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5页例1及56页练一练,处理练习九第1题和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3.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1+2+3+„„+9=?)

提问:这道题,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吗?算得可真快!他的算法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武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这是我们班同学们体育活动的情况,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1.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1)如果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这两个算式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式子连接起来? (2)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同上)

(3)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可刚才你们只是通过对两个例子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猜想。

(4)这个猜想正确吗?我们必须通过一些例子来验证才知道。你们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来吗?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怎么样?那会不会出现两个数相加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呢?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这就从正反两方面,更加证明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5)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了?(板书:结论)

同学们的发现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6)刚才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了加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吗?

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如何表示呢?板书(a+b=b+a) (7)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已经应用过了加法交换律,你们还记得吗?瞧:

刚才我们在探究加法交换律时,先通过一个例子对算式进行观察思考,初步得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又举出大量的例子来验证它,最后才得出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加法的另一个运算规律。

2.探索加法结合律,亲历研究过程。

(1)再看同学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求出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也可以用“=”连接!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等号吗?

(3)下面请同桌两人按照活动要求在作业纸是说一说,做一做,看:(课件)

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如果我也想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该如何用字母表示?

(a+b)+c=a+(b+c)(板书) 3.定律比较: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规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小结。

三、拓展运用 1.做第56页练一练 2.练习九第1.3题

3.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见过的这道题,它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它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把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的两个加数先相加,使计算更简便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观察思考,这样,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规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