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背景:

在本世纪初开始的新课程实验中,以“专题”组织单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新取向,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简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单元复习课”就是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科书设计的演变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要求教师突破以篇为单位进行备课、教学的局限,进行单元教学的全盘考虑与整体设计。

创意思路:

1、语文单元复习的实施前提:

语文单元复习课注重单元教学的通盘考虑与整体设计。但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发现领悟,不能仅仅站在在单元教学的高度,而要站在整个小学阶段教学、整个年级段教学、整个学期教学的高度。也就是说,实施“语文单元复习课”,需要教师从多个层面来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要把握单元目标,还要认真解读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比较课程总目标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分解在各个学段当中的,把握学段目标在各册教材中的呈现,把握学期目标在各组教材中的达成度。

2、语文单元复习课的实施要点:

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实践基础上,以“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对复习课的研究,笔者设计了以下实施模式,以加强“单元复习课”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进口 导入——激趣、导思——走近文本

感悟——入情、悟理——走进文本

总结——拓展、运用——走出文本 出口

在以上的“单元复习课”实施模式中,把书本看作学生的知识“殿堂”或“迷宫”。教师在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文本、亲历学习过程的同时,要让“学会进得去、出得来”,而不是走进学习的“死胡同”,学生既尊重文本,又超越文本,走出文本,走出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有余,畅游自如。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人教版小语五(下)第七组课文为例,谈谈对“单元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本组课文围绕“人物描写”这一专题,安排了《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几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写作特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是品味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二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个作家的写作特色。三是在习作中学会运用。

实施程序 ——以人教版小语五(下)第七组课文为例

一、导入——走近文本

1、激趣——回顾课文

这学期,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徇私情的老书记,舍己救人的老班长,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结识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谁?读读四组词语,你分别想到了谁?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仰面朝天

——小嘎子 一声不倒一声

伸出两个手指头

喉咙

——严监生 彩绣辉煌

体格风骚

放诞无礼

——王熙凤 毫无光彩

自言自语

凝结

——老板托德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单元复习课,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师以“读词语猜人物”的方式唤起学生亲身体验,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

2、导思——感受形象

读了这些词语,我们会想到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谁能用成语来概括这四位人物的形象。

小嘎子:争强好胜、顽皮机敏 严监生:爱财如命、视财如命

王熙凤::阿谀奉承、口齿伶俐、泼辣张狂、盛气凌人 老板托德: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设计意图:通过用成语的形式概括人物特点,彰显人物个性,凸显人物品质,从而引出主题走近文本。)

3、成语积累——开放形象

以上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形象特征的,除了这些之外,根据你课外的积累,你还知道那些成语也是描写人物特征的?

褒义:阳奉阴违

尖酸刻薄

横行霸道

斤斤计较 刁滑奸诈

自高自大 贬义: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虚怀若谷

先人后己

宽宏大度

平易近人

(设计意图:将课堂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的开放,形成大语文的教育观,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感悟——走进文本

1、入情——人物感言、提炼形象 我们通过成语的罗列已经了解了作家笔下这几个人物的特征,此时,难

道你不想对其中一个人物说些什么吗?

我想对(严监生)说:(你真是爱财如命的守财奴,临死前还不忘钱,真可怜!) 我想对(

)说:、、、、、、

(设计意图:“形象大于思想”,文学作品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形象,这种形象不应是条分缕析,而应注重于整体的把握。“感”而“悟”之,合“感”而“悟”,实现由“文”而“心”的转变,使个性化语言连同个性化事物立体而又丰盈地占据学生心中。)

2、悟理——抓住细节,分析形象

*通过刚才的人物感言,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这些人物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下面,就让我们回过头读读课文中的这些重点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些人物刻画得如此有血有肉?

