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如何上好一堂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1 21:03: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怎样去上好一堂课,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在职业学校里,如何去上好一堂课更加是每个老师每天都会想的问题。

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却是教师学术造诣和教学技巧的一次检验。讲好一堂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获得追求知识的新途径,更能将老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出来。

那么,怎么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立足点。一些老师可能有这样一个感受,即便我备好课了,这节课也会因为当时课堂的其他情况而导致课程计划的临时改变。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什么?怎么讲?都要先在脑海里稍微过一下、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了教材之后再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前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以及提高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途径。

二、熟悉、了解教学对象,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和严格的课堂纪律相结合。

教学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学生。相信在座的每一个基础课的老师都已经深刻感受到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特点,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生的特点可能有一些会相对比较明显。

幼师班的学生比较听话,自控力以及纪律意识比较强,营销班、商务班、计算机班还有格力班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自控力以及纪律意识比较弱,但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长。可能是学生自身意志力薄弱,无法控制自己分心,可能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教学方法不恰当吸引不了学生。

要上好一堂课,仅靠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原本预期的效果就在无形中削弱了。而且在每天的课程当中,理论课的数量也是占多数的,一堂接一堂的理论课,即便是再好学的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也会觉得是煎熬。针对这种现象,在每个课堂上,我都会尽量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理论知识本身的呆板以及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乐趣。我也会让自己的语音语调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使学生不至于对课堂失去兴趣。另外,我在课堂中还会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学生当时的情绪、反应,随机的穿插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话题,从而调节教学节奏以及轻松课堂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有许多学生不愿意任课教师知道自己的名字,因为害怕任课老师上课时点名回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的是另类的点名方式。打个比方,我会直接说XXX宿舍今天扫地、拖地、最早或最晚起床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间的趣味也可以让学生不再害怕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名字。

当然,愉悦的学习氛围是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来做保证的。因此,在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时,我都已经和学生强调我的课堂纪律。迟到的同学,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留几分钟时间给他表演,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的,会有两次温馨提示机会,第三次就什么都不用说了。玩手机的没收手机,扣分,并写30条玩手机的坏处,若再犯,就是50条。睡觉、讲话、讲话的都扣分,并且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依靠老师叫喊或威胁来实现,也不是单纯的这个不行那个不准来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你遵守我的课堂规则,我会给你一定限度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觉非常压抑。

三、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尽可能生动化 由于我教授的几门课程都是理论性偏强的,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性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用简捷、精确、生动的语言去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像幼儿心理学里面讲的“再造想象”,书本上的定义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含义,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我会直接举例子,在读西游记的时候,你头脑中出现的唐僧、孙悟空师徒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再造想象,这样学生就都可以理解了。

对于不能被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应该做适当的删减,理论的知识应该注重与实践的相结合。

四、教学要有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力求使得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常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演示法还有练习法。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在的课堂上,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在我的课堂上,我比较多的运用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或者观看视频分析。

高一的普通话课,我会更多地采用演示法和练习法。因为她们最后是要去考证,而对于营销班的普通话课,我会采用练习法和游戏教学法,一定时间的练习以及绕口令等小游戏的比赛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二幼师班的课堂上,我更加侧重于模拟教学法、传授法还有观看教学视频分析。由于高二幼师班的学生明年六月份将开始出去顶岗实习,而她们的实际上课经验又不是非常多,所以,会分好小组让学生自行组织,分配好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进行幼儿园课堂五大领域的模拟教学;过后会让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评价。到我评价的时候,我会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之前学生外出见习上公开课的教学视频,观看之前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还有分析,看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课哪里上的好,哪里上的不好,以及应该如何去上好一节课。

对于一堂课而言,我们往往要综合运用两种或以上的教学方法,这样既适合教材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适当调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当然,我们还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我们进行教学。

如何上好一堂课,不仅和备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关系,重要的还有一个:教师的态度。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亦师亦友。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教师教的快乐。

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见解,对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还需要我更多的经验积累以及学习。今天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

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是: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师要具有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 3.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因此如何把知识与能力最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应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素质

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们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活生生的课本。

对于新教师,初为人师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做到认真备课,注重积累。认真备课对于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导入新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的学习和领会。最后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参与学习。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将我的近期人生规划以及远期人生规划总结如下: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坚持看书,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在美术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及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准备好硬件和软件计划去评高级教师。

推荐第3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1、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

2、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

3、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

1 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

4、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如何编写教案,先要弄清教案的格式和结构。教案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提倡教师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建议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尽量写详案,总之一句话,教学设计要象小说般的完整。

二、语言艺术,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分为口语与书面语、肢体语三种,如何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关键在于:

1、口语

语言标准、简练、不哆嗦无口头啴,消除不文明用语。 语速适中,不快不慢。语言适度,不高不低。同时还要生动,亲切,抑扬顿挫,赋有启发性。

2、书面语——板书 板书的的主要内容: ①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果 ②教学的重点难点 ③教学内容的补充 板书的主要格式

①提纲式②词语式③表格式④结构式⑤图示式 板书的要求

① 内容精练,重点突出。 ②科学、准确 ③条理清晰,布局合理 ④形式多样,启发思维 ⑤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 ⑥巧用颜色粉笔,赋有艺术性

3、体态语

2 ①表情语、微笑语、眼语 ②首语 ③手语 ④姿态语

三、精点导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常用的方法有: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境导入

4、实验导入

5、实例导入

6、典故导入

7、直接导入

四、科学设问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桥梁

1、设问直截了当。不绕圈子,干脆利落,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围绕问题,范围短路,语言规范,概念准确,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2、发问巧妙。不按座次表发问,不按名册发问,不只叫成绩好的发问,也不专找差生发问。

3、表述清晰。发问语言应简明易懂,问题尽量一遍清晰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老师发问的习惯。

4、态度自然。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回答。

5、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

6、耐心倾听。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7、正确对待意外,对待意外回答冷静处理。

8、及时评价。

五、组织教学,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证

无论是哪一位教师上课,课堂上或多或少都有呈现的不重视的学生违纪现象出现,如何正确处理学生课堂违纪现象,保证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组织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提问法。单独提问,集体提问单独回答。

2、非语言控制法。走近学生摇头示意、叹息或假意咳嗽一声,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轻拍其肩等。

3、正面提醒法。

六、课堂小结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完美结局

怎样结束一堂新课是值得重视的,很多教师不注重结课,上课讲到哪算哪,匆匆收场,虎头蛇尾,影响教学效果。结课常用小结、活动和作业布置等。上课要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往返,达到“剧终情不终”的艺术效果。一句话,课堂结局象喜剧般的完美。

七、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节奏感

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不到。

因此教师讲课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掌握课堂的节奏,

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一下节奏,正如进行交响乐演奏,要不时地变换乐章。

如何变换节奏?我们把上课的内容划分成这样两类: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严肃的内容包括数字计算,图形分析,逻辑推理,课堂小测验等,轻松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讲课变换节奏就是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地变换,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

例如,讲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用当天发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天气等作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讨论,然后进入严肃的理论分析,大约用几分钟,等到学生表示出有点疲倦的样子时,进入轻松的案例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或者用图形分析,或者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

如果能够巧妙地掌握课堂节奏,并且自如地切换节奏,一堂课下来,不但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感到非常轻松。

2.成就感

学习要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因

4 此,教学的时候如何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对教师来说颇有一定的挑战性。

课堂小测验的题目不能给得太难,最好是针对当天讲课的内容。学生一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会感到学到了当天的内容。

案例分析时,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正面出发,尤其对正确的分析要给予鼓励。

期中和期末考试要有一定数目容易回答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上课时已经讨论过的,

也算是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的奖励。

3.参与感

获得节奏感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另一种是被动参与。

当你所讨论的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时事评论和幽默玩笑一般是学生喜欢的,因而也比较容易主动参与。

但是如果学生的参与并不积极怎么办?这时候就必须采用强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小测验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选择题, 这些选择题不要太难,只要学生听了当天的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的,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起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被动参与。

另一种强迫学生被动参与的方法是,选择几位学生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把课堂分成两个小组,对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做小组研究报告,并且在课堂上做演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强迫参与的方法。

参与感对学生很重要。有了参与感,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

4.相关性

5 如果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积极性。教师选择案例时,最好与大家关心的事情是有联系的。

或者放映一些相关的录像等,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与自己有关联的。

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在课堂上最接近的人,没有比讲课教师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的了。

5.娱乐性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更形象地说,就是应该让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一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学生听课不会感觉疲倦,教师一堂课下来也因为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太累。

如何使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推理把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清楚明白。模型和图示分析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工具,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这些工具而学习,或者学习这些工具反而把学生们弄得更加糊涂,那么教师就没有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一个好的教师要具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本事。其次,教师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的,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积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的素材,可以作为上课的备用材料。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想一想如何把课堂的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素材联系起来。

好的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自己用心积累知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程度。拿自己作为例子,讲述亲身经历,甚至开自己的玩笑,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学生会更加欣赏,而且也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6 6.灵活性

教师备课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材料,有时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全部讲完,这时讲课就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认为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可以让学生去自学。

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但是,这部分的主要理论还没有讲到,怎么办?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

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略过,只是讲述一下直观的东西,而把正式的内容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师做总结。

推荐第4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2、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

3、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

“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重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巩固政权的措施尤其是对民族资本注意工商业合理调整就是难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个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为了讲清合理调整工商业,讲解了当时的背景、具体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怎样。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

4、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如:体育班与音乐班同上一节数学课,采用同一方式、方法显然不合适。

5、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摘要】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首先必须要考虑如何讲好一门课。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当然,一门课对于一个系列课程或一组课、一群课而言,也只是一个局部。—门课可以看成是培养一届学生的总课程中的最小单位。 【关键词】内容;教师;学生;课程;问题;能力;基本

【Abstract】Cla and is not isolated, it is a course in a small part of a course run it on a local.So, how about a good a cla, we must first consider how to speak good a course.To order How to Teach a course perspective to study how to tell a good leon.Of course, a course for a series of courses or group leons, group claes, the only one locally.- Training course can be viewed as the total term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mallest unit.【Key words】Content;Teachers; Students;Courses; Iues; Capacity; Basic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1.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

五个问题是:①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②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③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④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⑤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①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②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③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④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⑤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2.关于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发布多么大量的消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①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其内容科学性强。②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即其内容实践性强。③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④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即其内容具有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2.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①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②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2.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所谓重点是指本节课要介绍给学生的重要的知识点或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点。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是某个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结论或某个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能力。所谓突出是指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重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2.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所谓脉络清晰是指那些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备课中追求的目标。备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这个备课的成果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讲得脉络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讲解的一般脉络是:①提出问题。可通过思考题、例题、某个实际问题等来实现。

②利用本学科以往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引入某些新概念,用以建立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数学或物理模型。

③得出结论。也可能从得到的结论中引出某些新的概念。④举例说明对所得结论和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把这一讲解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脉络轨迹在形式上往往是通过板书或计算机大屏幕上的大、小标题来展示的。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2.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上四条是属于有关讲课的内容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的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标准。这些思想的实现还要靠教师在讲堂上通过语言讲解等手段来实现。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的概念,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济于事。当然,有一本好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老师现场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投影仪、多媒体屏幕相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更不用说,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用。

在讲课中,对教师的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①清楚;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要使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做到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对年轻教师而言,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因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而忽略了前两个层次的要求。那样就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2.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是帮助展示教学内容、概念、重点、难点和讲解思路的主要手段,是动员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吸收讲课内容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的要求也是三个层次:①醒目;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醒目,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色彩要不平不乱,以有利于明确概念、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

所谓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对语言的要求一样,对青年教师而言,上述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不顾前两个层次而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致使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应该指出,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不少教师而言,还是正在摸索中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这里只从讲课标准的角度做一般的述及。更多的问题后面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

