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1: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设计理念

《生活与哲学》具有自身特殊的课程使命,它不是一般的讲授哲学理论,而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基于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遵循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设计理念。

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引导学生用“主次矛盾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实中应用的典范。

贴近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哲学来源于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地一门艺术。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我们始终紧扣社会生活主题,立足时代发展。选择了老百姓的生活梦想、移动互联网生活、诵读古诗词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观察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

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与适合学生成长特点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感悟、有话说。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生活中,把生活经验上升到社会认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党的方针路线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觉认同。

二、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通过对“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的探究,真正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2.能力目标: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的观点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汇聚人民的力量来完成。坚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信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成就,感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教学内容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授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既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第九课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两框内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就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而且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简单来说,第一框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第二框题则是介绍了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本节课分为两目,第一目由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种情形“矛盾的不平衡性”引出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本身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才能找到解决具体矛盾的正确方法。

五、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初步具备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矛盾的相关知识储备,但是对理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到位,尤其是考虑到本节课内容的难度,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谈话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升华认识,激发情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七、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我的要求不算高》

刚才这段视频是关于梦想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无数个中华儿女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打包成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一起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情景展示】老百姓的梦想

展示梦想:

设问:实现这些梦想在现实中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各自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诸多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些矛盾,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求。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这说明我们在对待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时,必须要分清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方法论: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

正是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和显现出来。比如说环境问题,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如果说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的话,我想“雾霾”这个词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情景展示】“十面霾伏”

活动设计:观点争锋,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认为,当呼吸一口新鲜

的空气都变得奢侈时,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生存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的中心任务已不再是经济建设,而应当是环境保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提供的能源和原材料,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到底谁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关键看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八大重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经济。用经济发展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生存。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这说明主次矛盾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启示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这种既一分为二,又分清主次的方法在哲学上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小结: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2.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格局,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建设需要分清主次,日常生活同样如此。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中怎样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呢?来之前啊,我做了一个校园采访。

视频中大家谈到了许多问题,但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学习。

在观看刚才采访视频时,尤其是当视频中提到上网问题时,我看到很多同学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那么就让我们谈谈网络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情景展示】互联网

设问:生活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又有哪些不利影响?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有利也有弊,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利与弊看作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

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大家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个人如何对待。如果利弊我们理性对待,正确使用,便是利大于弊,利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则是弊大于利,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大家看,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看双方的力量对比,我们把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知识小结:

(二)矛盾主次方面 1.含义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称为主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的称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关系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那么,从对整个社会影响来看呢? 【播放视频】中国互联网20年

我们不难判断,从整个社会来看,互联网有利影响是

第一位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实践证明,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决策是正确的。也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所以说国家的决策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有利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复杂事物中,存在诸多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其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到这里,哪位同学能够给移动互联网做一个综合评价。

刚才这位同学的评价非常全面,又主次分明。做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方法论

看问题既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提升】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刚才我们探究了矛盾不平衡,我们在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既要着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但我们要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应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方法在哲学上称之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与矛盾的特殊性

刚才我们学习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哲学上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情景展示】

品味传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意义?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诗词中获得

一些灵感。我们请四位同学进行诗朗诵,此刻你头脑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这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发?

景物描写要把握不同地方、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特点。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分开。进而正确认识事物。

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认识事物的目的是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对个人生活非常重要,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说过。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具体分析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仅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知识小结:

(三)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2.地位、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会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通过学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本身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两种方法对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意义。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是每个人的梦,而幸福威海就是每个威海人的梦想。

八、课后作业

课后,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威海旅游业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为建设幸福威海,实现威海梦尽一份力。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中国道路。

幸福威海就是每个威海人的梦想。课后,让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威海旅游业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为建设幸福威海,实现威海梦尽一份力。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能梦想成真!幸福威海梦早日实现!让我们在《威海之恋》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寻梦之旅。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