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等,但是尚存在不小的问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对发展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考:首先,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针对现状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其次,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第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第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最后,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遵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普遍性趋向”发展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遵循”客观上也强化了中国经济的二元制结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故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一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早在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然在县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要注意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

1.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

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作为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人口约占70%,家庭户数约占全国的33,GDP约占全国的55%。吉林省县域经济GDP比例达74.4%。吉林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2/3,96.3%的GDP,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延边州8县(市)占土地面积的97.90/0、人口的90.9%、GDP的80%、财政收入的73.2%。延边州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均以县(市)为主体。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方面,必须发展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否则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否则不可能解决好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重要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飞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飞跃的前提,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工程、前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县域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客观上要求把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真正提到应有的高度。要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作为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子系统、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和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要承担的责任极其重大。

2.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源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县乡村干部工资开支、县乡各部门运转费开支、农村公共品安排开支、县乡村债务及利息开支累计达6300多亿元;专家估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比如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供沼气,改善农民饮水等等,大概需要四万亿元,若到2020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平均每年2700亿元;仅在“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方面,需要财政投入2181亿元;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需要财政资金216亿元;农村公路建设需财政安排1000亿元。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财政资金的紧张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和矛盾。

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使县域发展始终受到制度性的障碍,农业部门的收入通常只能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客观上决定了县乡财政的困窘现状。此外,各级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不够合理,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公共支出责任。因此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县财政收入的90%是用于保证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党政机关正常运转、上级专款的兑现三大项,甚至公务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1]广西融水县自1993年开始拖欠干部职工工资1700多万元,直到2003年才兑现。全国乡、村二级公共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县级债务的规模则可能比这个数还高。[2]2004年,延边9县(市)人均财政收入仅248元,人均财政支出458元,人均财政赤字210元。9县(市)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61%(警戒线为3%),赤字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3.97%(警戒线为15%)。“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县乡财政的窘境。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一些县乡政府无法运转,将遭遇严峻的财政风险,根本就没有财力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乡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的财政力度。县乡财政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县域财源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财政,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县域经济总量决定县域财政收入的规模,县域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量,县域经济效益对财政收入的弹性最大,经济效益的稍微提高都会对县域财政收入产生倍数增长,县域经济结构越优化,所创造的税收及其它非税收入也越增加。县财政有困难不要哭爹喊娘,先想自身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快速度高效益地增长,是县域财政收入稳定而可靠的来源,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自然偏低。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财政提供财源,繁荣县域经济可以壮大县域财政实力,可谓是县域经济活则财政活、县域经济旺则财政旺。只有通过增强县的造血功能,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财力保障。县域经济繁荣了,财政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县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方能增强。

3.发展县域经济,才能稳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

粮食安全是农业生存之根、发展之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粮食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的基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这既是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要求[3]。

中国粮食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4。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按400公斤一45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需达到6.4亿吨-7.2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由1998年的5.12亿吨跌至2003年的4.31亿吨;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从1996年的414公斤下降到2003年的333公斤,每年形成0.25亿吨至0.35亿吨的缺口,全靠挖库存维持粮食供求平衡。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粮食安全大于天。倘若农民陷入饥饿,农村势难稳定,天下势必大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就将化为泡影[4]。

粮食安全要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域经济来保障。受保护的基本农田在县域,集中连片的优势粮食产区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县域,粮食生产的“舞台”在县域,必须在县域建立健全的粮食生产体系。你城市的楼堂馆所筑得再高,你城市的广场建得再宽,你城市的草坪养得再绿,未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甚至会挤占维护粮食安全的资金。只有改良土壤,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完善粮食生产管理体制,政府对粮食生产实行保护,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工业,用工业化“乳汁”反哺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县域第三产业,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一句话,只有扎扎实实地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抉择。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延边州县域范围是8个县级(市)行政区划。2006年末,县域人口99.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5.1%(全省是70.1%),占全省县域人口的5.3%。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比重大的特点,县域经济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一)延边州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1、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6年,延边州8个县市经济总量(GDP)达到85.7亿元,占全市(注:因GDP是按区域分级核算,故县区加总与全市不等。县域与全市水平对比时,考虑可比因素,按县区加总计算全市。)GDP的71.8%,按县域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3%,经济总量比1998年增加30.4亿元,经济总量看,最大的是延吉市,2003年GDP达到23.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从人均值看,人均GDP达到12427元,在全省41个县市列第2位。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与效益、结构与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延边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资源型城市,这就决定了延边产业结构与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小。2006年5县市

