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龙河镇蔬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建议书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1: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项目类别:种植业

六枝特区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 项目申报建议书 (2016年度)

项目名称:贵州省六枝特区龙河镇蔬菜产业示范基地 申报单位:龙河镇人民政府

委托实施单位:六枝特区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申报时间:

2016年3月 编制说明

一、扶贫项目建议书是指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扶贫产业规划和建设任务、片区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及产业规划,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布局等条件和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和分析,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对某个项目投资建设的项目申请,是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轮廓性设想。

二、本建议书只是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申请的初始依据,除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不能替代《项目实施方案》或《项目规划》。

三、文中所用单位为千米、万元、立方、亩、株、羽等。使用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四、本案中的“填写要求”,是供填写单位填写相关内容时的参考,括号内的内容可删除。

五、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认真填写,没有具体内容的可以不填写;项目审核单位必须认真核查、测算每一项具体内容,严格把关,避免造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损失或浪费。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贵州省六枝特区龙河镇蔬菜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实施单位:六枝特区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董贵龙联系电话: 18768714908 项目主管单位:六枝特区龙河镇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何天轶联系电话:13985912698

委托实施单位:六枝特区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委托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董贵龙联系电话:18768714908 技术依托单位:六枝特区农业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王士福联系电话:13985900851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类别:种养殖(蔬菜种植)

项目建设地点:六枝特区龙河镇新场坝村 申请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蔬菜种植1000亩 项目建设期限:

6个月

项目申请依据

根据《关于改革创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黔扶通[2016]9号)和2016全区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六枝特区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及产业规划,推动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促进产业发展,使我镇按期实现业精准脱贫,精准退出。

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项目区基本条件

1、六枝特区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专业从事蔬菜种植,漂浮育苗,物流配送,学校营养餐蔬菜配送,合作社已形成集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直销、连锁零售经营等多功能一体的经营体系,具有行业领先的“直接生产、即时采收、立刻配送”的经营特色,产品不仅畅销市内,并远销到贵阳、安顺,六枝县城,织金县城,中小学食堂。通过企业实施带动,提供蔬菜种子、育苗及生产技术指导。合作社拥有资深蔬菜种植10余年的土专家、农技师6名,技术人员约10余人。能有效为合作社蔬菜种植技术服务。

2、实施地点:六枝特区龙河镇新场坝村

3、基本条件:龙河镇位于六枝地区东北部,距特区政府驻地16公里,是织金、普定、六枝三县交界的少边穷山区,六六高速公路、六纳公路、卡凉公路横贯该乡,境内交通方便,乡村路网纵横各自然村寨。乌江上游的三岔河穿境而流,水资源丰富,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小三角区,全镇辖11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61.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4万人。龙河镇属非类贫困乡镇,有1类贫困村4个,3类贫困村3个,贫困户1833户,贫困人口7282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较高,年平均气温16度,平均海拔1100--1400米,主要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该镇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发展前景喜人。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有:樱桃,梨、桃、李,竹类有雷竹、苦竹、钓鱼竹等。

新场坝村位于龙河镇东北部,距镇政府19公里,距六枝特区县城34公里,东接普定县马场镇,南与营盘村相连,北与织金县白泥乡相连,西抵新院村,辖22个村民组,18个自然组,耕地面积2994亩,总户数1288户,总人口5546人,其中贫困户282户,1102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好,项目区无工矿企业,空气良好,经引种试验,光、热、水、气、土非常适宜蔬菜种植,对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新场坝村打牛坝于2012年从贵州省平坝县引进漂浮种苗种植200余亩,现扩繁500亩,蔬菜的长势良好,生长茂盛,特别是火锅2号品最适宜该地区生长发育,周期短,生产的蔬菜口感甜嫩,直接销往贵阳大市场。农户有一定的种植经验,但由于发展蔬菜种植的资金投入少,融资渠道窄,规模化带动少,产业形不成规模。该村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蔬菜种植具有很大潜力挖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周边群众迫切希望通过项目实施,改善种植区域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生产成本,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龙河镇根据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认真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六个精准扶贫”“四个一批”、。扩大产业规模,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三变”改革是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因此,把蔬菜种植作为产业发展重中之重来抓, 贫困群众盼发展,思发展的热情很高,该项目实施后,既可以为城市提供营养丰富、鲜嫩美味的无公害蔬菜,又可以美化环境,绿化荒山荒坡,防上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库,实现三大效益完美结合。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水、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周边群众交通不便的问题,直接受益农户达200多户、共800余人。减少了当地群众和项目区企业生产、生活、经营成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带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同步小康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新场坝村劳动力资源富足,并且群众思想意识较高。该村于2012年从贵州省平坝县引进漂浮种苗种植200余亩,现扩繁500亩,蔬菜的长势良好,生长茂盛,特别是火锅2号品最适宜该地区生长发育,周期短,生产的蔬菜口感甜嫩,直接销往贵阳大市场。从事蔬菜的栽培与管理、销售达6年之多。掌握一整套蔬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力量得到充分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引导群众力量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了充分保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水、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周边群众交通不便的问题,直接受益农户达200多户、共800余人。减少了当地群众和项目区企业生产、生活、经营成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带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产业扶贫项目市场分析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中不可替代的副食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所必须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新场坝村打牛坝于2012年从贵州省平坝县引进漂浮种苗种植200余亩,现扩繁500亩,蔬菜的长势良好,生长茂盛,特别是火锅2号品最适宜该地区生长发育,周期短,生产的蔬菜口感甜嫩,直接销往贵阳大市场。农户有一定的种植经验,但由于发展蔬菜种植的资金投入少,融资渠道窄,规模化带动少,产业形不成规模。该村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蔬菜种植具有很大潜力挖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看好。

