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秋水广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9 18:08:4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秋水广场

秋水广场

我的家乡南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秋水广场就位于红谷滩中心区,是南昌新兴的一个旅游景点。它紧邻赣江之滨,与滕王阁遥遥相望。

国庆节的那天晚上,大家建议一起去秋水广场玩一玩。于是,我们开着车出发了,晚上红谷滩的车流特别多,车子在路上走走停停,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硬挤”到了秋水广场附近,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旁边的小吃店里炊烟四起,人头涌动。我们挤不进去,只能站在广场旁的人行道上欣赏风景了。

秋水广场的夜色真美呀!七彩的霓虹灯不停地闪烁着,江边的白鹭灯格外明亮,与不远处滕王阁上点点灯光交相辉映着,一轮明月像一个大灯笼一样,高挂在遥远的太空。这时,徐徐江风吹来,使我们感到舒服而惬意,我想到了王勃的著名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这是夜晚,但这星光与灯光点缀的美景却更加别具一格。

九点钟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音乐声,喷泉开始表演了,虽然我们隔着很远的距离,但场面依然壮观。随着音乐声的此起彼伏,喷泉开始涌动,时而展开蓝色的翅膀,像孔雀开屏一样;时而飘动纱裙,像仙女凌空飞舞一般;时而水流合在一处,搭成了一座“水桥”,水流最后涌向了一百多米高的天空,像火箭直冲云霄。在场的人们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和尖叫声,大家都被这美景所吸引,直到喷泉落幕,人们也久久不愿离去„„

我爱美丽的秋水广场,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推荐第2篇:秋水广场调研报告

目录

(一) 广场所在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及周边环境

(二) 广场的主要功能及兴趣点

(三) 广场现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 人的一些行为心理

一、广场所在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及周边环境

秋水广场地处红谷滩新区赣江之滨,是典型的滨水景观区,紧邻行政中心广场,旁有南昌市政协,南昌市政府,南昌市监察局以及红谷滩会展中心,地处市政要区。于2004年1月28日落成,是利用荒滩兴建,既防洪,又观景,与滕王阁隔江相望,再现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秋水广场”正是由此而得名。秋水广场是一座以喷泉为主题,集旅游、购物、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广场,秋水广场以水以及丰富的赣文化为主题,拥有着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群,南面是内容悠远丰富的“赣文化长廊”。这条沿江长廊长三千米,以雕塑、浮雕、石刻、壁画、小巧园林与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数千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赣文化浮现眼前。沿着江畔再远一点,高达160米的世界第二大摩天轮闪烁着“南昌欢迎你”的彩灯,点亮夜空。摩天轮下,是新建的赣江之星商业街。

布局方式: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江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110米。总占地面积87000平方米,其中喷水池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不含旱地喷泉面积),主喷高度达128米,绿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硬地广场面积约40000平方米。交通便利,是观光旅游的大型休闲广场。 主要景观: a) b) c) d) 音乐喷泉 文化长廊 美丽的夜景 摩天轮

二、广场的主要功能及兴趣点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只是偶尔来到秋水广场,经常来的主要是一些附近的居民,又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数人表示音乐喷泉以及夜景是秋水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即为秋水广场的俩大兴趣点。大家来秋水广场的时间都集中在傍晚与晚上,主要因为这是大家的主要休闲时间,再加上秋水广场那怡人的滨水景观,傍晚看夕阳晚上看夜景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年轻人多在此散步看夜景,中老年人则会到此锻炼散步。大多数人休息时,会选择一些较安静的场所,如路边的座椅或是树阵座椅。

三、广场现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基本上都表示对秋水广场的服务设施及绿化情况满意或一般。但大多数人表示秋水广场缺少必要的设施以及遮阳设施,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傍晚或是晚上去秋水广场的原因吧。 具体问题:

1) 缺少必要设施,如绿化设施,遮阳设施等 2) 自行车无法停放,噪音干扰较大 3) 舒适座椅不多以及垃圾桶安置较少 4) 导向标示不太明确

5) 缺少人性化的设计。公厕污秽满地煞美景 南昌市秋水广场“1号”问题有待解决——秋水广场景色迷人,但是里面的公厕却令游人兴致全无!

四、人的一些行为心理

1 尺度宜人,布局合理。人在休闲广场中,希望可以比较舒适的活动,不会感到过度拥挤,也不会有过度空旷的“广场恐怖”的感觉 。 2 有宜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儿童需要获得玩耍,嬉戏的乐趣;残疾人有无障碍通道;方便又免费的饮水机;台阶的尺寸及雨水口的处理等细节都需要人性化的处理。

3 立体绿化,“阴阳结合”。游人都希望绿化景观高低结合,错落有致,同时符合活动舒适感的要求;另外植物有季相变化,既有阳光灿烂的区域,又要有阴凉的区域。

4 公共性与私密性相结合。需要平整,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样也需要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私密空间。比如,广场座椅不应该朝向外面的马路,在广场的角落处设置一些休憩设施,有适当的距离安排等。

具体如在调查中显示老人的安全感意识较强,不喜欢人群太混杂。老年人多对那些文化底蕴较深厚的东西感兴趣,如文化长廊。中老年人喜欢在滨水区域散步或是锻炼。而年轻人则多是喜欢成群结伴的出来到秋水广场这边欣赏音乐喷泉与滨河的夜景。

结束语

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和建设要深入了解市民的需要,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的追求表面形式。在休闲广场的设计中,要面向大众交往,游憩,活动的需求,营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城市空间。

推荐第3篇:游秋水广场作文

游秋水广场作文

文/湖南长沙市湘郡未来实验学校 文宣淇

南昌的夏天真热啊!我们每天都呆在空调房间里不敢出去,真是郁闷。有天傍晚,舅舅突然对我说,如果我能在7点钟前完成地理作业,他就带我去秋水广场看音乐喷泉。我一听高兴极了,赶在7点前做完了作业。

