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务虚笔记 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8: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务虚笔记》

内容解读:

1、结构

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即体会到由人与人的“差别”产生的孤独感时,他便在“写作之夜”出生了;而这种孤独感将伴随着他的一生直至死亡。这种个体化的残缺,激励着一个人去寻找爱情,与另一个心魂结合的欲望;然而人还面临这社会化的残缺,即他人对自我的威胁和束缚,于是在爱情的途中个体受到了阻碍。圆满的爱情成了一个永恒的梦想,这也证明了孤独的绝对。死亡,或许才是孤独的隐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通过自杀来摆脱孤独,而是要正视生的意义:正视生命的残缺和孤独的绝对,不断追寻永恒的爱情。(李海音)

2、主题

孤独作为本书主要探讨的主题,它揭示了人的根本处境。西方很多心理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人的根本处境是孤独,其中弗洛姆最为典型。由于人都是孤独的,所以要逃避孤独。

史铁生认为通过爱情可以逃避孤独,他认为孤独是人的残缺,这种残缺也可以分为个人残缺和社会残缺。个人的残缺可以通过爱情找到另一个心魂与之结合而逃避孤独;社会残缺主要是指他者的存在对自己的威胁,类似于萨特《他人即地狱》探讨的主题。同时,在《务虚笔记》中,人寻找爱情受阻,不能完成爱情,作者继而探讨了关于爱情问题:什么是真实的爱情?爱情和性的区别?然而,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展示生命的可能性。书中不断提到的“门”就是人生的处境,就是不同的可能。

3、布局

从《写作之夜》开始,作者认为真实性存在于自己内心。因此,写作之夜也是关于心魂的探讨。之后出现的孤独、爱情等都是对心魂的探讨。在谈到每个人的出生时,作者认为一个人意识到孤独,意识到死亡,意识到威胁,才算真正的出生,于是在《生日》这一章,可以看到很多的生日。 主要议题:

1、出生

(1)发展心理学——自我中心论的破除

史铁生认为出生是记忆的开始。出生通常具有两个层面:一是人开始有记忆;一是人开始构建独立世界观。后一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观,即人在成长的第三阶段破除自我中心论。在此之前,人的世界观一直是自我中心论的。破除自我中心论之后,他能判断别人看到的和他自己看到的不一样。这也就是第六章中史铁生所描述的出生。

另外,在史铁生这本书中,出生也就意味着人意识到孤独感的降临,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差别。书中的小孩多是在九岁十岁出生,从心理学角度讲,九岁之前的孩子还是自我中心论,没有我与世界的差别感,一切发生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无法意识到外界对自我的威胁。孩子在九岁十岁的时候产生孤独感的存在,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他人的存在对自我是一种威胁,从而产生羞耻感,也就是一种诞生。此外,出生并非一蹴而就,在《生日》这一章可以看到,“我”有很多生日。在《我的奶奶的星星》中,通过树在刮风意识到自我的诞生,通过天空是蓝色的意识到自我的诞生„„然而“我”最终降生是被小孩孤立在人群之外,即孤独感的诞生标志着一个人的开始。 当然,出生只是并非一元论的观点,它也可能是对应写作之夜关于意识的讨论。孤独感的出生也可能是为了小说行文叙述需要。《务虚笔记》在广义上可以理解成教育小说,类似于德国的成长小说,因此,在开始必然伴随挫折,伴随进入环境,伴随其他角色的进入等功能元素。

出生也可以联系个人经历,它可以随意虚构,并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而只是写作者感受,从作家的自身体验出发。因此,在《务虚笔记》中,小孩集中在九岁十岁出生可能只是想要表达之后成长中的差别。

(2)生死观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怎么看待生死,也即生死观的问题。史铁生认为人生有三大困境:人必死而人不愿死;人需要理解而人是孤独的,但人之间无法沟通;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

出生的问题涉及到对作者生死问题解读。众多生日是因为每个人到世界上来是偶然的,是偶在的。而无数人的偶然才带来必然,具体到哪一天的日子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年龄的设置只是想说明在这个时候人有了自我意识,“我”对世界对他人开始产生区别性的看法。自我同一不能形成意识,有区别才有意识,从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史铁生的写作更多的是生命体验,是残缺体验。他认为人就是两个残缺:身体残缺和精神残缺,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残缺。因为残缺,人们才追求圆满,从而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探讨人生意义。例如他自己残缺,他却喜欢健全,喜欢百米跑的刘易斯。在追求的过程追求对人生的超越,即是人生的意义。《务虚笔记》中务的“虚”即是诸如生命、生死在内的一些形而上的追求。史铁生不断根据自己探索人应该怎样活着。

