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杜家毫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如何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努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群众的针对性、推动发展的主动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树立以行动为纲领、以实效为标准的理念,不仅关系到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也关系到各级政府的凝聚力和形象。

以问题为导向

问题导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壮大,在忽视和回避问题中瓦解消亡。离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人类发展的脚步也将停顿。各级政府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必须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以问题为导向,必须紧紧抓住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各种问题、矛盾层出不穷,政府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解决重点矛盾和重点问题,特别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和带动系列问题的解决。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打好改革攻坚战,在经济领域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政企、政资、政社、政事等关系,牢牢把握政府工作规律,明晰政府职责,运用市场的力量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中去。当前,我省政府工作要着重研究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等全局性问题,着力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影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必须紧紧抓住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教条主义,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围绕承担的历史使命,迎接挑战,引领发展潮流。当前,我省发展中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如经济增长下行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金融风险增加,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等等。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当前要认真研究分析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用地动拆、审批等问题,研究和把握招商引资的新特点新规律、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因地制宜地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问题,等等。面对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分轻重、分缓急、分主次予以解决。

以问题为导向,必须紧紧抓住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社会基础和面临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同时,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研究并解决好这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是各级政府必须回答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要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手段,以及在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扶贫、安全饮水等方面持续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综合措施,特别是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发展环境问题;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四风”问题。及时了解和正确处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各级政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主动解决群众的正当诉求,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也要有迎接挑战、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发现问题中提高水平,在分析问题中提高认识,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执行力。

以行动为纲领

任何好的思路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推动发展。列宁早就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成功缘于行动,祸患始于空谈。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无论是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还是鼓起“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历程,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付诸行动,实干苦干。当前,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国内发展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把行动作为政府工作的纲领,就是要在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明晰政府责任,真抓实干,以实干谋求发展,以实干解决问题,以实干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以行动为纲领,必须勇于担当,破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之一,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人格力量,也是以行动为纲领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难题很多,科学发展之难、改革之难、利益矛盾化解之难,等等,或许要趟深水区,或许要踏地雷阵,不能遇到难题就绕、就躲、就拖,要主动迎接,认真应对,着力解决。当前,政府既有“越位”问题,管了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管不住的事情,也有“缺位”问题,对一些人民群众期盼加强的工作,如食品监管、环境保护等力度不够。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勇于担当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朝气、勇往直前的锐气、排难解困的勇气,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

以行动为纲领,必须善于作为,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经济工作也好,民生工作也好,都要从细微处着手,积跬步致千里。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不变调、不折腾、不反复,确保抓出实际成效来。另一方面,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当前我们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就必须逐行业研究、逐产业分析,分类进行指导,非长久不能见功。

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好主意不会自动实现。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坚持以行动为纲领,就是要倡导行动第

一、实干第一,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描绘蓝图、实现梦想中提高执行力。

以实效为标准

实效反映作风,作风决定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求实效,就是要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实事求是、追求实效,是我党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实效,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取得胜利;离开了这一点,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当前,人民群众对有的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反映强烈,政府工作没有一把过硬的尺子衡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了多少他是不管的„„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把实效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标准,就是要推动各级政府改进作风,切实提高执行力和抓落实的水平。

发展成果是检验政府工作实效的根本标准。发展是硬道理。要正视我们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现实,在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中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当前,要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确保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接受组织和人民检验。

人民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府工作实效的最高标准。要让群众用切身感受来说话。当前,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精益求精办事,广泛接受监督,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作风取信于民。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政府工作实效的永恒标准。必须保持对历史的敬畏感,把所做的每件事交由历史评判,坚决杜绝急功近利等形式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轰动效应”。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正确的规划,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切忌在“口号”上“常变常新”。

坚持以实效为标准,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在提高实效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完成时代命题,需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为纲领、以实效为标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DOC

坚持问题导向 严抓支部建设

治国理政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坚持问题导向 抓实基层党建

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电网调控水平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