秋水广场离舅舅家有点远,我们打了个的士过去。

今晚喷泉的第一曲音乐是《走向新时代》。泉水像一群刚刚出浴的仙女,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那可真是壮观啊!到了歌声的最高潮,只见一个高高的水柱直扑云霄,就像孙悟空变长的金箍棒一样。水柱保持了数十秒才猛地跌下,溅起的水花竞有数米高。我们朝喷泉拍了很多照片,然后骑一辆可以坐4个人的单车在附近溜达。后来,我们发现一个可以看喷泉的好位置,只是会打湿衣服——泉水像淘气的小孩,时不时地跳到我们身上来。很多游客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退却,似乎都在享受泉水带来的清凉。在《青藏高原》那一曲时,泉水随着激昂的音乐蹦到了最高点,大概有三十层楼那么高。水柱上投映着彩色的灯光,仿佛一排排巨大的荧光棒,非常壮观。

看完音乐喷泉,我们骑车去了秋水广场南边。那里有一个“赣文化长廊”。舅舅问我: “赣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我立即回答: “赣是江西的意思,前几天在地理书上学过。”这条沿江长廊长3000米,以雕塑、浮雕、石刻、壁画、小巧园林与建筑为主,将数千年丰富多彩的赣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长廊上有许多历代江西名人的塑像与文字介绍,最著名的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黄庭坚,儒家理学先贤朱熹、陆九渊。舅舅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古代的文化名人,朱熹、陆九渊还到我们湖南讲过学。在赣文化长廊里,还可看到有关江西古代诗书文化、学院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如“鉴真东渡”、“滕阁妙文”等。此外,一组组真人大小、惟妙惟肖的铜雕,再现了那过去岁月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手艺人和生活场景:挑担剃头师傅正在给理完发的人掏耳屎;打箍匠正在为木盆紧铁箍;一群孩子围着一个老人用鸡毛、牙膏皮等换糖吃;在井边提水的老伯和用搓衣板洗衣服的少妇;一群正在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的孩子„„

我觉得这次游玩很愉快,而且收获真不少。

(指导老师:杨海燕)

编辑絮语:

写游记,一般要把“路线”以及“景观”写清楚,让读者有陪着你一起在游览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由于本文重点只写了音乐喷泉与文化长廊两个点,并不复杂,因而“路线”比较清晰,那么“景观”是否也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呢?先看音乐喷泉部分,作者显然并没有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喷泉图,只有一些零散的“点”。而文化长廊这部分,作者虽然交待了很多事物,却也没有形成画面感,这是因为作者的描述是粗线条的,显得笼统。本文的文字相当简洁,叙述也颇有条理,如果观察能再全面、细致一点,就更好了。

推荐第4篇:美丽的秋水广场小学生作文

美丽的秋水广场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秋水广场。

可能有人会说,秋水广场有什么好介绍的,不就是几个破喷泉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久前,我和家人去过一次秋水广场,还没进去,我就兴奋不已,因为听大人们说过秋水广场神奇的美景,所以还没进大门就开始幻想起来。直到妈妈叫我时,我都还没从幻想中回过神来,妈妈见我还在幻想,摇摇头说:“这孩子。”边说边把我给拉了进去。我一进去,就看见有各式各样的喷泉,有桥式喷泉、直式喷泉、彩色喷泉„„

首先我来到了桥式喷泉,我从这头穿到那头,又从那头穿回这头,我仔细地观察这座喷泉,发现原来那桥式喷泉是从小桥两边喷出来弧形的水柱形成的,一道、两道、三道„„无数水柱把小桥建成了一座拱形的透明小屋。又仿佛缝衣服,这边一针,那边一针,渐渐的,一件美丽的水衣就缝成了。

接着,我又来到了直式喷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泉那高大的身影,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越升越高,越升越高,再看这位“大力士”时,又看见两座小喷泉依偎在身边。大力士一倒,两座小喷泉也倒下了,仿佛是被“大力士”打倒了一般。“大力士”的前后还有两只小鱼在喷着水花,好像在给“大力士”助威,“大力士”看到有人在给他加油,立刻充满牛劲,拼命往上升,一点儿也不知道累 。

最后,我来到了彩色喷泉那儿,她简直是个美人儿。我边看边想,难道她是“大力士”的妻子?我看看彩色姐姐,又看看“大力士”,真是好配啊。我这一看,“大力士”更有劲了,像是要好好表演一番,忽起忽落,彩色姐姐也害羞起来。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呀。

之后,秋水广场散场了,静寂正在吞噬着这座美丽的秋水广场,美丽的秋水广场渐渐地沉沉入睡了。

推荐第5篇:秋水广场的喷泉邓蕴琦

我爱南昌――秋水广场的音乐喷泉

作者:四年级南昌邓蕴琦指导老师:熊立华

“五一”劳动节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南昌红谷滩的秋水广场游玩。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秋水广场是一座以喷泉为主题,集旅游、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广场。广场总体平面呈月牙形,江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为110米,其中喷水池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听着这一组组数据,我惊讶地说:“哇,这个广场一定巨大无比!”爸爸笑着点点头。

一下车,我就拉着妈妈的手向广场跑去。果然,这里很开阔,长长的广场上有的人正在放风筝,有的人正沿着赣江边的石子小道散步,更多的人则围着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水池观赏„„这儿的水池真多呀!我数都数不过来。正当我数得眼花缭乱时,广场上空响起了悠扬的音乐,播音员告诉大家,音乐喷泉即将开始。

爸爸妈妈拉着我往观景台跑去,跑着跑着,我听到了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定睛一看,原来一群孩子正在一座水帘桥上钻进钻出。那桥本是木头桥,但是每根桥柱上都有一个喷泉眼,正在向空中喷射水花,仿佛給桥装上了水晶天棚。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冲动,回头对爸爸妈妈说:“我也走水桥去。”便飞快地冲上了水桥。哈哈,从水桥中冲出来,身上竟没有湿,真是有惊无险呀!

