象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质的提升。资金成为基础设施的晋档升级的巨大障碍。

2、村民增收致富途径狭窄。该村是典型的农业种植村,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产品品种单一,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只是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且由于没有产业化经营,受市场波动较大。该村有少数村民从事养殖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现有状况仅能实现自给自足,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

3、村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该村虽然对村庄主干道进行了硬化,但次干道和小街巷尚未硬化,还是以土路为主,一旦下雨对群众出行造成很大影响。虽然村里成立了庄户剧团,但是仅仅是作为一个群众自娱自乐的团体,不成规模,不上档次,没有专业化的运作和管理,而且缺少一个专门的活动场地开展活动。

三、问题对策

1、打造“双强型”领导班子。组织村干部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去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意识。与村干部共同探讨,深入分析该村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整理废旧坑塘,为招商引资提供土

地。充分调动市招商局资源,寻求合适项目,帮助姜村招商引资,村庄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企业运营,拓宽集体收入增收途径。

2、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的苗木协会、星火科技等机构,推广优质高产农作物种植,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群众掌握发家致富实用技术。

3、打造文化品牌创造收益。积极协调宣传部、文广新局等部门,对庄户剧团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着力打造“庄户剧团”文化品牌,指导其成立礼仪演出公司,对剧团的运作方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实行市场化运作,排练更多新节目,承接各类演出活动,使庄户剧团既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平台,也成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的项目。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指导村庄建设文化广场,通过包村干部资助、村民集资等形式,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体育设施,作为庄户剧团和村民健身场所。建设房屋5间,用做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村

民活动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16篇:某县人大工作组调研法律援助工作站

2012年4月10日上午,XX县人大组织工作组对金带、屏锦、袁驿、福禄、等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了调研,给基层司法干部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和领导的关爱,使全局职工深受鼓舞。

调研中,工作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各司法所的办公条件、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登记表、档案,了解了法律援助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望了各工作站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听取了司法所的工作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工作组对今年开展工作以来该县法律援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高度评价司法局今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理念创新。工作组指出法律援助工作一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五个主题年”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二要继续多载体多阵地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三要围绕司法局和县委、县政府考核办法,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规范各项工作程序,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力争今年考核上档升位;四要有底气,法律援助工作涉及民生工程,关乎社情民意,要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五要加

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年轻干部,让优秀人才充分流动,增强法律援助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第17篇:某县驻村工作组报告

XX县XX镇XX村驻村工作组 农村面貌提升改造行动总结报告

XX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质量,在我县召开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各项工作后,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按照县动员会议精神,结合市、县实施方案,认真研究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内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20公里,北临XX河,距离XX县城122公里。全村154户,人口731人,村两委干部成员2人,党员36名。该村耕地面积2380亩,行政区域面积约200亩。支部书记XX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村委会主任XX负责全村日常工作。全村低保对象61户,其中包括5个五保户,新农合参保率100%。

二、了解情况,做好上报反馈工作

XX驻村工作组到位后,认真学习了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对该村情况进行了初次了解,积极与村干部沟通交流,并走访了部分党员群众,熟悉农村整体面貌、农民居住生活情况、农业发展情况,走访农户,掌握全村所有人口、户数、每户家庭成员、住房、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形成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填写了户情调查表,了解村里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好上报反馈工作。

三、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XX驻村工作组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汇报驻村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XX村情村貌,上级党委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并对驻村工作提出了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在XX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要求县XX积极探索,与被帮扶单位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出谋划策。2014年10月份,经过县XX领导与中心XX领导多次沟通协商,充分发挥XX职能,特事特办,为XX镇当地争取了2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以全力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响应政府号召,XX村委为节约地下水资源,计划发展林木种植业,需要部分贷款资金,经工作组与XX行积极协调林业贷款项目,但因省行不同意目前开办林业抵押贷款项目而终结。

四、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经过一年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XX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村民正享受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截止目前,XX村在东西村口各设立了一个村庄标志,硬化街道6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0余盏,沿街墙壁全部粉刷,厨房改造新建沼气池5户,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放映电影18场,培养规模化种植、养殖带头人2户,配备保洁人员2人。下一步还将计划修建一个村民健身活动广场,目前已经平整出了一块平地,但因缺少资金处于停工状态。

五、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XX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资金的欠缺,还有大部分整治目标任务尚未完成,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仍不彻底,如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厕所改造、秸秆处理、村庄亮化、村民中心和教育设施建设等方面;二是村委会办公场所,一直在XX书记自己的住院里,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兴建;三是村民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改变,环境卫生保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维护改造成果的意识,改变乱倒脏水、垃圾,随便在路边堆放秸秆等杂物的陋习;四是群众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村民中心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方便村民及孩子接受文化教育。