2.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教学过程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时间上的安排。一门几十上百个学时的课程,能做到堂堂学时准确,会给学生留下老师确实认真对待这门课的感受,是树立精品意识的不言表率。这是课堂教学严肃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为了做到学时准确,首先注意不要拖堂。拖堂往往是出于“好心”,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管下课铃响没响,非要讲到一个阶段结束不可。其实那时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已经下课了,你的愿望收不到实效。不如就此停止,研究以后如何能准时或提前一点儿结束。

欠堂太多也是不好的。比如离下课还有10分钟,就没的可讲了,这将会十分尴尬,给学生留下备课不认真的印象。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践中,每节课准备一些在时间上可以弹性把握的内容最后讲,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2.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饱满的精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对着装的要求是:①简洁典雅,精干大方;②有个性,又不要过分强调个性。

2.9及时反馈,深入反思;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并具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讲解风格等教学行为,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反思的要求是:①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模式。②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以上九条标准的前四条是属于课程内容方面的,后四条是属于讲课形式方面的,最后一条是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对内容方面的理解是基础,对形式方面的掌握是实务。没有对内容方面的深刻理解,再强的实际表达能力,也是空的,是没有货色的。而只有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没有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效果的反思,那些深刻的理解也只能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那就失去教学的意义了。因此,我主张一个青年教师在讲解一堂课时,应当努力全面地做到以上八条。

如何上好一堂课,各有各的体会和见解。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的体会,提出如下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怎样上好一堂课,是每个教师时刻挂在心上的一个问题。

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但却是教师学术造诣、治学精神和教学技巧的一次检验,是多年辛勤劳动与智慧积累的结晶,也犹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讲好一堂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获得开拓和追求知识的新途径。因此每个教师必须把“怎样上好一堂课”这个问题,时刻挂在心上。

二、要讲好一堂课必须在“精”字上狠下功夫,这是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讲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学科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才能保证每一堂课的整体效果。

1、“如何讲好一堂课”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

(1)本次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

(2)对本次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4)本次课与前次课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5)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主要是教学方法)?

2、“如何讲好一堂课”的基本标准

(1)内容要丰富。

①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科学性强。

②对理论性内容要联系实际,对实践性、操作性内容,要有理论指导。

③适当地介绍与本次课内容有关的最新进展,即先进性。

④对本次课的内容,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即具有个性。

(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

(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如设计问题、引入实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5)语言准确生动。(普通话教学)

①语言清楚:指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学生的耳朵里。适当采用动作语言、姿势语言等,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②语言得当: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语速把握恰当,但在关键时刻要有激情。

③语言艺术:是要做到语言简捷、精确、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高层次的要求。

(6)板书整洁,层次分明。

(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不要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把握节奏。

(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

3、练好教学的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由两个方面组成:

一是学术上的基本功:指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的潜在能力。

二是传授上的基本功:指教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理论与方法。

实践表明,一位高等学校教师,没有学问是不行的,但是光有学问不掌握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也是不行的。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授课教师,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传授上的基本功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基本功是要靠练、靠悟才能提高的。只有不断的努力,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

三、怎样上好一堂课,应把握好六个基本教学环节。

即:备课、课堂教学、辅导、批改、考试、评价。

1、备课――(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的过程,如果不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组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熟练地掌握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还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所谓"懂",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原理等弄清楚,弄明白;所谓"透",就是对教材的全部内容掌握透彻,不要似懂非懂;所谓"化"就是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并查阅有关参考资料(书、期刊、教材等),充实教学内容。

(2) 选择教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大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谈话法和讨论法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读书指导法则更适用于阅读、归纳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面对内容比较简单、条理明确的问题时,运用这种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过,就一堂课而言,往往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这样既适合教材和学生心理的需要,又可以调整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现代教学技术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它对于增加课堂容量,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个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并制作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但是,在选择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适用性,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用而用,搞形式主义,使学生只顾热闹,而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抛在脑后。

(3)编写教案:(教案书写)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的过程。

具体结构:①教学科目,时间和班级。

②教学目标和要求。

③教学重点和难点。

④教学课题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整合形成教师的作品)。

⑤教学课题所选用的教学方法。

⑥教具的安排。

⑦教学过程及时间的安排。

⑧板书的设计(包括版图设计)。

⑨教学小结的内容,作业及思考题,教学体会。

2、课堂教学:即教师自编、自导、自演(讲)。

把握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尽可能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自然(与教师个性有关)。注意教态、师德,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尽可能在讲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幻灯、挂图、模型,课后要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

①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

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因此一定要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观点正确,知识量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新知识和专业外语。

②关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列表如下:(五大环节)

序号 教学环节 基本要求 时间 备注

1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记载考勤、维持秩序 1-2分钟

应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2 复习旧课

第一次课要用教学实例列入以后的课学习2-5分钟

提问、自问自答、学生完成作业

3 讲授新课

⑴板书规范有序、设计合理、字迹正规

⑵讲授内容熟悉、无误、无废话、无病语

⑶举例文明、高雅、恰当、尽可能结合实例(临床)

⑷内容简捷、层次清楚、序号无误

⑸普通话教学、语句通顺、声音抑扬顿挫

⑹必须联系新知识、尽可能运用双语教学

80 分钟

板书

语言、语速

把握时间

层次分明

注意教态(自然大方)

4 小结

归纳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点 3-5分钟

5 布置作业

教材后的思考题、或病案讨论 1-2分钟

3、辅导

课堂辅导、课后辅导、专题辅导。

辅导的性质与课堂小结类似,但辅导的范围更广,可跨越多次课,甚至一本书。

4、批改

批改作业、实验报告,要求全批全改。

批改教师姓名、批阅成绩及批阅时间。

5、考试

考前辅导、教师自己安排,一般不作统一要求。

考试命题以基本内容为主,占80-90%,难点内容适当占5%,超纲题在5%左右。阅卷公正,正确评价。

6、评价――即:自我评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高低有其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要不然就很难做到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性。教师要讲好课,必须要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现提出理论课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1)教学态度

①遵时守纪

②服饰整洁大方

③态度从容亲切,表情自然,情绪饱满

④备课充分,脱稿讲授

(2)教学内容

①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 ②观点正确,概念清楚。

③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④内容丰富,反映进展,理论联系实际。

⑤举例生动、贴切,问题设计合理。

⑥引用外语专业词汇。

(3)教学方法

①注意启发和师生交流。

②能灵活、得心应手地把握怎堂课的教学。

③能按大纲要求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④能科学、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⑤语言生动,语速适中,引人入胜。

⑥系统性、逻辑性强。

(4)教学效果

①学生听课认真。

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

③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反映良好。

四、关于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一样。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天职。所谓天职就是其责任不是哪个人指示的,也不是哪个部门规定的,它是这个事业内在的。教育事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教书”是指指导为人,指导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人才。学校应该加强育人工作,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如果忽略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不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如果忽视了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就可能变成高智能的犯罪者。

1、首先要考虑在课堂教学中除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考虑培养学生哪些好的做人的品质。

(1)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 (2)有公心,包括有社会责任感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3)有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

(4)有不达目的不停止的坚强毅力;

(5)城实;

(6)善良;

(7)有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个性和虽属少数但仍坚持真理的勇气等等。当然,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是最基本的。

2、在课堂上培养上述品质的可能性有两类:

一类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自然流露,一类是教师有意而为。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全面具备各种优秀品质。

3、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做人做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现实、最鲜活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也为自己加强修养、饱学知识、增长才干,做一个学生敬仰的人,同样也做一个学生的好朋友。这样你的“教书育人”的天职就会履行得更好。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什么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好像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在学术上的基本功和传授上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做人的基本功。

总之,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讲课的艺术性是赋予课堂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两者兼顾,缺一不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如何讲好一堂课的十个问题

一、关于如何讲好一门课

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首先必须要考虑如何讲好一门课。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当然,一门课对于一个系列课程或一组课、一群课而言,也只是一个局部。—门课可以看成是培养一届学生的总课程中的最小单位。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讨论如何讲好一堂课,所以对如何讲好一门课的问题只是提纲挈领地说一下。 笔者认为,为了讲好一门课,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 2.要注意讲好每一堂课。 3.要注意课堂讲授和其他教学环节的有机配合。其他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辅导、答疑等。·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五个问题是:

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2.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4.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5.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

1.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

2.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

3.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4.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

5.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参见附录)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二、关于讲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发布多么大量的消 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

1.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其内容科学性强。

2.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即其内容实践性强。

3.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

4.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即其内容具有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二)概念明确,讲解深入

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二是要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三)重点突出,选材适当

所谓重点是指本节课要介绍给学生的重要的知识点或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点。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是某个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结论或某个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能力。所谓突出是指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重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四)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所谓脉络清晰是指那些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备课中追求的目标。备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这个备课的成果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讲得脉络清晰。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讲解的一般脉络是:

(1)提出问题。可通过思考题、例题、某个实际问题等来实现。

(2)利用本学科以往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引入某些新概念,用以建立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数学或物理模型。

(3)得出结论。也可能从得到的结论中引出某些新的概念。

(4)举例说明对所得结论和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把这一讲解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脉络轨迹在形式上往往是通过板书或计算机大屏幕上的大、小标题来展示的。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五)语言考究,准确生动

以上四条是属于有关讲课的内容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的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标准。这些思想的实现还要靠教师在讲堂上通过语言讲解等手段来实现。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的概念,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济于事。当然,有一本好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老师现场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投影仪、多媒体屏幕相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更不用说,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 用。

在讲课中,对教师的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

1.清楚

2.得当

3.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要使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做到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对年轻教师而言,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因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而忽略了前两个层次的要求。那样就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是帮助展示教学内容、概念、重点、难点和

讲解思路的主要手段,是动员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吸收讲课内容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屏幕显示和

板书的要求也是三个层次:

1.醒目

2.得当

3.艺术

所谓醒目,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色彩要不平不乱,以有利于明确概念、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

所谓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对语言的要求一样,对青年教师而言,上述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不顾前两个层次而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致使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应该指出,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不少教师而言,还是正在摸索中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这里只从讲课标准的角度做一般的述及。更多的问题后面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

(七)学时准确,不拖不欠

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教学过程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时间上的安排。一门几十上百个学时的课程,能做到堂堂学时准确,会给学生留下老师确实认真对待这门课的感受,是树立精品意识的不言表率。这是课堂教学严肃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为了做到学时准确,首先注意不要拖堂。拖堂往往是出于“好心”,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管下课铃响没响,非要讲到一个阶段结束不可。其实那时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已经下课了,你的愿望收不到实效。不如就此停止,研究以后如何能准时或提前一点儿结束。

其次,欠堂太多也是不好的。比如离下课还有10分钟,就没的可讲了,这将会十分尴尬,给学生留下备课不认真的印象。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践中,每节课准备一些在时间上可以弹性把握的内容最后讲,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八)着装典雅,精神饱满

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饱满的精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对着装的要求是:

1.简洁典雅,精干大方

2.有个性,又不要过分强调个性

以上八条标准的前四条是属于课程内容方面的,后四条是属于讲课形式方面的。对内容方面的理解是基础,对形式方面的掌握是实务。没有对内容方面的深刻理解,再强的实际表达能力,也是空的,是没有货色的。而只有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那些深刻的理解也只能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那就失去教学的意义了。因此,笔者主张一个青年教师在讲解一堂课时,应当努力全面地做到以上八条。

三、注意讲好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以上八条是对讲授一般的课而言的。在一门课的讲授中有两次课是需要特别提出来说一说的,那就是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第一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如果学生对第一堂课的印象好,就为以后的讲课创造了良好条件。如果第一堂课准备不足,学生印象不好,日后就要花几倍的力量才能挽回。

