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振兴苏酒话黄酒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4 03:00: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振兴苏酒”话黄酒

访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庭明

“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

这是明代姑苏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允明)《新春日》里的两句诗。其实,岂止是“书生”,也岂止是“富贵时”需要“有酒”,当我们的祖先围着篝火狂欢时,就用酒来助兴了。有人说:“要是没有酒,人类世界一定会变得单调许多。”

在苏州超市、商场和宾馆里,酒柜的酒,可谓是品种繁多,玲琅满目,可是仔细看看,江苏品牌的酒,除了“沙洲优黄”,其它少有影响。记者就“振兴苏酒”主旨,采访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庭明。下面,就是他的访谈录。

问:你从事黄酒行业近二十年,请你谈谈黄酒在“振兴苏酒”中的地位和前途。

答:苏酒,主要有白酒、黄酒和啤酒三种。啤酒产量属“小省”;白酒产量可以,而江苏黄酒论产量仅次于浙江,论质量由于我们恪守传统酿造工艺,明显优于浙江。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市场抽检并由新华社发布新闻,在四个优质产品中,我们公司的“沙洲优黄”名列第一,就是一个证明。目前,央视记者前来采访我厂“沙洲优黄”优质优产,我这样介绍:“黄酒酒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而厚重,与江南的风雅显得阳得益彰,脉脉相传,小桥流水,园林昆曲,黄酒丝绸便成了人们对江南的印象了。”我们公司黄酒的质量和产量经过100多年的锤炼,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的半甜型黄酒酿制工艺逐步完善,并发扬光大,目前已形成年产五万吨优质黄酒的生产能力。这在江苏省也是可以的,应该也能够在“振兴苏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问:温故而知新。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明白振兴苏酒的潜力和前景所在。因此,我想请你介绍黄酒在世界酒史上的地位。

答:我同意你的观点。在世界酒史上,黄酒与葡萄酒、啤酒,列为人类最古老的三大酿造酒,其中,只有黄酒是中华民族的特产,是中国的国粹。年前,美国考古与人类学专家麦戈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著文认定“中国人9000年前开始酿酒”,并称“这种酒和中国南方地区的米酒很相似。”我以为,这还有待于更多的地上文献和地下考古的证明,不过,我个人认为,产于南方江浙一带的黄酒。有5000年历史,是可以肯定的。不仅历史最古老,而且酿造最独特。我曾经说过,它在曲的发现,并用其曲制酒,复式发酵的酿造方式,有别于世界各国的酿造酒,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对世界饮料酒生产的伟大贡献,并对现代发酵工艺和酶制剂工艺带来深远影响,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国外现代专家研究分析指出,葡萄酒中的红葡萄酒,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治心脏病作用,其实,我国古代医疗保健书上早就写道。黄酒有保健作用,既可以作药引,又是中药丸散膏的重要辅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黄)酒入药用”,具有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适量长饮,延年益寿。特别可以引以为豪的是,黄酒的营养功能,西方人曾经因为啤酒含有17种氨基酸而自称为“液体面包”,中国黄酒因含有21种氨基酸而被崇尚营养食品的日本人赞誉为“液体蛋糕”。而且,说“中国黄酒,世界一绝”,绝就绝在,不仅它具有烹饪、营养、保健、药用功能,而且几千年来祖祖辈辈酿造工艺保密工作好,至今我们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在世界酒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问:吴绮在《饮虎丘酒楼》写道:“一曲高歌情不浅,吴姬莫惜倒银瓶”,诗中的“银瓶”,恐是煨黄酒的锡壶,足见当时黄酒消费之盛,请你介绍黄酒在苏州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历史和现状。

答:明代唐伯虎在《姑苏杂咏》中诗曰:“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十日一尝新”,黄酒的消费盛况可见一斑。据史料记载,苏州城在唐宋时代就日趋繁华,酿酒业也日益发展.这与特定地理、社会和人性分不开的。第一,苏州是鱼米之乡,具有生产黄酒的优质糯米和水源:第二,苏州又是富饶之地,具有消费黄酒的社会需求,那时,大户人家自酿自饮,小户人家就地就近零沽酌饮,并催生出“酒旗菰叶外,楼影浪花中”(陆龟蒙《江竹》)的黄酒自产和销售的服务业;第三,苏州人生性平和、风雅和灵气,具有中庸文化的性格秉性,这与北方人豪爽,大口喝白酒相比,苏州人则是南方特有的温和、细腻,黄酒的酒性平和、酒体协调,恰巧吻合江南人的风雅与和谐的文化背景。历来,苏州酿酒在全国为最主要地区之一,以宋代熙宁十年(1077年)吴郡酒税情况来看,那时苏州境内设有酒税征收机构近百所,年收酒税700多万贯;从现今情况来看,具有百年历史的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优质黄酒五万余吨,成为江苏黄酒“第一”,而且,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食品出口卫生注册,2007年又被认定为国家名牌,从苏酒的著名代表品牌和重点保护产品,成为中国黄酒的著名品牌,产品远销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南美洲,并被选为外交部驻外使馆招待用酒,只要我们保护好黄酒的自主知识产权,就会成为永远的输出国。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打造成“我国传统酿造黄酒第一基地”,在振兴苏酒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问:除了你刚才说的,近日国家有关部门抽检市场,新华社发布新闻,“沙洲优黄”名列红榜以外,据我所知.在国家、省市历次市场抽检中,贵公司的黄酒都有好评,请您破解“沙优”长期保优的秘密。

