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Chap1

商业银行的发展

1)职能分工型模式:又称英国模式,也叫传统式商业银行,以英、美、日为代表 。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主要融通短期商业资金,其理论依据是传统的“商业放款论”,也叫“实质票据论”。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自偿性贷款。

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是最早建立股份制的国家,所以英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募集。

2)全能型模式:又称德国模式,也叫综合式的商业银行,以德国、奥地利、瑞士为代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甚至投资于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替公司包销证券,参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并为企业并购提供财务支持和财务咨询的投资银行服务。

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最基本的职能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的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各经济部门。 支付中介职能:最早产生的职能 信用创造职能:特有的职能

在非现金结算与部分准备帐制度下,通过存、贷款的反复运用,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创造出数倍的派生存款。

金融服务职能:提供各种资金融通服务 政策职能:是宏观调控的工具 经营特点

P11

1、高负债率:90%以上。

2、高风险:P

11、P

12、P

216、P240 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国家风险(包括政治与经济风险)、竞争风险等。

3、盈利性差

原因:薄利多销; 经营成本越来越大;

银行业对经济的周期波动非常敏感。

4、管制严格

经营管理目标(原则)

( 一)安全性 指商行避免和承受经营风险损失的能力,即保证资产免遭损失。 Measure (1)合理计划长期贷款和投资的总规模与期限结构,尽可能与负债的规模与结构相匹配,从而保持银行的清偿力。

(2)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分析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避免信用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3)注重扩大自有资本的比重,防止挤兑风潮冲击。 (4)尽可能保持一定比例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建立分层次的现金准备。 (一线准备、二线准备) (5)加强对市场利率、汇率的预测,减少利率或汇率的变动对银行资产的影响。 (6)强化内部管理,谨防金融犯罪。

(二)流动性 资金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Measures (1)负债流动性:通过创造主动负债的方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随时筹措到必要资金。 (2)资产流动性:则主要是通过建立分层次准备金形式实现的。(一线准备、二线准备)

(三)盈利性 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获得最大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目标要求。 Measures(增收节支)

盈利=营业收入﹣营业支出 (1)增加收入

①提高贷款利率;②扩大贷款数量;③促进银行证券行市上升; ④增加各种服务手续费;⑤增加资本积累,推进设备更新。 (2)减少支出

①降低负债利息水平;②降低各项管理费用:固定成本;流动成本; ③谨防事故、差错和其他损失;④降低机会成本。 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

P12 总分行制(Branch Banking);单一制银行(Unit Banks)

持股公司制(Bank Holding Company);连锁制银行(Consolidated Banking) 第二章

银行资本的构成

银行资本的一般来源:

1、商业银行创立时所筹措的资本(外源资本);

2、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一部分(内源资本)。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规定 核心资本

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公开储备:资本溢价、未分配利润(即留存盈余)、法定公积金等。 附属资本:

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 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税前提留);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权(全资子公司的)

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贷款和投资损失准备金);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资本的扣除项: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银行机构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新协议对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核心资本资本比率≥4%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 ×为市场风险配置的资本+12.5 ×为操作风险配置的资本) ×100% 总资本比率≥8%

总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 ×为市场风险配置的资本+12.5 ×为操作风险配置的资本) ×100% 巴塞尔协议Ⅲ: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由4%提高到6%; 银行资本管理策略 (我国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银行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是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前提和条件。

银行负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负债是指除银行自有资本之外的一切资金来源,包括资本期票和长期债务资本等二级资本的内容;狭义负债则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有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结算中的负债构成。

存款负债:被动负债;借款负债:主动负债;其他负债:临时占用的资金 创新型存款

70年代以来出现的变相付息的支票存款帐户

1、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 NOWs帐户P50 含义:它是一种以支付命令书代替支票的存款帐户,客户随时可以开出支付命令书办理提现或对第三者支付,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

适用范围 (1)从事宗教、教育、慈善事业或其它类似业务;

