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球自转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4.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 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②能够认识到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读图、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演示实验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来联系生活的体验,感悟科学道理。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看了北京奥运会,但英国人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凌晨或上午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法

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3.演示实验法4.体验式教学法:施教流程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

自转: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获得知识的迫切性。

(一)地球运动的方向

【教师启发】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他们坐车的经历,并且能够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当我们坐在汽车上向外看,你会看到车外的树木会向后退,也就是你看到的树木的运动方向和我们实际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样道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重新再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地球自转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地球是绕着什么在转?(地轴)地球自转时的姿势是怎样的?从北极和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学生总结】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

(二)地球运动的周期与速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极点处线速度为零。 角速度和线速度知识点归纳

1.极点无速度。(以下几点成立的根本前提) 2.角速度全球相等,是15°/小时

3.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线速度实质:离地轴距离越远,线速度越快。(自转半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引导他们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演示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为单位,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能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层层突破,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

(1)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吗? (2)假定它是静止的,观察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中国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美国纽约)各是什么现象?

(3)将地球仪转动180°,你来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4)将地球转动360°,或连续转动地球仪,你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本着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把学生分成小组演示地球自转。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观察、再观察,体会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

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

1、

2、3分别表示夏至、春秋分、冬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最大,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最大,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5.晨昏线的画法

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6.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

(1)晨昏线与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

(2)晨昏线与节气及太阳直射点

如果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则节气为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及以北为极昼,则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二是北极圈及以北的极夜,则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相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与之相反。

⑸、若α=0,即晨昏线(圈)与某经线圈重合,即晨昏线(圈)

⑹、若α最大,则晨昏线(圈)与极圈相切,

极圈内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若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若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⑺、α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各纬度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北半球,若α增大,则昼变长,若α减小,则昼变短,这段时间里昼长始终大于夜长;当太阳直射南半球,若α增大,则昼变短,若α减小,则昼变长,这段

时间里昼长始终小于夜长。

定义

因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地球上就有了昼夜半球,它们之间的界限即晨昏线或晨昏圈

2.地方时的产生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引出“地方时”的概念) 【教师演示】

1.在地球仪上的同一纬线上做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至于地球上的任意两地时间究竟相差多长时间,教师就不必展开说明了)。 2.对于好问好学的学生,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也就是地球自转时,经度每转动1°,时间就相差了4分钟。 地方时

地方时的时间根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直射的经线为地方时正午12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为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吧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区时的计算步骤: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北京、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几个城市的经度,然后进行计算,看看它们的时间相差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本着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让学生每个都能“吃好吃饱”。

思考题:

1、“地球表面各个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这句话对不对?

2、毛主席诗词中:“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陀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应该是在地球表面何处?

1.牙签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地球自转标准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运动教案

地球的自转 教案

地球的自转 教案

地球自转标准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地球自转教案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说课稿

地球自转说课稿

地球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