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地球运动一般特点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5:2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球运动教案

1.3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目的】

1、了解地轴空间指向,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轨道形状、方向、周期、速度。

3、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难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二分二至的天文概念。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第一节课,我们听了教育局长到某校视察的“地球仪”的笑话,还记得吗?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稳定,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

4、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5、速度:

(1)角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分布规律: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阅读:P14图1.17“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这幅图是用来说明地球自转速度的,图的设计很富立体感,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区别、大小等一目了然,阅读的难度不大。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位移)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线速度是指某一质点绕另一点转动或一物体绕某轴转动时,质点的速度或物体上各点的速度,以区别于质点或物体在转动中以角度计的角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也用角速度和线速度两种方式表示,角速度就是地球转动半径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角度;线速度是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绕地轴进行圆周运动所走过的距离。

先从角速度入手,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转动半径的长短无关,因此,很容易得出地球表面上除南北极点外,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的结论。地球自转一周为360o,一般取24小时自转360o的数值,所以地球表面上各点(极点除外)自转角速度都是15o/小时、15′/分或每4分钟1o。从图中阅读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要难于角速度,从图中看出,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与转动半径的长短成正比例。地球上每一质点都以恒星日为周期做圆周运动,其转动半径的长短因纬度高低而不同,其圆周长等于当地的纬线圈长,而纬线圈长度随纬度增高而缩短,因此,地球表面各质点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1)概念:地球公转的线路。

(2)形状:椭圆。

(3)特征: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阅读:P15图1.17“地球公转的轨道”。

这幅图是地球公转的俯视图,太阳的位置稍偏于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太阳在太阳系的位置。图的外

圈是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在轨道上用蓝色箭头表示了地球公转的方向。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因此,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有了差别(如表1.2所示)。地球的公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逆时针方向(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4、周期:1恒星年

(1)概念: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度。

(2)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

5、速度:

(1)角速度:平均1º/日,1月初近日点61\'/日(快),7月初远日点57\'/日(慢)。

(2)线速度:平均30km/秒,1月初近日点30.3km/秒(快),7月初远日点29.3km/秒(慢)。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读图:P17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

读图时,一定要讲清楚图中各线、面、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图中读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图中有两个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是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从地球上看,好像太阳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黄道所在平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赤道面与地轴(线)成90°角,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26′夹角,这就是黄赤交角。黄道面又与地轴(线)之间构成66°34′的角,说明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其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保持不变,这两个始终保持不变,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平行移动的,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在地球上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方,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周期性变动,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所以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叠加在一起的运动,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的始终不变是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也决定了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关系,即两者是一种叠加运动。上图是下图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不变的特写图,表示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任何位置,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都是始终不变的。

1、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的夹角。

2、黄赤交角大小:23°26′

3、黄赤交角影响

读图:P18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前提: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和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

(2)表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3)移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线的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地轴与黄道面的倾斜角度是66°34″。

(布置作业)

讨论:地球自转速度的快慢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推荐第2篇: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观察讨论一: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提问】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哪条纬线?那么最南界线呢?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纬线是哪两条纬线?那么直射两次的地区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请同学们注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暑假后,白天是越来越长了还是越来越短了呢?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刚才,同学们动手演示,观察的都是立体模型,在投影图上如何反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呢?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

3、

4、5月作为春季,

6、

7、8月作为夏季,

9、

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

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观察讨论一: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提问】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哪条纬线?那么最南界线呢?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纬线是哪两条纬线?那么直射两次的地区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请同学们注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暑假后,白天是越来越长了还是越来越短了呢?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刚才,同学们动手演示,观察的都是立体模型,在投影图上如何反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呢?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

3、

4、5月作为春季,

6、

7、8月作为夏季,

9、

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

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推荐第3篇:第三节 地球运动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教材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迭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可不过多加以讲述。

本节教材是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安排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场所。谈天是为了说地,所以地球的运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球运动又是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基础。两者之间可形成如下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重点讲述了三个问题: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

关于地球的自转,教材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其地理意义上。初中阶段已经讲述过自转的有关知识,教材在这部分比初中地理有了一定的深化,比如方向的表述、角速度与线速度等。恒星日和太阳日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要让学生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比较困难的。教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探究活动的形式,一方面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使教材的知识内容更加精炼。

对于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等内容,教学时应交代清楚:

一是方向。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日出东方”(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把地球自转方向称为自西向东。严格地说,应当表述为: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是周期。(1)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有一个超然于地球自转的参照点(即参照系或定标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2)恒星日即以恒星作为参照点,这是因为恒星十分遥远,在地球上看来,恒星之间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即“恒星不恒”)。(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了360度,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

三是速度。一切运动都有线速度,作为一种圆运动,地球自转还有它的角速度。教学时要紧扣三点:(1)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一致,它既不因纬度高低而不同,也不因海拔高度而有差异。(2)自转线速度却因纬度差异而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各地与地轴距离有所不同。纬度愈低,距地轴愈远,线速度愈大;纬度愈高,距地轴愈近,线速度就愈小。所以,赤道是唯一的大圆,线速度最大;纬线圈周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线速度也就愈来愈小。(3)南、北极点因为各是一个点,自转半径为0,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换言之,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其目的还在于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但是,这些自然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效应。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点的存在,进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最终产生了天文四季的变化。昼夜现象主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但也包含着地球公转和太阳回归运动的影响。因此,很难区分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自转影响,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当然,这些现象中,有一些主要是自转造成的,如昼夜交替、地转偏 向力。地球形状的变化、天体周日视运动等;另一些则主要是公转造成的。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正午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四季交替和五带区分等。在具体分析时,可作具体说明。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等方面。

关于昼夜交替,教材安排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达到变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首先,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二米远处的桌边放上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黑暗的房间里,把电灯打开,观察地球仪哪些部分被照亮?哪些部分灯光照不到?在地球仪上指出你所在的位置,匀速拨动地球仪,大约每5秒钟转一圈,记下什么时候你的位置被照亮,那就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那就代表黑夜。

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演示中,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看几秒钟代表了1天?

对于这个活动,要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理解昼夜交替这一地理现象。

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问题,教材在落实课标要求的同时,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此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川Z,安排一段地转偏向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知道物体在地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则不受影响,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并且,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其作用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大。之所以只讲现象,不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转偏向力涉及惯性作用,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是高一学生知识能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比较直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水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河流两岸的冲刷与淤积差异,西风带的偏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形成、气旋的形成等,结合图示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加深由于地球自转而对地理环境等作用的地理意义的理解。

对于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区时的换算、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内容,初中地理有过讲述。高中地理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一步说明这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实际运用。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阅读。四个活动。

地方时是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正午为 12时,将连续两个 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所形成的时间系统。各地的地方时和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时间相差4分钟。

对于地方时的运用,教材设计了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经度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地方时与经度是关联的,为后面的区时及其换算、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等内容的讲述打下基础。

地方时的计量,一般有三种计时方法:

1.地方时。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教学应注意三点:(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称为地方时。(2)在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同。(3)根据两地地方时之差,可以换算两地经度差。

2.区时。在地方时(使用不方便)的基础上,人为制定了理论区时,实行分区(24个时区)计时(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的办法。区时是以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计时标准,这样使用起来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3.特别的计时方法。不少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变通的办法计时,如我国采用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为:

所求地的时刻=已知地方的时刻±4分钟×经度差

说明:

(1)式中±号使用方法是: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取“+”号;在已知地之西,用“一”号。

(2)4分钟×经度差:是将两地的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每4分钟转1°)。

(3)求经度差的方法

①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西经,经度差=甲地经度数一乙地经度数(大数减小数)

②两地在0°经线两侧,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地经度差=甲地经度数十乙地经度数

③两地在180°经线两侧,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两地经度差=(180°一甲地经度数)+( 180°一乙地经度数)

关于地球的公转,要着重讲述黄赤交角。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合,才会产生黄赤交角,进而使得太阳直射点具有回归运动的规律。因此,黄赤交角的存在体现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又是由这个关系直接决定的。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初中地理已经讲过。此处讲同样的问题已无必要。但有一点必须要交待清楚,即太阳回归运动起因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地球公转,二是地球以黄赤交角倾斜着自转。如果地球不公转,直射点纬度就不会变化,就没有四季的形成;如果地球不倾斜着自转,直射点将永远在赤道上,这也说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西向东。地球公转轨道就是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路线。重点在于: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这样有利于讲解日地距离的细微变化对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

黄赤交角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因此,建议按照“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原则,利用天球仪或地球仪作直观分析,或者自制教具,将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镶在一个球上作演示,让学生看出二者的夹角,从而调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有自转,就有赤道平面;有公转,就有轨道平面。这两个平面并不相互重合,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从1984年起使用的数值)为23.5°。黄赤交角不是固定的,其值以 40 000年为周期变化于 22°和 24.5°之间。目前每128年减小l°。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及其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并且使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赤道除外)发生季节变化,从而造成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为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等。

影响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天文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可以简单地看作为时间和地点的函数。当考察太阳辐射随着地点(或纬度)的变化时,要把时间作为已知定量;当考察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时,要把地点作为己知定量,这样才能把问题分析清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教材为此作了相应的实践(或探究)活动。

对于昼夜长短,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感性知识入手,可通过对比家乡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昼长,逐步归纳、升华到规律性知识。为此,需要抓住四个关键问题:(1)时间。当时是处于夏半年、还是冬半年。(2)空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还是赤道上。(3)昼长的纬度分布。比较纬度的昼长>夜长(昼长夜短),还是昼长<夜长(昼短夜长),还是昼长一夜长(昼夜平分)。(4)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半年,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内容是:(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称分布(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按北(南)回归线以北、以南的纬度带,分别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综合反映决定着某时某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在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变化而形成四季。在同一季节,随纬度变化而形成五带。

对于四季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而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主要取决于:(1)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即太阳高度);(2)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即昼夜长短或日照时数)。

因此,这部分内容要点为:(l)划分四季的天文含义。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相反,春秋二季过渡。(2)四季划分的方法。有三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即我国传统的四季以“四立”为起点(侧重天文因素);西方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点(侧重气候因素);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和我国气候统计划分四季,以

3、

6、

9、12月每月1日为起点(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3)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本节教材的重点主要有: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③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以及区时的推算;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点主要有: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②黄赤交角及其意义;③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针对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建议采取:①图解法和演示法教学;②投影法或多媒体辅助教学;③读图分析、讨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重点多,难点突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限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建议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授讨论相结合,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等有效教学原则,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课件播放、指导自学、教师讲述、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

在教学手段上最好使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把不同的教学内容、图(表)及要求适时地显示出来,增加操作演示、分析图(表)的时间,在演示、观察、读图、分析等师生双边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课使用的教具有地球仪(教师讲桌配备一个大地球仪,学生每张课桌配备一个小地球仪)、三球仪(教师讲桌配一个,学生分小组配备)、投影仪(或幻灯机)、教学中需要补充的投影片和图表等。

读图指导:“地球公转示意”图(第19页图1.24)

这幅图表示了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和方向。

阅读这幅图的步骤如下:

(1)讲解图的结构。

这幅图是地球公转的俯视图,太阳的位置稍偏于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太阳在太阳系的位置。图的外圈是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在轨道上用箭头表示了地球公转的方向。

(2)从图中读出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和周期。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因此,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有了差别。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一周,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 城南回归线、赤道)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利用自绘的地球东、西两半球图,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当面对东西两半球而立时,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南。北两半球图,告诉学生,当我们面对南极而立,即从南极上空俯视南半球时,看到地球自转仍然是从西向东的,用一句话来描述,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样道理,从北极上空俯视北半球时,地球自转方向也是从西向东的,用一句话描述,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最后,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从西向东的,只是描述的形式不同而已。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同时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l)利用地球仪、三球仪操作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2)分析专题地图的方法。运用教材中插图,结合课堂上放出的投影片内容,深人理解地图的含义,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3)列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识别两者的区别,把分散的知识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绘制简图的方法。在学习了“黄赤交角”之后,要求学生动手绘图,以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的教学,可事先发给学生小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地轴、北极、南极,指导学生用手指拨动地球仪,让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并出示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地球绕地轴旋转,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对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教学,可事先制作相应的投影片,利用投影片进行讲述。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是指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各点单位时间内转过去的角度。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所以角速度大约是15°/时。但地球表面的南北两极无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地球表面上任一点转过的弧线距离,它的大小因各地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赤道上线速度最快,每小时旋转 1670千米;到了南北纬60°,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约减小为赤道处一半;到了南北极点,线速度则为0。因为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完成下列图表(投影图表)。

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昼夜交替、地理偏向力和地方时。昼夜交替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本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小层次,即昼夜、昼夜交替及其周期和意义。这四个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地方时一段,是初中知识的重复,但此处侧重于原理的讲述。地转偏向力教材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这样处理既降低了难度,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的余地。要联系实际,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地球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的教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教师: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如何?

