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孟德斯鸠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法律的真谛

梦回18世纪启蒙时代的法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一个时代的儿子,也是一个时代的战士。他拥有着媲美周树人先生的犀利文笔,在那个封建王公腐朽奢侈的年代,在那个普通民众饥寒交迫的世界,在那个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他走在时代的前沿,猛烈的抨击当时法国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腐朽统治。这个出身于法国波尔多附近贵族世家的人,就是法国伟大的思想政治家,孟德斯鸠。

中国有句古话,“时势造英雄。”我想孟德斯鸠就是当时的法国造就的众多英雄之一。

谈到孟德斯鸠,我们会想到他的《古老和现代地球的物理史草案》,会想到他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但我们会更直接的想到他的《论法的精神》。

闲暇时间将这本作为孟德斯鸠留下的最伟大的遗作浅显的浏览了一遍,读罢,对他的敬佩不说什么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也可以说是五体投地了。

总体上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以法律为中心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相比其他法学方面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涉及面之广不得不让人吃惊,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都被起揽括,我想这与孟德斯鸠先前的周游欧洲是分不开的,实践出真知命题的正确性,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体现。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法律思想出发点—

法同政体的性质和原则,同国家的自然状态、气候、土地和农、猎、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居民的自由、宗教、财富和人口,同立法者的目的等,都有关系。所有这些关系的综合,就称为“法的精神”。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是对教会神学的直接否定,而且比他同时代的许多启蒙思想家更深刻的提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问题。但同时这也给现代的学者暴露了他的短处。前面提到过,孟德斯鸠出身于法国贵族,阶级性使他一定程度上看不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所以在他的思想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他提出的“法的精神”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是一种幻想的“法的精神”。他在批判教会的同时,偶尔也会透露出对自己观点的怀疑,毕竟他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在书中所提出的自然法折射出了这点,所谓自然法,孟德斯鸠将其归纳为这些观点: 他认为人只有在自然状态当中,感觉自己的力量同大自然相比是弱小的时候,人才是处于和平状态中的,于是也就人人平等了。而人一旦生活在社会中便不再感到弱小,平等不复存在,战争状态于是就开始了。和平于是成了自然法的第一条

人总是要生存的,于是自然法的另一条就是设法填饱肚子 人在感到畏惧的时候,就会让彼此亲近起来,而且亲近会让人感到愉悦,这就造成了一种循环。因此,两性之间互献殷勤便是自然法的第三条

人总是社会的动物,人有了知识之后就与他人有了第二联系,有了相互结合的另一个理由,在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愿望便是自然法的第四条。

孟德斯鸠提出的法的一些基本原理,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因此一切事物都有各自的

法。一般来说,人类所处于自然状态所适用的法就是自然法。

提到《论法的精神》,有一个思想不得不提,这个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N个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预言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这个介于牛A与牛C之间的著名学说就是孟德斯鸠在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他认为政体可分为三种以品德为原则的共和政体,以荣誉为原则的君主政体和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政体。他提出,专制政体与法律是不相容的,“胆怯、愚昧、沮丧的人民是不需要许多法律的”。他认为,若保障人民的自由,就有必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他指出,一个国家应该由贵族和平民共同持有立法权,让国王去把持行政权,司法权不由特定的阶级或人员行使。从这样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但他思想中的妥协性又让他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

撇开孟德斯鸠思想中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他的思想还是无愧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地位的,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为美国的独立战争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了思想基础,并对后世资产阶级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读罢全书,虽为法学书籍,不难看出字字句句都洋溢着作者对人人幸福这一蓝图的期盼。法律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生,为正义说话,维护公众的利益,我想,这大概就是法律的真谛。

感悟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读书笔记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从秦歌中看中国精神1

从“亮剑”精神中看矿建企业管理

从生活中看博弈论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孟德斯鸠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孟德斯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