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

摘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围绕着某个主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多种形式、切实解决问题是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76-03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利用问题的引导进行探究会使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更容易引领学生围绕某个主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平面设计教学跟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在问题的设计、开展的形式到问题的解决等方面都应有其相应的策略。以下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关键在于问题设计是否准确、恰当,是否能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问题来源于什么地方,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怎样把大的问题进行分解。

(一) 问题来源于什么地方

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是来源于教学的反思总结。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作品中找出不足之处,然后分析归纳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经过几周的海报学习之后,发现不少学生的画面色彩没有处理好,于是笔者就把这个作为引导探究方向设计的问题。其二,还可以按照过往的教学经验,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探究的方向。例如,在版式设计学习初始阶段,尽管教师提醒过,但不少学生还是会把正文字号设置过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文字大小比例的问题。其三,也可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最难理解的问题,由此展开探究学习。其四,在别的班级的教学中出现过的问题也可以拿到这个班上进行探讨研究。另外,从社会需求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探究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作为平面设计师,四色印刷前的设计稿要注意些什么?”等等。

(二) 问题怎样分解

有了由大问题引出的研究方向,就要懂得怎样设问,一步步地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这需要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逐个击破,从而解决好最重要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分解知识结构的组成,列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把每个知识点与实际的设计应用联系一起等方面进行系列的设问从而形成了一个问题组,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组进行思维探索。

例如,在以往的企业形象设计的教学中,笔者只是通过一些图例讲解VI设计的概念,通过图例说明VI的应用设计,然后就转入到各个部分的设计教学中。这样脱离了问题思考的教学,导致学生对VI设计的真正意义只是一知半解。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企业形象设计的意义及具体应用,笔者组织了一次到宜家家居的调查活动,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思考。

笔者把VI设计的相关知识与宜家联系在一起进行系列的设问。VI设计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的设计。基础部分的核心是标志和辅助形、标准色的设计。因此,这基础部分的探究问题是:宜家家居的标志是怎么样的?请从形、色两方面进行分析?你认为家私类的标志可以通过什么手法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家具行业的标志共性是什么)?具体讲讲你对这标志的感受,它有什么特点?(即宜家家私标志的个性)?至于VI设计的应用部分,也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针对VI应用设计的组成,结合宜家家私提出这样的问题“宜家家私内有哪些是属于视觉识别的设计应用,请结合照片归类说明。”然后对每个类别的设计也提出相关的调查问题。例如,对广告宣传类别的问题有:宜家家私内的广告宣传有哪些形式,请结合照片归类说明?宜家内海报分为几类,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在设计时要注意些什么?结合照片说明。商品价钱牌(包括促销的商品价钱牌)是怎样设计的,你认为价钱牌设计要注意些什么?结合照片说明。学生经过仔细寻找、观察、拍摄,然后再归类、分析、总结。最后以ppt的形式完成调查报告。通过这些问题引导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同时也让学生掌握调查学习的方法途径。这就是运用分解知识点,联系实际应用设置问题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二、恰当运用多种形式引导探究

精心设计好各个问题后,还可以配合各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可以是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总结等不同的方式寻找答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也可以是课外通过某个项目设计或项目调查进行的探究活动。

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在于创设激疑的教学情境,把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设置成有层次性的问题组,配合大量的参考图例指引学生根据问题组进行思维探索。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要让课堂信息容量和思维容量趋于最大化。

相比之下,课外的探究形式更加多样。可以是以专题调查分析为主,例如,学习包装设计的时候进行“怎样的食品包装才吸引你?”的市场调查,或者针对个人的VI设计选题内容进行同类型的公司店铺的视觉识别设计的调查。第一二次调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计好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调查。学生熟悉这种调查方式后,教师就指导学生设计问题进行调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调查,否则调查的内容是空洞的。

调查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有时候是先个体后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先根据问题组各自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份调查的ppt,代表上台作报告;有时候可以先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调查的主题和设计好“问题组”,然后分工完成调查活动;有时候可以个人单独完成。

课外除了通过调查展开探究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设计项目展开。例如,在版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必须课外完成一本不少于16P介绍自己的《个人形象小册子》设计,并打印成册,每个完成的阶段会布置一些不同的探究问题进行指引,例如,“你的小册子主题是什么?”“怎样才能进行人物拍摄?”“怎样根据主题找素材,图像素材怎样才符合印刷要求?”等等。要完成好这个设计项目,学生必须课外根据教师的各个探究问题学习主题构思、文案编写、摄影拍摄、素材选择、印刷操作等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在课外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形成很好的探究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朋友圈、qq群等建立讨论组,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轻松的沟通平台。

总之,用问题引导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三、切实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引导探究学习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并把知识转换为能力。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每个问题都配合大量的典型图例或各种尝试操作,让学生观察、对比、总结、体验。

(一) 配合典型图例有效地指引学生解决问题

这些图例可以是以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搜集,但更多的是教师对典型图例的搜集归类,这样的图片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下面以版式基础设计的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前期练习中画面散乱的问题解决,说明一下图例运用的几种方式。

1.正反面的图例对比,让学生找出好差的原因。可以找张画面排版松散和一张版式舒服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对比一下哪张好看,并指出不好那张出现了什么情况。

2.运用同一类型具有突出特点的图例,让学生找出这个特点。例如,在学生讲不出那张不好看的图例所存在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找几张画面散乱、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分析这几张出现了什么共同的问题。

3.运用大量的典型图例说明一个问题,这问题可以通过图例很容易得出结论,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分析那几张画面散乱的作业的点线面分布情况、主次处理、疏密关系等,进而列举出处理画面散乱的方法。

4.指导学生观察归纳不同类型的图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画面散乱的原因,可以让学生对一堆图片进行分类,有画面层次混乱的、有疏密关系处理不当的、有点线面处理不当的,让学生进行观察归类,从而归纳出画面散乱的原因。

图例说明具有直观性,能很好地通过观察对比找到问题的答案,各种的方式要灵活运用,关键是图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 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点

例如,在版式设计的标题文字处理方法上,直接在电脑上进行不同效果范例的示范,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还有一些不同软件的运用操作技术难点也需要教师现场示范。例如,photoshop图像去底操作、路径怎样导入illustrator软件进行操作,等等。教师的示范对解决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很奏效的。

(三) 重视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与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有时候是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出错,有时候是技术难点的未掌握。问题的出现正好是教学的契机,我们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解决重点难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众多的问题当中,有些是属于共性问题,可以通过全班公开探讨去解决。例如海报的色彩处理的教学,可以拿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让学生去共同探讨,得出解决的方案,然后让学生对色彩出现问题的海报进行修改。

个别学生出现的不具普遍性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以合作学习或个别辅导的形式解决。这里的合作学习就是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这特别是在软件的技术操作上非常有效,既可以让帮助别人的学生通过讲解和操作示范加深印象,又可以让被教的学生弄懂某个问题。对于设计美感上出现的问题,也同样适用此方法。让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帮忙分析一下能力弱的学生作品,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这对双方都有提高。对于极个别的学生,不是一下子能通过合作学习提高的,这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性的辅导,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是要在课间和课后,在教师办公室、或在过道上、或专业场室内进行交谈、讲解、示范等,随时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多种形式、切实解决问题是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学建构/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何丽华

高中数学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平面设计专业书法教学理念探究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探究及引导策略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心得体会

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思维导图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问题引导)

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
《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