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编制提供依据,使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符合标准化管理规定,以标准化的形式对产品过程作业进行控制,达到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有效性管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过程标准作业文件的管理。 3定义

3.1 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工艺规程、明细表、工艺装备、特殊工艺过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3.2 工位控制作业文件:标准作业指导书、工作要素表等生产过程作业文件。

3.3 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编制标准文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工作班组通过减少浪费、持续改进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职责

4.1 生产制造部负责公司生产作业过程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对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负责对生产作业的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负责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劳保保护、安全环保卫生等工作监督检查。

4.2 设计研究所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的标准化管理,负责产品过程技术文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4.3 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负责产品生产质量检查作业文件编制和实施。

4.4 承制单位技术组负责承制产品过程技术文件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承制单位负责组织产品生产过程、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5工作程序

5.1 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管理

5.1.1 产品过程设计必须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和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编制,产品过程设计文件编写要详细,各个环节要考虑周全,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定。

5.1.2 公司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的审批,负责对生产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3 产品承制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标准化实施工作,负责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对正确性负责。

5.1.4产品特殊工艺过程作业指导书设计的一般要求

5.1.4.1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要求做到持证上岗。

5.1.4.2设备的要求:需对设备进行要求,明确设备工序内容要求,如热处理的炉温的均匀性要求,设备的精度等级要求等。

5.1.4.3材料或坯料的要求:如需对材料或坯料提出要求的,应在作业指导书中有明确的规定。

5.1.4.4工艺参数的要求: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的工艺参数和详细的规定,如机械加工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热处理的装炉温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的温度、时间等,以便操作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

5.1.4.5工艺装备的要求: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作业所用的工艺装备。

5.1.4.6 工作环境的要求: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有明确的规定。

5.1.4.7 检测项目的要求: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检测项目,同时规定检测器具,检验方法以及检测频次等。

5.1.4.8 控制内容的要求: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相应的控制内容和要求。

5.1.5 对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编写的具体要求

5.1.5.1 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消化资料、核对零件流动卡、零件数量、检查工艺装备是否齐全、工艺装备是否检定、生产环境与工艺要求的符合性等。

5.1.5.2 作业过程的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对作业的操作步骤进行细化,并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5.1.5.3 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作业过程完后的处置事项,主要包括:相关记录的填写工作,作业后的清理工作等。

5.1.5.4 作业指导书编写时应有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发生时的处置方案等。

5.1.6 作业指导书审批:按工艺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经批准下发执行。

5.1.7 作业指导书发放、更改、归档等管理应符合公司文件控制程序规定。

5.1.8过程设计作业指导书的格式采用必须符合公司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企业标准规定。

5.1.9 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有效性控制由技术设计部门按产品工艺文件控制相关程序进行管理,并负责产品工艺文件有效的检查监督。

5.2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管理

5.2.1 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由生产部门GFPS办公室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依据相关工艺流程、产品工艺、工位作业范围、工位承担产品等进行编制,小组成员(车间班组或小组)在组长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制定及更新相关工位生产作业指导书,保持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

5.2.2 工作小组负责按作业程序进行实施,积极协助小组成员找出作业标准的潜在问题,持续改善以便达成工作小组的方针目标。

5.2.3 生产车间领导、生产要素负责人、车间精益生产技术员、小组长负责工位生产作业各项工作的管理。

5.2.4生产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负责明确对本单位生产作业指导书归口管理责任,制定相应生产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生产单位生产标准作业指导书应符合如下管理要求。

5.2.4.1 所有批量生产产品的应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并按制定程序对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批、更新、闭环进行管理。

5.2.4.2 明确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发放、归档保存及作废销毁等控制管理工作。

5.2.5 标准作业文件格式采用必须符合公司《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企业标准规定。各生产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标准,制定的生产作业指导书格式标准应上报公司技术管理处标准化进行备案,纳入《工位控制标准作业》企业标准中进行统一管理。

5.2.6 标准作业文件的编制

5.2.6.1标准作业文件的编制应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应高度重视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在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时,应以工作小组成员为主,在生产、技术、质量等相关人员的支持下共同编写。