XX县XX驻村工作组

二○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第18篇:乡镇政协工作组视察报告

长坝乡政协工作组对学校建设和集镇自来水厂

建设进行视察

视察是政协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也是委员接受群众监督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推进。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关于统一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视察的有关规定及《年初政协工作要点》,乡政协工作组本着“求实、规范、安全、协作”的原则,于2011年7月8日组织政协委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针对长坝乡整脏治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

视察工作组一行分别对公路沿线、集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委员们看到:公路沿线正在垃圾清理,对垮塌原路进行扩宽,街道上垃圾清洁工正在沿街清扫垃圾,校园内清洁干净,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卫生、秩序、绿化情况让人放心。视察组了解到整脏治乱工作的目标任务是解决“五脏、五乱”,在该项活动中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如有的街道住户的门前卫生不是很好,仍然有乱排乱倒的情况。

综合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一)督促双堰村两委班子积极协助整脏治乱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街道群众召开会议,制定一个好的管理方案,确保脏乱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保证聘请的清洁工的工资准时到位,同时做好思想工作,人

人做到“长坝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确保工作的进展速度。

视察组通过一天的视察,了解到群众对政府为民办事的满意程度,也了解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协工作组把这些建议向上级汇报,上级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长坝乡政协工作组

第19篇:村工作组大学生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年8月,我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干部考试,很荣幸成为了一名驻村任职的大学生。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到姜各庄镇东荒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我决心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姜各庄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驻村老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热情帮助下,驻村开展工作的第一年,我圆满的完成了驻村的工作任务,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广大农村,大有作为”的深刻内涵。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评议。

一、深入调研,摸清村情民愿。

驻村后,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请”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和党员代表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的评价,初步了解村经济发展情况、村内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二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了本村个体户、种养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村里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村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二、全力以赴,为群众办实事,加快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驻村以来,我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驻村老干部的帮助下,争取了各级和驻点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XX年共投入资金近15万元,协助村两委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事、实事5件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争取了县财政局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支持,XX年年11月投入近11万元,为村里硬化了千米的道路,初步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2010年,我们继续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筹备资金为村里硬化道路,截止到目前,共为全村硬化道路近6000米。二是在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主动争取了县广播电视局的支持,投资4万元帮助村内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三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镇民政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了家庭特困户、五保户、孤儿特困户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四是争取了科技部门的技术支持,为村里的群众初步解决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难以掌握的问题。五是全程跟踪新农合。新农合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作为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干部,为了能够更密切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我做了全程跟踪。从一开始的政策宣传到填写资料表格,到后面的发放合作医疗本、更改多重手续后产生的误差,以及签写领取保险金的证明,都由我和村里的会计负责完成。这使我和群众走的更近了。也是通过这项工作,使更多的群众知道了我这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存在,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凝心聚力谋求村内经济发展。

为加快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结合东荒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工作中大力开展了“建示范小区,强集体经济、抓示范带动、富一方群众”活动,积极协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市场的要求,着重搞好村内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益。通过一年的努力,新发展民营户2户,培养科技致富户3户,新增劳务输出人数17名,新增养殖户4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村情的稳定,我们以建设“平安东荒”为总抓手,积极配合姜各庄镇党委、政府,加强了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村群众中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和创建“平安村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法制意识。一年来,全村新增文明户8户,五好家庭户2户,组织政策教育和普法活动1次,慰问帮扶贫困家庭5户,帮助困难学生1名,基本实现了“三无”目标,即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集体上访,为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强抓班子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

按照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我积极协助姜各庄镇党委、政府,通过细致的调查走访,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了村两委班子侯选人中来,增加了后备力量。同时在上级党委和驻村老干部和的指导下,我着重抓了现有班子的强化学习工作,共召开两委班子成员会议十余次,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体党员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加快建设“四个全国一流”和“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上来。进一步健全了以议事、决策、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使整个村组织的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一年的工作,村两委班子解决了“按章办事”的问题,基本上达到了“五个好”的标准和要求。为解决好增强村组织的战斗力问题,我还积极配合镇组织部门,突出抓好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和新党员发展工作,一年来,培养党员发展对象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名。

五、全力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我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密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稳步促进了村里的“四个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了监督、管理和防范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增强了党的组织建设能力。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加强了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不断创新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积极发挥了村内党建的整体效应。