第一堂课是对教师对要讲的课程在整体上把握程度的考验。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不可轻视。切不可把它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帽儿戏”、“过场戏”,它是个“重头戏”。

第一堂课多为绪论课。第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要讲的课程产生兴趣。主要手段是对课程的总体介绍。它将涉及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课程的学科基础、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应用前景等多个方面。重要的是它的应用前景和神秘之处。

最后一堂课多为总结课。它的教学目标是总结本课程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不要把总结课变成考试范围圈定课。应该把它讲成是一堂总结收获课。如果这堂总结课的内容能与第一堂绪论课的内容有所呼应就更好了。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全课程一气贯通善始善终的完好印象。当然,在实施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的教学时,也应努力达到上述讲好一堂课的八条标准。

四、课程要常讲常新

同一门课、同一节课年年讲,会有平淡无奇、不断重复的感觉,会出现一份讲稿用几年的现象。这样不好。实际上,课应该常讲常新,同一节课每年都必须重新准备,都应该加入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可以是:

1.新内容

2.新体会

3.新讲法

4.新手段

这些新的因素会使课程教学发生某个方面、某种程度的少量变化。积累多了,就可能从量变到质变,使课程产生飞跃,产生某种突破。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跟着一起提高了。

只有做到常讲常新,才能感觉到讲课不是重复性劳动,教师不是教书匠。才能感觉到讲课也是一种研究,一种学习,一种提高,一种创新。才能使你对教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产生一种激情。

五、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广义地讲是指为了帮助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而采用的各种媒体。这些媒体包括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录音带、录像带,实物投影仪以及传统的黑板和多种实物或模型教具等。而目前经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计算机的大屏幕显示。这可看成是狭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严格地讲,应称它为电子板书或电子屏幕显示。电子板书是借助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和图像的高超能力,在课前预先制作好的类似板书作用的反映授课内容的文字、图形、图表、图像的计算机软件(软盘或光盘)。

为了更好地运用以电子板书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如何设计及制好电子板书和如何运用好电子板书两个问题。

(一)如何设计制作好电子板书

存于软盘或光盘中的电子板书是在课堂中实施电子板书辅助教学的物质基础,如何制作出一个好的电子板书应注意以下四点:

1.先有整体教案,后有电子板书方案。即首先要对一堂课的教学有一个好的整体设计,即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案,即教案(关于教案后面还有专门的讨论)。在这个教案整体设计下,根据对电子屏幕显示的认识和具体讲授内容的要求,确定哪些内容要用电子屏幕来帮助显示。孤立地搞电子教案是搞不好的,以不懂本门课教学的人为主搞本门课的电子教案也是搞不好的。

2.建立自己的标准。要有一个自己认为好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标准。笔者认为的“醒目”、“得当”、“艺术”三层次的标准已如前文,不再赘述。

3.要灵活不要死板。创作时,还要考虑到电子板书不是为了让读者静止地看的,而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用的。它必须能够与教师的讲解相配合。因此,创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电子板书制作的各种软件的功能,不断跟踪新技术新方法,把这些技术与方法灵活地用到你的电子板书的制作之中。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可以做到类似黑板板书的,尽量做到用电子屏幕也能像用黑板板书那样能够边讲、边想、边写(边出字图),以便能清楚地展示出讲课人的讲述思路。

4.认清电子板书的优势与劣势。什么内容上电子屏幕,什么内容不要或不必上电子屏幕要有所研究。要尽量发挥电子板书的优势。一般讲,电子屏幕比黑板板书更适于展示大图大表、复杂的平面图、立体图,反映事物内部结构的图和有运动效果的图,事物动态特性、精确的函数图、多次重复性分析计算的问题解算过程如用傅立叶谐波分析的方法和逐次逼近法等。在这些地方用电子板书比用黑板板书更方便、更清楚、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在公式推导,例题讲解,根据课堂实际即兴发挥的内容等方面,目前还是它的弱项。在这些地方,采用板书似更合适。

(二)如何运用好电子板书

制作出好的电子板书是用好它的基础。但真正使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还要看在教学现场用得怎么样。教学实践表明,同一电子教案,不同的人用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用好电子大屏幕显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两个中心。要注意在课堂上只能有一个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中心,那就是教师和教师活动的范围。但实际情况是,有的课堂上使用电子屏幕显示后,由于教学设备安置不当,常常在教室中造成两个中心。教师在教室前面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坐对面前的计算机小屏幕讲。学生看教室前面中央高悬着的显示教学内容的大屏幕。教师精神集中于计算机小屏幕,学生看教室中央的大屏幕,犹如看电影。也有的学生一会儿看大屏幕,一会儿看老师,应接不暇分散了注意力。这样是很不好的。理想的情况是,教师通过大屏幕显示的内容像用黑板一样地讲。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中心,教学效果会好得多。同样理由,笔者认为在课堂中教师使用教鞭比使用光点很小、又有晃动且不醒目的激光笔要好。

2.避免书本搬家。要注意课堂中的口头讲解与电子屏幕显示的合理配合。有时需要先出字幕(或图)后讲,有时需要先讲后出字幕(或图),有时需要边讲边出。避免一下子出满满的一屏,像一页书一样,被学生视为书本搬家。更有甚者,有的课,在大屏幕上刚刚出了满满一屏文字后,没讲几句,学生还没看清楚,又换了一屏,这个效果就更不好了。

3.衔接自然、熟练。要注意使各种媒体之间的衔接自然。在一次课的讲授中,为提高讲授的质量与效率,有时需要多种媒体,如电子屏幕、音带、像带,实物投影仪或传统的黑板,模型教具和实物教具等,因此,各种媒体之间一定要衔接好,以保证课堂进行的连续性和节奏性。如果多种媒体间切换时手忙脚乱,会使课程节奏杂乱无章,耗时耗力。所以,课前必须经过演习,以保证课上顺利进行。

六、关于启发式教学

一个人由一事物的激励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叫做被启发。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事物)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直接注入而来,而是主动地在教师(或教师们)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而来。在这样的多次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到了活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发挥了两个积极性。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但实际做到并不容易。

首先应该对启发式的涵义作多层次的理解:

1.从宏观上看,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学校对他进行启发式教育的过程。学校通过种种精心组织的活动(当然包括作为其永恒的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启发。所以从校长到每个员工都是在做启发式教育和教学。

2.具体到每门课程,首先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启发。让他自己获得本学科的主要的知识和能力,悟出怎样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从微观上看,每一堂课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呢?是不是在讲解一个问题的时候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呢?不一定。笔者认为:

(1)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要你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问题的共性并且深刻阐明了它,剖析了它,对学生就有启发作用,就是启发式教学。在讲清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从头到尾有理有据地一气呵成,其中一个问题也没提,这也可能是启发式的。因为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共性,完全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运用这个知识理解或解决与此问题具有同样本质的问题。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了怎样阐明或分析一个问题的方法。

(2)在教学中,引入恰当的例子,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把每一个例子都作为用本学科的知识解决本类实际问题的范例来看待,都应对学生有某种启发作用。

(3)从上面对启发的概念的陈述,可以看到启发的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启发者给出的恰当的激励事物,如一个问题、一个动作或一件事情等,另一个是被启发者的有效的联想。没有被启发者的有效的联想、感悟,也是不行的。就启发事件而言,笔者认为有三类:

一为提示“一般”(规律、共性特点),引导被启发者去解决他的“特殊”的问题;二为提示“特例”,启发被启发者去解决他的属于一般性的问题;三为提示被启发者所熟知的一个方面的事物,启发他去探知或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第一类可培养他的分析、推断能力,第二类可培养他的综合能力,第三类可培养他的类比能力。

4.答疑(课)与讨论(课)是启发式教学最好、最集中的场所。在大课上的启发性教学一般都是隐含的、非直露的,因为本来启发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的。而最直露的启发式教学是用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答疑(课)或讨论(课)之中,因为针对的问题更具体、更个别。不像在大课中所讲授的问题多为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本质性的、共同性的。所以,只有上大课一种教学形式对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不利的。遗憾的是,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表明,答疑环节几乎名存实亡,只是在考试之前几天才有人来答疑。学生不与老师有面对面的近距离的接触与讨论,怎么能学到活的做人做事的能力呢!这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里有学生的认识问题,也有学校组织教学的问题。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人数的讲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是不一样的。这是笔者的看法。不是不管什么场合,讲什么内容都必须先提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回答出来,才叫启发式教学。

七、关于创新或创造性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在讨论完启发式教学之后,必须紧接着讨论“创新性或创造性培养”的问题。

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足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性。在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注意对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笔者的看法是:

1.在讲授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方法。关于启发式教学已如上述。

2.要研究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根据对它的认识,尽量在课堂中加强对这些条件的培养。对这些条件,笔者目前的认识是:

(1)首先他们要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个条件多为在一二年级,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对理工科而言)的课程中得到。

(2)其次,他们要掌握本专业和相近领域的最核心的技术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这个条件多为在二三年级,通过所谓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程得到。

(3)最终,他们要有把各方面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条件多为在三四年级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得到。

在授课中,要非常明确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的以教授分析为主,有的以教授综合为主,有的是分析与综合并重。但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是,讲授综合方面的课太少、太弱。这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应该认识到,大学本科的课程,不论是以讲授分析为主还是以讲授综合为主的课,都是服务于培养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的。所以,都应该考虑你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都应不同程度地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成分。

3.在具体一门课或一堂课的讲授中要特别注意抓住两头。一头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透彻讲解。一头是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例子不管是否紧密结合本专业,只要是成功的,相近专业的亦可。因为任何成功的事物都含有成功的共性因素。当然一个例子,不能全面包含所有重要因素。所以要不断地举出足够的例子,以便学生从中提取经验。例子是生动的、活的,只讲条条是不行的。不论在讲述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中,还是在讲述实际案例中,都要注意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工作方法——的传授,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有较强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因为身教胜于言教。常言道高师出高徒。有较强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容易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笔者认为,教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应具有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参加过或正在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深知所讲授的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因此讲解善于联系实际,特别是结合自己在创新工作中的成果和体会进行,自然会对学生有创新性的启发。

二是教师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是否有创造性。如果教师在自己的面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具有创新性,学生自然会得到启发。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是有共性的,它会溶化到每一种创新活动中。教育本来就是潜移默化的。你有创新的动机,就可能收到创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怎么会收到使学生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效果呢?

