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1:4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内容提要: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必然性、优点以及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等方面对电工基础应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了探析,并指出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实训室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强化记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应该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来说,教学改革目标是将它的教学环境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搬到实习实训室。

一、走进实习实训室是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必然

当前,受普及高中以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观念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日渐窘迫,各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给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纵观各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课程自身难度较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电工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相对抽象,与数学和物理联系紧密”等特点,而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和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其中的“分流生”来讲,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没有基础,致使教学工作难上加难。的确,电工基础课程的抽象和晦涩,对入学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来讲,确实有相

1 当难度。但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并且处于专业和未来工作的需要,他们却又不可避免地必须进行电工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探索,从感性教学入手,让学生直观地认知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的加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二、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优点

1.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某种元件、设备的功能或某种操作方法讲述了多次,不如将实物展现一下或对该操作方法演示一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讲授“电路中常用元器件”这部分内容时,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有见过、没有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直观认识,很难想象出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即使给学生讲过以后,他们见到这些元器件实物,仍不知该怎么识别和区分。若把这些内容放到实习实训室里对照实物来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并用仪器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和掌握该元器件的特性,同时也学会了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对所测量的元器件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2.动手、动脑穿插进行,提高知识吸收率

中职学生都有偏爱动手实践的特点,当教师在讲解完甚至还没讲解完知识要点的时候,学生已“跃跃欲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在实习实训室教学中,以生动的演示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进行“戴维南定

2 理”的教学中,先用30分钟做观察性实验,然后作理论性讲解,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营造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由于学生所看所接触的均为实习实训室的实物,任何内心所想都可以立刻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实习实训室现场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容易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实习实训室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在实验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随后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后老师根据答题结果,给该组同学打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学生也可大胆提出问题,对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引导、纠正。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会加深理解,而且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逐渐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

三、如何让电工基础课程顺利走进实习实训室

1.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学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各类知识相互交叉。任何一个教师如果把自己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通过网络可以涉猎任何感兴趣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像海绵—样从各个方

3 面吸取知识,特别是要注重学习新的科学成就和成果,密切关注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以防知识老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造。

目前有些中职学校采取了由“理论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由“实验教师”教授实验课程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实验教师”都是在企业中工作过的技师或工程师。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却给学生出了难题。道理很简单,对于同一门课程来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向,他们对其中知识要点的理解不同,且不说如何将理论与实验完美地衔接起来,仅从让学生准确掌握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解的课程知识上来说,就已经很难实现了。这时就需要能将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有机融合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可见,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工基础课程因为其实验环节相对重要,因而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就有其特殊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2.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为达到良好的实验、实训效果,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电工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动手,利用实验设备、工具和条件完成实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里“人人动手”,就需要实验室具备相应的规模。除某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成本较高等特殊原因外,实

4 验设备应尽可能地达到课内学生每1~2人配备一套的水平,否则,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掌握实验内容,同时也会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场面失控,造成安全隐患。

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自身的就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研究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和灌输教材为主的教学计划,加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巧妙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

从目前的就业角度来看,存在“应试”的问题,这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考试,也是各类中职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这种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而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又与我们平日的每堂实验课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把有关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与其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的内容关联起来,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为所用。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进行生产,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教、学、做”相结合的

5 现代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念宏《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2、《职教论坛》2007年第20期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

浅析中职教学方法改革收获

对中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反思

基础课教育课程改革

机械基础课改革建议

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

浅析中职学校电工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