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毛中特考试重点 概念 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条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一个过渡社会?

(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7.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选方式(经历了哪些阶段)? 农业: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手工业: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半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半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其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8.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问题?(与小康社会结合分析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经历的起始阶段。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总体概括。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特征。)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是什么?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书上附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新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2.什么是我们要实现的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分析)参考P210 小康社会: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1、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名族文明素质。

4、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式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3.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首先,稳定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加快发展是维护稳定的根本因素。同时,稳定也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当前我们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则。

其次,稳定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稳定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的水平,实现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综合国力,在于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法制程度。因此,只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民主法制日益完善,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体现国家的文明进步。 再次,稳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改革开放2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加快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稳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维护稳定就是维护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大好局面;维护稳定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持稳定,始终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是我们把握大局的首要着眼点和基本要求。当前形势下,做好稳定工作主要应把握和处理好五个关系。)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共同发展。第二, 在分配制度上,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 在宏观调控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体现: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个人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什么是“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制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法杖,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定义:一般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现实依据: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278至P279)

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XXX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22.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国人民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发展。在新世纪,我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

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国家的领导阶级?

(1)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2)中国工人阶级 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4.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真正实施这一方略有助于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改变党的执政方式,把过去主要依靠政策,依靠行政手段的领导,逐步改变为不仅依靠政策,而且要通过和依靠法律手段、依照法定程序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党领导人民将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以此为依据规范自己的行动,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实现依法治国,这样才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其次,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特殊的条件和要求,形成了党政职能不分的一元化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形势变了,目标也变了,但党的领导方式却没有改变,依然是党管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违背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最终也妨碍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好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党政各有自己的职能,不能随意混淆,更不能越俎代庖。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的实践结合起来,建立最大限度地及时反映民意、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要长期不懈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从各方面形成从严治党的管理约束体系,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纯洁。

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总结——考试重点

毛中特重点总结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 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毛中特考试重点 概念 总结
《毛概、毛中特考试重点 概念 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