学生看书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极点无角速度外,其余都是每小时15°/时。

教师:为什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就成了顺时针?

动手演示: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转动地球仪,然后把地球仪的北极指向下面同学,这样下面的同学就相当于北极上空看到地球了,就可看出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方法解决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这说明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旋转方向不同。

动手演示:请同学到讲台按要求完成下列演示,请其余同学细心观察。

在地球仪上,指出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读出其度数;指出地轴;利用地球仪和讲桌,演示地球公转,桌面代表公转轨道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绘制南北极上空地球自转示意图。

教师:地球处于不停的自转运动状态之中,地球自转产生许多地理效应,对人类的各种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承转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师: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

播放课件: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学生思考回答: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亮半个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为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导出昼。夜的产生。

教师:什么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昼半球、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的情况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 ”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小于0°。

教师: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是指什么叫周期?

引导学生看书: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又叫作一个太阳日。引出地方时的概念。

教师:在同一纬度上东方时间为什么比西方早?什么叫地方时?

学生探讨: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方先看到日出。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教师: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看书:经度每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个小时。

教师: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实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统一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统一标准,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0°经线为中(或0)时区的中央经线,中时区范围是从7.5°W到7.5°E之间,中时区向东,从东1区一直到东12区,从中时区向西,依次从西1区到西12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为其中央经线。

教师:北京时间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

教师: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偏向?

教师点拨:地球自转的原因。

教师:地转偏向有何规律?

学生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教师:地转偏向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影响地球上的大气、水流的运动方向等。

关于地球公转的教学,可用事先准备的三球仪,指导学生操作演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在分析观察基础上,逐一介绍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对于黄赤交角的教学,因其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又对地球上种种现象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

这幅图是用来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关系的。

阅读这幅图时,一定要讲清楚图中各线、面、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图中读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图中有两个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是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从地球上看,好像太阳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作黄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黄道所在平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赤道面与地轴(线)成90°角,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5°夹角,这就是黄赤交角。黄道面又与地轴(线)之间构成的不同度数的角,说明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其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保持不变,这两个始终保持不变,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平行移动的,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在地球上南北纬23.5°之内的地方,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周期性变动,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所以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迭加在一起的运动,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也决定了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关系,即两者是一种迭加运动。

什么叫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一什么叫黄赤交角(23.5°)→什么叫地轴同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同赤道平面相垂直,呈90°);既然存在着黄赤交角,那么地轴同黄道平面的关系就只有斜交,即90°-23.5°=66.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始终保持不变,因而在地球上产生许多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后面讲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四季和五带的划分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讲清楚:①什么是太阳直射点。②影响太阳直射点纬度变化的两个因素,需要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明确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而且地球公转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变化的,从而观察到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就是太阳直射点来回于南北回归线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5°,最南是南纬23.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周期为一年,从今年太阳直射北(南)回归线的一瞬间,到明年太阳又直射北(南)回归线的一瞬间,这就是一个回归年。④在太阳直射点上,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最多,可以一语带过,但要强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会因季节、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关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1-

16、l-

17、1-18三幅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在三幅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昼长与夜长的纬度分布等情况,要分别加以讲述。如直射23.5°把时,南极圈以南为极昼,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反之。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从直射纬度向南北降低。太阳直射在此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一年中这天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北回归线上(23.5°N)为90°,从这里向南、北递减。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从这里向南、北降低。

具体来说,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是因为地轴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始终成一个66.5°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地方,太阳光线直射的位置也在变化。由此产生了地球上的特殊纬线,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及五带的区分等。

1.产生特殊纬线

地球上有5条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同时是地球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可能达到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23.5°S,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随后太阳直射点转向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得到太阳的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得到一次太阳的直射。习惯上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叫作热带,即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是极地附近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或者说失去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南纬66.5°纬线圈是南极圈,也就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在南极圈内,每年秋分之后在南极点附近就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日俱增,到了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整个南极圈内都是极昼。随后,极昼的范围又逐渐缩小,直到春分前后,南极极昼消失,转为一天比一天范围扩大的极夜。到了夏至日(6月22前后)整个南极圈内均为极夜„„北纬66.5°是北极圈,在那里发生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南极地区完全类似,只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北极地区正好是极夜„„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方,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越长。南(北)极点极昼和极夜分别约长半年,极圈则只有1天极昼和极夜。南。北极圈是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

每年太阳光线有两次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那天叫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叫秋分日。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经常使用其约数,即分别为:23”30S(或23.5°S)、23°30们(或23.5°N),66°30它(或66.5°S)、66°30训(或66.5°N)。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相对应的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点,分别叫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因此,准确地说夏至日是地球经过夏至点的时刻,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整的365天,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刻年年不同。有时日期也会前后错动1天。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名称全球是统一的,即天文学上打着其诞生地(北半球)的印记。

2.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界线,称为晨昏线,该线将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可以说,晨昏线把相当数量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地球公转过程中,两极附近一些纬线圈与晨昏线不相交,这样的地方,会出现连续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白天或者黑夜,称之为极昼或极夜。

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如下一些基本的规律:

①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昼弧和夜弧各占50%,即全球各地昼夜等长。②赤道是特殊纬线,任何一天,赤道上各地都昼夜等长。③春分日和秋分日之外的任何日期,在离开赤道到南北极之间,晨昏线总是把与它相交的每个纬线圈分割成不等长的两段弧,就是说除了赤道外世界各地昼夜都不等长。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地球上越向北白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越向南白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夜;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长达到极值,南半球夜长达到极值,南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最大。从秋分日到春分日的半年,情况正好相反。

3.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地方时 12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处,向南北两方降低。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以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以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值,可以用下述的公式来表示: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差为绝对值)

例如,北纬 40°的地方,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40-23.5°)=73.5°。

4.产生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产生的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之一就是在地球的温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变化。温带地区一年有春、夏、秋、冬季节之分,合称“四季”。四季作为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随着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就会出现四季的变化。西方的季节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的国家在划分四季时与气候结合并且考虑到统计方面的便利,常把每年的

3、

4、5月划分为春季,

6、

7、8月划分为夏季,

9、

10、11月划分为秋季,

12、(次年)l、2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不再赘述。

学法指导

1.变式训练

课文中很多内容可以变换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文字变图像、文字变表格、表格变图像、图像变图像等。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可以变成 左图。

2.借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

例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为什么 会产生偏向?怎样辨别偏转的方向。

提示:任何物体在水平运动时, 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运动 方向和速度(见右图)。判断偏转方向 可借用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

解:在北半球,质点向北沿经线a1 b1方向作水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线S1转至S2的位置,沿经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取a2b2人的方向前进,在S2位置上的人看来,运动质点已经偏离经线方向而向右偏了(即与物体运动的原来方向相平行)。同样道理,沿纬线方向运动的质点也偏离纬线方向而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道理同上述)。

至于赤道上无偏向,因为赤道上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辨别偏转方向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水平运动发生的偏向: 北半球:右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南北球:左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3.由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记忆 太阳高度 (H)的计算公式,本属机械记忆,但也要

设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变为理解记忆,或有意记忆。

第一步:先看右表,明确纬度高低与太阳高度角大小

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直射赤道)。

第二步:小结:列出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一纬度差(直射点与所在地)。

第三步:用公式计算。

本节教材的知识归纳:

(一)地球自转

学法指导:数字归纳记忆法

“地球在宇宙中”这一章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我们可以用1.2.3.4这些数字加以归纳,帮助记忆。

(一)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3.八大行星中的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是金星。

4.太阳系中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二)

1.在各种天体之中两种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是:自转和公转。

3.地球自转的两种周期是:恒星日和太阳日。

4.太阳物质组成的两种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5.太阳活动有两个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6.物体水平运动的两种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7.两个重要的平面,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黄道平面。

(三)

1.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的三个星座: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和仙后座。

2.天顶附近的三个星座:天琴座、天鹅座、天鹰座。

3.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三种影响:对地球的电离层、对地球磁场和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影响。

5.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三个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6.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三大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7.地球公转的三个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8.三种不同的四季: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和气候统计工作中的四季。

(四)

1.四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2.地球自转的四个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对地球形状产生影响;天体产生周日视运动,使得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二分二至四个日期:春分日(3月21日)、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

4.通常星空图上的四个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5.通常看地图上的四个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推荐第4篇:地球自转运动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

主讲人:关淑梅

授课班级:初一(3)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概念、方向、周期。

2、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法,培养学生动手演示的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掌握地球的基本运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地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注重探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____播放动画视频,提问“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白天和黑夜?”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出新课内容——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____找一个学生读学习目标后给学生6分钟自主学习时间。 活动一:拥抱地球

要求: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他演示的地球自转是否正确? 问题2:地球自转绕转的中心是什么? 问题3:什么是地球自转?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结合演示回答问题,教师稍加点拨(2分钟时间内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地球自转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地球绕转的中心、方向即地球自转的定义,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己参与拥抱地球,自己展示地球的自转并总结规律。

展示图片:地球自转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动态的地球自转的幻灯片,使学生从视觉角度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周期、方向、)。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简。 展示图片:地球自转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动态画面,使学生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尤其是从南、北极上方来看地球自转的顺、逆方向。形象的展示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绕转特点。 小结: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总结前面知识。

设计意图:(1)通过该视频总结以上所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该视频过渡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活动二:模拟实验(6分钟时间内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用手电筒作为太阳,照射在地球仪上,拨动地球仪注意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 问题

2、思考为什么产生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产生这一现象。

播放图片:地球自转产生____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更替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图

设计意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用情景教学法应用幻灯片从视觉上演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地理现象。 活动三:读图分析____时间差异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会导致地方时差的出现。 课堂小结:幻灯片播放本课的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 课堂习题:

设计意图: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结: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本节课抽象难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并且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不能准确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不知如何下手,导致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动态效果不但能清晰展示地球的自转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轻松。 板书设计:

家庭作业:

1、独立完成1-10选择题。

2、预习p13-p15地球的公转 课后反思:

推荐第5篇: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显示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课时安排】

40分钟

【教学媒体】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你们喜欢大师兄、二师兄、沙师弟中的那一个呢?(同学回答)同学们都偏好大师兄。为什么呢?(同学自由发挥)可是老师最喜欢的是大师兄的筋斗云,他一个筋斗云就能走十万八千里。其实啊我们学习了今天的课之后我们就不用羡慕大师兄的筋斗云了。毛泽东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说我们坐着都能行八万里,那么我们就不必去羡慕悟空的筋斗云的,他还得翻一个筋斗云才能走十万八千里,我们不用动就能走八万里。好了,现在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我们坐着就能走八万里么?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地球是在不停的自转着,所以我们只用坐着就能走八万里。那什么是自转呢?自转就是地球地球以地轴为中心并围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转动的自然现象。下面老师就来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在老师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地球是围绕什么转动的,以及地球转动的方向和周期。(带着同学们一同演示和观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旋转轴:

3、方向:

4、周期:

(承转)经过演示,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绕着什么自转了吗?(板书:地轴)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哪个方向到哪个方向呢?一般的如果没有告诉同学们方向的话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地球自转的方向就是自西向东(板书:自西向东)。我们再思考一下:从赤道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哪个方向到哪个方向运动?(自西向东)要是从北极点上空和南极点上空观察地球的运动,你会得出什么规律特点?我们先来看北半球,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带着同学们演示,把北极对向学生,让学生观察北极地区地球的运动方向,并在黑板上画出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接着让同学们思考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呢?(顺时针)(总结)(北逆南顺,我们学了知识当然要巩固了,我想请同学们上到黑板上用箭头来表示出以北极点和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知道了地球是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且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同学么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吗?(24小时,也就是一天)你们是如何观察的出的呢?(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阳光照射下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用手电筒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同学们观察产生的现象)是不是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为什么只有半天是白天呢?原因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阳光照在地球上就只照亮了一半,被照亮的一半叫昼半球,没被照亮的一半叫夜半球。在静止的状态下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在平面图上把太阳光、以及把昼夜表示出来)地球在自转一周时,每个地点都经历了一个白天喝一个黑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大约是多长呢?(24小时,一天)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大约也就是24小时或者一天,也就是说地球的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大约也就是一天。那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度?(360度)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同学们计算一下一小时地球自转转过的度数是多少度。(15度1小时)这个知识咱们可以稍微记一下。 (承转)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基本特点,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地球的自转,也就是自西向东不停的旋转会产生哪些现象呢?刚才我们已经在地球静止不动时看到了昼夜现象(演示昼夜现象),同学们在观察昼夜现象时,有没有看到白天与黑夜过渡这条线,有黑夜过渡到白天的线称为晨线,而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这条线被称为昏线,晨线和昏线共同围成的圈叫做晨昏圈。由于地球是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白天和黑夜就不停的自西向东交替,昼夜更替就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地区永远是白昼或者一个地区永远是黑夜会怎样?(同学们回答)最终太阳照射的地方就很热,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很冷,全球的气候就不适合我们生活。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能很好的居住在地球上呢?那是因为地球在不断的自西向东运动着,白天和黑夜就不停的交替着,最终地球的冷热程度便适宜我们生存。我们是不是还得感谢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的运动呢?(板书:

5、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承转)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就是昼夜交替,接下来我们共同来探讨另一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地方的时钟)同学们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些时钟的时刻都不一样呢?是有些走慢了?还是有些时钟停掉了?(让同学们讨论)(总结)这些时钟可以肯定全都是正常运作的好钟,而导致时钟上面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时差”,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学习的第二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我们之前讲的知识来谈谈时差是如何产生的?(总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有晚,而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较早,而他们之间产生的时间差,就叫做时差。下面我们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三个城市:北京、伦敦、纽约。同学们现在就来观察这三个地点随着地球自转运动他们经历的昼夜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转动地球仪,让同学们观察,是不是北京先看到日出,其次是伦敦,最后是纽约,他们之间产生的时间差异就叫时差。同学们来计算一下北京和伦敦的时间差是多少呢?(8小时)那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差又是多少呢?(13小时)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相隔的经度,北京与伦敦相隔120度,而北京与纽约相隔195度。(同样我们也可以用刚才得出的结论: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来计算出他们相差的时间)从时间差和经差大小我们就可以归纳出经度相差越大,他们的时差就越大。(板书:时间差异)知道了什么是时差,同学们阅读一下课本第10页“畅畅和阿姨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我们看到,在同一时刻,中国北京,小女孩说“姨妈,晚上好”,而在美国纽约小女孩姨妈说“畅畅,早上好”,说明中国北京现在是什么时间,美国纽约是什么时间?(北京是早上,而美国纽约是晚上)北京是早上,那北京处在昼半球还是夜半球呢?(昼半球)纽约有处于哪个半球呢?(夜半球)大家看一下北京和纽约之间的经度相差大不大?是不是很大?所以从畅畅和姨妈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因此就产生了时间差异。同学们能不能找一些与时差有关的生活中的事例。(让同学们自由回答)

(承转)既然我们已经研究了地球的自转,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学生讨论)(总结)这就像我们坐在车上的时候,如果不看窗外,是不是感觉不到车在动,如果我们想要感觉车在动,就必须要将身边的树啊,灯塔啊等,作为参照物,才会感觉到我们是在运动着的。所以,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就感觉不到地球在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旋转轴: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一天(24小时)

5、自转意义

(1)昼夜更替 (2)时间差异

推荐第6篇:地球的运动教案1

地球的运动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方法

地球仪 教学用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绕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看书P9~P10)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绕地轴转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天(24小时) 4.昼夜更替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绕太阳运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年

4.轨道:椭圆轨道 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的指向不变) 6.季节的变化

(师): 地球一直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看见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直到后来,人们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入,才确定地球本身运动的结果。

更确切的讲,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提问):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回答):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P9) (提问): 哪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如何的呢?(回答):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而东

(师): 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时,观察到车外的树木等景观,感觉它们都是在向后移动,而自己却是静止的。而实际上的情况是车外的树木等景观是静止的,我们却是在向前移动。

这样的情况不是和我们刚刚学习的地球自转运动的观察情况相似嘛。我们

看见太阳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而实际上却是地球的自身在进行着自西而东的自转运动。(参照物的选择的不同) (演示地球仪): (师): 请同学们按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仪,使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作什么样的转动?(逆时针) 使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作什么样的转动?(顺时针) (师): 因为地球不是透明的球体,所以光线是不能透过它的,例如,当地球仪上的亚洲、非洲和欧洲面对着同学们的时候,大家是看不到南、北美洲的。

这样的话,地球自转,就会产生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看书P10 图1.14 或是图册P3) (师): 可以看出,地球朝向太阳的一半,就形成了白昼,我们称它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形成了黑夜,我们称它为夜半球。

(提问):当北京是正午的时候,华盛顿是白天还是黑夜? (师): 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知道,我们经历一次完整的昼夜交替大约需要多少时间(24小时),这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是一天,而是一年时间; 三.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

(过渡): 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同时,还在绕着太阳进行着公转运动。

(读书p10): (画图): 略

(师): 从刚刚同学阅读的这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它的自转一样,都是自西而东的运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看图册P3),所以它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看图P11 图1.16和1.17)(师):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的特征。

我们知道,地球一面自转,一面公转。有自转,地球就有赤道和赤道平面。有公转,地球也就有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有时是用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的。地轴同赤道平面相垂直,而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地球自转面和地球公转平面)的夹角是23.5°,那么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就应该是90°-23.5°=66.5°。

所以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是地球公转的第一个特征。

大家在看图1.17的时候,可以看出,地球的地轴总是指向一个方向的,那个方向就是北极星附近,它不会因为地球在公转平面上的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这就是地球公转的第二个特征,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师): 地球的自转,是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地球的公转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1.17 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图1.17在一年中选取了比较特殊的四天,现在大家观察一下,在这四个特殊的位置上,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画图): 略

(师): 春分 3月20日或21日--赤道

夏至 6月21日或22日--23.5°N 秋分 9月22日或23日--赤道

冬至 12月22日或23日--23.5°S (师): 可以看出,太阳的直射点始终是在23.5°S--23.5°N之间移动的,它移动的规律就如上表。

(提问): 谁能告诉我在一年中,地球上哪些地方能被太阳直射两次,哪些地方能被太阳直射一次,哪些地方一次也不能被太阳直射? (回答): 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师): 可以看出南北回归线是两条比较特殊的纬线。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示自转公转)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一方面在绕着地轴进行着自西向东的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的时候,面向太阳光的一面处于白天,我们称它为昼半球,而背向太阳光的一面,处于黑夜,所以我们称它为夜半球。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中,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并且它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以太阳为中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地进行着公转运动。在学习中我们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是恒定的,在一月初离太阳比较近,我们称它为近日点,在七月初离太阳比较远,我们称为远日点。这样的话,地球的轨道就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这个椭圆轨道就在这个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上,地球就沿着这个椭圆轨道,绕着太阳公转,不会时高时低。

地球的公转有两个特征:一是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也就是说地轴的指向是不变的。二是,地轴总是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成66.5°。(记住图1.16) 我们接下来看看地球的公转会引起那些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看书P11-13)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变化 (北半球) 2.四季的更替

北寒带

北温带

四.地球上的五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画图1): (补全) (师): 地球上的每一个地点都有它的平面,它的平面总是与地球这一点的球面相切。

看图1,在6月21日或22日(夏至日)的时候,我在北回归线上做出它的平面,可以看出,太阳光与切面成90 °的角,也就是说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在12月22日或23日(冬至日),我们发现太阳光与北回归线的平面不成90°的夹角了,却是与南回归线的平面成90°,也就是说这时太阳光是直射于南回归线。

在3月20日或21日(春分日),以及在9月22日或23日(秋分日),我们可以看出太阳光却都是直射赤道了,它与赤道的平面相垂直。

可以看出,太阳的直射点始终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

(师): 那么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有什么不同呢? (读书P12 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画图2) (师): 我们可以看出,阳光直射和斜射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光热是不同的。直射地区,光线集中,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温度较高;斜射地区,光线分散,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温度较低。

(过渡): 我们看图1.18,发现太阳在直射的时候,对地面的仰角是90°,而在斜射的时候,却是小于90°的。我们把太阳对于地平面的仰角叫做太阳的高度。

(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从地平面上升起,到了中午达到最高点,到了傍晚又渐渐在地平面上落下消失。这是一个地点一天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

但是,同一地点每日中午的太阳高度都一样吗? (画图3) 略

(师): 我们来看图1.19"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40°N地区在冬至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只有26.5°;在夏至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高,达到73.5°;春、秋分日则介于二者之间,50°。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计算一下40°N地区的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有什么不同。

在冬至日,太阳7点半从地平面上升起,到十六点半又落下,整个白天只有9个小时;在夏至日,太阳4点半就从地平面上升起,直到十七点半才落下,整个白昼有15小时;而春分、秋分日,它的白昼时间则是介于二至日之间,12个小时。

(演示图1) (师):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冬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因而地面获得热量最少;夏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地面获得热量最多;春分、秋分日的昼夜等长,太阳高度介于两者之间。

(提问): 请同学讲述一下家乡的昼夜长短与四季的更替情况。

(师): 北半球一般是把包括夏至日的

6、

7、8月划为夏季;把包括冬至日的

12、

1、2月划为冬季;把包括春分日的

3、

4、5月划为春季;包括秋分日的

9、

10、11月划为秋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师): 在中纬度地区,冬季,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地面获得热量最少;夏季,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地面获得热量多;春秋两季的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介于二者之间,地面获得热量比冬季多,比夏季少。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可以明显感觉到四季的变化。

(想一想):P11 (回答): 略

三.五带的划分

(师): 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很大的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提问):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多少? (回答): 南、北回归线之间。

(师): 热带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或者说是太阳能够直射的地区是热带,它获得的太阳光最多,终年气候炎热,气温高。

(演示图1): 在地球公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在两极地区有的地方在某个时期内,太阳光总是在地平线上照射(这种现象叫做极昼),而相反的另一极地区却在这一时期太阳总是升不出地平线(这种现象叫做极夜)。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能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是66.5°,因此,把66.5°的纬线称为极圈。66.5°N叫北极圈,66.5°S叫南极圈。

寒带就是能发生极昼、极夜的地方,它受太阳斜射厉害,故终年气候寒冷,温度低。我们把北极圈以北叫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叫南寒带。

(读书P13 温带) (师):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一年内既没有阳光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上得到的太阳光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叫做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的,叫做南温带。 (看图册P4)

四、总结

地球的运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能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写结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和手电筒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及教具。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第二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 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 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 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 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板书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顺时针转动) 6.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一天)。

