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梅州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梅州市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2-02-19 16:50来源:梅州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突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这一核心和围绕“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733.1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97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58亿元,同比增长20.4%,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7.44亿元,同比增长18.9%,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77.63亿元,同比增长12.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

随着我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市第

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分别从2005年的41.1%和35.8%,上升到2011年的41.9%和37.9%,比重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23.1:41.1:35.8,调整至2011年的20.2:41.9:37.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着提高,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2、农业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特色精致高效农业逐步成为主导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动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加,使近年我市农业持续在较高的速度发展。据快报统计,2011年农业增加值147.97亿元,增长5.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3、工业主导作用明显。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86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由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在总计中,轻工业同比增长18.8%,重工业同比增长22.0%,大中型工业同比增长15.2%。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57.08亿元,同比增长19.1%。

工业效益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效益上升,利税总额增加。据统计,全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47.16%,比去年同期上升21.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8家,企业亏损额3.21亿元;累计利税总额50.8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累计利润总额29.21亿元,同比增长10.3%。

2011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其中,卷烟产量171.1亿支,同比增长4.4%;水泥产量1348.3万吨,同比增长6.2%;发电量12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4、投资拉力强劲。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57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6个百分点,在五个山区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5.85亿元,同比增长36.9%,农村投资完成22.72亿元,同比增长31.0%。

5、消费保持旺盛。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镇消费市场266.47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消费市场106.32亿元,增长18.0%。批发、零售贸易业344.35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28.44亿元,同比增长18.9%。房地产交易市场仍较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8%和46.3%。

6、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6.89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排全省第9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50.07亿元,增长31.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从分地区看,各县(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均超过18%,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平远、梅县和丰顺,分别增长50.3%、41.0%和26.9%。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3.71亿元,同比增长30.6%。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据抽样调查统计,2011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同比增长13.8%(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1-9月农村居民现金收入6229元,同比增长19.7%,受益于各项惠农政策,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提高和农民进城务工的影响,预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贸易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2011年我市贸易出口总额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9、物价高位回落。2011年1-12月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8%,同比上涨4.8%,涨幅比1-9月(105.1%)回落0.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3%,同比上涨4.3%,涨幅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5.0%,同比上涨5.0%,涨幅比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

10、金融运行态势平稳。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6.24亿元,比年初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5.74亿元,比年初增长14.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9.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其中,短期贷款87.51亿元,比年初增长27.2%,中长期贷款301.19亿元,比年初增长16.0%。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存款增长幅度,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市贷款需求不足,存贷差扩大,资金外流的状况,说明我市经济发展趋于活跃,资金需求水平显着提高。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支柱工业主导作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2011年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2.0个百分点;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在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传统支柱产业如卷烟、建材、电力增幅下降的情况下,对我市经济发展增速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投资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虽然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8.6个百分点,但仍存在投资总量偏小,规模不大的问题,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198.57亿元,分别占河源、云浮、韶关、清远的83.7%、56.2%、42.1%和40.9%,且大型、特大型投资项目仍然较少。

三是物价调控压力仍然较大。主要表现食品价格仍然较高,物价上涨不确定因素较多,调控压力仍然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多上、快上大项目,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公共投资和改善民生的大项目。大幅度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和增加工业技改投资,发展一批造血型、效益型、环保型的投资项目。

二是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产业。要立足我市资源丰富的优势和依托重点工业转移园区的载体,挖掘工业新的增长点、亮点。继续发展和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培育新的工业支柱产业。

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注重发展特色、绿色、旅游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确保农业稳步增长、农民增收。

梅州市环境保护局

“梅州市第二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1季度广东省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梅州市三乡

共青团梅州市委员会

梅州市城市建成区

梅州市基础资料

梅州市种植情况

梅州市统计公报

梅州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梅州市统计局)
《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梅州市统计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