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村”,深入开展了普法教育,维护了本村社会稳定。坚决扫除赌博等丑恶现象,坚决打击利用邪教进行的违法活动,完善了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发挥了村内各个组织的职能作用。推行了村内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实行了村务公开。巩固了村内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稳定了土地承包政策,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为调动广大村民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我们还鼓励个人参与村里的水利、生态环境、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观念,增强村里的生机和活力。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组织给了我机会,让我来到了这片土地,我就应该为老区农村的建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经历了磨砺,在风雨中我从稚嫩走向成熟。农村工作时间虽短,但我觉得受益非浅,细细回味,感慨良多。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就好比一个大熔炉,为我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既把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工作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又锻炼了我自己,增长了工作经验,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工作中,领导对我给予的高度评价和信任,深深的震撼了我,因为我明白这其中的每一份信任都是一份责任和义务。

虽然驻村工作是艰苦的,不仅在生活、工作环境上与市区、县城差距很大,而且做好的难度也比较大,但是,我认为只要自己能做到安安心心地驻村、踏踏实实地工作、真心实意对待群众,我深信,自己在上级党委政府、驻村老干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紧紧依靠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是能够完成驻村任务的。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正在做的工作为中心,以将要做的工作为起点,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展现支农大学生的风采。

第20篇:村工作组老干部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

我从去年8月21日入驻姜各庄镇东荒村开展工作。一年来,我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和姜各庄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驻村工作组同志们和两委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严以律己,严格管理,在驻村工作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老区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圆满完成了驻村工作的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评议。

一、统一部署,切实完成抓班子、强队伍、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工作任务。

东荒村是一个人口有755口的中等村,村情比较复杂,人心也比较涣散。驻村后,我们认真深入到群众中去,同村民座谈,和党员座谈,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抓住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加强村内班子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按照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即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群众拥护的好领导班子,培养锻练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选准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民主管理、高效运转的好制度。我们积极协助姜各庄镇党委、政府,通过细致的调查走访,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了村两委班子侯选人中来,增加了后备力量。同时我们驻村工作组着重抓了现有班子的强化学习工作,共召开两委班子成员会议十余次,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七次,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体党员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加快建设“四个全国一流”和“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上来。进一步健全了以议事、决策、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使整个村组织的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一年的工作,村两委班子解决了“按章办事”的问题,基本上达到了“五个好”的标准和要求。为解决好增强村组织的战斗力问题,我们还积极配合镇组织部门,突出抓好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和新党员发展工作,一年来,培养党员发展对象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名。通过这项工作,我们把村中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了党员,把勤劳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了后备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了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的模范,使全村党员的形象在群众中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组织号召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威信进一步得到了提高。通过全体驻村工作组辛勤不懈的努力,村上建立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村两委班子,培养了一支积极要求上进,积极争当模范的后备队伍。

二、结合所驻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村上经济滞后,群众致富信息不灵,致富信心不足的现状,我在强化班子、建章立制的同时,从为民办实事入手,有效、彻底的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

(一)、扎实开展党课教育和农村致富科技知识培训。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作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共同促进东荒村经济快速发展。邀请县科协的同志为村委成员、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进行农村致富科技知识培训。为了开拓群众的视野,加强大家致富的信心,我们组织班子成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赴迁西进行参观考察。同时,为解决群众致富信息不灵的难题,我们积极联系县广播电视局的同志,为村里安装有线电视网络。截止到安装工程完工之日,有188户群众安装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为广大群众采集信息开创了更广阔的渠道,尤其是为村内养殖户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丰富了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东荒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驻村工作组的支持帮助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改变了东荒村的“脏、乱、差”现象。XX年,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方奔走,积极为村里筹措资金11万元,在驻村开展工作的第三个月,为村里硬化了两条街道,全长千余米,初步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春节过后,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积极为路面硬化工作做准备,在皮毛动物产仔期过后,我们又开始了今年的道路硬化工作,截止到10年7月,为村内共硬化路面近6000米,使村内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今年我们又一项工作就是村内的卫生整治工作,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在上次的卫生整治工作当中我们清理死角3个,净化路面XX多米。在雨季到来之前,我们还组织人力清除临沿海道的排水沟,做到雨季排水畅通。

(三)、为村内贫困户排忧解难。东荒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不高,村里的财力又很有限,一些困难户生活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工作组也很慎重的考虑了这个情况,在春节期间,工作组通过多方协调争取,筹集物资钱款,慰问了5户贫困户,同时为村里的低保户、困难学生争取补助资金。姜各庄镇即将修建高标准敬老院,我们也会借助机会,同上级党委、政府积极协商,把村内没有依靠,没有收入的老人按政策归属到新建设的敬老院,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三、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加快驻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工作组调研报告
《工作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