7.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汽车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由于我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运动)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转时,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第一自然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3.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两人一组,一人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叫若干组上讲台演示地球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的好。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

4.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的过程中的姿势是直立着身子转呢?还是倾斜着身子转呢?地轴在空间指向的方向改变不改变?(倾斜着转,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继而得出结论:地球转动的特点是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归纳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意义? 板书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演示 1.教师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南北美洲?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教师同时指出,地球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假如说地球也不自转,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昼夜现象呢?(是的,地球不动,同样会产生昼夜现象)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什么变化?(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球,夜半球不断变成昼半球)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地球仪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朝向太阳的半球--昼

板书 昼夜更替

背向太阳的半球--夜

活动 1.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及观察昼夜更替的现象。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需指出12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因季节和所在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进而让学生议议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早上)并看课本"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3.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继续演示。指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了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4.让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子,并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准时收看呢?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让学生了解时刻计算"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

5.投影展示:①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间"。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和北京的时差是1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该是:15-1=14,即下午的2点钟;②莫斯科和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且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8点钟。

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可根据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并强调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基本原因,"更替"二字是关键。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1.自转--绕轴旋转--自西向东--一天

2.公转--绕日旋转--自西向东--一年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2.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讲授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活动1 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2.投影展示 演示比较表 项目 假设性演示 模拟性演示

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一年) (一年) 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 (直立) (倾斜)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 (无) (高低不同) 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 (无) (长短不同) 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 (无) (多少不同) 原因分析 (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时直射南、北回归线) 3.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 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板书 季节变化

活动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①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中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进而给学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天中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阳光直射是指太阳高度为90度,阳光斜射是指太阳高度小于90度。(必要时可用手电筒对着墙壁演示,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的高低以及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结合当地的情况,说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③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什么季节较长?(夏季)什么季节较短?(冬季)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反之越少) 2.投影展示 演示分析引导表(见板书设计) 3.教师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顺序,一边重复刚才的模拟性演示,一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1"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在演示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时,教师注意要简要说明南、北纬23°26′为什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4.组织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结合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并给学生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感受到这种显着的四季变化。

5.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视情况而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表格、师生边议论,学生边整理课堂笔记,并强调四季变化为本节的重点。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至

时间 12月22日前后 3.21 9.23 6月22日前后 阳光直射的纬度 南回归线(23.5°S) 赤道 北回归线(23.5°N) 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 过渡 最高

白昼时间 最短(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最长(昼长夜短)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状况 最少,气温最低 过渡 最多,气温最高

季节 冬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月份

12、

1、2

3、

4、5

9、

10、11

6、

7、8 半球 南半球相反

●活动与探究

1.对照课本P11图1.19,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2.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冬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这是什么原因?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方法2 复习提问四季的形成后提出: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这是就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而言的,那么,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这节课共同探讨学习。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 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观察归纳,并画出简图。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若干小组的简图并让各组代表说明交流。最后教师边点拨边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23.5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讨论解答 让学生观察课本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思考: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两条纬度为什么分别叫北极圈和南极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自由发言、描述。

评价点拨 在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描述出现极昼、极夜的景象,如位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5月18日至7月14日的午夜12点,一团火球刚落在地平线上,随即立刻升起,光芒万丈,直射天空,观者皆啧啧称奇。在这一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24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再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挪威海的一个港口。那里的冬天有两个半月见不到太阳,长夜漫漫,路灯连续几个月不灭,人们只能在灯光下工作和生活。通过这些描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然后指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出现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因此,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

画图标线 指导学生画出地球上五带划分略图,标出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五条纬线,让学生明确五带各自的范围,填出五带的名称。

角色扮演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儿童,讨论、感受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各自所在温度带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结出所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并推荐出5名同学就四个节气和气候特征分别在全班交流。

交流评价 在各组讨论、推荐出发言代表后,从代表各温度带在春分这一节气时发言的3名学生开始,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气候特征的顺序,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比较在同一时间(季节)各带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评价,最后进行小结。 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1.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与检测,师生边回忆复述,边归纳要点,强调重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五带形成等,这些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什么上帝的主宰、什么神的力量决定的。我们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活动与探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在当地,竹竿的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朝南?什么时候朝北?有找不着竹竿影子的时候吗?为什么?

推荐第7篇:地球的运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能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写结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和手电筒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及教具。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第二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 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 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 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 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板书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顺时针转动) 6.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一天)。

7.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汽车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由于我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运动)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转时,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第一自然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3.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两人一组,一人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叫若干组上讲台演示地球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的好。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

4.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的过程中的姿势是直立着身子转呢?还是倾斜着身子转呢?地轴在空间指向的方向改变不改变?(倾斜着转,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继而得出结论:地球转动的特点是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归纳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意义? 板书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演示 1.教师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南北美洲?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教师同时指出,地球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假如说地球也不自转,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昼夜现象呢?(是的,地球不动,同样会产生昼夜现象)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什么变化?(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球,夜半球不断变成昼半球)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地球仪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朝向太阳的半球--昼

板书 昼夜更替

背向太阳的半球--夜

活动 1.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及观察昼夜更替的现象。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需指出12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因季节和所在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进而让学生议议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早上)并看课本"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3.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继续演示。指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了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4.让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子,并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准时收看呢?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让学生了解时刻计算"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

5.投影展示:①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间"。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和北京的时差是1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该是:15-1=14,即下午的2点钟;②莫斯科和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且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8点钟。

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可根据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并强调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基本原因,"更替"二字是关键。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1.自转--绕轴旋转--自西向东--一天 2.公转--绕日旋转--自西向东--一年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2.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讲授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活动1 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2.投影展示 演示比较表

项目 假设性演示 模拟性演示

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一年) (一年) 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 (直立) (倾斜)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 (无) (高低不同) 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 (无) (长短不同) 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 (无) (多少不同) 原因分析 (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时直射南、北回归线) 3.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 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板书 季节变化 活动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①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中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进而给学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天中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阳光直射是指太阳高度为90度,阳光斜射是指太阳高度小于90度。(必要时可用手电筒对着墙壁演示,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的高低以及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结合当地的情况,说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③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什么季节较长?(夏季)什么季节较短?(冬季)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反之越少) 2.投影展示 演示分析引导表(见板书设计) 3.教师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顺序,一边重复刚才的模拟性演示,一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1"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在演示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时,教师注意要简要说明南、北纬23°26′为什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4.组织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结合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并给学生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感受到这种显着的四季变化。

5.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视情况而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表格、师生边议论,学生边整理课堂笔记,并强调四季变化为本节的重点。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至

时间 12月22日前后 3.21 9.23 6月22日前后

阳光直射的纬度 南回归线(23.5°S) 赤道 北回归线(23.5°N) 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 过渡 最高

白昼时间 最短(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最长(昼长夜短)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状况 最少,气温最低 过渡 最多,气温最高

季节 冬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月份

12、

1、2

3、

4、5

9、

10、11

6、

7、8 半球 南半球相反

●活动与探究

1.对照课本P11图1.19,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2.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冬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这是什么原因?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方法2 复习提问四季的形成后提出: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这是就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而言的,那么,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这节课共同探讨学习。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 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观察归纳,并画出简图。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若干小组的简图并让各组代表说明交流。最后教师边点拨边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23.5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讨论解答 让学生观察课本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思考: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两条纬度为什么分别叫北极圈和南极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自由发言、描述。

评价点拨 在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描述出现极昼、极夜的景象,如位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5月18日至7月14日的午夜12点,一团火球刚落在地平线上,随即立刻升起,光芒万丈,直射天空,观者皆啧啧称奇。在这一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24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再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挪威海的一个港口。那里的冬天有两个半月见不到太阳,长夜漫漫,路灯连续几个月不灭,人们只能在灯光下工作和生活。通过这些描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然后指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出现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因此,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

画图标线 指导学生画出地球上五带划分略图,标出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五条纬线,让学生明确五带各自的范围,填出五带的名称。

角色扮演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儿童,讨论、感受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各自所在温度带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结出所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并推荐出5名同学就四个节气和气候特征分别在全班交流。

交流评价 在各组讨论、推荐出发言代表后,从代表各温度带在春分这一节气时发言的3名学生开始,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气候特征的顺序,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比较在同一时间(季节)各带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评价,最后进行小结。

反馈练习[课堂小结] 1.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与检测,师生边回忆复述,边归纳要点,强调重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五带形成等,这些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什么上帝的主宰、什么神的力量决定的。我们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活动与探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在当地,竹竿的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朝南?什么时候朝北?有找不着竹竿影子的时候吗?为什么?

推荐第8篇:湘教版地球的运动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能用图或亲身体验

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探索事物运动变化 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写结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和手电筒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及教具。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第二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 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 赤道的周长约 4 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 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 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 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 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 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板书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 旋转中心是地轴。

2、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地球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 (没有地球仪的学生可将课本卷起 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 台进行演示。

3、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逆 时针转动)

4、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 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顺 时针转动)

5、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东 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24 小 时(一天) 。

6、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汽车 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 (由于我们也随着地球 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运动)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转时, 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1 第一自然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P9 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

3、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两人一组,一人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叫若干组上讲 台演示地球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的好。并纠正演示 中出现的问题。

4、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的过程中的姿 势是直立着身子转呢?还是倾斜着身子转呢?地轴在空间指向的方向改变不改变? (倾斜着 转,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继而得出结论:地球转动的特点是地轴倾斜,空 间指向不变。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归纳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 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意义?

板书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演示

1、教师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南北美洲?为什 么? (不能, 因为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教师同时指出, 地球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 ,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 (朝向 太阳的半球为昼, 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 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 下产生的。那么,假如说地球也不自转,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昼夜现象呢?(是的,地球不 动,同样会产生昼夜现象)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什么变化?(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球,夜半球不断变成昼半球)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地球仪 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 果。 朝向太阳的半球——昼 背向太阳的半球——夜

活动

1、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演示地 球的自转运动及观察昼夜更替的现象。 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 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 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需指出 12 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因季 节和所在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进而让学生议议完成一次昼夜 更替需要多长时间?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 1 天(24 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 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 是什么时间?(早上)并看课本“畅畅和姨妈的问候” ,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 上的差异?

