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浇麦子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导读】十一月的气温已经很低了,特别是夜里,我们都带着棉大衣,带着马灯或者电筒。初冻的季节天黑的很早,五六点钟就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依靠马灯和手电筒才能模糊地看清眼前的一切。

我们北方种的麦子是冬小麦,冬小麦播种的时候是秋分左右,有句俗语说的就是种麦

子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就是说播种小麦必须抓住这个季节。秋天播种的小麦是要过冬的,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六月份就可以收获了。

小麦生长期间有两次浇灌是很重要的,决定着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一次就是在小麦越冬之前要浇灌一次,这次浇灌我们北方俗称叫冻水或者叫浇冻水。浇了冻水可以保墒,小麦的根不至于被冻死,这样麦子才可以越冬;否则小麦的根冻坏了,麦子也就死了,小麦自然是越不了冬的。再有一次就是浇小麦的返青水,一般在清明之前。我这里主要说小麦浇灌冻水的事情。

我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是生产队科技组的成员,小麦浇灌冻水自然跑不了我们科技组的。给小麦浇灌冻水是要在上冻之前的几天,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浇早了不行,浇晚了也不行,你决不能等到上冻了还在浇灌,这时候麦子早就冻死了。浇早了土壤里的水分也全消失掉了,达不到浇冻水的目的,也等于没浇灌一样。所以在上冻之前的那几天是很紧张的,我们科技组的白天干,夜里也要连轴转,一天24小时不间断。

说实在的,我最不喜欢夜里干活,休息是很受影响的,几天下来真有些吃不消。那时候我们用京密引水渠的水浇灌,京密引水渠附近有干渠和支渠,把水引过来再扬过来,我们那里有扬水站,叫二扬和三扬,一直把京密引水渠的水送到我们的田边地头。那时候的京密引水渠完成是用来灌溉的,不像现在是饮用水。浇灌小麦的冻水,地里是不能断人的,因为水是不等人的,需要人盯着,否则水就全部跑掉了。接班的时候回家吃饭,赶快吃完饭,赶快奔村子外边的麦田去接替还没有吃饭的人。

十一月的气温已经很低了,特别是夜里,我们都带着棉大衣,带着马灯或者电筒。初冻的季节天黑的很早,五六点钟就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依靠马灯和手电筒才能模糊地看清眼前的一切。手里还拿着铁锹,如果看见哪里跑水了就赶快过去用土掩上,防止水的流失。麦子都是一畦一畦的,要一畦一畦的浇灌,不能让水跑到其他的畦里去,串了畦就麻烦了。天很黑,在麦地里是深一脚浅一脚的,经常发生鞋子陷进泥水里的事情,真是难以自拔。干到了半夜十分人困马乏了,眼睛也睁不开了,到了后半夜找一个地方身上盖着棉大衣就倒地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会儿,感动身子下面的湿凉,水漫金山了,身上也湿了,冷得厉害。赶快起身,一看:原来的那畦麦子才浇了一半,水全跑到别的畦里去了,甚至跑到田边的马路上去了。

那边,生产队长就像救火队员,到处堵水。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子不知道自己睡了多长时间,队长找了我们半天,呼唤了我们半天,也不知道我们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只要在躺下一睡觉,漆黑的夜,那么广阔的田野,若想找到我们不是容易的。说实在的,我们年轻人本来就烦夜里干活,不得休息啊!如果我们能够躲得开生产队长,我们才不来浇冻水呢!记得那时候,我们吃过晚饭赶快告诉家里,不是说自己不舒服,就是赶快离开家,等队长到家里叫我们的时候,他根本找不到我们。这样就可以躲过一次夜里浇麦子的差事。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啊!

我家院子大,院子里种了半亩多的麦子,也赶上浇冻水。从生产队里借来很长的胶皮管子,从街上自来水接过水来,延伸到院子里,这样才能浇灌麦子。那时侯村子里不是家家都有自来水,自来水都在街上,我家院墙外有自来水,就从那里接;白天不行,只能晚上浇灌;因为白天各家各户都用水,只能利用晚上浇灌小麦。自来水不是很冲,不是一会儿就能够浇完的,我和弟弟两个人干,你睡一会儿,我睡一会儿,否则是支撑不住的。半亩地足足浇灌了一宿,很熬人的。那时侯粮食不是那么富裕,半亩地怎么也打个三四百斤麦子的,这样可以缓解家里粮食的紧张,因为母亲每年都是要借粮的。

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更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白面馒头好吃,是需要极大的付出的。所以这一生才知道农民的不容易。

割麦子

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

浇树的

浇树的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

麦子优美散文

《三袋麦子》教案

浇麦子
《浇麦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