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5: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

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牛集小学 张国军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美术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滞后的,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为之付出努力,来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因此如何上好一节我们农村小学的美术课,我们只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上好每一节美术课。

一、教学生做游戏,玩着学美术

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上妙趣横生,生机勃勃。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境、谜语、音乐等游戏手法引入主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做比赛游戏或一次热烈的讨论研究或进行辩论会,亦可以实现有意注意,学起来轻松愉快。将耗时的作业编排为竞赛等形式,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将教学环节过度得毫无雕饰做作之感,才能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能够顺利地转换过来,而无需教师无数次地重复组织整顿课堂纪律,以致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厌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三年级的某课中,我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有的同学就特别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我没有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还有部分同学握着毛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我鼓励他大胆运笔,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作业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国画的情趣。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国画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轻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美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而过去一味以“讲授——接受”方式为主的填鸭式早已露出弊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发现知识,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提倡教学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造。又如“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提倡解放学生的脑手,在做中学,在游戏中玩着学,在教学的趣味化,情景化中体验。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探索和尝试”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验“玩”的艺术。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一一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让学生主动发现并寻找我们身边的材料来进行创作,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教师由一个讲解者变为引导者。学生则由一个听讲者变为主动操作者。并尝试教师做学生,让学生做小先生来教教、来讲讲。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活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乡土材料,让学生创造美

大家都知道,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画笔,纸张,色彩,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田野的麦草茎、柳条,同样可以做造型;遍野的树枝,树叶,秸秆,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饮料瓶子,和满地的沙子做的沙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沙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理效果,廉价的材料,同样也可创造出美。 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它不但要运用到美术的语言,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肌理等并进行艺术抽象,同时要考虑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制作等。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兴趣。

四、写生,联想,让学生感悟美

学习美术有很多课需要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

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认真的观察才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再则;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 如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对珍珠泉位置,形状,和环境的描述,想象一下,自己就身在珍珠泉,然后把想象中的珍珠泉随意的画出来。画一幅色彩风景画。这样一来,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学习兴趣更浓了。

五、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美

多媒体教学离我们农村学校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与人。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体会、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这种有别于平时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更受学生欢迎。

同时,还可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美术现象,时时给他们提供关注和参与的机会。如《道路交通安全》路标标志、运动会的广告、春节电视晚会的底幕、晚会主持人的服装、演员的服装、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们身边和眼前的事情,也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这些鲜活的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美术无处不在。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课程内容方案一旦确定,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由此看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对上好一节课,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综合探究能力,具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与方法,更可以体现教师的个性和个人的素质,这些都应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还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继续为之努力。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如何让上好一堂美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美术课

用心上好美术课

怎样上好美术课

如何上好美术课

怎样上好美术课

一堂难忘的美术课

一堂美术课的反思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