3、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继续演示。指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了 3 个标记, 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 观察 3 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引导 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 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 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 在地球上, 不同经度的 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4、让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子,并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 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准时收看呢?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 24 小时转动 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 15°,时间相差 1 小时。让学生了解时刻计算“东早西晚,东加 西减”的一般方法。

5、投影展示:①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 3 点钟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在 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 3 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 我们在家打 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间”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和北京的时差是 1 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该是:15-1=14,即 下午的 2 点钟;②莫斯科和北京的时差是 5 小时,且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 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 8 点钟。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 总结新课, 并强调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基本原因, “更 替”二字是关键。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 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讲授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 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90 度)围绕 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打比方, 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 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 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 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投影展示 演示比较表项目 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假设性演示 (一年) 模拟性演示 (一年)

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 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 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 (直立) (无) (无) (无) (太阳始终直射

(倾斜) (高低不同) (长短不同) (多少不同) (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 时直射南、北回归线)

原因分析 赤道) 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 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 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 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 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 才使我们在一年内 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 那么, 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 进 行演示分析。 板书 季节变化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 ①在同一天中, 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 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 (中 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 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进而给学 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 天中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 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 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 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阳光直射是指太阳高度为 90 度,阳光斜射是 指太阳高度小于 90 度。(必要时可用手电筒对着墙壁演示,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的高低以 及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 结合当地的情况, 说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 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③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什么季节较长?(夏季)什么 季节较短? (冬季) 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 (白昼时间越长, 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反之越少)

2、投影展示 演示分析引导表(见板书设计)

3、教师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顺序,一边重复刚才的模拟性演示,一边引导学 生结合课本 P11“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 容。在演示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时,教师注意要简要说明南、北纬 23° 26′为什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4、组织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结合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由 于地球公转, 引起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导致地球上所接受到的 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 从而形成了四季。 并给学生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 都能感受到这种显著的四季变化。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表格、师生边议论, 学生边整理课堂笔记, 并强调四季变化为本节的重点。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的情况不 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 带。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11 图 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 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观察归纳, 并画出简图。 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若干小组的 简图并让各组代表说明交流。 最后教师边点拨边画图说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 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 23.5 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 23.5 度。 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讨论解答 让学生观察课本 P12 图 1.20“地球上的五带”,思考:北纬 66.5 度和南纬 66.5 度两条纬度为什么分别叫北极圈和南极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自由 发言、描述。 评价点拨 在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描述出现极昼、极夜的景象, 如位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 5 月 18 日至 7 月 14 日的午夜 12 点,一团火球刚落在地平线上,随即立刻升起,光芒万丈,直射天空,观者皆 啧啧称奇。在这一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 24 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 和热洒向大地。再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挪威海的一个港口。那里的 冬天有两个半月见不到太阳,长夜漫漫,路灯连续几个月不灭,人们只能在灯光下工作和生 活。通过这些描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然后指出发生极昼、极 夜现象的地区出现在南纬 66°34′以南和北纬 66°34′以北的地区。因此,把这两条纬线 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 画图标线 指导学生画出地球上五带划分略图,标出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五条 纬线,让学生明确五带各自的范围,填出五带的名称。 角色扮演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儿童,讨论、感受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各自所在温度带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 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以及总结出所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 并推荐出 5 名同学就四个节气和气候特征分别在全班交流。 交流评价 在各组讨论、推荐出发言代表后, 从代表各温度带在春分这一节气时发言的 3 名学生开始, 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气候特征的顺序, 组织学生交流, 让学生了解、比较在同一时间(季节)各带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 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 要注意及时点拨、评价,最后进行小结。 [课堂小结]

1、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与检测,师生边回忆复述,边归纳要点,强调重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五 带形成等,这些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什么上帝的主宰、什么神的力量决定的。我们 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2、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 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3、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冬季地面得到的太 阳光热少,气温较低。这是什么原因?

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在当地,竹竿的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朝 南?什么时候朝北?有找不着竹竿影子的时候吗?为什么?

推荐第9篇:高一地理地球运动教案

悟梦辅导中心第一次A班地理测试卷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分数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对“行星”做出了新的定义,原太阳系的9颗行星中有一颗被降级为矮行星。它是(

A、水星

B、海王星

C、天王星

D、冥王星

2、据报道:2050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一颗与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行星。关于该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

) A、该星球表面应存在大气层

B、该行星的温度能使水经常处于液态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D、该行星应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3、有关于宇宙和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

B、宇宙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 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D、各种天体孤立的存在于宇宙之中

4、下列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河外星系 C、我国发射的绕月飞行器

D、流星体

5、人类探索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是(

A、金星

B、木星

C、太阳

D、月球

6、关于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正确叙述是(

) A、日照时数最长的地方太阳辐射越强

B、冬季纬度越低,日照时数越长,故低纬太阳辐射强 C、夏季纬度越高,日照时数越长,故高纬太阳辐射强

D、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太阳高度、天气、海拔等因素有关

7、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和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b南极科考队员观察到极光现象;c航海过程中发现指南针突然失灵;d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出发短暂的中断 A、a b c

B、b c d

C、a b d

D、a b c d

8、下列观察太阳黑子活动的天文活动,既不伤害眼睛,又能观测到黑子的是(

) A、用肉眼直接看太阳

B、在日全食的时候用肉眼观看太阳

C、在盛有水的脸盆中,倒入较多的浓墨汁,然后用肉眼直接观看盆中太阳的倒影 D、透过一张彩色照片底片用肉眼直接观看太阳

9、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日、地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0、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往往在(

A、子夜

B、白天

C、日出前

D、日落后

11、人类外太空活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高真空、弱辐射、失重

B、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C、高真空、强辐射、月球引力

D、高真空、弱辐射、太阳引力

12、宇宙开发活动需要国际合作,不是因为(

) A、宇宙开发活动的规模大 B、宇宙开发活动的投资多 C、宇宙开发活动的技术程度高 D、宇宙开发活动的占地面积大

13、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4分,太阳非常平静,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舱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A、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阳光十分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耀下,船体明亮 D、众多流星划过夜空

14、有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5、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16、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致每日向东大约推进1°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 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

17、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运动的位置在下图中的(

A、1

B、2

C、3

D、4

18、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中国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运动

C、此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D、此时北京和汶川地区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19、人类在太空建造工厂,发展太空工业主要考虑的太空条件是(

) A、宇宙空间及其辽阔,工业“三废”可以随意排放 B、宇宙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特点 C、宇宙空间的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充分利用月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0、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 A、地球的质量适中

B、地球的体积适宜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

二、双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物质的,物质之间都有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2、关于八颗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 B、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C、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从结构特征看,木星、土星都是行星且轨道相邻

3、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 A、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 B、巨行星和元日行星之间 C、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D、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4、地球处在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

) A、太阳不稳定

B、八颗行星公转方向多数一致

C、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D、大小行星的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主要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正说明太阳辐射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6、关于嫦娥探月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展示综合国力,铺路深空探测 B、带动科技发展,开发月球资源 C、参与外空事物,争夺空中霸主地位 D、展示军事实力,进行军备竞赛

7、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8、有关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65日6时9分10秒 B、24小时

C、23时56分4秒 D、一个恒星日

9、地球转到近日点的时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B、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C、北半球为7月,南半球为1月 D、北半球为1月,南半球为7月

10、当北半球的夏至日到来的时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在近日点 B、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在远日点 C、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在远日点

D、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公转角速度慢

三、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天体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星云、陨石、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尘埃。

2、总星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称为_________。月球不________、不__________,但可以_______太阳光。

4、开发宇宙的主要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运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叠加。

四、综合题(共25空,每空1分,共25分)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出八颗行星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 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 注出行星及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5分)

(3) 图中与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相反的是__________彗星。

2、(1)在太阳大气中从内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亮的是____________。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______中,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________层中与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会出现______。

(2)当太阳活动增强的,磁场受到干扰,产生_______现象。1989年曾发生无线电短波中断事件,这与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按此推断,2000年是____________年。

推荐第10篇:新课标下《地球运动的特点》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初探

——以《地球运动的特点》为例

****

摘要:在对地理新课标进行了认真解读、体会、思考的基础上,把新课标的“新”具体到课堂中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地球运动的特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新教材、认真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理念转变;课程理解;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1.高中新课改下教学理念的转变

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设置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参与、合作等作用。基于这些需要,新的课程设置及课标要求与原来的教学大纲有了一些区别。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时代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能够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下面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做浅谈。

1.1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只包含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新课标中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组成的,从“双基”到“三维”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满、具体,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优点与特点。

1.1.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由“学懂”、“学会”、“会学”三个阶梯目标组成。“学懂”、“学会”、“会学”是层层加深的。“学懂”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是最基本要求;“学会”是在“学懂”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会学”是在掌握知识并且会应用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找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会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知识与技能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是一致的,只是受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很

多教师都把重点偏向了“学懂”,或是比“学懂”更低层次的对知识“机械记忆”,而后两者体现的很少。新课改后,有了更深层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就必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个基础了,没有基础何谈发展!

1.1.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关键性目标也是改革的亮点。课标改革革的就是过去单一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指令教教材,学生成为了听、记、背机器的弊端。这个目标的设置,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使我们重新认识“经历学习过程”的意义和启发我们思考研究如何看待“教学成果”。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举足轻重。

1.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大纲中,虽然也有情意领域的目标,但是相对来说处于陪衬地位,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把它包含进去,重智育轻情意,所以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终极目标,这与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重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是相一致的。

1.2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课程目标离不开,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就必须选用与此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它决定你的教学是否有效。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既然课标改革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得改革。

1.2.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下的现代教学方法对比

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也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教师教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接收者,学生没有很好地成为学习者。相当部分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讲述法、练习法,朗读法,成绩考核法等。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把握得当,例:课改下的教材地理知识难度降低了,但是科普性和探索性的增加,增加了很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背景材料,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内容多以图表、“活动”、“阅读”、“问题”等呈现。教师教学要达到有效,就要多依据学生情况(知识基础、心理)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亲近.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教学课堂,使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

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2.新课标下对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解

我们确信,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家园,我们生活离不开地理,发展离不开地理。解决好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另外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地理课程改革既是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又是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高中新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先进,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统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从知识为本转变为能力为本。

2.1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它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

2.1.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按教材设置来看它有四个侧重点:①“必修1”侧重于自然地理,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必修2”、“必修3”的基础。②“必修2”侧重人文地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是学习“必修3”的基础。三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③侧重于区域地理,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重在成因分析。④侧重地理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利于终身发展。

2.1.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此次新课改的关键,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这是初级目标;进而能发现问题、提出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在前条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并且还能表达、交流学习成果,这一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几个目标对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都十分重要。通过新课改告诉我们,必须要改变“填鸭式教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它的内涵较过去有了扩展,对“兴趣和动机”、“审美情趣”、“全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内容有确切的表述,更加全面地丰富学生的人格世界【2】。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对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把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通过组织一些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撰写报告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等实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2内容目标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组成。教师可根据“标准”作为自己教学目标的参考。手中的教材知识教学的工具之一,应该牢固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活动建议”也是为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安排和课标要求,我们还可以自己探索新的活动,新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要按照“实施建议”的“案例研究”,或是教学方法。要不断的提高我们对教材的灵活使用性。

2.3实施建议

新课改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材编写建议”四部分。作为教学建议多是根据教学内容给教师提供参考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 “评价建议”是教师学生学习地理后的评价,新课标中给处理一些建议,让老师参照这些方面去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主要是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习结果性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问题等,创新的设置符合本校的地理课程,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增设一些学校地理资源库。或是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也可开发一些校外地理课程资源。“教材编写建议”是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组合能力和对地理的深层研究等才能达到。

3.对教材(必修1)的分析

3.1必修1的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并分析其地理意义;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特点,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1、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

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到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

【1】 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2教材内容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教材内容跨域多学科,与很多学科都相联系,需要一定的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物理、体育、美术等学科知识。如要能正确计算太阳高度角对数学的几何运算有所掌握;要能撰写地理报告或是小论文就要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要能确切理解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就需要物理上学到的“开普勒定律”知识;要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就离不开化学;要去野外调查就要有强壮的身体等等。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能把地理孤立开,得充分与相关学科联系,易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3.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1”的内侧重于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必修2”、“必修3”的知识和理论基础。高中地理三个模块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他们内部的逻辑性很强。同时也是选修“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基础。

4.《地球的运动》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对有效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相关学科的联系);此外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学习该章节内容已有的只是基础和学生的心理)。能够进行较客观、较全面地背景分析,你想“有效教学”就有望了。

4.1本章节课标与解析

课标要求对于教师来讲就相当于一个人有灵魂,备课如果不以课标作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课就会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后果很可怕。课标解析正确对你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具等非常重要。

4.1.1课标原文

①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1.2课程标准解析

对课标的解析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能够通过运用教具、学具或是观看多媒体演示,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包括地球运动的方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侧视)、周期、速度及地球公转的轨道等。其次是自己能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并且能够在草稿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地球运动情况。最后通过掌握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的知识,进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2学情分析

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问病人有何症状,才好对症下药。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要获得知识和技能,要懂得会学习,我们教师就要做确切的学情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心理方面和知识方面的分析。 4.2.1学生心理

高一的孩子年龄大多在十

五、十六岁,相对于以直接兴趣为主初中生来说,他们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随着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他们的兴趣会显露出责任性、探索性、求异性等特点,注意力也较稳定而持久。 4.2.2学生的知识基础