我们紧走几步,终于来到观景台。只见有一个圆形的大水池,里面有许多喷口,喷泉在《春天的故事》、《命运交响曲》等优美乐曲的伴奏下,向空中奔涌。各种造型和图案的水景随之涌现。音乐的节奏跌宕起伏,喷泉时而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时而轻盈舒缓、潇洒飘逸。我指着空中的喷泉,兴奋地对妈妈喊着:“啊,这像海鸥展翅!哦,那像银蛇狂舞!”妈妈也被这多姿的喷泉深深地吸引住了,说:“快看,这一组像不像身着白衣的少女甩衣袖?”我听了连连点头。周围的观众也不断发出“啧啧”的称赞。我又掰起手指,计算喷泉的样式。爸爸笑呵呵地说:“傻孩子,别数了。这里包括中心主喷、环形高喷、圆形摇篮跑泉、弧形数控跑泉等等在内共有二十二个样式呢。”

正看得入迷,音乐骤然增强,观景台前排的观众纷纷后退。妈妈说:“快看,高达100多米的喷泉就要出现了。”我屏息凝视,只听“唰”的一声,全池的水都向高空喷去,尤其是中心的主喷口,一束足有碗口粗的喷泉一次比一次喷得高,仿佛要与天空的云彩握手„„“真高啊!不知最高能喷多少米?”“据说在128米以上。”人们议论纷纷。

在大家一阵阵喝彩声中,音乐喷泉结束了。我依然沉浸在美景里,久久不愿离去。爸爸说:“南昌的夜晚,在喷泉的装扮下,在彩灯的映照下,景色更加迷人。”我期待地说:“下次再带我来玩一次,好吗?”妈妈满口答应了。

我默默地想:这里的一切,仿佛把人带入了水的仙境,令人赞叹,让人着迷,使人留恋„„这里真是水的天地,人的乐园。

推荐第6篇:秋水

秋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2、理解文章贯注的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特点、3 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4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5 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2、本文的论证方法,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

本文是如何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四、教学简目:

1、导语

2、历年考题回顾

3、庄子介绍

4、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断句及其字的读音

5、6讲解课文

7、小结(结合文后联系题)

8、作业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3’: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后两句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庄子》的《秋水》中也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秋水》。(板书课题)

2、历年考题回顾3’:02年4月、03年4月、06年4月单选各1分,02年10月、03年10月、04年4月、05年4月各多选2分,03年10月、04年4月、04年10月、05年4月、05年10月各词语解释一分。

3、庄子介绍3’

庄子,名周,宋之蒙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生活极为贫困。据记载他曾住过陋巷,打过草鞋,并向监河侯借粮。楚威王闻其贤,以重金聘为相,然辞谢不就,只求适己任性,以快其意。

1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它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4、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断句及其字的读音5’

5、讲解第一段20’

(1)字词:灌:注入

渚:水中洲岛

崖:案

于是:在这时

旋:转变

望洋:仰视的样子

子:您

穷:尽

殆:危险 长:永远

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见„„于:被 (2)简析题:

A、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说明它们的作用。(两种景象:一是有限的秋水暴涨,二是无限的大海。两者的关系:对比 。 两种景象对比的作用: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 B、这两种景象的展现暗示出怎样的哲学道理?海若说的“可以语大理”中的“大理”指什么?(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C、写出这段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望洋兴叹) D、说明这段的艺术特点。(一是化抽象哲理为具体形象。借助“秋水”“北海若”“井蛙”“夏虫”等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奥的哲学道理。二是用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说理。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进行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进行说理。)

6、讲解第二段30’

(1) 疏通段落,注意下列字词:以:与

语:谈

于:被

虚:同“墟”,居处

乃:才 丑:鄙陋

莫:没有谁

量:数量

数:计算

方:正

见少:所见甚少

自多:自我夸耀

卒:尽

焉:于次,在其中

向:当初

尽在此:全在这里了

第二课时

(续上课时)

1、第二段的讲解: 简析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A、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因而是有限。三个层次的大意: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B、说明这段文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是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二是排比,使文章层次清楚,说理有气势。) C、这里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较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 D、写出这里包含的一个成语。(井底之蛙)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

2 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A、从哲学思想上看,这段文字的旨意是什么?(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的空间及其有限,因而人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B、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反问,排比,层递。三个问句(第三个问句前多了一些说明)可看作排比。从“天地”到“四海”,再到“中国”再到“万物”,再到“人”,可以看作层递。)

C、其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例证法?哪些地方运用了类比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法?(对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有限来说,“四海之在天地”“ 中国之在海内”“ 人卒九州”,都是例证;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来说,“礨空之在大泽”“ 稊米之在大仓”“ 豪末之在于马体”都是喻证,即类比论证。这些例证,喻证,同时都是通过大与小、无限与有限的对比来表明旨意的,因而又都表现为对比论证。)

2、小结(结合文后联系题)5’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什么思想意义?

主旨: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客观意义:这个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B、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运用比喻)的特点。

文章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说大道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礨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3、作业:

《题典》中词语解释题10道,单选8道,多选4道。

4、作文讲评(讲评内容另附页) 板书

按照段落的讲解来板书 重点字词,问题及其答案

推荐第7篇:秋水

《秋水》教学设计

类别:高中语文 编号:

[设计思想]

本篇案例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让河伯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层层深入,分为导入、走进庄子、基础知识预习检查、课文分析、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形象并找到美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3,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在诵读学习中体会河伯这个形象。

2、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的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

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走进庄子及对《庄子》一书的了解。(知人论世)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语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

1、教师范读,明确字音,句读。

重点强调字音:泾(jìng)流

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

少(shǎo)仲尼之闻

殆(dài) 断句: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 / 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 / 为尽在己

