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

【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 体业务,商业银行获取盈利主要是通过经营信贷资产来实现的。而个人消费信贷 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但是随着其市场空间不断拓展,消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该项业务中存在不少题和风险,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化解商业银行个人 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个人消费信 贷的开办,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适应 金融体制改革、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 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 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性,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个人消费信贷的 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近年来个人信贷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个人住房信贷、个人 汽车消费信贷、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个人信贷业务迅速发展起 来。其中,国家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是拉动个人信贷业务提升的主要原因。以中国建设银行来说,2010 年上半年个 人贷款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建行积极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房贷款需求,拓展支农、个人助业等新型个人经营类贷款,房改金融业务优势不断巩固,个人贷款资产 质量水平同业领先,贷款收益稳步提高。于 6 月末,个人贷款增长 14.63%至 12,477.08 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上升到 23.32%。个人信贷业务呈 现出的快速增长态势,与中国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紧密相关,大型商业银行仍占 据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消费信贷方面还处 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 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露出来。为此,商业银行应结合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 加强对该业务隐藏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 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被理解为违约风险,即借款人因为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 力履约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更多地指借款人失信,承约信用丧失而产 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责任心, 或者是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 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元。

(二)、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市风险、汇率风险等,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 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等,都可以归并为经营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 经营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的特征,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较多。

(三)、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滞后, 加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 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无视信贷资产风险,违规操作,盲目发放贷 款,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四)、政策与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的金融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 举措出台,引起市场波动,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而法律风险通常指商业银 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违反了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或者没有相 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托和保障所引发的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因素

消费信贷风险是指银行消费信贷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 性。个人消费信

贷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隐含其中。对于消费贷款业务来 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因个人消费者不能按照与银 行签订的协议行事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有关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法律规范, 特别是保护银行债权 的法规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消费信贷期限长,客户分散, 不确定因素多,银行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的漏洞 进行欺诈。此外,关于抵押物的处理、拍卖等问题,银行在处置个人抵押财产方 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场保障。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 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变现成本较大,导 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个人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章 可循、无法可依、随意性很大,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商 业银行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消费信贷资产, 增大了个人消费信贷的 风险。 (二)、银行内控制度欠缺或管理手段落后加大业务风险 目前,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内控制度欠缺,管理手段落后,内部 管理薄弱。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信贷业务时间不长,缺乏个人信贷管理方 面的经验,而且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基础资料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相当一 部分银行没有配套的业务管理系统,仅凭人工统计,难以管理和实现资源共享。 个 人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手段落后等因素也是制约个人信贷业务发展

的主要原因之一。个人信贷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商业银行从事该业务的人员不 足,往往不能做到在对每笔贷款的审查、审批时都与借款人当面核查相关材料, 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贷前调查不严,贷后监督检查又往往流于形式,一旦 出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信用风险是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 个人客户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方面,指个人客户作为债 务人在信贷业务中的自行违约或作为保证人为其他债务人提供担保过程中的违 约。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个人信贷的开展程度。在欧美等国家, 个人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消费方式,除传统观念的差异外,主 要是个人信用制度、银行或专业评级公司专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等比较健全。 另外, 由于具有先进的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消 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是否应向消费者提供贷款。 例如,欧美等国家 的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消费信贷业务,银行可通过专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对申请贷款 客户进行信用评分,通过相关系统查询该客户以往贷款有无不良记录,判断客户 能否按时还款后,再通知下一流程办理相关业务。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中国人民 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可以借此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银行信息不能完全收录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时甚至根本查询不到 申请人的信用信息,银行只能掌握申请人提供的有限资料,在审批时缺乏相关依 据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银行只是对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 明、个人收入证明等基本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是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的个人征信报告,而有的客户和银行没有发生过 业务关系,信用报告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对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 银行仅能参考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或其所在单位的证明。客户此前有无违法纪 录、有无失信情况等,银行更是无从了解。 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个人征税机制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持有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各种恶意欺诈 行为时有发生。银行目前仍采用的面见核查或上门调查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无 法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银行和客户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此 外,由于政策或市场等一些不可控因素,有些借款人会出现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 失业等情况,导致贷款无法按期归还,形成逾期或不良贷款。例如,在国家政策的 要求下,一些银行给某些高校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许多银行采用的是信用方式, 四年后,无论是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或是学生主观因素,一旦贷款不能按时归

