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风筝》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1: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风筝》教学案例

作者姓名:杨玲玲

联系地址:章丘市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250200

联系电话:13954198991

《风筝》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的作品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经成为鲁迅作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是作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教学直接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事实上,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其关键和实质在于:如何在中学语文的平台上给鲁迅及其作品进行教学定位?作为“文学经典”“文学名篇”的代名词,鲁迅作品的解读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实际,又要激发学生对作品的丰富性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惟其如此,鲁迅作品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接受性和操作性。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纠正僵化的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体,强调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想象,以作品为中介走进作家,从而不断发现新意境和新角度,使作品讲授久讲久新。

《风筝》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因为有了他的存在,生活才具有了诗性的光辉,生命才具有了永恒的动力。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可是,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远不止于此。这篇散文中,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作者以风筝为描述对象,借风筝抒怀、述志,风筝是情绪消长的线索,也是复杂思想感情的凝聚载体。诗篇以凝练的语言,炽烈的感情,表现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浓郁的诗情、诗境,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风筝》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刚进初中的十一二岁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必须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案例描述】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语

我们的诊所来了一个病人„„ (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就要善于使用生动幽默、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巧引妙导,使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教师的指导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我在上课开始时就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和他们一起开诊所,以“我们的诊所来了这样一位病人”导入课文,学生带着一个急于解开的疑团,带着一份好奇的心情,带着一种探究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文,急切地寻求答案。事实证明:巧妙的导语好像磁铁、蜜糖,能紧紧地吸引学生,让他们欲罢不能,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说病症:

1. 学生读课文

1、2段,说说这位先生有什么异常之处。 明确: “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心情惊异和悲哀。 2.播放歌曲《三月三》,对比感悟。

师引:一曲《三月三》,唱尽了对风筝的思念,满天飞舞的风筝,也道出了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念。同样是风筝,这位病人却„„

(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插入歌曲《三月三》,并且让学生调动情感体验,说说自己放风筝的感受进行比较感悟,唤醒了学生的体验。只有唤醒体验,学生才能把陌生的、外在的、与之无关的内容变为自己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自身的生命存在,读出自己,读出亲切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师引导学生唤起联想,融入自我,寻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变阅读为重温生火体验的过程,让学生产生“我要读”的心理需求,达到与文本共鸣的目的。)

三、探病因:

萦绕在先生心头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结合时间、人物、事件概括)

——我粗暴的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事情。

1、老师心里有一个疑惑:一件过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为什么还如此耿耿于怀? (虐杀残酷,十分后悔,补过不得。)

2、品味“虐杀残酷”:

(1)弟弟对风筝的痴迷体现在那些词句中,找到相关内容,勾画重点词加以体会、说明。

(2)我怎样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3)文章中的小弟是如此可怜,“我”是多么冷酷狠心的毁掉了他的风筝。是什么使作者对弟弟采取这样的行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4)我们来朗读第

3、4两段,把小兄弟的可怜,“我”的残忍读出。

3、理解“补过不得”:

(1)“我”想补过的心意诚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弟弟竟然“完全的忘却”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至此仍旧不能释怀,心只得沉重着,甚至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3)请朗读课文第10——12段,感受着内心的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悲哀。

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在涵泳品味中生成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作为经典语文,鲁迅的作品内涵丰富,适合多读。引导学生从文本具体的细微处入手,比如,抓住某一词语,体会它的准确性;琢磨某个句子,看作者如何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品味某个修辞手法的妙用,一个精彩细节的描述,等等,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发现鲁迅运用文字的苦心及创造,“说好处,看门道”,理解把握鲁迅的情感与思想。如在“品精神虐杀”这一环节中,可让学生就细微之处谈阅读中的想象和心理感受,读读讲讲,随处点评,引导学生学会细读,并把这个方法用到平时的阅读中。再如为了体味最后部分“悲哀”所体现的巨大情感冲击力,教学中可以请学生反复品读并评议。由于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踊跃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敢于进行质疑,教师主要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组织和引导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关注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鼓励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因此学生产生了先“阅”为快的愿望,阅读时专心致志,兴致盎然,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之中。)

(4)这位病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不光彩的一面告诉大家?体现了什么精神?

(适时补充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体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主题及作者的伟大人格。)

四、对症下药: “心病还须心药医”, 请用

一、两句话安慰作者。

五、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案例反思】

一节课的关键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收获了多少。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方法的创新等手段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并正确运用阅读期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另辟蹊径,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因“篇”制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新奇感、驱动力,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假如拘泥于传统学法,墨守成规,学生兴趣势必荡然无存,根本谈不上阅读期待。教师要认真阅读文本,深刻领会其内涵,引导学生采用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鲁迅的文章是初中教材中的经典和范例,对于他的文章,课堂上中规中矩地讲解、理性地分析的较多。但是像《风筝》这样的文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恐怕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大胆地设置了三个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说病症—探病因—对症下药”,就是为了进一步凸现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近鲁迅的生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这样做似乎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大胆的“颠覆”,但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构建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奇的学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驰骋于思维王国中,阅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另外,在学习《风筝》时我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悬念。悬念是古典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往往是在情节发展到高潮时停下来,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事如何,以引发读者阅读或听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巧妙设置悬念,吊住了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对阅读活动产生一种迫切盼望的心情。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心,不断激发、调整、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力的提高了阅读质量。悬念一:这位病人有什么异常之处?悬念二:播放歌曲《三月三》,一曲《三月三》,唱尽了对风筝的思念,满天飞舞的风筝,也道出了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念。同样是风筝,这位病人却“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萦绕在他心中的是一件什么事?悬念三:这件事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一件过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为什么如此耿耿于怀?悬念四:弟弟原谅他了吗?悬念五: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不光彩的一面告诉大家?体现了什么精神?充满诱惑了的悬念催促着学生一定要读下去,而且要一口气把它读完,来揭开其中一个又一个的谜底。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阅读状态之中。

鲁迅小说言语意义的文化蕴涵是说不尽的。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我们要培养学生“我注六经”的探究精神,使他们以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发现作品所蕴涵的种种深意,真正走进大师的艺术世界,品尝语文学习的快乐,成为精神世界最自由最开阔的人。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只要我们善于拨动“情”弦,就能打造出富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风筝教学案例

风筝教学案例

《风筝》教学案例

《风筝》教学案例[优秀]

纸船和风筝教学案例

《小风筝 大收获案例》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案例
《《风筝》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风筝优秀教案 风筝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