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莫高窟___教学设计与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6: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课时

一 总体把握,调动兴趣。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2、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请自由诵读第二自然段,谈谈你在莫高窟欣赏到了哪些彩塑?

2、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

样子各不相同,神态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引导观察彩塑插图

插图上彩塑形象是谁?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大家再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还看出了什么? 菩萨有大有小,有坐着的,有站着的,他们的穿戴也不相同,神态不一,不过形象都是那么逼真。 如果说 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近距离的特写。特写了什么呢?指导朗读特写镜头

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啧啧赞叹这个词的构词也很有特点,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相同,我们叫它AABC式,你还能想到别的词吗?

5、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你想不想记住这段文字。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再来读一读。

(二)、回味“壁画”

1、其实,莫高窟并不仅有彩塑——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⑴指名读。

⑵请同学们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 (出示:过渡句 承上启下)

⑶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最大的特点就是——(生)精妙绝伦。(板书: 精妙绝伦)

⑷启下的部分是——: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生)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2、那我们就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⑴再读过渡句,齐!

⑵这句话中写出壁画的“宏伟”了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多媒体教室,这个教室大概不足50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900个)?

⑶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900多个这样大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怎么默读(把心放入课文中)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出示第三节内容)(学生默读。)

谁来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把文字读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很不简单。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写到——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5、敦煌壁画宏伟瑰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飞天是在天空飞舞的乐神。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教师指导。

⑷准备好了吗?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他。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⑸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出示写飞天的句子。)

⑺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6、同学们,飞天是不是只有这五种形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⑴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和四字词语说一说飞天,能说一种正常,说两种超常,如果你一不小心说出三种,那就太有才了。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

师提示:一切的想象都来源于生活,艺术家们也是依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创作出飞天形象的。同学们要联系生活,大胆想象。 ⑵指名交流。

7、每一位中外游客,置身于宏伟瑰丽的敦煌壁画前,都会流连忘返、举步不前。所以我们说——(出示,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8、二三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其相似的地方,都是先概况后具体。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其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

A、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洞里曾藏有„„”一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板书:藏品丰富)

请大家注意一下“曾”字,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

⑴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 ⑵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⑶自己的无奈与遗憾。

⑷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倍受欺凌。 B、这数万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

请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幻灯出示)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C、再请读一段文字。 (幻灯出示)

当时,洞窟文献也有一批送往京城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6、同学们,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又将会怎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7、此刻,你想说什么?

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现实。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

让我们带这份激荡的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8、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所以我们说——(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同学们,敦煌,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岂是一堂课,一次研究,就能说尽、道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投身于敦煌的研究,向世人证明(出示幻灯):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也在中国!

五、课外延伸训练:(幻灯)

同学们,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学完《莫高窟》后,请想当播音员的,练习诵读课文;想当文学家的,研究本课的写作特色;想当导游的,编说导游词;想当考古学家的,上网、阅读,深入研究敦煌艺术的精华„„

莫高窟教学案例设计

《莫高窟》教学案例

《莫高窟》教学案例

《莫高窟》教学设计与反思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___教学设计与案例
《莫高窟___教学设计与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