(2)不是为了盈利。 (3)存款准备率 1984年以后,与活期存款相同。

2、自动转帐服务帐户

P50

ATS帐户

包括两个帐户:储蓄帐户和余额为“1$”的支票帐户,客户的资金都存在储蓄帐户以取得利息收入。客户与银行事先要订立协议,当客户开出支票向银行提示取款时,银行可自动按协议所规定的金额,从储蓄帐户划拨到支票帐户以偿付所开出的支票金额。

3、货币市场存款帐户 MMDA P50

平均存款余额在2500美元以上者,其利率由银行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如果存款平均余额低于2500美元,则适用NOWS帐户的最高利率。

存户可以不受限制,没有最短存期限制,但客户提款必需提前7天通知银行,企业存款人每月可办理6次自动或电话转帐,其中3次可用支票办理。个人不受限制。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

(一)CD的特点:(1)面额大且固定;(2)既可采取记名式,也可才采取不记名式; (3)一般可转让流通;(4)期限短:平均为4个月左右,最短为14天; (5)利率可浮动也可固定。

(二)CD的发行与流通

(1)发行方式与价格:批发式发行、零售式发行;平价发行。 (2)流通方式与价格:流通方式:交付转让、背书转让

5、个人退休金账户 IRAs

所有工资收入均可开立

中低收入者及未被其他退休金计划包括在内的高收入阶层

2000美元免税优惠 支付利息较高,一定年龄后才可取款

形成银行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6、股金提款单帐户

SDA P50 存款:以认购股金的形式出现。

对第三者支付:采取签发提款单的形式。

7、投资帐户IA 账户存款主要投资于共同基金和年金计划

但不享受存款保险的保障

8、特种储蓄存款

针对客户某种特殊需求而设计的存款创新工具 非存款性/借款资金来源P56 向央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 同业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证券回购;

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发行中长期债券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及相关概念

1、利息成本:不变利息、可变利息

2、营业成本:花费在吸收负债上的除利息之外的一切开支。包括广告宣传费、工资薪金、折旧摊提额、办公费等。

3、资金成本=利息成本+营业成本

4、可用资金成本:银行可以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的成本。

5、有关成本:与增加负债有关而未包括在上述成本之中的成本——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风险成本:负债↑,使资产、资本风险↑的成本。

连琐反应成本:对新增负债的成本支出导致原有负债成本增加。 6、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存款资金总额

7、可用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可用资金总额

或=资金成本率/可用资金率 第四章 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 现金资产的构成

狭义:指银行库存现金;P74 广义:包括现金和准现金:四部分构成

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托收中的现金;存放同业存款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对银行流动性需要的预测,事实上就是对银行资金头寸的预测。银行资金头寸或流动性准备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银行存贷款资金运动的变化。任何存款的支出和贷款的增加,都减少头寸;反之,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则会增加银行的资金头寸。 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方法

1、资金结构法:通过分析存贷款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

2、因素法:通过分析影响存贷款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预测存贷款的变化量,进而测算出流动性需求净值。 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1、适度存量控制原则:包括总存量适度、存量结构要合理。

2、适时流量调节原则:根据现金流入流出的变化不断调整流量。

3、安全性原则:防止被盗被抢、自然灾害、内部操作失误、甚至挪用、贪污。 由于不同的现金资产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其管理也有所不同。 可用头寸:是指扣除了法定准备金以后的所有现金资产。

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可贷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它来自于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满足清算需要限额后的余额。

第五章

贷款种类及政策管理 贷款程序 P108

1、贷款申请;

2、贷款调查与贷款项目评估;

3、贷款审批

4、贷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

5、贷款发放;

6、贷后检查;

7、贷款的回收

贷款政策 含义: 确定资金的运动方向,控制和调整贷款的规模和结构,管理信用风险,为信贷部门提供指导的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贷款政策的内容

P107

1、贷款业务的发展战略

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

3、贷款的期限和品种结构

4、贷款发放的规模控制

5、关系人贷款政策

6、信贷集中风险管理政策

7、贷款定价:贷款利率、承诺费、补偿余额、隐含价格。

8、贷款的担保政策

9、贷款档案的管理政策

10、贷款的审批和管理程序

11、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

12、对所有贷款质量评价的标准

13、对不良贷款的处理 贷款价格构成:

(一) 贷款利率:贷款利息与本金之比,是贷款价格的主体

(二) 承诺费:使之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在最高贷款限额内可使用而尚未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三) 补偿存款余额:是指银行要求借款人在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的同时,应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的定期存款。实际变相提高了贷款利率。

(四) 隐含价格:是指贷款价格中的一些非货币内容。 银行贷款信用分析(6C评估法):

借款人的品德;资本;能力;担保;经营环境和事业的持续性

五级分类法就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不良贷款是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的总称 不良贷款的控制与处理:

(一) 银行向企业注入一笔新的资金

(二) 贷款展期

(三) 借新还旧

(四) 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五) 追加贷款担保

(六) 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

(七) 冲销呆账准备金

信用风险防范(分散、补偿)(第九章)

银行投资的对象P139-142

(一)政府公债 中央政府债券

(1)国库券:①短期无息不记名公债。 ②发行方式与价格:招标制、折价(贴现)发行。 (2)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有息公债,平价发行

3、地方政府债券

特点:可以不缴国家所得税,大部分也免征地方所得税;是按票面值出售,标明利率。

4、政府机构债券:收益率高,比中央政府债券要高

(二)公司债券:

1、特点:①多为长期债券;②多半每半年付息一次,最后一次还本。

2、种类: 信用债券、抵押债券、可转换债券、收益债券(公司有盈利才支付利息)、认股权债券(可凭附带的认股权证,在一定时期按约定价格购买股票,以获得超过市价的收益)、分期公司债券(分期发行并按顺序于每期到期日支付固定的金额,该类债券,有的利息相同,但发行价格逐步降低;有的发行价格相同,但利率逐步提高)

(三)股票:普通股和优先股

普通股:普通股股东平等地享有经营参与权、利润分红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和新股优先认购权。

优先股: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上优先于普通股的股东。A股、B股、H股、N股 此外:还可投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回购协议、央行票据、创新的金融工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可供选择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特种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银行承兑票据。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1)系统性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是指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风险。其来源可能是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多种外部因素。系统性风险波及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所以是不可能采用投资组合法加以分散的。

(2)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存在于个别投资证券或个别类别投资证券的风险。它主要来源于个别证券本身的独立因素,如财产风险,信用风险等 .

2、内部经营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经营风险是由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个人风险、财产风险、经营风险和责任风险(产品不合格、污染等承担的责任)。

外部风险是指由于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引起证券持有人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济衰退等导致证券市场波动)、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一、分散投资法

p144

(一)分散投资的内容

1、分散投资对象:证券种类分散、发行者所属行业分散、发行公司分散。

2、分散投资时机:投资资金分次注入。

3、分散投资地域:

4、分散投资期限:

(二)分散投资的方法

1、有效证券组合投资法

(1)含义: 所谓有效证券组合,是指在投资金额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投资收益与其他组合相同,但承担的投资风险却较低,或承担的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却较高的组合。

2、梯形投资法

(1)含义:将全部投资资金平均投放在多种期限的证券上的一种证券组合投资方式。 10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

100万

一年期

二年期

三年期

四年期

五年期

新五年期 (2)好处:

第一,此法简便,操作容易;

第二,由于每年证券投资数额固定不变,且不需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而便于投资管理;

第三,能使银行获得多种证券的平均收益率,有利于保持银行的投资收益稳定。

(3)变通:当市场利率变动表明重新安排证券到期期限会增加收益或减少损失时,就重新安排证券的到期期限。比如,当短期利率上升而导致短期证券行市下跌时,银行就把因证券到期收回的资金用来购置短期证券,而不是再投放于长期证券。否则做相反的操作。

二、期限分离法

1、杠铃投资法

(1)含义:商业银行将全部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短期和长期证券上,以获取流动性和收益性,而极少投放于中期证券的一种投资方法。

投放于长短期两种证券的资金也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市场形势做出确定,同时,还要视市场利率变化、证券行市涨跌情况进行调整。如果预期短期市场的利率会下降,短期证券的价格将要上涨时,就把投资重点放在杠铃的短端上。同样,当预期短期市场利率将上升,短期证券价格将下降时,就把投资重点放在杠铃的长端上。

