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跑冒滴漏管理规定0704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跑冒滴漏”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为加强公司生产装置“跑冒滴漏”的管理工作,减少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避免跑、冒、滴、漏,发生事故,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安全稳定生产,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工艺、设备和消防系统。 2 职责

2.1 **部为“跑冒滴漏”管理单位。

2.2 运行部包括生产一部、生产二部、生产三部、生产四部、储运部、公用部、汽电部、检验中心。

2.3 各运行部负责本部门负责的工艺管道、设备、消防系统“跑冒滴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内容

3.1 “跑冒滴漏”的定义、分级及主要危害

3.1.1 “跑冒滴漏”是指工艺介质的空间泄漏(外漏)或者一种介质通过连通的管道或设备进入另一种介质内(内漏)的异常状况。

3.1.1.1 跑:化工或油品原料、中间品或成品等液体和气体从容器或管道里溢流出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管道和容器破裂、进出口阀门开关失灵。

3.1.1.2 冒:主要是指容器里的液体冒出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容器的出口和进口的流量调节没有控制好,盛装液体时,该关的没有关;该排的未排,导致液体从容器中冒出。

3.1.1.3 滴:在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管道与管道、管道与容器、管道与阀件等接口处,以及管道、容器、阀件等因自身密闭性能差造成物料渗漏。

3.1.1.4 漏:一般是指容器的密闭性不好,或者是阀门开关未关闭到位、阀体存在缺陷,导致液体或气体从缝隙或裂口、裂痕处流出。

3.1.2 根据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油品、易燃易爆粉体“跑冒滴漏”可能导致的结果不同将“跑冒滴漏”为易燃易爆介质“跑冒滴漏”和有毒有害介质“跑冒滴漏”两种。易燃易爆介质“跑冒滴漏”可导致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有毒有害介质“跑冒滴漏”可导致职业病、中毒、窒息、死亡等事故。

3.1.3 液体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油品“跑冒滴漏”分为轻微级、一般级、严重级和不可控级四级。

3.1.3.1 轻微级“跑冒滴漏”:指静密封点的渗漏(无明显液滴)和滴漏(大于5分钟1滴)以及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5滴以内。

轻微级“跑冒滴漏”一般是因法兰密封面或垫片失效、阀门不严或密封失效或管线、设备上存在微小砂眼等导致的物料轻微外漏。轻微级泄漏因泄漏量少,冷却散发快,一般不会导致着火、爆炸等事故;轻微级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轻微污染。

3.1.3.2 一般级“跑冒滴漏”:指静密封点泄漏的液滴小于0.5滴/秒,但尚未形成连续液滴的状态,或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5滴以上。一般泄漏会形成累积,落到高温管线或设备上可引起冒青烟或小火,短时间内一般不会造成较大危害;一般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较小污染。

3.1.3.3 严重级“跑冒滴漏”:指静密封点泄漏的液滴大于等于0.5滴/秒,并达到了液滴成线的状态,或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10滴以上。

严重泄漏可能会引发火灾,并导致周边管线、设备损坏,从而导致更大的火灾事故;严重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污染。

3.1.3.4 不可控级“跑冒滴漏”:指因为密封失效或者管线设备严重腐蚀穿孔、断裂导致的危险化学品突然间大量泄漏的情况。不可控泄漏会因泄漏介质或周边环境不同导致重大火灾、爆炸、人员窒息、中毒死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特别严重时,还会对周边居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造成严重威胁; 不可控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严重污染。 3.1.4 气体危险化学品“跑冒滴漏”分为一般级、严重级和不可控级三级。 3.1.4.1 一般级:指管线、设备上有气体泄漏,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能够检测出,但尚未达到超标的情况。

一般泄漏短时间不会造成中毒、窒息或者爆炸等事故,但若不及时处理,则有可能导致泄漏增大,并引发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

一般内漏会导致高压侧气体介质进入低压侧介质中,并轻微污染低压侧介质。 3.1.4.2 严重级:指管线、设备上有气体泄漏,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检测,达到超标的情况。

严重泄漏根据泄漏气体的性质不同,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及空间闪爆事故;严重内漏一般会导致高压侧气体介质大量进入低压侧介质中,并污染低压介质,或者导致气体从冷却介质中突然析出,引起爆炸、人员中毒或窒息。

3.1.4.3 不可控级:指因为密封失效或者管线、设备严重腐蚀穿孔、断裂,致使气态危险化学品突然间大量泄漏的情况。

不可控泄漏根据泄漏气体的性质不同可造成剧烈闪爆、严重火灾、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等恶性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形成严重威胁,导致群死群伤或大面积人员中毒情况。

3.1.

5惰性气体“跑冒滴漏”分级参照危险化学品气体“跑冒滴漏”标准。 3.1.6 真空设备(管道)“跑冒滴漏”一般指空气进入真空设备(管道)内部,属于气体泄漏的一种。根据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分为一般泄漏和严重泄漏两种情况: 3.1.6.1 一般泄漏是指真空泄漏导致设备(管道)内真空度达不到操作要求,但进入设备内的空气对生产安全不构成威胁或设备内含氧量低于可构成爆炸环境最小含氧量的20%时(含),认定为一般泄漏。

3.1.6.2 严重泄漏是指真空泄漏导致设备内的含氧量高于可构成爆炸环境最小含氧量的20%时,认定为严重泄漏。

3.1.7 火炬系统内进入空气介质后的“跑冒滴漏”分级标准参照3.1.5。 3.1.8 易燃易爆粉体“跑冒滴漏”分为一般级、严重级和不可控级三级。 3.1.8.1 一般级:指易燃易爆粉体未明显从设备、管线中泄漏,但造成周边环境可燃易爆粉体明显堆积。