《地球的运动》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但是由于高一新生立体几何和相关的物理知识还没有学。加之,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初中地图、地球基础知识、世界海陆分布等较多内容已淡忘,很多知识容易混淆。所以《地球运动》特别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成为高中地理的一大难点。 4.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3.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一章的第三节,处于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之间,在空间上由远及近,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4.3.2知识结构关联图

4.4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一堂好的课最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抓住重难点,详略得当;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抓住重难点。所以说确立了重难点对有效教学是很必要的。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资源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全面考察(学生、教学资源)、分析。 4.4.1教学重点的确立及依据

《地球运动》这章节的内容是必修1这本教材的重要部分,对学习后面的内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此节内容有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够减轻学生对“时差”、“太阳高度角”、“四季更替”的理解难度。所以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地球公转的轨道确立为重点。 4.4.2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部分内容涉及的相关学科多,有物理、天文、数学等,空间性、综合性强。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基础,要求学生要具备空间想象力。高一新生,这些涉及的相关知识都还没有学,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教师要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是关键。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出发都是挑战,所以将其确立为教学难点。

4.5教学时间安排

整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介绍地球自转公转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通过实验演示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进行分析,掌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知道昼夜长短的原因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下面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5.教学实施方案

5.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②能够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③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动手动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地球是不断云动着的,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5.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是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理解 5.3教学策略

本堂课运用了演示法、比较法、提问、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5.5板书设计

6.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教学体现

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前期的备课就会非常认真、全面。会考虑到教学的多方面,如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重难点知识;

设计提问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的答

案;怎样使用教学方法才会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动起来等等。重难点的把握很重要,但是重难点知识学生能理解多少,应用多少就要看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体现、体现方式和解决办法了。

6.1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及解决方法

重点是“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公转的轨道”,整节课都在体现,“方向”和“周期”的体现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用地球仪演示并且描述他所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向和周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速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计算和看教材图1.16“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也是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难点是“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理解”,这个知识点主要是由于空间性很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所以很难理,主要体现在地球自转的周期那儿。我的解决方式是让学生先看教材上的图1.15“恒星日与太阳日”然后让学生演示:使用一个地球仪,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在地球仪上做一明显记号,将记号对准太阳和恒星,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先演示错误的地球运动方式,即只自转没有公转(此时只有一个周期),由学生来找出这个错误,改正这个错误之后,可以明显看出有两个周期。主要参考教师用书上的建议,不宜拓展的太深,只需要学生掌握两个周期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这个活动重在学生易于理解难点,还可以培

养学生的动手、主动思考能力,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徐留兴.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41.

[3]哈特维格·豪布里奇(德).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草案)[g]//周勤.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感谢写论文以来,谭秋副教授、同学以及很多教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建议,在此衷心的感谢!

第11篇:地球运动习题

地球运动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1-3-2,完成1--2题。

图1-3–2 1.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3.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4.太阳直射的地方(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2题)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5.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010江苏,16—17)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 6--7题。 6.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7.飞船返回时,图1-3-10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图1-3-10 A.① B.② C.③ D.④ 8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9.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的时刻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变化相同 10.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 11.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12.北京**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14.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A.北回归线与北回归圈之间B.北回归线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15.假如黄赤交角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昼夜变化 B.水平运动物体无偏向 C.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有四季更替现象 16.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17.下列四个城市,6月22日当地正午人影朝南并且略长的是

A.上海 B.福州 C.海口 D.南昌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8--2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 20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 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1.在北半球观测者看来,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是因为 A.北极星距地球十分遥远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以外

C.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D.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2.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23.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最南和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国际规定 24.(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2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

(2011年高考上海卷)

(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 26.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27.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弱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天津)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9题。

29.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北京)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回答第30 题。

30.在

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 (2011年高考 北京卷5—6题)读图4,回答31--32题。

3 3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32.在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2011年高考 江苏卷)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3--34题。

3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4 35 .读图1-3-13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3-13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 (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

DABDC CDDBA 11----20

BBCDC DCDBD 21---30

DACCC CDADC 31---34

DBBC 35

⑴ C

⑵ c

⑶极夜

⑷快

⑸回归运动

第12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 -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能经常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题,比如说:

(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它什么时候最长(短)?

(2)放暑假和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要知道这些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板书] 1.3.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

[教师讲解] 在前面的课堂里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都知道,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大家把课本打开到18页,找一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反映了什么?

好,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 [板书]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讲解] 之前我们学了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那么晨昏线将所经过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在昼半球部分称为昼弧,在夜半球部分称为夜弧。

请大家看图,从图中我们看到P点所在的纬线昼弧的长度大于夜弧的长度,说明P点所在的纬线上各地是昼长夜短。如果 昼弧小于夜弧 则昼短夜长;如果 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等长。

我们是通过比较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来比较昼夜的长短。

我们观察课本19页的三幅图:

[问]看完后,请大家思考一下,图a、b、c中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夜有什么分布规律?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互余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总结出:

①纬度分布规律:

a.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地球上的大圆要平分赤道)

b.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c.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

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昼夜的长短是如何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的?我们以北半球为例:

[边演示边讲解]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往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并且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随着直射点的北移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随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仍然昼长夜短,但是,昼渐短,夜渐长,极昼范围逐渐减小。到了秋分日,太阳再一次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极昼现象消失。

[讲解]好,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再从冬至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极昼极夜的情况。

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并且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随着直射点的移动,极夜的范围越来越大,到了冬至日,太阳直射北纬23度26分,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内均出现极夜现象。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北半球此时仍然昼短夜长,但是昼渐长、夜渐短,极夜范围逐渐减小。到了第二年春分日,北极圈内极夜消失,全球又昼夜等长。

这是北半球的情况,南半球正好相反。

②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教师讲解]那昼长和夜长该如何计算呢?

我们在学习“地方时”时讲到,经度每相隔15度,时间就相差1小时,那么经度每相隔1度,时间相差多长呢?

4分钟

很好!那么昼长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计算

A、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数*4分钟

B、夜长=夜弧所跨的经度数*4分钟 或 夜长=24小时—昼长

C、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

[过渡]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下面我们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板书]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等于0°,即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

②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时(当地正午)太阳最高。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注意: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时太阳高度相同) 首先我们来看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

[讲解] 同一季节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又随季节变化,就拿武汉为例吧!武汉位于北半球,靠近北纬30°附近。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直射点离武汉最近,武汉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于直射点离武汉最远,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这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那正午太阳高度该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度—该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来计算一下

计算夏至日北纬30度、南纬30度、南纬71度处的正午太阳高度。

首先要弄清楚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我们来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正午太阳高度的用途。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假设你是某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需要建几栋楼房,为了使你的房子在将来能卖个好价钱,你就必须得让最低一层在全年均有阳光照射,那么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多远呢?

注意要想全年都要有阳光,还要满足什么条件?

我们位于武汉,武汉是在北纬30度附近,如果冬至日这一天有阳光,那么一年中就都有阳光照射。

[老师过渡]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使地球表面发生的能量分布不均和变化,最终的地理意义是产生四季变化和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三、四季和五带

1、四季的划分

我们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这种划分称为天文四季,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

3、

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6、

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9、

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

12、

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这称为气候四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2、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有太阳的直射,称为热带。北极圈和南极圈内,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北寒带和南寒带。在极圈和回归线之间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北温带、南温带。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表分异的基础。

[问]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回归线的纬度与极圈的纬度是互余关系。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黄赤交角增大,五带的范围怎么变化?黄赤交角减小呢?

提示: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增大,而极圈的纬度数减小。因此,热、寒带范围变大,只有温带的范围减小。

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范围变小,只有温带的范围变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13篇:《地球的运动》 初中地理教案

《地球的运动》

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 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 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 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 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一天) 一年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转动特点 地轴倾斜

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 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

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 太阳直射的纬度 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 北半球白昼时间

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 北回归线 接受光热 多

,气温 高

最长 夏季(

6、

7、8)

秋分

9、23前后 赤道 过渡,温和

昼夜平分 秋季(

9、

10、11) 冬至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接受光热 少

,气温 低

最短 冬季(

12、

1、2) 春分

3、21前后 赤道 过渡,温和

昼夜平分 春季(

3、

4、5) 注:南半球季节相反

[归纳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形成了四季。

[过渡]同一纬度不同时间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那么,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方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会一样吗?(如:在夏季,赤道地区、北纬40度地区、北极地区太阳照射情况一样吗?地面冷热一样吗?)

三.五带的划分

[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小组为单位归纳,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教师点拨说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可达北纬23.5度,最南可达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投影]地球上的五带图

[分组活动]分三个大组,分别代表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观察思考:各温度带的范围、有无阳光直射、获得热能多少。

[角色扮演]各组派一名同学上讲台展示所代表温度带景观图片并介绍其特点。

[活动]学生在以上基础上完成表3 表3 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

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北极圈和北极点之间;南极圈和南极点之间

有无阳光直射 有直射阳光 无直射阳光 无直射阳光,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热量多少 获得热量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得到热能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季节变化明显 获得热能最少,气候终年寒冷

[知识拓展]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课后想一想] 我们这里的房子(北纬24度附近)为什么一般都朝向南方呢?

第14篇:地球运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知识点多,难度大,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地理基础较差,因此,在上本节课时对我和学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正确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让我获得了成功。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形成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时,我参考了几个优秀的教案,结合我的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从中整理了一些切合自己的东西。整个一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知识点覆盖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在课堂上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从教学流程上来看,本堂课由浅入深,逐一讲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意义,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较适当。从师生互动来讲,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借助地球仪给学生参与课堂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以上几点来衡量,我认为我的课主要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

一、内容的取舍,把握住了难度和深度,做到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将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将地球仪这一重要教具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从我的演示中自己探究出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从微观角度观察到地球的运动。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从而更好的理解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

但是在课后的反思中与其他老师交流和询问学生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我的课的不足之处,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这一点也是我上课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的差异一点出现的太唐突,此处课本上有个活动没有利用好,应当给学生作出相应的更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二、本节课的容量太大,由于没有及时和老教师沟通导致本节课讲的东西过多,在我下节课提问中发现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所以,我认为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节课应该怎么讲应该讲多少。

三、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本节课的两个目标都是重难点,我留给学生记忆掌握的时间过短,并且没有留给学生太多的做练习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讲的太多,导致检查结果不是很理想。

四、由于内容太多,一节课设计的活动太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不能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第15篇: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经度时差

5.地方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第16篇:高中地理教案第一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了“分析”一词表明本条“标准”的要求从了解层面上升到理解规律和成因层面。地球运动包括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两重形式。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后者更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教材以“地球的运动”为标题。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并设计活动比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是从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的划分,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而教材对较难理解的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这一地理意义则不作介绍。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

2.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2.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方法与策略:

对于本节教材的处理,可以先讲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接着讲运动的地理意义。在分析地球运动的规律时,可以利用课本的活动题,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来明确。而“恒星日和太阳日”这一难点,可以运用图解的方法,以“三点共线”来分析。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象、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硬背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本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当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以专题训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展示图片、导入:(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图)上两节,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处于银河系中太阳系的金星和火星之间, 它与其他的行星、小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而地球的运动是复杂的,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过渡: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会绕太阳公转,那么自转和公转分别具有哪些的特点,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探究、演示:(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形式),完成表格

区分:太阳日和恒星日,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讲解。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1.14中的“三颗恒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同时要明确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恒星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讨论活动3,照片上的恒星呈现的运动轨迹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而北半球的夏半年日数比冬半年长的原因是地球在每年7月初接近远日点,公转的速度较慢。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种的运动形式,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而这些将使我们下面几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周期记为360°,时间记为23时56分4秒,这是以何为参照物的时间

A.太阳 B.月球 C.地球自身 D.天空中的某一恒星 2.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3.下列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 B.海口 C.广州 D.哈尔滨 4.当我们在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 D.秋分点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百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教学反馈:

本节内容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应注重联系的讲解。

第二课时

创设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记少了一天的记录,为什么?学了我们这节课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创设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地球上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白天—黑夜—白天,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白天过后为什么会是黑夜,黑夜的尽头为什么又会是白天呢?地球上有昼夜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区分)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图解:如何来区分确定晨线和昏线

假设: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了自转,地球上昼夜变化的周期多长? 回答:只有公转的话,地球上还是有昼夜的交替,但是交替的周期是一年。 分析: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1太阳日,长度为24小时。这个昼夜交替的周期指导我们人类起居作息,而1太阳日24小时就被用作为我们的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

演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相对偏东的地方就比相对偏西的地方就先迎来新一天的太阳,从而时间就早一点。所以,不同经度时刻就不同,这就是地方时。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的时间呢? 换算: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每小时 相差的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差距

结论:由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如果不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时肯定时不一样的,这就给我们的计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全球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区分:时区与区时 地方时与区时

首先,我们要明确全球一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的经度是15°,也就是在这15°的不同经度范围内,地方时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记时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15°的经度范围称为时区,而这人为规定相同的时间称为区时。也就是说,时区指的是时间。那么,同一时区的区时我们人为地把它划为相同,不在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是不同的,我们以哪一条经线作为整个时区记时的标准呢?我们是以时区中的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作为统帅这个时区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时区中,最边缘的两条经线与中央经线相差了7.5°的经度,地方时上差了半小时。

活动:完成课本17页的读图思考练习。(鼓励学生多画图来解决问题)

教学反馈:

时间的计算题学生很难做对,一方面概念理解不够,另一方面练习太少,应讲练结合。

第17篇:1.3地球的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二.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地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4.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1.地球的自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提问)地轴的空间位置有何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1个恒星日。即地球某一子午线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提问)1个恒星日是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

--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是24小时,被称为一个太阳日,它是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而不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提问)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怎样的?

--(1)角速度

①概念: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②大小:每小时大约15°,每4分钟1°

③分布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2)线速度

①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②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0

③V=V0*COSφ,V0为赤道线速度,φ为当地纬度。

(思考)北京和上海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如何?

--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则上海>北京。

总结: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地球的公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地球公转轨道有何特点?

--轨道

(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提问)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近日点呢?7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与自转相同。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提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1个恒星年。

(提问)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会有何变化?

--公转时经近日点时快些,远日点时要慢些,因此造成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稍长于冬半年。

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讲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

(提问)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

(1)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

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次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这称为1个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能最多。回归运动使得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和夜的形成

(提问)--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讲述)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

(1)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讲述)任一瞬间,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3)昼夜更替的产生

(讲述)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交替。

(4)昼夜更替的周期

(提问)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

--昼夜更替的周期,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会不会由昼夜现象?会不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因为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这一现象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也会存在,但更替的周期将会长达1年。

2.地方时

(讲述)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且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提问)什么是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1)地方时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

(练习)当60°E的地方时是9:00时,

则61°E的地方时9:04,75°E的地方时是10:00,哪根经线的地方时是8:00?--45°E

例题:

A.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Eg.当我国领土最东端135°E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时,最西端73°E的地方时是几点?

135°-73°=62°=60°+2°

=4小时8分

10-4小时8分=5:52

B.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Eg.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49分44秒,兰州的地理经度是103°53\'E,计算北京的地理经度?

49分44秒48分104秒

12°26\'

103°53’+12°26‘=115°79’=116°19\'

(2)区时

A.时区的划分: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B.区时的计算(相邻两时区之间,时刻相差1小时)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

eg.计算116°E所在时区116/15≈7.7东8区

110°W所在时区110/15≈7.3西7区

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时区×15

eg.计算东八区的中央经线8×15=120120°E

计算西三区的中央经线3×15=4545°W

C.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①日界线特征

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

b.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避免通过陆地)

②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

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刻相同

b.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

从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1天

③特别的计时方法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规律:

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

(2)地转偏向力

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过渡)在地球的运动中我们提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会使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会因时因地地发生变化,太阳辐射能地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1)昼夜长短地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地变化

1.昼夜长短变化

(提问)以前说过,北半球地夏半年与冬半年是否等长?由于什么原因不等长?我们北半球的夏半年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自春分日到秋分日(3月21日至9月23日),在这段时间里,太阳直射点落在北半球,这时候,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夜长。

(讲述)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夜弧短,则昼长夜断;反之,则昼短夜长,如果昼弧和夜弧等长,则昼夜平分。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思考)二分二至时,太阳光照的俯视图是怎样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φ-Ω|

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值

Ω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在同一半球取“+”

与所求点不在同一半球取“-”

例题:北京39°54\'N

冬至日H=|39°54‘-(-23°26’)|=26°40\'

夏至日H=|39°54‘-23°26\'|=73°32\'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随纬度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变化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提问)夏至日,地球上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是哪些地区?H是最小值的为哪些地区?

--HMAX: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HMIN:整个南半球

(提问)冬至日,地球上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是哪些地区?H是最小值的为哪些地区?

--HMAX: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HMIN:整个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随季节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变化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A.四季的划分

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1)天文四季

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因此凡立足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以这些天文现象作为依据划分的四季就属于天文四季。

我国与西方传统的四季划分都属于天文四季,但具体的时间划分不同。

①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②西方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

(2)气候四季

传统的划分四季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我国大部分地方立春时,在气候上正处于隆冬;立秋时,在气候上还处于炎夏。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

3、

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6、

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9、

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

12、

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这属气候四季。

B.五带的划分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五带。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安全教育

第18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

【教材教法分析】

一、学习地球运动,关键在于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并且要注意这些地理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综合效应。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二分二至点的存在,进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最终产生了天文四季

的变化。

从本节起,教材开始介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本节内容中,有些与初中知识联系密切,建议在讲课的过程中在有关联的地方适当复习。

二、本节教材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昼夜交替; 第二部分地方时;

第三部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第一部分课本首先讲解了地球昼夜的形成原因,介绍了昼半球、夜半球的概念以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的概念,引入了太阳高度的概念。

为了简明易懂,可以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讲解昼夜更替的现象。

在第二部分地方时这部分内容里,课文介绍了三种计时方法:地方时、区时及变

通的计时方法。

变通的计时方法,就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或采用半区时(如印度,采用东5.5区的时刻)或采用国内某一时区的区时(如中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该国的统一

时间的计时方法。

第二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接触过,在这里可以通过做一些习题达到复

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部分介绍了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现象及原因。可以在地球仪的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墨水,分别在静止及模拟自转的情况下,观察其流过的轨迹来说明这个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时,北半球朝右偏,南半

球朝左偏。

【自学导引】

【思考导学】

1.请说明地表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产

生昼夜交替现象。

2.中国东西跨了_______个理论时区,为了便于联系和协调,全国统一采用

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 答案:5 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

3.在同一条晨昏线上地方时是否相同?

答案:不一定,在春分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为6时,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为18时。其他时间则不同。

4.请思考在北半球靠河边建楼房,最佳位置应在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答案:应建在左岸。河流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右岸受冲刷,左

岸淤积,所以应建在左岸。

5.北半球某国要沿同一条经线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上的导弹,请考虑应选择什

么样的发射角度?

答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向偏东南的方向发射。

【图表导读】

1.图1—24昼半球和夜半球,此图形象地说明了不透明的地球在太阳光一侧的

照射下形成昼、夜两个半球的情形,晨昏线(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图1—24 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此图中我们面对的晨昏线(圈)的这一段是晨线,与之相对的另一面的那一部分称为昏线。当地球自转时,处于夜半球的地区就不断地越过晨线进入昼半球;处于昼半球的地区就不断越过昏线进入夜半球,如此反复,地球上

的昼夜就交替不已。

赤道永远都被晨昏圈平分,因此,赤道地区昼夜永远等长。

2.“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主要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在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在泥沙充分供应的条件下,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图1—25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在地偏力的长期作用下,河道右偏,使此支水道不断淤塞,最后,长江北岸三角洲、沼泽地及边滩连成一片,最后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

【热点探究】 1.昼与夜的分界

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就有了昼半球与夜半球之分,时间上就有了白昼与黑夜的差别,晨昏线(圈)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因此,白昼与黑夜的界线就是日出和日没,把日出看成黑夜的结束、白昼的开始,把

日没看做白昼的结束、黑夜的开始。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昼与夜不是这样的。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的这一段时间内,天空还是相当明亮的,或者可以说,处于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黑夜,也不是真正的白昼,天文学上称之为晨昏蒙影。这是由于大气分子以及其中的尘

埃对于太阳光线散射和反射的结果。

由于在晨昏蒙影的时候,人们不用照明也可以工作、学习、进行生产劳动,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白天”“黑夜”与以晨昏线为界的“昼”“夜”从长短上来说是不一样的,“白天”要比“昼”长一些,“黑夜”要比“夜”短一些。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和区时都是重要的计时手段,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时间的换算是

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时间,能不能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或者B地所在时区

的区时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知道,每隔经度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因此,只要我们先计算出A、B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

地的地方时了:

4分钟经度差1B地的时间=A地的时间±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如:A地为10时26分,B地与A地相差40度,在A地的西侧,求B地的时间。

计算过程为:

4分钟401B地的时间=10时26分—

=10时26分—160分钟

=7时46分

那么,如何计算B地的区时呢?首先,我们要计算出A、B两地的时区差,然后依照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B地的区时了。 B地的区时=A地的区时±1小时³两地的时区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假设上题中A地的10时26分为东三区的区时,那么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多少

呢? 由B地在A地的西侧,二者相差40°,可推知,B地的经度为5°E,属于中时区(零时区),那么,A、B两地的时区差为:3—0=3,计算过程为:

B地的区时=10时26分—1小时³3

=10时26分—3小时

=7时26分

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不变;如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加上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一天,时间

加上24小时。 3.地转偏向力影响的实例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的铁轨更容易受到磨损;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流向河流流向的右侧偏转,因此,右岸(南岸)受流水的冲刷更大,而南半球河流的左岸受到的冲刷要大于右岸。 从大气运动的方向上看,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信风带在南北半球的不同风向,气旋与反气旋中心气流流向的特点,都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海洋中流动的洋流的流向也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洋流的环

流系统。

【效果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重合 B.每天重合一次 C.在二分日重合 D.在二至日重合

解析: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有在二分日,即太阳直射赤道时才与经线重合,其他

时间则与经线相交。

答案:C 2.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30°

解析: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则位于南半球,一年只有一天太阳直射,则位于回

归线上,故为南回归线。

答案:B

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些

解析: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每隔15°相差一

小时,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答案:D 4.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其意义表现不正确的是( )

A.白天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B.夜晚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 C.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D.有利于地球本身的存在

解析: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上,

与地球自身的存在无关。

答案:D 5.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

是纽约时间( ) A.4月23日7点45分 B.4月22日6点15分 C.4月22日5点55分 D.4月22日20点45分

解析:此题为时区计算题,纽约位于西五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又由于纽约位于北京的西边,故二者相减即纽约观看足

球赛的时间。

答案:C

6.相同经度的地方( )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C.日出的时刻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

时刻随纬度而变化。

答案:A

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经线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纬线的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 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但同一条纬线被无数条经线穿过,因此有无数个地方时。

答案:B 8.从南北回归线沿同一条经线向赤道同时发射炮弹,炮弹的落点应是( )

A.都落在原经线上

B.南半球发射的炮弹落在原经线的东侧

C.都落在原经线的西侧 D.都落在原经线的东侧

解析: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由北向南,南半球由南向北,沿同

一条经线发射,所以都是向西偏。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9.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

解析: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答案:BD 10.“³”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²”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图1—26

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图1—26 解析:此题判断依据是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右岸冲刷严重,坡度较陡,南半球相反,然后再根据流水的运动方向判断。

答案:AD

11.北京时间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的地方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与世界时保持一致

