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4:31: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发展到“金融百货公司”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金融创新发展很快。②金融服务发展迅速。③金融风险系统化。④金融产业集约化。

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国际银行业出现竞争新格局,国际银行业竞争激化,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务进一步交叉,传统的专业金融业务分工界限有所缩小,金融管制不断放松,金融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

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展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减少风险总量;多渠道获取利润;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符合金融市场的运作要求内在统一性。 2.如何认识现代商业银行的作用?

①信用中介,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的各种闲散的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他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②支付中介,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日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③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现或不完全提现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④金融服务

3.银行组织形式有哪些?近年来,银行控股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

(1)①单一银行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置机构。②分行制,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外,在本市及国内各地,普遍设立分行机构③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2)因为银行控股公司可以使银行更便利地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还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操作调节资本杠杆,相对其他的公司,可以投资风险更大的项目,因此银行控股公司发展会比较迅速。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上的好处,也能够规避政府对跨州经营银行业务的限制。

①联合经营获得规模效应 金融资产的强关联性和弱专用性,决定了其综合经营比其他行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控股公司结构正是发挥这一优势的合适载体。 ②在当前监管体制下规避风险

法人分业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可对关联交易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各金融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各子公司分别对自己的经营结果负责,盈亏的效果不会迅速传递给母公司,而是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4.分析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尽管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的仍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我国法律也没有明确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直接控股金融企业的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控股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控股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控股的工商东亚金融控股集团等。此外,也存在不被人们关注的以各种形式控股证券、保险、城市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民营企业也已经“下河淌水”有些商业银行也通过控股、参股的形式组建了子公司,向其他行业进行渗透。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 以金融机构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② 以投资集团为主体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③ 实业公司直接参股、控股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 ④ 地方政府通过对控股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进行重组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 (2)存在的问题:

①对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滞后,对其法律地位不明确,难以进行依法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监管一段的分割状态已难以适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②金融控股公司是多业组合、经营范围宽,其内部复杂的持股关系和资金往来,使管理复杂,由于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效率的风险管理能力,存在爆发高风险的隐患。

③信息披露情况不真实,集团成员间的内部交易往往夸大了集团的利润和资本水平,集团的净利润会低于各成员的利润总和。 ④存在较大的内控风险。一些企业集团控股下的金融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和权益,往往会受到母公司的侵权而牺牲子公司的权益,还会与被控股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不良的关联交易,其起点和终点都是靠银行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会使银行遭受巨额损失。子公司整合中的企业文化兼容问题。

目前系统内关联交易问题严重,资本金重复计算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杠杆比率过高,影响集团公司财务安全,庞大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使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难度加大,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危及我国的金融与经济的稳定。

5.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理由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1)政府之所以要对银行业实施监管,其原因在意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 首先,为了保护储蓄者的利益,因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储户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其次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何反应是中央银行关注的事情。最后,当今世界各国的银行业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的概念在延伸,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又使得银行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2)我国银行业监管趋势: ①强化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增加银行风险偿付能力我国监管部门将借鉴国际上资本监管改革的成果, 在资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时间表等方面完善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强化资本监管。这主要关注四点:一是最低资本充足率。二是逆周期缓冲资本。三是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四是超额资本。 ②实施动态拨备,加强银行拨备覆盖能力的监管。

③引入新的监管指标,完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未来几年,监管部门为完善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可能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方面的引入新的监管指标。

④保持对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规模和节奏一定的监管力度在未来几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⑤进一步加强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强化系统性风险防范 ⑥出台新的监管法规,促进银行业务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在银行业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⑦审慎监管,坚持有序推进银行综合经营试点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此,监管部门将基于审慎监管原则,在“风险可控”为前提,有序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

6.如何评价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怎样看待现行的监管法规?