5.创新能力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是模仿(能力),稍高的层次是移植(能力),最高的层次是创造(能力)。能够达到什么层次,同启发式教学的效果一样,与教师的教学有关,也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我们应力争达到高层次。

6.还应指出,要想做出高层次的创新工作,优秀的哲学思想是不可少的。因此,不论什么专业,提炼所教课程中的哲学思维,反过来,结合教学内容加以说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会有深远的作用。

八、关于教案——兼论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大家知道,要想讲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备课应当包括对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备课和每节(或每次)课课前对要讲的内容的具体备课。整体性备课的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其目标和需要做的事情已如前面第一节所述(即五个问题和五件事情)。每次课前的具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要站在整体把握的高度,具体把握这一次课,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为落实,最后要写出一份教案来。

(一)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对所要讲的一节(或一次)课设计的教学方案,或理解为教师为所要讲的一节(或一次)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课堂进程写的教学案卷。其目的是使教师在上课前对所要讲的课有一个总体的和具体的规划,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教案的作者和读者都是自己,它除有督促教师制定一个讲课计划外,也可为你在讲课的现场参阅起提示作用。

(二)教案的基本结构

一节(或一次)课的教案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概述,第二部分为教学进程。

概述表述教师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本次授课的题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讲授方法和手段等。教学进程表述具体的教学步骤。编写时可以以课堂进行的时间为序,写明每个教学段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时间分配四项内容。

(三)对教案内容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充实,科学性强,有先进性

3.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讲述有对策

4.教学方法得当,有启发式考虑,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安排

5.电子屏幕显示或板书设计得当

6.教学进程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教案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实践表明,坚持写好教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为了体会教案本质,有必要顺便谈一谈它与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大纲和讲稿的联系与区别:

(1)基本要求:确切地讲应称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对本门课程在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方面的合格水平的最低要求。一般由国家教育部委托其聘请的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由教育部颁布。

(2)教学大纲:根据基本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制定的表明本门课的授课内容、要求层次的教学文件。教学内容要细到知识点和能力点,内容除包括基本要求中的全部内容外,还可以有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的加深加宽的内容。

(3)教案:根据教学大纲,由授课教师针对每一节(或一次)课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详情如前所述。

(4)讲稿:根据教案,由授课教师起草的讲课详细提纲或全部内容。它大致是教案之教学进程部分中教学内容的细化。是直接和同学见面部分的文字表达。讲稿必须体现出教案中表明的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指导思想。从实用的角度讲,为方便起见,如果它的教学进程部分写得比较详细,教案也可以作为讲稿使用。

应该指出的是,对于非师范类高校教师而言,绝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学法。对于怎样写教案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以上诸点是笔者学习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选手的教案加上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的结果。本书中选入的北京理工大学历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选手的教案,写得各有特色,可作参考。

九、练好教学的基本功

做了以上的叙述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什么是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根据以上叙述,笔者认为,教学基本功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学术上的基本功,二是传授上的基本功。

所谓学术上的基本功是指授课教师应该是或应该有可能成为所属学科领域中学有所成的专家或学者,应该对其学科中的某些问题,某些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应该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的潜在能力。也包括教师要具有较深刻的哲学思维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第一性的,不学无术,少学乏术之人是不能成为好教师的。一个人的教学水平是永远也超不过他的学术水平所限制的高度的。实际上,本文提出的讲好一堂课的八条标准中的前四条做得怎么样,是要直接受讲课教师的学术水平的制约的。所谓传授上的基本功是指教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理论与方法。

实践表明,一位高等学校教师,没有学问是不行的,但是光有学问不掌握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是不行的。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授课教师,也是这个道理。而传授上的基本功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上所述各点就算是笔者的一些认识吧。和其他行业一样,基本功是要靠练、靠悟才能提高的。只要我们在基本功的两个方面不断努力,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十、关于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一样。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天职。所谓天职就是其责任不是哪个人指示的,也不是哪个部门规定的,它是这个事业内在的。教育事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教书”是指传授知识,“育人”是指指导为人,指导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在某些方面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个性的人。后者是更根本的任务。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功能在高校教育中比例的加大,对育人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弱了。学校用大部分时间来传授知识,现在又加上了培养能力,总之,都是在智力的完善上用力。其实,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要培养塑造出完全的人,只有智力上的努力是不够的。大量的成功人士的实践告诉我们,使他(她)们成功的原因中有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倒是他(她)们身上的非智力因素。而且,他们的智力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好,也和他们具有的许多优秀的非智力的品质有极大关系。学校应该加强育人工作,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反过来看,忽略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不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可是,我们如果忽视了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就可能变成高智能的犯罪者。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社会调查和各种媒体均有类似报道。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在德、智、体、美、劳中除智以外,都是非智力品质,尤以德最重要,体、美、劳也不可忽视。不说别的,就说在我国两院院士中,有许多在学生时期是业余体育运动员和文艺社团成员或文体爱好者不乏其人。在工程界、企业界、政府官员中就更多了。

所以,对学生不要只着眼于学习成绩上的关注。当然,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德是首位的。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个系统工程,要靠学校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做好。在课堂教学中同样贯彻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呢?

1.首先要考虑在课堂教学中除知识和能力外需要和可能培养学生哪些好的做人的品质。 笔者认为:(1)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2)有公心,包括有社会责任感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3)有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4)有不达目的不停止的坚强毅力;(5)诚实:(6)善良;(7)有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个性和虽属少数但仍坚持真理的勇气等等。当然,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是最基本的。

2.在课堂上培养上述品质的可能性有两类:一类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自然流露,一类是教师有意而为。前者,要靠教师对自己的人格的高度完善,即教师本人全面具备了上述各种优秀品质,同时学识又十分渊博,除了深入地理解所讲课程的核心知识以外,还对大量的与所讲知识有关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背景事件、历史渊源和现代故事了如指掌,使其在课堂上无论讲

什么内容,都会自然而然、恰如其分地带出这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及评述来,而用不着刻意为之。后者需教师有意识地对一次讲课做出个规划,备课的时候考虑一下本节课中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加入一定的非智力教育的内容,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所授课程知识内容有关的背景事件、历史渊源和现代故事。就目前而言,前者还只有那些大家才能够做到,而多数教师还需要做些有意的安排。

3.结合课堂教学安排品德方面的教育,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正面教育或称肯定性教育和反面教育或称否定性教育。也就是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扼制或消除有害的品质。双管齐下,定有效果。

无论是进行肯定性教育还是否定性教育都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与本课程内容有关的社会上历史或现实中的成功的人和事,或失败的错误的人和事来进行:一是通过学生本人或周围的人的优秀表现,或错误表现来进行。对前者,要及时肯定、鼓励,对后者要及时否定,严格把关。因此,笔者建议,授课教师最好能了解或搜集一些本学科或专业中与所授课程内容有关的能体现知识、能力、方法、理想、责任、合作、勇气、毅力、诚实、不怕孤立、坚持真理等品质的经典人物与事件,借适当的机会介绍给学生,这样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当然,这样的典型事件,教师知道得越多越好。

学生的各种品质受社会的影响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对上述诸多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不能平均用力,要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学生中的实际表现有重点地进行。例如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诚实、拒绝作假的做人做事准则。因为这个问题在教与学中是有突出表现的:在课后的练习中有抄袭别人作业的人,在实验报告中有编造数据的人,在测验与考试中有作弊的人,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中有剽窃别人成果的人。就是在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中也有弄虚作假的。好像在个个教学环节中都有类似事情发生。这是我们的非智力品质培养,特别是德育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战场。笔者认为,应该像对待当下“非典”等传染病一样,下大决心扼制它的蔓延。只有肯定性表扬,没有否定性教育是不行的。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不是一两门课的教师就能够解决的。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只要全体老师一起来做,再大的冰山也能融化。

4.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做人做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现实、最鲜活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也为自己加强修养、饱学知识、增长才干,做一个学生敬仰的人,同时也做一个学生的好朋友。这样你的“教书育人”的天职就会履行得更好。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什么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好像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在学术上的基本功和传授上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做人的基本功。

***********************************************************************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着学问化的倾向,其主要的特征是课程内容理论化,学习方式课堂化,学习结果文凭化,学校组织制度化。其思想之源在于“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及“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这些思维范式,导致了以科学的重要性取代了技术的重要性,或者说导致了技术相对于科学的独立性的丧失。这种课程模式是一种“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也是一种“应用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是一种照搬普通教育的学问导向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导致了中职教育的“学生难学,学得低效;教师难教,教得低效”的局面;同时也导致了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技工缺技能、技术员缺技术”而不受企业欢迎的结果。因此,这一课程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十、当前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1.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是构建项目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并把项目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2.构建建构式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3.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技术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技术实践知识是一种情境性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即默会知识),它与个体所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密不可分,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体验和构建。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工作与课程”应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应当是如何从工作结构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因此,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当成为当前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中心课题。

4.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课程模式需要解决课程目标、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等项目的开发和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有关的问题。

5.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求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构建综合化和模块化的专业课程;采用任务中心模式,按照实践性的要求,根据工作中相关知识的组织方式,编排课程内容,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获得工作中这些知识的组织结构。

6.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求把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并开展实践性学习。在实践性学习中,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实践性学习包含了“工作本位学习”和“学校本位学习”两大部分。

**************************************************************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的各种因素各方面的条件都集中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这里包括: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教学措施的实施,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能力的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时间及物质条件的利用等各个方面。

上好一堂课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就教师来说包括教师的教育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情绪,品德修养,文化水平,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工作作风等等;就学生来说,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与学习情绪等等;就教材来说,包括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循序性,对师生的适应性等等;此外,还有班级风气,教师备课条件以及教学卫生条件(照明、气温)等等。这些条件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教师短时期内所不能解决的。

在既定的师资素质,学生素质,教材内容以及各种物质设备条件下,如何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上好一节课呢?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中,往往明确地指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阅读参考书是必要的。但是,只是把《参考资料》上的目的要求,抄在教案上是不解决问题的。因为,教师如果不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具体掌握哪些教学内容和哪些教学目的有内在联系,自己的教学目的就会是空洞无内容的。

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敏感性强,自尊心脆弱,他们尤其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你的一句评价可能开启或关闭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充分运用电化教学

精心设计好导语,组织好课堂教学。一堂好课从导语开始,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是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密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电教教育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能通过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化理解教材。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是教师的主导的教和学生主体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把学生只当作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收什么,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不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推荐第5篇:怎样上好一堂课

怎样上好一堂课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曾经会为怎样上好一堂课而烦恼,几乎每个人都想要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模式。然而,教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复杂多变,而课堂上又可能有不少突发与偶然现象。

的确,教无定法。正因为教无定法,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颗不断专研探索的心,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真正在任何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应对自如。当然,真正上好一堂课也是不容易的。而这对自我要求很高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一堂课的好坏,不光看是否有老师充分的准备,更主要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互动情况。要看你有没有达到启发思维、训练能力、积累知识的效果。

那么,怎样做才能确保一堂课成功有效呢?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备有优秀的教案

都说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可能上好课,这就好比只有打准备充分的仗才可能胜利一样。且不说怎样备课,大凡优秀的教案都应该具备这些特点:整体上教学目校标明确,针对性强,重难点分明;每一堂课教学要点明确,教学环节清楚;所授知识点清楚、准确无误;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特点及其知识储备,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让他觉得盲目或没兴趣、没意义。而这当中,设计问题可说是重中之重。问题教学法虽然早不是什么新的教法,但它却一直是老师们觉得好用的方法之一。设计问题得当的好处在于可使老师在烦琐的知识内容中找到一条思路,从而把它贯穿到要讲的各个要点之中,使其层层推进,直到最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巧用教案

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他们反感老师哪怕偶尔地看一眼教案讲课,他们欣赏老师盯着他们深情并茂,滔滔不绝。熟悉教案当然肯定便于自信大胆的教学,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整个教案的内容记在脑子里,即使全记住了,也不一定就讲得好。因而我们需要记目标,记思路,记要点。

三、课堂发挥

我们常说某某讲课很有激情,某某讲课平铺直叙。当然,教学风格都是与每位老师的个性紧密相关的。然而,我觉得风格是可以把握的。这就好比每个老师都有激情澎湃的时候,都有最引以为荣的片刻一样,只要你愿意在课堂上尝试和改变,敢于课堂发挥。而课堂发挥要好,教师自身除了需要带着饱满的激情,还需要在吃透教材熟悉教案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知识文化修养,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从你深刻独特的人生感悟中获得启发。

四、森林与树木

乍一看,这与教学不相关。这里我借它们的关系说说新课教学的特点。新课教学就象剥洋葱,必须由外向内,一层层剥,因为知识点太多,我们必须分批进行。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说,只有先森林后树木,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旧而新,实施的教学步骤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取得成功。否则,可能把学生越教越糊涂。我们要知道,任

何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都该是唯一的。我们只有掌握技巧、形成能力,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风格和一贯稳中求变的教学思路。然而,若我们真要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去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模式,退一步说,即使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模式,你会一直用它吗?学生会一直喜欢它吗?