一、

二、三次产业(按新的行业类别划分)结构是20.8%、41.6%、37.6%,与前5年比,一产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与全省41个县(市)总水平比,一产比例比全省低11.8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例分别超出全省8.8和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统计结果表明,无论从我们自身,还是与全省比较,工业决定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势。另外,从产业内部看,结构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县域民营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比例份额明显上升。今年1-8月份,5个县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2.2%,增速比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水平快10.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县域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8%上升到今年的35.8%,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企业创新产品和出口产品呈现出大幅度增长。1-8月份,5个县市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6.2%和37.4%。

3、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看好。2006年,延边州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全市的57.1%,比上年增长17.4%。今年以来,在以动力、能源型为主的工业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利好的驱动下,工业生产全面启动并持续升温,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1-8月份,8县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快于全州总水平8.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58.8%,对全州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

4、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2006年,延边州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快于全州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占全州投资完成额的73.1%,比重比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域投资额的11.1%。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全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今年前8个月,各县市能够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全民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带动战略,投资建设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5、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8个县市民营经济总量达到41.4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8.3%;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统计结果显示,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53.6%,比年初水平提升了5.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开始占据了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延边经济带来了活力。

(二)延边县域经济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尽管今年以来,延边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因为,一方面延边经济发展历史欠帐较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经济发展很大原因是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还很薄弱,因此,总体看延边县域经济与其它地区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延边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得失,我们认为,制约延边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底子薄,基础差,实力弱是延边县域经济的实情。通过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延边县域经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和问题: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从全国对比看,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注:全国县域经济评价结果是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根据公开出版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的评价,其不是信息发布权威机构,评价工作不代表政府行为)显示,在全部参比的县域行政区划2026个县(市、旗)中,延边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前800名,平均水平列全省9个地区第9位,倒数第一。

2、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总量上看,2005年,8个县(市)GDP合计为85.7亿元,仅占全省县域的5.6%,平均每个县(市)GDP为17.1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0亿元,即使总量最大的延吉也比全省水平少13.2亿元,发展速度上看,近年来延边经济在全省一直靠后,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以2006年为例,按县域口径计算85县市GDP当年增长率为9.3%,比全省县域水平低4.2个百分点。总体情况是,延吉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县域人均经济总量在全省仍居中下游水平。

3、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2006年是白山市县域财政形势是近年中最好的一年,即使如此,与全省的差距依然明显。总量上看,当年8个县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85亿元,占全市的50.7%,比上年增加3580万元,增幅10.3%,创1998年以来新高;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7%。从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幅的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经济增幅2.3个百分点;从与全省41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总水平对比看,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于全省增幅12.5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县域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增收乏力,差距明显。仍存在财政收支紧张的状况,入不敷出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县级政府运转和财政列支人员的资金供应勉强维持,大部分乡镇存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导致县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有的因长期负债造成社会信誉降低。

4、经济建设融资困难,瓶颈制约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中,资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劳动力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县(市)的GDP增长主要取决于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和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然而目前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财政扶持不够。目前,各县市可支配财力极其有限,基本是吃饭财政,财政扶持搞建设实在是力不从心;二是银行贷款困难。由于白山市国有经济比重大,多年积淀企业不良贷款比重高,信用等级降低因素影响,企业向银行贷款渠道受阻。三是民间融资不畅。延边因缺乏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加上观念守旧,小富即安意识较浓,民间融资困难重重,从居民储蓄情况来看,2005年延边的人均储蓄额和增幅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储蓄增幅还明显超过收入增幅,说明居民资金转换资本的意愿和信心不足,闲置的资金更多地流入银行。

5、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乏力。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些年来,消费对延边经济拉动力有所减弱,居民消费虽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但由于量多面广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延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省位次连续出现后移,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城乡消费市场二元结构呈现扩大趋势,成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6、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县域人才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革命性变化,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于延边受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各县(市)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县域内高素质的人才更加短缺。人才现状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

针对现状,首先要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坚持以农为本,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1.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条件。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5]。一是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农企、企企联合,建设大型的农产品加工或销售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三是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不论哪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四是要合理选择项目和产品,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2.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主导产业也应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解决产业、产品趋同问题,防止生产能力过剩。二是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的方向和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创名牌产品。三是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四是要发展外向型的农业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汇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 [6],是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区域化布局。要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安排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二是优质化生产。农产品基地要大力选育优良品种,搞好品种结构调整。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鼓励农户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三是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四是系列化服务。加强农产品基地的服务组织和生产设施建设,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