答:说“秘密”其实也没有什么秘密,无非是坚持一个原则和四项要求。一个原则,就是严格遵循传统酿造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四项要求,第一,我们生产企业的土壤、大气和水质,符合无污染标准;第二,主要原材料糯米,宁愿同比贵一点,也一定要选择绿色糯米;第三,整个生产流程,确保安全、无污染;第四,成品酒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的一系列标准,即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发展。这四项要求,不是检测一次,一劳永逸,而是长期检测,严格把关,以确保每一批成品酒,任何时间,任何单位抽检都是优质的,它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成分。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物质。这里补充一点,说“沙洲优黄”没有秘密,其实也有秘密,那就是传统酿造工艺的核心技术,是秘而不宣的,保护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我国的国粹——黄酒。

问:我有幸参观公司“沙洲优黄”的生产工艺流程,也发现一些新器械、新设备,如何解读百年老厂,传统产品为与时俱进、独领风骚而采取的老工艺“保风味”,新技术“保质量”?

答:这是我国传统食品行业许多企业都在探索中的课题,像山西的陈醋厂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生物技术引入制醋领域.实现了微机调控,管道输送、机械化作业:像浙江的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在积极运用大型不锈钢发酵罐。我们当然不能固步自封,年年筹措资金,在恪守传统工艺的同时,进行技术改造,2007年就投入4000多万元,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几年技术改造,就一定能打造成功“我国传统酿造黄酒的第一基地”,让老工艺保证黄酒独特风味的,让新技术保证黄酒的优良品质和市场需求。那就是,“沙洲优黄”酒色橙红,酒体协调,清亮透明,醇厚爽口,芳香浓郁,甜而不腻,口感舒适。营养丰富,适量长饮,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之效。

问:你多次提出打造“我国传统酿造黄酒第一基地”,这是否在你的心目中,黄酒应该也一定在“振兴苏酒”中扮演重要角色?

答:你说得不错。苏酒也许是地域经济的原因,白酒生产基地在苏北,黄酒生产基地在苏南。诚然,白酒要重铸老牌名酒,再创新牌名品,发展地方经济,重振传统产业,是“振兴苏酒”的题中之义,但是我认为不能也不应该忽视和放松黄酒。现在,在全国综合指数排名中,我们生产的黄酒名列前六名,而白酒在同行业中排名较好的就寥寥无几了。因此,只有黄白两酒并举,才能真正“振兴苏酒”。这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理由,那就是随着人们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和提高,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持久,黄酒必将是饮用酒的首选。我国已故专家陈从周说得好:“中国文化,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园林、昆曲、黄酒。”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把根留住”,不仅能够维系全球华人,即便像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居美几十年,回到老家苏州就要吃家乡菜,喝家乡酒——黄酒,而且能够走向全球餐桌,就像法国的葡萄酒、德国的啤酒来到中国,走向世界一样。只有民族性,才是世界性。只要我们响应中国黄酒协会的倡议“规范黄酒生产,保护国粹形象”,只要我们把黄酒做强做大,随着我们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比重提高,黄酒必然会走向世界。韩国泡菜不就是随着韩国产品,韩国人的足迹走向世界的吗? 问:从我们看,苏南的消费者在饮酒中,一年中大多饮黄酒,而苏北大多饮白酒,这其中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答:当然是有一定关系的。苏北多饮白酒一是受北方气候寒冷干燥的影响,白酒的刺激感强,容易驱赶寒意。苏南则多温湿,人们也就饮用芳而不烈的黄酒作为酒饮嗜好。长三角的温和气候适合饮用醇而不烈的黄酒,这也就符合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中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黄酒以其特有的滋养人生作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与饮用。

振兴苏酒话黄酒解读

解读乡村振兴

苏区振兴解读

新年酒话

拒酒话

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酒说酒话

解读苏宁企业文化

温庭筠 《苏武庙》解读

最新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振兴苏酒话黄酒解读
《振兴苏酒话黄酒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绍兴酒黄酒 黄酒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