(1)商业银行受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其监管目标可以概括为“高增长,低通胀”。而资本充足率要求是由银监会制定的,银监会唯一的目标,就是控制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系统风险”这两个本应统一起来的监管目标,却由相互独立的政府机构分别执行。监管机构并没有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共享、支持功能共享和定期沟通协调的机制,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当支付危机发生时监管合作模式的具体架构和程序,因此也回避不了监管重复和监管弱化问题。

(2)我国现行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1)银行监管法制体系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中,行政规章所占比例过大,法律层次和效率低下;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中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和不合理的地方;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制定的很多银行监管规章过于局限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上,而没有从提高监管质量的角度出发。

(2)立法上存在空白。监管法律制度由于受立法滞后性的影响,加之当前金融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客观上就出现了立法的空白,即金融立法的真空带。我国银行立创监管法律制度中,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的管理力法不够完善以及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制度存在缺陷等。

(3)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我国没有专门关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没有主动退市相关法规。

(4)银行业监管的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一旦出现危机,这些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的“合作”却不尽人意。

(5)银行业监管协调效率低、信息不畅,法律约束力不强。

7、银行资本对银行的经营有什么意义?

①资本可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以使银行的管理者能有一定的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了缓冲的余地②资本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③银行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他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了银行的实力④银行资本为银行的扩张,银行新业务,新计划的开拓与发展提供资金⑤银行资本作为银行增长的检测者,有助于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由此可见,银行资本的关键作用是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8、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资本数量不足②资本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③资产质量差,贷款存量不活④监管者的素质还不是很高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充实核心资本,建立与资产规模扩张相适应的核心资本补充机制 ①是财政增资方式。②是发展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上市募集资本金。③是商业银行加强自我资本积累能力。

2)增加附属资本,广开补充附属资本的渠道 ①是发展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和次级债务工具②是健全普通呆账准备金制度。③是建立健全非公开储备制度和资产重估制度。 3)加强金融监管。银监会的成立将在监管理念、制度、方式和技术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

①银监会可会同商业银行一道,制定一整套与我国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水平的程序和评估方法。 ②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及时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并派专人跟踪风险发展态势,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限期改善风险状况或减少风险资产。 ③评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监管部门所需的最低标准要求。

4)加强社会监督。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监管的要求,尽快进行有关信息的披露,以强化社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

5)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

9、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1)更严格的资本金要求

①提高最低资本要求②资本留存缓冲③反周期缓冲④从严资本定义。从严资本定义,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从严资本工具合格性标准。二是从严资本扣减项。 (2)杠杆率要求。提出了将引入与风险不挂钩的杠杆比率,作为对与风险相挂钩的资本比率的重要补充

(3)系统重要性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1%的附加资本要求,降低“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4)引入流动性监管指标。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

(5)过渡期安排。为了确保银行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通过调节利润分配、资本筹集等手段,以达到更高的资本要求,当然也是为了使银行能够继续放贷以支持经济稳定发展,安排了较长的过渡期。

(二)影响:(1)信贷扩张和资本约束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速,迅速的信贷扩张,势必会大大增加资本补充的压力。且为满足巴塞尔协议III关于流动性的有关要求,国内银行业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带来较大的冲击 (2)资本补充和估值偏低的矛盾。一方面因为业务发展需要,银行需要通过发行股份补充核心资本;另一方面,因为再融资又会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估值,增加融资成本,从而使中国银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满足监管要求和盈利能力增长的矛盾。巴塞尔协议重视流动性管理。银行会选择会倾向于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从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然而,为了实现通过再融资补充核心资本,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又不得不尽可能提升盈利能力,从而使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4)负债结构调整与网点数量不足的矛盾。对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因为网点数量不足,其吸收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存款能力不足,同业存款是其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会加剧其经营压力。 (5)表外业务发展与业务结构调整的矛盾。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将弱化贸易融资类表外业务、承诺类表外业务的相对优势。近几年,为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和避免同质化竞争,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提出要加快贸易融资等业务的发展步伐和结构转型步伐。

10、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进行银行间的并购?

