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郡县治,则天下安。”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古代政治家就提出:“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先后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壮大县域经济”等战略目标,并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苏荣书记指出: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活则全省活,县域经济强则全省强。

一、江西县域经济的特点

从空间布局看,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在县域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经济空间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发展格局,处于一种外部行政边界明晰、内部经济不集聚的典型状态。

从产业形态看,江西县域经济呈现出“一产历史悠久而不强,二产百花齐放而不艳,三产有所发展步伐缓”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尽管

二、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商品化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支柱产业一般为根植于县域资源禀赋的地域特色产业。

从资源配置看,江西县域经济一定程度上还是行政区经济,注重县域范围内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与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壁垒仍然存在。

二、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突显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今天,江西仍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而县域经济虽然在不断壮大,但发展的阶段性矛盾也在逐步显现,资源、环境瓶颈突显,各项要素难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流通和优化配置。

(二)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小,辐射带动功能弱

城市化水平不高,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小,能级低,不能充分发挥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互补,有的甚至同构现象严重,产生恶性竞争。

(三)工业化盲目,发展定位不清晰

江西各县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比较盲目,发展定位不清晰,尤其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盲目跟风上项目。江西81个县的工业园中有特色,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寥寥无几。

(四)城镇化水平低,小城镇的纽带作用不强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基础化发展阶段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较低,虽然自2000年以来江西的城镇化水平以年均近2.0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但这并不能改变江西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状况。目前,江西的小城镇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还很落后,不能承担起连接城市和农业的纽带作用。

三、壮大江西县域经济的对策

(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县域合作,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

长期以来,江西各县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条块分割严重,各县域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封闭格局。要实现县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打破这种格局,加强县域间的合作,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可以以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各市县的产业联系,物流联系和旅游业的联系,实现共生、互动、合作、共赢。具体的来说,可由省发改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环鄱阳湖城市合作交流的常务机构,定期举行会议,统一协调制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协调要素资源整合、产业布局和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研究解决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促进资源共享,发展互动。

(二)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能级,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2011年江西各设区市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可看出,南昌的面积和人口规模并不占优势,但经济水平却最高,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这反映了南昌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过程中,中心城市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江西各设区市必须发挥相应的资源优势,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放在重要的位置,加速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多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提高中心城市

的辐射强度及范围,努力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的互动与互补,促进两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立足自身,以工业化为先导,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江西县域经济大部分是典型的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等传统农业产业为主,工业发展起步晚,缺乏主导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所以,在选择发展定位时,要看清产业发展的大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以工业化为先导,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具体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产业集中,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比如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等等。对于技术水平比较高、发展基础比较好的现代加工型乡镇工业和服务面广的第三产业可以向县城集中,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二是结合区位特点,优化县域工业结构。充分利用县城是沟通城乡的“商品链”、“资金链”、“物资链”、“信息链”以及“交通链”的优势,大力发展交通、通讯、城乡贸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三是顺应发展趋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防止被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转移到县域,做到引资不引污。

(四)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作用

小城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物资的集散地、农

村经济的桥头堡,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纽带。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改变城乡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纽带作用。一是构建县(市)中心城市--重点镇--集镇三级城镇体系。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市化程度。二是对经济比较繁荣、发展空间大的乡镇进行综合配套建设,做好扩容提质工作,高起点、严管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作用和辐射功能。三是按照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思路来进行,发展

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在小城镇用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纳力。

县域经济发展之思考

发展江西县域工业思考

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