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8: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鲁荣华 677300)

摘要:本文对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树立现代职教观、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创新办学模式、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大举措。2007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投入。然而,许多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陷入了学生“招不进来,分不出去”的困境。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就处于这种困境中。目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招生就业难、办学质量低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沧市基本情况

临沧市原为临沧地区,属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市,山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7.5%,2004年撤地设市。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西南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290.79公里。全市辖七县一区,国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6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5.72万人,占总人口的36.3%,年平均气温17.2℃。临沧市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目前,临沧以糖、茶、水电矿等产业为支柱产业。其中,临沧茶叶年出口量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临沧市又是云南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覆盖全市8县(区)、16万多农户、70多万蔗农。近几年来,又加大烤烟栽培、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教育事业上,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184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职业中学7所,各类在校生总人数35.57万人。

二、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办学规模发展迟缓

多年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较为普遍,职教“不规范”、- 1 -

“没前途”是普遍的社会认识,品行差、成绩差、落榜生是对多数职校生的一种偏见,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教育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高和职高比例明显失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笔者在双江县调查发现:2005年初中入学学生数为2946人,到了2008年6月参加中考的报名人数只有641人,加上分流到双江职教中心的312名学生,总共也才有953名学生,其中有1993名学生在初

一、初二就已辍学流失,而能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每年也就只有300多名学生。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只注重人力,不注重职业技能,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二)办学方向存在错位现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根据笔者调查,对口升学成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背离。如我市部分职业高中的多数优秀学生都被动员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2005年、2006年升学率高达80%以上;其他一些职高也在探索对口升学的路子,把对口升学作为学校的支柱之一。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多年来,我市财政为“吃饭”财政,能满足工资已属不易,对于学校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便无能为力。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仍然难以满足需要。由于经费不足,硬件缺乏,学校现有的设备老化,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因此,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公办一般在1000元/年——2000元/年左右,占全市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以上。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三年大约需要支出20000~25000元。高昂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

(四)专业设置僵化,师资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不高

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

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方法陈旧,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

另外,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专业实践经历, “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缺乏。笔者在双江职教中心调查发现,42名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有6人,只占教师总数的14.3%。近几年内,很少有教师参加过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培训,70%以上的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专业教师大多都是现学现“卖”,难以胜任相应的专业课教学,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偏低,严重脱离了现实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也就不容乐观。

(五)生源基础差,内部管理急待加强 当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存在农村生源比重高,生源整体素质较低的状况。这些学生大部分不仅文化基础知识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90%以上的职高学生都是农村生源,一些县级的职高农村学生比重更大。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给用人单位造成对职校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低。另外,我市的许多职业学校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落实、执行力度不够等弱点。因此,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学校声誉的下降,也加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最终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现代职教观

观念决定一切,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并努力使教师把这种观念内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兴教、依法治教的认识;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提高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另外,要树立现代职教观。树立现代职教观,还应该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深化学校改革。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政府仍然是投资的主渠道,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临沧市更是如此。我省的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曲靖麒麟职中、玉溪二职中、昆明市二职中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宏观上控制,微观上办学,可以由学校根据企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确定,让办学单位充分发挥自主权,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办学积极性。

(二)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1.政府应当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国家、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使经费得到落实和保障,从而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生活得到保障。职业学校所在当地党委、政府也应对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倾斜。例如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职业教育进入千家万户,使社会、家长及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愿意送子女到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部门应转移教育投资重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

2.学校自身要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自身义不容辞。中等职业学校应通过送教下乡、招生宣传、定期召开家长会及邀请创业成功的职校生回校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近几年来,我市双江县职教中心除了通过送教下乡和招生宣传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外,一直坚持举办“创业成功职校生谈职业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对在校生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吸引生源、巩固好在校学生努力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办学模式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就要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创新办学模式。

1.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这种办学模式是满足农村贫困学生学习、就业欲望的一种最好方式。2003年以来,双江职教中心对近百名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既巩固了学生,又让学生学到实践技能、得到就业锻炼,获得生活费。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结合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实行学分制管理,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方便面,吸引更多的贫困学生前来就读。

2.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技能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2007年3月,双江职教中心与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办学,招生数达376人,学校派出4名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辅导。目前,企业、学生及家长反映较好,办学效果显著。

3.校校联合办学。校校联合办学,在发挥本校优势的同时借鉴他校的长处和优势共同办学,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目前,我市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与本市、省内、省外的省部级重点职校和国家级重点职校等联合办学。例如,2002年以来,双江职

教中心一直与昆明市盘龙职中、安宁二职中及深圳市保安区西湘职校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补,学生毕业后全部在外推荐就业,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实训和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校乡联合办学。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下移,直接为农村培养人才。这种办学采取灵活学制,农、科、教结合,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学习和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2008年,双江县职教中心在忙糯、大文、帮丙及勐库四个乡镇试点,进行校乡联合办学,开办“农村家庭经营专业”, 招生人数达422人。目前,办学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生、家长及当地政府反映均很好,这种办学模式既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职业教育的政策,也是为“三农”服务,实现“兴村富民”工程的一大举措。

(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首先,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实行学校自主聘用教师制度,允许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内“培”、外“聘”等多种途径,充实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强化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等,加强教师培训、培养。第三,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充实到中等职业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习的制度,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再来教学、指导学生,以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紧缺的难题。

(五)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技术、练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主要目的。学生学技术、练技能凭借的是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没有设备的职业教育只能是画饼充饥。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职业技能实验、实训设备的配备建设。另外,职校也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另外,还要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003年以来,我市双江职教中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直以本县的多家汽车修理厂为实训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提高办学质量,首先要合理设置专业,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

才的需求,专业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专业的设置不但关系学生的前途命运,也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许多成功职校的共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按需设置。有些专业教材不宜统编,应体现企业性,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坚持实际、实用、够用的原则。另外,要加强管理。严格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力度,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只有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用得上,才能体现好的办学质量、学生才有好的就业渠道,才能引起社会关注、加深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目前,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初步摆脱了困境,步入了新的办学阶段。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下,通过广大职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开创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10.

[2]《云南省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云发

[2005]18号,2005.12.

[3] 朱兴德.重点职业高中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业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