(一)(1)成功案例——汇丰银行并购案例分析。汇丰银行并购成功关键在于银行本身资金雄厚,客户众多,而且汇丰制定了相当准确的战略。汇丰银行集团几乎落脚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分支银行超过8000个,成为了金融界最成功的银行之一。

(2)失败案例——UBS(瑞银集团)并购案例分析。瑞银集团(UBS AG)是由瑞士银行(SBC)和瑞士联合银行(UBS)于1997年底合并形成的,瑞士银行没有重视企业文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使得瑞银集团业绩下滑,公司面临严重的运营危机,案例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的整合,保留之前的员工资源。

(二)如何(1)并购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并购战略。大多数银行的并购战略都是想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规模、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提高自己的实力与同行竞争。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差异,在并购时上演银行应当慎重选择合适的战略目标,这一点很关键。

(2)在银行并购整合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是保留原有的员工和客户,员工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从瑞银集团并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瑞银集团没有正确处理员工去留问题导致了公司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银行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并购后的企业应该注重文化的整合,这决定了老员工的去留。

(3)并购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并购的速度。许多商业银行就是因为并购时间过长导致了失败,继而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影响并购效果。并购需要是并购银行与目标银行双方协商讨论,但可能会由于利益的问题,出现谈判破裂。

(4)并购中应当积极进行尽职调查。被并购银行往往会隐瞒一些质量较差的业务及一些资金为了提高并购价格,拖累并购银行,使其遭受损失。

11、你如何看待我国银行的跨国银行并购行为?

(一)动因:中国银行业并购的的局面是由法律、文化、道德、人才等方面决定的。如今国际银行并购的动机归根结底是银行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以扩大规模提高收入。 银行并购实质上是一种投资活动,最根本动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压力,具体而言:一是追求企业发展,二是追求协同效应,三是管理层利益驱动。

(二)问题

我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尚处在初级阶段,与国际间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相比,无论是在并购的频率、规模,还是在并购对象、区域的均衡分布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并购区域以亚洲为主,地理分布不够均衡。并购活动总体上多数集中在亚洲,在亚洲又多集中在香港

(2)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并购的主角,股份制银行较少 (3)并购仍以横向并购为主,业务多样化的程度不高

(4)并购对象的规模相对较小。我国商业银行早期的并购对象多为绩效较差、规模较小的银行 (5)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的经验不足。并购活动并不算多,并购目标的规模较小,以亚洲地区为主,银行间的文化整合难度相对较小,这导致我国银行在并购后的整合方面经验较浅。

(三)并购启示:为实现一个目标,中国商业银行业应该审时度势,冷静正确分析判断企业本身的情况和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为应对新形势与未来趋势打好基础,遵循成本--收益的基本原则,通过谨慎制定正确合适银行并购计划案和策略,不断推动我国金融业改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业并购的质量。 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域、谨慎选择并购对象、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四)并购影响①银行并购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②银行并购促进产业集中,使国际银行逐步走向垄断③银行并购引发的裁员影响就业形势④银行并购促进金融监管改革,加大了监管难度

12、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①各项存款是支撑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极为重要的来源,八成是资金来源于存款,也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尚未依赖被动负债转向主动负债,在这种局面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存款的竞争,只有争取到存款,才能维持资产的运营

②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储蓄存款的垄断型特征

③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和对存款的国度依赖并存,二者互为因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无法实现多元化,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存款发生流失,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业无法根据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客户资金需求的改变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

④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

⑤为了适应国际商业银行业的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单一的局面必须改变,适当增加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规模,既可以稳定资金来源,也可以协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

13、现金资产包括那些形式?银行保留各种形式现金资产的目的是什么?161页 ①库存现金,是银行为了满足日常交易之需而持有的通货。②托收中的现金,是在银行间确认与转账过程中的支票金额。③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④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存放在其他银行的存款⑤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他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保持清偿力

14、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有哪些?银行应该如何进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111页

(一)(1)一种是滞后准备金计算法,主要使用于非交易性账户存款准备金的计算;另一种方法是同步准备金计算法主要适用于交易性账户存款准备金计算。

(2)滞后准备金计算法,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同步准备金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以本期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

(二)(1)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的原则是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准备金的限额要求,否则将会面对金融管理当局的惩罚性措施。

(2)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需要提前预测在准备金保持期内的各种存款与库存现金的变化状况,根据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具体管理目的。

15、影响超额准备金的因素是什么?银行应该进行超额准备金管理?112页

(一)(1)存款波动,超额准备金保有数量与预期存款流出量为正相关关系。

(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贷款的使用范围

(3)其他因素,一是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二是同业往来的情况,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变化