5.2.6.2 在编制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前,应首先对生产现场的现状工艺规程、作业环境、现有设备和工装、精度检测手段和方法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5.2.6.3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过程能力进行必要的分析,在必要时计算工序能力,做好工艺实验对比,保证编制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可行、可靠和有效。

5.2.6.4 编制生产过程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文件前应对编制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如价值流图、制造工艺、质量功能、七种浪费的识别等。

5.2.6.5 生产过程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序号、工序名称、产品及零件名称;

2)操作者,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3)作业顺序,符合工艺流程;

4)工艺参数、工艺装置符合标准要求;

5)质量要求,符合质量控制和管理规定;

6)明确检查频率和检测仪器;

7)生产节拍(周期),准确;

8)标准手持(指按照作业进行操作时为了能够反复以相同的顺序操作生产,而在工序内持有最少限度的待加工品);

9)关、重特性标识完整,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10)指导书审批复查为有效版本(有效标识)和编号;

11)指导书编制对作业过程有安全防护要求。

5.2.7 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应用

5.2.7.1 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一种可视化显示工具,它显示当前工作的执行标准。因此在现场工位标准作业指导书均应被张贴和放置在容易观察、取到的地方。

5.2.7.2 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标准化的控制工具,质量管理人员、组长、车间领导可根据作业指导书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5.2.7.3 工位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还是一种培训工具,在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指导书的培训,使员工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使用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

5.2.8 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变更

5.2.8.1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更新应按程序进行重新审核并进行更新。

5.2.8.2 在下列情况时工位控制作业文件应进行更新:

1)过程和产品改变时;

2)生产纲领改变时(节拍发生变化);

3)工位调整或人员变更时;

4)质量、安全事故或高风险虚惊事件发生时;

5)产品特性(关键特性、特殊特性)改变时;

6)定期评审时发现不适当的工作程序;

7)操作人员的改善提案被批准时。

5.2.8.3 对工位控制作业文件进行修正和更改,由工作小组成员按文件更改管理办法规定执行,经相关人员审查并进行实作验证是否符合安全及质量要求。

5.2.8.4 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重新制定应对相关质量控制文件进行更新,并将作业指导书更新时间填入作业指导书中,完成相关人员签核,同时,告之工作小组员工,并张贴在容易取到的地方。

5.2.8.5工位作业员工变更时,必须对作业指导书作业员签字栏等进行更新。

5.2.8.6 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更新由生产单位和车间作好的更改记录。

5.2.8.7 根据最新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对该工序的新员工进行操作培训。

5.2.8.8 车间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必须随机地检查工位作业人员指导书以确认工作小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是否有持续性的改进,定期稽核评估。

5.2.9 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改善

5.2.9.1在下列情况时作业指导书应进行改善:

1)进一步提高质量;

2)降低成本而减少工时;

3)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减少在制品库存;

5)全面贯彻可视化管理。

5.2.9.2 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应悬挂于现场或员工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作业要求在作业指导书和工作要素表中表达不完全,需特殊说明的,可以采用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附页进行直观、详细的描述,同时悬挂于现场或员工触手可及的地方。

5.2.9.3 质量检查作业指导书用于产品质量确认检查的工位,其余不需要质量确认的工位可不悬挂。

5.2.10 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评估及改善流程

制定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定期评估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维护和改善--改善方案的验证--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更新--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张贴。

5.3 作业文件的监督检查

5.3.1生产部门GFPS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生产作业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5.3.1 作业文件主要检查内容:

1)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作业文件标准化情况;

2)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编制内容的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满足精益生产标准作业相关要求;

3)工位控制作业文件张贴和放置在作业区内,操作者能够方便读取;

4)操作者完全熟知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5)粘贴在作业区内的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应为有效版本;

6)制定有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变更管理办法,作业文件的变更按照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完善;

7)工位作业人员上岗前对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学习。

6相关文件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7相关记录

工位控制作业指导书

工位控制检查记录

易制毒化学品标准管理程序

药品发运标准管理程序

明火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仓储作业管理程序资料

电工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网吧收费标准及收费管理程序

酒店工程部管理程序及标准

酒店工程部管理程序及标准

作业标准

某酒店工程部 管理程序及标准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