且夫 / 我尝闻 / 少仲尼之闻

2、齐读,尝试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

3、积累文言实词、特殊句式(分组进行交流) (1)、重要实词

泾流:直流的水波。泾:同“径”,直。

两涘:两岸。

旋:掉转。

面目:偏义复词,指面部。

野语:俗语。

闻道百:听说的道理很多。

闻少仲尼之闻:听说

子之难穷:穷尽

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2)、活用词语

①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③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④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⑤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③、特殊句式。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该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见„„于,见,被。

状语后置:“于大方之家”后置。

④、成语

①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四、研读讨论,进入文本。(了解课文内容,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

1、教师导读: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河伯这一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两次所见的情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第一次所见,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第二次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

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一宽一窄,不言而喻。

2.、河伯看到“百川”与“大海”不同的情后感受怎样? 学生交流: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后感触“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见到大海后的感触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

3、从河伯的不同感触中我们可以看出河伯是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的他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骄傲自大。一个“殆”可以看出河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像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己若者,我之为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从中看出河伯能够面对现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能够知错就该。

4、文中对河伯所见后的动作神态对比中可以看出河伯是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交流: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为“望洋向若而叹”, “喜”表现了河伯志得意满,目中无人。 “叹”表现了河伯正视自己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 “顺”反映了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表现了河伯改变了认识,调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虚心认错。

5河伯不同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呢?

学生交流: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是“见小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被他人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体现的是河伯的悔过自新的心态,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

五、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交流: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现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六、扩展延伸。

1、文章是通过什么形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讨论明确: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的,又是通过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浓厚的浪漫主义书写的。庄子正是通过这个寓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七、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八、总结全文:

正如大家所言,我们也知道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当《秋水》中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时候,就必然使他成为了浅陋的井底之蛙。但是他在看到无穷的北海之后,幡然醒悟过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形象。一个人难免犯错误,能够意

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能够,这就是最好的了。 附板书:

黄河

景象 百川灌河 不辩牛马 不见水端 难穷

北海

雄壮 开阔 广阔无边

河伯

欣然自喜 始旋其面目

表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望洋向若而叹

骄傲自大 责己狂妄、批己浅薄、贻笑大方

推荐第8篇:秋水读后感

秋 水 读 后 感

秋水是由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写的。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本文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文中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故事,引领全篇,构思相当巧妙。

本文在表达上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如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辨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韵味。文章的语言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推荐第9篇:《秋水》说课稿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

24

水(节选) 说课纲要

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庄子》的《秋水》,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第四篇课文。

一、教材分析

1、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人教社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本),新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秋水》选自《庄子》一书,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特别,是一篇寓言式的文言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虚构了一个河伯见海神的故事,从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深刻的哲理。该文被安排在第一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是继第一个文言单元的“掌握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

4、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学生由于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影响,缺少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立思考。由于高中学生处于自身人格趋于形成的时期,又会过于盲目自大,目空一切,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文蕴含的哲理是该课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把握,深入体会,正确评价”是我在该课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手段。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掌握文章中的特殊文言字词、句式;通过质疑、解疑,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中所蕴涵的哲理。

1、导入

我采用背诵之前大家熟识的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一诗导入新课,接下来就是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向同学展示简介有关作者的一些基本资料,包括庄子和他的著作《庄子》一书。)

2、新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句这一重点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的预习,以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思维上路,经过独立思考和共同讨论,得出练习的答案,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所以我决定从以下两步着手:

1、学生结合注释,再一次的自读课文思考屏幕上的练习。

2、通过学生自己回答,发现其中问题,由教师归纳答案。

接下来要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就是理解课文,掌握文章中蕴涵的哲理。在这里,我总的思路是:通过教师质疑,学生解疑来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分析;通过学生互相讨论来完成对于文中寓意的掌握。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①、河伯一开始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②、河伯后来的感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

③、河伯在见到大海前是怎样一个人?在见到大海后又是怎样一个人?

最后,在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课堂讨论的问题:“你从《秋水》这篇文章中能读懂哪些道理?” 由学生讨论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领悟到生活中的深刻的哲理。

3、反馈

①、课堂反馈,②、课后反馈,延续创新(课后练习)实现创新 五 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边板书课题,中间提炼课文内容和主旨,右边是写作手法的归纳) 六 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秋水》这篇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推荐第10篇:3秋水

3《秋水》

一、单项选择

1.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 B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孔子

2.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不为的思想家是( C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的是( B )。

A、《论语·学而》 B、《秋水》

C、《郑伯克段于鄢》 D、《论学问》

4.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冰”作喻来说明( B )。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人的知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二、多项选择

1.庄子散文的特点是( ABD )

A、善用寓言 B、援譬设喻 C、借用历史 D、想象丰富

2.下列作家常被后人并称的有( ABC )

A、老子 庄子 B、韩愈 柳宗元 C、李白 杜甫 D、王安石 苏轼

三、词语解释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尽头。

2.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仰视的样子。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以……为少。轻:以……为轻。(或少:认为……少,小看。轻:认为……轻,轻视)。

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语:谈论。 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6.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停止。 虚:空虚。

四、翻译句子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翻译: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

2.“闻道百,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

翻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耻笑。

4.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大理矣。

翻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这样,就可以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翻译: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五、作品分析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这里描写了哪两种景物?

描写了河水上涨、两岸不能分辨是牛还是马和海水浩瀚、不见水端这两种自然景物。

(2)这两种景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两种景物衬托了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

(3)河伯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

河伯望洋兴叹,是因为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1)井蛙“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了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和后天教育的限制。

(2)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了类比论证法。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1)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

(2)这段话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

这一段采用了逐层推进的论证手法。主要是由大到小,层层剥笋:由“天地”到“四海”,再到“中国”,这是一例由大到小的论证;由“万物”到“人类”,再到“个人”,这也是一例由大到小的论证。

(3)指出其中的反问句。

反问句: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练习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今人有何启迪?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第11篇:秋水(节选)

秋水(节选)

庄周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的寓意,并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洒脱的艺术特色。

二、学习要点

1.题解:

秋水,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2.内容概述: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眼界放宽一些,就会看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本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以相对论宣扬道家之“道”的无限性,并进而嘲讽孔孟所宣扬的儒家之道。儒、道之争另当别论,文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写作特点