(2)优越之处: 第一,它克服了梯形投资法的僵硬性特点,在长短期证券的买卖数量方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投资灵活性;

第二,它使商业银行经常持有相当数量的短期证券,可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要。 (3)要求:能对利率走势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效果。

2、短期投资法,把资金全部都用于购买短期证券,可使银行的流动性需要较好地得到满足,但不易获得较高的收益。

3、长期投资法,是指将投资资金都用来购买长期证券,而对短期证券则不过问。可使银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不利于保持较强的流动性。

三、灵活投资法(收益率曲线法)(与杠铃投资法的区别在于资金全部发生转移)

四、固定模式投资法(或称公式投资法)

五、债券转换策略

狭义中间业务与狭义表外业务的比较第七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狭义中间业务与狭义表外业务的比较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狭义中间业务狭义表外业务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

都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

联具有基本相同的收入形态务,即广义的中间业务。

系中间业务的种类

在外延上具有交叉性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广义和

任何时候都不列入形成或有资产属性不同狭义概念的区别,按照是否构成银行资产负债表或者是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以将表外业业务范围较窄,但有范围不同业务范围广区扩展的潜力务分为两类:

别不动用自己的资金;风险较大(巴林银行的(1)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 风险程度不同风险较小倒闭)也即狭义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担

监管程度不同适用备案制适用审批制保、互换、期权、远期合约等。 (2)金融服务类业务。

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P160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2)银行卡业务 (3)代理类中间业务

(4)担保类中间业务:承兑、备用信用证、保函等

(5)承诺类中间业务: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等。P254 (6)交易类中间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等。 (7)基金托管业务 :(8)咨询顾问类业务 (9)其它类中间业务:保管箱等。

或有资产 或有负债

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受票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担保业务的一种主要类型,通常是为债务人的融资提供担保,从而获取佣金(手续费)收入。 保函是银行应委托人(通常是债务人)的要求作为担保人向受益人做出的一种书面保证文件。 远期利率协议是双方同意在某一未来时间对某一具体期限的名义上的借款,支付协议利率的交易。 金融期货 金融期权

互换业务是指交易双方基于自己的比较利益,对各自的现金流量进行交换,一般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交叉互换。

第八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如何恰当安排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各个项目,对现金、证券投资和贷款等进行最佳组合,以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要求。 侧重于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提存。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论又称“真实票据论”(Real Bill Theory)

这个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以满足提存,只应发放短期的自偿性的商业贷款,并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抵押,以防企业无力还贷时,银行可能处理抵押品,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

2、转移理论

转移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的条件,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

3、预期收入理论

银行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只要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做担保,既使发放中长期贷款也不会影响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4、资产结构理论(1958年)资产尽可能多样化,并选择收益率较高的资产组合。

5、超货币供给理论(1960年)

属于外管理理论,基本观点,除了发展表内业务外,还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上述两种理论都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 广义上,负债管理应包括从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那里吸收资金和合理安排资金来源的结构而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被动负债与主动负债)

狭义上看,就是在银行头寸紧缺时,银行主动寻找借入资金,以保证正常的资金周转需要而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主动负债)

(一)银行券理论

银行券(可兑现的纸币)的发行要受发行准备的制约,即负债要适度。

评价:纸币有发行准备的制约,可以防止发行过量,但也满足不了流通的需求。

(二)存款理论

主要观点:①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 ②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的沉淀余额为限。

(三)购买理论:银行对于负债并非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而是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的主动策略,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

(四)销售理论: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客户的需要,设计并努力推销金融产品,以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 资产管理方法:

(一)资金集中法(资金库法、资金汇集法):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资金来源具有不同的特性,资金集中法则不考虑这些特性,而将所有资金集中起来,建立资金库,作为单一的资金来源,按照银行的需要和经营重点进行分配,

(二) 资产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周转速度或流通次数)和法定准备金要求,来决定银行资产分配。