选择教书,选择了付出;选择育人,选择了塑造灵魂。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不辞辛劳乐于付出,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开满智慧之花。

曾凡荣

推荐第6篇:怎样上好一堂课

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五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公开课、观摩课要上得没有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开阔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毋庸置疑,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机械化、模式化、概念化的评价标准会束缚教学的创新与个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那些面面俱到而又刻意追求完美的评价标准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少学校的教研组和众多地方的教研员评课时凭借一张经过量化的评价标准表,一张表若干项,包括教材处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每一项还可分为若干小项,这项多少分,那项多少分,或以A、B、C划等次,评一节课竟有十几项甚至几十项之多。许多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表情、语速、

板书、时间安排等细节标准而在课堂上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展开,使得教师的教学精力牵扯很大。这样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出现误判的现象,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各项得分较高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而有些很有特色、效果也不错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可能由于某项指标的缺失而得了低分,这样一堂有意义的课可能就被否定了。

我们一直提倡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允许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在评课时也不能用那些死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去束缚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围绕着过于细化的评价标准这个指挥棒转,这只会导致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受到束缚和压制。为了能够得高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个细节遗落了,担心哪个知识点忘记了,因为听课的教师仿佛都在拿着放大镜来听,都想鸡蛋里挑骨头,以在评课时能说说授课者的缺点。有一位教师上完公开课,被指出的缺点整整记满了三张纸。这些意见固然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但同时又有多少是应景之作呢?或者简直可以说有很多是废话,因为如果听了每个人的发言才来备课、上课,根本没办法上公开课。道理很简单,一节课40分钟,能把大家的观点都整合吗?

我们应更多从学生的学习接受和发展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而对那些琐碎的标准尽量简化。评价标准宜粗而不宜细。当然评价一堂课也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而这基本的要求,我以为以上五条基本要求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讲,好课的具体标准应包括:

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方面内在统一;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慧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其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2.教学内容组织得当。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作为教的内容的教材、教程与作为学的内容的学材、学程要规划好。

3.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选择的标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基本参照;运用上要强调科学化、艺术化、个性化地运用。

4.教学评价要完善。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要予评价;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因此,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选择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安排好课堂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般可分为复习旧知识,告知教学目标,呈现新知识和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一、复习旧知识:目的在于激活原有知识。

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或进行小测验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默写单词、公式或事件发生的年份、检查课外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并指出优缺点,给予解释和说明。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二、告知教学目标:目的在于指引注意,激发兴趣。

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通过讲述,板书或提出问题引入教学

内容。比如在内容上,可以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或者也可以提供学生平时并不一定了解、却能很快激发学习热情的新领域信息,使学生迅速集中对新课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三、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简笔画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讲授新教材的过程中课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的能力。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课内作业,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引出新授内容。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至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同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六、反思:这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

核心因素。“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内容简单描述了关于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由于教学工作者选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上的倾向不同,其操作的式样也会不同。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课堂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那么学生们上课时,要认真听课,开动脑筋,和老师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知道一个学生学习质量好坏,一般地说,很重要的是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要抓住以下五个要领。

第一,要做好课前学习准备。

首先,要复习上一堂课学过的旧课。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体系,好像一条锁链,一环套一环,前面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透彻,要想学好新的知识,就会遇到“拦路虎”。所以,要顺利地学好一堂新课,一定要把旧课复习好。其次,要预习新课。预习新课可以了解新课和旧课的关系,明确这一堂课的具体目的,上课的时候,可以主动地学习。同时,通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学习的难点,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老师讲课,印象深,记得牢。

还有,上课前要准备好书本文具。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第二天上课用的书、本、笔、尺,准备齐全。就连一块小小的橡皮,也不要疏忽。如果上课的时候找这找那,向同桌借书、借笔,不仅自己听不好课,还影响别人听课。

课前要保证上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前一天晚上要有充分的睡眠时间,要休息好。如果看电视看到十一点,捧着一本爱看的书,看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的,上课打哈欠、伸懒腰,这怎么能听好课呢?二是课间十分钟要充分休息。最好上了一堂课以后,到教室外面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除上堂课紧张学习造成的疲劳。课间千万不要继续看书做题,搞得头昏脑胀的。头昏脑胀就听不进新课,特别是老师讲到费脑筋的难点,那你的大脑机器,就转动不灵,思维滞涩。但也不要进行剧烈活动,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老师已经在讲课了,同学们都静下心来专心听讲,你还在那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大喘气,兴奋点怎么能集中到老师讲的课上?等你安静下来,老师已经讲了许多内容了,你却没听清。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顺利地进行下一堂课的学习。

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传说,古代有两个人跟老师学下棋,其中一个人,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话,丝毫也不分心。另一个人精神不集中,虽然坐在那儿听老师讲,心里却想着:“天鹅飞来吧,飞来我就拿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这个人就不如那个精神集中的

人学得好。

这个小故事说明,精神集中,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收到良好效果。要上好一堂课,学生应该自始至终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

为什么有的同学上课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呢?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自身的原因,眼睛虽然盯着老师,但是心不在焉,脑子里还在演昨天晚上看的电视呢。一种是外在的原因,教室外面传来干扰,比如窗外树枝上飞来一只喳喳乱叫的小鸟,分散了注意力。不论哪种情况,都使思想开小差了。思想开小差,即使是只开了一会儿,你再把思想集中起来,听老师讲课,就接不上碴,瞪着眼睛干着急。所以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不去想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去注意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东西。

也许有的同学会这样讲:如果老师讲课生动,故事多,事例丰富,我爱听,注意力就十分集中;如果老师讲课干巴巴的,不具体,枯燥无味,引不起兴趣,我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

年级低的小同学,年龄小,缺乏自制力,对于一堂四十五分钟课的学习活动,不能坚持到底。所以,老师常常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制力,学习的课程增多了,课程内容也相应加深了,老师就不能再用教幼儿园小朋友或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方法来教你们这些少年了。当然,老师在讲解比较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时候,也要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力求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但是,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比起听故事、做游戏,就要枯燥一点,这正是高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难度提高了的标志。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不然,学习方法就不能适应更高的学习要求了。

所以,同学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那些似乎是枯燥、干巴巴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应努力抑制自己,精神集中,听进去,钻进去,慢慢尝到了甜头,就会对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产生兴趣。

培养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克制能力、自觉磨练意志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年轻的时候有意蹲在车马往来的城门洞看书,在嘈杂喧闹的环境,锻炼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意志。周恩来同志在中小学读书的时候,数学作业总是比别人做得快,同学们羡慕他记忆力好,他说:主要是上课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是的,自觉磨练意志,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有人说:注意是智慧之母,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要动脑筋积极思考。

上课不仅要全神贯注地听,还要聚精会神地思考。

在课堂上怎样动脑筋呢?这要遵循课堂学习的规律。首先,要顺着老师讲课的步骤思考,积极地跟着老师一块活动,主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培养能力。而不是消极地等待。例如,上数学课,老师正在讲解一个新的公式的证明方法,善于动脑筋的同学,不仅用耳朵听老师讲,用眼睛看老师的板书,而且还在心里用过去学的知识主动地去证明,一边默默地思考,一边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想得对,哪些想得不对。

其次,要十分注意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的一些思考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掌握这堂课老师讲授内容的关键。这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是老师根据这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精心考虑的。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并且要主动举手,大胆发言。如果老师没有叫到自己,脑子也不要松

弛,也要思考,在心里默默地回答这个问题。并要注意听别人回答,听老师总结。对照检查,自己的想法,是否和老师讲的正确答案一样。上课能坚持这样动脑筋,我想那就一定能顺利掌握老师在一节课里所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动脑筋要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对老师讲的每一个结论,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要是自己回答不出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听懂。等老师讲课告一段落、允许大家提问题的时候,要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老师解答。尽量做到当堂学习的功课当堂掌握。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提问,也可以在课下找老师或和同学研究讨论。总之,上完一堂课,脑子里不要留疙瘩,一定要追根究底,彻底搞懂。俗话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才有学问。

第四,要做课堂学习笔记。

上课,除了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笔记抄下来,还应该自己学着记笔记。对于记笔记,在同学中有两种想法。一些同学认为反正书上都有何必费事呢。一些同学认为笔记记详细点,复习的时候就不用看书了。这两种想法都不对。为什么呢?

记笔记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自己回忆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内容,更好地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老师对教材的分析讲解,有的教科书上并没有写。所以那种认为书上都有何必费事的想法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老师讲课又都是紧紧扣住教科书进行分析讲解,以便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所以,那种认为有了笔记,就不用看书的想法也是不对的。

那么应该怎样记笔记呢?

听课笔记要记重要的内容。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一般都是这节课讲述的重点,把重点记下来,对于回忆掌握这节课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听课笔记要记自己学习最困难的地方。教科书上最难理解的内容,经老师讲解懂了,为了帮助回忆,可以把老师分析这个难点的观点和事例扼要地记下来。听课笔记要把教材上没有的记下来。有时候,老师为了深入讲解某一个基本理论,补充了一些材料,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为了以后复习方便,也应该把它记下来。

写听课笔记要注意做到:语言要简明不罗嗦,不然,写得太多,因为记笔记影响了听讲,那就舍本逐末了。写听课笔记的速度,当然要比平素写字快一点。记笔记的能力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刚刚升入中学的同学,最初记得不太好,写得慢,不知道该记哪些、不该记哪些,不要着急,在老师辅导下,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慢慢就会记得熟练准确了。

第五,在课堂上要抓住机会复习记忆老师讲的知识。

也许你会说,上课只要听懂就行了,复习和记忆是课下的事,这种想法不对。老师一般很注意让学生做到当堂学过的知识当堂巩固,把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集中到一堂课中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老师上课的时候,常常在讲完一个问题之后,用简明的语言把这个问题的主要内容重复一遍;或是在讲一个新的观点的时候,先复习一下刚讲过的知识,使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或是在这堂课教学内容全部讲完之后,留下两三分钟时间,总结这堂课讲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复习记忆。同学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思想高度集中,默默记诵。由于是刚刚学过的知识,印象清楚,当堂复习记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经验证明:一个学生在听课中,对自己提出强记默诵、当堂掌握的要求,大脑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就能很快地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推荐第7篇:上好第一堂课

上好第一堂课——鄂南高中实习小组讲课心得

作者:翁凡凡来源:文学院发布时间:2010年9月25日点击量:2

51一名指导老师、三位同学和八十二个学生塞满了整个鄂南高中高二二十班的教室,本来就已臃肿的班级这时在我的眼里却显得分外的让人温暖。来到鄂南高中的整整一周的时间,今天,我站在了语文课堂的讲台上,开始我的“第一堂课”。

这是我的教学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堂课,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高二小孩,是一双双好奇求知的眼睛。然而,我竟一点紧张感都没有,我竟如此从容镇定地顺利完成了我的第一堂课。学生的回馈、同学的肯定,再加上指导老师的一句“第一堂课上得非常的成功!”,这一切告诉我:我已经上好了我的第一堂课。 记得于永正老师给新教师的二十条建议中,有一条就赫然写着——“上好第一堂课”。这如两个陌生人的第一次会面一样,人们总是容易形成刻板印象。第一堂课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其意义同样如此。学生极有可能因此给你贴上了一个标签。他以后对待你的课堂的态度,对待你的学科的态度,对待你的态度,或许已经在第一堂课之后决定了。

那么,究竟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呢?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几点课后反思与总结。首先,充分的准备是最重要的条件。“天道酬勤人”。早在几天前我就手写好了我的教案,教案细致到课堂上要讲到的任何的一字一句。教案也已经让指导老师看过两遍,修改过一遍又一遍,红色的字夹杂在黑色的字中间。昨天也已经在小组同学的面前试讲过一遍,自己在宿舍演练了一整晚。以致我最后可以把全篇教案毫无遗漏地背出来。其次,强大的自信是镇定剂。我的自信还得益于在学校时候的多次试讲机会,它们让我适应并且喜欢上站在讲台的感觉,它们告诉了我:“我是适合讲台的。”而你走上讲台后,只要迅速地捕捉到那种熟悉的感觉,那么,你就能够挥洒自如了。最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证。与指导老师相处愉快,她总是特别的亲切,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与肯定。小组成员诚恳的建议与帮助,也让我完全没了担忧。与学生一周的相处,让我对他们也不再陌生,感觉他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般。