(二)商业银行本着相对成本较低的原则核定必要的超额准备金保有数量。超额准备金不带来利息收入,保佑超额准备金等于放弃收入,这就是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因此,从节省机会成本的角度,商业银行应该较少保有超额准备金。但是,如果超额准备金保持不足,当出现流动性需要时,银行将被迫从货币市场以较高的成本和代价借入资金来满足需要,由此发生的较高的融资成本是低保有超额准备金的损失成本,商业就要在这两种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预测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头寸调度,以保持超额准备金规模的适度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短期证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中央银行融资,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以及出售其他资产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超额准备金头寸的调度与补充。

16、结合流动性管理的原则分析银行是如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的? 如何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1)进取型原则,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缩资产规模、出售资产,而是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 (2) 保守型原则。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采取主动负债的方法,而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3) 成本最低原则.流动性缺口的满足应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

(二)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②银行股票价格是否稳定③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以及其他负债是否存在风险溢价④出售银行资产有无损失⑤能否满足客户的合理贷款要求⑥是否频繁地从中央银行借款

17、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如何进行存款管理? 此观点值得商榷,尤其是在中国目前面临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

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限制在其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及吸收存款的成本和管理负担之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而如果超过这一程度和范围, 就属于不适度的存款增长,反而会给银行经营带来困难。因此,银行对存款规模的控制,要以存款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实际运用于贷款和投资为评判标准。

18、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可以实现许多重要的功能,获得收益,管理风险,增强流动性,管理风险资本,税收庇护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投资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银行从事投资业务的主要目的有:

①获取收益。银行通过证券投资可以获取利息收益或资本利得收益,从而增加自身的收入。

②保持流动性。现金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但却不能带来收益。银行保持一部分可销售性强的短期证券,既能带来收益,又可以随时出售,以满足银行的资金需求。 ③实现资产多样化,以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可以购买各种不同对象、不同地区的证券,用来分散资金风险。

④为银行提供一种逆经济周期的调节手段。当贷款需求扩大时,银行可卖出证券,扩大贷款,当贷款需求疲软时,银行可以买人证券,从而有助于稳定银行收入。 商业银行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投资的有价证券应保证高质量。证券的高质量是指有价证券流动性高、信誉良好、收益较高。这是进行证券投资的前提条件。

②投资的有价证券应保证分散性。一是证券种类应分散,银行投资于多样化的证券组合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二是证券到期日应分散。它能够避免投资风险并保证取得投资收益。

19、为什么大多数国家立法限制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投资于哪些证券品种?

(一)(1)因为商业银行实际上不能算是真正的投资机构,虽然商业银行主要目的也是以赢利为主,但实际上银行更注重的是保证资金安全,降低投资风险。所以政府都会出台政策干预商业银行对风险较大的证券市场过多的投入资金。所以商业银行会出很多的理财产品投入到证券市场,但是都要通过投资公司投资。而且需要向银监局报批

(二)简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

(1)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2)公司债券:公司为筹措资金发行的债券。

(3)股票:大多数国家禁止银行投资工商企业的股票,但随着银行业务的综合化,股票有可能成为投资品种。

(4)商业票据:安全性高,有利于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

(5)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对从事进出口等业务的企业提供的一种信用担保,可以增加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并增加银行收益。

(6)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资产证券化债券等。

我国商业银行可供选择的证券投资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国家特种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银行承兑票据。 20、银行进行证券投资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评价这些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存在个别投资证券或个别类别的投资证券的风险

内部经营风险是有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个人风险,财产风险,经营风险和责任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由于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引起证券持有人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流动风险

21、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1)流动性准备方法:证券投资应重点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简单地把证券分为流动性证券和收益性证券两类,流动性证券期限短、利率低、可销性强,收益性证券期限长、利率高、可销性弱。

(2)梯形期限策略:强调把资金均匀地投资于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并且每种证券的数量相等,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同时,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限证券带来较高收益。

(3)杠铃结构方法:把资金分布在短期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上,所投长期证券在其偿还期达到中期时就卖出,并将其收入重投资于长期证券;所投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补充需要,再投资于短期证券。

(4)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预测利率将上升时,银行更多地持有短期证券,减少长期证券;预测利率将逐步下降时,将证券大部分转换成为长期证券。

(二)(1)分散化投资法是指商业银行不应把投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一种证券,应当购买多种类型的证券,这样可以使银行持有的各种证券的收益和风险相互冲抵,从而使银行能够稳定地获得中等程度的投资收益,不会出现大的风险

(2)期限分离法是将前部资金投放在一种期限的证券上。如果银行投资的证券价格大幅度上涨,银行会得到很高的收益,但如果银行投资的证券价格大幅度下降,银行会损失巨大。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投资方法具有很大的风险,不能保证银行获得中等的程度的收益。但银行一旦获利,收益就也会很高!

