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讲绪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

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包含: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合作教育学、发展性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在教学目的上,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

(二课程论的独立与发展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论学科的独立。

194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开端。

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兴起。主要有三大流派: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三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

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1、明末清初,引用德国赫尔巴特理论;

2、“五四”以后,引用美国杜威理论;

3、新中国

成立后,引用苏联凯洛夫理论;

4、改革开放以来,合理借鉴独立探索。 第三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1.一、意义

二、方法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3、注意扩展学

习。

第二讲: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及其类型

一、课程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课程及进程。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列出了九种不同的定义: (1在学校教育中,为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一定

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成就叫做课程。 (2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

(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4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5 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

势。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7课程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

(8课程基本由 5 大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

经过检验的真理

课程就是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相关的概念分析

1、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材料

2、教学进程—课程的实施方案

3、学科—与课程相互交叉

4、

科目—学科课程的分科名称

5、知识—课程内容的主体

6、经验—知识的初级形态

7、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的一种形式

8、计划、方案—课程的表现方式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文本形式

1、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它规定学校(或专业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

教学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学的依据,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也是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计划由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2基础性(3开放性

2、课程标准:相当于教学大纲。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

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和学的主要材料。其他教学材料: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多媒体学习材料、课外读物等。

(二实践形式

1、理想的课程专家

2、正式的课程国家

3、理解的课程教师

4、运作的课程课堂

5、经验的课程学生

四、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按学科门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课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目的种族的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

编排学科知识逻辑系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系统性 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

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将相关的几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按学科门类分别编排的课程。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四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五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二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政治因素—

1、决定课程的目标确定

2、影响课程的内容选择

3、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

1、劳动力素质标准对课程的要求

2、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课程的要求

3、市场经济观念对课程的要求

三、文化因素

四、科技变革

五、学生发展 第三节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1、注重基础性

2、贴近社会生活

3、尊重社会经验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1、正确取向

2、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兼顾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统一

4、直线式与螺旋式(结合

三、课程实施

1、忠实实施

2、适当实施

3、勉强实施

4、创造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三讲:课程的变革及发展 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课程的内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 课程的形式----自发的、随意的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我国古代—课程内容:“成均之学”—音乐教,“虞庠之学”—孝悌教育

课程组织:“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西方古代—课程内容: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文化知识—雅典教育 课程组织: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西方古代学校的课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我国从1912开始全面实施现代课程现代课程的特征—内容上,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体系;编排上,纵向连贯,横向协调;性质上,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实施上,形式多样、活动丰富。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18世纪开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争;19世纪中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20世纪20、30年代,儿童中心课程;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

第二节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变革趋势

1、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调、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2、课程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机会;

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

4、课程政策由中央集权转向地方分权。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连贯性增强。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1、课程实施的忠实性被适应性和创造性所超越。

2、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3、教材开发多样化,多种媒体的作用更明显。

4、课程要求的弹性增大。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所超越。

2、注重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

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主要成绩: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结合。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二、主要特点:

1、在课程设计上,提升了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实行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搭配,推进课程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超越忠实实施,走向适应取向合创新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求超越目标取向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三、主要内容:

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人的发展;

3、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他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在课程编制上,更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5、在知识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6、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第四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教学及其本质

一、教学的定义

1、关于教学的不同观点:

2、通用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

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基本要点:①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不可或缺;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④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4、概念区分:①教学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②教学与智育二者相互交叉③教学与 上课教学包含上课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基本要素:构成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此外,影响教学活动

的因素还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因素。

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施教主体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

行创造性的加工、开发与重构。②教师要将自己重构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渠道,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达出来。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控和管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陶冶性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发展主体: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不能代替学

生学习,也不能代替学生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确立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首先,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其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最后,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中介媒体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统称,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指导用书、教学参考资料等各种图书资料,也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磁盘、光盘等各种超文本材料。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中介性要素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可以说,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南”和“凭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将社会性经验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性经验,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学生在心智、才能、个性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说,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载体”。

1、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

2、教师与教材操作上的主客体

3、学生与教材认识上的主客体

三、教学的本质: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是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四、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

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

发展的教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思考:怎样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标、第二节 教学的目标、功能及任务

一、教学目标概述

(一) 定义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活动的效果主 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上, 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 期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二)表现形式:

1、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2、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3、学科教学目标、单元 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标准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及编制

(一)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

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领域(态度、兴趣、理想、欣赏—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引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行为反应、适应、创作

(二)教学目标的编制

1、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

2、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制:①行为目标②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③表现目标

3、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制 ①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见书本 179 页 ②具体编写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层次—将教学内容分

解成内容点—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选 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绘制“内容点教学目标 两个案例见书本 179 页

三、教学的功能

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 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2、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3、使学 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习惯;

4、使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 认知因素相统一;

3、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

4、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二、启发性原则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

3、鼓励学 生求异思维。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有序性原则

1、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2、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

3、遵循教学工作的基 本程序。

五、师生协同原则

1、树立学生主体观;

2、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3、创设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六、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 特长的发展。

3、将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有机结合。

七、反馈调节原则

1、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

2、及时评价反馈信息并对教学活动 作出恰当调节;

3、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原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观念的更新: 第四节 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 重视能力培养、整体素质提升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研究向重视学法研究转变;

四、从重视 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1、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

3、强调“知—情”对称,注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觉察和体验;

4、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 运用以合乎学生的特点,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课程与教学论_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笔记(4)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大三下)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