当然,这第一堂课也并不能说尽善尽美了。存在的缺点也是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在这里也列出来供为“前车之鉴”。第一,给学生发言的评价艺术还有待提高;第二,课堂任务的布置还需要更加明确;第三,课件的字体还需更大一点。

v

推荐第8篇: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开学已经三个多星期了,我们结束了第一个单元的新课。在走上讲台之前曾经进行了不短时间的岗前培训,自己觉得学习了不少知识,但真正上课了才发现,我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太多了,要学习的、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周日听了管老师的培训课程,又收获良多,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一个小总结。

首先,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其次,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再次,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个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分散难点,逐个击破;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当然,上课之前必须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同时也必须预设一些情景,在课堂中出现问题生成时才能游刃有余。

推荐第9篇:幼儿园如何上好一堂课

幼儿园如何上好一堂课

我是今年九月份才开始接触幼儿的,以前教的都是小学

二、三年级的孩子,对幼儿教育毫无经验,因此,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项挑战。

回想开学的第一天,有好几个小孩因为舍不得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而一直在哭,我看到后就过去他们身边,跟他们说话,尽量用小孩听得懂的话去哄他们,但他们还是一直在哭,一直到他们哭累了才停了下来。我想这是由于我缺乏幼儿知识,对幼儿的世界还不了解,今后要多多的了解幼儿,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

幼儿在幼儿园除了要让他们过得开开心心、玩得快快乐乐之外,还要学得开心、有乐趣。为了让宝宝们学得开心,我准备了卡片和图片,而且学校也配了教学用的光碟,尽量用宝宝们感兴趣的事物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是,由于幼儿的心性还不定,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因此上课的纪律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在我上课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讲,下面的孩子有的坐得歪歪的、有的把身子转到后面去、有的在一起说话、还有的下了座位,这是我就会对他们说“

1、

2、3” “快坐好” “小小手” “放后面” “小小脚” “并并拢” “小眼睛” “看黑板” “小嘴巴” “比说话”。然后他们就会安静下来乖乖听讲,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又会乱起来。

后来经熊老师提点,该对他们严厉的时候还是得严厉的,要对他们树立规矩,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要耐心地跟他们讲得清清楚楚的。课堂纪律特别要注意,否则刚开始就放任他们的话,以后就更难管教他们了。要树立起教师的威严,这样教育他们就会轻松很多了。

幼儿教育跟小学教育是不同的,因此上课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在上课的方式上,我也经常受到杨老师的指导,这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我制作了一些图片和卡片,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借助教学光碟,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此外,还应多多上网学习那些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经验,观摩他们的教学视频,从中吸收经验。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担负着教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因此,我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推荐第10篇:怎样上好一堂课演讲稿

怎样上好一堂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历史教师所认可,所支持,并且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不仅仅在课堂上。在新的历史条件,要想做一个称职的、优秀的,尤其是受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那究竟该怎样来上好历史呢?结合这些年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这些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首先,储备于平时。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历史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但要有教学用的历史专业知识,如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文章学等,还要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的了解和涉猎,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读叶圣陶、夏沔尊、于漪等历史大家的作品,向当代优秀的历史教师学习,向魏书生、李镇西、韩军、李海林等学习。读专业书刊,订阅一些上档次的历史专业杂志,了解历史教学的最新动态,比如《历史学习》、《历史建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通讯》、《历史报》等。读非专业书刊,尤其读大量地文学书刊,这是为进行教学实践的需要,可以使教师学识渊博,这样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赖和崇拜,“亲其师,信其道”。

二、其次,准备于课前。

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导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反复诵读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文章,仔细揣摩,全面地、多方位了解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结合编者的选遍意图,提炼出最主要的导学目标,据此设计出教师导课的努力方向。导学目标一旦确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方案,来完成导学目标。此外,还要大量阅读与此次授课相关的资料、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除去充分准备所要导学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对于所要学习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导学的内容产生共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戏、竞赛、接龙、分组、才艺比拼等,每一个环节要用多长时间,由几个人活动,都预设出来。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问怎样的问题,怎样分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赏,去感悟,哪一类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解决。全面地,深层次地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上对所学进行预设思考。

三、决胜于课堂。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课堂导学服务,教师与文本对话业已完成,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已经通过预习也进行完毕。课堂导学是完成导学目标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课堂导学这个环节。

通过由浅入深式的缓缓行进,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地进入到文本情景之中去,去品位、去感受。教师逐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生与生互动,师与生互动探究答案。这样一来情感体验就会全面,达到学习的目的。 导学进行之前,布置好预习,先让学生预习好有关的知识。上课开始让两名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比一比谁知道地多,记得准确,布置学生出声朗读课文,读后提出较易的问题,本课的人物有哪些,故事情节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简单,在班级内讨论解决不需要教师处理。由浅入深的逐一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来研读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基本标志着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在导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去,教师进行巧妙地艺术地点拨,整个过程要营造民主地课堂,这样对于文本的理解会更丰满、全面。

四、最后,巩固于课后。

历史学习不能不掌握住知识,掌握知识是肯定的事实,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时间如何运用有一个准确地科学地指导。 依据教材上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设计出精当的作业,这是为巩固知识而做的努力。写作类的习题有两种巩固模式,一种是片段练笔,另一种是根据所学的文本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命题写作练习,可以是日记和作文的形式。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去巩固,当然这里也有情感体验融入其中。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这样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肯定是很明显。从文本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历史教师若做到以上几点的话,那么所上的历史课就会更有效果和价值。我们知道每一篇入选教材的文本都经过编者的仔细推敲,是很优秀的篇章,历史教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文本中间去,去研读,去探索,去发现,在把这种收获和体会在学生身上得到延伸和拓展,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经过这样一堂堂历史课的学习,历史课就有趣多了,在加上大量的阅读,慢慢地学生自己就会学习历史了。

第11篇:《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简单来说: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第一堂课,这就像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了让对方不排斥你,从而进行以下的一系列课程等。然而,更进一步讲,教学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一个高素质的老师他会将一堂课讲到美妙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妙的知识。这就是享受授课与听课,感受知识的神奇。

那么如何作到这一切呢?只是在课堂上的丰富知识就足够了吗?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能在课堂上讲的让学生忘记时间,忘记一切,只有知识的前提是:这个学生接受你这个老师,认可你。

第一,教师的形象。课上用你的动作,眼神,语气来规范你的课堂,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明白这是课堂,只有尊敬知识,尊敬每一个人。而课下,你既是包容他们的长辈,又是他们的益友,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慈祥,信任的形象 ,甚至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能让他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信任,微笑是接近人与人这间距离最好的武器,你的微笑善意传递,关爱传递,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能让他与你友好地相处。总之,无论哪个教师,学生对你的信赖不可少,同时还有一个词叫尊敬,你也同样不能遗忘。

第二,课堂的知识。对知识我想每个教师都能理解透彻,你也在努力找最简单的方法来讲解,更或者讲技巧,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是对你而言的简单还是对谁而言的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他们的语言来授课,同时还要把这个知识与他的生活联系,感受你对生活的感悟。

例如,当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问你飞机为什么会飞?我想你是不需要告诉他们它的机动原理,你只需拿一张纸放你手上,轻轻一吹,当它飘走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种能量,飞机的飞起也是一种能量的促使,只不过能量很大,不是一口气就能吹走的。这样的回答既让他知道了力,又让他去想究竟是什么样的能量才能让飞机飞起呢?那么他的思维就会高度转起,你的目的同样达到了。

第三,学生的思与想,你不需要做太多,你要让学生去想,去思。打开他的思维,沉浸于神奇的思维中去,他会比你直接讲课效果要好的多,同时他在后期他对学习的研究与考虑会有惊人的效果。这需要你打破以往师讲的习惯,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你不能直接回答,你需要讲一些他生活中的小事(这些事不需要是你的,因为他对你没性趣),从中让他得到启示,再自己去思考问题,让他自己去征服生活中的事,同时也让他以后遇事大脑会快速的分析做出决断。

端正你的形象,美妙你的课堂,挖掘他的潜力,你成功地将造就一批批人才,你也感受到你的人生价值,感受你的能力,感受你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伟大与神奇,也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受自己思维的奇特。大家何乐而不为?

XXXX:

XXX

2010年11月24日

第12篇: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从顶岗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何将自己的课堂演绎的轻松精彩,如何才能修炼自己的魅力,如何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像有句老话说的“树根不动弹,数枝白摇晃”。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教师多么的努力,学生就是不用心学,一切也是妄谈。创造一种愉快而轻松的气氛,运用诙谐的语言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尤其是像化学这样具有探究性的学科,能让学生放开思路大胆的去讨论,去想象,去探索,不仅仅是对现在的学习就是对将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学生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而且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振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一堂课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很自然,学生就有了积极性。

其次,就是认真的备课。一个樵夫要顺利地打上柴,满载而归的话,则必须先做好两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一是磨刀。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打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先把刀磨好了,打起柴来,才顺利快捷,即省力,又省工,还省时。二是选好打柴地点。如果不好好选择打柴地点,哪怕你的刀磨得再锋利,你盲目地走到一个没有柴可让你打的地方,那也是白搭!——这叫“功在打柴外”,其中多少包含了点兵家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既有战略思想又有哲学思想的道理。

备课首先要弄清本次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本次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次课与前次课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等等。备课不只站到教师的角度上去思考,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想。准备足够充分的知识,能够想到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并能理清思路,说话有条理,语言生动,简单易懂,难点重点突出。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阅历显然相对来说要少而且单调一些。所以不能指望他们可意会不可言传。

再次就是不要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不能轻易掉队。我承认,人和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但我也更承认大多数人的智商还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热血沸腾”,让他们觉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况且“教书”是指指导为人,指导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人才。一个教师不仅应该加强育人工作,而且要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如果忽略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不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如果忽视了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就可能变成高智能的犯罪者。

最后,对于化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科目,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入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渗透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当堂完成任务的习惯,并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明白学习化学的用途,感到学习化学的趣味将化学融入生活。

不管自己在技法上怎么努力,一定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我实习期间我对这个观点是有很深感触的。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听过我的几次课,每次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其中包括教态,用语以及板书等好多方面,这使得我在教学上一下子豁然开朗。而且多参加一些公开课或者是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认真分析并加以总结,“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恒的真理。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一个教师的治学态度,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完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还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展示“功夫在诗外”的内涵。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自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课,就会觉得这个学科有意思,从而舍得下功夫去钻研。

总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每一节课都讲得精彩!