1、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视儿一站,公鸡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跘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动作描写、争强好胜

2、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动作描写,伸出两个手指头,一个守财奴的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

3、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语言描写

阿谀奉承

口齿伶俐

巧舌如簧

4、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神态描写

抓住笑

体现见钱眼开

师:同学们,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都属于细节描写中的直接描写,我们经常在运用,在这里老师想特别强调的是另一种描写方式那就是间接描写,非常重要,它往往能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环境描写,突出情况紧急,彰显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语文教师应该尚简,追求简约之美。要想把语文教得简单而有实效,首先要好好钻研教材,把一本书、一篇课文读薄。语文单元复习课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体悟最精妙的语言,体悟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以求达到教学的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

三、总结——走出文本

1、拓展——出示《背影》选段,学法迁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读读《背影》选段,说说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的心? (2)、从这些细节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进行板书:

动作描写 :父爱在“艰难中”升华 语言描写 :父爱如母爱般温柔

——父爱在细节中彰显 神态描写 :“轻松”一词纯属矛盾

矛盾中流露父爱的真挚 (3)、出示儿歌,进行总结

人如其面各不同,细节描写最关键。 抓外貌、抓动作,语言妙,神态巧。 心理活动不可少,环境描写也需要。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要让学生尊重文本,更要引领他们超越文本,从课内走向课外。本组课文,让学生读懂课文本身的同时,更要拓展延伸到“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从中有所发现和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达成的目标。)

2、运用——人物描写,塑造形象

选择成语“垂头丧气”,学生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的规律,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人们常说:正确理解是充分运用的前提。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运用何尝不是促进理解的妙方呢?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

3、学法总结——明确目标、融会贯通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按照四步骤进行学习:(全体朗读) 回顾课文

——

人物感言

——

抓住细节——

人物描写、感受形象

提炼形象

分析形象

塑造形象 (设计意图:语文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便是零散的。感性知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完成认识上的飞跃。教师通过整理本单元复习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复习目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是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通过本环节的指导,旨在提高学习方法(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学习、阅读的真实需求,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溪水长流”的方法与策略引导。)

效果评析:

1、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特点,避免“篇”与“组”脱节的弊端。

“语文单元复习课”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整体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通过对本组教材的合理调整、充足、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篇”与“组”的严重脱节弊端。

2、能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繁、碎、少、慢”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当我们冷静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经常会发现一线教师教的是新教材,但在教学方法上还是采用“分析法”、“问答式“,将课文讲解的支离破碎,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和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进行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组块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语文单元复习课,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编写的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3、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再无限量地加大后,产生新的语言合金,发生质的变化,才能“奔涌而出”。语文复习课,着眼于同一题材,接受人文滋养;或着力于同一题材、同一表达方式,习得表达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同一专题的一组课文的教学中““举三”再“反一”。

4、能缩短教学课时,让课外阅读积淀课堂,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公式。但是新课程改革至今,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教同一本语文教材上,有时感觉一本语文书还教不完。通过语文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组带一本,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这样才能省出语文课时,用课堂内的语文课时组织课外阅读,达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问题与思考:

1.语文单元复习课慎防模式化 实施语文单元复习课,要防止模式化。一旦模式化,就花流于形式,缺少思维的含量,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之间差距谨防拉大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学习能力、习惯、兴趣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语文单元复习课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客观上为学生之间差距的拉大提供了可能。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警惕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家庭实际,在课堂与课外对学困生提供帮助,确保每位学生的各方面语文能力的提升。

1、教师的把握教材能力有待于提高

语文单元复习课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层把握与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不仅要随时根据学生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而且因为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开放,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乃至整册教材心中一盘棋,才能驾轻就熟,融会贯通。这就对教师把握整体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我们有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单打一的单篇课文教学,所以语文单元复习可的有效实施不仅仅是提炼了复习课的模式就能实现了,更要注重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能力的提高,而这项基础性的工作落实需要依托教研部门的教材培训以及教研组层面的集体备课的途径来实现。

2、学习方法(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有待于加强

语文单元复习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基本的学习方法与阅读策略的掌握。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文本理解、感悟到的结果顺着既定的路线传授给学生,忽视了自己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与方法,更糟糕的是这既定的路线又往往违背了真实的阅读过程与方法。实施语文单元复习课需要教师提高学习方法(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学习、阅读的真实需求,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溪水长流”的方法与策略引导。

总之,语文单元复习课以改变教师解读教材的思维习惯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材真正成为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尝试。且思且行,且行且思,语文单元复习课需要我们一路研究一路收获。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复习课策略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