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庹家小学 邹德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具准备: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经典诵读。

做一个倾听者!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微笑!

认真倾听别人的倾述虽是细枝末节,但却体现了你谦逊的教养,能展现你的素 质。 ——佚名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他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师:倾听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勇气和力量,他还能使别人取得某些方面的成功。看,图片中的一位老妇人就是一位倾听者,她有幸成为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的唯一听众,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床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而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是啊!他成功了。在他成功的背后是谁制造了奇迹呢?(老教授)是的,这都得益于他的这位--唯一的听众。(板书)

3、检查字词。

二、互学、

1、自学。师:这篇课文讲一位小伙子在一位老奶奶的指导下,从一位音乐白痴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这有功于一位听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这位小伙子为什么要示她为自己唯一的的听众呢?请看到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用“——”画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词句读一读,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用“~~~~~~~”画出描写老妇人神态的语句读一读,你从这些语句中又体会到什么? 想一想,小伙子从一位音乐白痴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是什么让小伙子的心理、行动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真诚鼓励、无私帮助)

2、交流点拨。

师:年轻人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老人用什么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谁找出了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安慰。

师:当“我”为在树林里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生: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 接着老妇人又讲: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 生: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生:夸奖和鼓励。

师:老人的安慰、鼓励和夸奖,犹如春风抚摸“我”的脸颊,犹如一股阳光温暖“我”的心房,鼓励是一味最好的良药。老人假装白痴,这善意的谎言包含着老人对小伙子的爱护和关怀。老人还说了什么呢?

师: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生: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师: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唯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师:老人感受到什么?

生:她感受到了小伙子拉好小提琴的信心和毅力。 生:把小提琴拉好。

生:感受到小伙子成长的历程。 生:感受到给予别人的快乐。 师:每天早晨,是一个什么样的早晨?

生:也许狂风大作,也许风雨交加,也许风和日丽,也许......,对年轻人的承诺,无私付出。年轻人受宠若惊,有几份兴奋,有几份感激。

师: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

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过渡语:透过人物的语言能走进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那么透过神态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也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描写人物神态的语句,谁找出来了?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B、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C、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O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止,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配乐(感恩的心)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师:老人的目光平静,但内心是不平静的,我们来透过平静来揣摩老人的内涵,回想起和老人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平静的目光浮现在眼前,鼓励得到语言回响再耳旁,年轻人向老人倾诉:生: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

老人:不用谢,你的成功是我莫大的幸福!你的坚持和努力,才会在音乐方面不断的进步,你的信心和毅力克服了困难,终于走向了成功。

师:一对关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个热情的拥抱,都会让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成倍成倍的增长,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她用爱护和鼓励成就了年轻人音乐方面的成功,也让年轻人对她产生了敬佩、感激之情。

三、评学。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生活故事、感悟人生。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感恩”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语言

神态

安慰 有声的鼓励 信心 无声的激励„„

敬佩、感激

随堂检测: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

zhuāng zhîng yōu yōu huāng táng

yí shì gē shě liū zǒu jiâ yì bào qiàn ( ) ( ) ( )

( )(

)(

) ( ) ( )

二、开心词典。(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聋”是( )结构,音序是( ) ,部首是( ),组词为( )。

2.“悠”音序是 ( ),音节是( ),共有( )画。与它读音相同的字有( )、( )、( )。

三、填空

“唯一的听众”指的是( ),她自称“耳聋”的用意是( )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