解析: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并不是北

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答案:AC 12.图1—27实线表示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初始方向,虚线为偏转后的方向,

正确的是( )

图1—27 解析: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

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答案:AD 13.若甲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甲地(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昼长夜短 C.处于夏半年 D.处于春季

解析:如题干所述昼弧长于夜弧说明昼长夜短属于夏季。

答案:BC

三、综合题

14.读图1—28,回答有关问题。

图1—28 (1)从昼夜半球的角度看,NS线是____________线。

(2)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图中A点是________点。与A点正相对的地方是______

点。

(3)从A点向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方向不发生偏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首先要明确晨昏线是两条线,即晨线和昏线。正午12点的位置在昼半球中间的一条经线上,即图中最左边那条经线,即北京所在东八区中央经线。图中A点与12点的经线相差45°,而且在它的东边,所以时间应早3个小时,与A点正相对的地方的时刻比A点早12个小时或晚12个小时,因为两点间的东西距离等长。若按东边看,加12小时,超过24小时时减一天,按西边算则减12小时。第三问中由于A点的位置在赤道上,所以向正东、正西都不会偏移,而向正北会向右(东)偏,向正南会向左(东)偏。

答案:(1)昏 (2)15 3 (3)正东和正西

15.如图1—29所示,已知A点为东经75°,地方时为3月21日正午12点,请

完成下列要求。

图1—29

(1)在图中用彩笔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上海的时间为____________点。

(3)用箭头在图中标出B~C、A~B、C~D、D~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的情况,昼夜半球的划分。因75°E为3月21日12时,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和经线重合,从A点所在经线向西90°为晨线,所以BC这条经线以西为夜半球,上海的时间为3月21日12点+45°³4′=3月

21日15时。

答案:(1)略 (2)15 (3)略

16.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轮船至东十二区,一孕妇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998年12月31日11点30分。越过日界线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1点50分。11点55分,孪生姐妹出生的喜讯,通过电报向产妇在纽约(西五区)居住的父母和在北京(东八区)工作的丈夫传播。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

的大。

(1)何谓国际日期变更线? (2)你能说出孪生姐妹各自的生日吗? (3)你能说明“妹妹”比“姐姐”大的道理吗? (4)产妇的父母和丈夫分别在当地什么时间收到了电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问题和区时的计算,在这地方要注意,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

答案:(1)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180°这条经线作为划分日期的界线。为了避免一个行政区内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日界线不完全

沿180°经线,而是一条折线。

(2)第一个出生的女婴是1998年12月31日,第二个出生的女婴是1998年12

月30日。

(3)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东十二区较西十二区早一天。第一个女婴出生地在东十二区,时间为1998年12月31日,第二个女婴出生地在西

十二区时间为1998年12月30日。

(4)1998年12月30日18点55分、1998年12月31日7点55分

【备课资料汇编】

最早迎接新年和新一天的地方是楚科奇半岛和堪察加半岛的居民,因为居住在日期变更线西边非常近的地方。在太平洋彼岸的阿拉斯加则在这条界线的东边,那里的

居民差不多要晚一天一夜才能过新年。

第19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理教案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 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 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活动步骤】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注意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球实际上没有改变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本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似)。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偏转有何新变化?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成果展示】

可以通过自制的实物模型或者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地转偏向力是怎样产生的。

第20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

清华中学地理组 闫晓霞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

3、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以及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

4、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并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惯性十字坐标和球面曲线坐标差异图,探究得出沿地表水平方向运动物体发生偏移的原因及规律

2、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认识晨线、昏线,并尝试画出地球侧视图与基地俯视图中的晨昏线。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读昼、夜半球图,得出地球自转形成经度时差并用此图说明相关问题,从而初步掌握用图形辅助空间思维的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读图、析图、绘图,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感受探索自然规律的乐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和区时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特点与判断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来理解昼与夜的形成、昼夜交替以及地方时的产生。

2、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晨昏线的特点、时区的划分以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3、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将课文前后知识有机地联系。

五、课型 新课

六、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 为什么2004年暑假雅典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刘翔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 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巴塞罗那举行,我们要看比赛为什么都在下半夜? 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 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板书)

一、昼夜交替(板书)

1、昼夜的形成(板书)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让地球仪不动,不自转也不公转,让学生想象,学生如果是太阳,他们能看到的地球的一半,因为眼光无法穿透地球仪,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

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的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这的半球叫昼半球,暗的半球为夜半球。

[提问]昼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的概念。)

2、晨昏线(板书) [演示]让学生扮演太阳,正面看过来后,确定下来晨昏线,可以用有色笔或红绳做好记号。将夜半球用黑笔划上阴影,然后可以把这个昼夜凝固的瞬间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看。

可以分别从侧面、南北极上空看,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与学生共同分析分析晨昏线的特点。

(1) 晨昏线的特点(板书)

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不同的图上,分析晨线和昏线的交点的地方) 始终平分赤道

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讲解]再次明确晨昏线的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提问] 如何判断晨昏线呢? (2)晨昏线的判断(板书)

自转法:可以在晨昏线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的箭头),如果箭头指向昼半球,则该线为晨线,如果箭头指向夜半球,即为昏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为晨线,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为昏线 [训练]在前面画的示意图上,利用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来判断三个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补充]选取一条经线,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 (3)昼弧和夜弧(板书)

让学生观察前面画的图,理解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纬线分成两段,在昼半球的一段为昼弧,在夜半球的一段为夜弧,它们可以表示昼和夜的长短。

[承转]处于黑夜状态的夜半球是看不到太阳的,在昼半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太阳高度的问题。

3、昼夜的表现形式——太阳高度 (板书) [举例引导]什么是太阳高度呢?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比如,早上太阳刚出来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则太阳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说明太阳高度为0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慢慢的爬升,太阳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增大,太阳高度也逐渐变大。(可以画图表示)

[承转]刚才我们是在假设地球不运动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用地球仪演示)。

4、昼夜交替(板书)

[演示、提问]地球仪上标一个点,表示一个人,这个人看到的昼和夜是怎么变化的?(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转)

[思考]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会不会有昼夜交替? 学生讨论回答:一年一个昼夜变化

[提问]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呢? 学生回答: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思考]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刚学过“恒星日”,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运动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日期呢?请大家思考。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解释)由于参照物不同,便产生了两种时间长短不同的日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它是以天空中除太阳以外的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即天空中的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地球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教师可用地球仪演示说明),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但是,地球毕竟是太阳系中的成员,地球上昼夜的形成以及昼夜的不断变化(交替),均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作公转运动,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转过360°多一点,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同学们听说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解释]在钟表出现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完全是靠太阳(夜晚靠星星、月亮)来安排一天的起居作息、生产劳动,因而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通过前面第2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一颗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约为一个月,而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天,这样就使整个地表面的昼夜温差减小,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地球的一大优越性。 [举例过渡]我一邻居的疑惑:一天傍晚,她和一个新疆亲戚讲电话,偶然说这里快天黑,可是四川那头的老乡却说天黑还早着呢?她就很奇怪,都在中国,怎么连天黑时间都不一样呢?(让学生先来分析)

[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二、地方时(板书)

1、地方时的产生(板书) (教师演示地球仪,按照以下思路、线索边板书边讲解)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补充)因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是不一样的,即各地有各地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的分析、推导可得出: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下面我们来换算一下:

地理经度(度、分、秒)地方时(时、分、秒) 15°

1小时 15′

1分钟 15″

1秒钟

[引导计算]地球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 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举例] 已知北京(东经116度28分)的地方时是12时56分,此时某地的地方时是8点10分,那么某地的地理经度是多少?(东经44度57分)

已知北京(东经116度28分)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是2008年8月8日8点,那么伦敦(西经0度7分)、纽约(西经74度)、东京(139度43分36秒)的时间。

伦敦:与北京经度相差116度35分,则时间相差7小时46分2秒,所以伦敦此时的时间为0时13分58秒

纽约:与北京经度相差190度28分,则时间相差12小时41分52秒,所以纽约此时的时间为8月7日19时18分8秒 东京:与北京经度相差116度35分,则时间相差7小时46分2秒,所以伦敦此时的时间为0时13分58秒 规律:1)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2)东早西迟(计算地方时时东加西减)

3)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4)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5)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度

[补充]由于东早西晚,所以往东边去就会越来越早,往西边去就越来越晚。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这里面有大量的英国人。十八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这里。英国人和俄国人一见面就出现了矛盾:英国人说今天是星期日。俄国人却说那是昨天,今天已经星期一了,两国的人谁也不让谁。现在我们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了。往东每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早一个小时,往西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晚一个小时。往东去的人与往西去的人相见,就正好跨越了地球一周360度,时间就相差了24小时。也就是说往东边去的人时间就会比往西边去的人的时间早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如果某人一直往西边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晚了一天,如果某人一直往东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早了一天。例如:麦哲伦船队1522年9月6日周六环球航行回来,而当地人认为时间是9月7日周日。为了避免这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将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早24小时(1天), 即东西12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如图,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偏离180经线,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而尽量避免通过陆地)

[承转]所以,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板书) 0

0

o(1)时区的划分(板书)

时区的划分可使用下列图式(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使用多媒体投影演示)讲解: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从0度开始,0度两侧各取7.5度,这15度为零时区,中央经线为0度,然后向东、向西各有12个时区,注意,东12区和西12区为一个时区,12区的中央经线为180度。

(解释)中央经线、区时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统一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区时。采用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例如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则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就是采用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2)区时的计算(板书)

有了时区,世界各地的时间换算就简化为加减几个小时。加减时差先要统一一个原则:东时区变为正数,西时区变为负数,零时区为0。换算方法就是看得到的数字大小,大多少就加几个小时,小多少就减几个小时。

区时的计算法则: ①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举例计算] 假如北京时间是7:30,那么此时开罗(东2区)、纽约(西5区)、悉尼(东10区)分别是什么时候。(各个城市的时区号可在图册上找到) 开罗:7:30—(8—2)=1:30 纽约:7:30—[8—(-5)]=前一天的18:30 悉尼:7:30+(10—8)=9:30 (注意:当时间不够减时,应往前借一天,借一天24小时) ②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板书) 世界很大,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一些国家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某个区的区时为标准时间,也有采用半区时,本国东部时区的时间。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和西藏的学生,为什么上午10点才去上学?(让学生稍作思考后再解答)这是由于我国的领土东西跨经度较广,从东到西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全国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标准时间。新疆和西藏的大部分位于东六区,那里的时间一般要比北京晚2个小时,所以在当地就出现了上午10点才上学的现象。

[承转]地球不停地自转,不仅使昼夜不断地交替,产生了地方时,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地转偏向力。受这种力的影响,凡是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一定的偏转。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板书) (引导)物体在前进中怎样发生偏移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解释说明: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沿地表做水平方向运动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注意:一定是顺着物体前进方向。这就如同我们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定要靠右行(北半球)。

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

这种偏转现象对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流和水流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25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情况。 (让学生思考分析或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归纳。) 思考题:

①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长江三角洲河道右偏,北岸淤塞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朋友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地理学家主要告知沿水平方向运行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半球向左偏。所以炮手瞄准时注意向目标右侧留一个矫正角度)

③有人说在我国新疆有条河流,它上游两岸的土质相同,但左岸比右岸陡,下游右侧沙滩中有丰富的沙金。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以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重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板书设计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太阳光

2、晨昏线

(1)晨昏线的特点

大圆

平分赤道

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2)晨昏线的判断

自转法

方位法

(3)昼弧与夜弧

3、昼夜的表现形式——太阳高度

昼半球

h﹥0

夜半球

h﹤0 晨昏线上 h =0

4、昼夜交替

原因:地球自转

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规律:1)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2)东早西迟(计算地方时时东加西减)

3)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4)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5)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度

2、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的计算

①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②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

地球运动一般特点教案模板
《地球运动一般特点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