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海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和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3: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纸,圆形纸等纸片,水彩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师讲故事: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一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吗?) 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

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 师: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借助形象认识

教师演示平均分桃子,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桃子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桃子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桃子的多少?(一半) 师: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桃子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介绍: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演示不平均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个字?“每一份”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刚才桃子小得多的桃子,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桃子的二分之一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非常重要。

(二)、操作认识1/2

1.我们刚刚认识了1/2,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来找找二分之一。请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找到它的1/2。(师巡视)

2.谁愿把自己折的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教师贴在黑板上。

(1)你是怎样分的?哪个是长方形的1/2。你能把找到的过程完整的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都是二分之一,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

(三)、创造分数,认识分数:

到现在我们已认识了一个分数1/2,你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小精灵悄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每位同学随意选择准备的图形,折一折,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表示出一个自己想要的分数。

(1)展示作品(贴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总结: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四)、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二分之一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八分之一;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十分之一 。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1/2,1/4,1/8,1/10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横线下面就写“几”,表示这样的1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几分之一

(3)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每个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分母就是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分母就是3„„(使学生明确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1.判断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

2.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请写出来。 3.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分数的需求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同桌两人分学习材料,有的材料不够分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2、从1/2入手,到几分之一,步步深入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 4

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追问:都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几分之一,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反馈时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自己评析,说说理由,对几分之一一定平均分理解的更加深刻,到位。

3、找生活中的分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引导,希望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图片,并找其中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其实离自己很近。

4、练习层次清楚 ,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

练习分看图写分数,看分数涂一涂,判断三个基本联系,很好的巩固了分数的意义,最后的拓展题,不仅巩固了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下节课的几分之几的学习和分数的大小比较作了很好铺垫。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目标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困难。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一方面注重直观的出现学生熟悉的各种实物和图形;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情况,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我设计这节课的主导思想。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学做到设情引趣,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了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主要采取“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用“引导”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探索”来反映学生的亲历过程,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用“发展”来阐明教与学的目的,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发扬教学的民主,用表扬、体验成功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照教法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要注重同桌互学,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为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数学。

3、合作讨论交流法: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的过程来学习数学。

4、观察分析法:通过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的过程来感悟数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四大节进行: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时,我借助孩子们喜欢和熟悉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的趣事设疑导入引出分数的知识,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7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平均分桃子,从而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反例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以便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2)、操作认识1/2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进一步认识了二分之一,丰富了二分之一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从“有意义地接受”到“自主表示”,帮助

1的不同表示方法,(折法不同,21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重点突出“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

21的”这一本质属性,深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3)、创造分数,认识分数: 学生实现了数学认识由理解向表达过渡;长方形已经认识了一个分数1/2,问学生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通过比一比,赛一赛,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又拓展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逐步积累了独立探究的策略,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4)、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此时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也得以集中实现。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含义,让学生明确认识分数,形成了 8

完整的分数概念。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练习是在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情况下,避免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拓展题“介绍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更广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通过回想这节课所学内容,细细品味数学课堂的魅力,并把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深深记忆到大脑中。在小结时,鼓励学生进行概括、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同时也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要一目了然,通过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便于学生整理掌握本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难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3、克服多媒体课件没有完整板书的弊端。

以上教学环节,我力求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利用“转化”的思维方法,“直观”的教学手段,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和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和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马海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和说课稿
《马海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和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