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保障学作业册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一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按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划分,可以将社会保障划分为A、B

A.受益基准制B.缴款基准制

C.普遍保障制D.就业关联制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阶段的标志是A

A.英国的新《济贫法》B.德国的《工伤事故保险法》

C.美国的《社会保障法》D.英国的旧《济贫法》

3、福利经济学在20世纪初形成于B。

A.德国B.英国

C.美国D.日本

4、1936年D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

A.庇古B.大卫·达维逊

C.贝弗里奇D.凯恩斯

5、以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A、

B、C、D 。 A.行政主管机构B.具体业务实施机构

C.基金营运机构D.监督机构

6、影响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选择的因素有三个 A、B、C。

A.国家政治体制B.社会保障历史背景

C.本国遵循的社会保障理念D.国家人口

7、社会保证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的区别是A、B、C、D。

A.基金征集与使用原则不同B.基金来源不同

C.基金的使用对象不同D.目的不同

8、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有A、B、C。

A.支付现金B.发放物资

C.提供服务D.授予资质

9、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包括A、B、C、D。

A.安全性原则B.收益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D.社会性原则

10、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可投资于以下产品 A、B、C、D。

A.银行存款B.股票

C.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D.投资基金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P28页小结1)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P51页)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P112页)

4、现收现付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P95页 )

5、完全积累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P95页)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P4页—5页)

(1)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

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6)互济性。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2、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P29页小结5 )答:(1)人权保障原则;(2)公平优先原则; (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4)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6)刚性发展。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P112页

强制性、无偿性、储存性、互济性、专用性

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P112页小结4中)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P22页---28页)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

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 

(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

(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

(2)第二阶段(1993~1997)

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

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P42~43)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998.3)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二

第五章至第八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ABCDABCDAACBABCDABCDCAB

1、失业保险——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

2、医疗社会保险——指由国家立法,向法定范围内的人群分担由于疾病危险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3、养老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推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工伤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伤害后,由国家和社会为负伤、致残和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制度。

5、疾病社会保险——社会成员或劳动者在疾病、非因公致残等情况下,从社会和企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形式。

委托银行发放;通过邮局寄发;社会保险机构直接发放;依托社区发放。

2、简述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

工伤社会保险强制性最强,实施最普遍

工伤社会保险具有赔偿性

工伤社会保险,经费由雇主承担,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丰厚,保障项目完备。

3、简述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制度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广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不甚合理

工伤保险的管理成本过高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评残制度不完善,立法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

4、简述疾病社会保险的给付条件。

被保险人必须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并出具医生证明后方可体制工作进行治疗; 受保人患病前已经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并且是因为患病而不能获得正常工资; 受保人必须缴足规定的最低期限的保险费;

受保人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工作期限。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试述工伤社会保险的原则。P184-P185

无过失原则;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三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ACDACDABCDBCDCABCDABCDAABCD

1、社会福利——P206

泛指解决一切有关“福利”问题的各种社会措施、政策和事业的综合。

2、社会救助——P216

也成为社会救济,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规定,对因为生理或心理,社会或个人,系统或突发原因导致一时或长期陷入困境,并且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给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维护其基本生存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优抚——P227

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属实施的一种带有褒扬、优待、抚恤和安置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P245

以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于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人员由政府给予差额补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5、相对贫困——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救助的特点。P216-217

权利和义务的单向性

救助资金运动的单向性

社会救助对象的限制性

社会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

2、简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点。P250

对象的限定性;管理的动态性;保障水平和范围的有限性;资金来源的可靠性。

3、简述社会优抚的对象。P230

革命伤残人员;复原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

4、简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P285-286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保障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和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为原则

坚持权利和义务、公平和效率相统一为原则

坚持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试述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P276-278

保障范围覆盖全面

保障经费共同负担

完善救助标准

改革管理体制

改善救助形式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四

综合

一、不定项选择题

ACABCDAABCDABCDABCDBCDDABCAD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P101

是指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在保证当前需要的基础上,将形成结余的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2、结构性失业——P117

由于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发生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从而导致的失业。

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P17

8、

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4、生育社会保险——P194

是指国家和企业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以保证那些因生育而造成收入中断的妇女和家庭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遗属社会保险——P201

是指劳动者因意外事故死亡或自然死亡时,由国家和社会对死亡者本身所需要的丧葬费用以及死亡者遗属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类型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P59

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社会保障的财务制度;社会保障的价值目标

2、简述医疗社会保险的种类。P142

国家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个人储蓄医疗保险

3、简述我国享受基本养老金需要具备的条件。P171

一是在基本养老金覆盖范围内并且参保;二是达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三是个人缴费满15年。

4、简述社会优抚的基本特征。P229

特殊性;优待性;综合性;褒扬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试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P272

保障范围存在漏洞;保障资金投入不足;待遇标准不够合理;管理机制仍不健全。

社会保障学作业

社会保障学第一次作业(带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

《社会保障学》第三次作业

社会保障学第四次作业

社会保障作业三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

06社会保障学答案

《社会保障学》网上作业题目答案汇总(整理)

社会保障学作业册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