资产分配法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划分为几类,建立几个中心,每个中心所进行的资金分配与其它中心的资金分配是相互独立的。

负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主动型负债管理方法)

(一)准备金头寸负债管理 :是通过增加短期负债向银行有计划地提供流动性的管理方式。它主要通过购入资金以补充银行所需的流动性(通常是补充第二准备金),主要工具是购买期限为一天的同业拆借或使用回购协议。

(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这种管理是被用来持续扩大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一种方法。

(主要内容):(1)通过不同的利率来取得购入资金,以扩大银行贷款;

(2)通过增加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降低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如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综合管理的方法

(一)利率敏感性差额(缺口)管理法

差额(GAP):就是在一个既定时期里,利率敏感性资产(Rate-Sensitive Aets)与利率敏感性负债(Rate-Sensitive Liabilities)数量上的差额。 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是指期限短且利率浮动或在一定时期内可重新定价的所有的资产与负债。

差额管理: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利率变动的趋势,通过缩小或扩大差额的幅度,来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和规模,以达到盈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①正差额:变动利率(即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变动利率(利率敏感性)负债,它在数量上等于固定利率负债超出固定利率资产的那部分。银行在用长期资金作短期融资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②负差额:变动利率负债大于变动利率资产,其数量相等于固定利率资产超过固定利率负债的部分。银行在用短期资金作长期放款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管理方法:①正差额: 预测r↗------→扩大正差额。

预测r↘------→缩小正差额 ②负差额:预测r↗------→缩小负差额

预测r↘------→扩大负差额

在资产方:减少(增加)长期证券或固定利率贷款,把资金投入到质量较好的可变利率(固定利率)的投资与贷款上;

在负债方:减少(增加)短期负债,增加(减少)长期负债。

(二)持续期缺口管理法

市场利率的变动不仅影响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也影响固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的市价。而市价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持续期反映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

(1)持续期:以资产或负债的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期限。公式: (2)持续期与偿还期的关系:

①偿还期是指资产或负债的生命周期,从签约到最后到期的时间。持续期反映现金流量(利息的支付、本金的部分偿还)的时间价值,与现金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②持续期间不付息的资产或负债,其持续期等于偿还期而分期付息的,其持续期短于偿还期。 (3)持续期缺口:是指银行资产持续期减去负债持续期与负债资产现值比(杠率)的乘积的差额。公式:

DGAP=DA-k·DL

(k=总负债/总资产=L/A) (4)持续期缺口管理:

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有利的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体利率风险。利率下降,采取负缺口;利率上升,采取正缺口。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以提高资产流动性和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重新分配风险与收益,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最终以其为资产标的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技术和过程。 商业银行经营与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行债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者由于交易一方违约或不愿履行义务而可能给交易对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健全或失效的内部控制过程、人员和系统或者是外部事件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而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到其盈利水平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

1、不能及时、足额地支付到期的存款债务等;

2、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满足正常、合理的贷款需求;

3、为满足到期支付的需要而不惜代价筹集短期资金;

4、流动性资产不足,超额准备金比较低,被迫变现资产,导致损失发生。

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表现为:主权风险、政治风险和转移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基本方法

1.信用风险的回避 所谓风险的回避,是指放弃从事某项风险比较大的业务。但风险回避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活动采取规避的态度,虽然回避了信用风险,但同时也使银行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2.信用风险的分散

信用风险分散实质上是通过贷款或投资的分散化来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目的,即“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贷款分散包括借款方的分散和贷款方的分散两种方式。 3.信用风险的转嫁 信用风险的保险转嫁。银行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投保的方式,将信用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的一种方式。

信用风险的非保险转嫁。主要有:保证、抵押与质押、贷款出售与证券化。 4.信用风险的控制 信用风险的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争取在损失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者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其主要措施有:健全的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决策水平;提高抵押和质押贷款的有效性及其占比;加强贷后检查,积极清收不良贷款。 5.信用风险的补偿 风险补偿,也称为风险自留,就是指银行以自身的财力来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呆帐准备金、投资风险损失准备金、坏账风险准备金等。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