2、爱情

史铁生在第二章《残缺与爱情》中提出:残缺与爱情是生命的两个密码,而在这本书中,大部分的爱情都是失败的。爱情是追求圆满的表现,但在史铁生笔下却没有爱情,爱情是残缺的对立面。爱情存在,但无法追求到,就像人追求生却必死的困境一样。史铁生的作品中曾经描述的新婚夫妇以及金婚的家庭,其各说各话,无法交流沟通,在情感上隔阂否定了追求的爱情。文中的F和妻子,也只不过是同床异梦。长篇小说是作者之前好多作品的集中表达,例如在中篇小说《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弹断第1000根琴弦眼睛却可以复明。追求达到的时候,生命也就终结。史铁生认为人必须循着不可达到的目标,人的不断追求就是生命的意义,爱情也是如此。爱情值是为了证明孤独的绝对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因为爱情的困难而否定爱情存在,爱情的问题就是爱情本身。史铁生认为世界上大部分东西都是永恒的悖论:我们无法讨论无,我们用有来讨论无;我们无法讨论死,我们以生来讨论死;我们无法讨论爱情,我们以孤独来证明爱情„„永恒的距离才能引导永恒的追寻,永恒孤独的现实才能承载永恒爱情的理想。在爱的路途上,永远的不是孤独也不是距离而是祈祷。爱情和残疾是生命的密码,而爱情本身由于孤独也是残疾的,经过不断的否定与否定,最后形成对爱情的欲望和追求,因此,逐渐靠近爱情的过程也是爱情本身一部分。

在《我的丁一之旅》中,史铁生将爱情讨论得更加透彻。他认为人之所以追求爱情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永远无法沟通。这种隔阂和差别即是人之间的缺陷,它促使人去追求爱情。同时他也谈到了两个互相爱着的人出现的问题,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完全坦诚后会向对方要求同样的权利,爱情演变为占有欲和控制欲。因此,史铁生对爱情的悲观不仅在于他认为人找不到爱情,还有在找到爱情之后怎样把爱情维持下去。

在《我的丁一之旅》中,秦汉因为对爱情失望而投身宗教,把爱扩大到所有人的爱。(上帝之所以爱世人是因为爱一个人太无望,有木有!!(∩_∩)~~)用发生论的观点来看,孤独感是一直存在主线,宗教和爱情的是一种救赎,包括权利、艺术等都是救赎的一种方式。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人意识到自身的孤独后就想要与外界建立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爱情,也可以是其他艺术创作等。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选择爱情作为工具,表达生命是残缺的,人生是无聊的。爱情是逃避孤独的一种途径。

3、O的死亡

小说开始写到了O和Z 争吵以及O自杀,并以此引出小说的其他人物,又在结尾处对O死因的进行猜测,猜测主要分三个层次:

(1)T&N认为,O对Z失望。T认为O对Z的人格失望,因为Z把母亲称为女仆;N认为O对Z行为失望,Z可能有婚外恋等;

(2)L&WR认为,O是对恋情的依恋,O不再爱Z,但是由于她对这段爱情有着强烈的依赖感而不能承认,如果没有这段爱情,生命也就终结了。在这种矛盾中,O要么承认爱情失去,要么灵魂失去依托,最终都将走向自我毁灭

(3)C&W认为,O的平等观在与Z独特的爱情不平等中不自洽,从而走向了毁灭 邓晓芒认为这三种观点是逐次向上的体验。第一种是对个人的失望,书中的N认为对个人的失望不至于使O走向毁灭,因为她之前有过对WR失望,而且对个人的失望可以通过离婚解决;第二种是对爱情的失望,但爱本身是一种希望,不至于让O这个主体性非常强的人走向死亡;第三种是自己内心理念的冲突,O的爱构成了对她自己秉持的平等观念的冲击,只能通过死亡来实现自己坚持的平等的观点。

死是对生的价值的毁灭。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个体的,他人不能替代,也不能重死。不能再有体验。每个人都有对生命执着,O执着于爱,当其他行为无法证明她执着的爱时,她追求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O对爱本身绝望,追求的东西变得没有意义了。O用准备的鱼片自杀,是一个长期的谋划过程。人的死不是一天发生的,比如顾城、海子等,他们追求的完美世界幻灭时,生的绝望必然导致死。

务虚笔记读后感

务虚笔记读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解读

教师法解读(笔记)

幼儿园纲要解读笔记

热靴学习笔记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笔记

务虚会

务虚发言

务虚会

务虚笔记 解读
《务虚笔记 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