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3:04: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备课人:韦雪梅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

2.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3.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2.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教学准备】

1.《樗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樗里子、甘茂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对此,明凌稚隆指出:“夫秦素猜忌而残忍之国也,非智囊何以周旋其间而结数主之心耶?此太史公意也。”(《史记评林》)所言当是。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传文中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同时还对当时秦国于其他诸侯国、秦国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了详细记载。 2.甘罗

《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主要不是靠他的天才,除了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外,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诚如赞论所说:“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在当时即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1.老师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简介甘罗

二、指导自学

(一)

(一)出示自学提示:

1.你认为甘罗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指导自学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并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回答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指导自学

(二)

(一)出示自学指导

1.甘罗在劝说赵王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辩才,而赵王只说了“闻之”之类的话,“就自割五城以广河间”。请描述一下赵王被甘罗说动时的心理活动。

2.甘罗可谓人小鬼大,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了甘罗,请写一篇短消息,报道采访甘罗的全过程(200字左右)

(二)指导自学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并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回答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指名读采访稿。

四、作业

1.表演这个课本剧。 2.完成配套练习42页内容。 【板书设计】

甘罗十二为使臣

【教学反思】

维护国威

引经据典

化险为夷

年少有为

才识过人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关于《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甘罗十二为使臣》的教学反思

《甘罗》教学设计

甘罗教学设计

《甘罗》教学设计

《甘罗》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甘罗教学反思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
《《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