第一,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使抽象的道理变的生动形象;

第二,采用了对话形式,北海若的话代表了庄子的思想,黄河伯的话代表了庄子要批判的思想。

三、关于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曾在蒙邑(yì)中为吏,主督漆事。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

思想意识:唯心主义。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异性。

生活态度:顺应自然。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四、作品特点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意,构思巧妙,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7,外篇10五,杂篇10一。内篇1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五、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中后期,奴隶主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而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纷争,天下混乱。在当时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消极厌世的极端。一生清贫。

六、行文赏析 第一段:

秋水时⑴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⑵为天下之美⑶为尽在己。顺流而东⑷行,至于北海,东⑷面⑸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⑹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⑺道百,以为莫己若⑻者’,我之⑼谓也。且夫我尝闻少⑽仲尼之⑾闻而轻⑿伯夷之义者,始⒀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⒁也,吾非至于⒂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⒃大方之家。” 通假字:泾,通‚径‛;辩通‚辨‛。

注释:⑴时,名词作状语,按时;⑵以,动词,以为;⑶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⑷东,名词作状语,向东;⑸面,名词作动词,面向;⑹始,副词,才;⑺闻,动词,听到;⑻若,动词,比的上;⑼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⑽少,形容词作意动,认为„少;⑾之,结构助词,的;⑿轻,形容词作意动,认为„轻;⒀始,名词,开始;⒁穷,形容词作动词,尽;⒂于,动词,到达;⒃于,介词,被; 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海神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就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概述:

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暴涨的景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两个层次形成鲜明的反差。

第二段: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⑴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dǔ)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⑵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lǘ)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⑶量数。而吾未尝以⑷此自多⑸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⑹,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⑺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⑻;人卒⑼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⑽以⑾为⑿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⒀水乎?” 通假字:虚,通‚墟‛;大,通‚太‛。

注释:⑴于,介词,与;⑵于,介词,比;⑶为,介词,用;⑷以,介词,凭借;⑸多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多;⑹少,形容词作意动,认为„少;⑺号,称;⑻焉,于此(与万物之中);⑼卒,尽。人卒。即大众;⑽之,代词,天下;⑾以,名连词,来;⑿为,动词,取得;⒀于,介词,由于、因; 古今异义:

1.东面而视: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2.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一个国家。 译文: 海神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概述:

第二段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次阐发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省略句

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 ;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

3.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束于教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七、行文特点

1.行文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2.论证方法的特色。 ⑴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⑵论证中采用了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以及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这样的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八、总结扩展

《秋水(节选)》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另外,庄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饱含理念的,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他的世界观.

1.有关成语

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条件)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井底之蛙:井底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2.道家之道: 道是阴阳:‚道以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道是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 道是本原: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 道是规律: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 道是法则:‚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12篇:20.秋水

秋 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4.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诵读及分析

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再读课文,归纳一些重点词语、句式的用法及其意义。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3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见笑于大方之家。

4.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思考下列问题。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③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④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师述: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

⑤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人贵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5.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

四、板书设计

秋 水

《庄子》

黄河宽阔 不辨牛马 北海壮阅 不见水端

↓于是焉 ↓于是焉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为尽在己——狂妄自大 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寓意: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第13篇:秋水公开课

《秋水》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有关文言字词的含义。

2、努力呈现与文本相关的人文与掌故,从而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与文学氛围中,真正体悟庄子的智慧与文风,并在这过程中,注意积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人文素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重点:夯实语言基础,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难点:体悟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特点,沟通与文本相关的人文与掌故,感悟庄子的智慧与文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对“游刃有余”成语的理解导人。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人们都认为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这句话没错。但这不是庄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庄子是个富有智慧的人,他想要告诉人们的是,现实世界是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活着呢?最好的方法,便是避开矛盾,顺其自然,自己才能活得逍遥、自在。这是庄子的理想。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个最大的最完美的自由主义者。

二、作者及《庄子》简介

1、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 在这组排比句中,你比较喜欢庄子是哪一种个性的人?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2、给大家讲几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释。

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尧子齐名,世称“尧庄”,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3 总结:

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三、课文梳理

庄子是智慧的,《秋水》就注定是富有智慧的,学完《秋水》之后,我们肯定会聪明很多。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今天我们就要真切地认识一下这位让闻一多先生崇拜到发狂的庄子了。

1.教师先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

2.明确文章中的两个通假字:

①不辩牛马辩,通“辨”,辩,辨别。

②泾流之大泾,通“径”。

以“泾”提问:“直流的水波”究竟是怎样的“水波”?

3.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归纳句式、活用

四、文本研习,体悟寓言

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1、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 百川灌河不辩牛马 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 明确: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板书这两个词)所以我们的河伯欣然自喜就情有可原了,是不是就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了。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成语来形容河伯的心理?(参考: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夜郎自大)

2、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同样请你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

3、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河伯只是感慨自己的可笑吗?要求学生集体把河伯自责的语句读一遍。

4、从下文河伯的“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分解难点1:现在,我们看文中的河伯,当他面对浩淼无际的大海时,他感到了什么?

