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3: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 虞美光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德育课程。它包含了师生参观访问、角色扮演、活动游戏、实践操作等系列活动形式,它们引领着教学,让一直以来学生感觉到十分枯燥、单调的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呢?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关注儿童生活、设计活动内容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儿童的学习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过去的说教式改变为活动式,趣味性很强它改变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所以课文的选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儿童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捕捉并甄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这样,他们活动时就会有高涨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中《我们的校园》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来到教室外面玩丢手绢的游戏,活动前,要求学生先到校园里的草坪、升旗台、学生寄宿区园林带去寻找春天的影子,小朋友们很高兴,兴致盎然的纷纷俯下身子去闻、去摸、去看„„,丢手绢活动开始了,谁输了就由谁就说出刚才观察的结果——操场上的小草嫩绿的、桂花树上长出了许多小芽苞、旗台周围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远处的山格外绿,好像被洗涤过一样、还看见了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蚂蚁在地上找食物、坑坑洼洼里的水像镜子一样明亮,小鸟儿停在水洼边不停地吸水和啄食、„„等等,学生在寻找春天中进一步感受、欣赏春天的美,体验到春天到来的愉快、体验到校园的魅力以及我们学习环境的优美。

引用教学《商品买卖中的道德》一文时,老我先模拟一个生活场,扮演一个在街头吹嘘自己的产品的商:大家快来看一看、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由好处,瞧一瞧由好处,我的矛与盾„„很自然的把矛与盾这个典故通过现代版的吆喝展

现了出来,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商品买卖中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从小就培养学生一个诚信、守诺、以人为本的教育。《认识假钞》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 产生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对于儿童难以身临其境去直接体验的经验,可向儿童提供了生活素质,通过情境的创设,形成十分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相应的体验。

二、重视活动过程,整合多元目标

传统教学往往有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的倾向。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有效地改变了此现象。有效的活动会让学生在此中获得并产生真实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世界、生命、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

四年级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的第一课《规则在哪里》中,我设计的活动就是带领学生玩他们最喜欢的女生、男生之间的“脑筋急转弯”的智力大比拼。在他们玩得特别尽兴的时候,我作为裁判,故意偏袒男生,引起女生由稍微有些不满到情绪激动大叫“黑哨”直至最后罢赛。我随即“承认错误”,把“风向一转”,一味维护女生的利益,男生又是一片抗议声。此时,我这个裁判准备“引咎辞职”前,请教游戏者,怎么做受欢迎的裁判?学生纷纷献计:按规则来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了解到了规则。之后,我顺势引导:游戏有规则,规则还会在哪里呢?不经意间,学生对规则的作用也就理解了。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我个人认为,有秩序、有目标,有层次,有创意的、没有教育痕迹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多维目标。

三、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儿童兴趣

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形式。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以后,要多动一番脑筋,选择最符合儿童口味的活动形式。这样才能使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更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笔者认为,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较适合低年级的教学,像猜猜、画画、玩玩、演演、说说等形式。

如在教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小活动让学生来认识家庭的给孩子们带来的美好感受,体验家庭给人带来的温暖。一是让每位同学将收集到的家庭大事记的资料放在一个口袋里,组织了同学念一念,猜一猜的活动;二是将自己心里的家是怎样的说出来,安排说一说的活动;三是议一议讲一讲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到的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四是设计并画一画自己家的吉祥物。学生从头至尾处在积极的状态中。

在教《平安回家》一课中“认认交通标志”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信号灯小游戏、我们都是小交警、交通知识大比拼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活动后让孩子们到黑板上画出认识的标志,为的是培养他们乐于实践,敢于表达的能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接受更为主动,原因是“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等形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符合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且这些形式借助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一点即通,较好地体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思想。这样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愉快地参与活动,有了更多的发现,有了更多的感悟,也生成了更多的问题。开放的课程资源使我体会到,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快乐,才受学生的欢迎;贴近学生的实际,灵活补充,处理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快乐,教学才有意义。

四、安排活动程序,打破时空界限

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光在学校,还有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他们在学习以外的生活世界中的感受,体验和发现,都应该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校外生活,了解学生的课外兴趣,多多同家长和社区联络,以便从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发现可供课程选择的活动素材。已选用的在校外进行的活动,有的由于活动本身有连续性,儿童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在一两节课内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要有通盘考虑,以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

例如对《品德与生活》第二册《兴趣与坚持》一课实施教学时,我设计如下:通过三节课在三个月中分别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机请有特长的同学传授坚持下来的方法,然后每位学生锁定

一项兴趣目标,教师下发一份坚持计划表,将每天坚持的情况记录下来,第二课时进行了中途成果汇报,学生谈感受,谈家长的评价,为坚持练习维持兴趣出金点子。第三课时进行了成果展示,评出此次活动中的优秀者与进步者。实施下来学生有兴趣爱好的人数从第一节课的十几人增加到全班,人人在锁定的爱好方面取得进步。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强调知识的系统独立,而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内在的发展过程。打破时空的界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并进行了过程监控。学生快乐的情绪体验最终使目标较好地达成了。

五、点缀活动评价,培养学生个性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生命主体的儿童,活动中要充分考虑运用评价手段促使每个儿童得到发展。评价的主体、角度、尺度、方法都应呈现多样。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的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活动结果。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我组织了“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的实践操作活动。活动由四人小组完成,然后给每组的特产取一个名字。在交流过程中,谈谈准备将特产送给谁。最后全班参观活动成果,评出合作奖、创意奖、爱心奖、小能人奖。再将作品拍摄成照片,留作纪念,张贴在学习园地里面大家共享。在评价中,学生有的自我推荐作品,有的欣赏他人作品,活动气氛异常活跃。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师生参予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儿童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获得成功。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从参与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参与的品质以及参与的结果这些方面来对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比如,思考自己在活动中是否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是否和老师同学团结合作、积极交流、努力探究;是否学会了倾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见;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发现,能质疑问题;是否已有了较强的道德意识,是否把国学经典有机的引入到课堂,丰富品德学科的内涵„„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当然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孩子们的品德行为有了很大转变,由于活动内容贴近孩子生活,每节课都精心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活动形式也丰富多彩,特

别是对孩子灵活、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把每节课的四十分钟都充分利用起来,孩子们学习品德的兴趣更浓了,他们把课堂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班级秩序井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出发。引导他们反思、提高、创造自己的生活,把课堂的品德学习和现实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年”“童心”“童趣”“童真”让孩子们在生活化、活动式、趣味性的教学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童年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想: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品德课程的每一个细节,把握儿童的身心脉搏,一定能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有实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总结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