第13篇:《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做好准备。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教材分析,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1、进行学情分析从而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2、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备课要备师生合作发现问题,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做到如何将问题呈现,如何和谐对话,如何情境多样化,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写好教学设计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仔细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巧妙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如学生极为好奇的故事、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2、注重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合理分组,制定合作学习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最终找出其规律,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有其规律,又有其乐趣,更能够为我们的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第14篇: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大部分小学生对英语“白纸一张”,一无所知。因此,老师如果上好了这第一堂课,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好这“良好的开端”呢?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和本人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所得,我摸索出了一个上好小学英语第一堂课的教学模式,如下:一课前准备

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教师有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印象,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老师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男教师可以带上领带,西装革履,走起路来要有“绅士风度”,有时甚至可以准备一个英式的“文明棍”,俨然一副老外的派头。这样,当你一走上讲台学生便会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亲其师而善其道。”学生对你这个教师感兴趣了,就会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除了穿着之外,教师还要准备英语课常用的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特有的“气味”。

二开场白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学生听不懂英语就来个中文的开场白,你要从一开始就让你的学生习惯于听英语,如果学生不懂,你可以尽量通过体态语,动作,表情等让学生理解你的话(可以让学生翻译),但尽量不说中文,就仿佛你是一名外籍教师来中国上课时一样,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要学会“卖关子”,越是让人不明白的事就越能吊起人的口味。一走上讲台,你就说:“Hello! Boys and girls!”“Cla begins.”等来组织教学,然后自我介绍,“(I’m Mr…(或I’m Mi…)”学生听不懂没关系,用手势,表情,再通过反复演练让他们理解。如果课后有学生问你:“你上课讲的那都是些什么呀?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你可以告诉他,“那就是你们要学习的‘英语’!”这说明你已经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了。 三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介绍

光有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不行,在一开始,你就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只有让学生动机明确了,他们的兴趣才会持久。通常老师在上第一堂英语课的时候,就应向学生介绍这样一些知识:

1、英语的发源地和应用地区;

2、国际通用语言比较;

3、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与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4、英美文化发展与成就。当然,在介绍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也不要忘了肯定中国的文化成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向学生指出,正是由于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我们才要学好英语,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四必要的学习纪律和课堂纪律的强调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除了兴趣和动机以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英语老师要在一开始就订立几条学习纪律,比如,每天什么时候读英语、什么时候背单词等等,使学生的学习不致成为“一头热”行动。此外,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学习英语是个漫长而又艰苦的活动,需要顽强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胜不骄败不馁”等等。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是增强学生意志的必要手段。从一开始就注意学生意志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活动的持久性和高效性。 五英语文化的幽默性与唯理性的介绍 英语的文化魅力,突出表现在其幽默性和唯理性上,在上第一堂英语课时就要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你要给学生一个印像,你是一个即和蔼可亲又乐观睿智的师长。当第一堂课下课铃响时你可以跟学生说:“I’m sorry, I must go now.They are jealous of our happy-ne.”“Bye-bye.”等。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享受到上英语课的欢乐。 总之,在上第一堂课之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课的初步印象,激发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的学习意志,以保证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一路顺风。 你认为该怎样为小学生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上传: 陈虹

更新时间:2012-11-11 21:44:41

工作简报

---------万年县六零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例会

你认为该怎样为小学生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目前小学英语的开设很普及,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很多学校一年级就开设。对于小学生来说,第一节课既重要又新鲜。教师带给学生的第一节课会对学生影响深远,影响着学生日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你认为该给学生呈现一节怎样的第一节英语课好呢? 回复(1):

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感想:1.课前精心制作英语名片(为全班每位学生准备好一个英文名字,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2.课堂交流——英语开场白 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英语(英语其实离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一点都不远,在他们的学习用品上、书包上、文具盒上、故事书上等等,很多地方都能找到英语;外出就餐,很多食物名称其实就是英语直译过来的,如coffee,hamburger等;还有很受孩子们欢迎的牙膏品牌――纳爱斯,其实就是nice的音译,表示美好,整洁;而一些感叹词,如:Yeah! Wow! Cool!等更是广泛出现在孩子们的口中。这样一一介绍之后,孩子们突然豁然开朗,发现其实英语也不是很神秘很遥远的,无意识中我们已经在运用英语了。)4.让学生有学好英语的信念(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订立一个学习英语的制度。比如,坚持每天听英语磁带10~15分钟,每天大声朗读课文,每一页内容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老师处过关,同学之间尽量用学过的英语进行对话等。同时要强调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过了几天就把学英语的事忘了,没有恒心。) 回复(2):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要给孩子教什么知识,以及教师本身对所教知识的认识是否透彻;其次我们要根据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正确、科学、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只听没有反馈,我们的课堂也是不生动的。最后,看学生通过你的教学获得了什么,是否获得的成功感?是否有了那种想表达的欲望?是否能正确地表达?

回复(3):

我感觉第一节英语课应该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更重要,让他们从心理上不畏惧英语。就像我们牛津英语3A教材上打招呼,问姓名,这些易学易懂,让他们回去把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父母操练操练,考考爸妈(补充mum\\ dad)学生还是蛮感兴趣的。

网络远程培训是今后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师网络培训的开展,一方面为我市教师网络远程培训进行有效探索、总结经验,同时也必将促进我市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总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转载]如何上好小学英语三年级的第一节课 转载

阅读:2013-08-21 08:12 标签:转载

原文地址:如何上好小学英语三年级的第一节课 转载

原文作者:恩施小英之声 (Pre:又到一年九月,我们的小学英语老师又迎来英语学习的新同学,如何上好小学英语三年级的第一节课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吧!) 一.课前讲话,提出要求。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是什么课吗?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英语说得像普通话那么好吗?

从今天开始呀,*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英语,一起进步,争取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说一口漂亮的英语。现在,老师提几点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好英语,请仔细听,用心记。

第一,要勇敢,敢于开口。别怕说错,说错了也不要紧,但是一定要开口说,即使错了,老师,同学帮你纠正了,那就是好样的。

第二,一定要大声说,认真模仿每一个读音。每一个音的开口都要到位,嘴巴不能偷懒,比如,英语中有一个字母I,同学们看看老师的口型,模仿下;可是如果,你的嘴巴稍微偷懒,就变成I,了。是不是很难听呀。

第三,每天要保证读、背英语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天的课文都要求背得滚瓜烂熟,同学们能做到吗?每天的作业都记在作业本或联系本上,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后,家长检查并签字,老师会收上来检查的。

第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找一位学习英语的小帮手,那就是磁带。别小看这小小的磁带,它有助于你发音标准,每天要坚持跟磁带朗读英语至少10分钟。也有助于你每天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同学说,我回到家时,突然忘了这个单词,这个句子怎么读了,那你们说怎么办呀?对了,赶快打开录音机,听磁带,跟磁带读。有些同学可能就动小脑筋了,那是不是我上课不听讲,该说的时候我不说,回家听磁带就可以了?你们说可以吗?那老师要她干嘛?课上40分钟是关键,只有在课上认认真真地听,仔仔细细地模仿,课后认真地完成每一次作业,同学们才能把这门看似很难的外国语言学好。 同学们才刚刚开始起步学英语,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就好比同学们站在起跑线上赛跑一样,如果才刚刚起跑,就已经摔倒,你们说,这样的同学能胜利地达到终点吗?对的,在学习上也一样,现在我们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哪个同学中途掉队了,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了,或者上课不认真听了,作业不认真做了,那么,这些同学,没过多久,就会退步很大。老师送走了很多毕业生,经验告诉老师,一开始就不好好学的学生,以后的学习将寸步难行,最基本的字母,单词

第15篇: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新学期伊始,对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于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尤为重要。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影响对你执教的课程的重视程度、听课兴趣和效率。因此,新教师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功课。

一、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初为人师,骤然从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者,角色变化很大,为此,您应尽快做好心理调适,完成角色的转换。

1.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

2.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3.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 4.主动深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知识基础等。 5.亲自到教室看看,熟悉周围环境和室内电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充分发挥新教师的“首因效应”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往往会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强烈影响,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为此,新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已的仪表,要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后继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上好第一课,则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新课。

新教师初上讲台,学生多少对您有点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您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笔者认为,第一堂课应该这样设计:

先做简要的自我介绍。开场白可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联系方法等,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您的自我介绍里,感受知识之力,智慧之美。要让学生感觉您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您肃然起敬。

其次,要简要介绍您所教授课程的情况,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实例,突出所教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您所教课程的冲动;从而,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课程,激发他们的学生的浓厚兴趣。

再次,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学习窍门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下一步如何学,怎么做,怎样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最后,建议您介绍本学期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及课堂纪律要求。

三、新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摆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过于随意。要注重课堂礼仪,把握课堂要求。

3.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时根据学生听课的反映,调整自己的讲课的节奏和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让学生对您的讲课心悦诚服。

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文采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要面带微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交互,活跃课堂气氛。语言最好略带幽默、风趣的风格,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语气要温和,切勿生硬。

4.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功不可没,但无论是在多媒体教室还是在黑板加粉笔的普通教室上课,都应以有利于师生交流、改善教学效果为原则。

5.课堂结构要设计完整

一堂课犹如一出上演的戏剧,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完整的一节课应包括复习、新课导入、重点难点讲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要一环扣一环,前后呼应,最后达到高潮。新教师缺乏教学设计经验,难免对导入和结束环节考虑不周,有时上课讲到哪儿算哪儿,甚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一堂课的完美结束不仅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也能令学生回味无穷,留连忘返,达到“剧终情不终”的艺术效果。

6.不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注意在课堂上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如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应冷静行事,最好在课后妥善处理。

四、给新教师的建议——“多听”、“多看”、“多想”

“多听”指多听课,听同行的课、听周围优秀教师、名师的课。

“多看”即多观察老教师和同行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做法,看有无借鉴之处。 “多想” 即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哪些闪光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位教师的心愿乃至终生追求的目标。笔者相信,每位新教师一定会在第一堂课上“先声夺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自己的风度和学识去感染和征服每一位学生。

第16篇: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摘要】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首先必须要考虑如何讲好一门课。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当然,一门课对于一个系列课程或一组课、一群课而言,也只是一个局部。—门课可以看成是培养一届学生的总课程中的最小单位。

【关键词】内容;教师;学生;课程;问题;能力;基本

【Abstract】Cla and is not isolated, it is a course in a small part of a course run it on a local.So, how about a good a cla, we must first consider how to speak good a course.To order How to Teach a course perspective to study how to tell a good leon.Of course, a course for a series of courses or group leons, group claes, the only one locally.- Training course can be viewed as the total term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mallest unit.

【Key words】Content;Teachers; Students;Courses; Iues; Capacity; Basic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1.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

五个问题是:①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②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③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④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⑤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①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②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③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④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⑤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2.关于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发布多么大量的消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①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其内容科学性强。②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即其内容实践性强。③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④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即其内容具有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2.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①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②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2.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所谓重点是指本节课要介绍给学生的重要的知识点或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点。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是某个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结论或某个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能力。所谓突出是指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重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2.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所谓脉络清晰是指那些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备课中追求的目标。备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这个备课的成果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讲得脉络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讲解的一般脉络是:①提出问题。可通过思考题、例题、某个实际问题等来实现。

②利用本学科以往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引入某些新概念,用以建立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数学或物理模型。

③得出结论。也可能从得到的结论中引出某些新的概念。④举例说明对所得结论和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把这一讲解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脉络轨迹在形式上往往是通过板书或计算机大屏幕上的大、小标题来展示的。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2.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上四条是属于有关讲课的内容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的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标准。这些思想的实现还要靠教师在讲堂上通过语言讲解等手段来实现。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的概念,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

济于事。当然,有一本好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老师现场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投影仪、多媒体屏幕相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更不用说,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用。

在讲课中,对教师的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①清楚;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要使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做到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对年轻教师而言,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因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而忽略了前两个层次的要求。那样就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2.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是帮助展示教学内容、概念、重点、难点和讲解思路的主要手段,是动员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吸收讲课内容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的要求也是三个层次:①醒目;②得当;③艺术。所谓醒目,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色彩要不平不乱,以有利于明确概念、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

所谓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对语言的要求一样,对青年教师而言,上述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不顾前两个层次而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致使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应该指出,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不少教师而言,还是正在摸索中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这里只从讲课标准的角度做一般的述及。更多的问题后面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