河伯在秋水到来时看到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他惊叹欣喜,但他面对大海时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从而说明天地难穷,宇宙无穷,以及个人的渺小。

这就是庄子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个人渺小,天地难穷。(板书)

分解难点2: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分解难点3:“至于子之门”,这个子是指谁?海神若。河伯和海神若是神的化身,其实他们身上也暗含着人的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想想这两个人身上,特别是河伯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

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善于反躬自省,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错而能改,善莫大焉)

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 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司马迁在《史记.老庄 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这也与庄子的追求一致。

五、拓展延伸

延伸环节一:采撷几篇精彩的庄子寓言,进一步体会庄子的文风与思想:

庄子故事1:战国时,齐王是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sheng)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

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庄子故事2: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邻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延伸环节二: 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

呆若木鸡;五十步笑百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

延伸环节三:想像一下,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像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

读了海神若的话,我们更形象、也更理性地懂得了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的道理。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秋水》全文洋溢着智慧。庄子这些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秋水》全文,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公开课评议记录

马慧芳:

1、这节课体现了“短文长教”的特征,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节课使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文化与文学氛围中,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庄子,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的探索兴趣。这也应该是语文课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所在。

2、这节课的亮点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对寓言进行全面理解,“剥茧抽丝”,从各个角度条条缕析,突破了难点。从而让学生了解善用寓言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然后及时沟通课外知识,进一步体悟了庄子的浪漫主义文风。

陈武波:文言文学习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上课老师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关系。作为基础的语言这一关教师主要采用了朗读、提问、讨论的方式,这对一篇短文来说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

皇甫雪飞:整体来看,这节课的亮点就是沟通了课堂内外的知识和典故,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庄子。但是在字词的落实上显得有些仓促。

江达军:教师的教学设计线索清晰,由寓言始,由寓言终;由课外始,贯通课文,最终迁移课外。这样学生理解庄子寓言的意义及庄子文风就水到渠成了。但知识的迁移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为了迁移而迁移。最后的几个延伸训练似乎有些割裂之感。

第14篇:秋水读后感

秋水读后感

《庄子》一书是由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的代表 作之一,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趁着寒假, 我细细品读了“外篇”其中的“秋水”部分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

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满招损,谦受益。

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 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当一个人成就了一点事业,或得了一些什么小名利,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夸大自己的功劳,一自我为中心,然而轻视他人,这正是因为他还没有在外界碰见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所以才会在界内自高自傲。假如哪天让他到外界去出差或辩论问答,遇见比自己更高一层的人,这个时候就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人,所以说我们人,在还没有亲自接触到界外之事时,就不能以为自己很伟大。因为你一旦看见别人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强大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我们应该保持“中道”,不能被名利之事所牵引,否则你将会被比你更有见识的人讥笑轻视。我们只有在“中道”的界线上,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修。庄子的《秋水》让我看到了大智大美,道理与思想的引发。

第15篇:《秋水》有感

《秋水》有感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濮水钓鱼”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直接体现,面对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还是庸庸碌碌。选择精神的欢乐颂就意味着一种和凡尘的剥离,只因为战国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即使如此,庄子依然要选择剥离。拒绝小吏,就是关闭了通向红尘的大门,红尘中不止有虚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体的认同,时代价值的体现,然而他关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门,打开了另一扇名位“性灵”的窗,窗外,白鹭在湍流中戏水。

第16篇:《秋水》教案

《秋水》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

2、理解《秋水》的寓意。

3、在理解文意和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力争熟读成诵。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

2、在理解文意和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学技术:PPT 课时: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它用来讽刺见识短浅而盲目自大的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我们不能对井底之蛙讲大海的事情,因为它根本没有见到过大海。任何人的见识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大家知道吗?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的千古名篇《秋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正选自《秋水》一文,节选的是它的第一节。(板书课题、作者)。

二、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人们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庄子思想复杂,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顺应自然“安时处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给老百姓定下许多规矩。但他也能辨证地分析问题,能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其积极意义。《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仅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是一个善于用寓言讲故事的人,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现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庄周梦蝶、庖丁解牛”等都出自《庄子》,庄子总是想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讲述道理。当然这也形成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

那么课文《秋水》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背诵课文,注意生字读音及句内停顿。

三、整体把握、感知

1、教师范背

2、学生自读,划出翻译过程中不容易解释的字词句,提问

3、互相答疑

四、分层分析课文

先请一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用幻灯展示三个问题(用原文回答),听朗读时找答案: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学生翻译。 教师点明重点字词: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河”,古义:多专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泾”通“径” “涘” ,水边 “焉”语气助词 “以„„为”,认为

教师:这几句中我们看到河伯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喜。是因为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辩牛马(板书)

教师:为了更好的体会这种感情,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齐声朗读一遍。 试着背诵。

2、河伯见了北海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学生解释。

学生找重点,教师补充。

前两个“而”:表修饰;后一个“而”:表顺接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至于”,古义: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东面”,古今异义,古义:面向东面;今义:东边

“端”事物的一头,尽头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多指面貌 “望洋”仰视的样子 成语“望洋兴叹”,不是望着大海发出感慨,而是在伟大事物的面前感慨自己的渺小;现在比喻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足,感到无可奈何。所以“望球兴叹”这种词语是不符合造词规则的。 齐声复述。 试着背诵。

教师:这一段河伯由前面的“喜”转变为“叹”,河伯叹了什么呢,我们往下看。

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学生翻译,圈划重点。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代词充当宾语要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联系“何厌之有”,“何陋之有”,“何后之有” “少”、“轻”,形容词活用如动词,“以„„为少”,“以„„为轻”)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不是„„就) “殆”,危险 “大方”,古义: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今义:对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成语:贻笑大方 理解“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的意思:

这句话是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庄子到底想说什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仲尼和伯夷,仲尼是孔子的字,伯夷是商代的义士,当年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时,伯夷认为这种做法是不仁义的,就拒绝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被后人称为义士,孔子和伯夷是儒家的典范人物,被儒家后学成为圣人。但是,我们一开始介绍过,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儒家的圣人不是那么必恭必敬,甚至还有些轻视——这也能反映出战国末年儒道两大学派之争。

下面我们逐句的分析,在分析中,始终要结合庄子对儒家的态度。“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见闻是少的,认为伯夷的道义是轻微的,起初我还不相信。”

在这一句中,河伯的意思是什么呢?很显然,他认为伯夷、仲尼很了不起,他不认同那些对伯夷、仲尼表示轻视的言论。 但是,当河伯见到了北海的广阔无边的时候,他的观念却转变了。在这里,庄子省略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吾今信之”——现在我相信了。