产业组织形式: 六枝特区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专业从事蔬菜种植,漂浮育苗,物流配送,学校营养餐蔬菜配送,合作社已形成集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直销、连锁零售经营等多功能一体的经营体系,具有行业领先的“直接生产、即时采收、立刻配送”的经营特色,产品不仅畅销市内,并远销到贵阳、安顺,六枝县城,织金县城,中小学食塘。通过企业实施带动,提供蔬菜种子、育苗及生产技术指导。合作社拥有资深蔬菜种植10余年的土专家、农技师6名,技术人员约10余人。能有效为合作社蔬菜种植技术服务。 成立龙河镇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华明康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成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组织生产、销售,镇民生监督组负责资金监督使用。

贫困人口受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不但能改善新场坝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种植区域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生产成本,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为我镇农业产业发展发挥示范作用,为新场坝村解决就业人员达50余人,直接受益人口达到826人,贫困人口214人,采取“三变”模式,由合作社引领农户发展,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投工投劳,村委组织实施,合作社、农户、村委按6:3:1比例进行年度分红,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项目避险能力:成立组织,制定目标责任制度,任务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资金建立专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做到有机结合,整合资源,总结成功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合作社拥有资深蔬菜种植10余年的土专家、农技师6名,技术人员约10余人。能有效为合作社蔬菜种植技术服务,主要种植白菜、小瓜、黄瓜等,在贵阳拥有固定销售渠道,项目区周边地区有中小学五所开展营养餐,可为学校配送新鲜蔬菜,不受市场风险的影响。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建设内容及规模:

整种植区内土地(1000亩)以便安装喷灌和高标准现代蔬菜种植。投入资金50万元。 ②建蔬菜种植区产业路约800米(宽5米,高0.5米)投入资金56万元 ③流转土地1000亩,每亩500元,共计50万元。

④修建、整改种植区排水沟渠约1000米。投入资金5万元 ⑤车辆设备5万元、旋耕机5台2万元,共计7万元。

资金用途:

(1)财政扶贫资金

①平整种植区内土地(1000亩)以便安装喷灌和高标准现代蔬菜种植。投入资金50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内容及规模:

②建蔬菜种植区产业路约800米(宽5米,高0.5米)投入资金56万元。 ③流转土地1000亩,每亩500元,共计50万元。

④修建、整改种植区排水沟渠约1000米。投入资金5万元 ⑤车辆设备5万元、旋耕机5台2万元,共计7万元。

项目建设方案概要 项目实施方案简要概述

1、龙河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镇长为副组长,所属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2、成立镇纪委书记为组长,镇纪委委员为成员的项目监督小组,负责资金到位情况和项目质量监督。

龙河镇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宣传动员、土地协调、物资采购与发放、协调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材料收集与验收等相关工作。

3、该项目采用高标准种植方式实施。

4、工程进度安排:2016年3月申报项目,2016年4月启动,2016年5月至2016年6月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

5、2015年6月30日前申请验收。

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 15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

50万元;地县财政配套资金万元;整合部门涉农资金万元;社会帮扶资金万元,信贷资金万元,村级互助资金万元;企业投资103

万元;农户自筹万元;农户以劳折资万元;其他资金万元。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扶贫效益:项目实施后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有利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扶持农户212户,实现受益农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村人均增收950元。

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年可出售蔬菜四季,年最低亩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合作社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可创收100万元以上。一年就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0.6万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该合作社可长期为当地解决就业劳动力100多人,可带领周边群众种植蔬菜,解决了群众在家就业的问题,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和谐了家庭,大大减少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村民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种植蔬菜产量高,没有大小年之分,新场坝村生产出的蔬菜脆嫩鲜甜,经济价值高,深受群众喜爱。亩产值高达10000元以上。间接拉动产业结构健康发展,提高群众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从而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长期稳定。

生态效益:

蔬菜的生态经营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水、热、光等无污染的小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进一步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改造和影响周围的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建成后能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又美化了环境,大大提升农业产业化建设品位,为创建农旅一体化经济强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公司严格按照原生态发展蔬菜,项目基地全部实行高标准无膜种植,产品严格按照有机产品进行管理、包装和运输。

环保测评:

该项目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项目建议综合结论

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建议书附件:

1、项目区位图

2、项目规划图

3、相关图片

4、产业项目需提供与农户利益联结协议或合同范本

元江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

德阳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蔬菜项目建议书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资保底分红项目实施方案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桐梓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某镇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龙河镇蔬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建议书
《龙河镇蔬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建议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