2.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教学过程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时间上的安排。一门几十上百个学时的课程,能做到堂堂学时准确,会给学生留下老师确实认真对待这门课的感受,是树立精品意识的不言表率。这是课堂教学严肃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为了做到学时准确,首先注意不要拖堂。拖堂往往是出于“好心”,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管下课铃响没响,非要讲到一个阶段结束不可。其实那时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已经下课了,你的愿望收不到实效。不如就此停止,研究以后如何能准时或提前一点儿结束。

欠堂太多也是不好的。比如离下课还有10分钟,就没的可讲了,这将会十分尴尬,给学生留下备课不认真的印象。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践中,每节课准备一些在时间上可以弹性把握的内容最后讲,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2.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饱满的精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对着装的要求是:①简洁典雅,精干大方;②有个性,又不要过分强调个性。

2.9及时反馈,深入反思;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并具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讲解风格等教学行为,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反思的要求是:①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模式。②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以上九条标准的前四条是属于课程内容方面的,后四条是属于讲课形式方面的,最后一条是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对内容方面的理解是基础,对形式方面的掌握是实务。没有对内容方面的深刻理解,再强的实际表达能力,也是空的,是没有货色的。而只有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没有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效果的反思,那些深刻的理解也只能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那就失去教学的意义了。因此,我主张一个青年教师在讲解一堂课时,应当努力全面地做到以上八条。

第17篇: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优秀]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

1、在思想上要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教学,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思维的灌输和严谨科学方法的熏陶;可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作风;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2、教学要注意体现现代教育的观念。

以往的传统教育,大多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基本训练,轻开拓创新;重划一要求,轻因材施教;重理论运算,轻实践案例分析;总是期望学生能“一次成才”,而忽视现在已是“终生教育”。

如今,科学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陈旧迅速。因此,现代教育更重视素质的培养,能力的造就和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教学时,除了系统的阐述知识,为学生打好基础外,更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下苦功打好本课程的技术基础。

(1)熟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上课不看讲稿;若上课的内容都记不住,怎能讲得生动。

(2)重新学习涉及本课程的各技术基础课程;上课不应有概念性的错误和不科学的论述。

(3)针对不同的教材,找出异同点;以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与范围。

(4)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本学科当今的发展趋势,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

4、做教材的主人。要从总的培养目标出发,去审视所需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过时的用不上的,坚决删去。对教材内容,要削枝强干,内容要简明,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明确全书、各章、各节应知、应会的要求和重点。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

5、注意科学方法的传授。

教学要注意方法论的阐述,讲清分析思路,即分析的依据和目标,分析方法,分析的结论,结论的物理含义与它的实际应用。要注意物理概念、物理过程和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含义的阐述。

二、怎样备好课

1、仔细(逐字、逐句)地钻研课文,列写摘记。

2、对每一个知识点,寻找2~3个应用实例,从中选取1~2个较简明、较典型的实例。

3、在摘记与应用实例的基础上,理清主线,勾出重点。按照引入、正面阐述、反证与推敲、结论及其应用的次序,列出主题讲授提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讲授提纲的基础上,安排版书的内容,书写的位置,采用的色笔,那些加着重号。哪些板书先擦,那些保留等等,板书的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便于学生记录,这一切都要精心设计。

5、明确在该堂授课中,要贯彻哪些科学方法,哪些学习方法。

6、要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以及教学电影等。对图表,至少要画个挂图。

7、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再对讲授过程重复记忆一遍;在上课前半小时,再复看一遍。力求心中做到顺理成章。

三、怎么样上好课

1、课堂整理。

教师要衣着大方、整洁,精神饱满,面对学生,审视学生出席状况(学生起立为好),询问出席人数,对迟到者,必须询训,对旷课者,必须追查处理。切不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2、回顾旧课。

可由教师以小结形式回顾旧课(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也可用小测验形式总结旧课(5-10分钟),到时仅收前10名,以鼓励学生竞答。

3、引入新主题。

在回顾旧课的基础上,承上启下,引入新的主题。

4、切入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阐述主题一定要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层层剖析。可先化整为零,搞清单元;然后集零为整,综观全局。务求层次分明,以吸引学生跟随你的分析,去思考、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

5、阐述结论的物理含义与实际应用。

结论(包括数学表达式)得出后,就要去分析它的物理含义。指出用在哪里,怎样应用。

6、举例示范。

举例是教师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示范。要告诉学生,从哪里着手,怎样思考,怎样运用,运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那里最容易出错等等。

教师举例示范要规范,书写端正,列式严格平整,切不可马马虎虎。

7、反证与推敲。

在学生对正面的阐述已初步掌握以后,则进一步从对立面去进行反证。这样可加深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8、归纳总结。

经过上面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以后,要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分析的思路与相关结论,指出要“记住什么”,“忘记什么”。

9、指导学习方法。

告诉学生怎样去阅读教材,教材上那些论述是重要的,应用红笔勾出的。告诉学生怎样去找参考资料,怎样去翻阅相关图书和杂志。

要告诉学生怎样翻书,听课、笔记、钻研、作业、应用、创新。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要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

10、布置作业

作业是巩固与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锻炼学生意志,毅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工作习惯的一种必经的磨炼,要使学生充分重视,严肃认真地对待,坚决杜绝抄袭。作业的量要适中,题型要典型。

第18篇:幼儿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幼儿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要上好这样一堂课,真的不是很容易,不仅需要一定得教学经验,更多的是要老师各方面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机智,

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一)备好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

1.教学目标设计(教什么、学什么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策略设计(怎么教怎么学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教学实施

在教学设计完成之后,决定课堂教学优化与否的关键要素是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包括:导入; 教学语言; 板书板图;讲解概念;教态变化; 教学演示;提问; 反馈强化; 组织教学; 结束语。要上好一堂课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要熟练;思路要连贯;语言表达要清晰; 仪表仪态要得体。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 充分准备教学具;

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

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

一节好课,常常依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幼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导入、观察讲述学习、结束语)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纲要求。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抓住一点)

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搜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

第19篇:怎样上好每一堂课

上好课心得体会

怎样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把我领悟到的和写下的文字在课堂中变成现实,也是我一直思考并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而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把每一堂课上得都像美妙各不相同的艺术品,如宋祖英的舞台演出一样大气且绚美呢?这则是我刚刚开始思索并正在努力寻找答案的问题。相信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智慧的国度,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看完孔凡哲的《上好课有效技能》和赵国防的《有效备课:问题 探究 对策》、徐健 成剑的《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后,我对怎样上好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整理如下:

一、严明的纪律和浓郁美好的学习氛围

天行有常,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又有“秩序是宇宙的最高法则”这一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好的规矩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最快最好地发展,成为各级各类的人才甚至天才。严师出高徒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有纪律守纪律的课堂是上好一切课的前提条件。然后营造一种浓郁美好的学习氛围,把各种有益的美术信息源源不断地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自然而然地爱学习,爱运用所知所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进而美好世界。

二、用心准备

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给学生设计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心智,产生各种奇妙的答案。同样,预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探索。及时把生活中的新的有益的美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融进美术教案,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世界和视野;学生也在用心地做着相关准备,并且总能找到他们发现的相关美术知识和资料融入学习环境中来。课前都能做到自觉地收集相关材料,自觉带全美术课材料。师生都非常清楚地知道美术的真正价值所在,能正确使用手中的画笔。平时闲暇时光喜欢画画,能自得其乐。喜欢欣赏美好的事物,也善于运用身边一切事物创造美好,美化自己和生活以至世界。

三、感悟美创造美

恰当地运用标签效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心理暗示下都成为一个好学生。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努力进步,天天向上。在课堂上,用语措辞优美恰当富有启发性,善于运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暗示,调整学生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并且彼此尊重对方人格。课堂上,教室里,充满了灵气,我能清楚地知道学生在感悟,在领悟中创作。即使在静默运笔的宁静中,师生都能对美术知识领悟更多,画面美好有趣还充满智慧。学生在创作是,都能既着眼大局,又紧扣细节。心中想整幅作品的大构想,手中运笔画好每一点细节;先画好大轮廓,再完善美好细节。课堂上,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思想都是美好的,每一堂课都像美妙各不相同的艺术品一样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四、收获和喜悦

每一堂课后,我能对自己说,学生在我面前都尽情地展现了他们人性中光辉美善的一面,我真喜欢他们,他们的脑袋瓜里装着那么多美妙的想法!而每一个学生则能说,我很有收获,又知道了许多新的美好事物,还创造了美好的作品。接下来,就看看生活中有没有奇妙美好的事物发生吧。我拿到作业本批阅时,能饶有兴致地欣赏他们用心画成的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以及更多溢于言外的美好博大精微的东西。等批阅完这些作业,我就开始想念他们,盼望下一节美术课的来临,而学生也怀着同样的期盼。因为热爱美好,学生和我还能从各种事物、各门学科中发现美,然后表现美,甚至创造美好。是谁说过,谁能解除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苦难,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生活中的无穷乐趣,谁就是救世主一样的老师。我将努力完善美好自己,努力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成长成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化苦难为甘甜,用学生和我的灵巧双手以及智慧的大脑,创造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美术课,创造出美好生活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第20篇:如何上好幼儿园一堂课

如何上好幼儿园一堂课

2012-03-02 14:43:37|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今天我们提倡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幼儿园的一节课怎样才能上好?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一节好课呢?今天就这一点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简练,不啰嗦,语速适中,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⑴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⑵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

⑶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

要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现象。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

就目前,我们教学总体状况来看,好的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

要上好一节好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

“堆砌型”的课指的是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相关的内容凑合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

“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个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二)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

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老是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这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三)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

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

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上课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演绎一段发展的故事,是为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

真实的课堂是避免不了缺憾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你想的再周全,现场还有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状况,这才是正常的现象,一节课上得顺顺当当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到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年轻教师,有缺憾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成长,缺憾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四)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

老师们回忆一下,你外出听的课,看的录像课,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

有的课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像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全副武装。

尽管我们不否认这些手段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思考如何用得巧妙,用得适时,上课不是有表面的繁华,华丽的外表就够的,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过程的平时,作用的实在,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说实话,平时我们没有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准备过多的教学具,有时也没有那个必要,我们就是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但我们也不能走入误区,认为东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对,关键得是材料少了,环节设计巧妙了,幼儿发展更好了,当然,象科学探索活动,还是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材料的。

(五)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

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

常见的控制有以下几类:

1、范例的控制,例如:有一位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绘画《船》,她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有几部份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一模一样的,好像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其实小朋友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出去或者在图片上,电视上都看到过大船、小船有很多种,但是老师没有启发也没有机会给他们表现出来。

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听到“你又不对了”“又错了”“你不能„„”我下乡听课,有的老师,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一会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语言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够吸引幼儿。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维护秩序。

3、其他控制

例如由于上课时间拖长了,幼儿到后来明显坐不住了,那老师,一会走到这个面前说:“请你坐坐好”,一会到那个面前说:“老师不喜欢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维护秩序,但实际是一种变相的控制,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

这样的控制是束缚幼儿无形的绳索,是不提倡的。

这里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

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

有时候为了良好的意愿,往往采取强制的措施,效果却不容乐观。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的本身吸引幼儿的参与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幼儿自主学习呢?可以尝试一下几点:

1、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我们要在活动区里,设置多个区域活动。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他幼儿自主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创设这样的环境

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

课堂中,我们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幼儿会乐此不疲,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并非科学课这样,其他课同样如此,

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说了,

(六)少一点“拿来主义”,多一点“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现成的教案,教学材料等等,这些只是载体,是我们参与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内容的文本资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样的一份,显而易见,这些只能参考,在参考的基础做适当的调整。

就比如给你一块料子,你就把它用来做衣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大家把这段料子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肯定大家都合适了,教材就是这段料子。 拿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除了整合课程外,现在还渗透国学的教育,我们在引进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要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不能死搬硬套。

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灵动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

(七)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所以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加反思才是聪明之举。

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进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

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