河伯最初认为仲尼的见闻广博,伯夷的道义厚重,现在见到了大海的广阔,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原来仲尼的见闻、伯夷的道义,也不过如此。所以,他十分感谢海神若,如果我不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就会被大方之家耻笑。在这里,大方之家指的是什么呢?如果同学们将来有机会通读《庄子》的话,就会知道,大方之家指的是《庄子》这本书中的一些理想人格。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先分层,有助于大家记忆。 叹:引用野语、仲尼伯夷、贻笑大方 齐声复述。 试着背诵。

五、了解文章体裁,讨论寓意所在:

以上,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字词和结构,你从《秋水》这一课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秋水》寓意:一个人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一经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1.人贵有自知之明(不盲目自信) 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有鉴别

第17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概括文章主旨,说明其客观意义 3.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庄子简介

庄子生活于乱世,虽然才华卓绝,也不断有诸侯王请他做官,但他却看透了当时那个污浊的社会,不肯求取功名利禄。虽迫于生计作过漆院小吏,但他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然而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他那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风范为后人敬仰。

二.文字疏通及翻译 1.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拘于虚(虚,通“墟”) 豪末(豪,通“毫”)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 (名词作动词,面对东面)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号物之数谓之万(名词作动词,号称) 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形容词作动词,夸耀。) 3.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4.文言句式

莫己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宾语前置,谓我,“之”帮助宾语提前)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译为: 被„„)

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固定句式,非„则„ 译为: 如果不是„.那么就„) 三.课文分析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1.这里描写了怎样的河景和海景? 2.河伯的神色心态有何变化?

第二部分: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1、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什么?

用井蛙“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2、“吾在于天地之间„„不死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四个对比强烈的比喻说明什么?

说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

3、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井蛙、夏虫、曲士三句 四海、中国、万物三句 五帝、三王、仁人、志士四句 四.课堂讨论

1.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人的认识受到环境的限制;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2.成语学习

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太仓稊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捉襟见肘、井底之蛙、朝三暮

四、东施效颦、相沫以濡等成语都出自《庄子》。

3.庄子散文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以本文为例进行分析。

A 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拟人化的形象描绘、比喻、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讲解玄妙的道理;

B 想象恢弘壮阔;

C 多排比、递进、反诘句式,造成文章雄辩滔滔的气势。 4.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由于庄子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而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是当时社会的流行理念,所以庄子把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儒家。

总体说来,孔孟注重人的社会性,注重社会功利,而且切实可行;老庄注重人的个体性,注重精神自由,而且虚无缥缈。两者本质不同。

应当用多元分立,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儒道两种学说的纷争,既看到它们对立、互相制约的一面,又看到它们相辅相成的一面,人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必须兼顾,不能偏废。既然儒学注重社会功利,那就主要用它来治国平天下;既然庄子注重个体人生,那就主要用它来获取个体精神自由,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事实上,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个儒道两家一主一副分工合作的历史,这在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人身上体现得十分清晰。

五.作业

第18篇:秋水教案

优质课教案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

杨三友

秋水

庄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

3、体会课文的寓意。

4、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法,指导诵读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成语“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含义。好,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学习它们的出处《秋水》一文。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现 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三、学习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文中的生字及朗读的停顿。

2、找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意。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提示:秋水时至„„不辩牛马

②河伯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提示:“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

2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提示:“野语有之曰:„„则贻矣”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课文。

5、指导学生对文中文言知识归类总结: (1)古今异义词

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河流。

东面:古,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至于:古,到了,到达;今,连词,另提一事。

大方:古,修养很高,明白道理;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北海:古,北方的大海;今,指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于是:古,在这时;今,连词。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次做状语,按时节。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顺流而东:东,名次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面,名次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一词多义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比得上

不若长安君之甚 动词,如

闻:

闻道百 动词,听到

少仲尼之闻 名词,见识

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词,使„„ 听到

且夫吾尝闻 动词,听说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副词,才

始吾弗信 副词,开始

之: 泾流之大 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而轻伯夷之义者 助词,的

臣之壮也 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3 (4)特殊句式

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以为莫已若者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小结: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宾语靠“是”、“之”提前 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哪些道理?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比手法

7、欣赏秋季黄河壮阔的美景,感受秋水的气势。

8、学生齐读课文。

四、形成性测试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望洋向若而叹(仰视的样子) B 少仲尼之闻(与“多”相对)

C 见笑与大方之家(修养很高,明白道理) D两涘渚崖间(涘:岸;渚:水中的小防陆地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连词,表承接关系) B 至于北海(到达,到了,动词)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而且,况且,表示推进一层)

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助词,起提宾作用)

3、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 D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⑶“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五、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蕴含的道理,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水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对比

课后反思:

第19篇:秋水教案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

《庄子》说课稿 绵阳市剑门路学校 罗兴杨

一、说教材:

A、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上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本文以河神为喻,通过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不可自傲自大。这篇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明,学生基本能凭借自身的积累和课文注释完成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将主要引导学生去丰富文言文的内容,将古文变成今文,在头脑中丰满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寓意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 B、教学目标:

1、通过河伯这一人物形象,懂得人不可以自傲自大的道理。

2、分析并掌握本文对比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丰满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C、教学策略

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其间以小组合作探究掌握重点段,以自主学习达成体会。

二、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讲故事,促想象,简介庄子导入

本环节一庄周梦蝶的特殊感悟为引子,通过故事、图片、文字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庄子的喜爱。

先请一位同学讲庄周梦蝶的故事,然后出示相关图片文字,提出问题:庄周梦蝶的故事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你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有助于学生产生了解庄子的兴趣。教师再顺势介绍庄子其人其书,用“希望同学们打开想象之门,我们一起请领略《庄子秋水》这一篇寓言。”引入本课教学。 具体环节如下:

1、教师:有同学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谁来给我们讲讲?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3、教师出示庄周梦蝶的图片和文字并提问:庄周梦蝶的故事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你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4、请2——3位同学讲讲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鼓励学生的独特体会。

5、教师出示庄子画像图片和庄子简介,介绍庄子引入新课:

庄子就是这样一位想象奇特丰富,以汪洋恣肆的文笔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的人。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所著《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庄子》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在他的著作中,常常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同学们打开想象之门,我们一起请领略《庄子秋水》这一篇寓言。

(二)、初读识故事

本环节以疏通文字,了解故事内容为目的。要了解文言文故事,应该建立在正音、释词的基础上。所以先设计了两个小环节:

1、试读课文,读通文字;

2、掌握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在试读课文阶段以结合注释自读——交流互助学习——朗读辨析的流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再以课堂检测——交流——齐读完成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具体如下:

1、试读课文,读通文字

(1)、教师提出试读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大声自读课文,有疑问的读音可以与临近同学交流。

(2)、学生自读课文,互助学习生字词读音。 (3)、教师请1-2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正音。

2、当堂检测,掌握断句读音

(1)教师出示PPT——注音与节奏练习,要求:请同学们关上书,在练习本上完成上面的练习。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文的读音。

练习题一:为下列字词注音

A、泾(

B、涘(

) C、渚(

) D、殆(

) 练习题二:请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A、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3)、教师请一位同学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练习,大家一起讨论答案。

(4)、教师在PPT上展现答案,要求:请同学们齐读上面的词和句子,每个词和句子读两遍。

(5)、学生齐读,记忆读音。

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完成疏通文字的学习。

3、掌握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翻译课文。(1)教师出示PPT——练习三,特殊的文言词句,组织学生分组归纳本文特殊的文言词句: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有时与现代文不同,有些文言句式也与现代文的习惯不同。同学们能不能将本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找出来呢?

(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每类请一位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引导: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将这些特殊的词句找出来的?

(5)学生谈自己的方法,教师适时鼓励。

(6)教师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知道有哪些特殊形式,在翻译的基础上,细心对照,这些看似困难的特殊词句也就无所遁形了。

4、概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有了上面的基础,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概括事件方法,让学生概括本文内容,为人物分析打好基础。

(1)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记叙文中事件概括的基本方法吗?谁来说说。

(2)同学回忆记叙文相关知识并发言。

(3)教师提出要求:对,记叙文概括就是紧紧抓住记叙六要素进行的,最基本的概括形式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寓言故事也是事件,所有这个概括方法同样适用于本文。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后,试着用简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4)在学生小组交流后,请1-2名同学概括这篇寓言内容。

(三)再读析人物

这是本篇课文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景象,从而理解人物,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对比的写法。

1、分析故事发展阶段: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到底讲了河伯在几个阶段的的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将文中将表示时间阶段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学生会比较容易勾画出两个阶段——“秋水时至,百川贯河”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2、分析对比,掌握河伯这一人物的形象。(1)教师提问:河伯在这两个阶段的表现可以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请同学们用着重号标出来。 (2)学生在文中标记后发表自己看法。明确:“喜”和“叹”

(3)教师提问:是什么使河伯做出了喜和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 (4)学生讨论明确:因为自己的宽广——“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而喜,因为看到北海比自己更宽广——“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而叹。

(5)教师出示一张黄河奔涌的图片和一张大海翻腾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这是涨水时宽阔汹涌的黄河,这是无边无垠的奔腾的大海。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一,插上想象的翅膀,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片上的或者自己心里的黄河大海的景象?

(6)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大海,教师对学生的用词、意境加以肯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7)教师提问:黄河、大海不同的景观在文中形成了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8)学生判断并明确对比的写法。突出强调了大海的宽广。为河伯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

(9)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对比呢? (10)学生讨论明确河伯的喜与叹也形成了对比。

(11)在河伯的这一喜一叹的对比中,为我们刻画了怎样的河伯形象呢?

(12)学生讨论河伯的形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河伯看法。 (13)教师小结:的确从河伯的喜可以看出其自傲自大,从河伯的叹可以看出其自省。对比的写法对刻画人物有很大帮助,同学们在作文时用上一用,一定会使你的笔下的人物更为鲜活。

3、揣摩想象,再现河伯

为丰富文言文,形成生动可感的形象,设计了揣摩想象,再现河伯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揣摩表演河伯的喜与叹,从而在他们心中留下有个人体会的阅读。

(1)庄子在写河伯喜时只用了“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句心理活动,而写河伯叹时只用了“旋”、“望”、“叹”三个动作,同学们能不能想象一下河伯河伯在喜和叹时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和神情并尽量完整地把河伯的喜和叹表现出来呢?

(2)请同学到讲台自由表演,将自己想象到的河伯形象表现出来。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鼓励。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心中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河伯形象,那就让我们化身河伯,带着见到自身宽广而踌躇满志、飘然自得,面对大海的“不见水端”而仰首慨叹的感觉,自己大声诵读课文。 (4)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大声诵读课文。

(四)三读辨主旨

感悟主旨不能脱离原文,通过将河伯感叹的话转化为白话文读给大家听,再次对重点文段加深印象,又进一步为悟主旨打好基础。

1、河伯见到大海发出了感叹,他到底在感叹什么?请同学小组讨论,将他感叹的话转化为白话文,读给大家听听。

2、同学小组交流,加深对河伯感叹内容的理解。

3、我们一起来读读河伯见到“洋”的感叹,看看你能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4、学生讨论,明确一山更比一山高,人不可以自傲自大。

(五)总结

至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师通过重申重点,用名人名言激励学生。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则寓言是以河神为喻,通过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不可自傲自大。庄子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苏格拉底也曾说过“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谦虚,因为他们知道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人们去探索。

第20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贻笑大方”“殆”等词语。

2、了解“非……则……”“见……于……”两种固定格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河伯对海深弱的那番感叹。

2、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

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诵读

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四,分小组翻译课文

学生利用工具书采取小组内合作的方式翻译全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④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③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

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

④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3.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

六、文言文知识积累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七、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妙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

八、板书设计

秋 水

课文翻译(两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

河水之多一样吗?

秋水广场范文
《秋水广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