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 导读及经典赏析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3: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导读及经典赏析》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概要;

2.通过人物故事和专题归类两种方法引导进行学习,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根据《论语》经典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为人,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使学生体会到《论语》之美,并不断去践行《论语》精神。

4.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1.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2.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论语》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重新认识孔子及其弟子:

讲述孔子及其弟子的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特点:

小资金情调: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臭恶不食;色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昌,出三日不食之矣;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割不正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

喜欢音乐: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喜欢旅游: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自己独处轻松愉快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寝不尸,居不容。 食不语,寝不言。

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困于陈蔡,弦歌声不绝。 哀: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斗筲之人,何足言哉? 有人情味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的弟子三千,达人七十二。《论语》中出现最多的是子路,出现42次,第二的是子贡,出现28次,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各为21次。 子路:

为人仗义: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使我想起:人才分三等,其一,深沉厚重(如果不理解,想想浮躁浅薄);其二磊落豪雄;其三聪明才辨。

性格耿直敢于批评老师:

在阵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贡: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有共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问的好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继续切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颜回:

孔子的知音与影子: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好学不倦: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安贫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坦然淡定: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四、学生根据上述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

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初中学习和课外知识,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导读 教案

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论语》导读教案(一等奖)

《论语》赏析

《论语》赏析

《论语》导读[优秀]

《论语导读》考试题

名著导读《论语》

论语经典赏析

论语好句赏析

《论语》 导读及经典赏析 教案
《《论语》 导读及经典赏析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