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年鉴条目的编写要求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年鉴》编写规范

(2013年)

一、立目要求

1.时间要求:上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内发生的事件。

2.内容要求:一事一条,独立主题,不可几事一条或几条一事。除了综述和概况,一般不出现综合性条目。

3.资料要求:应是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资料。一般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特别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资料要突出时代特征、年度特点和地域特性,具有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和存史的价值。

4.收录范围:收录面向全市、全社会的信息,不收录本单位的内部信息、国家规定的保密信息及各部门调研报告中预测性、展望性的内容。根据年鉴资料性的特点,收录时注意内容的连续性。

5.数据要求: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无统计局数据,以相对权威部门统计数据为准。同一统计项目不能数出多门。使用权威部门的数据,要逐一核实、准确无误,并做到单项数与合计数、绝对数与百分数、文中数与表中数、前文数与后文数一致。统计数据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至12月。

6.例行工作,如工作会、慰问、茶话会、座谈会等,若无

1 重要内容不收录。

二、标题要求

1.条目标题一般不超过17个字,一般不出现人名(案件、烈士除外)。

2.明确、简洁、不修饰、见题知义。用一句话直接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分号。避免出现题目过虚、题文不符、大标题小内容或小标题大内容。

3.会议、活动或文件名称,在标题中可简化,但不可改变原意,正文里首次出现时用全称。

4.科研成果类标题尽可能使用简称,但不可造成歧义。

5.标题结构一般采用主谓结构。

三、条目撰写

1.文体。记事、记物、记人用记述文体,不抒情、不议论、不评价。不使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等文体。

2.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客观。统筹好综述、概况、条目三者的关系,综述、概况以宏观资料为主,条目以典型资料为主,要各有侧重,避免过于重复。资料只如实记述事件结果,不做评述。

领导人讲话如无新意或重要内容不记述。在会议、活动等条目中,只记主要领导即可。

与港、澳、台交往方面的内容不能记入有关对外交流、对外贸易、外事工作等内容的条目中。

3.语言。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无大话套话空话,避免使用最大、最强、顶尖、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等词汇;不要有将、计划、预计等预测或展望性内容;一般不用文言、方言及引文;尽量避免使用生僻专业用语或词汇。某些简称,在首次使用时

2 应加括号具体说明。如“开展增创‘两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活动”等。

4.字数。概况和条目字数一般不超过500字。综述一般不超过2000字。

四、书写格式

1.条目标题、概况顶格书写,加方括号([ ]),后空一格接写正文。文章、文献、表格的标题居中书写。

2.综述条目和区县概况可分段书写,其他条目一般不分段。 3.综述中的小标题前不标注数字,题目加黑后接写正文。 4.文章作者名署标题下。条目作者名署正文下一行,顶后格,加圆括号。文章可署作者实名或撰稿单位名;条目一般不署单位名,撰稿人署实名,集体编写可署机构名。

5.每个栏目下条目一般按时间顺序编排。

五、时间表示

1.当年信息注明月日,不写年份(法律法规、刑事案件除外)。当年可用“年内”表示,上一年一律用“上年”表示,但记述两年以上事件,要注明年份;行文中不用“今年、目前、当前、现在、最近、明年、去年、本月”等时间代词;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O年”或“90年”。

2.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公元7年、1994年10月1日”。与汉字表示时间不得混用,如“1996年6月”不能写成“1996年六月”。凡人物生卒年代、年龄、年份等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采用24小时制,时、分、秒用“8时40分、14时12分36秒”表示。

3.三种情况要求使用汉字。

3 ①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

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②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③公告落款的日期用汉字。

4.两年份之间用“—”(占一字格短横线)表示。如“1952—1998或1952—1998年或1952年—1998年、1997—1998年度”。月与月之间用“至”表示,如“5月至6月”。交通线路的起讫用连接号“—”(占一字格)表示,如“上海—南京”等。

5.用月和日表示的重大历史事件,应用间隔号“•”将月和日隔开,并加引号,如“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等;用月和日表示节日,不用间隔号,并加引号,如“五一”、“十一”等。

6.领导的职务任免时间具体到月。

7.当年数据与上一年度相比一律用“比上年”表述,与上一年度的同一时期相比可用“同比”表述。

六、数字表示

1.数字用法以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2.统计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48、-125.0