(3)灵活调整法是针对分散化投资法和期限分离法在投资中资金转换灵活度差的特点,实施一种依据情况变化而随即组合,灵活调整的方式。完全是银行通过对各类证券收益曲线的分析,以及预测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相机作出投资组合的调整。这种方法主动性很强,灵活性大,如果预测准确的话,其收益率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但是这种方法的风险性也相当大,银行对证券收益曲线的预测必须正确,如果发生错误,银行所遭受的损失将是十分惨重。

(4)分散化投资法是指商业银行不应把投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一种证券,应当购买多种类型的证券,这样可以使银行持有的各种证券的收益和风险相互冲抵,从而使银行能够稳定地获得中等程度的投资收益,不会出现大的风险

2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的区别?

(一)存款流动性更强。银行定期存款可以随时支取,流动性强。只是提前支取不享受定期收益。而理财产品,是否能提前取现终止合同,要看理财产品合同上的相关约定。有的理财产品可提前终止,但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二)理财产品风险更大。银行定期存款无疑是风险最低的理财方式,主要风险来自于存款的金融机构破产。而理财产品风险与其投资标的密切相关,可能无法兑现预期收益,甚至可能有本金损失。

(三)理财产品收益通常更高。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由央行制定,存款收益是可以确定的。而理财产品有固定收益和非固定收益两类,非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要视投资表现而定。理财产品收益通常高于存款收益

(四)期限方面:储蓄存款除活期存款外,均具有严格的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非常丰富和灵活,银行甚至可以为大客户量身定制理财产品。

(五)办理手续方面:存款人到银行存款,无需评估是否合格。 投资人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要按照规定测评是否符合购买该款理财产品的要求,即是否为合格投资人,并且须签署相关投资协议

23、银行有哪些理财产品?

(一)根据币种不同分类

根据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外币、双币理财产品:

(1)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以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含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其他债券等)为投资标的,面向个人客户发行,到期向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2)外币理财产品首先要求投资者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然后以外币的形式投资于国际市场上的外汇及衍生品市场。

(3)双币理财产品是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的简单组合,其突出的特点是在预期收益率上,划定了一个收益率的浮动空间。

(二)根据投资期限分类

按照投资期限的长短,把银行理财产品分为1个月以内、1至3个月、3至6个月、6个月至1年、1年以上几个期限。

(三)根据收益类型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1)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2)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四)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分类

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Ⅱ型产品

(1)债券型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从风险角度来讲债券型理财产品属于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2)信托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信托产品,因信托产品目前在国内执行刚性兑付的行业规则,因此属于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3)挂钩型理财产品也称为结构性产品,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各种金融工具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金融产品。为了满足投资人的需要,这类产品大多通过优先、劣后的构架设计成保本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4)QDⅡ型理财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投资人委托被监管部门认证的商业银行,把资金用于境外投资,一般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属于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24、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的作用有哪些?

(一)首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传统个人理财服务不同,是该服务在我国发展衍生出的特有业务。

(二)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一市场的整体状况都未曾被清晰的刻画,所以各种监管政策,往往都是针对市场上暴露出的问题而制定,具有“亡羊补牢”的特点,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第三,理财产品为检验传统银行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通过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刻画出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模式。

(五)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理财业务是巩固高端优质客户、争夺客户资源的利器。中高端客户,更看中银行包括理财业务在内的综合服务水平,以达到增加资产收益,拓宽投资渠道,降低了通胀影响的目的。

二、理财业务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增加利润来源的方式。理财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较为稳定的中高端客户群,由此带来理财产品销售收入及其他中间业务领域收入的增长逐步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理财业务也成为与客户积极开展多领域合作的抓手。