4.培育市场流通型主体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市场需求和市场条件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大力开拓市场,为龙头企业和农户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因此,应下功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培育和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流通型大型企业集团等各类流通组织。通过流通型市场主体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二是建立健全市场网络。在建好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兴建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同时,发展资金、劳务、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三是采取与大型加工企业和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设立对外窗口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四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并鼓励农村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他们开拓市场、扩大销路的作用[7]。

5.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最终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办法,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8]一是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吸引和鼓励国家科研机构直接参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鼓励扶持农村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发展民营科技服务。四是加快发展农业高技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五是增加资金投入。对龙头企业技术进步所需资金,有关方面应予以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也应积累技术进步所需的资金。

(二)确立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县域工业化是县域经济提速的推进器。要使县域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将县域主导产业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9]。

1.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县域主导产业要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首选之举。搞好项目深加工,使稻米向食品、饲料、酿造系列产品转化。随着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势在必行。 稻米转化要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按市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转化增值

2.发展轻工业是县域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捷径。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发展通常是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大发展之后转入重工业为主而发展的。县域工业应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为主。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创汇高、容纳劳动力多,而且对基础设施压力小,轻工业百元产值耗能低,每百元耗电仅11.8度,约为全国工业百元产值耗电的40%左右。因此,选择轻工业作为县域工业化的主体是比较客观实际的。各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以造纸、陶瓷、皮革、麻纺为主的轻工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五金制造业[10]。

3.科技产业是县域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方向。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也将渗透到各个区域和各个层次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是区际经济竞争的有力武器和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将来县域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定位上必须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三)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县域城镇化

一般地说县域小城镇是上接城市、下联农村的城乡联结纽带,它又是农村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中心。因此,加速小城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对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必将业的发展,以文化力驱动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许多地区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展文化产业,一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选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搞活文化产品流通,努力培育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市场环境。三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文化事业单位经费完全由政府全额拨款,大家共同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以设立项目、课题、进行公开招标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走向市场。四要立足各地的文化资源优势,顺应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把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用先进的文化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五要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六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加大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加快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七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要防止不顾条件,用行政手段人为造城。[12]因此,通过适当的制度设定,形成小城镇布局合理和规划科学的相对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十分关键。为此,要改革完全按行政区划分散设镇的弊端,适当调整县域内行政区划,提高设镇标准,鼓励按照合理的经济布局,撤乡并镇,允许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要抓紧编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完善的镇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从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上制定标准,改进编制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确保规划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强化规划的法律权威性,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2.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和建设体制。为此,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

3.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及县以下小城镇落户的限制[13]。为此,应适时将小城镇户籍改革的试点政策全面推开,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赋予进城农民在就业、入学、身份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办理落户手续时,取消城镇增容费等歧视性收费。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集体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以解决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4.采取灵活的土地政策。在坚持执行现行土地法的基础上,对占地不同以及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应区别对待,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小城镇,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来解决,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建设用地。

5.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是非农产业,应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各类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通过工业企业的集中带动人口向小城镇流动,推动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兴起。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把发展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建设 培育市场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四)注重文化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加快文化产的“龙头’,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本地和外地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合的科技成果。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扩大科技投入。县域发展科技产业应以发展小型科技企业为主。因为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对设备、资源、人员要求较低,如以装配型生产为主的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等。在这些领域,小型高科技企业可以依靠自有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优势,利用采购和外协组织生产。因此,有利于加快科技产业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发展旅游业,完善县域经济产业分工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完善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旅游业,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外,关键措施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选好靓点,抓好精品、精点、精线建设,大力发展以度假、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二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祥和的旅游休闲环境。三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主要著作:

1.李亚华,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3版。

2.刘俊杰 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版 期刊:

1.刘明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政策》2006年2月。 2.喻国华,社会转型期中的“整体性”规制与系统和谐,《学习时报》,2006年11月5日。 3.曾梦宇,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探微,《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年第2期。 4.高静华,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10月13日。 5.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6年5版。

6.张洪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年第1期。 7.林民书 杨治国,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经济问题参考》,2007年第6期。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优秀)

襄阳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县域经济发展(推荐)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