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92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复习旧课: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那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是什么样的?

导入新课: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要求是什么?意义怎样?本次课我们来学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

讲授新课: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

2、新中国成立后依法治国的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 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度完备的法律。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地受到国家的保护

邓小平十分强调和重视法制建设。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并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3、依法治国的内涵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依法治国的主体、客体和根据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

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5、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社会主义法制的涵义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长期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都是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发展,也需要人的思想认识等主观条件的发展。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政治体制的含义及其优劣判断标准

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一是国家政局是否稳定;二是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三是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它符合中国国情,但它还很不完善,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道路、根本和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二,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第三,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第四,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4、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2)完善法律制度;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4)建设服务型政府;

(5)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千百年来,人们前仆后继,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范畴,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利益不同,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认识和实践往往并不一致。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它的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为多数人服务的民主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多数人服务的民主。不管是资产阶级民主,还是社会主义民主,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都不容许动摇它的现有制度,都不会给它的“颠覆力量”以民主。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

1、民主的概念和本质

(1)从民主的起源看,民主是指代表多数人的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从民主的本质看,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由哪个阶级执政,居于统治地位(国体);其二是指执政者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政体)

2、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民主作为奋斗目标。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

1)从根本上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政治保证。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1)经济基础不同

(2)思想基础不同

(3)实质不同

(4)内容不同

(5)社会主义民主还体现在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

5、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

1.社会主义自由的含义

2.社会主义自由与资本主义自由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

(1)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

(2)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3.社会主义自由与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的自由是与社会主义的民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自由。

(三)社会主义人权

1.社会主义人权的含义

“人权”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为“人权”。

2.社会主义人权与西方发达国家人权

西方发达国家人权理论强调的主要是个人的政治权利,而不大讲经济和社会权利。我们强调,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

2)人权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 。

3)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

4)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5)人权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统一。

6)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和国情相结合。

7)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内部管辖的事。

8)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的唯一正确途径。

(三)民主、自由、人权的关系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

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小结: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思考题】

P247,7题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

毛概92
《毛概9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概创新 毛概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