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年初,县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年一项重要的审议议题。审议前,组织了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县卫生局有关工作汇报,深入走访城关镇、大红城乡、舍必崖乡等17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1家二级乙等医院和一级妇幼保健所、13家一级乡镇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自治区、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仅“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先后投入46亿元,完成3000个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强化,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农牧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牧民健康工程”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县级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贫困旗县综合医院,边境旗市的一般卫生院进行重点建设。到2009年,我县一级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的基本条件达到国家标准,能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进行急、重、危病人的抢救、转诊工作。“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区参合农牧民达1214.6万人,人均筹资155元,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倍以上。

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免疫规划,到2006年,全区90%的县级卫生防疫站达到自治区标准,真正成为适应本地区实际需要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指导中心。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到2006年,全区90%的妇幼保健所达到自治区标准,成为适应本地区需要的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中心。能够组织、指导基层普及妇幼卫生科学知识,负责培训妇幼保健人员,对临床产科、儿科、计划生育等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对妇女儿童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抢救、转诊工作,并能解决本地区妇幼专业疑难问题。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村卫生室承担规定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工作,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要按照方便群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设立村卫生室,邻近行政村可以联合设置

卫生室。可采取村民委员会办、乡镇卫生院办、乡村联办、社会承办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承办等多种形式举办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要积极提供巡诊和上门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签订服务合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监督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全行业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格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的准入,建立并完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考核制度,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杜绝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执业,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逐步推行农村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也可由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统一代购药品,保证药品质量。县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规范农村卫生机构价格行为,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执行药品和医疗价格政策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差

1.政策扶持不足。大部分旗县区不能按现有的国家政策定额或定项给予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在乡镇卫生院产权结构、投入回报机制上不明晰,降低了乡镇卫生院在筹资、融资上的吸引力。强调能人效应的时候多,思考制度管理的时间少,没有有效探索建立发现、选拔、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造成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勇于改革探索,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较差,大锅饭思想严重,只讲公平,不讲效率,服务能力差。

2.卫生院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乡镇卫生院发挥职能不全。近年来,由于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不能保证,人员流失严重,加之大中专毕业生很少进入卫生院工作,使得卫生院缺少业务人员,同时卫生院也拿不出专款对现有医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员技术结构断档,久而久之形成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造成技术力量差和服务水平不高的局面,业务萎缩、效益下降。各卫生院不得不采取重治轻防的办法,有的卫生院甚至连基本的防保工作任务都不能保证完成。

(二)卫生防御体系职能不健全

1.疾控事业的建设、管理与发展方面。乡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十分薄弱,基层疾控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密切的协作联系机制,农民得不到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基层人员队伍素质偏低,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在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中,非技术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工作的深入开展;疾控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覆盖县乡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已基本建立,但预测预警能力较弱,医疗机构的发现报告和早期处置传染病等应急意识不强,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装备严重不足,还没有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卫生监督执法方面。旗县卫生监督办公用房全部为借用别单位的,办公条件丞需改善。卫生监督人员缺乏,经费难以保证,农村卫生监督任务难以到位,为农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埋下隐患。卫生执法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应急快速检测设备、车辆及取证工具,严重影响了对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卫生执法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卫生监督人员长期没有业务培训经费,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队伍建设,卫生监督人员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

三、建议及对策

(一)对各级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各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根据国家、自治区的标准合理确定布局,并按相应类别标准,调整其规模和功能,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设备装备和人才队伍的标

准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将其建设成区域性的地段医疗保健服务中心。

2.理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旗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所属乡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及业务工作,行使对乡镇卫生院发展规划、资格准入、院长聘用、政府投入经费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乡镇卫生院的从业人员、大型设备、卫生技术应用等要素严格准入,规范管理。乡镇卫生院要协助旗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农村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公共卫生和医疗市场的监管,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3.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1~2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作风好、懂技术、擅管理的中级职称以上优秀人才担任,每届任期三年,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旗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考核、奖惩办法,经考核不称职的卫生院院长要予以解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必须经过自治区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业务培训。

4.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一是把好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加强对现有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乡村医生要达到中等以上学历水平,目前尚未达到的,通过考试逐年淘汰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到2010年,乡村医生要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通过群众、村委推荐,乡镇卫生院审核,旗县区卫生局审批,市卫生局备案等逐级考核审查制度,确保准入上岗的乡村医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较强的业务素质;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实行统一调配,实行聘用制。

二是严格村卫生室的准入制度。旗县区卫生局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原则,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对村卫生室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村卫生室主要承担农村常见病诊治、疑难病人转诊、预防保健和健康宣传等工作,要通过对行政、业务、药品、财务等四方面的统一管理措施,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监管作用。

三是规范卫生服务行为。旗县区卫生局要制定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规范乡村卫生人员的服务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责任感。

四是统一药品购销和规范用药。旗县区卫生局逐步推行药品统一配送制度,村卫生室用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但代购方不得以谋利为目的;根据自治区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村级医疗机构的基本用药目录,规范用药行为,确保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五是规范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各乡镇卫生院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通过例会,以会代训,监督管理,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与乡村医生的联系。

六是逐步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可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乡村医生共同完成农村居民健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掌握医疗卫生服务对象,拓宽卫生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为促进乡镇卫生院自我发展打下基础。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更需要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控应对能力。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格式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农村卫生与健康

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Word 文档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卫生与健康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