三、理财业务是夯实客户基础、稳存增存的有效途径。在紧缩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理财产品能够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进而打造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有效地稳定客户从而稳定、增加其在我行的存款。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发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整收入结构与开展业务创新的着力点。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理财业务的发展也为培养高忠诚度的客户、银行与客户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银行的经营形成了正面影响。

25、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表外业务?215页 (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

(2)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3)转移和分散风险

(4)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5)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6)科技进步推动了表外业务发展

1、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行的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边际利润,使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获利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

随着银行成本增加,收益下降,单纯的传统业务已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和银行收益的保证。如果要在不增加或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多元化、国际化的服务,表外业务因具有低成本和提高资产报酬率之功效

4、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直接以机构投资者身份与经纪商进行股票和债券交易,不再完全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为了竞争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表外融资技术,如贷款出售、发行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增加其资金来源。

5、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拓展,是其银行经营国际化、资本证券化、业务表外化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6、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如何?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一)(1)业务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入推进,监管部门逐步放松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制,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2)创新类业务较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咨询顾问类、投行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发展明显不足。

(3)收入贡献能力较低。从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构成情况来看,利差收入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表外业务对收入的贡献能力还比较低。(4)品牌效应较为明显。国有大型银行由于客户基础扎实、网点布局密集、资本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结算渠道通畅、融资便捷性好,具有较高的品牌声誉度,表外业务市场占有率较高。股份制银行由于经营机制较为灵活,产品创新较多,市场占有率上升较快。

(二)(1)规避资本管制,提高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注重发展对资本没有要求或对资本要求极低的表外业务,使商业银行在不增加资本金甚至减少资本金的情况下,仍能够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2)优化资源配置。扩展业务范围

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创新的表外业务,而且还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非信用业务

(3)适应环境变化.转移经营风险

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在减少,存贷利差在缩小,同时面临着多种风险。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则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商业银行经营资产业务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都有很好的作用

(4)增加资金来源,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

借助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扩大银行的顾客群,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扩大商业银行利润。

27、商业银行的风险有哪些?

(1)信用风险:指因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或履约能力的下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2)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的亏损风险。

(3)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流程、人员行为和系统失当或失败,以及由于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紧急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5)国家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6)合规风险:指因违反法律或监管要求而受到制裁、遭受金融损失以及因未能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或相关标准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7)声誉风险:简单的说,企业声誉就是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美誉度、知名度与忠诚度,它能够给企业创造丰厚的价值,制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任何有损于企业声誉的事件都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来说,声誉风险是其最大的威胁。

(8)战略风险:由于战略决策失误或战略实施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28、商业银行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1)风险预防。防患于未然。(2)风险规避。在银行经营过程中,银行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3)风险转嫁。通过某种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把风险尽可能地转移出去。(4)风险抑制。在承担风险之后,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关注,注意风险不良因素的信号,在风险爆发之前采取措施防止风险的恶化或昼减少风险损失。 (5)风险补偿。银行必须有一种风险损失后的补偿措施。

29、查找某一银行最近3年的财务报表,分析盈利情况的变化及原因 招商银行(600036) 财务报表分析

(一)招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2.31亿元,同比增长6.84%;(1)利息净收入674.77亿元,同比增长1.39%;(2)上半年公司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54.42亿元,同比增长20.90%;(3)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40.24%,同比提升4.15个百分点;(4)营业净收入1133.94亿元,同比增长8.63%。

(二)(1)规模增长与非息收入驱动业绩:一方面由于增值税价税分离导致账面净利息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受市场利率下降影响,同业资产收益率较上年末下降较快,降幅1.27个百分点;结算清算手续费及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的快速增长。 (2)不良生成趋缓,拨备充实:商银行加大对公贷款结构调整,压缩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风险行业贷款,重点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战略新兴行业;采取“名单管理、刚性考核”等措施,加大对小微风险贷款、压缩退出行业、大额预警客户等八大重点领域风险贷款退出力度,为稳固全行资产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零售金融地位凸显,集约经营优势呈现:进一步凸显零售金融的战略地位,公司和同业金融要支持配合零售金融,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4)盈利结构趋于完善,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高