还,即 会形成逾期贷款。 这种逾期贷款一旦产生,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大学生一旦毕 业,要么因其未能就业而无法按时偿还贷款,要么是借款人无固定居所而使商业 银行很难查寻到其去向和收入状况,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不良贷款。

四、商业银行应对个人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个人信贷业务对于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经济市场的重要性都是有目共睹的, 所 以它的健康发展就成了整个社会需要高度关注的事情。 针对上面提到的个人信贷 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防范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 管理体系。

(一)、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消费信贷市场的有序运行,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明 确消费信贷活动中相关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关权利,合理分散信贷风险。建立健 全消费信贷法规体系,一是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消费信贷法》 ,对与个 人信贷有关的问题进行明确规范,充实我国《担保法》中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条 款;二是要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对消费者失信行为的惩罚办法,用法律手段规范 消费者的借贷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相 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二)、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必须严肃信贷纪律,责任明确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 责任追究。贷前要严把信贷入口,有规划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 环节操作流程。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侧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保险等。抵押担保并非万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风险,要明 辨借款人的实际收入水平。 贷中, 进一步明确各操作岗位的关键所在, 规范操作, 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 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监控。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密切 关注客户的还款动态,当有拖延现象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具有还 款能力而故意不还者,从信函通知到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直至处理抵 押物甚至诉诸法律。对于多次恶意拖欠贷款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 ,加大追 讨力度,并拒绝再度贷款。对于贷款到期潜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应提请公安 等有关部门协助查寻。 (三)、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将有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交易成本, 抑制由信息不对称 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进行消费 信贷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环节,是商业银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起点。完善 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社会范围的个人征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 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是银行控制个人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 前各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了以内部信用卡和储蓄账户 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建立的个人客户资源数据库,各业务部门可根据需求提出申 请,经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数据管理部门提取和使用客户资源。 在客户在办理 银行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同时补充客户新的信用情况以不断更新该数据 库。各商业银行应共建信息数据库,而且要确保信息数据库能在全银行系统中共 享。同时,应着手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 这需要各金融单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其次,加快中国人民 银行征信条例的法制化进程,尽快收录各金融机构、税务部门、海关、法院、企 事业单位、居民水电费交款情况等信息入库,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工商审 批、居民纳税情况等信息,评估个人信用等级,按评定的信用等级给予授信。 (四)、将风险转移引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就给个人消费贷 款能否到期收回造成极大隐患。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经验来看,避免

和防范消费信贷中的风险,主要是在建立个人资信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的基 础上,将消费信贷与保险结合起来,以减少贷款风险,这是采用合法的经济措施将 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 不同的个人消费贷款购买保险公 司对应的险种产品,可以达到

风险转移的目的,这种风险转移策略是最为直接、有 效的。 例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部分经银行评估认为风险系数 相对较大的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而不能偿还贷款 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 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个人信贷风险 的合理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 当然,这种险种的保费应较低, 在贷款客户的承受范围之内,使消费者在获批银行贷款的同时没有过高增加其成 本,又可以得到保险的益处,而银行的信贷资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热点问题报告

(二),经济科学出版社

2、江其务、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3、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当代财经》

4、杨福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运作机制的特点及启示》《经济问题》

5、马晨明,杨德术,冯宗德.警惕贷款客户陷入资本运作“黑洞”[N].金融时报

6、《商业银行关联企业贷款风险新表现值得关注》《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7、《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8、魏凡: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陕西金融》 ,

9、于至武: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 《黑龙江金融》 2011 年 02 期

10、朱维巍: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分析》《会计文苑》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