3、34.05%、63%~68%、2/

5、1∶500”。

3.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 4 面、十滴水、三叶虫、星期

五、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二O九师、五四运动、九三学社、路易十

六、十月革命、‘十一五’计划、五局三胜制、白发三千丈、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

一、第一书记、一机部三所、第四方面军、十七届四中全会等”。

4.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或者为避免歧解,可以灵活变通,但全篇体例应相对统一。需要注意的是:

①不能见了数字就改成阿拉伯数字。错误的用法:空气清净功能数第1(第一)、召开5届3次会议(五届三次)。

②比较孤立的普通数量结构(数词+普通量词),如果是小的整数(如一至十),用汉字数字更为得体。如“受害人被抢走一条项链、一条手链、三个戒指和一部摩托罗拉328 型手机,此外还有两张建行的储蓄卡。”

③体例要统一。在一个条目中要做到统一,不要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交替出现。如“开场仅9分钟,中国队即成功地首次采用反越位战术……分别在第十六分钟和第二十一分钟时由金嫣和孙雯再添两分。”

5.本刊要求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整数不分节,如“2,748,456应记述为2748456”;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后保留数字不要超过两位。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如0.46不得写成“.46和0·46”。

6.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数值的写法。

①数值一般可以“万”、“亿”作单位。如“三亿四千五百万可写成3.45亿,但一般不得写作3亿4千

5②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如“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

5 ③不得改写为用

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数词表示的数。如“2000元不能改写为2千元”。

7.数值与量值范围的表示。 ①数值范围号采用浪纹号“~”

②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单位只在后面写一次。如“45~50米、10~15人”。

③百分数范围两个百分号都须写出。如“20%~30%”。 ④使用记位数词“万、亿”表示的数值,两个“万”、“亿”都要写。如“3万~5万”。

⑤偏差范围。如“25℃±0.1℃或(25±0.1)℃”。 ⑥使用指数表示的数值范围。如“3×10~8×10”。 8.概数和约数。

①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如“二三米、三五天、十三四吨、四十五六岁、五六万套”。

②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如“几千年、十几天、几十万分之一”。

③用“多、余、左右、上下、约、近、许”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9单位名称、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中的数字代码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如“304医院、84062部队、国家标准GB 2312-80、国办发[1987]9号文件、21/22次特别快车、维生素B12”。

七、名称表述

6 1.正文一律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北京市”不用“本市”,可用“全市”表述;直接用单位名称,不用“我局”、“我单位”等。特载、专文、文件名、引文等除外。

2.正文中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国际友人或著名人士例外)等称谓。需要说明职务、职称等,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如“市长某某某”、“市委副书记某某某 ”等。同一级栏目中,人物的职务、职称、只需出现一次,以后均可略去。领导人党、政职务表述要规范。

3.关于华侨等几种人的称呼,以“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顺序称呼。

4.会议、组织、机构、项目、成果、工程等名称,在栏目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以后用规范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常用简称除外。名称要统一,同一会议、组织、机构不能出现不同的名称。

5.外国的人名、地名、机构名、政党名和报刊名,以新华通讯社的译名为准。若无新华通讯社译名,用国内通用译名,可在其后以圆括号形式注明相对应的外文。

6.科学技术、工业、医药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使用要规范。

八、条目分类

1.综合类条目

包括综述和概况。综述置于栏目之首,概况置于分目之首。综述和概况一般应包括年度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数据等基本要素。要防止内容残缺不全和空洞无物。既要写出各个年度的变化发展情况特点,又要体现资料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要做到述而不论,点到为止。减少具体事件和罗列数字,从宏观角度记述。有些确实回避不了的

7 重复,也要选取各自的角度记述。此外,综述、概况和条目中的数据、事实等要一致,防止前后不

一、相互矛盾。

2.会议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人数、中心议题、决议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出席人员、领导讲话等少写或不写。不要摘抄会议报告。标题一般采用“某某某会议召开”的句式。

传达中央会议精神的会议,一般不记述中央会议内容,而是着重反映北京市贯彻落实的结果。

每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会议分别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记述。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召开的会议由各有关分管部门记述。

3.活动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组织单位、活动内容、特点、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活动内容、特点和结果。活动过程、气氛等略写或不写。活动标题用“某某活动举办”的句式。

4.工程建设类条目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承担单位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等。可写阶段性成果。剪彩、题字、工程奠基不写。

5.科研成果类条目

包括科研成果名称、承担单位或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获奖情况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成果价值。切忌带个人观点进行褒贬。研制过程、意义不写。

6.竞赛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范围、项目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竞赛项目和结果。赛场气氛、竞赛过程、意义、评价、目的不写。

