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画家和牧童课例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本节课是我上学期参加区教学能手赛的公开课,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比赛,我格外珍惜。教完本课后,我静心反思,感觉本节课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困惑与忧思同在。

先来讲讲自己满意之处: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和感悟。

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我把它定位在体验画家戴嵩和牧童的优秀品质上。为了引导学生直接转入正题,在导入部分,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画家的著名。然后,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朗读,寻找能体现画家著名的句子或词语,学生很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画家的著名。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引领他们入情入境。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我特地创设了两个情景。一是在品味商人和教书先生对画家的称赞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如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怎么夸奖画家戴嵩呢?要夸得不一样,我很愿意听到不一样的赞扬声。(生夸赞,师相机点评:谢谢你的夸奖!谢谢你的鼓励!你真会夸奖人!你说的话我爱听!你说得我心花怒放!„„)此时此刻,多数同学不仅能入情入境,而且还学会怎么夸奖别人。二是当牧童发出“画错了,画错了”这一刺耳的声音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场人的表情并展开想像:那些呆住了的人会怎么想?画家戴嵩会怎么想?通过观察图画,并且出示了句子提示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这时,学生想像的野马在奔腾,不少人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了画家的著名,也欣赏到了小牧童率真而聪明,敢于说真话的优秀品质,从而突破重难点所在。

3、在引领学生深入感悟人物品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真正的戴嵩又是怎么做的?请同桌分角色读余下的内容。紧接着是同桌的反馈分角色朗读。很显然,这时戴嵩的惭愧,拱手道谢充分说明戴嵩的谦虚。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少许能体现这一点,但似乎总缺点水到渠成的感觉。因此,我总觉得这个地方处理得不够完美。

课后深刻反思整节课的流程,感到自己还存在很大不足,比如:

1、教师的用语随意性太强,需加以锤炼,宁少勿烂。

2、各环节过渡语的设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的过渡语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将学生非常迅速地从一个情境引到另一个情境,而且,还起到转移并专注学生注意力作用。学生能否非常投入地解决下面要解决的问题,与过渡语的恰当与否息息相关。在创设情景让学生纷纷夸赞完戴嵩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正当戴嵩被大家夸得心花怒放,有点欣欣然、飘飘然、晕晕乎乎、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时,一个刺耳的、与众不同的声音传了过来。“画错了,画错了!”(指导学生读出刺耳、读出炸雷一般的感觉来)这是本节课中我设计得最为满意的一个过渡语。它不仅引领学生由纷纷夸赞的热闹局面走向那个“石破天惊”的众人都呆住了的场面,还自然而然地指导他们对牧童的话进行了有滋有味的朗读。

3、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够。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第二点和第三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但课后回顾,总觉得牧童那可爱,率真的形象并没有让每一个孩子所感动。我想,这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有很大关系,相信今后的课堂上能有所提高。这次课堂教学大赛,无疑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希望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这样锻炼的机会。

《画家和牧童》反思

画家和牧童反思

《画家和牧童》反思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课例反思
《画家和牧童课例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