3.1.8.2 严重级:指易燃易爆粉体明显地从设备、管线中漏出,但并未达到该介质的爆炸下限且可燃易爆粉体堆积最大厚度小于5mm(受限空间堆积最大厚度小于2mm),或者泄漏堆积面积小于受限空间水平截面积的20%。

3.1.8.3 不可控级:易燃易爆粉体从设备、管线中漏出,并达到或超过该介质的爆炸下限或者可燃易爆粉体堆积最大厚度大于等于5mm(受限空间堆积最大厚度大于等于2mm),或者泄漏堆积面积大于等于受限空间水平截面积的20%。 3.1.9 内漏的分类及危害

3.1.9.1 阀门内漏:指因杂质堵塞、卡塞、阀芯磨损、内密封破损等原因导致阀门关闭不严,介质流量和流向得不到有效控制。

3.1.9.2 冷换设备内漏:冷换设备密封面或换热管、板因焊接质量、腐蚀造成开裂、断裂、局部减薄穿孔等,使得高压侧物料进入低压侧,污染低压侧物料。 3.1.9.3 介质互串: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在流程设置上均能够进入同一管道或设备中,实际操作中不允许同时进入或混合比例有严格限制,但因某种原因不同介质进入了同一管道、设备中或混合比例超标的情况。

3.1.9.4 阀门内漏、冷换设备内漏、介质互串可能造成非计划停工、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等。 3.2 管理要求

3.2.1 开工前各运行部门应组织编制详细的开工方案,对升温、升压等操作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下发工艺卡片,确保装置在开工和正常生产过程中运行平稳,避免大幅度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造成的“跑冒滴漏”。

3.2.2 各运行部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争取做到日常操作双人确认,关键操作两级确认,杜绝由于工艺误操作造成的“跑冒滴漏”。

3.2.3 各运行部要加强日常巡检,并确保巡检过程不走过场,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必要时加密巡检频次,尤其对易泄漏部位和重点设备要实施特保特护,避免“跑冒滴漏”出现、扩大。建立三级巡检制度,保证巡检质量和巡检覆盖面。 3.2.4 工务部对设备设施检查、维护,要制定严格的检修标准、周期和考核标准,落实责任人,检查、维护人员要按照既定标准认真执行,定检后要有验收,并做好定检记录。

3.2.5 工务部要加强设备防腐蚀管理,明确装置防腐蚀重点部位及监测方案,及时消除因设备腐蚀导致的“跑冒滴漏”事故发生。

3.2.6 工务部要确保腐蚀性设备设施上使用的配件和附件,要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用的检维修材料,在安装使用前要做好清洁工作,安装后要做好防腐工作,尽可能地避免“跑冒滴漏”事故发生。

3.2.7 工务部要加强密封垫“跑冒滴漏”管理,努力降低密封点泄漏率。 3.2.8 工务部和各运行部要建立现场维护数据库,对设备管线实行在线监控,并推广实施预知检修,预防“跑冒滴漏”的出现。对已经出现的漏点,要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处理,做到“小漏不过天,大漏不过夜”,同时,明确责任人。 3.2.9 工务部和各运行部采用先进技术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对一般“跑冒滴漏”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防置泄漏扩大。在危险化学品存在可能严重“跑冒滴漏”和不可控“跑冒滴漏”的场所,增加视频监视、检漏仪器,必要时可加设事故蒸汽、事故喷淋等连锁应急手段,缩短从“跑冒滴漏”到应急处置的时间。

3.2.10 公司公用工程介质(如水、汽等)的防“跑冒滴漏”日常管理参照上述要求执行;因公用工程介质大量泄漏导致生产装置局部或大范围停工的,参照危险化学品不可控级“跑冒滴漏”进行处理。

3.2.11 要结合安全信息化建设,把本公司所有火灾报警器、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的信号纳入进来,以实现对“跑冒滴漏”的实时监控。

3.2.12 HSE部应加强火灾报警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3 “跑冒滴漏”应急管理 3.3.1 HSE部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泄漏(指严重“跑冒滴漏”和不可控“跑冒滴漏”)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更具演练效果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预案。

3.3.2 生产调度室制定重要公用工程介质严重泄漏并影响到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时的生产处置方案,尽量减少公用工程介质泄漏所导致的装置大面积停工,防止在生产装置调整过程中发生次生事故。 3.4 考核

3.4.1 HSE部协同其他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各个运行部门的危险化学品“跑冒滴漏”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对该运行部的考核依据。

3.4.2 操作人员每日按时对本运行部的“跑冒滴漏”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现场检查表。各运行部每周进行一次“跑冒滴漏”检查,填写《“跑冒滴漏”检查记录》。HSE部每月进行一次“跑冒滴漏”检查。 3.4.3 考核细则

液体“跑冒滴漏”属于轻微级考核相应运行部门500元;属于一般级考核相应运行部门1000元;属于严重级及以上泄漏的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气体“跑冒滴漏”属于一般级考核1000元;属于严重级及以上泄漏的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3.4.4 由于严重级“跑冒滴漏”和不可控级“跑冒滴漏”及公用工程介质大量泄漏导致生产装置停工等情况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考核。 4 附则

4.1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部。 4.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跑冒滴漏

轮休规定0704[版]

跑冒滴漏排查

办公室日常行为管理规范0704

跑冒滴漏治理制度

跑冒滴漏治理制度

跑冒滴漏整改小组

杜绝思想上的跑冒滴漏

节约成本,歼灭“跑冒滴漏”

跑冒滴漏检查情况[优秀]

跑冒滴漏管理规定0704
《跑冒滴漏管理规定070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