(5)在贯彻“轻型银行”方面成效显著,资本消耗在下降

30、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结合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

中国的商业银行2016年总体资本充足率一季度13.37%,二季度13.1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季度10.96%,二季度10.69%。一级资本充足率一季度11.38%,二季度11.10%。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一季度20.38%,二季度20.75%。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总体水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大,资本吸收不足。 (1)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资产

提高这个比率的办法也就是,增加分子、控制分母。即: ①分子对策,即提高资本总量,如采用内源资本策略(留存盈余、股息政策)和外源资本策略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次级中长期债券)来提高资本总量;②分母对策,即压缩银行资产规模调整资产结构

(2)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强化风险管理,增强自我积累能力。一方面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中的一般准备也是附属资本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专项准备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同时强化内部约束和风险管理,控制不良贷款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不仅可以加强自我积累能力,增加盈利,还可以减少专项准备,间接增加资本净额,提高资本充足率。

(3)发行可转债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

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利润分配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所受的制约因素较少,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尤其是在银行因快速扩张而暂时出现资本充足率下降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发行次级债券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资本扩充方式,但主要还是补充资本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4)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风险加权资产

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则是把风险权重较高的贷款和其他资产转化为现金,降低资产方的风险水平和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从而降低对资本的要求,相应提高资本充足率。

31、分析银行存款与余额宝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余额宝的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和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异同

区别:(1)收益率。从收益上来说,余额宝利率比银行活期高很多.即使现在已经比半年前的收益率低了三分之一,依然是银行利率的十几倍。

(2)灵活性。银行存款存活期,随存随取,但是利息非常低。若要想有较高点的利息,就存定期,但急用时不灵活。余额宝兼顾灵活性且保证较高的收益,随存随取,利息比银行定期存款要高。

(3)风险性。存银行没有任何风险,有的风险就是货币贬值的风险,因为CPI在不断地上涨。余额宝的风险比银行存款稍高一点,但它是这种货币基金的构成,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是风险极小的;余额宝最短投资期限是一天,所以当利率太低的时候你随时可以把钱转出来,从这角度来说风险也是很低的。 相同点:都是通过存款定期付利息来吸收存款,并将吸收的存款用于投资赚取利润

(二)产品设计:①降低准入门槛,零元起投,随时可投 ②收益随时兑现,降低投资人收益风险和交易成本 ③场景完美契合,支付场景、消费场景最有效结合在一起

④依托支付宝强大的支付体系,建立长尾效应,集合广泛余额零散资金

(三)营销策略

①奉行市场挑战者的竞争战略。具体措施为实行低价策略,即不收取手续费服务费,以价格为主进行进攻,同时辅以海量的广告宣传拉拢用户。 ②宣传及时性奖励模式在金融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下,余额宝对收益的宣传采取及时性奖励模式。用户只需安装支付宝钱包,便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收益情况。

③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宣传。在宣传推广中,余额宝对因网络交易出现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提供全额赔偿,余额宝旨在提供一种高流动性,低风险,但却能获得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目的是吸引大量年轻时尚的消费者以及较为厌恶风险的散户投资者

(四)银行应对策略

①尽快推出针对性产品,分阶段选择实施。银行必须根据居民对这类业务的接受程度和步伐,以略微领先的进度向短期内很可能会流失的客户推广自身推出的类似产品。

②积极调整其他负债业务和理财业务的流程和模式。研发出来的产品必须简单易懂,易于操作(购买)。 ③对个人金融业务的战略调整做好准备

④设立专业的团队或部门为此类投资产品答疑解惑。

3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一)风险:(1)信用风险:①被迫违约。实际支付能力下降,无法继续正常向商业银行按照规定还本付息②理性违约。当房价迅速下跌或利率上升幅度较大,继续还款的成本大于放弃还款的收益,借款人会理性违约。③提前还款。提前还贷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损失原合同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得遭受为还贷资金寻找合适投资渠道的损失。④恶意骗贷。一种欺骗行为,主要是指导开发企业以本单位职工及其他关系作为购房人,借购房之名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

