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本文由xhyzx8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课题项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2)掌握文言词语:入、欣然、念、遂、亦、空明、盖。固定格式:但„„耳。 (3)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用圈点勾画法、质疑法、朗读法自主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用 比较法、讨论法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旷达的情怀,培养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旷达的情怀。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练习法

3、比较法

4、讨论法

5、质疑法

(四)课型 讲读课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㈠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圈点勾画法、质疑法扫清字词障碍,并翻译 课文。

2、了解作者生平并思考课后练习。 ㈡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情境一:播放贝多芬《月光曲》。 情境二:老师画一弯明月正挂在柳树梢的粉笔画。 师问: 中国人自古就很喜欢月亮, 赋予它动人的传说, 用诗词曲赋来吟咏它, 大家知道古诗文中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也写到了月亮。(幻灯片 1:记 承天寺夜游)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在 “新视听” “开心辞典” “探索·发、、现”、“百家讲坛”四个节目中,(幻灯片 2)四个节目按难度系数由易到难排 列,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少数服从多数。

㈢新视听 (幻灯片 3:新视听)

1、听配乐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语音、停顿与语气、语调。

2、指名配乐朗读。

3、配乐齐读。

4、欣赏视频朗读。 ㈣开心辞典 随堂检测,质疑问难 (幻灯片 4:开心辞典 相关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开火车作答,可以指名求助其他同学。)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欣然起行 ( 高兴的样子 ) 念无与乐者 ( 想 ) 月色入户 ( 门 ) 遂至 承天寺( 就 ) 怀民亦未寝 ( 睡觉 ) 积水空明 ( 清澈透明 ) 盖竹柏影 也 (表示推测,原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是 )( 罢了 ) 2.翻译下列句子 (1)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明确:我脱了衣服正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不由产生了夜游的雅 兴),高兴地动身出门。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明确: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 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3.将下列句子复原为文言文 ①想到没有和我共同游乐的人 ,( 我 ) 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 没有睡觉 ,( 我们便 ) 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明确: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 只是缺少有像我俩这 样的闲人罢了。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㈤探索发现 (幻灯片 5 :探索发现)

1、了解背景,获得新知。(幻灯片 5) (1)、指名简介作者(这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明确:苏轼(1037—1101)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出身世族地主,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 岁知书, 7 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 ,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 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 ,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 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指当时的御史 府)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 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 66 岁。死后谥号“文忠” 。 (2)、教师补充苏东坡生平,幻灯片

5、6 突出: “三苏”、“唐宋八大 家”。 (3)、指名简介张怀民。(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寓居于承 天寺) (4)、教师补充归纳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幻灯片 7) 明确: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 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 闲差, 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 有时也游乐于山水, 咏唱雄伟江山, 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 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 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5)、欣赏承天寺的美景。(幻灯片 8)

2、自主探究,学习技巧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并思考:(幻灯片 9 出示问题) (1)、承天寺的景色如此之美,本文主要写的是哪些景物?喜欢文中写景 的句子吗?说说理由。 明确:月、竹柏。(比喻修辞手法) (2)、在《周庄水韵》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概括出了作者描绘的三幅画 卷,那么苏轼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可以用什么画形容呢?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 (3)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苏轼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旷达、乐观等。(借景抒情的写法) ㈥百家讲坛︱亮出你的观点 (幻灯片 10:百家讲坛) 自读课文,讨论:(幻灯片 10 出示问题)

1、我们身边有许多闲人,文章中的闲人与他们一样吗?

2、柳宗元被贬永州写下 《小石潭记》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 ,《记 承天寺夜游》 , 同是被贬之人,同是寄情于山水美景,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异同? 明确: 柳宗元和苏轼虽然处于不同的朝代, 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颇为相似。 仕途失意之时,他们又都寄情于山水,以派遣愁怀,寓之于文,以抒发愤懑。不 同的是: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更多流露的是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悲苦和凄凉;而《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又呈现 出自嘲、自解、自慰、自矜的心态,较柳宗元显得旷达乐观些。

3、你是否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谈谈自己的感受。 ㈦课堂小结 才华横溢的苏轼虽遭贬谪,却活得旷达洒脱, 仍能在不幸中找寻内心的平衡。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潇洒?试问,庸陋之辈可有此般兴致与胸 襟?让我们欣赏视频朗读,再次感受苏轼的兴致与胸襟。 ㈧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

2、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字数 100 字以上。 ㈨板书设计

附:板书参考 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 本体 月 竹柏 闲人 喻体 水 藻荇 抒情 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 愤懑、自嘲、自解、自慰、自矜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