7.事故类条目

8 包括时间、地点、原因、损失和危害程度、处理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损失程度及处理结果(尚未处理者可不写)。领导到场情况等简述。

8.机构类条目

包括机构名称、性质、主要职能、成立时间等。应着重介绍主要职能等基本要素。成立原因、过程、意义不写,不必大量罗列领导,记主要领导即可。

9.调查类条目

包括调查内容、承担单位、时间、范围、对象、结果、作用与影响等基本要素。对结果可略加分析,数字较多且有价值的可列表反映。

九、标点符号使用

1.按1995年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2.书写时一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一行的开头不放标点,但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边可放在一行的开头。破折号、省略号可放在一行的开头或结尾,但不能拆开。

3.引文是整句的,最后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内;不是整句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外。会议名称除原有名称带引号才标注引号,其余不用引号。

4.注意逗号、顿号的使用。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但如果并列词语内又有并列词的,则该词语的前后词语应使用逗号,如“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科院院士”等。

5.书名号只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章名、文件名、戏剧名等,不要用于单位名。丛书名用引号,如“邓小平理论

9 与实践研究丛书”。

6.注意破折号(横线占两格)和连接号(长横占两格,短横占一格)使用的区别。破折号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如“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连接号是把意义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如“上海—横滨友好交流项目”。

7.行文中“其中”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前除了已有完整的句子必须使用句号外,一般用逗号。“其中”后一般直接与词语或数据连接,不用逗号和冒号,如“全市共有676个队参赛,其中市区531个队、郊县145个队”。

十、计量名称

1.计量单位按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2.度量衡单位,要按标准的公制使用。除公斤、公里、公顷以外的“公字号”单位都应停止使用,如长度单位中的“公尺”、“公分”,应分别改为“米”、“厘米”;面积单位中的“公亩”,应改为平方米;容量单位中的“公升”,应改为“升”。注意在行文中,平方米不能写成“平方”,立方米不能写成“立方”、“土方”。

3.历史上的旧计量和外国计量单位,如“斗”、“石”,英制的“哩”、“码”、“磅”,日制的“坪”、“町”等,在引文或叙述当时史实时可以使用,但要做出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释。

4.行文及表格中,一般不要夹杂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字符号、化学分子式和其他符号,但在必须载录的公式中可使用各种符号。如在行文及表格中用汉字“平方米”、“大于”、“水”,在公式中用“㎡”、“﹥”、“H2O”。在记述某些产品的规格、计算公式、技术参数时,可使用化学公式、英文符号和其他符号。

5.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表述应与其符号表示一致,如

10 “5m/s”, 行文中表述应为“5米每秒”,而不是“每秒5米”。

6.同一条目中,计量单位要前后一致,不要交叉出现。如同样表示面积,不要同一条目中既有“平方米”,又有“公顷”。

十一、图片表格

1.彩色图片要注重资料性,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具有存史价值。做到主题新颖、中心突出、层次清晰、构图准确,在艺术上和技术上应有较高水平。每幅照片均应有简洁、准确的文字说明。

2.表分为两大类,即统计表和一览表。统计表是对事物发展的数字统合分析,一览表是事物发展的数字概览。一般统计局公布的表称“统计表”,其他单位和部门公布的表称“一览表”。

3.表格一般应包括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除专项统计表外,标题一般应具有时间、地方(单位)、事项三个要素。标题除以表代条的不用“表”字外,一般都加“表”字,如,《2002年全市吸收合同外资情况一览表》标题居中,有统计数字的应在右侧标明计量单位,如“单位:万元”、“立方米”等。标目由纵标目和横标目组成。表格采用开放式,不用封闭式,表内不用横线。根据表格内容,分别排成单栏、双栏或三栏式,尽量少占篇幅。必须转页续表的,横标目不能省略,并在右上角注明续表序码(共二页第二页称“续表”,二页以上分别称“续表一”、“续表二”等),以保持表格的完整性。

4.表格中的数据,尽量以个位数对齐。表中若有名称或数据上下相同,不要用“〞”或“同上”表示,而应以具体名称或数据表示。如有需要说明的内容,可在表格底部横线下以“注:……”的形式表示。

年鉴编写要求02

教育年鉴编写要求

学生会年鉴编写要求

《北京信息化年鉴》编写规范

北京建设年鉴卷编写规范

条目编写规范解读

三水年鉴编写规范与要求

《如皋年鉴》条目撰写方法

年鉴编写规范

大足年鉴雍溪镇条目

北京年鉴条目的编写要求
《北京年鉴条目的编写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