(2)抵押风险:①抵押处置风险。当抵押物变现渠道窄、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顺利、足额、合法变现,就会遭受抵押处置风险。②抵押物价格风险。包括抵押物价格市场风险和抵押物价格人为风险。前者是指抵押物因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房屋自然磨损而导致抵押房屋价格下跌的风险。后者是抵押人在其抵押期限内对房屋的损坏造成抵押物价格下降,或者由于估价人员因其过失或故意过高估价抵押物而产生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甚至出现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导致银行收不抵支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住房贷款债权不能及时足额变现遭受的利益损失。

(5)管理风险。第一,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存在重业务拓展、轻业务管理的冲动,不计风险代价抢占市场份额。第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运作中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合理评价标准和业务流程。第三,熟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专家人才匮乏,管理经验和人员的培训跟不上业务的快速发展。第四,个人信用信息基本属于封闭状态,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个人的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缺乏统一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6)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7)国家政策风险。出现泡沫和经济过热,与调控宏观目标相违背时,政府会采取房地产调整政策,房地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收缩,使商业银行面临政策风险。 (8)法律制度风险。目前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没有针对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

(二)防范

(1)加强银行放贷的操作和流程的管理,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①贷款前,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咨询体系。以确保借款人充分了解住房抵押贷款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违约等造成的后果。

②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实行科学严密的贷款审核程序。主要是考察以下因素,首先是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其次是审查贷款抵押品即住房的当前状况和实际市场价值;再次,调查申请人的信用状况。

③发放贷款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住房抵押贷款形式。在国外普遍开展的住房抵押与住房储蓄相结合的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与住房建设基金相结合的住房抵押贷款,可调整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期限、首付额等,分期偿还抵押贷款等,我国银行可以借鉴。

④贷款后,商业银行应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监控借款人财务状况的信息系统。利用业务处理系统每天监测报表,一旦出现逾期贷款,就可以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逾期的继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变化较大,因此要对借款人的财务变动状况进行跟踪监控。

⑤违约时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违约处理机制。当借款人不能按照贷款合同如期偿还贷款本息时,贷款机构会按照合同进行违约处理,并在贷款期间进行监督,及时发现贷款的逾期和违约,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2)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预警系统,防范市场风险

①建立风险预警的数据库,从各个方面取得数据,不断积累和完善数据的收集整理,为模型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开发合适的风险预警模型,对预警区间、警戒线以及指标权重、概率密度函数等设置合理参数。

③建立快速反应和预控机制,对风险预警系统显示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和化解。

(3)加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

①开发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其利率根据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而作周期性调整,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的匹配状况,把由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上升的风险转移给贷款人,同时也把由借款人承担的利率下降的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

②开发固定利率抵押贷款。这是在抵押贷款合同所规定的还贷期限内,贷款利率固定不变的抵押贷款方式。如果商业银行能够通过获得固定利率资金来源与贷款相匹配,可以避免相应的利率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③进行套期保值。如可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交易所期权进行短期利率风险管理。

④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二级市场。通过该市场,商业银行可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形成债权出售,换取贷款资金或流动性高的短期债权,提高流动性。

(4)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转移机制

①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保险机制。金融机构可利用各类保险业务品种来分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②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将流动性低,但能产生预期资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成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5)加快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完善运作机制

除了完善刚开始建立的个人信用系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建立对借款人资信状况进行评估的方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分标准,以控制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服务质量。

(6)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制度环境

33、商业银行如何发现不良贷款的信号,如何控制不良贷款的损失?

(一)通常,银行贷款人员可以从以下一些表象中分析是否会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1)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2)从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预警信号;3)在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的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4)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信号。

(二)对于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不良贷款,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扩大,减少风险损失,并对已经产生的风险损失做出妥善处理。

(1)督促企业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银行一旦发现贷款出现了产生风险的信号,就应立即查明原因。对于已经到期而未能偿还的贷款,银行要敦促借款人尽快归还贷款。必要时,可从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扣收贷款。

(2)鉴定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常见的措施有:贷款展期,借新还旧,追加新贷款,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作出限制性规定,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银行应根据企业重组的不同形式,明确并落实相应的债权债务 (4)依照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 (5)呆帐冲销。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商业银行复习

复习思考题(推荐)

金匮要略复习思考题

基础课复习思考题

原著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

营销复习思考题

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
《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